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教学论文范例6篇

协作教学论文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1

该课为学生的第一次专业课,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开始了解汽车发动机专业知识,逐步从基础课程走人专业学习,此外,情感目标上,教师一定要让他们觉得专业课学习并不太难,激发兴趣。下图为某四冲程汽油机结构总图,本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这个图形展开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汽车发动机专业知识相对陌生一些,与初中所学知识无太大联系,如何开展教学、如何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是一个难题,而这个时候,小组协作与任务分配法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课程开始,首先介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大致构造,接着引入正题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初步观察下图,会被几十个零部件的复杂构造弄的厌烦、害怕,部分学生初中时候所形成的厌学心理骤然出现,这对开课是非常不利的。而这个时候,就是这种教学方法开始奏效的时候了。仔细观察下图,可以发现由29个主要零部件组成,我把整个班级按照座位顺序分为4组,并且说明,我接下来要对发动机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大致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每个小组理解一部分即可。然后开始将教学内容拆分。第一组记住1-7个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第二组记住8-14个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第三组记住15-21个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第四组记住最后22-29个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这样一说,学生马上放下心里负担,更加乐意的去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承担责任的人数变多的时候,人们的紧张心理总是会变低一些,在学习上也可以应用这一原理。当学习任务分配好后,再由学生推荐两位到三位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进行最后总结。整个过程采取各个小组互相点评类似竞赛的模式。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准备就绪,上课开始。1-散热器;2-冷却风扇;3-曲轴正时齿轮;4-曲轴;5-发电机;6-机油滤清器;7-油底壳;8-起动机;9-起动机齿轮;10-蓄电池;11-飞轮;12-连杆;13-活塞;14-气缸体;15-水套;16-气缸盖;17-化油器;18-空气滤清器内芯;19-排气门;20-进气门;21-空气滤清器壳;22-分电器;23-火花塞;24-凸图1.1某四冲程汽油机结构总图轮轴;25-凸轮轴正时齿轮;26-凸轮轴正时齿带;27-水泵;28-点火开关;29-点火线圈。教师首先对散热器、冷却风扇、曲轴正时齿轮、曲轴、发电机、机油滤清器、油底壳的作用、位置、工作原理进行解释,并说明这是第一组的任务,同时提示其他组的学生,稍微了解一下,可以方便他们之后对自己的任务内容的理解。接下来是第二组的任务,起动机、起动机齿轮、蓄电池、飞轮、连杆、活塞、气缸置、作用、工作原理,然后是第三组的任务,水套、气缸盖、化油器、空气滤清器内芯、排气门、进气门、空气滤清器壳内容,和第四组的任务,分电器、火花塞、凸轮轴、凸轮轴正时齿轮、凸轮轴正时齿带、水泵、点火开关、点火线圈,讲解完后,给学生留出5分钟时间准备,这个时候很多学生都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和普通教学相比,学生主动提问的几率上升非常明显。而最开始被点名要总结四个组全部内容的两位同学往往学习会更加的主动,问的问题也非常的多。5分钟准备结束,学生上台讲解过程开始,每个学生讲完,教师在旁点评,修正内容的不足之处,其他组学生提意见,如此下来,一个知识点的内容,由教师和上台学生反复讲解,相当于多遍的复习,效果较好。最后,再由两位同学将所有的内容讲解一遍,给全班同学进行知识的梳理总结,达到对整个知识点的掌握。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理论 现实困境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ilemma and Solu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s

XUE Liwei, KONG Sid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Zhuhai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519041)

Abstract Collaborative systems theory as a branch of science,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made in many disciplines had a huge impact, it advocated a systematic perspectiv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s been widely and effective practices. In recent year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have made a major breakthrough, but there are also their own business, the reality of the plight of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of the author as a starting poi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llaborative syner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lemma mechanisms and causes of educating people were analyzed, discussed and resolved path to do.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nergy theory; dilemma; path selection

十报告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①的论述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给予了准确的定位: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宣传,而是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其对于每个个体的人文关怀。所以,要从更广的视阈和更高的层面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概述

1.1 协同理论简介

协同理论(Synergy Theory)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于1976年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理论从系统演变的角度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质、信息、能量等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和规律。

