信号自动化论文范例6篇

信号自动化论文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 微信平台 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53-02

目前,几乎所有的工程技术领域都会涉及到信号处理问题,而数字信号处理由于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以及便于大规模集成等特点,已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1]。《数字信号处理》作为通信、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语音、图像、雷达、通信、控制、声纳、航空航天、故障检测、遥感遥测、生物医学、地质勘探、自动化仪表等领域[2]。但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仍侧重于理论讲授,不能充分体现工程应用性,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作为《随机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涉及到的公式推导繁多,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有一定要求[4]。因此,应结合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和需求,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1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课堂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种满堂灌的教学过程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无法持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亦不能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从而导致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对授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1.2 授课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公式推导多,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信号与系统》课程基础。目前的教学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理论结果的物理意义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导致学生感到抽象和枯燥。部分同学由于前期基础课程学得不够好,缺乏自信心,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产生畏难情绪,从而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不高。

1.3 目前的教学模式多为自底向上,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不足

当前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授课,即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分解细化,分块讲述各部分知识点,此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只掌握单独的知识点,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核心思想。

1.4 授课方式单一,学生理解困难

目前的授课方式要不采用传统的黑板板书的形式,要不完全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板书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仅重视理论推导而不重视应用的误区,完全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方式则忽略了重要结论的理论推导,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5]。

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字信号处理智慧课堂建设

针对传统课堂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的问题,通过开发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微信用户可以利用微社区进行互动,并设定固定时间进行教师在线答疑。针对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和重点难点知识点录制微课视频,并将录制好的微课视频上传至腾讯视频,在微信公众平台制作关键词回复,通过回复关键词就可以观看相应的微课视频,从而使学生随时随地打开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在线答疑解惑。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掌握学生反馈的问题和学习情况,从而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智慧课堂平台建设。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理论性较强、不易理解的问题,通过开发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将典型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实际案例通过MATLAB图形用户界面演示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工程案例加深对数学概念和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开发好的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加载到微信平台,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验证和实际工程案例的应用中,从而将理论与工程应用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物理概念、数学概念和工程概念的有机统一。

针对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课程整体把握不足的问题,在课堂上,结合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以具体工程实例导入,引出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理论知识。在课后,布置结合前沿科技的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追踪学科前沿动态,并对整体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在制作配套教材的多媒体课件时,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从实际应用问题出发梳理课程的整体构架和知识体系,将涉及到的知识点以“知识链”或“知识树”的形式进行层层分解演示,将知识点串接起来,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把握,并将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加载到微信公众平台,供学生参考学习,从而使学生对课程整体构架和知识体系有更好把握。

单一的授课方式要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要么缺乏对重要结论的理论推导,容易陷入极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有必要研究能提升教学效果的多元化授课方式。对于重要公式的推导,采用板书,板书能够帮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领悟具体的推导过程,从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不易理解的内容和具体案例的讲解,采用多媒体,通过图像、动画的演示,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将MATLAB软件应用于教学,淡化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界限,通过编写程序可以简化繁琐的计算过程,并直观观察各种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工程算法的应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通过搭建微信公众平台,将在线辅导答疑、MATLAB图形用户界面演示、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整合起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移动智慧课堂的建设。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实时反馈,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修正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师生教与学的双赢。

3 结语

通过将现代教育资源整合到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智慧课堂建设,是“互联网+教育”的一个重要应用。该文的研究成果扩展性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添加教学资源,使传统的封闭课堂走向开放,利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将该文的研究成果更便捷推广到其他专业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高西全,丁玉美.数字信号处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恩亮,张丽华.应用型高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12(12):98-99.

[3] 曹林.通信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133-134.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新闻传媒 榜样文化 核心价值观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先进榜样人物是新闻媒体众多人物形象中具有积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群体。榜样是道德的楷模,是先进文化的符号,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代表。榜样作为一个物理存在,具有催人奋进的无穷力量。分析新闻传媒中榜样人物的文化符号性,揭示其蕴含的积极文化意义,对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榜样的文化符号性

符号学认为,任何事物都表现为某种符号。符号是人类载送信息的代码和携带意义的载体。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是自然符号,无论其业绩如何辉煌,行为如何感人,在新闻传媒广泛报道他们之前,他们的事迹仅在社会的小范围内被认知。因而榜样人物出现在新闻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之中,变身为新闻符号,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榜样的作用。符号本身就是文化,新闻亦是文化,因此榜样人物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性。

