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例6篇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1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象运动规律及其与人体生理、病变关系的科学。古代研究气象运动,涉及面较广,诸如历法、天文、气候、物候等。人们若不能把握寒暑阴晴的变化规律,衣食住行都会发生问题。远在三千年以前,殷墟甲骨文的许多卜辞中都记有阴晴雨雪的变化。到周朝前半期,人们已经搜集了许多气象学的经验,并编为诗歌,使妇孺可以传诵。如《诗经?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意思是冬天要下大雪之前,必先飞雪珠。又《国风?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意思是早晨太阳东升时,在西方看见虹,不久就要下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普遍应用,生产技术和交通工具大有改进,天文学和气象学知识也大大提高,给运气学说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我国古代在气象和天象观测方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及详细的记录和总结。例如,春秋以前,没有二十四节气,人们的活动要看星宿的出没作决定,所以人们普遍观测天象。明?顾炎武《日知录》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多,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华’,戌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七月流火”,“三星在户”“月离于毕”,“龙尾伏辰”①,均为当时流传在民间的气象谚语,分别见于《诗经》、《春秋左传》等典籍中,可见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人民的天象知识已相当普遍。并且,对大旱、大水、大寒、以及霜、雪、冰、雹等特殊气候的记载,极为重视。例如南宋,从高宗绍兴五年(1131年)到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凡一百三十三年间,有四十二次杭州晚春下雪的记载。气象学家根据这些记载和近年杭州降雪日期相比,推断在南宋时代的春天降雪期,要比现在延迟两个星期。说明在十二、三世纪时,杭州的春天要比现在冷1℃左右。所以我国着名科学家竺可桢说:“在我们的史书上和各地方志上,古代气候记录的丰富,是世界各国所不能比拟的”。此外,古人对气象的研究,不仅单凭直观观测,还制造仪器以辅助观测之不足。如后汉(或魏晋)人所着的《三辅黄图》记:“长安宫南有灵台,高十五仞,上有天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过风乃动。其制法虽不详,但据《观象玩占》说:“凡候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于竿首作盘;上作三足乌,两足连上外立,一足系下内转,风来则转,回首向之,乌口衔花,花施则占之。可知张衡的候风铜乌,和西方屋顶上的候风鸡相类。西方的候风鸡,十二世纪时始见于记载,要比张衡候风铜乌迟一千年左右。雨量器也是中国最早应用的。宋?秦九韶着的《数书九章》中有一算题,就是计算雨量的容积。到明永乐末年(1424年)令全国各州县报告雨量多少,当时各县统颁发了雨量器,一直发到朝鲜。清康熙、乾隆年间,继承了明朝这一优良制度,制造统一雨量器,颁发至当时全国各地。西方到十七世纪才用雨量器。此外张衡创“浑天学说”的同时,还制造“浑天仪”,立黄赤二道,相交成二十四度;分全球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立南北二极,布置二十八宿及日月五星,以漏水转之。某星始出,某星方中,某星今没,和实际极为相符,其精巧之程度为中外前所未有。这些仪器的制成与应用,使人们对天象和气象的认识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我国古代在气象学、天文学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季节气候的划分

    各地区的气象变化都有相对固定的周期节律,称之为季节,季节反映了气象变化的规律。四季,指春夏秋冬四时,主要反映气温的年周期变化,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期中,地球以赤道为轴心的南北极来回摆动,是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有明显四季气象特征的天文背景。运气学在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独具特色地构建了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医学气象学理论。五季,是按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五个时段,其以寒热气候特征为主,又考虑燥湿等气象要素,更能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运气学以此为依据,把一年运气划分为五季,形成了主时五运说,每运各73.05日,每年约从大寒日起为初运木,主风;二运火,主热;三运土,主湿;四运金,主燥;终运水,主寒。六节,又称为六季或六气,也是按照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六个阶段。按五行相生次序分为六步,称为“六节”,每节各有相应的气候特征与之相配,分别为风、热、暑、湿、燥、寒,故又称为“六气”。其实质是把影响气候的气象要素归纳为六种,并以该六种气象作为常见气候类型,客观地反映了气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二十四节气的确定

