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艺术论文范例6篇

石雕艺术论文

石雕艺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汉代雕塑 霍去病墓 艺术风格

霍去病作为西汉王朝一代名将,凭借大破匈奴,封狼居胥的丰功伟绩,名震帝国。无奈英雄英年早逝,汉武帝万分痛哀,于是大兴土木,为其修筑坟冢以示纪念。古人采用“以形写意”的手法,来为霍去病建造墓前石像,表达对这位将军的崇敬之情。霍去病墓石雕,巧妙地借助原石原本的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艺术表现手法,将将军的军旅传奇表现得惟妙惟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草原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背景前提下,这些匠人突破前代王朝的艺术限制,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创新意识,将象征与写意巧妙地融合,造就了千古不朽、流传百世的艺术佳品,为我们展示艺术与文化之美。

一 、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之美

相较于前代注重写实精神的秦陵兵马俑,霍去病墓雕像采用了循石造型的手法,集圆雕、浮雕、线刻等于一身,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将雕塑象征意义与写意精神巧妙地融合,从而表意浑厚深沉,风格粗放豪迈,简练传神地描绘出一代战神的飒爽英姿。

霍去病墓石雕采用了线雕、圆雕和浮雕等传统雕塑手段,依照石材天然的质地、外形,结合雕塑对象特点对其顺势而作,在其关键部位精雕细琢,这是一种大体随性而为的浪漫主义创新写意方法。这些手法极大地突出对石像所描绘对象的真实神态和逼真动感,给我们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联想到曾经叱咤疆场的霍大将军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此外,这些石雕突破单一个体的造型限制,从石雕群的外在形式到内在表现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其中最为著名的“马踏匈奴”石像作为整个石雕群的核心主题雕像,其余石像则围绕着霍去病大将军北伐匈奴这一宏大主题展开。这些雕像与霍去病坟墓周边的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为霍去病大将军征伐匈奴这一历史事件作全面性的烘托:或展现西汉远征军在山野川林中行军的艰难困苦,或体现西汉军民与敌作战斗争的激烈残酷,或表现西汉战士作战时的英勇矫健等等。

总之,霍去病墓石雕作品近乎自然天成,线条流畅,创作手法精炼,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这些优秀的作品为我们今天的雕塑艺术发展提供借鉴。

二 、霍去病墓石雕的文化特色成因

霍去病墓石雕艺术特点以写意为主,而同期的不少作品却展现出不同风格,如以满城中山王墓葬出土的长信宫灯为代表的作品以写实自然主义为主,两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展现出西汉时期艺术文化的发展。

西汉王朝是在继承前秦政治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它仍旧沿袭着秦朝很多政治文化内容,包括艺术特色方面。由于统治者的政策变化,加之文化的蜕变,对于先秦文化也进行了一定的变革。同时,由于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中原文明逐渐与之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不得不做出一定变化,产生新的文化影响。这造成文化方面存在多样性共存的现象。

霍去病墓石雕就是在这一文化潮流影响下的产物。首先整个作品在整体方面结构把握到位,给人以朴实、大气的艺术气息。其次在内容上整体与局部个体连贯,不失局部的独立美感。巧妙借鉴浮雕艺术,注重点、面、线等元素的组合。这不仅体现出中原文化精巧细腻的特点,还包含游牧民族文化粗旷豪放的气质。霍去病将军率部常年征战漠北,与北方游牧民族有深入的接触,使得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成为趋势,进而反映在其艺术作品上。霍去病墓石雕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风格和中原风格,运用独具匠心的大写意风格,象征战功卓越的霍去病将军,甚至是整个强盛的大汉王朝。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载体,其变化反映在这个民族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上。一个富有活力的文化,不仅仅是承上启下,进行传承,还要有容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创新蜕变。

从新石器时代开启的玉文化在汉代得到巨大发展,涌现许多杰出的玉石作品,如满城中山王陵墓的金缕玉衣。玉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汉武帝作为玉文化的追随者,其在为霍去病营造陵墓时必然有所体现。

此外,西汉在继承先秦文化的基础上,其思想文化等方面也融入部分楚文化色彩。以黄老之道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盛行和武帝信奉巫教等表现出浓重的楚文化色彩。此外武帝时期的文学作品在继承楚辞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浪漫色彩,为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奠定文化基础。这自然也在霍去病墓石雕中有所体现。因此,继承前人雕塑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雕塑艺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霍去病征伐匈奴这个特殊历史背景,可以看出一些睥睨。从张骞出塞开始,中原文化不断与西域文化进行接触,但由于受到匈奴的军事威胁,中原王朝很难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经济文化交流。尽管匈奴贵族和西汉中央政府之间经常发生军事冲突,但是汉匈两族人民之间却保持着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匈奴人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着汉人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这对西汉初年大型石雕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霍去病作为平定匈奴的大将,他的一生和匈奴人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修造霍去病墓时工匠们将中原汉民族的艺术特色与匈奴人的艺术语言结合提供了现实依据。霍去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不同地域文明的交流,使得中原文明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今后的雕塑艺术发展。汲取外部优秀文化,学习外面雕塑艺术精华,是发展我们雕塑艺术的外在要求。

