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团队总结范例6篇

研修团队总结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分模块;团队教学;高中历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81-01

普通高中历史n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大板块构成,必修分成必修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教学模块。这就形成了一种有别于过去传统的教学课程模式而形成“模块+专题”的模式,检测方式也相应地变为模块考核。然而在事实上,实际与理想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现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虽然在教材上有变化,然而在教师的教法上依然有问题存在。本课题所关注的一个现象就是:历史课程模块教学过程中,每个历史教师在自己所教的内容上有倾向性,即每一个教师有自己所熟悉和特长的部分,从必修一到必修三的内容不是都熟悉和精熟;学生在一个教师的同一种教学风格之中习惯之后就不会再有新鲜感,同时长期适应于一个教师的一种固定教学不利于多元开放的学习。鉴于此,在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应进行一次更优的组合,让教材模块和教师团队模块化的探索和实践。

二、分模块-团队教学概念

1. 概念解释

(1)团队教学:“团队”(team)的概念最初运用于企业管理,即“由两个或者两个人以上组成,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行为上遵循共同规范的一种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组织形态”。美国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中小学试验团队教学,70年代在高校推行。团队教学打破了独立作业或者一个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2)分模块。分模块就是对教材的一种主题化整理和专题针对性处理,把庞杂的多线索的历史内容分成若干个主题和专题进行教学。(3)分模块-团队教学。本课题研究在教材内同主题化的同时,把教师本身按其所长进行“对号入座”,即承担本年级历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和特长承担相应的主题模块,组成一个教材所需要的“团队”。这样就能避轻就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并形成“团队优势”。

2. 分模块-团队教学研究现状

就目前而言,关于分模块-团队教学的研究并不是十分理想。要么是集中于对模块教学的研究,要么是对团队教学进行研究,而且是集中在高校教学的团队教学研究。分模块-团队教学还没有进行针对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

3. 分模块-团队教学的预设优势

最大化发挥教师的优势部分,同时最大化促进学生在多元风格的基础上开放学习和多元思考问题。这样一方面增加学习和考核的总体容量,另一方面根据内容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提升学生对历史认知的升华,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态度和兴趣的提升。反过来说,也能促进教师的最优资源和能量的发挥,形成有效的团队能力。

三、分模块-团队教学的检测、效果与问题

每一个研究方案的实施都要检测和评价,对照优劣,总结优点和缺点。为此,对分模块-团队教学模式初步进行了阶段性检验。

1. 检测

这需要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团队层面进行分析。学生层面:第一,进行闭卷测试。这种方式可以对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检测。第二,学生通过自己组织卡片等方式进行知识点自我构架、拓展、延伸,并撰写总结性论文进行自我提高。第三,完成历史手工作业,如通过收集历史上的对联、绘制历史地图或疆域演变地图等方式,以引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沿革的细节性问题的注意。教师团队层面:在整个团队运行过程中,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教学结果。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对应模块教师所教授内容进行测试,然后进行评比。

2. 效果与问题

对分模块-团队实验班通过最后的闭卷测试形式检测,发现优势:学生整体成绩有进步,平均分有所提高;课堂活跃度和积极性比较高,思想多元化明显;对问题的解决思路比较开阔,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多样。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多元但散而不收,总结性不强,概括能力一般;课堂活跃但出现挑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不喜欢的部分不学的现象;对历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认知缺乏,造成对历史的连续性和时间性问题相对混乱。

四、结束语

总之,分模块-团队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2

关键词:名优教师;团队研修;专业发展

一、组建研修团队,促进专业发展

“合作是事物成功的基础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孤独的行者,他需要环境、氛围,需要互助、支持和力量,可见,需要形成一个“专业研修共同体”,应以专业团队为学习和研究单位的组织来提升名优教师理念、改进名优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其共同发展。

二、确定研修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其总目标是:促进我市高层次优秀教师在专业上持续不断、主动而有效地发展,力求培养出我市真正的名优教师,推动我市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成员角色定位

