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汇报材料范例6篇

棚户区改造汇报材料

棚户区改造汇报材料范文1

自2010年起,全市将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建设的计划性,一是根据各区县上报建设计划,由市相关部门进行统筹安排,提前下达区县建设任务,二是两区两带多群落和百村万户一户一棚设施农业建设需提前备案;三是连栋温室(大棚)建设需以项目形式提前申报。年度设施农业建设任务的确定程序

设施农业建设工作由各区县农委(农业局)牵头,会同区县财政局、区县园林绿化局等有关部门,在每年4月底前,对本区县设施农业建设规模进行摸底调查,确定当年建设计划后,报送市设施办。市设施办根据全市年度建设总任务,结合区县建设计划,并参考前一年度区县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对年度建设任务进行分解,经设施农业建设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后,将建设任务下达给各区县。列入年度建设任务的,由本年度扶持资金进行补贴,年底验收超额部分列为下一年度区县建设任务。

百村万户一户一棚设施农业重点扶持通州、顺义、大兴、平谷、延庆、怀柔、密云、昌平、房山和门头沟10个远郊区县,每年市级安排扶持每个区县总面积不超1000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不超过500亩。两区两带多群落和百村万户一户一棚备案程序

由建设单位填写《年度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备案表》,报乡镇政府初审存档后,将《年度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备案汇总表(二)》报区县农委(农业局),由区县农委(农业局)牵头,组织区县财政局、区县园林绿化局审核后,将《年度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备案汇总表(一)、(二)》报市设施办备案。

连栋温室(大棚)建设项目申报程序

连栋温室(大棚)建设采取项目形式扶持。项目建设单位需填写《年度连栋温室(大棚)建设项目申报书》,由乡镇政府初审后,报区县农委(农业局),由区县农委(农业局)牵头,组织区县相关部门联合审核,经区国土资源局审核后,报市设施办备案。

验收方式

引入全程监理机制

为了规范和加强对各区县设施农业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自2010年起在设施农业建设工作中全程引入监理机制,由专业监理公司具体负责设施农业建设的检查和验收工作。验收标准由市农委、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园林绿化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监理公司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并报市设施办,经设施农业建设联席会议复核同意后,进行补贴。

建立督导服务组

原“设施农业督导组”更名为“设施农业建设督导服务组”,其职责做相应调整:一是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服务,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帮助农民提高设施农业管理水平,协调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二是收集、总结和推广各区县在设施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i三是检查设施农业建设进度、监理质量等情况。

严格验收要求

两区两带多群落和百村万户一户一棚新建设施农业必须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其中:温室必须完成三面墙体建设和钢结构的安装,钢架大棚必须完成骨架的安装;单栋温室作业间(操作间)面积不得超过15m2

连栋温室(大棚)必须用于农业(种植业)生产且已投入生产,吸纳当地农民就业率达80%以上。

补贴标准

两区两带多群落日光温室和大棚建设项目

中高档温室和简易温室分类标准

中高档温室:纯砖墙+钢架结构、内外墙包砖+钢架结构。

简易温室:纯土墙+钢架结构、干打垒外贴石棉瓦+钢架结构、土墙单面贴砖+钢架结构、其他墙体+钢架结构。

补贴标准

中高档温室1.5万元/667m2,简易温室1万元/667m2,钢架大棚O.4万元,667m2。

连栋温室(大棚)建社项目

依据连栋温室和连栋大棚在主体结构、配套设施、功能用途上的区别及两者的建造成本上的差异,对连栋温室和连栋大棚实施分类补贴。

连栋温室和连栋大棚分类标准

连栋大棚:是指以轻型钢结构为骨架,以热镀锌管或方型钢为立柱,以塑料膜、Pc板等为覆盖材料的农业设施。

连栋温室:是指以轻型钢结构为骨架,以方型钢为立柱,以塑料膜、玻璃、PC板等为覆盖材料的农业设施。此外,连栋温室还必须具备加温系统、降温系统、补光系统、匀风系统、内外遮阳、50cm~70cm的墙体等附属设施。

补贴方式

根据连栋温室和连栋大棚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具体用途、拉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及促进农民增收等情况,以项目形式予以补助。百村万户一户一棚工程