结语

汉代艺术其造型、美感都堪称典范,形成古代美术史上的一个巅峰。汉代雕塑将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整体的气势,展示着这个时代艺术的无与伦比的独特性。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艺术繁荣的背后是大汉王朝繁荣的经济和强盛的国力,我们还应该看到,艺术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其自身单线条的延续与成长, 更多的是不同文化之间、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的结果。其中,霍去病墓最具代表性,将大汉的古朴、稚拙、雄浑、大气发挥得淋漓尽致。大汉文化在此后2000多年里,依然延续着这种文化交融的趋势,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慢慢相互吸收、发展、融合,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灿烂光辉的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炯炯. 论中国古代雕塑的意象审美特征:以西汉霍去病墓石雕为例[J]. 雕塑. 2007(04)

[2]李惠东.从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看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从西汉雕塑艺术看民族文化融合”艺术探讨之一[J]. 美苑. 2005(04)

[3]杜俊平.汉代茂陵霍去病墓石雕造型艺术特点及其历史原因[J]. 职大学报. 2007(02)

石雕艺术论文范文2

石质景观雕刻艺术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累和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发生着变化,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民族特色也随本民族历史特征的发展而变化,各民族中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表现形式有着各自多种多样的艺术特点,能够很好地反应出一定时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出现,为展现区域民族文化特色,展现区域民族文化精神,有着其独特的、不可代替的艺术价值。石质景观雕刻艺术具有丰富的地域性文化内涵。我国地大物博,区域文化众多,是一个大群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区域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域性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变化和特点,石质景观雕塑艺术的地域性文化特色非常明显。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地域性文化还存在于各地区的石材和工艺上,由于各个地区的石材在质地、颜色、结构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使用中的方法和形式上也有所不同,也是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石质景观雕刻艺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区域历史文化也随之变化,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发展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石质景观雕刻艺术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不朽丰碑。在现代景观环境的设计中融入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石质景观雕刻艺术品,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树立良好的城市历史文化形象,增强人们的历史文化意识。

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设计表达

石质景观雕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鲜明的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出现在景观环境中,对景观环境进行装饰与点缀,石质景观雕刻艺术承载着历史赋予它的艺术表现力、承载着历史发展演变的文化内涵,对现代景观环境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石质景观雕刻艺术在空间环境中的布局、形态、功能都对景观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石质景观雕刻艺术对景观环境及周边环境有着衬托、点缀的作用,石质景观雕刻艺术在景观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形态、数量、尺度、位置等等,对景观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石质景观雕刻艺术在景观环境中的形式、职能、效果相互影响、密不可分。通过对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设计与放置,对景观环境营造进行服务,根据地形、地势及周边环境的空间分布,把握大环境中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空间尺度,根据局部环境景观的空间氛围和人们的视觉效果及小景观环境的空间美感,对石质景观雕刻艺术的尺度大小进行设计与控制,做到合理、美观、大方、精致、实用。

石雕艺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寿山石雕;薄意;传统造物观;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寿山石雕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对寿山石不断认识、利用、开发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对其雕刻活动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精神观念的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每一项雕刻技艺的成熟,都凝结了不知多少代石雕艺人对技术性特征的创造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总结。“薄意”是寿山石雕诸多雕刻技艺中的一种独门别类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少有的以技法要求与审美取向相结合而命名的一种雕刻技艺,其内涵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薄意”的由来

由于寿山石中田黄、芙蓉、冻石等石种既贵重又稀少,以致“雕人藐视不敢琢,审曲面势争分毫”。贵重的寿山石通常以重量计价,因此要求雕刻者尽可能保持石头的原貌,不做过多的切割刻挖,以免损耗石头的价值。寿山石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些个砂格、裂痕、石纹和其他杂质的出现,如果不施以艺术修饰,势必影响原石的品级,故艺人务必在保护原石形状的基础上,用特殊的技艺对那些瑕疵加以消除和回避。这种情况为“平薄”薄意雕刻技法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现实的要求。

明朝后期出现的寿山石雕“阴刻”技法是薄意雕刻技法的源头。到了清代,寿山石雕逐步从立体圆雕中发展出高浮雕、浅浮雕的技法。清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璇、周尚均二人,便在石章印台四周或刻浅浮雕锦褥纹和边纹,或饰以浅浮雕图案,这是“薄意”的先身。到了同治、光绪年间,福州西门外风尾乡潘玉茂兄弟,继承尚均遗法,结合“阴刻”技法,钻研浅浮雕的技艺,在印章石四周雕饰图案以掩石疵,雕刻层愈来愈薄,推动浅浮雕向薄意过渡。早期的薄意雕刻技法还比较粗糙,布局呆板、缺乏变化,意境也偏呆滞简单。直至清末,石雕艺人林清卿使薄意技艺趋于成熟。

