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例6篇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建设工程 重大危险源 管理

1 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的常见类型

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进行分类,其中涉及建筑施工的主要危险源共十六类,其中常见危险源主要有七个,即坍塌、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物体打击、起重伤害、高处坠落。

2 重大危险源管理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重大危险源管理主要涉及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以及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应急处置等内容。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强调基础管理,注重管理过程中的深层问题,进而以日常事务管理为抓手,对可能引发重大危险事故的部位严加控制,全力整饬安全惯性问题,加强源头控制,基于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建立一套严格的重大危险源控制体系。

3 重大危险源管理基本原则

3.1 坚持结合实际、创新发展的原则。推行重大危险源管理,是对现有安全管理的传承和加强,是安全工作在新时期的完善、创新和发展。推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不生搬硬套一般的风险管理理论,不人为地划分重大危险源等级,通过准确把握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所具有的全系统性、全过程性和易发多变性特点,加强重大危险源动态研判,从安全管理的功能建设上加以控制,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3.2 坚持规范管理、强化基础的原则。实施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管理,有效掌握重大危险源,使之导向安全。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重大危险源表现在现场,但真正的风险源在于管理不规范、责任不落实、考核不到位等管理问题。要正确把握工作思路,坚持从管理源头上解决重大危险源控制问题,大力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职责,努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全过程的掌控,使生产运行过程处于有序平稳、持续可控状态。

3.3 坚持系统控制、整体协调的原则。重大危险源管理,涉及企业整个系统的方方面面,必须加强系统控制与整体协调。从企业到项目部,从安质管理系统到工程技术管理系统,从专业管理部门到经营开发、计价合同、财务、人力资源、物资设备、企业策划等综合管理部门,都必须着眼大局,协同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承担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强化施工生产各个环节以及与此相关的“综合部”重大危险源控制和防范,确保企业施工生产长治久安。

4 重大危险源管理思路

4.1 通过风险辨识与评价,识别存在重大危险的作业项目,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分类、分阶段地列出重大危险源作业项目清单,并且在实践中坚持积累,不断丰富清单内容。

4.2 通过风险分析识别导致事故的潜在因素和事故类别,项目实施前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和重大危险源作业安全控制方案。

4.3 通过制定重大危险源作业安全控制方案,形成重大危险源作业安全控制卡、安全管理及监督责任人,在重大危险源作业过程中根据控制卡内容进行安全管理、监督并进行签证,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和监督过程留有文字记录。

4.4 根据实施过程的监督状况和发现的问题,形成经验反馈,通过循环和差异化处置,最终形成标准化控制方案,用于新的同类作业的执行方案。

5 重大危险源管理流程

5.1 识别公示

5.1.1 工程施工前,项目部根据承建的施工范围和特点,组织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按照GB/T28001-

2011标准要求进行辨识与评价,编制《XX工程事故隐患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5.1.2 重大危险源项目排查、评价的依据。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要求。②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③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首次运用。④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⑤曾发生过事故,且未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⑥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⑦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⑧环境影响:项目周边环境、易引发公共突发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如: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的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上、地下管线设施,当地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毗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等。环境破坏:作业环境和周边环境不能满足安全作业环境需要。⑨地质不良、自然灾害(台风、洪涝、泥石流等)。⑩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有重大变化时。

5.1.3 重大危险源排点范围。①依据分项工程顺序按工序逐项进行排查。②排查过程要考虑外部环境,包括地下地上干扰物、地质、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③与工程相关的各项辅助工序和过程的排查。④大型机械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轨行车辆管理及使用过程的排查。⑤物资储存、运输、保管过程的排查。⑥员工(含外协队伍、劳务工、临时工)办公场所、驻地、材料储存地、预制梁场、铺架基地场等的排查。

5.1.4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按上述程序,及时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①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②生产、经营、活动范围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如承接新项目、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③施工现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

5.1.5 工程项目进入正常施工期后,每半年至少对重大危险源项目重新进行一次排查并评价。企业各级建立重大危险源台帐,实施动态管理。

5.1.6 项目部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安质、物设、办公室等相关部门,按分项工程或工序,识别施工作业过程中重大风险源。每季度末将本项目下一季度重大危险源清单和控制目标及管理方案上报上级管理部门。

