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管理论文范例6篇

效率管理论文

效率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教室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效率

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环境对人的。孟子讲求环境对人的陶冶。董仲舒认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文化环境决定论也认为“人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也创造文化环境”。它重视人环境的建设,强调发挥育人环境的作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今天,我们仍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组织和创设良好的环境,控制和改变那些不良环境,要增加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教育意义的因素,消除那些干扰和阻碍教育的因素,使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全面的。

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给学生以改造,决定和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意识的强化。教室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我在任班主任期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室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造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振奋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在教室净化最原始阶段,我向全班学生提出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学生每天打扫教室,培养学生爱护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随着良好习惯的慢慢形成,我也注重了高品位教室文化的建设,逐渐融入了始于日本,后风糜全球企业界和管理界的——“5S”管理(整理——SEL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提出了“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5S”管理活动的开展,造就了一个更为安全、舒适、明亮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进一步养成了“文明守序,按规定行事”的习惯,从而提升了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营造团队精神。

二、强调制度文化,人人参与制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人的道德达到完美与和谐的境地,那你就要创造环境与言语的和谐关系。”教室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名言警句,大则一个班级规章制度的实施,如果我们都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在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如:班规、细则(如《学生考核细则》)、规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它是教室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协调一致、相互制约、有机发展的制度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对教室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学生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对于制度文化既要强调宣传教育,也要认真加强制度建设,有关各项制度、细则的设计,公布前要经过班级全体学生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后,方能执行,以达到共建的目的。

三、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教室的墙壁也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把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着教室的四壁。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学习园地”的定期更换,利用同学们的创意,选择一个主题及一组色彩,设置了一系列专栏。每一期都能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

针对学生在读书书目选择上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系统性,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读书兴趣,学会鉴别、学会选书,多读书,读好书,有系统地读书;也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有效率地读书,从而扭转学风浮躁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建立班“读书角”,学生自动拿出自己最爱的书籍,集中放在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这样,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利用各种座谈会,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身边发生的人与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素质,让他们各抒己见,并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看有所悟,学有所知,取长补短,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自身素质。

四、开展多种活动,培养综合素质

效率管理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管理演变、现行行政管理误区剖析、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化的走向等方面的理论分析,阐述了科学管理的新趋势,并深刻揭示新时期行政管理须注意的几个环节。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演变科学化走向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深入展开,对日常行政的指挥、监督、控制成为强烈的必需,科学化管理的需求日益上升。实践证明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务效率与质量。因此,对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化问题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行政管理的演变

管理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作为实践是历经无数人的努力,步步演变,才走向科学化的。从最初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工业化时期的泰罗制和福特制管理,管理开始进入科学管理时期,泰罗在其《科学管理原理》中指出,科学管理是由组织、协调、合作、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等多种要素结合而成的。这使人们对科学管理开始一窥堂奥,特别是现代行为科学的诞生,为管理注入了新的心理因素,而系统论的发展,为系统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此时,以梅奥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管理不仅仅是为追求有序化、合理化,同时也追求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且谋求管理的整个系统功能的优化。这就是管理的科学化问题。

现代行政管理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趋势性变化。首先是从流行程序管理变为倡导目标管理。程序管理要求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明确行动的目标,且交代每一个行动的操作步骤,而且标管理仅需对被管理者明确目标及其工作要求,具体步骤由被管理者、操作层次的人自行解决。当然,不同的被管理者应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但在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仍一味奉行程序性管理是过于落后了。

其次,是从单一管理发展为分层管理。系统论中的结构——层次——功能理论开始在管理中发挥作用。不同人员结构的系统5单位8要运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其管理方法不能相同。高层次的管理者仅仅关注战略性决策,而日常程序性决策都授权于低层次管理者操办。不同的管理者其管理半径不一样,其控制力、监督能力也不一样。

再次,是从刚性管理发展为柔性管理。刚性管理强调硬性行政命令约束,管理思维是非此即彼,容不得权变。而柔性管理认为管理存在弹性,管理者往往根据不同的被管理者和不同的情境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第四,从无风险管理发展为危机管理。传统的管理强调对被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的对称即所谓的奖惩机制的建立。通过表扬的手段、树立典型的效应来带动一批人前进,不谈忧患,不提危机,害怕被管理者受刺激过度,产生惧怕心理,影响工作及效率。危机管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其独特、甚至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急中生智,置之死地而后生,都说明危机管理的独特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危机管理似乎有演变为一种经常性管理模式的趋势。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管理中强调“最好的软件公司离真正破产永远只有!#个月。”正是有这种危机管理技能的运用,微软公司才会日益强盛。

不仅仅是管理模式在变,而且管理的指导思想也在变。如鲶鱼效应和木桶原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的兴起等。鲶鱼效应是一指在一批沙丁鱼的远途运输中,如果掺入几只凶猛的鲶鱼,反而会使沙丁鱼的死亡率降低,这是因为有了逃生的竞争,使沙丁鱼游动频率增高,从而生存力增强。同样,在管理中,如果多引入一些不同类型的人才,则会使单位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这破除了传统的“一山难容二虎”的理念。木桶原理是指一只由几十块木板拼接而成的大木桶,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一块木板。这给管理上的启示是:面对被管理者的差异与管理环节问题的差异,其实是最薄弱的那一个环节,可能会导致管理上的麻烦与致命伤。因此,一名优秀管理者应从最薄弱环节改进入手,去提升整体的管理绩效。只有经常性检查,经常性抓落实,抓责任制的贯彻才会获得满意的管理效果。现代科学还告诉管理者,如何将自己所管理的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已是十分迫切的问题。传统的管理认为,被管理者一次充电,受益终生,知识、才能运用只须储备一次,便可应付全部的挑战。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管理理念落伍了。只有带领组织成为持续学习型的组织,摆脱单纯的模仿,且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一个单位、组织才会生机勃勃,不断发展,不断超越同行,取得成功。

