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例6篇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1

阅古知今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说也不例外。当代作家之所以对某些朝代情有独钟,无不源于其对那一朝代的认知和感悟。中学生写作,可以借鉴。

历史一直是当代作家热衷的写作题材,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在当代作家那里的“待遇”却是不一样的。它们有的被万千宠爱,有的却像被打入“冷宫”,少人问津。

武侠小说:宋、明、清登场最多

当代武侠小说,多数写古代的武林故事,对于选取哪个朝代来讲故事,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偏好。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中,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哪个朝代是武侠小说作家们的最爱。

在金庸的15部小说中,以先秦为背景的是《越女剑》;以宋朝为背景的是《天龙八部》《射雕英雄鳌贰渡竦裣缆隆罚灰栽朝为背景的是《倚天屠龙记》;以明朝为背景的是《碧血剑》;以清朝为背景的则有《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飞狐外传》《鸳鸯刀》;另外4部没有朝代背景。

古龙的绝大部分小说没有朝代背景,但一般认为这些作品的背景是明朝。在梁羽生的小说中,《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等8部作品写的都是明朝的事,以清朝为背景的作品则有17部,如《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等。

这样算来,宋、明、清是在武侠小说中登场较多的朝代。这是因为:宋朝的特点是处于盛世中的乱世,宋、金、辽、西夏等多个政治势力并存,主角的经历和家国天下的沉浮很容易联系起来;明朝的优势在于其大事件和大人物比较多,符合武侠小说的英雄情结;清朝由于时间较近,其历史和皇族史料更容易找到,政权的争夺等很容易成为武侠小说的题材。

穿越小说:清朝一枝独秀

自从穿越小说火了以后,让主人公穿越到哪个年代成为穿越小说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有热心读者做了统计并将结果发在网上:清朝是最大的赢家,成为穿越小说中的“清穿派”。

《梦回大清》应该是最早的清穿小说,之后是桐华的《步步惊心》,接下来又出现了一部《瑶华》,这3部有“清穿三座大山”之名,此后的清穿小说就越来越多了。

清穿小说主要集中在康熙年间,写女主角与诸位王侯将相的爱情故事,大概是因为康熙的皇子较多,所以更受作者青睐。这是因为:穿越小说有生活的影子,又满足很多人脱离都市的愿望,高于生活,清朝可以说是观众最为熟悉的一个朝代,大家基于对历史和人物的了解,在跟着剧中人物穿越时会有种不寻常的感觉。

通俗历史读物:最爱讲唐、宋、明

当初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带动了通俗写史的风潮。随后,与这个书名类似的各个朝代的事情,开始被作者以通俗、幽默的笔法写出来。这些书因为语言风趣、内容活泼、风格明快,大多成了畅销书。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2

关键词: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电影叙事 记叙文 写事

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虽然借助的媒体不同,但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相通之处,二者“都能自由地表现人的活动和所经历的环境,都有充分的自由真实地记录事件在时间、空间中发展的自然进程”。

电影天生就是一个故事的叙事者,或者说电影就是因叙事而存在的。电影依靠一个个镜头的组接来叙事,也可以说是靠运动着的造型(影像和声音)和话语(有声语言和字幕)的有机构成来叙事。电影叙事和文学叙事虽属于两种不同方式的叙述方式,但在叙事人称视点的选择、叙事时间的安排和叙事结构的编制叙事表现方式等方面,电影叙事充分吸取了文学叙事的成功经验。反过来说,我们也可以借助电影这种既常见又被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帮助我们提高记叙文的叙事写作能力。时至今日,记叙文写作能力尤其是写事能力成了学生写作的一大缺陷。很多学生往往写不具体一个故事,更谈不上生动感人。所以,我们要训练学生学会“看电影”,激活大脑中的表象,形成丰富鲜明的画面,把事情想具体、写生动。假如能从电影叙事中有意识地获取写作的技巧,那么这将是一笔丰富的写作积累,对记叙文写事能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拟从《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出发,探讨如何从中学习和借鉴写事技巧的问题。

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是因为这部电影获得第5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第20届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张艺谋曾说这是他倾注感情最多的一部,也是他最珍爱的一部,也就是说这是一部讲故事讲成功了的影片。同时这部电影所选择的故事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平凡的父亲和母亲之间非常纯粹的温暖人心的爱情。这种感情较之其他更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它表现形式更丰富,张力更大,空间更大。

那么这部电影中张艺谋“说”故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他借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来表现这个唯美动人的故事?它对记叙文的写作有哪些启发?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1.景物画面的渲染