5.1.7 企业安全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各项目部上报重大危险源清单,组织汇总、评审、确认,公布下发企业季度《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每半年更新编制企业《在建项目重大危险源等级情况统计表》上报备案。

5.1.8 有关重大危险源的施工项目一律执行公示制度,以儆效尤。公示牌要设立在醒目位置,重大危险源出现的时段、名称、潜在性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控制措施必须写入公示内容,另外要明确重大危险源管理部门和相关责任人。

5.2 施工方案编制及论证。①重大危险源实施前,项目部须会同技术部门提前制定转向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只有通过技术部和工程监理部们审批后才可正式启动实施。②组织专家团根据建质(2009)87号文件对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就不合理之处向项目部提出整改意见,监督其落实整改。修正后的方案报审核部门进行二次会审。专家团的整改意见可作为方案的附件。③除专家团以外,勘察、设计、建设、监理以及安全监督机构五个单位也应该指派专人参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工作,以期不断优化方案设计,降低实施风险。

5.3 施工方案实施

5.3.1 重大危险源控制基本原则。消除优先原则:科学规划,严格管理,重点加强重大危险源源头控制,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比如无害工艺技术、遥控技术)消除危险源,达到本质安全。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遥控技术等。

降低风险原则:针对不能根除的危险源,将管理重点放在风险控制上。风险控制要强调过程管理,要求技术和工艺规范化,对存在安全风险的重大危险源加强管理和控制,力求将损害程度降至最低。比如,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作业时,按要求做好临边防护及隔离措施,定期对支护、边坡变形进行监测等。

个体防护原则:在采取消除或降低风险措施后,还不能完全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时,最后考虑个体防护设备,作为补充对策。如模板支撑、拆除时,操作人员穿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工作鞋等。

5.3.2 重大危险源施工前,建筑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应该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组织力量对本企业施工设备和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全面排查,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加强安全人员的培训,促进施工安全标准化。同时,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排除隐患,确保安全运行。

5.3.3 制定重大危险源施工应急预案。预案的制定力求规范,预案内容力求全面、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专职人员,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险救护的工作;建立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等相应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

5.3.4 施工阶段,项目部必须指派专人监督现场施工活动,认真履行领导带班以及管理人员旁站职责,竣工验收环节要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技术复核与隐蔽工程验收,确保规范施工、规范管理。

5.4 施工验收。①落实重大危险源管路方案后,由项目经理牵头,会同现场监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及原方案论证专家组代表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操作规程,共同组织验收。没有通过验收的重大危险源未经整改不得施工。②通过验收的重大危险源施工项目,项目部和监理单位必须备案管理,并且备案上要有负责人签字认证。

5.5 施工(使用)管理。①企业各级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制度,对重大危险源,项目部每周不少于一次,企业每季不少于一次。②认真履行重大危险源施工信息上报制度。各级项目部应及时将重大危险源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控制、方案执行等情况报告上级工程技术和安全质量管理部门。各级工程技术和安全质量管理部门通过“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按分级监管的原则对重大危险源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通过交班会等形式向相关职能部门通报属本级监管的重大危险源的进展情况,在重大危险源作业实施前,预警信息,牵头组织对项目的重大危险源防范工作进行检查落实,遇特殊情况及时逐级上报。各级工程技术和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特别是现场工程技术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做好监督记录备查。

5.6 施工销项。重大危险源施工完毕,项目部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消除。消除的重大危险源,要书面告知上级安全质量管理部门进行重大危险源销项。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辨识、更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S].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危险源;分级管理

1、引言

水利水电施工条件复杂多变,作业环境差,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多。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对施工的本质安全有重大作用。水利水电施工涉及的危险源种类繁多,危险源的管理难度较大。研究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集团总部、子(分)公司总部、施工项目部三个层面对危险源的管理,对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1]。

2.1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一般有5种: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安全检查法;预先危险分析;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资料以及询问、交谈等方法。

2.2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种类型[2]

危险源辨识要充分考虑危害事件的三种状态:正常(如:每天正常施工、生产等过程)、异常(如:停机、检修)、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等);三种时态:过去(如:已发生过的事故、事件)、现在(如:作业活动、设备等现在的运行状态)、将来时态(如:作业活动将发生变化、设备设施改进、新购等活动等);七种类型: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作业、低温作业、辐射、其它危害因素。