“名优”团队成员必须实现三重角色的结合,三重身份:学习者、促进者和引领者。团队成员首先要成为一位学习者,不断汲取新知,不断更新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作为市级的名优教师培养人,更应该是教育发展的促进者,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好“帮扶”工作,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二)教研部门定位

教研部要成为“名优”教师获得持续有效发展的专业支持场所;教研员要与团队成员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共同体,是平等、共生、互助的伙伴关系,教研员从单一的“研教者”到“研学”和“研教”并重的双重角色的转变。通过教研角色、教研方式的调整、教研机制的创新,实现新的教研文化构建。

(三)研修具体目标

在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基础上,形成名优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在教学的行动中反思,诚实地面对教学中的困惑,主动地审视自我,形成自觉地改善教学行为的动机,并学会系统思考;通过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升理论素养,实现由经验型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在互助研修中,形成团队包容、民主、坦诚的研究氛围,带动和促进我市民主、生动、活跃教研文化的构建和生成;研修成果要成为引领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方向的技术力量。

三、实施有效策略、科学推进工作

(一)导师“帮带”

为了使“培优”项目能够科学实施,健康地推进,我们认为必须寻求高层次的理论支撑和专业指导。我们聘请了省级以上高层次专家做为资源,采取专家理论引领、通过导师“帮带”的方式,促进我市小学“培优”项目的科学推进。在专家悉心指导和高水平的引领下,不仅开阔团队成员的理论视野,而且及时地了解到当前教育理论前沿的基本情况,同时,解决了诸多的研究难题。

(二)集中培训

在团队研修中我们采用“理念培训与操作实练相结合、系统学习与课例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专题报告与个体思考相结合、传统反思与新思路探索相结合”的方法,每月集中进行一次理论培训,通过观看名师讲坛、教研员讲座、学科知识学习等组织名优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主要学习了各学科教学的新动态、学科教材教法、学生心理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等。通过学习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

(三)课题(主题)研究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名优” 项目的一项重要核心内容,课题研究又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研修团队在一段时间内围绕某一教学问题开展一个主题研究,主要是以课例研究的方式进行主题研究,并以研究新课程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为重点,通过主题研究切实转变团队成员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反思的能力,提升了驾驭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更好地优化了新课程教材的实施效果。

(四)“帮教”服务

为了树立“名优”教师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和带头作用,我们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个成员定期要深入到农村学校,把团队的阶段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名优”教师与农村校教师“结对子”活动。在各种“帮教”活动中提升了“名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树立了奉献精神。

四、强化管理职能,确保研修实效

为了保障我市名优教师研修实效,我们建立了市级(院级)、区级、校级三级管理机制,市、区教育局、研修学员所在学校的三个层面签定了培养与管理协议书,使名优教师的培养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人人关注”的工作局面与工作态势。我们还对研修学员实行“过程表现+终结成果=研修成效”的管理和评价办法。在过程表现的评价中,严格考勤制度,对培训出勤实行签到制,网络研讨实现实名制等管理措施;另外,教研员还深入到研修学员所在学校进行教学能力与结果的监测和考核,定期组织学员所在校的教师与所教的学生开展民主评议活动等。对待终结成果评价时,不仅看研修成员研究成果的数量,而且重视评价其质量。通过研修过程管理和终结成果的考核工作,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五.重视成果提升,形成辐射效应

经实践研究与探索,明晰了我市名优教师培养的工作思路,对建立“专业研修团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掌握了可行的研修策略和方法,初步形成了名优教师培养和管理制度,建立了名优教师原始档案和过程成长档案。研究出的常态课特征和各类常见课型的基本模式、策略和方法,为我市教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式。团队研修的成果已汇编为“鹤岗市优秀教研成果”下发到基层校,使研究成果得以推广和共享。研修团队成员在市级、区域级、校级教研活动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名优”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我市名优教师有效发展模式、策略和方式的实践与探索,为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引领我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创新精神、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强、教育教学质量显著的名优教师不懈努力。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3