    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季节的交替和气候变化的时段,是将一年内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里。每月两个节气,月首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作“中气”,每个节气十五日多。每个节气的名称据该时间段内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而确定,反映季节寒暑变化、气温高低、霜露雨雪及其物候规律。运气学说的六步主气,就是以此为据,把一年分为六步,每步主四个节气,说明一年中各季节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病候特点。七十二候之“候”是气候的意思,是计算气候变化最小的区划单位,每候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我国气象的短期变化约五日,即五日为一个气候小周期,全年七十二候。“候”是气象变化最直观的客观依据,也是运气学说的时令季节标志。1.3阴阳两历调整的成功阳历和阴历调合的困难,在于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两个周期不能配合。月亮绕地球二周所需时间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两个周期不能除尽。而古代农历把阴阳两历调和得相当成功。阴历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一年十二个月仅354天,比阳历少十一天有余。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却多了几天。若十九个阴历年,加七个闰月,和十九个阳历年几乎相等。这是很巧妙的。我国在春秋中叶,已知道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谓“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阴阳历并用。西洋在巴比伦时代及希腊罗马时代,也并用阴阳两历。但我国的历法比希腊、罗马进步得多。《孟子?离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古人称冬至、夏至为日至,可见在孟子时代,我国测定阳历年的长短,已极有把握,而西方至西汉末年历法还非常纷乱。二十四节气和阴阳合历的确定,不仅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也给运气学说的建立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科学条件。

    2运气学中的气象医学思想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运气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运用了大量的古气象学内容,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践,加以发挥,将其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古气象学,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医学气象学。因此,运气学实际上是运用古代气象学理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防治规律而建立的理论,并通过“气候—物候—病候”的关系予以表述。

    2.1人与气象变化相应的生理观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和风热燥湿寒的气候变化。人的五脏与四时气候变化相通应,“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胃者,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因此,五脏之气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尤其是四时气候的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四季气候的活动规律相适应。这种五脏外应五时的观点,不但认为气象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而且还认为经络之气的运行分布,气血津液的分布部位、分布状态、运行及代谢状况,以及人体的正常脉象等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运气学以四季气象变化为背景,以中医学特有的四时五脏理论为依据,构建中医运气理论。认为春日多风,气渐温;夏日炎热,长夏多雨湿;秋日干燥,气渐凉;冬日严寒,这是气候之常,为主气、主运的应时气候,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人只有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但是,气候常有变异,有时甚至反常,这种干扰因素,就是客气、客运所主的气候。气运之至,有太过,有不及,从而产生胜、复、郁、发等各种异常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气候变迁;伤寒学说;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R222;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3-0052-0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TCM,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releva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and the releva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It was found that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was attracted attention during the cold time in history, while it was neglected during the warm time. There is a direct relevance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But in the warm climate of the modern environment, these aspects are required further research: how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Zhongjing thoughts, how to apply typhoid prescriptions to the treatment of modern diseases, how to include climate factors into the medical thinking.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Treatise on Cold Damage Diseases; relevance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气象学不是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而是零散记录在各种书籍中,气象学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候变迁作为气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通过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影响社会历史文化诸要

基金项目: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2011JZ064);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项目(12JZ079)

第一作者:田红兵,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医史文献。E-mail:

*通讯作者:李亚军,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医史文献。 E-mail:

素,进而对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兴衰,因此历代统治者对气象的变化重视有加。外国学者布莱特・辛斯基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提出他的见解,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的历史进程中,气候寒温交替演变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与融合的过程。气候温暖时期,北方风调雨顺,游牧民族随水草而居,与中原国家基本和谐共处,中原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国家统一。寒冷期,农业减产,农民起义,游牧民族南侵,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状态,统治阶级为避免外患会采取与游牧民族和亲、迁都等措施以求暂时安宁,延续自己的统治[1]。例如,秦始皇为保护农耕文明,防止游牧民族入侵,修建了长城[2]。有学者研究,历史上重大自然灾害、东晋末年和北宋末年人口大迁徙、王朝的兴衰嬗变、游牧民族对中原的侵略等都与气候变迁关系密切[3]。而气候变迁影响到的各种历史因素的最终承受者都是人,气候变迁通过改变人的健康状况而影响历史的发展,而医学的发展又与历史的创造者――人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气候变迁通过影响人的健康状况而间接影响医学发展,这种影响从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兴衰变化的关联性中尤为明显。