3、危险源的控制

通过危险源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后,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包括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应急预案的培训及其演练等[1]。施工项目部应结合实际选择适用的控制方法,应采取现场检查和信息跟踪等形式,对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更新

每个新开工的项目,开工前,进行一次预先危险源辨识、评价。开工后,施工项目部应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针对已辨识出的事故、事件、危险源,及时对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进行更新。此外,施工项目部还应根据法律法规、作业环境、作业活动、设施设备的变化,适时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更新。

5、危险源分级管理

5.1重点监控项目的分级

⑴子(分)公司级重点监控项目。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凡列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所在施工项目部,在施工项目部实施重点监控的基础上,作为子(分)公司级重点监控项目由子(分)公司总部实施重点监管。

⑵集团级重点监控项目。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凡列入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所在施工项目部,在施工项目部实施重点监控和子(分)公司总部实施重点监管的基础上,作为集团级重点监控项目由集团总部实施重点监管。

5.2施工项目部重大危险源监控要求

⑴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登记台帐,确保重大危险源信息档案及时更新;

⑵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落实监控责任;

⑶建立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制度,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⑷设立重大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⑸制定重大危险源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5.3重大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水利水电施工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应满足以下原则:

⑴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方的其他要求;

⑵方案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有要求时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后实施;

⑶符合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条款的,必须经专家论证、审查[3];

⑷随着施工进展和重大危险源的变化情况,专项施工方案应随之不断更新或补充;

⑸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项目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人员作出详细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安全技术要领;

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必须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5.4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

重大危险源所在的施工项目部应对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经常性检查,并且每周组织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对重大危险源的施工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做好记录。企业两级总部对评价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监控方案,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项检查,督促、检查和指导控制措施的制定、完善和落实。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⑴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及监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⑵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交底和过程控制;⑶检测、检验和验收记录;⑷现场实物与登记建档等资料的相符性;⑸现场监督检查、隐患排查等制度的落实情况。

5.5隐患及整改

集团总部、子(分)公司总部、施工项目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者整改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有关作业人员从危险区域内撤出,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完成整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

6、结论

6.1危险源辨识是危险源管理的基础。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主要在施工项目部,重大危险源是施工项目部安全监控的主要对象。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两级总部安全监管,应突出重点,实施重大危险源分级管理。

6.2重点监控项目是重大危险管理的有效载体,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两级总部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OHSAS18001:2007)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工业源 危险废物 管理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001-02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近年来,媒体上曝光的由于工业源危险废物引起的公共健康影响屡见不鲜,工业所产生的危险废物的管理问题也摆在企业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眼前,如何深入剖析当前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科学研讨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成为企业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工业源危险废物的概念及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而工业源危险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由于工业体系庞大,种类繁多,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大且成分复杂,从其产生、收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及处置等环节在时空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成为企业管理和环保部门监管的一大难题。

全世界每年的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3.3×108t,数量庞大,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危险废物具有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的危害。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污染环境,甚至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工业源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2 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的环节

2.1 产生于工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有些产品的生产需用到化工原料甚至危险化工原料等,这些原材料的容器或外包装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因此这些容器或外包装是危险废物,需要交由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2.2 产生于工业生产工艺过程

在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材料在投入工艺流程后一部分转化为产品,一部分会在工艺某一或几个节点转化为危险废物而产出。此类危险废物产生的途径,对于不同的产品、原料、规模、设备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其产生量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线路板厂在其线路板蚀刻工艺过程就会产生蚀刻废液,一般企业会将蚀刻废液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但有些企业改造生产工艺流程,使用蚀刻液在线循环技术,实行在线循环处理,达到蚀刻废液零排放,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3 产生于废物末端处理过程

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含危险废物的污泥、残渣或粉尘,比如皮革企业复鞣工艺后产生的含铬废水经处理后会产生含铬污泥,这些污泥经压滤机压水后入袋按危险废物规定处理处置;又如废气过滤处理后产生的活性炭也是危险废物,同样要按照危险废物规定处理处置。