日光温室按中高档温室和简易温室进行分类补贴。

补贴准:中高档温室4万元/667m2简易温室2万元/667m2;钢架大棚15万元,667m2。

规模化奖励资金的使用方向

规模化奖励资金由市级统筹安排,用于鼓励示范创新,促进设施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在保持设施农业面积稳步发展的同时,鼓励推动设施农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和生态、安全方向发展,鼓励区县在科学管理、科技创新、配套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主要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扶持设施蔬菜、花卉、果树标准园建设;二是扶持昌平世界草莓大会、丰台世界种子大会等重点项目设施农业建设;三是组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四是完善设施配套建设:五是扶持农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其他

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和设施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本着农地农用的原则,切实加强设施农用地的用途管制。严禁项目建设单位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严禁超标准用地,擅自扩大设施用地规模;严禁改变直接从事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擅自将设施用于其他经营。

棚户区改造汇报材料范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大侠”为你整理了这篇房屋征收安置中心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征收办的业务指导下,烈山区征收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需要,按照年初下达的征收工作目标计划,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房屋征收工作。按照要求,现将区房屋征收安置中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度市征收办下达我区房屋征收任务6万㎡,截止目前完成12.34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5.67%,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一)征收工作完成情况

1.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已完成中湖路东段174亩、汽车南站90亩、绿金学校163亩、市建投300亩、洪吴路与新湖路南段232亩、无水港二期83亩、京台高速公路淮北收费站东迁(一期)63亩、花山公园1350亩、雷河路127亩、符夹线项目475亩、淮北一中新校区东地块280亩、梧桐大道亮化提升141.5亩、东外环绿化提升183.7亩等13个重点项目土地征收工作,征收土地面积3662.2亩,申报征收补偿资金9.9858亿元。

2.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教育小镇一期1016亩、二期913亩,中农联一期133.56亩、新北二期安置房70.87亩、相湖春晓221亩、老法院周边地块280亩等项目征收工作,征收土地面积2634.43亩,申报征收补偿资金28.99亿元。

3.土地收储项目。完成银丰铝业135.45亩、烈山水泥构件厂11.9亩、南湖西岸土地项目334亩、淮海集团下属阳光塑业、华运陶瓷、浮选剂企业179.96亩等征收工作,收储土地面积661.31亩,支付收储补偿资金2.56亿元。

4.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完成老虎山327亩、倪庄310亩、刁山241亩、费寨142亩等地质环境治理征收工作,征收土地面积1014亩,申报征收补偿资金0.2亿元。

5.区重点工程项目。完成宁山安置房300亩、淮北七中扩建50亩、区人民医院67.11亩、冷链物流项目79.9亩、洪庄小学扩建项目60.96亩、友谊沟治理10亩、望湖路学校67.42亩、东大钢构241.66亩等8个项目,征收土地面积877.05亩、支付征收补偿资金0.72亿元。

(二)棚户区改造项目

1.2016年棚改以来,全区共计27个棚改项目(农发行资金23个项目,国开行资金4个项目),已完成15个项目,正在实施10个项目,暂缓2个项目(土型)。截止到2020年棚改项目计划征收总户数13605户,计划征收面积340万㎡。已签协议10580户,征收面积265万㎡(就地安置补偿面积103万㎡,购房券补偿面积44万㎡,货币补偿面积118万㎡)。申请并支付棚改贷款56.15 亿元。

2.今年以来已完成新南、烈山、丁楼、马场、雷山、凤凰棚改项目369户,征收面积约7.92万㎡。

3.土型二期棚改项目暂缓实施,归还市农发行贷款0.98亿元,农发行项目包账户余额5.49亿元(包含结息)。

(三)项目审计工作

1.市级审计项目。目前与市征收办、市审计局对接的征收项目共计23个,申报资金共计18.85亿元,市财政累计拨付9.61亿元。花山东路南段、青谷路、宁山路、安民路、中湖路已出具审计报告(申报资金2.94亿元,核定资金2.24亿元)。中湖路东段(创新大道)、S101、S254项目正在审计。京台高速环境整治项目已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烈山镇、宋疃镇正在补充提交审计材料。