吴正宪老师这样对团员说:“我们是学习的团队、研究的团队、服务的团队,每个人都要做团队的建设者,我们要有观点的碰撞、意见的争论、思想的交锋,72人要组成的一个大“1”要共同成长。”几年来,我们把团队成长的着力点定位在学习和研究上,把学习作为基础,把研究作为路径,把成长作为目标,建设成一支快乐的研究的团队、学习的团队。

一、以名师为资源——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

张铁道博士曾经这样告诫团员们:“吴正宪老师是一线老师的榜样和重要资源,也是团队的领军人物。我们研究吴老师,就是要学习她的课堂教学实践所体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研究她的专业成长过程、她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她自身行为所体现的教学价值观。我们不是简单地模仿吴老师,而是以吴老师作为‘好吃有营养’的专业食粮,使团队每个人都能够茁壮成长。”

团队以吴老师数十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为资源,研究吴老师的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课堂教学观,研究吴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认真阅读、梳理、研究吴正宪老师已经出版的著作、论文和相关文章的基础上,总结出能代表吴正宪老师的系统的教育思想框架,建构起“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传播、延续吴老师的资源,推广吴老师的思想、策略、方法,进一步发挥名师资源、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研究中我们确立了如下的研究专题(如图)。围绕着这些专题,团员们制定研究计划,建立研究共同体,查阅文献、互动访谈,研究的过程是分享智慧的过程,大家通过交流,既为群体提供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又分享他人的观点和认识,真正实现了“从独白的数学走向对话的数学”,达到了一种个人与客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己的三位一体的数学对话的良好状态。在2010年6月18日工作站结业的那天,我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在专家的指导下正式出版了,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肯定。

团队不仅以吴老师作为资源,在吴老师身后还有一支教育专家的队伍,每月一次的名师大讲堂是学员开阔视野,提升专业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两年的时间里,工作站举办了13期名师大课堂,先后请来了王尚志、孙晓天等多位专家。结合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从教育价值、教育的课程观、教学观等多方面为队员们做了高端的引领大,真可谓数学教师的“百家讲坛”。每一次大课堂结束后,团员们都带回沉甸甸的收获,这些新信息的源源不断,越发地促进教师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的良性循环,激发了队员们要做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的决心。

除此之外,读书也是我们走进专家的另一种方式。吴老师经常跟团员们说:“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人生,一位好教师要想飞的高,走得远,唯有静下心来读书,要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培养起来!”团队定期向队员们推荐优秀书目,并将推荐书的内容梗概通过网站介绍给大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为后续的发展积蓄释放的能源。

学习、研究、交流成为了团员成长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营养的浸润中团员们享受着自身成长的快乐。

以课例研修为路径——立足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我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教师什么时候进步得快?(主动反思)一个教师什么时候能自觉主动的反思?(受到刺激)当一位教师受到“外部刺激”的时候才能引起主动反思,有了自我反思才能知道自己的专业需求,有了专业需求才能去想办法获得进步。这个“获得的过程”就是团员进行研究的过程,这些“需求”就是我们研修的内容。我们尝试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教研活动方式,变“被他人设计被他人培训”为“我设计我研修”的互动研修活动,在生动的课例比较研究中,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

课后访谈:每次工作站的课堂展示结束时,吴老师和队员们就会走上课堂,和学生们开始了对话……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后访谈,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通过学生的视角,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通过学生的视角,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教师可以摒弃自己的许多“霸权假定”;课后访谈让我们真正的读懂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才让我们的团员“心里忽悠的地一下”,我们才“知道了学生的知道”。读懂学生就从这里植入,学生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教师!