榜样人物的符号性。德国学者卡西尔把人抽象为“符号”,把人的行为和人类的历史抽象为“文化”。换言之,作为物理存在的人,其本身即符号。符号可感知的层面即符号的形式,在符号学中被称为“能指”。任何一个可感知的符号形式都必须来源于一个物理实体,人们据此才能去识别符号,并具备进一步理解其形式背后意义的可能性。除“能指”之外,符号还具有抽象的内容,即“所指”。“所指”是符号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志、价值、意义等内容。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榜样人物是现实环境中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道德模范、时代先锋,是携带特殊意义的符号,其一言一行皆可观可感,他们是符号可感知的形式层面,即“能指”。

榜样人物是新闻符号。新闻传播活动是以新闻符号传播新闻信息和接收新闻信息的活动。新闻传播通过创制新闻符号营造着由无数新闻事实组成的拟态环境。新闻符号由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图片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整合而构成。新闻传播者通过“把关”、“议程设置”并依据一定的文化规范和新闻价值判断,将榜样的言行、事迹、思想、道德加以符号化。传媒所创制的新闻符号,是对榜样的事迹、业绩和精神境界的一种符号式转换,传播者将这些内容或意义进行传播,受传者对这些表达内容或意义的符号进行解读,以此来认知和理解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思想,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判断、反馈,进而在思想意识中做出反应。

通过报道、宣传榜样,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以新闻符号的形式出现在拟态环境之中,这种拟态环境仅是现实环境的部分映像。也就是说,榜样人物从现实环境中的自然符号转变为拟态环境中的新闻符号,需要经过新闻选择过程,并通过编码将要传达的信息利用符号来实现可感的过程。现实环境中很多人物符号并未进入到拟态环境,原因在于其不具备新闻价值或尚未被传播者发现。榜样的感人事迹运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加以传播,创制出大量能够反映客观现实环境并具有象征意义的新闻符码。

榜样人物是文化符号。符号即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可感载体。凡属精神、道德范畴的文化皆具有抽象的意义。抽象意义无声无息,无影无形,无法触摸,无法识别,也无法传递。精神文化必须具备一个能承载它的可感载体,使之携带着精神、价值、意识、思想、意义等抽象内容而实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其意义需要物理形式来承载,需要特定的可感符号而具象化,而榜样恰好是这种可感符号的代表。榜样人物以符号的形式成为传承中华道德文化的载体,成为承载传统文化精神的符码。文化中抽象的价值、意义,通过榜样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光荣事迹、感人经历而得以充分传达。榜样人物作为文化符号被受众的视觉或听觉感官所感知,因而确定了其文化意义,这种意义即符号的“所指”,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榜样的文化意义

符号具有“表义”功能,文化符号蕴含着文化意义。意义包括观念、价值、精神、认知等概念,新闻传媒中的榜样人物作为一种可被感知的文化符号,携带着正能量和积极的文化意义。

榜样人物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其最核心的内容是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的内容博大精深,各学者对其表述皆有不同,但阐释的内涵基本一致。具体而言,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襟怀,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为政以德”、“修身为本”的重德观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精神等等。

先进榜样人物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例如捐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孝女孟佩杰,高位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见义勇为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舍己救人的英雄军人孟祥斌,义薄云天的守墓老兵陈俊贵,热血热心的“雷锋传人”郭明义,践行信念的好村官沈浩,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这些榜样人物作为携带文化意义的符码,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给养,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榜样人物宣传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一个民族、政党、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是全社会的精神旗帜。中共十报告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充分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重在“落细、落小、落实”,对榜样人物进行报道、宣传,能够塑造受众的思想观念、引导受众的社会行为。榜样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之一,核心价值观以榜样人物的文化符号作为传承和传播载体。

榜样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这些感动或者是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新闻报道传播关于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培养国人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既是对新闻事件的采集与挖掘,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践行。榜样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使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化认同。

榜样文化的其他积极意义。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崇尚榜样、敬佩榜样、学习榜样的民族,而榜样文化是最具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从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和新闻事实,到新闻媒体中的榜样人物和新闻符号的创制,是一个复杂而具体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与传媒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现象。传媒符号在文化世界中以叙述事实的方式呈现,由此释放出来的建构性、整合性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媒体总是一定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主流文化、主导价值观念的传播载体,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手段和构建工具。榜样文化宣传大真、大善、大爱、大美、大义等积极的文化元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

榜样文化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引导舆论,进而引导受众的行为。

传媒“议程设置”是发挥榜样文化舆论引导功能的前提。对于榜样文化而言,首先要提供关于榜样人物最新事实变动的信息,减少受众对其认知的不确定性,其次才能对榜样文化蕴含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进行宣传并引导社会舆论。信息是形成舆论的必备条件,是意见态度形成的基础。