二、现行行政管理的误区剖析

当前,一些人戏称流行的行政管理模式为“领导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一些管理人士并将其作为管理上的金科玉律。这其实是行政管理庸俗化的表现,是一认识误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管理将贻害无穷。

首先,将开会布置任务,理解为科学决策的替代,这首先是管理者的悲哀。这种错误的认识容易造成“会海”连绵,管理者开了会就等于事情完成了,长此以往,落实工作成为顽症。而没有落实的政策一切都是空的,管理的效能无从体现。

其次,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仅仅是收费吗$把管理权限混同于单项财权行使、赚钱的所为,这是极端简单化的表现。的确,好的管理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管理不是为了收费了事。这是管理导向的错误,会造成管理可有可无,机构形同虚设,人浮于事,最终断送了事业。

再次,协调就是喝醉,这是将管理极端庸俗化的表现。当然,协调是需要将方方面面的利益进行平衡,对各方倾向、意见进行妥协,但决不是一喝了事。

还有一种的管理误区就是多订制度,认为有了制度就有了管理。从而导致规章多如牛毛,有否贯彻执行则无人问津。这种错误的认识容易造成“文山”现象,管理者须签阅大量的文件,哪有时间、精力去真正管理呢?其实,有了制度不等于就有管理,有了制度,只是为管理准备了一些基本前提、准备了一些条件,这只是管理的开始,实际上,被管理者是否自觉执行这些规章,这需要监控、需要调研,这都是管理题中之义。制订过多的规章等于没有规章,因此,规章过滥也会影响管理的效能。

三、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化的走向

1、决策的科学化。作出一项正确的决策,有赖于完全准确的信息,也需有一套动力机制去刺激决策付诸实施。传统的管理以领导者“拍头脑决策”为主,凭经验、凭主观决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决策的动力机制,健全为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办公的自动化。制度、决策的落实在于执行,它涉及到办公的启动,传达贯彻、督办决策的实施到位。传统管理这些环节都已齐备,但缺乏的是高科技手段。现代管理就是要借助于办公自动化技术,成倍地提高政务效率,建立督办网络体系,使事中、事毕都存在可测性与可控性,使决策者、管理者随时能得到确切、全面的信息反馈,以便实现全程动态管理。

3、管理的信息化。无论是决策,还是日常管理监督,都需要管理的信息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反馈实施信息是管理的要求,总结反映、宣传信息是管理效能的体现。因此,信息化管理是走向科学化的必然要求。通过重视信息反馈,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注意管理效果的信息反馈,以便随时调整管理的目标和方式,达到优化。

4、监督的经常化。好的管理,必须伴随大量的、经常性的日常监督,否则,薄弱环节随之产生,突变因素随之潜伏,久而久之,随着问题的累积,可能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发挥群众监督,加强内控建设,充分利用社会监督,使问题、隐患没有藏身之处,是十分必要的。

5、管理的法制化。依法管理是今后行政管理的大势所趋。伴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方面,我国制定了成千上万的涉及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规章,这大大改变了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政策进行管理,而使行政管理具有很大随意性的弊端;另一方面,我国通过《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行政救济的法律制度。在这一基础上,我国于80年代末正式提出“依法行政”的口号和要求,管理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这对新时期的行政管理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斌伟、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对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J]2001,1:26-28

[2]洪威雷、黄华+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湖北大学学报[J]2001.2:15-18

[3]吴瑞坚、知识经济时代:行政管理的变革趋势+长春市委党校学报[J]2000,62(0)62-66

[4]乔革宇、石英等+略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J]2001,1:70-73

[5]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孙耀君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版

[6]知识经济+吴季松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3月

效率管理论文范文3

集权与分权历来是我国国家建构过程中难以平衡的一对矛盾。“条块”矛盾能否妥善解决在一定意义上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以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权力的配置而言,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中央计划指令调拨的方式,在集中了有限资源发展生产的同时,遏制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迟缓;而分权改革在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的同时,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中央政府的权威与控制力受到影响。为了保障政令畅通,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提高行政效率,实行垂直管理就成为惯性选择。然而,实践证明,垂直管理并非包治百病的仙丹。例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尽管早在近10年前就已经实行了垂直管理,然而问题依然层出不穷,近期就有“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齐二药”等事故的频频发生。就当代中国政府的垂直管理而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可见,随着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加强垂直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的产生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产生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论与现实土壤,垂直管理也不例外。伴随着国家的形成。垂直管理便开始出现。我国政府垂直管理的产生既有其理论依据,也有其现实依据。

(一)垂直管理产生的理论依据

1按行业划分进行垂直管理有助于行业组织内部的沟通。具体来讲,在一定地域内如省、市范围内。打破原有地区界限按照行业系统和隶属关系建立“上管下”的垂直管理模式,有助于同一行业内部之间进行沟通、组织、协调。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我国税务管理部门为例,垂直管理便于税务组织内部人员及时了解同行业各企业的经营和纳税情况,对经营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同时有助于税务部门加强同企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从而使纳税方面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由上到下”的直线型垂直领导体制有助于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提高行政效率。直线型垂直领导体制使得垂直管理部门不受所在地政府管辖,有助于保证政令畅通、提高行政回应l生,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贯彻执行中央政策以及行政执法过程的人为干扰,提高行政效率。以我国统计部门为例,由于统计数据在客观上是对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地方官员政绩起衡量作用的重要依据,因此易于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扰,导致理应客观公正的统计数据成为“魔方数字”、“儿戏数字”。因此,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对于统计工作的人为干扰,北京市从2006年年底前开始通过将乡镇统计科室从乡镇剥离,成立隶属于区县一级统计局的统计所,从而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统计垂直管理的地区。