同课异构: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上课方式,从不同侧面突出了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方式在同一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上的特点。通过同课异构,观察教学环节,分析教学现象,领悟教学本质。老师们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从一课一例的模仿状态中走出来,明白了要放眼长远,“回眸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双师同堂:团员和吴老师一起执教,吴老师在学生的生成之处,在执教教师不知所措之时,在学生的精彩表现之处……恰当进行点播,不仅使上课教师也使听课教师豁然开朗。2007年12月,年轻的王翠菊老师与吴老师双师同堂,共同讲授《角的度量》,当面对吴老师轻轻抱起学生的那一瞬,当吴老师追问到底是120度还是60度的那一刻,当吴老师对传统量角器稍作改造,让学生理解量角的方法的时候,小王老师发出感叹:我怎么没想到?在这次研修中,团队经历了“原汁原味的课堂——集体会诊共同备课——同伴互动,专家点拨——干预后的双师同堂——案例的比较性研讨”的研修活动,使每位教师亲眼目睹了对于一节课的反馈矫正、反思跟进的全过程。

在课例比较研究中,团员们深刻体会到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重要性,正是这一次次比较中的刺激和震动,才是团员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成长的动力。

三、以服务基层为重点——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长自我

工作站的工作宗旨是在提供高质量教研服务中培育优秀教师。主要目的是探索为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山区教师提供高质量教研服务。在服务中让教师获得有指导的、连续不断的专业体验,这种体验在互动分享中又生成了新的资源,产生出具有几何级数特征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

工作站团员们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把服务基层作为作为自己历练自己的机会和责任。我们的足迹东到平谷的金海湖、密云的不老屯,西到门头沟的斋堂,南到大兴的安定和礼贤中心小学,北至怀柔的喇叭沟门,足迹踏遍了北京的各个区县。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夜色朦胧中启程,记不清多少个酷暑严寒,车窗外漆黑的夜幕还没有褪去,大家早已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前行,在车上吴老师和大家在忙碌工作;在车上老师们在简单地充饥;在车上主题活动设计的再研讨拉开了帷幕。

工作站带领骨干教师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研究课、专题报告、教材分析等多种项目,分类列出菜单,为基层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几年来,工作站的骨干教师走进等众多偏远山区小学,进行菜单式服务、主题式服务、连续式服务,开展系列研修活动。2009年以“在常态教学中研究真问题”为主题,团队一次次走进延庆教师的课堂,跟踪教师的教学实践,从“问题解决”主题研修——双师同堂、体验建构——诊断跟进、设计发展规划——连续干预、在改变自我中前行——在常态教学中研究真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个体实践—分享同伴经验—共同学习成长—提升专业水平”,这样的连续干预,确保了研修活动成效。

几年中,工作站以“团队研修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数学教师研修活动,不仅带动了5个远郊区县工作分站,还对众多基层教师产生了积极影响,把最专业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促进北京教育均衡化的发展。

四、以资源积累为目标——在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历练团队。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一直致力于建构高质量的共同学习体验过程,形成共同成长的绿色生态研修环境。工作站建立了一种开放的对话机制,为团员搭建适合自己成长的脚手架。在群体研修的激发下团员努力进行自主的攀爬,形成群体相互激发的共生共长的研修氛围。在群体交流中,每个人都实现着自我的成长突破:有的团员设计着富有特色的研修活动,有的团员自信的和专家交流,有的团员拿起笔总结吴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的团员到外省市传经送宝……,2008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了“吴正宪和她的数学团队——一个名师团队的展示及其成长范式解读专题教研活动”来自全国的近500名教师,倾听了吴老师和团队教师的报告,亲自参与、体验了互动研修的过程。《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报导。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标志,我们也逐渐具备了承担挑战性任务的勇气。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4

环境工程专业每隔4年修订一次培养方案,2012版培养方案中学科基础课程有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工程制图与CAD基础、工程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共13门课程53学分。专业必修课程有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环境质量评价,6门课程15.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有排水管网、给水工程、传热传质学、城市规划等,16门课程2分。实践教学环节有6周的认识、生产、毕业实习,环境监测、环境工程2门实验、泵站、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排水管网、给水工程、环评7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共17门课程45.5学分。2012版培养方案较2008版减少了30学分,总的特点是“三重”,即重基础、重实践、重专业方向,力争让学生具备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自我学习能力,专业上突出按方向培养,系统深入掌握水、气、固、环境管理规划某一个方向知识。环境工程专业逐渐组建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规划管理4个方向的教学团队,承担相应方向的课程群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遴选