新闻媒体传播信息流,是实现舆论引导的前提。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具有各种各样的议题,这些议题的重要程度、价值意义均有所不同,新闻传媒的作用就是对这些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创建可以引导舆论的传媒拟态环境。媒体传播与宣传的榜样文化中也存在着议题日程的安排,传媒会给予其不同的报道程度。受众对榜样人物的认知,主要来自于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如果没有媒介的拟态环境,榜样人物的事迹无法被大范围地、长时间的广泛传播,大多数受众可能永远也无法认知和了解他们。

新闻媒体根据一定的新闻价值标准、宣传价值标准,采集现实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通过文字、图片、画面、声音、音响等视觉符号或听觉符号,把榜样人物的生活场景、生平事迹、言行举止、崇高精神真实地再现出来,直观、生动、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通过传播先进感人事迹,引导公众舆论,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新闻媒体对先进榜样人物及其事迹进行适时、集中、重点报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受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与判断,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榜样文化对公众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是公众的态度、意见,是人民的呼声。当今社会,社会舆论的主体和内容都是多元化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时而会出现。引导公众正确的舆论,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表现在对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引导,具体表现为政治导向、文化导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导向、行为导向等各个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给公众共同的意识形态指出正确的方向,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非常必要。新闻舆论对社会领域的新闻事实进行宣传报道,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的倾向性意见,可以形成较强的舆论态势传播,引导公众舆论向有利于舆论引导主体所代表的价值观方向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新闻舆论影响公众舆论,就是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中国人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应该具有共同的、正确的群体意识。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在于引导国民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榜样文化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促使公众在心理上产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使社会成员和群体的意见、态度在社会舆论中占有主流和主导的地位,增强舆论的优势。

行为引导是榜样文化舆论引导的深层目标。新闻传媒对受众的引导不仅仅体现在舆论引导方面,还体现为对受众行为模式的引导。新闻传媒通过树立榜样、塑造榜样,能够起到社会行为示范作用。榜样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们具有示范价值。新闻媒体弘扬先进榜样人物的精神品质,为社会提供思想的先导、行动的方向,为社会群体提供真实、鲜活的典范,使榜样们成为一本本真实、鲜活的教科书。

榜样文化构成了新闻传媒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其宣传的价值观、高尚的行为,最初可能只是社会局部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但经过新闻传媒的报道,榜样文化可以影响现实环境中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精进不休,社会风气蒸蒸日上,精神文明程度与日俱增,实现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

如何有效发挥媒体的榜样文化舆论引导功能

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受到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舆论功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发挥媒体传播者的把关作用。新闻媒体的传播者根据一定的把关标准,对榜样人物的新闻事实进行发现、挖掘、选择、收集、提炼、加工、制作、发送,将榜样人物的信息进行符号化的传播活动。传播者如何选择榜样人物,如何选择报道形式、报道篇幅、版面位置,如何选择报道时段、报道频率,以及如何选择传播媒介、报道时机等问题,都是围绕传播者设置的议事日程而进行。传播者通过把关,做好榜样文化的内容建构,提高榜样文化内容的传播效果,是提高其舆论引导功能的最重要因素。

发挥多种媒介的联动优势。榜样文化的传播,需要中央媒体、地方媒体,报刊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共同参与。每种媒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多种媒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能够将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例如央视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通过综合运用电视画面、解说词、音响、字幕、同期声等方式把榜样人物的生活场景、生平事迹真实地再现出来。短片中新闻工作人员的解说,获奖人物的感言以及其他人对榜样的评价,几乎每次都让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热泪盈眶。特别是利用特写镜头展示人物细节,往往可以使受众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网络媒介的发展也为榜样文化开辟了新的传播途径,如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专门开辟了《“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时代先锋》等专栏,主流网站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对多种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组合,是实现榜样文化有效传播的必然选择。

结语

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各职业人群中都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榜样人物,传媒符号的表述性,即体现在将这些榜样的言行、事迹、品德加以符号化的过程。作为自然符号的榜样人物,经过传播者的编码加工,成为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新闻符码。新闻符号的创制也成为一种象征行为,即用榜样人物的新闻事件叙述、先进榜样的塑造、榜样精神的挖掘,来表示抽象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境界、意识形态等概念,进而表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的行为。

符号是交流意义的中介,榜样人物作为一种新闻符号和文化符号,表达的核心是意义和价值观。新闻传媒利用榜样人物符号传承和传达社会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取向的观念体系,并利用这种体系引导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使之达成共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受行为体现出了象征性的社会互动关系,对先进榜样符号的精神内容和文化意义进行交换,充分发挥榜样的舆论引导功能,从而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协调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使榜样的象征性符号意义得以传播。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3

摘 要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它强调人类能够通过制造和使用符号进行交往。互动理论在成人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本文对符号互动论理论作简要论述,并针对这些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符号 符号互动 成人体育教育