1.2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文化知识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艺术审美教育系统有着同样的教育对象、一致的教育目标和共同的教育使命,这些共同点都交织在大学生这个教育对象身上,并外化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这几种复杂并相互关联的教育系统常常处在互不协同的状态,这就会对大学的教育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将这些复杂的教育系统协同起来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正是基于这种必要性进行构建的。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协同理论的视阈下是一个有序的育人系统,这个系统由诸多与之有关联的系统组成,并且能够在稳定有效的机制下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机制的运行来厘清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找出它们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独立运行的特点;二是通过机制的运行来强化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有序、稳定且高效地工作,实现协同育人的效应。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困境及成因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困境

2.1.1 职能部门间缺乏沟通,难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构建完善、高效和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是需要理论课教学部门、党政及共青团干和学生工作部等诸多门共同协作才可以完成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缺乏沟通,难以形成合力,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仅停留在政治理论的学习层面,没有从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思想政治(下转第147页)(上接第90页)教育,导致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相互脱节、实践活动与能力提升相互分离。

2.1.2 教育资源之间缺乏优化,难以构建相互交汇的协力

在内容建设方面,要构建完善、高效和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是应该将大学的所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优化的,使之成为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实际情况却常常是学科之间各自为营、互不支持,难以形成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长此以往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被孤立出来,学生对其的态度也会自然而然地淡漠,典型的表现是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时的态度远不及他们学习专业课程时的态度。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

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可以归因为各个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对协同效应本身缺乏理解和认同,依然用传统的视角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政治理论的讲解和宣传、或是笼统地理解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从现实层面上进行分析,可以归因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力差,而究其根源则在于各个部门的行动受制于既定的体制和机制,囿于其中难以突破。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解决路径

3.1 多部门应构建联动合作机制

通过制度化的规范使得各个部门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学习,而应该是通过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同才可以完成的,并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中将每个部门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学校的各个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要联动合作、形成合力,切实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

3.2 构建教育资源优化机制

针对教育资源之间缺乏协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单一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态度淡漠化的现象,应该通过制定教育资源优化机制进行“纠偏”。在内容上与文化知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及艺术审美教育相互融合,产生协同效应,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精神滋养和人文关怀,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得到全面且协调的发展后,才能够有能力去应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总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作为一种全新的育人机制是符合党在十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要求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创新性。当然,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境,但这都不足为惧,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崎岖坎坷,笔者相信新事物的生命力是强大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作用下,一定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3CY04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参考文献

[1]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专业;协同教育;路径

一、引言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信息共享化和资源化的时代。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开发人才资源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和造就第五支人才队伍,即培养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队伍。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要求,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高职专业建设也应该与行业、与信息技术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适应社会的信息化需求。

教育界重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推动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鼓励高职学院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多种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突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高职院校在实现协同教育具体操作层面上,逐步建立和提升“校企合作、校行合作”,实现教育协同发展。同时,对于内部机制管理,也进行专业之间,专业设置与相关教学协同教育。其中,利用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非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下同)进行升级、完善,就是实现协同教育一个体例。

本文基于构建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各专业协同教育研究,提出相应思考、路径。近年来“慕课”(MOOC,发端于过去的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课程开发模式)出现,是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协同教育一种载体,强化了信息技术对各专业教学影响力度、层次。

二、信息技术对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的意义

协同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协同。所谓协同, 就是各个参与要素共同作用与相互协调。由于各个要素的协同作用, 使整体能够创造和演绎出局部所没有的新功能, 产生新结果。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与专业设置协同教育模式主要是信息技术教育及相关技术溶入专业建设、教学。针对传统专业教学的不足,运用信息技术对专业进行升级、建构专业教学内容、方法与形式,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协同教育新模式,实现高职专业教学新的超越。例如,全国文科高职专业已占高职教育的三分之一,正受到人们的青睐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科高职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不争的现实,文科类高职专业提升的重要着力点是信息技术运用和在现代技术引导下实现与其他教育资源协同。

1.“信息文化”对高职专业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新时代教育对信息技术需求,信息技术已从一种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发展为教学重要的材料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引导教育技术发展,形成“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文化对高校的专业教育产生的影响也不再是简单一种技术支持,以文化的形态对专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组织形式、技术操作等层面都产生了影响,促进专业教育的重构。