本文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的角度,研究气候变迁对伤寒学说的兴衰变化影响,希望对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思想、利用伤寒经方治疗现代临床疾病提供理论借鉴。

1 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创立的关联性研究

1.1 东汉时期的气候特点

通过查阅现存史料及相关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东汉时期气候寒冷期较长,尤其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气候更为寒冷,此时刚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寒冷期。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4]中指出,中国古代有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4个寒冷期分别是:⑴公元前1100-公元前850年左右,约为周朝取代商朝和西周前期;⑵公元初至公元600年左右,约是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⑶公元1100-1220年左右,约是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⑷公元1570-1710年左右,约是明末清初,此时正值欧洲小冰期。历史上关于第一个寒冷期的文字记载较少,成体系记载医学文献更少,但该时期是伤寒学说形成的前奏期。

《伤寒杂病论》在第二个寒冷期持续期间的东汉末年问世。有人研究两汉气候后指出,两汉时期(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和东汉公元25-220年)相比,西汉比东汉气候冷,西汉初的百余年间气候较冷,中期及其后稍暖,但时间不长,公元初年又转冷,持续至东汉明帝前后;东汉中后期气候又趋暖,东汉末年又急剧转冷[5]。在无专门观测气候变化仪器的古代,人们主要通过观察物候变化来研究气候变化。所以,查阅相关的物候记载,能对第二寒冷期的气候有所了解。史料载,公元75年(东汉明帝永平元年)六月降霜,比现洛阳初霜时间要早近3个月[6]。《后汉书》载,“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冰厚尺余……汉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寒风如冬时”,灵帝光和六年为公元183年,汉献帝初平四年为公元193年。这一时期的寒冷气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可看到。例如,曹植在《说疫气》中提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噎,或覆族而丧”,王粲在《七哀诗》中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还不去。未知身死所,何能俩相完。”曹操在《蒿里行》有:“铠甲生鸡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2 东汉时期寒冷气候的天文学解释

有研究证明,东汉时期的寒冷气候与“九星会聚”的天文现象有关。所谓九星会聚,是指除地球外的9颗行星会聚在太阳的一侧,而地球独处另一侧。为了维持太阳系引力的平衡,必然导致太阳与地球间的空间距离增大,地球公转冬半径变长,此时(北半球冬半年)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气温下降。太阳系的九星会聚的周期约为179年,当九星会聚出现在冬半年时,我国的气候多以寒冷为主。有学者从运气大司天角度对仲景生活年代的气象进行考证指出,在其生活的公元150-219年,中国历史刚好是第48甲子和第49甲子2个运气大司天时期,而第48甲子值运的公元124-183年为太阳寒水大司天、太阴湿土大在泉,寒湿之气行令;第49甲子值运的公元184-243年为厥阴风木大司天,少阳相火大在泉,风火流行[7]。《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记载,“凡此太阳寒水司天之政……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凡此厥阴司天之政……初之气,寒始肃,杀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二之气,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这些记载说明,在太阳寒水、厥阴风木2个运气大司天之年,气候总体以寒冷为主。

1.3 东汉末年疫病流行与仲景创作《伤寒杂病论》的关联性

正常气候是人们生活的必要条件,在古代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人们对气候突变的防控力相当低下。气候反常导致自然灾害高发,农业减产,疫病频发。生存环境恶化使劳动人民饥寒交迫,身体素质变差,抵抗力下降。加之古代落后的医疗条件,病死率居高不下,甚至连上层贵族也难逃厄运。据钱超尘考证,建安七子中就有人死于建安二十二年流行的一次疫病[8]。有研究发现,在东汉存续的180余年间,公元37-50年和161-219年间疫病频发,而仲景刚好生活在后一时段。他在《伤寒论・序》中说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见,亲人的病逝、流行性疫病的危害是仲景创作《伤寒杂病论》的动机所在[9]。