教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团队的“领头羊”,引领着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方向,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教学团队带头人除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外,还应长期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致力于课程建设,具备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善于沟通、甘于奉献等人格魅力,以学术精神、学术水平带动和影响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的各项建设,促进学术成果的教学转化,吸引并带动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组建合理的教学梯队。教学团队成员除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外,也需考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验设计实践环节、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人才互补。骨干教师遴选以本专业教师为主,但需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地域吸收引进核心骨干成员。团队人员数量以8~15人为宜,其中包含3~5位校外专家顾问。团队梯队人员结构既注重基础和专业结合,也注重校内、外联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结合。

三、开展课程群教学改革

(一)课程群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在新一轮高校教学改革中具有带动主要课程群建设与改革、推动品牌专业立项与建设、开创院校办学特色等重要功能。教学团队以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和要求编制课程群建设规划,明确和制定课程群建设目标和任务,以及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对策。精品课程有院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部级精品课程4级建设梯度。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已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这两个教学团队力争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部级精品课程,同时以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带动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等重点课程申报校级精品课程。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

教学团队要理清不同课程在课程群系统中的逻辑关系,针对学生培养目标,规范基础课程、专业骨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分配、衔接等,突出重点,避免内容重复,统筹考虑各课程的学时、开课时间、实践环节内容与课时分配。抓好归属课程教学大纲执行与落实,规范归属课程讲义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课件等方面建设,将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补入教学内容,定期修订与完善各门课程大纲内容、范围和要求。同时,对每门课程教学所选用的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指导教材进行论证。教材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很好载体,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媒介,是联系师生的纽带,也是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整理教学思路的突破点。现在高校使用的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应尽量选用最新的“十一五”、“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对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国内、外最新先进科技成果,又要考虑教材质量。另外,要积极组织力量主编或参编省部级以上教材,自编特色教材。总之,使教学内容紧跟科学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团队建设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团队进取精神。教学团队除了改革教学外,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要进行积极改革和创新,将一些好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本科教学,形成特色。比如,可以采用六步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进行课堂教学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也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仿真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现场实训结合的“八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四)科研和教学互补

教学团队及科研团队是伴随着高校的发展而产生的,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包容和依存。教学团队主要是针对本科教学提出的,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通过团队建设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科研团队,侧重于以项目为依托,探索新知识、开发新成果等,目的是为学科发展提供创新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在教学型院校,教团团队应融合科研团队的作用和功能,高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应当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定期讨论本团队方向的前沿科学问题,申报科研项目;搭建实验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五)教学团队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5

【关键词】国培;常态;研修;培训模式

根据国培精神,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目标,构建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引导教师常态化研修。一般采用的方针策略为,思想重视(省级政策宣传到位,领导督促到位,个人思想认识到位,有利于调薪,有利于职业发展,有利于未来教育)、方法对点(抓准热点,找准痛点,发展重点,攻克难点)、行动有力(读准政策,整合团队,四级协同,课程准确,经费保障,机制得力)。

一、项目整合设计,培训下行走向

认识:骨干研修(置换研修、种子教师培训、提升工程)

全员研修(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整合)

校本研修(省级送教到县达到名师示范,县级送教下乡指导校本研修)

研修一体是前提,初期由教师管理股牵头,教研室仪器站继教中心三部门共同编制培训规划,共同制定年度计划,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共同组织活动开展。团队建设是关键,建立团队资源库,选聘首批培训库,依据文件制订切实培训管理方法。课程体系是核心,以制度引领,优选途径,依据标准要求,形成课程体系。县级经费是保障。