虽然明清以来,已有一些文人雅士以诗文记诵寿山石雕,并且出现了有关寿山石的两本专著——高兆的《观石录》、毛奇龄的《后观石录》。《观石录》与《后观石录》虽然从治印而言及石雕名人的艺术技巧,也仅是简单地总结了“相石”、“解石”及磨光等印钮雕刻经验,而未提到“薄意”。

直到民国22年(1933年)龚礼逸所著的《寿山石谱》中“雕治”部分论及周尚均、林清卿两位艺人时才有关于“薄意”的论述:

“周尚均,名彬。……间刻写意山水,树木用大浑点,谓之薄意。”“林清卿,……以工笔山水人物,施之石上,刻成图画,作凹凸状,即俗所谓薄意者。”

可见“薄意”在林清卿之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范与样式。但这些文字也仅是在介绍石雕名人时简略地述及印章“薄意”的题材内容(写意山水、工笔山水人物、写意花卉)和雕刻形态(施之石上,刻成图画,作凹凸状,树木用大浑点)。

民国23年(1934年)出版的张幼珊《寿山石考》雕钮部分中言及:

“……近代以人物山水亭榭云月鱼鸟为之,只宜薄意,谓薄为刻意。”

后来书法篆刻家潘主兰在此基础上总结道:“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因未能如纸之薄;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有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者。”可见“薄意”是以技法要求与审美取向相结合而命名的一种雕刻技艺。

二、秉承传统造物观念

“薄意”虽为寿山石雕诸多雕刻技艺中的一种独门别类的表现手法,但它与其他传统石雕技艺一样秉承乃至极好地实践与体现着中国传统工艺造物的审美观念与原则。

对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之精核表述得最为扼要的当属《考工记》中提出的造物原则或价值标准:“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中国形而上的文化精神之“道”对形而下之“器”的规约。其认为“天时”、“地气”、“材美”和“工巧”四个决定性因素直接体现在工艺造物过程和品质中,并将这四项基本因素最终都归结到“天人合一”的统一性上。这是一种整体的造物原则,各因素不仅相互制约,而且它们只有和谐统一才具备造物的完整性。

目前能找到最早的关于寿山石雕工艺观念的文字是在300多年前高兆的《观石录》。全文虽仅2700余字,却对他在十余位朋友家中见到的140余枚寿山石的形状、色彩、特征等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作者搜寻了人世间最美好的词句和事物来形容其所见寿山石的“材美”。这些以及后来的诸多文字远不止从表面的形状、色彩、特征,更多的是从触觉、感受、感悟的角度出发来形容所见寿山石的“材美”。如后人提出田黄有六德即:“细、结、温、润、凝、腻”,以及芙蓉之“雍容”,善伯之“朴实”,都成之“灵捷”,旗降之“刚健”等等,实际上将寿山石的审美品鉴上升到人格化的境界。

《观石录》中还记录了当时一些石雕名人的“工巧”及其雕刻经验的一番总结。如:

“石有络,有水痕,有沙隔。解石先相其理,次测其络,于是避水痕,凿沙隔以解之。……石理不一,相石为难。肤黄,中白、肤白中白。肤苍中黄、中玄,不可以皮相。”

不难看出所谓“材美”,强调的是人对寿山石的材料、质地品性的选择,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旨趣去主动地体认材料对象的美质。如果说“材美”的原则还包含着—定的适应于自然要求的话,那么,“工巧”则包含着一定的对主体创造性的肯定。它要求造物主体在体认“美材”的前提下予以“巧”治,即所谓的“因材施艺”、“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物化创造”。

在“解石先相其理”、“相石”、“解石”的基础上,“薄意”更强调“审曲面势争分毫”,“因材施艺,掩拙扬俏”,“利用石病,巧掩瑕疵,反见自然”。“审曲面势”在这里,“审”和“面”作为对造物操作方式的要求,强凋了操作主体心理意义上的主动性。它既有积极营构设计的意味,亦有物我相互认同的意味。如果说“曲”和“势”表现的涵义是事物的物理性态的话,那么其深层的涵义则是要求操作者一开始便要关注和开掘隐匿在物理性质之下的精神性质,即要求造物的主体于行工之始便去敏感地把握对象物性同构于人类心性的诸种可能。

三、对“意”的审美追求

纵观寿山石雕刻的发展历程,如同许多建筑木雕、石雕、砖雕及大量服装饰品一样,人们将主体的审美情感附着其中,并不断凝聚扩大,以使某些造物的实用意义在特定的情境结构中转化为审美功能或审美形式。而且在这种审美心态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审美因素和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加强,人们对形式规律的把握、技巧的总结运用、审美经验的传播等,这一切都在使寿山石雕审美化的步子不断加快。“薄意”这一寿山石雕技艺中的独特雕刻形式,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欣赏的过程中,对于“意”的追求,更有着超乎其他的审美诉求。