东汉时期的寒冷气候易致寒邪袭人,阳气受损。寒伤表当辛温发散,寒伤里当温里散寒。前者方用桂枝、麻黄类方加减化裁,后者宜四逆辈。如感受寒邪,损伤脾阳则可见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太阴虚寒证;损伤肾阳则可见“下利清谷、手足厥冷、恶寒蜷卧、脉微欲绝”的少阴寒化证。寒邪侵袭是导致阳虚的直接原因,故须扶阳抑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二气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阳气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扶阳能增加抗病力。所以仲景高度重视“扶阳抑阴”思想[7]。裴卉[10]研究指出,东汉末年由九星会聚导致的中原地区气候趋冷是《伤寒论》扶阳助阴学术思想形成的主要天文气候学因素之一。可见寒冷气候对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后世研究证明,麻桂剂(指以麻黄、桂枝为主干结构的辛温解表方剂,是经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发展、温阳解表法的创立、温热药物治疗伤寒病的\用等与寒冷气候均有直接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可通过对《伤寒论》中麻桂剂的发展沿革研究窥见一斑,李德顺[8]通过研究指出,“麻桂剂,产生于东汉末年大寒、大疫客观背景之下,其发展与沿革与寒冷气候密不可分”。再从《伤寒论》中六经病所占篇幅看,以太阳病篇最多,达148条。这一事实揭示了东汉末年疫病主要以太阳病为主,故对太阳病篇论述较多而且较其他经病篇详细。由此可知,“太阳病是与寒冷气候相关的疫病”[11]。东汉末年的寒冷气候促进了伤寒学说的创立及仲景学术思想的形成。

2 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兴衰的关联性

2.1 魏晋南北朝时伤寒学说受到重视与当时气候仍处在第二寒冷期有关

据有关记载,三国时期曹操在铜雀台种桔,由于气候寒冷,桔只开花不结果。《三国志・魏志》卷二《文帝纪》云:“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孙权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九月朔,陨霜杀谷”。《三国志・吴志》卷二载,孙权赤乌四年(公元241年)春正月,江南“大雪平地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三国志・吴志》卷三载,孙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二月,建康一带出现降雪的“大寒”天气,孙亮下诏“大赦”天下。《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二年纪事》载,公元366年后的3年时间里,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的海面上每年都结冰,冰面的厚度可承受来往的马车及三四千人的军队,由此可见当时气候的寒冷程度。王叔和生活于约公元3世纪中期至4世纪初,此时还是第二寒冷期,天气相当寒冷,每年阴历四月(阳历5月)还会降雪。如此反常的气候必然会导致伤寒疫病流行,作为太医令的他“拟防世急也”,而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用伤寒学说来指导,防控当时大规模伤寒疫病的流行。张仲景的《伤寒论》经王叔和整理编次,得以流传后世,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2]。

2.2 隋唐时期伤寒学说遭受冷遇与气候变暖有关

公元600-100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温暖期,隋唐刚好处于这一时期。此时由于气候变暖,伤寒学说遭受冷落。在而《小品方》被当时医家奉为圭臬,甚至唐政府规定其为医家必读书。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伤寒学说在隋唐时期不受重视。公元7世纪中期,中国气候变暖,据记载,这一时期有时国都长安冬天无雪无冰。甚至在公元8世纪初,在皇宫可种梅。公元9世纪初期,西安南郊的曲池也可种梅。唐朝存续的公元7、8、9世纪近300年历史都处于气候转暖、寒冷气候消失时期[13],温病流行成为该时期的疾病特点,伤寒学说的地位下降而且饱受诟病,被说成是“雅士文辞”。

2.3 两宋时期伤寒学说盛行与严寒气候有关

两宋时期,伤寒学说又开始盛行,而唐朝盛行的《小品方》于“北宋末叶亡”。北宋时期与东汉时期的气候有许多类似之处,官方十分重视伤寒类流行病的防控。北宋校正医书局对《伤寒论》进行系统考校,经孙奇、林亿等人校订后,于1069年刊行。有文献记载,公元1111年太湖第一次全部结冰,坚冰厚可通车。寒冷气候将两广、福建、四川之桔于1110年、1178年全部冻死。公元1131-1160年,杭州春节降雪,每10年降雪日期平均最迟是4月9日,最晚春雪的日期差不多比10年前推迟1个月。这时的寒冷气候促使伤寒名家林立,一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伤寒著作也相继刊行面世,如1100年庞安时著《伤寒总病论》、1107年朱肤著《伤寒类证活人书》、1132年许叔微著《伤寒九十论》等3书,金代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等。