(二)垂直管理产生的现实依据

1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力手段。统一与秩序历来是我国国家治理的首要目标,通过垂直管理实现权力的集中,有助于防止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权威。因此,垂直管理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实践了。早在秦汉时期,国家便通过对重要领域的直接管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监”作为中央派到郡的监察机构只对中央负责而不受地方管辖。汉代的“十三州刺史部”作为中央派出监察、控制地方的监察机构也仅受其上级派出单位直接领导。此外,“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务。有水池及渔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在所诸县均差吏更给之,置吏随事,不具县员。”可见,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矿产物资进行垂直管理也是当时中央政府重要职责所在。垂直管理不仅是我国古代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政府的国家治理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普遍采用了纵向领导方式,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对上级的相应职能部门负责,一直延续到北京的部委。这一制度使中央部委实现对行政管理最大的控制,并促进了下级专门部门的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政府的分权改革在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条块”矛盾日益突出,中央政府集中控制力相对下降等问题。因此,随着1998年人民银行撤销省级分行,设立9家大区制分行,进行垂直化管理后,紧接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省级以下工商管理机关也纷纷被垂直管理了。2000年,省以下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和药监局实行了垂直管理。后来,统计、国土、煤监,几乎所有重要的执法部门都逐渐实行垂直管理了。一时间垂直管理似乎成为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灵丹妙药。可见,垂直管理在我国国家建构过程中一直存在且扮演着重要角色。政治实践过程中,一旦我国中央政府集中控制力下降,垂直管理便成为惯性选择。

2控制分权的平衡器。垂直管理一定意义上具有控制分权超越底线的平衡器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从传统体制下的行政性分权逐渐朝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了地方生产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如何寻求政府间纵向权力的配置问题即集权与分权二者间平衡点成为核心问题之一。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其行为受经济理性的驱使,具有趋利性、非规范性的特点,行政性分权过程中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弱化最终导致了其对地方政府控制力的下降,地方政府权力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央权威。为了遏制行政性分权下过分膨胀的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从而引发了地方重要行政、执法部门从地方政府组织序列中脱离出来,成为中央或省级部门的垂直部门,即中央政府通过将部门重要领域的权力“上收”,试图克服由于前期分权造成的中央集中控制力下降等问题,最终实现权力配置关系的动态平衡。《瞭望》新闻周刊载文指出,近10年来,相对于“块块”管理,“条条”管理即“垂直管理”有加强的趋势。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近年来日益升温的垂直管理是为了应对分权过度造成中央权威受影响而产生的,是为了平衡分权,加强中央集权的应急措施。

总之,垂直管理对于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维系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垂直管理通过对地方重要部门管理权的“上收”,有助于摆脱来自地方政府的掣肘,尤其对于海关、国税等肩负特殊职能的部门而言,有助于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对于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加强中央集中控制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二、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的现状

垂直管理也称“垂直领导”,作为一种类别的国家行政机关,从上到下实行独立、统一领导的制度。实行垂直领导的国家行政机关,从中央到地方构成一个系统,不列入地方组织序列,只在遵守法律和政策方面接受地方政府的监督,业务上不受地方政府的指挥和干预。由于垂直管理在机构设置、领导体制方面具有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从而成为我国国家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一)当代中国政府的垂直管理

“国家和下级行政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个最复杂的问题。该制度在其分配正式权力方面是高度中央集权化的。中央机关也许会把某些职能和权力分配给下级,但保留了收回这些权力或干预其贯彻执行的权威;权力分散并不保证下级有永久或自主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垂直管理作为中国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手段,一定意义上正是通过中央保留了“收回”以及干预地方政府的权力,从而实现了集权与分权间的动态平衡,并为国家的秩序与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然而,集权在为国家的秩序与稳定提供了有力保证的同时,却又以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缺失为代价。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便是对此的生动说明。因此,为了改变集权体制带来的弊端,我国1978年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即是以权力“下放”为主要特征的变革。但是,以行政性分权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在打破过去集权模式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央对地方政府集中控制力下降的局面。垂直管理作为中央政府遏制地方保护主义、确保政令畅通的管理模式开始广泛运用于我国一些重要相关部门,如安全机关、海关、国家税务机关、外汇局、粮食局、煤矿安全监察局、地震局、气象局、测绘局、出入境检查检验机关、烟草局、邮政局、物资储备局、海事局、央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电监会、工商、地税、土地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国家土地督察局、审计署驻各地特派办、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环保执法监督机构、统计局驻各省调查队等等,并存在逐渐加强的趋势。

(二)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的类型

当前我国的垂直管理部门众多,种类多样。就目前我国政府的垂直管理部门而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根据垂直领导部门的不同可以分为中央垂直管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垂直管理。由中央部门直接领导的设在地方并从事地方性工作的部门即中央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安全机关、海关、国家税务机关、外汇局、粮食局等20多个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领导的设在市(州、盟)、县(市、旗)的诸如工商、地税、土地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被称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垂直管理部门。

2根据垂直管理的权限范围可以将我国的垂直管理部门划分为全垂直管理、半垂直管理和边缘化管理。所谓全垂直管理,就是人、财、物全部实行垂直管理,有的组织关系也在上级管理部门,除了所在地之外,基本上和县级政府脱离了关系。这主要包括工商、税务、银行、电信等部门。半垂直管理即这些部门的人事管理归“条条”,经费保证则归地方。边缘化管理就是人、财权都在县里,但是在人事任用上要征求“条条”的意见,而条条的意见往往又是决定性的。