3 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1 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1.1 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对一些产生量较小的危险废物处置重视不够,随意倾倒、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到外环境;将危险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进行简单处理;有的危险废物则出售给其他无相关资质的商家,非法转移牟取暴利,不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和转移联单制度等相关制度处置。在日常执法中发现,更有甚者,对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没有鉴别意识,认为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没有危害性,随意处置。对于一些没有环保审批手续的企业,危险废物的处置更加随意,危险废物的去向不明,没有进出台账,对环境安全构成了重大危害。

3.1.2 企业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不规范

虽然认识到危险废物的危害性,由于企业的经济、技术与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危险废物的暂时贮存管理不规范,厂内危险废物随意堆放,露天堆置,贮存场所没有防渗防漏等措施,包装不规范等,没有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进行妥善贮存,带来了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2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2.1 相关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近年来,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的危险废物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但相关的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潮流,出现滞后现象。比如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依托于环境统计和排污申报登记,这些依托来源都不是数据收集的重点,统计企业数量少,统计指标仅限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利用量、贮存量、排放量和处置量等五项,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的需要。同时,缺乏相关法规来支持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与危险废物的处置方面的法规不对称,造成可利用资源的浪费。

3.2.2 危险废物管理能力不足,执法能力亟待提高

全国大部分地级市环保部门还没有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也没有设立专职的管理人员岗位,企业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执法能力和力度均不足。随着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大,种类逐渐增多,跨区域转移量不断增加,监管难度和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执法能力;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打造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

3.2.3 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推动力不足

由于环保部门在危险废物监管能力上的不足和执法能力的疲软,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区域危险废物集中设施发展缓慢。因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市场回报率低,运行成本高,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建设进展缓慢,一旦环保监管跟不上,相关有资质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要积极推进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环保部门的行政政策推动力不可忽略。比如可以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运营和处置模式以及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要加大执法和管理力度,通过征收行政代处置费用的方式,促进危险废物的规范化处置。

4 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发展趋势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适时修订相关的危险废物管理法规规章,依据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度,做好企业危险废物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各环节的监管,确保每一环节执法到位,深化产废单位的申报和转移联单制度,全程监控,切实掌握和控制废物的流向。同时,也要完善现有危险废物的法规制度,在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去向的前提下,灵活多渠道利用资源化危险废物。比如上述的化工原料废容器或外包装,其实可以完全退回原料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利用,但现行法规将其定义为危险废物,那么这些废容器也只能执行相关规定,但往往原料生产厂家没有相关危险废物回收资质,从而形成一种资源利用多样化的瓶颈,若法规能对这种情况进行完善的话,那么在确保全过程的安全的情况下,建立相关台账,完全可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处置的资源浪费。

另外,加强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监管力度。对于没有环保审批手续或是虽有环保审批手续但危险废物不按环保要求处理的企业,依法查处,杜绝危险废物脱离监管轨道。加大对无证经营、非法转移、超范围经营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执法力度,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证。同时,要完善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对危险废物违法处置的举报和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减少和杜绝违法现象。

4.2 进一步加强环保固废管理队伍和管理能力的建设

当前,环保职能部门对于危险废物的管理主要依靠污染控制科(股)来管理,由于该科室业务量大,人手往往是不足的,同时危险废物的管理又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管理,所以对固体废物的管理队伍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环保职能部门要积极调整职能,成立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充实管理技术人员,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

4.3 提高工业源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废弃物只是相对来说的,如果放在合适的位置,它就是一种原材料,危险废物不例外。其实工业源危险废物很大一部分都是有其他用途的,只是信息的不对称、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造成绝大部分工业源危险废物都是直接经过末端处置,达不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量化的效果。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沟通管理平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利用这个信息平台作为中间载体,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提高工业源危险废物的资源化水平,促进其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要鼓励科研单位积极与企业开展科研,加快工业源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鼓励开展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实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减少工业源危险废物的产生或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危险废物日益剧增,其环境污染现象屡见报端,对工业源危险废物的有效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工业源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详细地分析了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的一般环节及管理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探讨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发展趋势。然而,要有效地管理工业源危险废物,一要靠政策扶持,二要靠科学技术,三要靠意识提高,三者缺一不可。本文正是从这三方面出发,分别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工业源危险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以及鼓励公众参与等这几方面就工业源危险废物的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能对新时期的工业源危险废物的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S].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饰;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