2.区级审计项目。目前已对19个区级重点项目通过公开方式选取协审机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保证资金安全。

(四)创新工作

1.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制定了《烈山区征收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暂行)》,配合区委督查考核办加大对镇、办征收项目完成时间和任务的督查检查力度,督查情况及时上报,通过奖惩并举,加快工作推进,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2.建立“征调联动”机制。在村居设“百姓说事点”,让司法干警、律师参与调解,点面解惑,及时化解了征地拆迁矛盾。

(五)档案管理

聘请第三方安徽精典档案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对单位自成立以来所有档案进行归档整理,特别是全区的棚改项目档案,分村(居)健全纸质和电子档案,建立标准化档案室并安排专职人员对档案进行管理,强化了征收档案查询的便捷性和征收档案存放的安全性。

(六)制作棚改地块宅基地范围图

对烈山镇烈山、土楼、凤凰、新北、新南、土型、洪庄、吴山口社区和宋疃镇马场、雷山、宋疃等共11个村(社区)实施棚改后,涉及征收补偿的宅基地四至坐标及面积上图作业,制作电子图,便于以后查询征收补偿、宅基地面积、资金支付等情况。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征收政策把握不精准,学习还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在丰富学习宣传形式、增强学习活动吸引力上做的还不够,理论与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在指导实践上还存在差距。

(二)项目征收进展慢、过渡费发放时间延长。

棚户区改造汇报材料范文3

一、视察内容

围绕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在城市的落实情况,选择部分涉及面广,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具有较大影响的事项开展重点视察,视察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重点围绕“两后生”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到居民家庭、学校(包括有关高校、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用人单位走访座谈。

2.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塌陷区改造治理、棚户区改造。重点围绕保障性住房的需求现状、规划情况、分配和实际使用情况等问题深入视察。

3.了解城市最低收入人群的家庭收入情况;收集城乡居民对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其他民生方面的意见建议,如发现涉及惠民利民政策的其他重大问题并能够调查清楚的,视察组还将及时开展相应的调研。

各牵头单位要紧紧围绕三个方面的调研内容,组织相关单位认真开展前期调研准备工作,认真撰写书面汇报材料(材料应包括年至年三年来的相关情况),确保于7月26日前向区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同时将书面材料报送区政府317室。就业方面,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区人事局、区就业局配合,负责撰写书面材料,推荐2—3个街道为视察点;保障性住房方面,由区发改委牵头,区房管局、区招商局配合,负责撰写书面材料,推荐2—3个街道为视察点;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由民政局负责撰写书面材料,推荐2—3个街道为视察点。

二、视察方式

1.召开座谈会。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承办人员和街道、社区、群众代表参加。每个座谈会邀请参加人员应在10人左右。

2.入户访谈。视察组将在每个区选择3个街道,每个街道选择2个社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入户调查,直接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

3.问卷调查。视察组成员将提前熟悉问卷内容,并指定专人做好问卷的发放、填写和统计工作。被调查者要做好问卷调查的配合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本次视察调研活动,是省政协在我区组织开展的一次重要的、事关民计民生的重大视察调研活动,视察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各相关单位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此次视察任务的圆满完成。

棚户区改造汇报材料范文4

原州区夏秋多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和居于高原腹地、远离工业污染的优势条件,让这里的蔬菜口感好、品质较高。近年来,原州区充分利用气候冷凉的资源优势,以高速公路为轴线,在北部清水河谷川道区及高速公路两侧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主的冷凉蔬菜产业。通过引进示范、推广发展、提质增效三个发展阶段,冷凉蔬菜产业已成为促进原州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时鲜蔬菜均衡生产,全年供应的目标。2011年,原州区在冷凉蔬菜产业发展上,按照“189”发展思路,建成供港特色蔬菜基地1万亩,种植露地冷凉蔬菜8万亩,发展设施蔬菜9万亩,使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8万亩。重点新扩建了金堡、孙家河等日光温室园区5个,新建了头营利民、三营金堡等大中拱棚园区8个,带动发展大中拱棚1.26万亩;建成彭堡闫堡,头营徐河、马园3个3000亩芹菜示范基地。2011年8月,原州区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