此外,除了越来越多的部门垂直管理机构,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省区的大区督察机构,这是基于特殊管理使命产生的来自不同中央部门的跨省区的大区机构。近年来在我国的许多中心城市如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已经聚集了众多的此类机构,如银监、证监、审计、环保、国土等大区机构。不可否认,垂直管理对于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增强行政回应性,平衡前期改革由于分权过度造成的中央控制力下降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垂直管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切实得到了加强,行政执法过程中面临的地方保护主义消极因素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然而,随着近年来被垂直管理的部门数量的不断增多,我国政府的垂直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随着被垂直管理的部门数量的增多,垂直管理部门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当前我国政府的垂直管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临时性,这从根源上讲是由于我国政府的垂直管理部门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具体表现在垂直管理部门组织内部缺乏激励制度,外部缺乏监督机制,从而加剧了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的“条块”矛盾,导致垂直管理乏力。

(一)垂直管理部门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

就内部组织而言,“垂直式组织是一种包含许多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实行纵向管理,从下到上是信息传递,从上到下的决策输送,下情通过层层机构传至最高决策层,上情也是通过这层层机构下达到基层的执行部门,每个职员被定位在某一个以功能为核心的部门”。因此,构成了由上到下决策到执行的单向度特点,较之于其他部门组织,垂直管理机构更具有专业分工、逐级负责以及科层制的特点。然而,当代中国政府的垂直管理并非一种成熟的管理体制,更多的是为了免受地方政府干预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因此,就垂直管理部门内部而言,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在此情形下,垂直管理部门内部人员的升迁原则上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上级单位的评价,但是由于上级部门远离垂直管理部门,从而使得考核制度本身的可操作性令人怀疑,而监管更是由于鞭长莫及从而形同虚设。加之,垂直管理部门组织内部人员编制、人员流动的相对固定性,从而导致了组织内部人员工作缺乏动力,组织僵化、缺乏活力。

(二)垂直管理组织外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垂直管理体制下在人事、经费、编制等方面均由“条条”管理,因此,上级“条条”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行政监督于一身,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然而,我国政府对于垂直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组织运作以及组织监管都是散见于有关各行业的组织法及地方法律、法规当中,并没有就垂直管理本身进行单独立法,导致垂直管理部门法律法规的提出、修改缺乏制度性、程序性、规范性。此外,垂直管理部门由于远离上级监管部门,分散在各个基层,因此无法完全摆脱地方政府的影响。加之所在地地方政府对其行为不具备监管权力,从而更容易滋生腐败行为。以案为例,1998年就任药监局局长后通过集中权力继而启动药监局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实行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垂直管理。随后通过修订《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修订),将原来的“生产”改为“上市销售”,同时更改药品审批程序,由原来从专家库中随机遴选专家参加评审改为内审,修订后的法案漏洞随即成为药监部门寻租腐败的通道。可见,政府改革过程中必须首先搞好与各项改革相关的各种法律、制度建设,否则改革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为各种不法行为提供了规避制裁的可乘之机。

(三)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条块”矛盾加剧,垂直管理乏力

我国实施垂直管理的目的在于缓解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条块”矛盾。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垂直管理力度的加大,垂直管理部门剧增的同时,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条块”矛盾也随之增加。据粗略统计,全国各类垂直管理部门近三十种,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仅以吉林省通化市的二道江区政府为例,根据该区政府网站显示,全区政府部门数量为21个,其中就存在国税、地税、工商、统计、公安、国土、运管等12个垂直管理部门。垂直管理部门的增多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损害了地方政府组织体系的完整性。结构的健全、体系的完整是保证组织功能发挥的必要条件,如果过多的职能部门被随意变为垂直管理、划归上级管辖,必将造成地方政府组织功能的残缺,从而最终影响其行政效能的发挥。此外,组织环境对于组织职能的发挥势必造成一定影响。垂直管理部门职能的正常发挥必然会与所在地地方政府产生关联,因此,试图通过垂直管理完全避免地方政府的干扰仅仅是一种理论设想。如果盲目将“一些对地方发展非常重要的行政部门纷纷‘垂直’,容易造成中央职能部门与地方的对口部门联成一线。各垂直部门注重对主管部门负责,有可能忽略当地发展实际,加剧‘政出多头、部门打架’等现象,降低行政效率,损害政府权威”。而中央政府将过多的权力“上收”,不仅会影响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对现有地方政府的稳定格局形成冲击,同时造成中央政府任务过多、不堪重负,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条块”矛盾。

总之,偏好垂直管理者呼吁加强垂直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地方政府的干预,而垂直管理对于防止地方政府干预所能起到的实际效果,由于当前我国政府垂直管理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这种影响与作用也仅仅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较之于制度化的权力制约机制而言,缺乏制度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加上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决定了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当前的垂直管理模式类似于一刀切,忽视了地方特点,而不是因地制宜。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避免所在地地方政府权力的干扰,解决“条块”矛盾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导致了垂直管理乏力。

四、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的路径选择

“小政府、大社会”是现代国家政府的发展趋势,政府除了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之外,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只是仲裁人与宏观调控者,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管理的事务过多、过细不仅造成自身公务繁重、不堪重负,同时降低了行政效率。笔者认为,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应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应对。