“意”在先秦哲学和魏晋玄学中,主要指冥思悟道而产生的一种感觉、体悟、感受、思想,是一种直观把握到的精神意识。“意”被引入艺术审美后,内涵也大体如此。大约至唐,艺术家在探讨主体艺术构思和实践关系时,大量用“意”说明主体构思,如“意存笔先”、“意不在于画”、“画尽意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等。张彦远就明白地说:“意”是“境与性会”而得,是情景交融的统一体。唐代的艺术家将“意”与佛家语中借来的“境”相组合,便出现了“意境”范畴。“意境”是指虚与实、形与神、鲜明与含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它既能展现事物外在的形貌,又能传达事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还能表观艺术家与欣赏者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清代高兆的《观石录》载:陈越山收藏有20余枚寿山石,“贵则荆山之璞、蓝田之种;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彭十厓收藏有51枚,有如“清秋云日俱净,空山五色”,有如“郊原春色,桃李葱茏”,有如“砚池点积墨沈,明润欲吐”,有如“两峰积雪,树色溟濛,飞鹭明灭”,有如“冻雨欲垂”,有如“夏日蒸云”,有如“夕阳拖水”,有如“墨云鳞鳞”,有如“美人肌肉”,有如“落花落霞”,有如“瞳瞳日影”,有如“出青之蓝”……这些在鉴赏寿山石时所使用的极富“意境”的描述之词就很能体现时人的审美取向。

在“意”与“意境”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的重要的表现法则——写意。它要求艺术家能抓住客体对象中与主体精神、情感、情趣相契合的某些特征,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及审美理想,抒写作家的主观感情、意兴,以意率境,而不是写实性地再现客观对象。写意原则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创作中,成为不同艺术表现的一个共同法则。

相对于写意而言的乃是写实。宋以来福建美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写实,追求妙写形神,表现真实,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福建民间民俗艺术是一个很大的能量交换场,各种艺术形态的审美品位与样式特征都在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被民众普遍认可的语言模式,即在写实的规范中追求工细、灵巧、多变的风格。”[1]197从清初的寿山石雕刻作品来看,匠人们多针对不同的雕刻对象,采用圆雕、浮雕等手法,力求形象逼真生动。此时期萌生的薄意雕刻技法极有可能由于其“写意”而较为明显地区别于圆雕、浮雕等手法的“写实”,故以“意”名之。

对“意”、“意境”的追求,在中国传统诗、词、书法、绘画、戏曲、园林等诸多种类艺术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传统民间工艺历来重视学习中国绘画取得的优秀成果,且“薄意”经常被用于装饰印石而使其与文人、书画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末民初的林清卿,大胆吸收中国画立意构图的成份,以刀,将中国画的意境“搬”置石上,使薄意艺术趋于成熟,在晶莹的珉石面上,显现玲珑剔透的高妙境界。林清卿的“薄意”兼工带写极具“画意”,可谓前无古人而别开生面,很快使其从寿山石雕刻业脱颖而出,更由于其“薄意”罕有人能及而成为时人乃至后世“薄意”者竞相追摹的典范。以至于后来的“薄意”艺人、研究者在定义“薄意”时多是以林清卿的“薄意”为标准解之,甚至将“薄意”之“意”直接解释为“画意”。

不难看出“薄意”之“意”的审美取向乃是对“意境”的不懈追求。“意境”讲求不设不施的自然之美、即有即无的朦胧之美、有限无限的超越之美。[2]328寿山石薄意雕刻在很大程度上吻合了这种审美追求。寿山石天生丽质,具有温润晶莹的石质、洒脱生动的纹理、斑斓的色泽等特点,“薄意”又极好地保持了石材的自然之美;“薄意”作品上浅浅雕刻的形态若有若无,极具朦胧之美;“薄意”利用石之色、纹,避剔砂格,巧借裂痕,扬长避短,取美弃疵,悉心构排,化腐朽为神奇,唤出彩石的生命与灵魂,在有限无限之间尽显超越之美。

寿山石薄意雕刻也因此能在有限的具体形式中,蕴含无限丰富的内容,以此激发欣赏者调动其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和艺术想象力,与作者共同进行审美创造,多方面地深化审美认识,在审美欣赏中获得更大的美感享受。