行动:实行省县镇校四级联动,层次化管理团队,切实做好培训下行。落地为支持提升校本研修,直击课堂教学问题,一线教师协同研究,县级主责学校主修,诊断示范研课磨课,培养区域团队校级骨干。

通过“送教下乡”和“乡村教师访名校”等项目,选择县直学校――乡村片区进行横向对接试点,实施创新教、学、研组织形式、三级教师(入职型、合格性、成熟型)培养项目、丰富“试点项目”五大培训项目的资源建构和优配方式的实践形态。

通过“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充分发挥省、县两级培训师的引领作用,在各乡镇进行纵向“教、学、研、做”四位一体的乡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同时,通过两级培训师的传带,引导乡村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学案等系统性学习。

二、机构支持体系,服务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学校研修社区成为团队骨干再跨校研修成为优秀培训者。

借力国培,立足区县,整合资源,培养队伍,创新机制搭建体系育县域指导团队,聚外部资源,抓全体研修,带团队业绩。实行海陆空的全面支持体系。建立36 个县站,120个校站。按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30:1比例遴选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参加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选派对象为省市县名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培训团队要紧紧围绕承担网络研修、送教下乡和校本研修等培训任务,积极参加院校集中研修、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的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用两年时间为我县打造一支“干得好、用得上”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

三、统筹三类培训,引领常态研修

规划二三年培训持续性培训,用置换育种子,送教下乡网络研修促常态,通过访名校校园长培训抓重点,统筹送培送教,协同机构高效,探索成熟方案,精细研磨过程,注重资源建设。

以“助力教师常态研修,服务学生有效学习”为宗旨,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培训、网络与校本研修培训、送教下乡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建立高校+研修网+县教师发展中心+县教师培训骨干团队+县优秀中小学的培训体系,构建通城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形成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促进山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年预设主题:

第一年主题――工作触发学习 尝试解决策略

聚焦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建设,遴选团队成员,并组织成员参加脱产置换培训、名师培养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打造培训团队。围绕一线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难点问题,触发教师的兴趣,由教师选择基于自身工作场景(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等)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适合自身的解决策略,形成优化课堂教学课例资源包和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包。在名师工作坊中通过梳理重难点,分析重难点、提供示范解决策略、设计研修活动计划等培养全县学科坊主研修领导和指导力,并在县级学科坊中进行实践,引领全县学科教师重点开发微课资源包。

第二年主题――互联网聚智慧 汇聚解决策略

聚焦重难点,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的主体作用,通过国培建立的网络研修社区,采取任务驱动、示范引领、成果导向等模式,汇聚一线教师智慧,继持续引导参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有效突破重难点,并能就不同层次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积极参入全国优化课堂课例资源库与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库建设,实现跨县、市、省的资源共享,为教师日常工作提供具体到单元的优质教学资源支持。

第三年主题――创新改变课堂 形成解决策略

以优化课堂教学与转变学习方式为目标,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以学校为单位,推广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过去汇聚而成的优质课例与微课资源,在乡村,特别是村小与教学点普遍实践适应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我县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四、提供组合资源,促进混合学习

组合资源(视频案例研修),理论引领,行动导向,实践给与,跨镇校,跨学科,跨年级,基于问题解决,“三备两磨”,精心及时生成课程资源。

研修团队总结范文6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团队赛课;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5-0058-02

团队赛课是一种创新的研训活动模式,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参与比赛,各项比赛汇聚集体的智慧,比赛结果不仅凸显个人的能力,更体现集体的荣誉。其特点是活动参与性、过程合作性、研训校本性、内容多样性。团队赛课改变以往个人参赛、单打独斗的场面,促使人人参与,团结协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有效促进校本研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推陈出新领风潮――内涵及缘起

1.团队赛课的内涵

团队赛课指的是以团队为单位,可以是一个教研组,一个学科或指定的成员,开展赛课活动,建立在群体相互之间的资源协作的基础上,在成员间的相互帮助下分析教材、钻研教法、反复研磨的教研竞赛过程。团队成员在教研的过程中拓宽视野、深入思考,最终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共同完善的目的。