20世纪初,社会学家们开始关注由个体行为和互动所构成与保持的社会结构,并由此推动着社会学理论从对社会宏观现象的关注转向对社会微观层次的分析。符号互动论作为研究微观社会互动过程的主要流派之一,着力探讨了符号在社会互动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心灵、自我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这一互动过程实现的机制及其特征。通过对符号互动理论中的个体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研究,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成人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符号互动理论概述

(一)符号互动论的发展简况

符号互动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潮至18世纪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们的意识流之中,亚当·斯密、休谟等人为其代表人物。作为符号互动萌芽意念,他们提出:若欲建立人类的科学,则必须重视人类相互联系的基本事实,并应把注意力集中于人际间的沟通、同情、模仿及风俗上。哲学家们的灵醒观点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符号互动论是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作用的理论。它最初是由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综合了杜威、詹姆士对自我的主我与客我的区分、库利的“镜中我”等对符号互动论的创建影响都比较大。那本由米德学生集资出版的《心灵、自我与社会》(原著1934年)一书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心血的结晶,是米德全部思想的精华所在,使他成为符号互动论之父。米德认为,人们具有独特的心智过程,能够用符号来表示环境中的客体。米德相信,社会和制度表征着不同个体间组织化和模式化了的互动,这种互动的组织化则依赖心智。心智的调试能力和自我的中介性影响能延续社会组织,也能改变社会组织。

符号互动论是布鲁默于1937年提出的名词。他在米德去世后的50年中坚持对米德思想的独特解释,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符号互动论中还有一个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到后期又出现了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早期的符号互动论者一样,戈夫曼并不关心客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而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符号互动。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主观色彩浓郁的微观理论,它对于解释符号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具有突出价值,对于个人社会化、人际关系、越轨行为等微观社会过程研究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符号互动理论发展至今,可称得上是一种相对细致的社会学理论,首先,其核心观点是,人类是符号的使用者,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符号互动论极力强调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人们能一个一个地符号象征化客观事物、思想和事实上他们经历的任何阶段并进行交流;第二,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人类在交往中能够互相读懂对方,预期对方的反应,并彼此调适,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第三,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和改变的。米德称这种基本的能力“为感受并理解他人的角色”,或角色领会——一种视他人态度和意向而行动的能力。如果人们没有解读他人姿态并以这种姿态为基础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能力,互动就不可能发生;第四,意识、理念与自我互动,即当一个人思考时,允许其在时间、地点上标明目标与事件,去想象性地创造现象与其他抽象内涵。总之,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人类创造了符号,并运用符号进行交往互动;人们具有建立自我意识的能力,具有承担他人角色的能力;在互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角色承担对所处情境进行解释及定义,并根据定义的结果做出相应反应,与周围的人及环境进行互动。人际间的互动是构成社会的基础。

二、当前成人体育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伴随着新的成人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建立终身教育框架下的成人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化社会的建立,渐渐形成一种趋势,成为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主流。在国际上,成人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国际教育学界普遍认为,解决人类社会各种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是把发展成人教育作为重要手段迈向终身学习,走向未来社会。成人体育教育是大学后的体育再教育,或对在职人员开办形式各异、长短不一的各种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使在职人员拓宽知识面,学习新东西,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是我国高教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 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成人教育正呈现出终身化、社会化、多样化、国际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趋势,必将从根本上促进成人体育教育全方位的发展,成人体育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重要性将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凸现出来。我们应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成人体育教育的意义,形成以人为本的成人体育教育理念,不断加快成人体育教育的发展。

三、符号互动理论对成人体育教育的启示

符号互动论认为符号互动过程创造、维持和变革社会结构,对整个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学校组织中,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大群体,即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社会代表者,学生是文化的学习者,社会的未成熟者。教师与学生在社会学的特征上几乎完全是相背的,他们在学校组织中互为异质成员。但是他们却拥有共同的目标, 都为完成这样的目标而努力。整个学校的发展都需要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一)综合运用多种符号系统,增强成人体育教育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成人体育教育是师生借助于各种符号系统所传递的教育信息而相互作用、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精神交往过程。语言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也是教育系统中的主要符号系统。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情景下,非言语符号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是语言符号的4.3倍。这表明,非言语符号在成人体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多种符号系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教师在重视发挥语言符号作用的同时,要经常运用自身的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甚至发型、服饰等非言语符号,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如挂图、电影、录像、录音、卫星广播电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等非语言符号,注意发挥非言语符号对语言符号的补充作用,使二者协调一致。同时,学生是否接受教师的影响,取决于他们能否正确地理解和解释教师的符号意义,并产生教师预期的反应。因此,教师在编制和发送教育信息时,不仅要为所发出的符号赋予清晰而准确的意义,而且还应注意预测学生对该符号的反应。