2.信息技术在协同教育中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现在协同教育研究者更多的精力放到协同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利用及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上。在国外,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已构建了支持学校、家庭、行业和社区教育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教育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在国内,由于网络技术水平发展以及一系列的评估、精品课建设等客观需求,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与相关行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师生运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校专业协同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协同教育的应用研究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主流研究之一,信息技术与协同教育关系与作用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3.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建设作用与意义

我国高职类专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得到很大发展。然而,客观地审视今天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管理制度、教学资源、设施等方面仍有诸多亟待解决问题。从教育技术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高职专业教育影响包括:

(1)顺应高职类专业教育全球化趋势: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国际、国内教育资源。

(2)加强专业教学与行业联系:充分利用网络等手段与行业联系,及时获取行业方面最新信息和教学资源(如法律类专业的法律、法规,案例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改善教学资源环境: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开发学校和行业协同教学资源,是改善高职类专业教学资源环境的一个有效方法。

(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面向第三产业培养人才的文科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了许多亟需研讨的新问题,有必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讨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升,进行分类指导,以促进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5)为专业教育实现“慕课”教学,提供开放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慕课”(MOOC),“M”Massive(大规模),“O”Open(开放),“O” Online(在线),“C”Course(课程))。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选择高职专业协同教育内容、方法及实现过程

对于信息技术和协同教育的研究,目前有一些论文和书籍,也有学校着手实践如何在专业教学进行与行业相关的协同教育,但针对实现信息技术与协同教育指导文章不多,如何把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协同教育研究理论凤毛麟角。从信息技术支持专业协同教育视角出发,针对高校专业教学改革和现实需要,选择某个专业群(如法律类)为案例,研究构建信息技术系统与高职专业协同教育模式及其实现策略,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技术手段等方面剖析和阐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系统的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成果,指导专业建设和设置。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与其他方的协同教育,其实现路径包括内容、思考策略和方法。

1.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主要内容

在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专业教学平台(网站和数据库)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高职专业教育现状和教学改革发展需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案例分析、行业结合和建立支持共享信息资源平台等方法,研究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专业教学与行业的协同教育模式与实现策略。主要内容有:

(1)信息技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本质探讨。实现协同教育,主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学本质与高职专业教学本质内涵有关联,有需要协同发展地方。如法律专业需要借用信息技术最新查询应用,法律为信息技术发展(如安全、版权)提供保护是二种专业内在联系。

(2)协同教育与高职专业需求分析。高职专业是与社会,特别是本地产业发展,需求一致,需要与本地的社会、科技、经济等协同发展,需要有协同教育理论指导。

(3)调查高职类专业教学与行业、信息技术教学相协同的现状、课程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者也与专业教育者之间相互讨论工作少,相互之间教学难于溶入、影响,需要建立相互融合引导机制。

(4)高职专业教学协同教育的障碍与信息技术改善策略。由于高职教育受传统教育率方式、方法影响,仍存在与社会、行业分离,与其他专业不关联问题,实现协同教育现实中存在许多障碍。

(5)专业教学与信息教学相互溶入的协同教育技术框架系统设计。为实现二者之间协同教育,需要有具体措施。如建立信息技术与传统专业融合,设立新的专业。针对某种边缘学科形成的专业进行研究,如司法信息安全专业是典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法律相关的新型专业,需要针对性专业教育研究。

图1

(6)慕课实现。通过专业网站建设,引导学生学习,形成老师教学研究平台;建设Web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实现高职专业协同教育模式与评价体系;师生通过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互动学习。提高他们分析、筛选、加工和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工作中去,确保他们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有效地使用技术,把信息技术真正地与实际工作整合起来打下基础。

2.构建高职专业协同教育路径思考

协同教育研究涉及二个以上主体,需要规范,协调从二者出发研究思想路。本文选择现阶段需要提升的文科类高职专业(如法律)为研究样本,其思路形成路径如图1所示。

3.实现协同教育具体方法

研究实现协同教育方法即有传统的协同教育理论研究,通过调查研究高职类专业教学实现协同教育基础、现状及教学改革需求。更主要是要引进信息技术,开发协同教育网站和数据库,搭建实践研究平台。组织信息技术法律专业教师,打破不同专业老师之间教学和科研上无交集现状,在分析研究实际需求基础上,针对高职专业(如法律事务、人民调解等专业)教学和改革需要,收集行业信息(如相关人民法院、社区的人民调解),研究理论与实践方法。