团队赛课坚持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益为优先,注重教师的全面发展。重参与、重过程、讲实效,积极倡导教师的团结协作,努力营造一种“互帮、互学、互助”的活动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团队赛课的缘起

从近些年课堂教学评比中不难看到,每次参加比赛的青年教师占了大部分,资历较深的老教师很少参与。一些教师参加评比变得十分功利,一些评了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对此关注度不够,慢慢地成了一些比赛的“局外人”,也让青年教师感到孤立无援。而大部分教研组虽也有一枝独秀,但教师在各类评比中单枪匹马,表现出来的也只是“独舞”或“独唱”,很少能做到全组“群舞”或“大合唱”。

在“领雁工程”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研修班的一次论坛活动中谈及《西游记》,笔者想起唐僧师徒四个人的特点:唐僧胆小心慈,孙悟空敢作敢为,沙僧诚实肯干,猪八戒好吃懒做。而唐僧师徒的取经成功源于这个团队的共同目标和朝着这个目标显现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何不借鉴如此优秀的团队合作的模式到比赛中去呢?更何况瓯海等地已有了成功的案例。于是,果断决定开展团队赛课,改变以往个人参赛、孤军奋战的局面,促使人人参与,团结协作与交流中共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团队赛课也成了龙湾区所有学科中第一个开展团队赛课的学科。

二、集思广益展风采――过程及实施

1.初试团队赛课

自2012年开始,龙湾区体育与健康学科便开展团队赛课。中学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小学则以学校或以合作校为单位组队参赛。比赛共设五个环节(图1),包括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评课、课例,各环节都需要合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鼓励各教研组或团队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促进交流,年轻老师要虚心好学,优秀老师要不吝赐教,全组老师齐心协力,提高研训效果。

2.改进赛课模式

为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加强磨课研讨、有效开展校本研训,2013年和2014年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团队赛课时将说课和评课改为磨课叙述(图2),各参赛团队在课堂展示后进行10分钟的磨课叙述。改变赛课模式能有效促使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磨课。磨课叙述环节能重现各团队的校本研训过程,团队之间可学习借鉴,相互交流,切实提高活动的整体效果。

(1)缩减说课的环节。通常的说课只是说目标、重点难点、教法、过程等,其实很多时候在教学设计上都有所体现。而说课更多是体现说课者的口才和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然而增设说课环节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执行,因此,在第二年开展团队赛课时将说课环节省略。

(2)改变评课为磨课。古语讲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需要经过千万般的磨炼,好课也一样,更何况课堂是生成的,体育课堂更是开放的。磨课,就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推敲与钻研。磨课的过程也包含议课,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与评价。而一个学科组进行磨课更能体现集体的智慧。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两种思想。”群策群力,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经过大家的反复斟酌推敲,多次修改并再次实施,能带动团队中所有的教师互相帮助,搭建成长平台。

(3)重视专家点评。2013年,龙湾区小学体育与健康团队赛课活动将原来的评课环节改为以专家点评为主,专家点评不仅能答疑解惑,也让赛课的效果提升层次,更让各教师能够及时学习。团队赛课的课堂教学评比环节聘请了市级专家,有市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温大教授等。在评课中,各位专家肯定了老师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教学水平,也强调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并要求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加强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3.注重活动过程

龙湾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团队赛课注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

(1)发放活动文件。每学年的学期初,区研训员就制订本学年的“团队赛课”计划纲要,根据本学期的研训工作,具体安排赛课时间,在区教研组会议上进行传达。到既定的时间,下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团队赛课的具体通知,包括活动主题如“开展校本研训,培养团队意识”、参赛方式、活动时间、比赛地点、内容要求、评比办法、奖励办法等。