(二)提倡互为主体意识,积极营造平等互动的良好氛围

互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氛围中进行的,“在社会互动中,人需要得到社会安全,只有处于平等、自由的人际情境中,人才能够达到自我控制,因此在与人的互动中,要注意与人站在社会平等的地位上,才能进行深入的交流。”可见,教育互动的有效进行离不开良好的情境和氛围,而这一良好互动氛围营造的前提是教师与学生必须树立互为主体的平等意识。教师与学生只有消除身份、地位的藩篱,真正确立起平等的主体人际关系,双方才能敞开心扉进行真诚交流。教师的形象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教师的价值观、信念、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使学生的自我概念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应尽量发挥评价的正向指导作用,使用规范的语言评价学生,多给予学生正确评价,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获得库利的“镜中我”的良好感觉,健康成长。评价时少一些打击讽刺,多一些赞赏鼓励,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给予他们的符号意义,从而会促进教育双方之间进行更多的互动。唯有如此,成人体育教育透过符号系统传达的教育信息才能真正成为联结教育双方的桥梁,教师才能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一个真诚的对话者,进而为学生提供可资信服的理由,促使学生反思自身与社会要求的不适应,且自我觉悟、积极地超越这种不适应,从而达成“ 协商的共识”。

(三)“以人为本”,贴近生活世界,构建师生共通的意义空间

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的互动过程,成人体育教育要在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中达成教育目的,不仅需要师生对成人体育教育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有着共通理解,还必须以比较接近的信息量拥有构成师生共通的意义空间为基础。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师生交往的作用。交往是教育活动的最重要的职业工具,对于它在组织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学家列昂节夫说过:“它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并且引导建立良好的心理气氛,它还建立教学活动和师生间关系以及学生集体内部关系的另一种心理最优化。” 因此,成人体育教师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必须深深植根于生活交往之中,这样,符号传递的教育信息,才能为处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的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此外,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量拥有的现实差异,而双方只有在共有信息拥有量差距比较接近的背景下,才能有效达成完成人体育教育内容的共识。这也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慧眼去找到与学生共处的情境,主动构建与学生信息量拥有相应的教育场景,并以此作为确定教育的起点和教育内容的依据,使得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对方的解释,并通过对话达到同他人视域的融合,进而有效扩展师生共通的意义空间,逐步实现教育目的。

(四)注重社会实践, 着力培养学生的课堂互动能力

符号互动论强调人们在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的过程中自我概念在不断地成熟, 视他人态度和意向而行动的能力也会不断地增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角色,学校是展现这两个角色的大舞台。师生关系则是连接两个角色的中心枢纽,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随着成人体育课程改革的演变,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更突出了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价值,这必然要求把课程作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情境,课程由此变为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应转换为:教学是师生的交往,是师生的对话,是师生的互动,是师生的合作,是师生的理解。课堂中的互动情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志。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教师需要使用多种交流符号。既要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又要借助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感觉听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要善于运用常见的体育教学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平等参与问题的讨论,参与问题的探究,让师生思维互动起来,集中感觉和视觉的注意力于讲课内容,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6-72.

[2]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69.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评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47-02

新闻评论作为舆论引导、思想交流的工具,被视作媒体的灵魂,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移动互联网改变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的同时,也丰富了新闻评论的形式和内涵,给高校评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的特点

1.评论平台的多样化。“新闻评论最早起源于报刊,历经广播电视,进而发展到互联网。[1]”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评论开始向移动端转移,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移动互联网多平台的格局。

评论平台的移动化首先体现在媒体新闻客户端中。目前,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纷纷推出了手机新闻客户端,在这些新闻客户端中,媒体都设置了评论栏目,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就将评论栏目放在仅次于热点新闻的第二位置。除了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也成为评论的最新入口。不少媒体评论部都开通了新闻评论类公众号,例如《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日报评论”、《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团结湖参考”、凤凰网的“凤凰评论”等。

手机客户端评论频道、评论类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扩大了新闻评论的入口。对评论教学而言,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资源,另一方也相应地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增补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究移动平台评论的传播规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

2.评论主体的多元化。除了多平台的评论格局,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特征。不仅媒体可以官方评论,普通网民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评论中来。

在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评论栏目中,评论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代表媒体立场的官方社论,二是记者、编辑评论,三是专家评论,四是以网民为主体的网友来论和留言区即时跟帖评论。而在另一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平台上,除了媒体新闻评论类公众号外,也出现了大批评论员、自媒体人的个人评论公众号。例如,《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开通的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就以优质的原创评论和新闻课、舆情课的说课栏目吸引了大批粉丝。

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对评论教学而言,要让学生关注到不同主体下新闻评论的区别。而类似于新闻课的公众号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较好的平台。