石雕艺术论文范文4

    新时期我国对非洲雕塑艺术的介绍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在非洲艺术类型学中最为显着。这一方面是非洲大陆雕塑艺术最具特色,是非洲古代文明发展的历史印迹;另一方面,非洲雕刻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现代艺术文明的进程,对刚刚迈开改革开放步伐的新中国无疑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和意义。首先,这方面重要的编着有:(一)李淼、马晓宁的《黑非洲雕刻》,瑐瑧该书选有非洲二十多个国家各个时期创作的二百六十多件代表作品,分三类:雕像、面具和头饰、器具和装饰物。(二)黄维中等编绘的《世界面具》,瑐瑨这是一部包括了非洲部分的汇集世界各大洲面具艺术的作品集。(三)缪讯、南风编着的《非洲雕塑》,瑐莹该书概述非洲雕塑艺术中诺克文化、伊费艺术、贝宁艺术、萨奥文化、西部地区雕塑、中部地区雕塑、南部地区雕塑、东部地区雕塑、现代雕塑艺术的文化特征。(四)吕品田、苏冰等编选的六卷本非洲艺术书系,主要介绍了非洲国家扎伊尔的雕刻艺术;尼日利亚的雕刻艺术;以坦桑尼亚的雕刻作品为主导,还包括马达加斯加的木雕、南非的石刻、津巴布韦的木雕、乌干达的陶艺等;喀麦隆的雕塑艺术;象牙海岸的雕刻作品为主导,还包括加纳的木雕和陶艺,利比里亚的木雕,塞拉利昂的木雕和金属制品;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比绍几内亚、赤道几内亚和撒哈拉六国的木雕、陶艺、石刻等雕塑艺术作品。其次,论文有定良的《树千年间石刻林》,杨起、梅贻白的《扎伊尔雕塑家李耀楼》,俞跃良的《萨卢姆和他的木雕》,先让的《非洲马康得木雕艺术》,张有浩的《阿伊———多哥着名雕塑家和画家》,李松山的《坦桑的马孔德雕塑艺术》,曾印的《非洲神像与面具》,孙滋溪的《非洲雕刻欣赏》,李荣启的《人类艺术的瑰宝———迷人的非洲木雕》,刘梦熊的《非洲乌木雕》,夏晨的《非洲雕刻艺术的魅力》,江村的《狮身人面像》,宋天仪的《赞比亚的钢版画和硬木雕》,裴建国、刘振林的《津巴布韦的绍纳雕塑》,邱松的《南非石雕艺术瞥》,段圣君的《非洲雕刻艺术的特点》,尹寿松的《黑色风情说不尽———来自刚果共和国的乌木雕刻艺术》,乔桑的《贝宁象牙雕刻艺术》,朱孝岳、胡潮明的《扎伊尔的王室与民间艺术》,郑文的《折射———南非的雕塑》,阿彬的《触摸非洲雕刻的脉搏》,蒋晓红的《古代非洲贝宁青铜雕像艺术特点》,李卫的《雕刻者的艺术———非洲木雕形式语言初探》,任玉的《非洲雕刻装饰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综合上述成果,主要是对非洲雕塑的总体介绍、一些黑非洲国家的雕塑艺术赏析(如扎伊尔、赞比亚、津巴布韦、南非、刚果、贝宁等国),或者是文章作者亲历非洲的写生感悟。

    非洲设计艺术

    新时期我国非洲设计艺术(即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涉及陶瓷、服饰、岩画和其他工艺。(一)中国陶瓷在非洲的发现与非洲陶瓷艺术的研究瑑瑦既是中非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进行比较文化研究的基础。这方面的研究尽管严重缺乏,但意义非凡。马文宽、孟凡人主编《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瑑瑧并撰文瑑瑨对中国陶瓷在北非和东非的发现及其原因作了探讨。中央美术学院刚果籍留学生卡拉拉?巴卡吉卡2004年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非洲艺术与浮雕艺术的陶瓷表现性研究———兼论陶瓷浮雕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讨论非洲艺术与浮雕,陶瓷浮雕的概念及表现性,艺术家与浮雕,陶瓷浮雕与环境的结合几个方面。(二)服饰是黑非洲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了解它们意味着是对非洲民族身份的识别。服饰方面的编着有杨阳、马路的《非洲民族服饰》,瑑莹编译了非洲传统服饰,分为:东部非洲———艺术化的人体;赤道非洲———发达的商业与精美的手工艺品;古老的非洲———传统的孤岛;热带稀树草原———风格的交汇处;撒哈拉———严酷苛刻的沙漠;北部非洲———马格里布;非洲之角———联系东方的纽带;南部非洲———传统的保持与演变。该书采用大量文字来描述非洲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以此作为文化背景来烘托服饰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有《趣谈非洲服饰》、《非洲黑人的服饰》、《马格里布的传统染织艺术》、《美丽,从头开始———看尼日利亚妇女头饰》、《尼日利亚的面痕文化》、《尼日利亚的“1004”面具市场》、《非洲饰物种种》、《非洲人体装饰艺术》、《非洲妇女的发型艺术》、《非洲发式之谜》。瑒瑠(三)非洲岩画的发现和研究大大提前了人类艺术史前史,在艺术发生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岩画及其他绘画瑒瑡研究成果有《解开撒哈拉岩画之谜》、《非洲岩画》、《塔希利岩画群考察》、《非洲史前岩画的世俗性审美初探》、《坦桑尼亚的石器时代绘画》瑒瑢等。(四)其他工艺方面论文有《北非明珠手工璀璨》、《西非贝宁的葫芦文化》、《闻名世界的突尼斯镶嵌画》、《突尼斯的手工艺品》、《圣城非斯的光和彩》、《北非毯艺》瑒琐等。(五)在非洲设计艺术概论性编着方面有赵莎飞的《非洲美洲工艺美术卷》,瑒瑶概述了古代西非诺克、伊费、贝宁、象牙海岸、马里,北非埃及、中非扎伊尔,以及非洲其他地区的工艺美术。张少侠《非洲与美洲工艺美术》瑒瑥的非洲部分,介绍了埃及宗教工艺、石器、陶器和其他工艺,西非的工艺美术。