截止目前,在日光温室建设上,金堡、孙家河等5个日光温室园区已全部建成,其中金堡、孙家河、陶庄、闫堡4个日光温室园区已投入生产使用;丰泽园区已全部到户,正在进行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各老园区正在生产,预计年棚均收入3万元以上。在大中拱棚建设上,新建的利民、金堡等8个大中拱棚园区4月初搭建完成并种植结束,预计年棚均收入8000元以上。在芹菜示范基地建设上,彭堡闫堡,头营徐河、马园3个芹菜基地正在销售,预计亩均收入5000元以上。万亩供港特色蔬菜基地预计9月底上市销售。

2 采取的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冷凉蔬菜基地及设施农业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区委、政府将冷凉蔬菜产业纳入到全区“十二项”重点工作之中,实行县级领导包抓督办,牵头部门推进落实,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冷凉蔬菜及设施农业建设专项督查组,每周至少督查一次,每半个月形成专题督查材料以区委《督查情况通报》形式印发,每月提交书面汇报材料一份,并向区委常委会汇报。每月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检查一次。同时,把冷凉蔬菜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考核各乡镇、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形成统筹协调、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推进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北部川塬区及高速公路两侧发展日光温室和大中拱棚,主攻设施蔬菜、设施园艺、设施花卉生产;南部阴湿区主要发展大中拱棚,以种植冷凉型叶菜和马铃薯为主;东部山区大力推广以“秋覆膜”为主的覆膜种植生产布局。同时,采取“一园一品、一村一品”种植模式,初步形成了马园黄瓜,金堡、杨郎西甜瓜,新三营、利民辣椒,闫堡设施水果,孙家河番茄,中河供港蔬菜,姚磨、徐河西芹等种植格局,进一步突出了区域特色。

三是创新模式,拓展服务。根据社团性质和“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成立了原州区蔬菜产业化协会,采取了“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协会提供技术服务,签订供销合同,统一质量标准和销售价格,有力地提升了蔬菜生产、销售组织化程度,切实降低了生产和投入成本。目前,原州区已发展马园蔬菜产销合作社、原州区利民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5家蔬菜合作社。同时,招商引进了山东省乐义国际蔬菜有限公司和宁夏宝源苗圃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由企业、能人引领农户共同生产、共同经营、共同增收,使原州区冷凉蔬菜种植技术和品种效益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四是科技支撑,提质增效。采取集中培训与实地指导相结合办法,加强技术指导,实行专人包园区、包基地负责制;尤其在生态移民园区,制作“便民卡”发放到种植户手中,做到随叫随到。在日光温室园区内,逐步普及卷帘机、微耕机等现代设施装备,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十项新技术;在拱棚示范园区,采用工厂化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六项新技术;在露地蔬菜基地上,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育苗移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

五是树立品牌,完善市场。根据原州区蔬菜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了《原州区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原州区无公害生产基地管理办法》,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瓜菜上使用,原州区已争取优质农产品认证60个,其中蔬菜类农产品认证34个。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信息“五统一”的要求,整合现有品牌,集中力量打造“六盘山”系列农产品品牌。同时坚持将开拓市场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在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的基础上,及时做好市场预测和信息工作,建成了南河滩、火车站等蔬菜批发市场6个,六盘龙、瑞丰等蔬菜预冷保鲜库3个,马园蔬菜脱水厂1个,培育扶持马园蔬菜产销合作社、原州区利民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5家蔬菜合作社,建立了“农户+基地+协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以蔬菜收购营销点为基础,运销合作组织为龙头,运销大户为骨干的市场营销体系,产品远销西安、兰州、武汉、海南等省市,年外销蔬菜18万吨以上,促进了生产与销售环节的有机衔接,提高了原州区蔬菜市场占有率,达到了以销售增效益、以效益促生产的良性循环。

3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就原州区冷凉蔬菜及设施农业发展而言,虽然成绩明显,但也存在发展资金不足,水资源匮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为了促进原州区冷凉蔬菜产业发展,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蔬菜区域布局,推进蔬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种、不同栽培设施的蔬菜,抓好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发展。