(一)微观上建立有效的垂直管理部门内部考核机制与外部保障机制

1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垂直管理组织内部考核机制。垂直管理的理论假设是“权威的配置与各个等级相适应,即层次越高,权威越大。尽管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合理的假设,但在某些情况下,层次的增加仅仅是一些现象,并不代表权力的配置也相应变化”。以垂直管理部门为例,提高部门管理的层级并不必然带来管理绩效的提高。管理绩效主要取决于管理部门内部诸多因素的合理配置。垂直管理由上到下的直线型结构,仅仅在组织结构上凸显了上级对下级直接控制,并不必然导致垂直管理部门内部组织运转的高效率。因此,建立组织内部有效的激励制度对于垂直管理部门组织效率的提高同样重要。因而,寻求刺激垂直管理部门内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内部人员考核系统,在当前我国政府的垂直管理过程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将垂直管理部门内部的民主考评、网上公开评议、上级单位评议相结合,以三者的综合评定成绩作为对组织内部人员进行奖惩的最终依据,尽可能公平、公正地对垂直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从而提高部门组织效率。

2应加强垂直管理部门的法律化、制度化保障,建立多渠道的监督机制。我国的垂直管理部门大都具有独立性、封闭性的特点。从行业划分来看,大都属于强调业务敏感性与保密性,以及具有行政执法功能的部门。而这些履行重要职能的垂直管理部门,由于不受所在地地方政府的监管,仅受上级派出单位的管理,从而形成了当前我国政府垂直管理过程中“看得到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到”的尴尬局面。此外,由于长期以来专门性垂直管理法律、法规的“缺位”,我国政府的垂直管理更多地带有临时性、人为性、随意性的特点,成为徘徊在集权与分权之间,解决二者平衡问题的惯性选择和权宜之计。因此,加强垂直管理部门运行的外部保障机制是当前规范垂直管理部门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要制定垂直管理部门法,通过专门性法律法规将垂直管理部门内部的组织构成、人事任命与安排、考核体系以及具体运行机制法律化、制度化。其次,程序的合法性是保证法律结果公正性的必要前提。因此,要以专门性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我国政府垂直管理过程中,垂直管理部门的设立、监管、废除进行详细规定。再次,对于垂直管理的专门性法律法规的修改、变更、废除,也必须使之法律化、制度化,通过设定严格的法定程序避免垂直管理被随意使用、更改,通过制度建设从根本上避免类似案的发生。最后,建立全方位有效的监督体系。通过网络,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体系。在进行法律监督、制度规范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建立社会监督、网络监督、人大监督等多渠道综合的监督体系。

(二)宏观上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规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我国政治权力结构内部张力的来源之一就是“条条”对“块块”的抑制力以及“块块”对“条条”的分离力㈣。“条块”矛盾始终是困扰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条块”矛盾,关键在于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界限,规范垂直管理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1通过制定相应的地方政府组织法律,将地方政府的组织管理权限制度化、法律化、清晰化。垂直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对于行政执法过程的干预,而地方政府几乎所有的行政执法机关都存在对中央权力干预的可能性,因此,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将二者的关系制度化、规范化。对于涉及国家安全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如海关、海事、邮政、铁路、地质等部门必须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管理,中央政府必须在人、财、物等方面对这些部门进行直接管理,完全与地方脱钩,从而保证以上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由中央进行全局性统筹安排。对于地方政府具有优势的管理领域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委托、的方式交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在环境行政管理上,美国是由州政府负责执行,联邦政府负责制定环境标准、审查州的实施计划。而在联邦德国,联邦环境部的主要职责是立法,执行则主要由各州承担。法国和意大利则是将执行权交由地方环保部门,环境部则通过设立派出机构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国外绝大多数国家,无论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在环境行政管理上均没有实行中央垂直的统一领导。目前仅有俄罗斯在环境行政管理上实行纵向的统一垂直管理,但垂直管理在多大程度上强化了该国的执法环境并不明确。可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权力界限,既能将中央政府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以便集中精力进行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同时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此外,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实现权力划分,更能从根本上避免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提高行政效率。

2垂直管理必须把握合理的度。通过制定法律对于垂直管理机构的产生方式、机构设置、绩效考核、机构监督、人事任命等诸多方面进行规定,从程序上保证垂直管理的合法性。由于地方政府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具有垂直管理所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诸如政策制定更能够因地制宜,更能有效地实现监督与管理。因此,不能将垂直管理的有效功能无限放大,不能将垂直管理模式滥用,应根据需要对确实需要垂直管理的部门进行垂直管理,将垂直管理制度化、法律化、合理化、程序化,从而克服以往垂直管理的随意性、人为性、临时性等弊病。此外,解决“条块”矛盾、寻找集权与分权间的平衡点,是我国国家建构过程中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处于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垂直管理是否可行、垂直管理的范围、限度等,一定程度上都将成为影响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权力合理界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形式合理界定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范围,规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问的关系。

总之,通过以上举措,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在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机制以及组织外部建立全方位网络化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垂直管理的合理化与合法化,从而最终实现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规范化,为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熊文制,张伟,垂直管理不是通行证[J]人民论坛,2007,(5)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44

[3]范晔,后汉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001

[4][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28

[5]金太军,赵晖等,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08

[6]陈泽伟,冷观政府垂直管理[J],瞭望,2006,(46)

[7]许宝健,垂直管理是否限制县域经济发展[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04-16

[8]李福海,管理学新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88

[9][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63

效率管理论文范文4

(一)基本定义

设计总承包指业主或代建方将项目的全部设计任务及技术协调工作委托给一家设计总承包单位,由其在业主的指导监督下,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保障设计方案的功能最优、投资最省、效益最大等目标。

(二)设计总承包特点

设计总承包方根据业主要求,从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考虑,协调好各分包设计方的关系,对各分包设计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等进行全方位管理、控制和协调,确保整体设计任务的科学合理可行。