石雕艺术论文范文5

中国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渊源流长。而石雕艺术,在中国的历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它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石雕的历史最为悠久。我国以石头为材料,打造原始劳动工具,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如石刀、石斧等,山顶洞人制做了最早的装饰艺术――串饰(项链)。约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以各种优质石料制成的装饰品,如“环、镯、璧、璜、珠……”。

石头本无言,是世代的能工巧匠开启了人类的智慧,将人们的丰富情感,美好企盼、、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审美情趣寄托其中,以石为材,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历代传人们以石为纸,写就了一部部传世之作,留下了美好的故事、美丽的传说。石雕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历史与现代并立,让今人与古人做心灵的对话。石雕犹如一个管窥历史的万花筒,使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宗教学家、民俗学家,都可以从中研究获得各自的收获和成果,传诵着中华民族的聪颖与美德。

石雕的种类繁多,从功用上划分为实用型和观赏型。实用型从原始的石器工具到最初的生活用具,发展到各类建筑和宗教用品。小如石臼、石桌、石磨、香炉,大到皇宫、府邸,庙宇、陵墓、桥梁等。观赏型则以室内陈设、印纽、果盘、手镯、动物、人物、山水摆件等。室外有佛像、牌坊、石窟、碑林、庭院景观、摩崖石刻等,所有石雕,都各具千秋,意蕴绵长。

石雕艺术表达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中国人对石雕有着特殊的感情,既实用又观赏。无论走哪里,都能与风韵各异的石雕不期而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因石材质坚硬、价廉、色彩丰富、种类齐全,深为喜爱。上至皇亲显贵,下达黎民百姓。

有主题明确的佛教群雕,如北魏时期的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经历北齐的天龙山石窟,乐山大佛等……每一处都彰显着神灵的威仪,体态优美,刀法洗练,气势恢宏。有代表权贵至尊的北京故宫太和殿,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世界闻名的圆明园,雕工精致、庄重典雅,气宇轩扬,彰显皇家的磅礴气魄。有百姓喜闻乐见祈福纳祥的龙、凤、狮子、麒麟、人物、花鸟虫草等等。各种石雕姿态万千,生动可爱,线条简炼,造型传神。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土人情有别,风俗习惯各异,各种艺术生成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气息,石雕也不例外。因此,祖国大地才留有不同材质、不同雕工、不同特点的精美石雕作品。如:“北有曲阳,南有惠安”,徽派三雕、山西晋中石刻、泉州石雕、寿山石雕、青田石雕、石雕、毛公石雕、巴林、和田玉雕等等。它们或粗犷、或灵秀,或庄重典雅、或细腻玲珑,大小有别,形态各异,色彩纷呈,都显示着地域灵气。

勤劳智慧的石雕艺人,用圆雕、镂雕、透雕、浮雕等不同的技法,表现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生活故事。石雕作品无处不在渗透生活。人物刻画传神、灵动、充分展示了民族、民间审美情趣,展示了文明古国自尊、自强、渊博厚重的文化底蕴。