3.话语表达形式的创新化。无论是手机客户端的评论栏目,还是评论类微信公众号,都可以推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也支持利用超链接技术拓展评论空间,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评论文本的限制,使评论不再是单一的文字传播,而是具备了丰富的话语表达形式,能够进行整合式创新。如腾讯网“今日话题”就以整合式编辑的方式创新了评论形态;《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的评论栏目,在文字基础上增加了音频,简单的创新使得评论具备可读与可听两重特性。

对于评论教学而言,除了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也应该训练学生的整合式编辑能力,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特性进行评论创新,优化评论的阅读效果。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变化

1.碎片化的阅读模式。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机制,也改变了高校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学生越来越习惯从微信、手机客户端获取信息,但在快速、即时、高效接收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

从笔者评论教学的具体实践来看,学生就体现出了较强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他们常常利用课堂走神时、课间休息时登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接收来自移动端的信息,但对信息的阅读往往是跳跃的、有选择性的,对其记忆也是短时化的,常常只记得住新闻标题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对评论教学而言,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和评论教学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同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碎片时间阅读的新闻来设置议题,进行相关评论训练。

2.网络端的表达习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普通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一定意义上扩大了言论的空间。新闻评论,“进入了‘公民写作’和不同观点辩驳的时代” [2]。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通过移动端能够接触到大量信息,因而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们更加愿意在网络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上进行表达,在实际的课堂讨论中却常常沉默。而同时,学生在社交媒体中的表达常常是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式的,有着独特的观点却无法形成完整的逻辑。

以笔者所带的评论班级为例,笔者的学生喜欢通过朋友圈、微博转发信息并附带评论,也常常会在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笔者朋友圈的转发文章下面进行留言。比如2016年7月笔者在朋友圈转发了公众号“团结湖参考”关于“天涯副总编金波猝死”的评论《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累死?》,许多学生就在底下留言。但在课堂上,他们常常不愿意单独发表意见。这种现象,一是由于互联网身份的平等与自由,使他们更倾向于网络端表达,而传统课堂学生则认为自己是处于“被教导”的地位;二是出于社交安全的考量,他们更愿意在匿名或在一群人中发表意见,而不愿意单独说话。因而,对评论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现象,有技巧地引导,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

3.学习过程中的互联网依存症。媒介技术的发展,扩大信息获取渠道、观点表达渠道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获取渠道,给大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隐患,许多大学生不愿意费力去记忆专业知识,阅读专业书籍,进行独立思考,而常常利用网络特别是搜索引擎完成作业,产生了学习中的互联网依存症。事实上,网络上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无法帮助学生构建起专业学习的完整逻辑。而对评论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观点的表达,学生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对新闻形成自己鲜明、深刻的判断,并将这种判断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思索、多写作,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评论教学改革的思路

1.课程目标的调整。以往评论课程的教学,往往局限在传统评论,通过案例分析、写作训练让学生了解“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短评”“广播电视评论”等的文体特征,掌握这些评论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较少涉及网络评论,基本不涉及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评论等新型评论样式的教学。对学生的训练,更侧重于文字技能的培养,把“新闻评论”变成“评论写作课”,忽视了移动媒体环境下学生综合编辑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完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评论课程,仅仅熟悉了传统媒体的写作套路而不了解新媒体评论。但事实上,对学生而言,毕业后可能会进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可能会进入企业网站、公众平台从事新媒体编辑。

因而,在新闻评论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树立全媒体意识,通过课程的讲授与训练,使学生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评论的表现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整合式编辑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全媒体平台的新闻评论人才。

2.教材内容的增补。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3]”目前国内评论教材有很多,有偏重理论的,也有偏重实践的,但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评论课程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少华编著的《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这本教材以案例贯穿评论知识,并在每章后面都有相应的练习题,实践性较强,比较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但第二版出版时间为2012年,距今已有四年,教材内容还是以传统评论为主,网络评论只有一个章节,没有最新的网络评论专题、微博言论、微信评论等教学内容。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调整了课程内容,减少了传统评论的教学课时,增补了“网站评论频道编辑”“网络评论专题制作”“微博言论呈现形态与编辑技巧”“微信评论公众号编辑”等内容,以专题形式讲授,与业界现实接轨,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的改进。评论写作会占据大量时间,因此教师通常将写作训练放到课堂之外,以作业形式布置。在传统评论课堂之中,还是遵循“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满堂灌”形式,使学生会认为自己处于“被教学”的地位,主体意识不高,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事实上,“如同电视现场需要观众的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是教的角色,学生也不仅仅是学的角色。[4]”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形式丰富的活动,增加评论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以笔者教学为例,除“小组讨论”“五分钟热点讲评”常规活动外,笔者还安排了富有特色的“做中讲”活动。“做中讲”改变了传统评论写作训练在课堂之外的模式,通常在前一天给学生布置评论话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标题、论点提炼、写作思路梳理或微博评论等简单的训练内容,再讲授具体内容,讲授完成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再次修改作业,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模式。