四、基本观点

计算机和网络将成为协同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角,信息技术在高职专业协同教育实践和研究中具有平台和支撑作用。以某类高职(如法律类)专业为体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协同教育机制,突破现有的专业教育技术平台的困境,为高职专业改革探求方向,为推动高校实现协同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为建立新型专业奠定基础。

通过研究、选择高职专业协同教育的内容、方法路径,有利于形成高职专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应行业协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改革措施;研究信息技术整合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改变专业教学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建立高职专业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与行业互动合作协同教育模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重构信息技术教学与专业教学关系,以某类专业(如法律类专业)为案例,探索实现协同教育的方法(法律专业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行业资源利用三者协同),为新的专业设置、建设、课程教学奠定理论基础与操作参考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志文.转型与构建:网络教学变革的理论研究[M].中国出版集团2009.

[2]盛永彬.高职类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设置原则[J].广东教育,2009.

[3]刘树桥.高职法律职业教育模式的路径选择[J].企业家天地,2008.

[4]黄立新.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教育研究[J].科学出版社,2010.

[5]何克杭.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9.

[6]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9.

[7]肖坤.协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二次转型―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J].高等职教,2013(16).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64-03

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是使人能够向着完善的方向发展,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始于2010年,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它的培养过程强调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采用多种协同育人模式而进行。因此,在文化育人方面,高校不仅要注重校园文化育人,也要注重企业文化育人,还要注重两种文化的协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育人功能。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包括实体性和非实体性两部分。实体性的校园文化包括实体性物质文化(校园自然环境、建筑、教学设备设施等)和实体性精神文化(学校馆藏资料以及社会流入的图书、报刊等),非实体性的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人际环境、教风、学风等)、制度文化(机构体制、规章制度)和行为文化(各类课外活动等)。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陶冶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产品、建筑设计、生产环境、产品包装等)、行为文化(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文娱活动等)、制度文化(领导体制、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精神文化(战略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员工素质、企业形象等)等层面,以及蕴含在这些内容当中的文化特色,其中,精神层面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和辐射功能,具有历史性、人本性、复杂性、动态性和有机性的特质。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增强员工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培养优秀人才、塑造企业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两者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的分支,具有以下共同点:一是它们都是一定区域内以一种隐性的潜在力量对本区域内成员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起着导向、激励、凝聚等作用;二是它们都是关注人的发展,以人为中心,感染人、引导人、塑造人、凝聚人,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三是它们都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促进自身事业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区别方面,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原动力是一种使命感,注重过程;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强调责任感,侧重于结果。校园文化是一种研究性文化,追求的是理性、品位,具有高雅、含蓄、内敛等特点;企业文化则是实践性文化,必须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相结合。校园文化以价值观念为核心,重点关注学生的成长,构建健康的人格,为迈入社会打下基础;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能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两种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恰恰为相互之间的协同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本文关注的焦点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主要从企业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的角度对实现校企文化协同进行讨论。

二、校企文化协同对于专业硕士培养的意义

(一)校企文化协同的内涵

1971年,德国学者哈肯教授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1+1>2的协同效应,1976年哈肯教授发表了《协同学导论》、《高等协同学》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协同理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结合对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协同的概念及相关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对校企文化协同作出这样的表述: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文化层面,利用不同形式的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互动、合作,形成新的文化氛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发展。

(二)校企文化协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协同育人的理念在应用型院校教育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各种形式贯穿着协同育人的理念。总体来看,目前协同育人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比如有些院校开展的“企业学习三段式”人才培养、“1+2”人才培养等,而文化协同受到的关注程度却很少,但它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又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学生了解企业,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校企文化协同可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课题研究、学术活动等。学生在学期间,通过到企业参观、参加企业讲座、参加校企共同举办的活动、到企业实习实践及完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逐步加深对行业的了解。这个过程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让学生知道自己将来干什么,研究生期间应该重点学什么,职业生涯应该如何规划,有利于学生逐步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

2.促进学生融入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长期以来,大学校园被称为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注重学术是传统校园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地域和文化的阻隔,使得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较为薄弱,这是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迅速融入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企业反映毕业生缺乏表达、沟通、交往、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工作以后与企业环境格格不入。校企文化协同有利于打破这种阻隔,促进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就业。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脱节、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是近年来高等教育被人诟病的重要方面。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研究生也开始为就业发愁,而企业却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少学者也指出“产学结合”应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征。校企文化协同有助于提高“产学结合”的育人效果,使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方面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也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与企业对接,毕业时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生产需求并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就业竞争力。