石雕经历了历史无数次的洗礼和打压,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延续。那些幸免于难的石雕,受到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得到保护,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新的石雕作品中,原有的一些功能已经逐渐消失,装点生活,美化环境,寄托人们美好愿望。色彩亮丽、可供鉴赏的石雕摆件,始终得到了延续,如寿山石雕、青田石雕、各种玉石雕……1997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此倡导、发起和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艺美术得到了真正重视。传统的工艺美术事业迎来了春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工艺美术行业日渐繁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正阔步走进新生活,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日益攀升,审美情趣有了新的感受、新的概念,已不再满足那内容老套的花卉、炉瓶、观音、佛像之类。寓其意、乐其心,追求具有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及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面对石雕艺术的现状。如何冷静分析和思考石雕创作从形式美发展到艺术美,正视面临的另一种机遇与挑战,是十分必要的。多少年来。石雕创作一直注重形式刻画。而忽略了石雕的“艺术美”。哲学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石雕艺术之所以称为“艺术”,应该突出艺术的特性。无论哪种形式的创作,其“技”都是手段,表现“艺”才是根本。有许多工艺美术作品,只片面追求形似,忽视艺术本意,甚至制作粗劣、低俗、杂乱无章。业内称“垃圾雕刻”,即杂、满、粗、艳。杂:就是主次颠倒无序,点缀物繁琐,人物衣纹、飘带杂乱无章,生硬、呆滞。满:即面面俱到雕遍石材,视觉感花俏、堵闷,使人无喘息之机。粗:是制做粗劣,比例失调,简化、偷工。雕刻中不伦不类随意挥刀就凿,作品臃肿。艳:是过于追求表面亮度、光泽,刺目,无柔和与古朴之美感。

如此片面地追求形似造形,就必然忽略石雕的艺术造型所应该体现的技法美、质地机理美、布局美和外轮廓的线条美。

技法美,是指刀法运用。刀法是作者在数十年实践中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摸索出对各种工具巧妙应用的技巧。运刀上要稳健,刀痕细腻,条条清晰、明朗,既流畅又不间断,无停顿、含糊,做到“朴中有凌、凌中有朴”。粗犷中见灵秀。善于以刀,将自己的意境通过刀融于作品中。

质地美,石雕作品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质的美感。巧妙利用石材不同的色彩、肌理、能烘托作品氛围,丰富作品内涵,点缀作品的意境,强化作品的感染力。荒凿印的粗犷,班驳的返朴归真,力求材质的自然美得以充分利用,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布局美,是说作品整体主次分明,繁简有致,相互依托,审“石”度势,善于取舍。古有“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之哲理,但不能墨守成规。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有句名言“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要有胆识、敢于创新,巧妙布局,细心收拾,使布局独具匠心,美感洋溢。目的是更好地表现主题思想,通过微妙的变化达到视觉感应上的强烈冲击力,更让人震撼。

线条美,一件作品的成败,其外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的美主要以线条表现出来。古老的“S”形流动线条和太极刚柔相融的线条,都点明了线条流动的无限性。线的长短、曲直相交与石的表面粗糙、凹凸、曲折,打破了静止与固定的模式,产生了艺术效果延伸了作品的生命力。增强了整件作品的可视性和可读性,体现了较强的韵律感。

石雕艺术的美有很多因素组成,思想、意境、造型和材质。它们组合在一起,互相渗透、互为互补,使作品意韵深邃。

石雕创作形式美走向艺术美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时展的进步和需要。怎样创作有时代气息的、有个性的

艺术作品?我们眼下当务之急是摆正心态,不浮躁、气馁。建立信心。先了解艺术史。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深入学习和研究,从传统处着手。回顾本民族的优秀艺术,浑朴简炼的石雕,神采飞扬的敦煌壁画,单纯质朴的彩陶、狞历之美的青铜器,内涵深厚的玉器。古诗、书画、音乐……各具其美。涉及远古时期,外民族优秀作品,如非洲木雕、埃及雕刻等都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课题。学贯中西,才能彻底的开阔眼界,使设计理念更新,用平静的心去体会、参悟。通过欣赏它的形、色、质、韵引发内心的共鸣,化实境为虚境,让客观的作品,赋于主观情思,才能品味出作品的神韵凤致,激发创作热情。

创作要有灵感,激情是灵感的突现,人的创作本能表现在活跃着的思维中。灵感在自己一切潜意识下,或受某种环境影响下的激情中瞬间进发,是实感性和偶然性。要善于捕捉灵感,随时用纸笔记录,否则稍纵即逝,不可复得。不要随意放过大脑活动所产生的一切设想,即使是可笑的。因为许多传世的经典之作,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艺术要有个性。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细心观察,是自己内心世界的艺术再现,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应用。表现在别人未曾发觉的现象和未曾表达的内涵,是深厚的艺术造诣、文化底蕴、文学修养,扎实的美术功底的体现。其主题内容博大、高雅、意韵携永,设计巧妙新颖。在创作中力求与作品交流、对话,把作品当做活的生灵。将自身情感真正融于作品中,随激情波动,依技法流转,把美的向往与追求,借石转化为视觉造型,把对象提高到艺术境地,领略作品内心情态。视觉效果卓然,会让人的灵魂产生深深的悸动。

石雕艺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佛像雕塑;;佛教

菩萨驾慈航,寻声诵咒施无畏。

众生溺苦海,转意回头行吉祥。

“庄严国土、行乐有情”是中国佛教徒的行为准则。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是聪明人的哲学。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去?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我们面对佛像雕塑,难免有诸如此类的疑问,或许得不到答案,但总是会得到一种安慰,就如同心理暗示一样。