2.4 明清时期伤寒学说的盛衰演变与当时气候冷暖交替密切相关

中国历史上的第四寒冷期(公元1570-1710年左右),大约相当于明末清初。气象学家将这一时期又细分为4个较冷期,即1470-1520年、1620-1720年(特别是1650-1700年)、1840-1890年及1945年,尤以第二个较冷期较明显。据记载,1630年大雪平地尺余;1655年北京冬季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670年我国东部沿海大雪20日以上,平地冰厚数寸,海水结冰至岸,如十里冰堤。明清伤寒学家大多生活在1620-1720年的第二个较冷期。明清温暖期在1550-1600年、1720-1830年间。这一时期诞生了中国医学史上两部重要的温病著作《瘟疫W》和《温病条辨》。《瘟疫学》作者叶天士生活在气候较冷期渐消、温度渐升的过渡时期;《温病条辨》作者吴塘则完全生活在温暖期(约1755-1836年)。“寒温学派在中医历史上的交替发展、争鸣、自成体系,无不和更替变迁的寒冷与温暖之历史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几千年历史气候的寒温变化,是中医学中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产生的真正原因”[13]。

3 结语

通过对中国医学史伤寒学说的兴衰演变研究可以发现,在东汉以后的气候寒冷时期伤寒学说备受关注,气候温暖时期伤寒学说便不被重视,甚者遭受冷落。气候变迁与伤寒学说兴衰交替演变的发展规律有直接的关联性。《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在气候寒冷条件下非常适用,疗效可靠,治愈率高,得到后世医家的认可。但在气候趋暖的现代环境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思想,利用伤寒经方对现代疾病进行防治,将气候因素纳入医学整体思维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布莱特・辛斯基著,蓝勇,刘建,钟春来,等译.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18(2):50-65.

[2] 郑策,李海英整理.从文化视域谈中医――余秋雨教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之讲座纪实[J].中医药文化,2015,10(4):4-21.

[3] 张文华.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史中的几个问题[J].丹东师专学报, 2002,24(3):33-36.

[4]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 1972(1):15-38.

[5] 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J].历史研究,2002(4): 76-95,190.

[6] 刘禹,安芷生, HW LINDERHOLM,等.青藏高原中东部过去2485年以来温度变化的树轮记录[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39(2):166-176.

[7] 赵丽,孙外主,张瑞明.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运气大司天理论[J].华西医学,2012,27(2):309-316.

[8] 李德顺,邓中甲.古代气候变迁与麻桂剂产生的关联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3,33(5):28-30.

[9] 王淑静,谷松.天之寒气太过对《伤寒论》中疾病的发生和治疗的影响[J].国医论坛,2009,24(1):7-9.

[10] 裴卉.天体运行对《伤寒论》学术思想形成的机理探讨[J].中医研究,2007,20(9):2-4.

[11] 戴跃龙,白慧颖,李方洁.从气象角度探讨《伤寒论》太阳病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11):1041-1043.

[12] 吴鸿洲.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

[13] 吕建辉.历史上气候变迁是伤寒与温病学派产生的真正原因[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7(2):42-43.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3

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这一年,中国有了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气象记录。据他介绍,叶家共有15个子女,叶笃正排行老七。

“他有个外号,叫蔫七。”叶笃正的弟弟回忆,在兄弟几人中,叶笃正不太活泼,但成绩很好。

道台父亲不买新学堂的账,认为《四书》《五经》这些传统的东西,是必须要学习的,因此在14岁考入南开中学之前,叶笃正和其他兄弟一样,一直接受的是私塾教育。

在这种教育之下,叶家兄弟中出了好多科学文化名人,哥哥叶笃义是著名民主人士,民盟主要领导者、组织者之一。而另一位哥哥叶笃庄是著名学者,《物种起源》的中文译者。

1935年,叶笃正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在乒乓球台边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