除了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笔者还改进了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不局限于传统评论,而是在新媒体中挖掘多样化的案例。案例的讲解也不是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建立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现思想的碰撞。

在课堂之外,笔者利用新媒体建立了评论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微信社群,突破了单一课堂的时空局限,构建起全方位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课程网站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微信社群的建立,则有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社群中适时地发起话题讨论、进行观点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激发评论兴趣。通过多重教学方法改革,笔者较好地提升了评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丹婧.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创新发展研究――以《南方都市报》评论版与腾讯《今日话题》为比较对象[D].暨南大学,2015.

[2] 马少华.眺望更开阔的评论教学范式[J].国际新闻界,2004(6).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育;微信;移动课堂

现代高等教育特别是医学教育中,图像、动画和视频等资料被广泛引入课堂教学。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公众账号,在网络的支持下进行一对众的媒体行为活动,主要是消息推送和分享,包括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支持多人群聊。微信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受众的积极参与和响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学生基本都是微信的注册用户,这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教学创造了基础条件。我们近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口腔医学临床教学,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公众号管理者信息设置

成功申请公众账号后,通过账号和密码进入微信公众媒体的后台。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置”栏目,设定公众号对应的中文称谓、上传个人头像、生成二维码等。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公众号、相应称谓进入;管理者也可将二维码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2基于公众平台各功能版面的教学应用

2.1利用平台的群发信息功能,实现向学生的各类信息推送

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第一个版面为功能版面,在此版面上可以进行信息群发、自动回复和投票管理等,实现课前向学术推送教案的相关内容、PPT、图片、动画和手术操作录像等,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教学内容安排、哪些属于掌握的内容、哪些属于熟悉的内容、哪些属于了解的内容,哪些是难点,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自我安排的主动性,在便于课前预习的同时,使得学生课堂听课做到有的放矢,及时消化难点;课后推送习题和题库、参考阅读资料等,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拓展相关知识面;公众账号管理者申请云盘,将大容量信息(如录像、图片等)存入云盘,让学生分享。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推送信息.

2.2利用管理版面实现师生互动和答疑

利用平台的管理版面的消息管理,实现师生留言、互动。学生可以向老师索要各种学习资料、提出问题等,老师也可以实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2.3利用功能版面中的投票管理进行教学评估

为了客观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以期进行主动的改进和提高。老师可以设计问卷调查表,让群内成员投票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这种无记名投票反映的问题客观公正,便于老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2.4论坛

微信平台本来没有“论坛”板块,公众号管理者使用PHP语言可开发出论坛版块。采用无注册、无绑定、匿名机制,使得学生在论坛上可以畅所欲言。通过微信平台的消息图文,将论坛与微信公众号进行绑定,学生只需要输入“论坛”这一关键词,即可方便快速地进入论坛。管理者可讨论话题,同学可各抒己见,发表对特定话题的见解和意见。群内各成员间互享他人的观点。我们就如何做好《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话题,请同学们讨论,经集中大家的意见,做出相应的教学改进。

3讨论

3.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医学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在对人们传统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冲击。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实现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大学生基本都是移动终端和微信注册用户,基于网络的微信公众平台引入医学教育成为可能。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所需软硬件已经具备,无需任何投入即可开展。在校园环境下,微信注册用户可以实现零资费使用,尤其适合尚无固定经济收入的大学生使用。

3.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口腔医学教学的优越性

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学问,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以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消化和吸收。口腔医学与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相比,其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加突出,例如牙体制备、基于牙颌模型的修复操作、种植牙操作、正颌手术等特殊外科操作,视频教学资料显现出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自制视频教学资料,也可从网络下载可供借鉴的各类共享视频资料,这些教学资料经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异常便捷,新型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淡化一般文字资料学习的枯燥感。我们将口腔医学常规教学资料如授课内容的PPT、文字资料、试听资料等于课前推送,起到课前预热效果;在推送资料中强调知识难点,提醒学生力争做到课中消化;推送相关试题库和课堂拓展资料,便于学生课后强化。通过投票管理,让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促使教师及时进行教学改进;利用群聊功能,可以进行同学间及师生间的讨论、答疑和互动。信息化的广泛渗透,使得医学教育的方法、手段和内容都与以往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涌现出诸如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模式和基于小组的讨论式学习[1-8]。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有效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丰富翻转课堂的内容,微信中的师生互动和论坛的开发应用是PBL教学模式的延伸,信息管理和论坛板块事实上就是基于小组的讨论式学习。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教学资料便捷、及时、准确,信息100%抵达用户,不会导致信息缺失;推送数据信息种类丰富多彩,新媒体的新颖性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微信公众平台的最大优势为基于移动终端,学生携带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从而具有移动式课堂的效果,使得学生挣脱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整段或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在有效利用时间方面具有独特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基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模式和基于小组的讨论式学习模式[9-12]。