(三)设计总承包优势

在拥有强大技术支撑、丰富设计经验和专业服务团队基础上,可快速协调和整合各设计方之间的技术对接和综合优势,深化完善方案,优化控制投资,为提供优质、高水平的方案,促成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二、设计总承包的主要控制目标

(二)质量控制

1)加强工程设计的标准化工作,严格执行列入《强制性条文》的所有条文。

2)严格对分包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与选择。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方案的功能性、可实施性、经济性、时间性等最优。

3)优化完善设计成果校审和文件会签制度,保证各专业设计间的高效衔接配合。

4)重视设计组织接口和技术接口的质量控制,认真记录和谨慎处理每一次设计变更流程,在保证方案满足要求的同时,确保设计根本利益。

(三)进度控制

1)不同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如设计总包准备阶段的进度控制目标是:规划设计条件确定、分包设计界限划分、成果提交时间节点确定、总分包设计合同签订等时间,尽可能明确、最短、最高效。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目标是:保障设计成果满足合同条款和专业评审要求、协调好整体进度、控制好设计对接等。

2)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进度控制。为有效控制设计总包进度,应将各阶段设计进度目标具体细分管理。如初步设计工作时间目标可分解为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时间目标;施工图设计时间目标分解为基础设计、结构设计、装饰设计、安装设计、景观绿化设计等时间目标;总分包设计工作时间目标可分解为:总体规划设计、特殊设备选型深化设计、精装修设计、智能化设计等时间目标。

3)设计总包对分包设计进度的控制设计总包方要对各分包设计进度进行总体监督与协调管理。随着工程进展,设计应紧密配合现场进度,及时根据现场情况和建设方新增需求合理优化或调整,保证设计进度满足工期需要。

三、设计总承包的主要管理内容

(一)合同管理

1)总承包合同管理。设计总包任务承接后,首先组织设计团队对合同内容、技术要求、特殊条款规定等做系统学习。在对合同有充分理解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项目特点和设计难度,将设计任务科学分配至设计组,并要求设计人员认真做好甲方新增需求、会议洽谈、设计变更等记录,以便对超出合同规定义务的设计服务进行合理索赔。另外,设计总包方作为牵头设计方,要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综合优势,做好过程设计管理、设计质量把控、设计对接协调等,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失误引起工程变更,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费用增加。

2)分包设计合同管理对待技术标准高、质量标准严、设计难度大、使用要求多等的特殊分包设计,不能简单视同于普通的分包设计进行管理,要有针对性重视管理与技术把控。如针对医院项目中的二次精装修分包设计,总包设计方应特别重视特殊病房和手术室的装修设计把控,要紧密结合院方对设备选型、医疗管理和使用便捷性等需求,充分配合水暖电等相关专业,及时优化调整图纸,保证分包设计与总体设计的高度兼容。

(二)风险管理

1)合理确定风险因素。针对不同规模、性质、类型项目特点,设计总包方应首先合理界定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并对损失进行初步预判,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风险预防、规避、处理等方案。

2)科学风险管理。设计总包方既要有强大的技术服务团队,更要有高水平的风险管理人才,负责对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周期性或不定期的协调管理和反馈沟通。为更好实现总包设计和分包设计两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在分包设计合同的谈判和签约阶段,就应事先将可能风险的成本影响、预防处理、规避措施、奖惩规定等合理进行约定,以更好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3)风险保障措施。可以通过设立专业的工程设计风险评价岗位或机构,专职为设计风险评价及管理提供咨询保障;也可以建立风险会议制度,通过定期会议进行信息公开和沟通协商,更好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另外,加强技术信息库、成本信息库和管理信息库的维护升级,预防信息缺失引起的风险。

(三)协调管理

1)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设计总包单位应定期组织相关专业、不同专业间、主辅专业间等及时进行设计对接和意图沟通,以保证质量。

2)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沟通协调。工艺设计提供设备采购清单并制订采购计划后,应根据进度需要,安排设计人员协助业主同设备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采购之前,主导设计专业应积极配合业主辅助参与设备材料的询价;采购过程中,要配合提供采购清单和技术要求,辅助业主完成技术谈判;确定设备选型后,再负责完善设计等。

3)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为保证项目进度,设计总包方应积极主动协助业主与有关主管部门沟通,尽快获取相关批文资料。如协助取得人防办和消防部门的人防批复、环保部门的排污评估、能评部门的能耗认定等。

4)分包设计方的沟通协调。分包设计内容一般来说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关联专业多,设计成果既要满足业主需求,也要与各系统设计兼容匹配。设计总包方除对质量、进度、成本等全面协调外,还应协助分包方加强与业主、监理方、主管部门等进行沟通,确保总体设计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5)设计监理的沟通协调。如业主委托有资格的设计企业对规模较大、工艺相对复杂或有特殊需要的项目实施设计监理,设计总包方有义务根据设计监理方的合理要求随时提供设计质量和进度等方面的证明,自觉主动接受合理范围的监督管理,并积极针对有关疑问进行回复或校正。

四、探索提高设计总承包管理效率的建议

(一)加强人才储备。随着设计总承包业务的不断发展,必将对风险管理、合同管理、项目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型管理人才产生更多需求。设计总承包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结合市场变化趋势,通过外部引进或内部培养方式,完善储备一批相关领域的专业管理人才,为推动设计总承包事业的壮大发展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