二是加快绿色食品认证,推进冷凉蔬菜无害化生产进程。按照绿色食品生产的相关标准和规程,建立健全原州区冷凉蔬菜生产销售的全程监督体系;加快无公害冷凉蔬菜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市场监管体系、生产保障体系以及质量认证体系的建设;加快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基地建设,以反季节日光温室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以高原夏菜为突破口,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扶持企业积极开展商标注册和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做大做强一批名优品牌;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是积极争取项目,多方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发展。积极向自治区发改委、农牧厅等有关部门争取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促进原州区冷凉蔬菜产业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大与外地蔬菜企业的合作,加快冷凉蔬菜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建厂或进行蔬菜加工贮运。

参考文献

[1]章鹏.关于实现蔬菜供应周年均衡的初步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2,01.

[2]雷菊芳.中国西部高海拔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初探[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

棚户区改造汇报材料范文5

从督查开始到落幕,第三方评估都饱受赞誉。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这是本届政府推进改革深化、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的重大举措,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一项重大举措。承载着如此重要使命的第三方评估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其评估成果又是如何,带着种种问题,本刊记者走进了第三方评估组工作幕后。

把科学性作为评估的重要标尺

相对于国务院派出的八个督查组重点关注的19类60项具体政策,四家单位的评估内容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全国工商联负责评估“落实企业投资自,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中科院负责评估“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评估“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和“实行精准扶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国家行政学院负责评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落实情况。

所谓第三方评估,意味着做出评估结论的机构或个人既非政策制定者,也非执行者,其实质是一种更客观的社会监督。如何让这种监督更加科学、专业,使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各方情况,是四家单位首要考虑的问题。接到任务后,他们根据各自评估项目的特点,设计了各有千秋的评估方案,其中最大的共性是:都把“科学性”放在了首要位置并贯穿始终。

科学界定评估内容。五项评估任务既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又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战略性,如此宏大的话题,只有进一步细分评估内容,才能找到破题的着力点。国家行政学院评估组借鉴国际通行的“目标-效果”评估模型,主要从政策目标、执行过程、执行效果三个维度,确定了针对审改工作的“六评一看”评估内容,即评目标、评数量、评含金量、评监管、评规范、评效果和看下一步审改,着重评估本届政府前四批取消和下放的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于投资、消费、进出口、企业“走出去”、创业就业、公共服务等的促进作用。负责评估棚户区改造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估组,对2013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文件及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的决议和部署、国务院各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政策要点和推进要求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将棚改等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下达与建设进度、资金筹集、土地落实、推进举措等四个方面、12项内容界定为他们评估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明确主要是对今年以来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于精准扶贫的评估,他们与国务院扶贫办沟通,详细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部委分工,最终确定把减贫任务分解、扶贫资金投入、六项机制改革、十项重点工作从中央到基层的实施进展作为主要评估内容。

科学选定评估地点。明确了评估内容,如何选定评估地点和对象是各单位需要攻克的第二道难题,而这也直接决定着评估的准确性。中科院按照评估任务,将评估组分成重大水利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两个组。重大水利工程评估组基于长期工作基础和数据积累,结合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采用经验抽样方法,选定对湖北、江西、四川、重庆、山东、河北、辽宁和甘肃八个省市开展调研,从6类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抽取了8个重大水利工程和5个小农水重点县作为具体调研点。农村饮水安全评估组根据2013年、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投资安排和工程实施情况,分别选取我国东部、中部、西北部、西南部的山东、江西、甘肃和贵州四省作为调研省份。每个省再选择近两年均有项目、投资金额较大的3个县共计12个县作为调研对象。精准扶贫评估组在通过国务院扶贫办查询各主要部门制定贯彻实施方案具体情况的同时,还通过各省区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查询各地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的进展情况,最终在中部、西北、西南地区各选一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每县各选三个贫困村,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从农户层面了解扶贫政策实施进展及其效果。