1945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罗斯贝后来成为叶笃正持久的崇拜对象。

“就像你问我从叶老那里学到了什么我很难表述一样,叶老也说不出来跟罗斯贝学到了什么具体的东西。”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

黄刚博士毕业后又留在大气物理研究所,后来又在同一个实验室,和叶笃正成为朝夕相见的同事。

黄刚分析,“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老师讲的同时学生会经常打断老师,提出质疑。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很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

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

1949年,叶笃正结束在美国的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引起了美国气象界的关注,并借此获得了一份年薪4300美元的工作,而当时,美国一个大学教授也只有5000美元。

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罗斯贝被说动了,在他的帮助下,叶笃正重新恢复学生身份,经过一年的等待,1950年10月,在新中国正在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冯慧登上一艘将在香港停靠的轮船,辗转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10多个人,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

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

在当时,天气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

他的很多学生都记得叶笃正指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天气图所说的话,“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中国结束了。”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两次科考队的数据基础上,叶笃正首先发现了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由于他的研究,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但在“”中,叶笃正却被当成美国特务,不仅被停止工作,连儿子结婚他也不能回家。

1979年,恢复工作不久的叶笃正带领中国气象团访问美国,遇到留在美国的一些同窗,一个曾力阻他回国的老友见他第一句话就问“你后悔吗?”叶笃正的回答是不后悔。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应该为中国做事,为中国的老百姓做事。”

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

当时,他已接近古稀之年,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

“全球变化”与今天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有关,比如温室气体,比如全球变暖。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人类的活动可以导致气候的变化。“叶先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要加强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气候研究原本不是他的本行,但他是我国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叶笃正的学生李崇银院士说。

李崇银解释,过去的气候研究基本上就是统计,统计一段时候的天气情况,看平均值,借以推断今后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或寻找它的变化规律。但叶先生等人首先提出了应该把气候的变化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把它放到地球多个圈层里(包括大气、海洋、冰雪、生物等)来考虑。

在他的倡导下,1985年,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成立,叶笃正任主席。李崇银说,“这是我国气候研究走上良好发展轨道的开端,也几乎是与国际发展同步的。在国际上,‘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是1984年公布的。”

2005年12月,学经济的丑洁明在叶笃正门下学习四年后,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很多人都很吃惊,气象学家为什么要招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叶笃正的回答是,“我们是互相学习”。

“我常看见他们俩讨论。”黄刚说,他听叶笃正说过,其实气象跟经济、民生是联系很紧密的,台风可能造成多少的经济损失,自然灾害后有多少的保险索赔,未来都是可以通过准确的量化来预报和减轻损失的。

“他使我们的视野打开,不再局限在一个领域内搞研究,而是要打通所有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在一个很宏观很前瞻的视点上考虑问题,这是我跟他学到的最大的收获。”丑洁明说。

在大气物理研究所,所有的人都把叶笃正尊称为叶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几百个人的所里,80%的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处问题,他不会因为你资历浅而不重视你,也不会因为你声望高而轻信你。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崔桂云说。

曾经有报纸报道叶笃正任何时候身上都会带一个小本子,黄刚说,从年轻时叶老一直如此,这样方便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他会在每次上班时跟我们分享他本子里的新想法和新信息,供我们参考,跟我们一起探讨。”黄刚说。

在黄刚看来,老师的阅读面非常宽泛,他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或者衔接的方法,来运用到气象研究。“他的视野起码超前20年。”

在很多方面,叶笃正都表现出了他对科学前沿问题的敏感。1981年他在美国著名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真锅淑郎进行合作研究时,提出了地球表面由于水分平衡造成的湿度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理论,这是最早的有关大气圈和地球其他圈层相互作用的理论。

叶笃正善于从别人不经意的发言中捕捉到重要的科学问题。几年前,在东亚气候中心“973”项目北方干旱化趋势研究项目的讨论会上,在讨论到人类活动如何使气候恶化时,一位科学家提出,不要只看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有序”的人类活动也可以使气候向良性方向变化,甚至可以起到改造局地气候变化的作用。