(二)重视对设计经理与工程主持人的培养提升。总包设计服务中,无论是协调、管理还是控制等各环节,均离不开设计经理与工程主持人的作用发挥。这就要求总包设计方,在日常服务中应重视对设计经理的培养锻炼,加强其对大型设计任务的参与、学习与锻炼;也可有针对性的从现有设计人员中重点筛选一批发展潜力对象,集中培训锻炼,缩短培养周期,促进人才梯队建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提高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总承包设计服务中,设计人员应端正服务观念和工作态度,在追求方案个性和自我价值挑战的同时,要充分顾及方案对造价、施工、使用等的影响。设计总包企业可以探索建立将设计经济分析评价和人员工资薪酬相挂钩的制度形式,充分调动提升设计人的项目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另外,设计总包方应重视设计回访和设计后评价工作,这对于强化企业社会形象,积累设计经验尤为重要。有针对性的回访调研,切实从业主利益角度出发,既为业主解决问题,也为努力实现双方共赢。这样既增进了双方友谊,为今后更多业务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服务提升搭建了一个学习平台。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生产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首先要不断完善和提升设计企业内部网络平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重视加强设计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其次,要整合提升OA/运营管理系统、设计集成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提高办公效率,促进设计质量提升。另外,要推进项目管理系统建设,规范优化工作流程和代码应用,统筹完善进度、费用、设计、财务、合同、风险等管理子系统建设。最后,要重视设计信息沟通。主要指做好设计输入及策划控制、设计输出及变更控制、设计校审与会签制度完善等。不仅针对总包设计企业和建设单位之间,也要求总包设计内部、总包和分包设计之间、总包和设计监理之间、分包和建设单位之间等,均应灵活建立起一套完善、顺畅、高效的信息沟通制度,有助于加快项目的建设进程。

效率管理论文范文5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适应体检特点且符合体检要求的体检工作流程,以提高体检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使受检人员轻松满意。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柳州市工人医院20个站点包括体检登记处、医师工作平台、检验科、放射科等功能检查处传入的受检人员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结果实践一年多以来,体检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加快了体检工作流程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体检医生节省时间及减轻负担,较准确地达到了体检预期要求与目的。结论该系统值得在医院体检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案系统计算机化医院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健康普查作为防患于未然的主动预防措施在人们思想中已有很深的认识。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成立了专门的体检科,工作量越来越大,但是管理方式仍然很落后。我院在2003年成立体检中心,年体检量40000人次,当时在检前申请单的准备及检后资料汇总方面均用手工操作,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编号重复,漏号,检查结果收集不全、不及时等。为了提高体检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我医院体检中心于2006年1月开始应用适合我医院体检中心特点的医院体检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managermentsystem,IMS),它是利用计算机对体检工作流程、结果收集、结论汇总、报表统计及资料保存进行运作与管理的系统化方法[1],通过1年的探索与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系统的运作方法及功能

1.1运作方法

IMS共设20个站点,网络体检登记处—医师工作平台—检验、放射等功能检查传出导入系统。先在指定系统中录入受检单位或个人的基本资料,选择检查项目,打印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受检人持指引单到各科室进行体检,各科医技人员检查后将体检结果录入电脑。待全部检查结果输入到位,电脑自动生成体检报告和智能化总检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总检医师浏览修改确认后,护理人员打印体检报告交给受检单位或个人。

1.2系统功能

1.2.1单位信息管理

包括对单位代码、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银行账号及体检时间等信息的录入,并可进行增加、修改和查询。登记人员将体检单位资料输入系统,并由系统自动分配一个6位数代码,即可在查询系统中查询单位基本信息,以便沟通和联系。

1.2.2人员信息管理

主要是对受检人员原始资料的管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所属部门、既往病史、检查项目等信息的录入、增删、修改和查询。系统自动分配的个人代码则保证唯一性,可避免手工编号出现的漏号、重号。

1.2.3医师工作平台

医师工作平台为三种界面(医师检查界面、功能检验界面及总检界面)。医师对各科室各项目的检查情况,系统已进行概括并以关键词的形式列出,供其选用。操作基本可以不需逐字输入,鼠标点击即可。检验项目,由护士采集血标本于贴有条形码的试管内并扫描录入电脑,受检人信息即传出至检验科,次日导入检验结果。

1.2.4信息查询系统

包括单位资料查询、预定历史查询、体检状态查询、完成情况查询及体检报告查询。通过选择查询可得知每个人的受检时间,当日受检结果录入有无遗漏,各项结果是否及时导入,总检时间,打印报告日期等。还可查询已预定的体检单位、项目及人数,以便安排充足工作人员,进行宏观调控,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有错即纠。

1.2.5统计报表工作

统计报表包括医生工作量、科室工作量、体检收入、单位体检小结、计划生育查环查孕、单位结算等。为各项工作报表和年终总结提供数据,也为常见病多发病资料收集提供依据。

2效果评估

2.1方便医护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手工作业过程非常繁琐,重复性强,工作量大,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易出错。申请单准备方面:需在7~8张申请单上编号、填姓名、性别、年龄等并盖项目章,准备1000人申请单需要2~3人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现系统1人操作直接导入名单,1h即可完成。资料汇总方面:过去需将各科体检报告一一取回,对照预定项目进行汇总装订,现体检人员只需在系统上导入查收即可自动汇总。总检报告方面:过去将汇总好的报告本交医师手工书写总检和建议,体检量大时,医师常需加班来完成,现系统智能化完全替代,医生只负责查对,点击确认即完成。

2.2避免未检、漏检,及时纠正错误

手工操作时,检查单多、散,易丢失,未检、漏检项目也不易被发现。现体检结果自动汇总,资料管理员负责每日在电脑中检查(未检项目有明显标志),发现未检项目则及时查找。如属漏查、漏录的,与有关人员联系,进行补检、补录。及时纠正了错误,提高了满意度。