的确,在这部影片中景物、画面的渲染为这个唯美的故事增色不少。在影片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对画面色彩的使用、动静的搭配、造型画面的构造,技艺是相当高超的。俄罗斯画家列宾说过,色彩即感情,不同色彩能引起人不同的情感反应,产生相应的情绪效果。色彩有穿越人的眼睛,直至渗透人内心深处的力量。影片将过去部分拍成彩色而现实部分拍成黑白。这样虽然有悖习惯思维,但更能反映导演对人物心理的把握。青春、爱情应该是五彩缤纷的,隽永的回忆即使成为过去,也永不褪色。而父亲的去世,显然带走了一生挚爱的母亲心中的色彩,只留下了单色的冰冷世界。影片主题部分是过去时空,色彩饱满、明朗、澄澈、如诗如画。金黄色绿黄色的树叶树林漫山遍野,无穷无尽,枯黄的柔软的草地绵延向远方,还有明亮的太阳,白色的树干、栅栏、雪地、深黄色的亭子,加上母亲红扑扑的美丽的脸、红色的棉袄、红色的围巾、红色的发卡……缤纷而清朗,丰盈而不染纤尘。在这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男女主人翁的爱情自然应该冰清玉洁,而观众也从中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

正是有了这些画面,电影更好看了,它成为故事发生的客观环境,与故事中的人物相辉映,有力地烘托了这个如诗如画一般美好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唯美的画面会产生这样唯美的故事。影片除了景物画面外,还有人物、场面画面,比如手扶门框的母亲、栅栏外听先生上课的村民和母亲,小学门口坚硬的石头堆中独坐的年迈悲痛的母亲的背影,这些人物活动的画面经过精心的设计更能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意图,增强作品的画面感。那么在文学作品特别是记叙文写作时是不是也能使用这样的创作手法呢?

记叙文需要典型环境的选择,这个环境可以是田野村庄、山川河流,也可以是街头巷尾、工厂车间……我们可以通过描写它来衬托人物性格,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故事的主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景都能入文,它可以是我们根据故事主题所选择的真实的人物活动的背景,也可以是我们为了配合文章故事表达、人物塑造需要的“人工刻意制造”的背景。我们在写作中可以根据故事表现的情感、主题利用蒙太奇手法做相应的景物描述。

2.细节的雕琢

前井打水、故意“巧遇”……这些细节在影片中非常生动而又真实地表现了“爱意萌动中的女主人翁的心理”,记叙文中的记事不是记流水账(不加分析罗列现象的叙述或记载)。它需要我们“大题小做”,这里的“小”包含我们通常所说的细节描写,正是大师们的精妙的细节描写才使作品的叙事获得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也是他们创作成功的精髓所在。关于细节的问题我们平常已经讲过太多了,这里不再具体展开。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3

短短数年,婚纱照MTV已经从过去的简单地将相片配上音乐放到电视上呈现出来,发展到整个行业制作专业模板,讲究装饰效果。“从无到有”――“求变”――“求美”,未来的婚纱照MTV将越来越个性化。

前几天也是为一个朋友做了一个婚纱照MTV,发现让我爱不释手的大洋ME非编在婚庆MTV的制作应用上也是十分到位,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总结的几个小技巧。

选择歌曲:蔡依林的《Love Love Love》

这首歌节奏感不错,带有法国香颂与地中海浪漫南欧情调的甜美单曲,满溢的浪漫情意让人忍不住想恋爱,很适合做婚纱照MTV音乐。

胶片相片秀:虚拟素材故事板嵌套+动态背景素材+卷页特技朋友事先提供了很多漂亮的婚纱照,那么接下来,为了更好地体现朋友幸福美满的小模样,我又做了一个模拟胶片的素材,用来滚动地播放这些照片。

由于照片比较多,在同一个故事板上插入这些照片会显得很冗余。所以呢,这里我先新建一个故事板,然后通过嵌套的方式使其整合到主故事板上,这样做就可以大大简化故事板的复杂程度,让故事板结构看起来更简单明了,我在编辑的同时看着也方便。同时,我也偷一下懒,这样的组合方式可以让我在今后对故事板重复进行使用,只需要修改专门存放照片的故事板,就可以快速地做成一个新的短片。

总共花费三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婚纱照MTV的创意和制作,看着亲手完成的短片,我们都开心的笑了,那一刻我想我们都会认为,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1片头:手写动画+粒子特技

首先,打开ME自带的手写动画插件,点击按钮,进入ME的字幕编辑界面,来编辑动画底稿。

这里为了从开头渲染这种喜庆的气氛,输入一个“LOVE”标题字,修改一直字体,尝试了几个,觉得还是应该选择一个笔画粗细比较均匀的字体,这样后期描绘的时候才会更精细。颜色当然要选择明亮鲜艳的,才能更好地传递这种幸福的气氛呀!