中图分类号:TS958.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装饰中的“重大危险源”指的就是企业在装饰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施工事故的各类型不安全隐患以及因素。企业需要辨识这些危险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控制。

一、建筑工程装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关键所在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其本身所具备的一些固有特征,使得施工安全隐患较多。其一,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领域非常广泛,可能会进行高空作业,存在化学性爆炸、触电事故和机械故障伤害,是重大危险源最多的施工行业之一,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事故发生率较高;其二,由于不同形式的施工工具以及施工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施工工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作业的复杂程度,导致施工过程中隐藏着各种不安全的施工因素,且这些不安全因素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不规则的变化。其三,装饰工程的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的整体施工素质各不相同,一旦各个施工部门之间不能进行有效配合与协调,则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危险源。

基于此,辨识建筑工程装饰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并分析其危险程度,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确保装饰施工安全的关键所在。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工程资料、各项施工工艺水平、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环境以及当前的管理状态等各方面因素展开详细地预测与分析,便于在装饰作业中重点控制关键的施工环节和施工部位,实现安全防范的目的,提高安全施工保障。且在施工开始之前辨识装饰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并提前进行分析制定较为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措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隐患,提高装饰工程的施工安全系数,同时保障企业施工产值的顺利完成,使得企业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装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

能够在建筑工程装饰施工中辨识重大危险源并据此判断其风险程度,对于控制与管理装饰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促进安全施工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类型不同的重大危险源因建筑装饰企业的特征而客观存在,这就需要我们从主观方面加强管理与控制。装饰施工中涉及到的各安全管理部门和个人要具备一定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以及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在检查与监督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时有效辨别重大危险源,并分析其危险程度,对各类重大危险源进行区分,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建筑工程装饰施工中主要有以下几类型重大危险源: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搬运、使用与储存危险;作业人员的施工技能素质;触电危险;机械事故;高处坠落以及物体打击危险等。

了解了建筑工程装饰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类型,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要求堆放、搬运、使用并储存各类危险品以及易燃、易爆品,以防发生安全施工事故;要施行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证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尤其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其了解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以及安全作业规范,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需要展开例行检查,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坚决杜绝因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现象;要严格规范装饰施工现场的施工行为,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在施工之前需要检查电动机、接线盒、电闸刀等一些传输系统,加以防护措施进行保护,并规范施工人员的用电行为,避免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作业,以防引发触电事故;施工前需要检查施工设备,对一些大型施工机械等展开较为详细的检查,及时排除、解决施工机械中存在的故障,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的安全性,同时也需要注意违规操作行为,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避免违章事故的发生;在进行装饰高层建筑施工时,需要加强防护措施,将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以防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高空坠落物的预防措施,以免因碰撞、打击造成安全事故。以上几方面是装饰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重大危险源,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作业,并按照预防措施展开管理与控制。

落实建筑工程装饰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

在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落实建筑工程装饰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能够为建筑装饰创造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是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必要前提。要将装饰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体系落实到位。对于装饰工程项目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首要责任人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需要按照项目工程的各项施工特点辨识装饰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重大危险源,并加以详细地分析,评价其的危险程度,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将制定的较为有效、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在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不定期展开跟踪检查与监督工作,及时发现违反安全施工操作规范的施工行为,加以及时地制止与纠正。与此同时,还需要在装饰工程施工中每隔一个阶段组织制定较为合理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实施安全岗位责任制,将安全施工目标与责任划分到施工班组与个人,并逐级签订施工安全管理责任状,将安全施工管理权利与责任层层分解、层层划分、层层落实。安全管理人员要严格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履行安全管理责任,正确了解并运用装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以及风险评定方法体系,切实提高装饰工程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与管理能力。

结语:

建筑工程装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是确保装饰工程安全施工的关键影响因素,需要在施工管理中提高管理力度,落实控制制度与措施。加强对装饰工程施工人员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施工培训与教育,特别是以防范安全事故为主的建筑工程装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施工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振,苑静,宋文华.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J].建筑安全,2010(01)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石油企业 重大危险源 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石油及其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石油企业必须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各个领域对石油及其产品的需求。由于石油企业中重大危险源种类繁多、分布复杂,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石油企业重大事故的核心要求是辨识控制重大危险源。结合中国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和应用现状,研发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是当务之急的任务。

1 石油企业重大危险源实施安全管理的的必要性

目前,世界范围内重大石油化工事故不断发生,给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胁和伤害。例如:2002年2月23日中国石油某石化公司烯烃厂聚乙烯新生产线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52.78万元;2003年9月12日中国石油某石化公司炼油一厂二套常减压装置,开工时炉膛点火闪爆,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2004年4月15日,重庆市发生氯气罐爆炸泄漏事故,9人死亡,3人受伤;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川东钻探公司发生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上述重大事故尽管发生的概率不高,但是所有事故都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失控的偶然造成了事故的必然,危及了人民的生命和和财产安全。发生事故的原因危险源的监控不当引发的后果,也可以说是由于石油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失控所导致的恶性事件,即对存在着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及毒物泄漏的重大危险源,未能实施有效地监控管理。因此,为了应对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提高应对事故的防范能力,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已成为现代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2 石油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措施

2.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析

危险源是酿成事故的潜在因素,重大危险源是超过标准临界量的,具有潜在巨大能量的危险源。我们首先应该辨识和确认重大危险源,根据国家标准GBl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辨识,该标准为辨识重大危险源提供了标准依据和方法。对重大危险源在线分级结果与安全评价报告要结果吻合,分析模块事故伤害范围,以高效率的方式对重大危险源实现在线辨识,更好地加强对石油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2.2 重大危险源监控的技术控制

重大危险源监控的主要技术控制是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该系统的目标是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源多媒体信息的数据管理,危险程度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应急预案的形象表述;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以及重要依据的手段。系统设计为三个子系统:重大危险源数据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系统、地图信息系统。可达到文字实现在电子地图上,方便、快捷、形象地展示重大危险隐患和重大危险源信息以及发生事故后的应急救援信息,实现了危险程度评价及网络管理和应急救援预案制作及灾害预测、远程访问等功能。

2.3 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对策

(1)要有效严密监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以及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重大危险源的地带,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管理,对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及毒害场所,设置必要毒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2)对重大危险源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对重要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测,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场所,设置温度、压力、液位等检测仪表和安全连锁装置等设施。

(3)实施B/S结构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在系统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对系统的软件架构以及数据流程进行设计,结合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对分级方法、事故后果模型实时风险预警模型,利用Flex技术实现在线辨识分级功能,监测数据的远程动态显示功能和风险动态预警功能。

2.4 石油企业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方案

(1)建立石油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分工要明确,措施要具体落实,确保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

(2)政府职能和监督部门要加大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的资金投入。例如:对具体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实地演练,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有效对策;安装重大危险源临界参数监测设备等。

(3)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建立档案,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立即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

(4)建立并解决执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方案,落实预案的各项相关表标准,石油企业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5)完善并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手段,确保重大危险源监控的稳步实施。

目前我国有些规范性的重大危险源隐患不一定会构成重大事故或事故隐患,事故却一定是对危险因素控制失效造成的。当危险源的所有危险有害因素都得到有效控制时,即可保证构成危险源的危险物质和(或)能量不会被意外释放或者即便发生了意外事故,也可以通过迅速、有效的应急控制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的损失。要抑制对社会经济损失或恶劣影响的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石油企业安全监控的重大危险源策略管理,也就是说要求细化和完善石油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的具体措施和方案计划,就能非常有效的遏止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恶性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J].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2011

[2] 赵媛媛,姚敏.石油化工厂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J].陕西煤炭,2011,(03)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危险源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根源,是造成城市道路施工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1]。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存在以下现状:安全事故总数呈下降趋势,但是发生的次数仍然相对较多,并且造成的伤亡人数也较多,同时我国安全事故发生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城市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和缺陷己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索。

一、城市道路施工安全风险分类

本文结合城市道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根据造成安全风险事故的原因,将城市道路施工安全风险分为:材料风险、环境风险、人为风险、设备风险。