4.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校企文化协同不仅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过程的产学结合,也有利于增强高校教师对行业企业的了解、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此外,还为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的设置与专业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案例库教学模式的建设、教材的编写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定位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校企文化协同的内容及形式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涵都包括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可从这四个层面对校企文化协同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一)物质文化协同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等途径,采用校企双方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企业研发中心落户校园、企业文化参与校园自然环境与教学设备设施建设、校内建立企业展览馆或宣传平台、设立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将企业环境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使师生能够在校内对企业产生兴趣、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对专业与职业的认识。

(二)制度文化协同

主要指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企业的制度具有管理效率高、管理精细化、奖惩机制完善等特点。将企业制度的合理元素引入高校制度体系,通过制度的执行和实施来体现企业制度文化的内涵,提高师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完善高校激励机制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通过校企文化的碰撞、互动,完善高校制度体系的建设。

(三)行为文化协同

行为文化体现着一个组织的整体风貌、价值取向和文明程度,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优秀企业家、企业模范以及企业员工所创造的行为文化能够对学生、对教师形成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应注重将企业的行为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如开设企业家讲座、师资队伍引进企业人员等)引入校园;另一方面应帮助和促进学生在见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了解企业的行为文化,为其走上职业岗位奠定基础。

(四)精神文化协同

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企业文化,精神文化都是核心内容。不仅要将企业优秀的精神文化(企业所崇尚的精神理念、价值理念等)融入校园文化,还要注重鼓励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当中接受企业精神文化的熏陶(如学习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参与企业内部活动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精神文化,建立对企业的认同感。

四、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视角下的校企文化协同路径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推动校企文化协同的核心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从人才培养体系的几个方面对校企文化协同的实施途径进行讨论。

(一)顶层设计体现校企文化协同的理念

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起着导向、管理、监控等作用。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应树立校企文化协同的理念,在充分认识校企文化协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将校企文化协同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也包括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这是推动校企文化协同的重要前提。

(二)通过课程教学实现校企文化协同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点是:基础性和实践性。校企文化的协同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应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案例选择等方面,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特别是与实践相关的理论课程,要注重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一线的接轨,部分课程或课程的部分内容聘请企业人员作为主讲教师,授课地点可设在企业,便于课程教学与参观见习的紧密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三)在实践教学中推动校企文化协同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推进校企文化协同,首先应该建立的是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属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中融入企业文化。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应与企业文化元素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考核方式等应贴近企业,汲取企业文化的优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硬件建设方面,可通过建立校内建设模拟实训平台、仿真实验室、企业工作站等方式融入企业元素。同时,还应注重企业兼职教师、校外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四)在素质拓展体系中促进校企文化协同

素质教育的内涵较为宽广,这里所说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教育,包括人文文化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它对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在课堂教学方面,可通过开设“企业经典案例分析”、“企业管理”等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方面,可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内容相结合;在学科竞赛方面,可融入生产一线的知识和竞赛形式;在学术讲座方面,多邀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校企文化协同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从顶层设计出发,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校企文化协同。这既是进一步提高协同育人质量、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金雁.高职教育的文化支点:互动与融合的校企文化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 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3]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9.

[4]傅林,胡显章.大学文化研究综述[J].云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1).

[5]肖庆生.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2008,(4).

[6]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37.

[7]高山.建设企业文化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 研究导刊,2013,(16).

[8]杨雨诚,唐欢庆.企业文化理论综述[J].中外企业家, 2006,(8).

[9]周春国,姚毓春.校园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 借鉴[J].中国电力教育,2008,(7).