退出字幕编辑软件,并保存字幕素材。这时,会就自动退回到手写动画软件的界面。那么刚才编辑的字幕“LOVE”这时也显示在手写动画的编辑界面中了。因为这次选择的字体不是很复杂,所以我选择了比较快捷的“简易手绘”方式。

点击“连续描绘”按钮。点击鼠标右键调整一下笔宽。然后就可以按照字的轮廓来描绘。

描绘完毕后,点击“播放”按钮,来浏览一下效果。

2 最后,点击“压缩动画文件”按钮,弹出窗口,保存名为love.dym的文件。退出手写动画程序。

在ME中,新建一个字幕素材,点击并选择刚才保存的“love dym”文件,在编辑窗口处拖拽出一个比例适当的窗口,刚才的动画文件就导入到字幕当中了,退出并保存字幕。

3 将字幕素材拖拽到故事板上,点击“回车”,进入特技编辑界面,添加一个粒子特技,修改一些粒子的参数,并设定粒子的路径。

4 退出特技编辑界面,叠加一个漂亮的背景,播放看吓效果。怎么样?是不是您也嗅到了_点点幸福的气息?这样,我的小片头就做好啦!

5 首先,在资源管理器中批量导入照片。因为朋友给我的都是原片,画幅很大,我又懒得一张一张的调节照片的大小,所以用的ME自动缩放图片。这里也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可以通过打开字幕编辑界面,选择“文件――工程属性”,勾选“自动缩放”。这样在批量导入照片的时候,非标准尺寸的照片都会自动缩放成标准的720×576了。

然后,将照片素材拖拽到新的故事板中,来做一个照片滚动的效果,通过为每张照片添加通用二维特技,并修改为适当的参数即可。

6 关闭并保存故事板。

按住CTRL键,将刚才的照片故事板拖拽到主故事板上,可以看见,并没有将整个故事板结构嵌套进来,而是显示为一个虚拟素材,非常简洁。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4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Three Levels of Scenery Description

ZHANG Jie

(He'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ower School, Zhoukou, He'nan 466001)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level of scenery description: One is the description of authenticity;second is a description vivid; third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artistic quality. The scenery description when writing, we should follow the authenticity, achieve the iconicity, strive to artistic quality.

Key wordsscenery; description; level

1 景物描写的第一层次:真实性

文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或是表达作者情感,或是推动情节发展,或是烘托文章主题。如果景物描写脱离了真实性,就会直接影响到作者情感和文章情节、主题的真实性。从这点来讲,景物描写要遵循真实性,切不可信马由缰、随意描写。

(1)描写要符合景物的基本特征。景物都有其基本特征,描写要做到写什么像什么。违背了景物基本特征的描写,语句就是再优美动人,也会让文章整体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有学生在习作中用“巍峨壮观、直冲云霄”这样的词语来描写教学楼,显然是不合适的。这种违背景物基本特征的肆意夸张是要不得的。

(2)描写要符合景物所处的环境特征。景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因此,景物描写要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吻合,否则直接就会影响到文章的真实性。比如,有学生在习作中用“清澈见底、鱼儿跳跃”这样的词语来描写当地一处河流,但实际上这个河流已经被污染,浑浊不堪,显然与事实不符。

(3)描写要符合景物的科学规律。景物都有其固有的自然科学规律,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都有其时间规律,写作中描写是不能违背这些自然规律。有学生在习作中这样描写夜空:“夜深了,人静了,我仰望着蔚蓝色的夜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夜空怎么会是蔚蓝色的呢?这种描写显然违背了科学规律。

2 景物描写的第二层次:形象性

我们在写作中不仅要真实地再现景物,更要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因此,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正确地运用多种方法,力求将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

(1)描写景物要调动多种感官器官。要描写景物就要突出表现景物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的特点变化,而要很好地表现这些方面,就要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因此,我们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上来描写景物,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比如,屠格涅夫《乡村》就将多种感官器官参与到景物描写中。“整个天空一片蔚蓝”――视觉;“空气里仿佛弥漫着鲜牛奶似的味道”――味觉;“马儿打着响鼻、嚼着草,狗儿没有吠叫”――听觉;“空气里蒸腾着一种烟味,还有草香,并且混杂着一点儿松焦油和皮革的气味”――嗅觉。