1.1材料风险。材料风险主要指由于建筑材料自身所携带的不安全性所引起的风险 [1]。材料的不安全性主要指材料的质量不合格、设计有误差、材料的储存、整理、堆放有问题等。

1.2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主要指由于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风险[3]。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内部环境不安全状态和外部环境不安全状态。本文主要考虑城市道路工程内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即施工现场环境不良,如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水文不良,出现地下障碍、空洞、地下涌水、交通疏解困难、供电恶劣等,再如施工现场出现温度湿度、噪音振动、颜色视线等方面的缺陷,作业现场狭隘、混乱、布局不合理、无保护场地等。

1.3人为风险。人为风险主要指由于人本身所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所引起的风险 [2]。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指:设计人员计算误差太大、施工方案存在漏洞、现场管理人员指挥有误、劳工分配不合理、检查不到位、没有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实施一定程度的事故防范措施、现场操作人员施工方法不正确、没有使用防护措施、甚至出现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等等。人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指由于工作人员本身所存在的身体不适、过度疲劳等状态,同时在作业的工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酒后作业以及技术不良、经验不足等的冒险作业等。

1.4设备风险。设备风险主要指由于机械设备本身所携带的不安全性能以及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风险。[5]这些风险一般有这些:工具附件存在缺陷、机械设备不合格,机械设备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建筑使用要求,机械零部件磨损老化存在的风险,专职机械设备没有安全警示标志,缺乏设备防护、保险、信号灯等,起重机械缺乏机“四限位”、“两保险”等等。

二、城市道路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以及人的行为控制是进行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管理文献资料,主要对这三个方面的危险源管理措施简单的介绍,具体情况如下:

2.1技术控制措施。技术控制措施主要指:时间防护、坚固防护设施、距离防护、屏蔽危险源、避免靠近危险源、消除薄弱环节、控制危险源触发因素、警告警示、取代操作、个人防护、冗余技术等。[2] 施工系统中,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危险源存在状况、性质、触发条件等方面特征,尽量利用施工队伍拥有的人力、物力、技术,有效的采用控制技术措施,达到消除控制危险源的目的。

技术控制措施主要指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技术和安全设施这两个方面。其中危险源控制技术主要指工程中现有的工艺技术安全要求和安全标准,如对物质材料、机械设备等的第一类危险源(温度、压力、强度等)要加以控制,避免触发因素引发安全事故,另外要加强紧急情况下装备设置的执行能力,如机械设备突发事件紧急停车、紧急过电保护装置等。安全设施主要指预防城市道路施工危险源引发事故的设备手段,如危险源报警系统、危险源监控系统、放静电设施以及一些施工道路的消防设施(消防车、消防水、灭火装置等)。

2.2管理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在控制危险源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如果管理措施失效,那么安全事故很有可能就会引发。控制危险源的管理措施主要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态度;安全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应急演练、事故应急演练等,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管理控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制度、重大危险源控制实施细则、信息反馈制度、培训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

其次要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控制。即要搞好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安全值班工作、正确按操作规程作业,对于这些活动要及时做好记录,时时刻刻注意危险源存在的可能,避免并有效控制危险源及其触发因素。

最后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对于日常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要根据问题存在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按规定实施信息反馈整改,同时做好整改记录,如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应该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实施紧急处理措施。

2.3人的行为控制措施。人的失误是触发危险源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人为失误、减少施工人员的不当行为可以有效的控制第一类危险源的发生。具体的做法有这些:

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危险源管理的意义;危险源管理的日常工作和事故应急处理;危险源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等。同时要加强各个流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特别是涉及危险源管理的领导和相关人员。

其次要实施岗位操作标准化。要根据各个岗位和工种可能涉及的危险源制定合理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并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定期检查和修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达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效果。

3结语

总之,对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危险的源控制措施是进行危险源管理,主要的目的是防止由于危险源的存在导致的人身伤亡安全事故。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辨识都是为了进行危险源控制作准备,而危险源控制则是将行动付诸于实践,是危险源管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赵静. 浅谈道路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02)

[2] 魏强, 苏立志, 战玉春. 浅谈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J]. 北方交通, 2011,(05)

[3] 斐维玲. 安全管理不能只靠软件解决[J]. 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