使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多样化是此次第三方评估的一大特点,四家单位几乎都采用了专题座谈、实地调研、实地走访、资料查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做到了真正的沉下去,倾听基层意见。全国工商联评估组赴12个省市进行重点调研,直接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和建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交流,并对15个示范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期间,他们召开座谈会174场,共有1693家民营企业、38家商会负责人参加;实地走访企业278家;回收有效问卷3044份;获取了大量原汁原味、一手的素材,形成了长达30余万字的材料。中科院评估组除了进行实地调研,还对利益攸关方进行了大量访谈,其中,农村饮水安全评估组对176名政府官员、46个工程承包方、45个工程运营方,85个村的898户农户和30个学校的100名农村教师等做了深入的单独访谈。他们还设计了访谈提纲和问卷调查表,重大水利工程评估组的问卷调查包括五类359个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评估组的包括8类440个问题,内容之翔实令人惊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估组坚持点面结合的评估方法,一方面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农业部、林业局等主要部门进行座谈调研,从面上了解各部门棚改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又由中心办公厅发出通知并提出具体要求,请全国各省区市研究中心协助调研和汇总本地棚改工作情况,从各点了解全国各地政策落实情况。

专业的评估队伍。在评估队伍组成上,各单位都由主要领导牵头带队,选拔的组员也是各领域的杰出专家。如国家行政学院评估组就由党委班子4位成员以及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经济学、行政法、政治学、社会管理、文化科技等领域的22位专家组成,还成立了由相关专业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13人顾问组。中科院评估组主要依托正在筹建的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开展,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环境健康,农业农村发展及政策评估等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评估工作。

此外,规范高效的组织实施,也是确保评估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各单位均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范,编制详细的调研手册,对调研过程涉及的具体事务如材料管理、人员资质、保密要求、后勤保障等做出明确安排,所有参与评估的工作人员签署了保密承诺书,确保了评估工作稳妥有序进行。

把找问题和提建议作为评估汇报的重点

引入第三方评估,就是要发现一些政府内部监督碰触不到、不敢公开的问题,让监督更加客观、独立、公正。翻阅四家单位提交的5份评估报告,记者发现,这些报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简短肯定成绩,将更多的篇幅用于摆问题、提建议。

对于政府最为关注的简政放权问题,国家行政学院评估组,在简要肯定削减行政审批项目数量目标实现良好、进度超出预期的同时,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问题:行政审批等事项数量不清。同是行政审批事项,在不同的地方和部门,有的一项指小项,有的指大项。有的一个大项包括二十几个小项。相当一部分地方没有搞清楚行政许可审批与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区别,行政审批与备案、资质资格认定、评比达标等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厘清。保留的审批等事项仍然过多,如,实行“先照后证”,企业出生容易了,但目前企业登记前置许可项目还很多,如果不加大力度减少各种“证”,企业出生了也活不好,甚至很难活下来。此外,评比达标等事项过乱、资质资格类项目繁多、取消下放事项含金量不够高、监管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审批自由裁量权过大、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审批和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也逐一在列。对于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专业性建议:对各地各部门编制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进行统一规范;尽快出台对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建立中介机构诚信评价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对中介机构服务加强监管;加大对地方审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等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估组就棚户区改造提出了问题和难点:如地方资金缺口和中长期债务压力普遍增大;部分拆迁户诉求过高,拆迁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大;部分转型和改制的国有企业以及老工业区的棚改困难较大等等。他们还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按照现行规定,棚改等安居工程只有在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全的条件下才能开工,但办理“四证”环节多、耗时长,为保证开工进度,相当一部分项目只能边开工边办证。由于“四证”不全,金融机构不能放贷,政府和施工企业的筹资难度大大增加。对此,他们建议通过建立绿色通道、推行“并联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确保项目及时开工、合法合规施工;同时,预先做好项目选择和审批准备工作,方便国家任务下达后及时开工。

全国工商联在落实企业投资自的汇报中,谈到《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目前放权力度有限时,先定量地指出问卷调查中49.18%的民营企业认为仍需进一步下放核准和备案权限,然后举例指出,有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已下放给地方政府,但关键权限仍在相关部委,没有同步下放。项目投资核准目录缩减后,出现了一些法律法规修改不及时,一些领域“旧政策已破,新政策未立”,有的政策变动过频,有的不科学等问题,给民营企业投资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记者还注意到,此次第三方评估提出的政策建议并非大而化之,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