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非精诚无以神明。”佛学的盛行不可否认地为石雕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勃勃生机和全新的气象。佛教雕塑兴起后,人像才得以充分发展。以景致、动物、植物等为题材,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图腾文化和自然主义精神,但佛教雕塑中的神与人互相融合,更是一种信仰和寄托,神就是人被神化的结果。还有其奉行的前世因今世果的理论,麻木着社会底层的人,因而自唐宋以来,佛教就成为封建统治者控制下层社会思想的重要工具。这种佛教艺术融合了礼乐文化,形成了雕塑功能上的封闭性特征,雕塑成为佛教的一种附属,失去了其独立的美学品格。

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的诞生也带动了佛教艺术特别是佛教雕塑的发展。就佛教雕塑而言,印度人在这方面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印度人对视觉艺术的探索基本上是三维的,在印度,雕塑、建筑甚至绘画均能以被触觉感知的三维立体的观念来表现。他们制作雕塑不是有意模仿对象,而是创造出经概括的形体,这些雕塑有一种厚实的分量感,从而达到了一种对质感、三维空间,以及纪念碑气势的表现。

唐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由于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开放、文化的相互交融、经济的繁荣发达,使得整个社会充满着勃勃生机。此时的佛教,宗派林立,高僧辈出,译经活动空前昌盛,适应佛教的宣传和宗教活动所需要的佛教艺术,也出现了空前大发展的景象。费尔巴哈说过:“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无论是佛、菩萨,还是其他的造像都是由雕塑家、画家们创造出来的,他们的依据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体现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菩萨在唐代已完全成为符合唐代审美标准的宫廷美人形象,即“浓丽丰肥”,她们端庄慈祥,温润典雅,体态丰腴。无论是屈膝低腰的柔美姿态,还是各种端庄秀丽的表情,无不体现了婀娜多姿、体态温柔的特点。如敦煌莫高窟45窟的菩萨,曲眉丰颊,面色莹洁,头梳鬟髻,佩戴宝饰,斜批纱衣,腰束锦裙,璎珞严身,光彩照缩,显得文雅有“素”,颈肩舒畅自然,腰处理得灵活如柳。更为初期的是她的身姿还“一波三折”地扭成“S”型,显示出丰满形体的线条美,不但把女性妩媚妖娆的特点抓住了,还把女性善良、美丽、智慧与尊严的特性都一一显现了出来,可谓“菩萨若娇娃”,让人不由得产生怜惜、仰慕、依恋之情,这正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与此相同,西方也产生了一种宗教——基督教,为宗教而服务的雕塑也就应运而生。它所包括的范围是从古典时期结束起,一直到文艺复兴之前。这一漫长的日子被基督教统治着,因此逐渐形成了基督教美术。西方把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时期(也叫中间时期)。这个时间段的雕塑,摒弃了关于自然比例的种种古典法则,而去寻求一种更适合基督教题材的、形式多样的、比例被拉长了的形象。这种用抽象法则来处理的雕塑,使作品每个部分都充满了生机。这种形式的雕塑,反映了雕塑家力求把身体和灵魂结合在一起的愿望,因而这种美术风格上的创新成为了13世纪伟大的哥特式雕塑的先躯。

由此可见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始终不曾磨灭,到如今,反而更加盛况空前。很多庙宇请雕塑大师打造佛像,其中能令人觉得庄严肃穆、不由自主产生崇敬感的作品还是有不少的。雕塑从来不是可以被简单定义的艺术,雕塑有一种沧桑感,而石雕更是如此。大地造就的石头,经过开荒,打磨,才能变成一个个有生命的雕塑,向人们诉说那不朽的故事。雕塑中的石雕,可说是石刻画像的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已加工的十分精致。此后石雕作品逐渐增多,进入文明时代蔚成大观,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石雕表现的是空间形象,它既要以绘画素描为基础,又要采用各种复杂的工艺在石材上雕刻空间形象,因而创作难度最大。例如《千手观音》,首先为什么是“千手”呢?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记载,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具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所以观音身具千手一直备受人们的推崇。为了更好地突出主像,周围“千手”尺寸渐小,层次分明,体现封建制度严格的等级观念,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从处理手法看,本尊规整浑圆,线条流畅,不失为一件佳作。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宗教石雕艺术受世人青睐,不仅因为雕艺精湛,更因为它的载体——石头的历史感。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其魅力是其他任何艺术种类所不能替代的,丰富的文化积淀使石雕更具神采。千百年来,它让人向往,令人喜爱,给人启迪,它把美丽和幸福赐给热爱它的知音。石雕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

一位合格的雕塑家必须懂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艺术手段,充分地运用对比、夸张手法进行烘托、渲染主题,以达到众星捧月的效果。《达摩面壁》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一定义,达摩结跏趺坐于洞中,面对着墙壁,一定十年,当他离开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这充分体现出佛教强调的“定”,这种定力是十分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