(2)推荐参赛名单。由各学校体育教研组自行组织确定参赛名单。人数超过8名的教研组可以选派2支队伍参赛,力求让参赛人员达到最大化,让更多人参与到团队赛课活动当中。

(3)上交教学设计。根据团队赛课的比赛流程,组内成员集体备课,人人有“备”而来,确定最佳教学设计,进行说课筛选部分优秀选手参赛(2013年之后取消说课环节),筛选部分优秀选手参加课堂教学展示和磨课叙述活动。

(4)现场展示活印>过教学设计的筛选后,组织“团队赛课”课堂展示及磨课叙述活动。确定具体的课堂展示时间,并抽签决定教师上课的顺序。在上课结束后,进行磨课叙述,评委对课堂展示及磨课叙述打分。一个单元的比赛结束时请评委进行点评,让上课老师及所有在场听课的老师从专家的评判中找寻优点,发现不足,继续改进。

(5)集体撰写课例。在课堂展示完成后,由参赛队成员进行课例撰写,再一次回顾比赛过程,总结反思,进行课程的再设计。上交后,由教研室对课例进行评选。根据各个环节的比分,结果合并后确定评选结果。积极反思教学得失,交流提升活动成果,同时提高教师撰写的能力。比赛活动规定各团队在比赛结束后一周内完成课例,课例也是团队赛课活动的成果呈现,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和专家点评几个环节。

(6)公布比赛结果。根据比赛设定评奖比例,按各项内容的赋分标准:教学设计占20%、课堂展示占50%、磨课叙述占15%、撰写课例占15%进行累计加分,总分高的团队名次列前,网上公示评比结果。获奖团队的课例汇总成册,电子稿上传龙湾体育教师群,最大化共享资源。

三、日省月修傲风骨――成绩与思考

1.树立研讨习惯,打造团队优势

团队赛课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最终的结果与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息息相关,比赛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体育教研组凝聚力的增强。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们无比团结,人人想团队所想,急团队所急。修订教案、改进教法学法、布置场地、案例撰写等过程中都能很好地体现团队的力量。每一个环节、每个人都是相互联系的,课堂展示体现教学设计,磨课叙述体现课堂改进过程,课例撰写反映课堂实录等。团队赛课提高了教师集体研讨的热情,“老带新”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以强带弱,以弱促强,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了1+1>2的效果。一些学校相继设立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的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2.改变教学理念,促进专业发展

通过近几年的团队赛课,越来越多的老师深刻地体会到磨课的重要性,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深刻解读教材,同时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改进了传统的教学行为习惯。以“学本课堂”为契机,强调“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教合一”的教学理念,“先练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注重技能,教学相长、培养能力”,让学生乐学、好学。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反思教法与学法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例如,教学设计是否基于学生学情、教学重点难点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有序、讲解示范是否精练、放松内容是否有效、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等。在不断的反思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变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注重资料收集,推广赛课成果

2012年团队赛课获奖的18个团队完成了10万多字的课例集,经多次修改后上传到龙湾体育教师群供大家学习。对2013年以来团队赛课的教学设计、课例、专家点评等资料都进行了有效的整理,让这些成果能够发挥最大的资源共享度。从近几年来的赛课活动看,大家的准备都越来越充分,赛课的水平越来越高,团队的协作越来越紧密,赛课的成果越来越丰硕。“合作、提升、精品、发展”已经成为团队赛课不懈的努力方向。

4.反思个中不足,促进学科发展

(1)加强思想定位。团队赛课只是一个载体,是个人由“被动发展”走向“自主发展”的助推器,在其他诸多的活动中都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为功利,只求发展,还需要各位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予以落实。

(2)加强组织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适当、适时、适量地安排活动。比赛前系统地考虑参赛人数、天气、场地、学情等因素,让活动更加顺利与高效。小学学校多,可进行多层的筛选,拉长比赛过程,让更多的人参与比赛;高中学校少,但学校的老师多,可让一个学校报多个团队参加,让校内的A、B组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产生良性竞争,促进交流,保证活动的规范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