(2)描写景物要多层次、多角度。描写景物只是从单一方面进行描写,景物就会毫无生动可言。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要首先选好观察描写景物的角度,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也可以从时间不同和动静状态不同上去观察描写景物,以此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表现景物特点。在时间上,我们可以从一天时间段的不同上来描写景物(清晨、正午、傍晚、深夜);也可以从一年四季不同上来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我们可以从远近高低等方面来描写景物。在动静上,我们可以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特点。另外,也可以从气候不同方面来表现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也可以从不同的地域(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方面来表现景物的不同特征。这样,我们笔下的景物就显得立体丰实、生动形象。

(3)描写景物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景物描写要生动形象是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就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这样才可以写出生动形象的语句。比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又是多么形象的拟人!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为形象地描写景物增色不少。

3 景物描写的第三个层次:艺术性

景物描写的艺术性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在景物描写时,自己的主观感情必然会参与到其(下转第209页)(上接第194页)中,我们的喜怒哀乐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景物描写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景物描写的艺术性,就是作者笔下的景物不单单是客观景物,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景物。这个时候,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有时候我们在文学创作中,景物描写要为反映时代特征、突出人物心情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所服务,这也要求我们要对景物描写进行艺术化加工处理。

(1)景物描写要融入主观感情。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愉快的时候,看月色就是那么的皎洁明亮;当心情沮丧低落的时候,看月色就是那么的凄冷灰暗。其实,月亮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变化的是我们的心情。因此,我们在景物描写的时候,应该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到其中,通过笔下景物呈现出来的特点来表现自己的心境。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路灯光永远都是一样的,不可能发生变化。而文中的路灯光没精打采是作者内心再一次忧愁苦闷情感的表现。

(2)景物描写要反映出写作目的。写作中,我们为了表现某一时代特点,就要有选择性地描写景物,为我们的写作目的服务。比如,鲁迅在《故乡》中写到:“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作者用了“阴晦”、“呜呜”、“苍黄”、“横着”、“萧瑟”、“荒村”等一系列的形容词、动词、名词,寓意深刻地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环境,将旧中国农村的萧条、凄凉的景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同时,通过这段景物的衬托,将“我”悲凉的心情体现了出来。

(3)景物描写要烘托出人物心情。在文学创作中,景物描写有时候要为表现文中人物心情而服务,要起到艺术化的效果。比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中有一段景物描写:“他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醒了过来,抬起脑袋,他看见自己头顶上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的太阳。”如果仅从真实性上来看,我们很难理解天空和太阳怎么会是黑色的呢?但如果我们明白葛利高里在埋葬了阿克西妮娅之后内心的悲哀,就能理解在他的眼里看到的天空和太阳就是黑色的,这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5

看图写话是以一幅幅图画作为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是丰富语言积累的好方法,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一步。

有些老师认为看图写话,就是只要写清楚是谁?在哪里?什么时候?在干什么?这样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我们知道,看图写话,是由看想说写四步来完成。但如果每次都是这样的简单的回答三四个小问题,会导致孩子们在看想说写的时候,被这个框架局限。一开始的作文入门起步,会让孩子养成一种惰性,所以,老师在看图写话作文的训练中,掌握一些小窍门。而这个小窍门,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引导学生把一幅图,转变成四幅图。

下面以经常出现的图片为例:比如两个孩子在教室里做卫生的图。按原来的要求,只要两句话就可以了。放学了,小明和小红在教室里做卫生。他们做得很认真。孩子们不需要去怎么仔细看、想、简单地就说了出来,再写下来。任务完成了可是对孩子的训练却不理想。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引导:第一幅图:是为什么这两个人在留下来做卫生?这是故事的背景。答案很多,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第二幅图:为什么是小红擦桌子,而小明擦玻璃?他们是怎样分配任务的?这是故事的起因。第三幅图,是原图,即他们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这是故事的发展经过。第四幅图:做完后,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或是老师表扬了他们,他们怎么样想的等等。这是故事的结尾。

再举个例子,比如小英给奶奶按摩的图。第一幅图,是在什么时候,小英在干什么?这是背景。第二幅图,奶奶在做什么,小英看见了,想了什么?这是故事的起因。第三幅图,是原图,小英是怎么给奶奶按摩的?这是故事的经过?第四幅图,奶奶会说些什么?小英的心里会感到怎么样?这是故事的结尾。

好的故事写作背景范文6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

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

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

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想像过程(板书):

街灯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结合小组代表的发言,教师可以明确:

a.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b.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c.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②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

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布置作业

①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②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静夜》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探究学习

①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a.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b.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c.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d.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总结课文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②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布置作业

①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②想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