2.3字迹清楚易辨,减少查询投诉

手工填写的检查申请单和检查结果,字迹不易辨认,现体检项目不但打印在指引单上且有提示,简单明了地起到了导检作用。体检报告单及总检意见同样清楚易辨,减少了病人对医生书写方面的投诉和询问。

2.4资料永久保存,健康有效管理

过去,体检资料全部交给病人,结果无法保存,且无法对每个单位的体检情况进行小结汇总。现系统不但可以永久保存体检资料,而且可对每个单位的体检情况进行总结!使体检单位对员工的健康状况有了全面宏观的了解,有利于复查和追踪,真正做到有效的健康管理。

2.5动态掌握运作,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运用各项查询功能,动态掌握科内工作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存在问题,真正为受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6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IMS的应用,医护人员自觉加强了计算机基本功的训练,为了解答咨询,她们更是强化了再教育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士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的护理管理督促护理教育的多渠道全方位发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

3讨论

为适应越来越大的体检工作量,我医院体检中心应用了IMS。只有把工作需要的管理内容融入计算机管理中,才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提高管理水平,为我们的工作带来高效率、高质量。在此过程中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理顺了体检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之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目的,也为体检管理人员节省了时间和减轻了负担,使体检工作更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3]。通过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IMS是一项较先进的体检运作及管理方法。但如何保证IMS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只要我们在今后的应用中充分肯定其优点,制定有效措施,消除IMS在应用中的缺陷,增进与医技人员的合作与沟通,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就能较好地为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的人造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静文.预防性健康体检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J].广东卫生防疫,2000,26(1):94-96.

效率管理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成本,上市公司,并购效率

 

一、引言

从2008年美国华尔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到世界各国救市政策的陆续出台,两年之中,我国的上市公司也经历了一场严格的洗牌。要想在危机中生存并取得长远发展,并购重组已成为很多上市公司的制胜法宝。然而成本影响了并购的效率。虽然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都普遍采用委托-形式,但因所有制结构不同,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与国外上市公司的成本存在体制性差异。在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成本的表现形式因治理结构不同而有区别,不同的成本造成了两类公司不同的控制权收益,因而对并购效率的影响程度必然存在差异。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说

(一)成本学说

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经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这样就产生了成本。Jensen和Mecking(1976)提出将股东分为内外两种类型成本管理论文,内部股东拥有外部股东所没有的对公司经营的决策权,由于股权分散造成外部股东的“搭便车”行为和内部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将影响公司绩效。考虑到成本的存在,他们提出,通过提高内部人的持股比例会形成“利益协同效应(alignment effect)”,降低成本,并使内外部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提高公司绩效[1]。

(二)并购理论学说

企业并购指在市场经济下,两个以上的企业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程序,通过签定合约的形式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行为。一直以来,并购都被视为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之一期刊网。并购战略自其诞生之初就开始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世界各国经济和金融学家对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并购的效率,即并购创造价值的能力。

(三)成本与并购效率

国有上市公司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内部人控制下监督约束软化引起的人在职消费等管理费用的提高;而民营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控股形式为金字塔式,绝对控股股东、家族成员利用其资金和信息优势,通过关联交易等形式掏空上市公司,转移资产,侵害小股东的利益,其成本突出表现为通过关联交易等形式转移资产、剥削少数股东形成的冲突[2]。成本的存在对并购活动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了整合效率。

由此提出以下假设:并购活动中的成本显著降低了并购效率,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表现形式因成本差异而不同。

三、研究过程

(一)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1-2008年间的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样本一致性、客观性和代表性的前提下,按简单随机抽样原则并结合以下标准进行抽样:

(1)以控制权为代表的控制权必须发生转移。

(2)同一公司连续发生的并购活动的时间间隔必须至少大于一年。

(3)剔除上市日至并购宣告日少于150个交易日的样本,以及利用市场模型法计算的参数(β系数)不显著的样本。

(4)剔除终极控制人性质不详、无偿划拨、目标公司净资产小于零、关联企业间股权转让及含B股或H股的样本。

最终得到的样本数量为915个,其中国企样本629个(包括盈利国企413个、亏损国企216个)、民企样本286个。本文所用到的市场交易数据、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以及股权转让等数据均来自于WIND资讯数据库,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分省统计年鉴。

(二) 主要变量及变量定义

1、并购效率

以并购后目标公司最近的季报业绩为研究起点,并购后当年年报业绩为第二时点成本管理论文,并购后1年(年报)为第三时点,购后两年(年报)为第四时点 [3],在考虑并购后效率时,选取的财务指标有以下2种:

(1)净资收益率(NROE):用以综合反应并购后所导致盈利能力的变化,它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财务指标,不会受到股权稀释对盈余指标一致性的影响;

(2)主营业务利润率(CROA):也主要反应并购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用这一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净资产收益率被操纵作假的缺陷。

2、成本

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所有者缺位及内部人控制问题,其成本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由于缺乏监督约束机制而引起的人在职消费问题,表现为管理费用;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最常用的控股形式为金字塔式,这种控股结构下的成本已不是特权消费,而是剥削少数股东形成的冲突。作为企业的绝对控股股东,家族成员可以利用其资金和信息优势,通过关联交易,套用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达到上市公司圈钱的目的,因而民营上市公司的成本更突出地表现为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产[4] 。对成本的所有变更及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成本变量说明

 

变量

符号

定义

管理费用

M-costs

目标公司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减去前一年目标公司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关联交易

Transaction

目标公司关联交易的金额与净资产的比值减去前一年目标公司关联交易的金额与净资产的比值

股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