田间水利工程资金整合难题困扰地方多年,中科院建议,充分考虑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系统的项目特点,在县级层面编制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中长期规划,指导项目区设置和建设标准,解决资金整合统筹难度大的问题。对此,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水务局局长杨永超说:“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抓手,整合统筹涉水涉农建设资金,这个建议接地气,可操作。”

“片区扶贫和精准扶贫任务不协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估组直截了当地指出,片区规划出台后,不少部门没有落实规划提出的项目,有的省份项目整体落实到位率只有两成。对此,他们建议,对涉及区域发展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十项重点工作的重大项目,要优先启动,即使“十二五”规划实施不了,也要纳入“十三五”规划。“片区规划与精准扶贫结合着做,这个建议实事求是。”一位参加了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调研督查的“老扶贫”如是评价。

棚户区改造汇报材料范文6

备春耕生产情况汇报

区农业农村局

年初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派驻工作人员深入各村,动员广大农户积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筹备春耕所需资金和物资,指导农户适时开展农业生产。现将备春耕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一、春耕生产情况。

(一)种植结构调整情况。

预计今年计划播种面积58115亩(森工24948亩;长胜乡27847亩;区街5320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玉米23945亩、大豆22055亩、鲜食玉米5000亩、谷子300亩,种植果蔬3451亩,中草药2480亩,其他作物884亩。经济作物较去年相比增加6000亩。

(二)春耕生产资料、资金准备情况。春耕生产共需柴油124吨,已下摆18.6吨;需要农药16吨,已下摆2.4吨;需农膜1.5吨,已下摆0.75吨;需种子80吨,已下摆20吨;需化肥736吨,已下摆60吨。

现已协调长胜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1700余万元,春耕生产资金已经有保障(现已没有缺口)。经调查没有农户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春耕生产的情况。

(三)农机具检修情况。岭东区共有农业机械728台套,其中拖拉机共305台(中大型290台,小型15台),配套农机具423部,现已检修机械110余台套。

(四)绿色基地建设情况。东沟小米种植面积全面落实。小米合作社已同35家农户达成了种植意向,面积300亩。目前,合作社正在规划土地,有意向的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倒茬、轮作。整合技术人员和育苗棚室资源,集中开展了棚室育苗,育苗棚点火面积2600平方米,减少了运行成本,有效的发挥了技术优势。

(五)秸秆离田情况。2020秸秆作物面积42928亩,秸秆总量11790吨,秸秆可收集量10364吨。现全区秸秆未离田面积5307亩(其中,长胜乡200亩,区街240亩,林场4867亩未离田)。剩余未离田的地块,预计将在本月末全部打包离田,确保不影响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问题。

(一)秸秆离田难度大。今春回暖快,降水偏多,剩余未离田地块为低洼涝地,给离田作业及带来一定困难。

(二)虽然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传统粮食种植面积仍然偏大,经济效益低,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种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协调服务。积极帮助涉农企业和农民协调解决生产经营和春耕备耕中遇到的疫情防控、用工需求、农资供应、资金协调、运输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为企业和农民破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做好春耕生产物资筹备工作。组织农民加快订购农资,加快下摆进度。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产品进行监管,给各村屯下发种子、农药、化肥重要农资采购登记表,做到农民采购的农资可追源,确保不出现坑农事件。加快推进秸秆离田还田工作,确保3月末完成秸秆离田任务,确保农民如期种上地、种好地。

(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特色种植养殖上聚焦发力。积极发展果蔬、杂粮杂豆、鲜食玉米、食用菌、北药等特色种植。扩大北药种植规模,鼓励种植观赏性药材花卉(返魂草、白鲜皮、紫花地丁、赤芍、白芍等)给予补贴,力争中草药种植面积扩大到18000亩(包括林下种植)。壮大食用菌栽培规模,重点培育5—10个栽培大户,积累种植经验,引导更多的农民和社区居民脱贫致富。组织成立以种植食用菌为主的农民合作社,利用房前屋后的剩余空间重点发展以黑木耳、花菇为主的附加值较高的菌类种植。积极打造“珍康东沟” “润泽农业”南果北种等地标式系列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