3.3存在问题和未来展望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的缺陷制约了其在教学上的应用,如认证用户24小时只能群发3条信息就是对用户的限制;用户对所下载的信息资料不能离线阅读,只有开通数据流量才能提取信息资料,从而增加了用户在非无线网络信号环境下的使用成本;受到手机操作系统版本和硬件设备的限制,目前手机移动终端对数据的处理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微信公众平台需要完善自身功能,才能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可以预期,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快捷高效的移动终端信息处理技术的完善将克服手机移动终端数据处理的局限性,移动终端处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各类信息的能力将极大增强,真正的移动式学习模式和移动课堂指日可待。

作者:陈传俊 孙倓 单位:皖南医学院

参考文献: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6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之际,我们在这里举办*市青年文明号集体“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青年争先”大讨论活动暨20*年*市青年文明号负责人培训班,这是全市青年文明号集体以实际行动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组织动员全市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城市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我市“314”总体部署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此,我代表共青团*市委向参加培训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及团员青年表示亲切的问候!

自上世纪90年代同志为青年文明号亲笔题名以来,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已走过14个年头。青年文明号已成为共青团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实施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市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14年来,始终坚持弘扬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宗旨,始终坚持加强职业文明建设的主题,始终坚持职业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创建活动在全市公安、交通、民航、卫生、邮政、通信、商贸、旅游、市政等30多个行业系统和近20余万职业青年中展开,涌现出全国级青年文明号162家,市级青年文明号848家,区县局级青年文明号2800余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青年文明号活动有效地把握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要求,开创了职业文明建设的新境界,创造了行业基层管理的新模式,拓展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社会影响的新渠道,开辟了职业青年成长成才的新途径,成为加强青年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有效途径,成为共青团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独特舞台。

当前,我市正处于遵循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握特殊市情,在全球化视野下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战略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如何创性地开展好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前不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的要求,借此机会,我就深入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讲4点意见:

第一,要按照“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的要求推进创建。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两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部署。青年文明号作为以青年为主体,体现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成绩的优秀青年群体,理所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围绕*开放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青年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特点和优势,引领城市职业青年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勇立改革潮头,始终走在我市思想解放、扩大开放的前列。

第二,要围绕“创新开放、追求卓越”的工作主题推进创建。在4月8日召开的共青团*市三届二次全委会上,团市委研究确定了今年*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就是:创新开放、追求卓越,科学发展、永葆一流。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创新开放是事业发展的源泉动力,是不断进步的强大支撑,是永恒不变的时代主题;追求卓越是事业前进的方向指针,是团结奋斗的共同愿景,是推动跨越的活力所在。青年文明号的创建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追求卓越、追求一流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开放、科学发展的过程。希望全市广大青年文明号集体要把创新开放、追求卓越贯穿于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始终,作为青年文明号创建始终不渝的追求,在活动的管理、组织、评选、考核、奖励、监督上不断探索,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内涵,创新活动机制,不断赋予青年文明号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要围绕“服务奉献、诚信文明”的活动内涵推进创建。青年文明号主要分布在我市各行各业,青年文明号形象代表着我市城市职业青年的形象,代表着*青年的形象。青年文明号集体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过程,改善服务环境,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积极开展特色服务和专业化服务,切实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要进一步弘扬奉献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深入到生活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军烈属、五保户、孤寡老人、伤残人员特别是特困下岗职工家中,为他们办实事、解忧愁、献爱心、送温暖,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他们手上,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要进一步强化诚信建设,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认真履行诚信承诺,积极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诚信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把青年文明号建设成为优化*发展环境、建设诚信*的排头兵。要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宣传、展示青年文明号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时代内涵,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先进文化的强大魅力,受到更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推动全社会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四,要围绕“勤勉敬业、技能精湛”的人才目标推进创建。创建活动是共青团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载体。青年文明号创建14年来,大批的青年从这个岗位上成长起来。他们中不少人成长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创建活动之所以有这样的成效,主要的原因就是赢得了青年的积极参与,并把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落到实处。希望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在创建活动中,要把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作为检验创建工作的重要标准,要善于为青年发展搭台子、铺路子。在理论学习上、在观念引导上、在业务培训上、在外出交流上要多创造机会,特别要结合本行业、本单位青年需求来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为青年成长发展服好务,要把青年文明号建设成学习型的团队,青年文明号集体的每个成员都要通过学习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自身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