叶笃正立即抓住“有序”这两个字说,这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命题,并立即组织发表了有关有序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可能起到良性效果的论文。对此,有科学家表示,叶笃正的观点是具有潜在的科学生命力的。人类应该如何从宏观尺度上布局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等,这是具有生命力的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将会如叶笃正预期的那样,诞生出“气候环境变化控制论”的新学科分支。

在叶笃正90多年的友谊让陶诗言对叶笃正非常了解。陶诗言对叶笃正的评价非常高,“叶笃正是一位大科学家,他总能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一个科学家可以在一个方面很突出,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而叶笃正在很多方面都很突出,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叶笃正在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等方面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

1998年,叶笃正把他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110万元港币的一半拿出来,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所以此设立了“学笃风正”奖,这个奖不单用于奖励大气所的青年科研人员,而且面向整个中国的气象界,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很多青年学者都曾获得过该奖。

叶笃正是中国大气科学界科研和教学的重要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他为中国气象界培养造就了几代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仅培养大气科学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就多达6人。目前,叶笃正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堪称桃李满天下。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气候;可行性;论证

中图分类号X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041-02

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如太阳能、水资源、风能、热量资源;相应地,地球上人类的生产、生活又影响气候资源的变化。气候与重大工程的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由此提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气候可行性论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同时也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即从气候学角度出发,根据一项重大工程项目对气象要素的敏感度,在项目实施前对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气候灾害的影响概率,对风险水平是否可以接受进行评价,对减少气象灾害风险提出建议。

根据各种重大建设项目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提出将“基本情况调查、气候背景分析、气候灾害的影响评估、气候极值的推算、污染气象条件分析、预防或者减轻气象灾害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等作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具体内容,并以“气候要素的平均状态、气候要素的稳定性、气候要素的极端状况、污染气象条件分析、超短资料序列的订正延长”等数理统计方法作为气候论证技术方法[1]。为了深入了解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和技术要求,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质量,该文对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定义、法律依据、必要性、具体内容、技术方法等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促进开展更多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研究,从而积累更丰富的经验,完善和提高项目实施水平。

1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该项规定旨在规范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强调加强对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避免或者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8号令),于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因此,气候可行性论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气象部门要顺利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首先要让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了解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重要性。

2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

气候对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关键作用,因其主要在野外作业,综合性强,环境条件也较复杂。重大工程建成运行后,也可能遭受各种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袭击,造成严重后果。加强对重大工程立项的气候论证,保障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安全,减少气象灾害对重大工程的影响,才能进一步提高项目工程应对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许多重大工程的建设运行过程对天气、气候的敏感性表现为多个方面,如大气环境、天气、气候直接影响建筑原材料的质和量,施工、运输过程以及劳动力价值和附加价值[2-3]。基于实际劳动条件的适宜性和人的舒适性,城市、工厂、办公室和居室的设计方案、建筑材料和经常性的运行维持,必须考虑天气、气候条件及其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气象环境资源进行控制和调节,以充分发挥大气环境作为室内环境主要调节器的作用。

3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具体内容

气候可行性论证包括对气候资源的论证和气候影响的论证。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只要受到保护和合理开发,就能永续利用,包括太阳能、降水、热量、风能,空气中的氧、氢以及负离子等资源。气候资源论证主要依据人类所采取的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来进行论证,是当前国内外已经开展的气候论证工作的主要内容[1]。针对不同的生产方式,气候资源会体现不同的价值。气候影响论证分为宏观气候论证和微观气候论证以及气象灾害可能出现的概率的推算。对气候影响的宏观气候论证主要反映在对气候―生态―社会系统的生产潜力的分析上,对气候影响的微观论证则指气候对人类个别活动项目的具体论证。