[10]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2).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5

一、协同教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1.时代背景的诉求

当今我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与转型,人们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新的问题和变化。而这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必然给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一轮的挑战。有研究者认为,“从环境问题到贫穷问题、从人权问题到恐怖主义、从宗教运动到健康医疗,都不能靠单一学科来解决,需要整合的思维。”[1]而协同教学恰好由于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即要求学生必须突破原有知识圈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去思考问题,恰好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与整合的能力,对其整合性思维品质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对传统教学不足的弥补

目前班级授课仍然在当今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班级教学規模也普遍偏大。对于班级授课的利弊之处,相信大家已然知晓,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因材施教。“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自然存在的学习风格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必然有一部分学生与教师的教学是脱节的,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教师在课堂上只能就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而没有办法在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2]而协同教学却刚好可以弥补班级授课的这一最大不足,教师们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工,从而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

3.课程与教学实践改革的需要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这充分说明课程统整理念贯穿着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味着原有的学科疆域界限被打破,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增强。既然如此,为适应当前课程综合化的需要,教师们就必须将“协同教学”作为当前教学的主要施教原则,改变以往“单兵作战”式的教学,组成教学群体,通过相互合作“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以及超越自身专业局限性来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4.教师教育改革的呼唤

传统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Professional Individualism)”。一直以来,教师凭着一己之力应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孤立、孤独”成为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的主要态势。“教师几乎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同事共同讨论教学工作,或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起源于教师自主的教学文化充满个人主义、孤立、消极的特色,使学校变成相当封闭的社会系统。教师之间缺乏彼此合作、彼此协助与彼此支持的教学文化,只会促使教师日益保守,失去互相学习与成长的动力。”[2]我们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相当程度上,“教学发展缓慢,原因就是教学的个人化。”[4]“协同教学使得教师课程资源分享和课堂教学相互支持日常化,为教师沟通和融合以及分享深层次的教学经验提供了机会,必将切实促进教师群体的合作与和谐,优化教师的群体文化。”[5]

二、协同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协同教学的概念厘定

关于协同教学的涵义,国内研究者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第一,协同教学是一种教师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以教师个人为主的教学方式,由不同专长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对班级的学生采取大班教学、小组讨论、独立学习或者个别指导的方式,来完成某一单元或者某一领域的教学活动[6]。第二,所谓协同教学(teamteaching),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7]。第三,协同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体系,就是按照协同学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8]。第四,协同教学流程则是指以协同教学论为指导,依据协同学的規律,自觉地创设协同效应的条件,增强协同的力量,开展教和学的活动的时间程度和活动结构[9]。第五,协同教学是由两名或更多的教师组成教学小队,由教学小队集体制订教学计划,分工合作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10]。

2.协同教学的流程模式

关于协同教学的流程模式,国内研究者从协同时教师的组织形式来看提出以下几种实践模式:第一,典型模式。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呈现和反馈、成绩评定负责;第二,支持模式。教学团队的全体成员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共同负责成绩评定,但轮流呈现适合于他们个人专长的教学材料;第三,平行模式。合作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但分别对同一班级的两个小组进行教学;第四,嘉宾模式。其中一位教师作为主持人单独对内容设计和成绩评定负责,但定期邀请专门人士作为嘉宾合作者参与呈现[7]。

协作教学论文范文6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李桐海,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江宏,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家强,党委副书记阎桂芝,装备学院政治委员巩树林,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主任胡利民、副主任王保顺出席论坛。来自地方科协及所属办学机构负责人,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军队院校、总装基地继续教育的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及所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者的81家单位15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李桐海主持大会主题报告与交流发言,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家强作了题为《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大会主题报告,阎桂芝副书记代表主办单位作大会总结发言,巩树林政委代表论坛主办致开幕词,并于闭幕式上宣读优秀论文及作者名单,胡利民主任主持论坛开、闭幕式并作题为《突出任职教育的军队院校科学发展》的大会主题报告。本届论坛特邀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郭作了题为《21世纪终身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对策》的主题报告。

本届论坛以“信息化条件下继续教育发展”为主题,共同探究信息化条件下继续教育的发展问题,聚焦人才培养特点,探索交流和研讨继续教育的新理念、新政策、新形势和新经验,大会论坛共收到论文230篇,经专家评审,录用论文105篇,并由论坛主办方组织专家评审出30篇优秀论文。

本次论坛设科协系统、高校、军队学历教育和军队任职教育及四个分论坛,与会代表分别就论坛主题结合本职工作对新形势下继续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

研讨。

科协系统分论坛由浙江省科技教育中心主任刘立东主持,郭副教授针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作了研讨,优秀论文获奖者上海市业余科技学院院长宋洪波、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任程春均等5位代表做了发言,李桐海在科协分论坛作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