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环境与天气、气候紧密相关,如选址、设计、建设、运营等阶段。因此,在项目选址时,既要考虑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当地的气象条件是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是否会造成污染源地的污染等,又要了解当地的气候背景、气候灾害对项目的影响;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了解当地的相关气象要素,如暴雨、大风、高温、低温等,特别是重大的气象灾害[4]。由此确定建设项目的气象参数、规划设计、合理地预算成本,规避气象灾害风险,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在综合考虑各种建设项目与气候条件关系的基础上,将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归纳为6个方面。一是开展基本情况调查。调查项目周围的地形地貌特征,收集项目所在地及其最近气象台站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数据资料,调查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情况以及对气候资料的需求情况。二是气候背景分析。可采用最近5~10年的区域气象资料,分析各月、季、年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如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速、日照、蒸发、暴雨日数、雷暴日数、雨日、大风日数等。三是气候灾害的影响评估。一般运用项目区域内的气象站建站至当年项目被论证的资料,分析暴雨、高温酷暑、低温寒害、大风、台风、雷暴、冰雹等气象灾害出现频率、出现的集中期、历史极值及其造成的灾害[1]。四是气候极值的推算。可运用项目区域内的气象站建站至当年项目被论证的资料,采用P-E分布或极值E型的概率分布函数推算多年一遇的极值,如30年一遇值、50年一遇值等。五是污染气象条件分析。可运用项目区域内最近5~10年的资料,分析当地月、季、年污染系数、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联合频率等特征。六是结合项目的特点,提出预防或者减轻气象灾害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4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技术方法

通过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污染气象条件,以及气候要素的平均状态、稳定性和极端状况,在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可有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对局域气候产生的影响,或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5]。对于短期气候考察所获得的超短气候序列,还要进行订正延长[1]。工程项目的气候论证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要素的平均状态。具体指通过计算各气候要素(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主导风向、各风向频率、各风向平均风速、相对湿度、蒸发量、日照时数、气压、云量、能见度等)和气候灾害(洪涝、干旱、大风、热带气旋、雷暴、冰雹、雾、霜冻等)的平均值,进而对平均值进行分析。二是分析气候要素的稳定性。计算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要素的变率,包括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三是分析气候要素的极端状况。可以采用皮尔森-E型分布、极值E型分布进行极值推算,如30年一遇最大风速、10年一遇最低气温等。四是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污染气象条件[6-7]。可以通过气候背景分析、大气稳定度出现频率、混合层厚度、风向、风速、风向风速玫瑰图、污染系数玫瑰图、稳定度联合频率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五是对于超短气候资料序列进行订正延长。可以采用时联法、比值线性内插法、差值线性内插法、全概率法等进行超短资料序列的订正延长。

5参考文献

[1] 苏志,李秀存,周绍毅.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方法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1):37-39.

[2] 苏志,黄梅丽.气候论证的内容和技术方法探讨[J].广西气象,2005, 26(3):17-19.

[3] 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 高绍凤,陈万隆,朱超群,等.应用气候学[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5]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5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 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总书记的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

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基本精神。“科学发展观”作为其灵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永川气象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诸如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水平问题,科技自主创新、支撑业务发展的能力问题,气象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等,全面推进永川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以致用。要紧紧把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充分联系气象工作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对报告中事关气象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内容详细解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海洋强国。要求我们加强社会管理,开展基础气候评价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大力发展海洋气象和空间气象。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求气象在风能、光能的清洁能源分布,提高开发利用价值,充分应用可再生能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永川自然灾害应急联动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落实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候变化监测研究,提高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对气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气象学气候学论文范文6

听了十届政府五年工作报告,我最大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讲成绩,有事实,有依据,令人振奋;讲困难,有分析,有措施,催人奋进”。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一鸣带来了一份提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建议》。图为休会间隙,同来自上海的政协委员张鳌讨论。

面对自然灾害,报告提出了“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措施极有针对性,也非常有力。

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有许多新措施。

环保方面,从“环境治理”到“节能减排”、“生态文明”。

优先发展教育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再连续三年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方面,提出了“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今明两年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徐一鸣认为,极端天气还会更加频繁地发生,政府部门应制定明确的攻关目标。

个人的一点思考: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必须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非常重要位置。

一是必须切实把增强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和优先位置。加大投入,开展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加强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影响评估技术研究,增强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科学规划和决策中。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严格实施气象灾害风险论证制度,未雨绸缪,加强规划,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区、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依据研究成果,采取更广泛和更有效地措施开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御工作,降低气候变化的灾害风险。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应高度重视局地气候变化与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四是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合作、信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