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监理工作总结范例6篇

棚户区监理工作总结

棚户区监理工作总结范文1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步伐,全面提升城区的城市面貌,切实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决策部署,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进一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增加经济发展载体容量,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分步实施、分块负责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改造所需资金由购房户自行承担原则; 4、先易后难,民主决策,逐步推进原则; 5、在同等条件下,无房户优先考虑购房和有公房的必须无条件退出公房原则。 三、实施计划 该项目总投资约7722万元,改造面积5.94万平方米,安置居民540户,户型为90-120平方米不等,主要分三个户型。通过改造确保棚户区居民能住上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健康的新型社区。同时将置换出的土地进行重新平整,合理规划。 四、实施步骤 棚户区改造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年3月至年4月)。由街道办事处社区事务办公室牵头,社区居委会协助,组成专门班子,将国家关于棚户区改造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同时对住户的情况进行拉网式调查,确保做到数据准确、翔实,为今后的拆迁和安置工作奠定基础。 2、调查核实阶段(年5月至年7月)。由街道办事处社区综合服务站牵头,对棚户区居民及符合购房条件的(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8平方米,含18平方米,户籍人数以上年度12月31日前户籍人数为准)的居民进行调查核实,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对居住在棚户区且无能力购房的居民,要妥善做好安置工作。 3、项目建设阶段(年8月—2014年8月)。街道办事处指定专人,动态监督棚户区改造进程,根据棚户区改造的进度,逐项落实棚户区改造的各项政策,确保项目主体工程在2012年8月前完工。 五、工程管理 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认真执行《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工程管理。 六、资金筹措 该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主要由购房户自筹解决。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街道办事处要成立以街道办主任为组长,人大工委主任、纪工委书记和武装部长为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桃源建岭棚户区改造项目。 2、明确责任。由街道办事处纪工委牵头,负责项目申报、立项。由办事处社区综合服务站牵头,主要负责棚户区摸底工作,制定改造工程计划,购房户审核、申报;项目拆迁宣传教育,动员被拆迁群众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确保拆迁工作稳定、顺利进行;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相互配合,密切协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 3、强化监督。街道办事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阳光操作”的原则实施棚户区改造。特别是有关棚户区改造政策、标准和程序要公开公布,拆迁、建设、安置等重要环节要实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实行工作责任制,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将监督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增强责任感。建立棚户区改造工作监督检查动态管理制度,对棚户区改造的进度等情况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检查,每季度一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督促落实。

棚户区监理工作总结范文2

(一)总体概述

1、建设需求情况。本地从2008年开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本地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对象有****户,占当地城镇人口的比重约48%,经过测算,约需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

2、规划及完成情况。本地住房保障的总体规划情况,截至2013年底,规划目标已完成****套,解决了*****人口的住房困难问题。相对“十二五”期末,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到达到20%以上的目标,目前本地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已达到了25%,相对总需求,还需建设 ***套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住房,还有**** 保障对象的住房条件需要改善。

(二)投入情况

1、资金需求情况。根据建设需求测算和规划情况,当地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2010年-2013年总需求为56325万。目前,财政资金补助*****元、企业等民间资金、银行贷款、其他等实际投入*****万,市县财政补助政策目前按土地出让金的5%用于配套保障性住房建设,预计资金缺口约*****万元。填写附表1。

2、按规定渠道落实资金情况。目前已从财政预算***万、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提取***万、土地出让收益提取****万等规定渠道落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

3、成本测算情况。***市***小区保障房项目总套数***户****平方米,总投资12966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6347.2万元,其他资金6618.8万元,单套成本约计10.13万元。(详见附表2)

4、融资贷款情况。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成立***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平台,现正在与省保建投合作并通过保建投与银行协商及办理手续。

(三)计划完成及分配入住情况

1、建设及竣工情况。2010-2013年,本地保障性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的建设****套及竣工8961套(详见附表3)。

2、建设方式及建设布局。公租房(含廉租房)、城市棚户区的建设方式有新建、改建、购买及租赁的形式,主要采取新建,集中建设占68%,分散建设占32%。

3、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具体条件(详见附表4)。

①根据**政办函【2009】159号文件、**政函【2012】72号文件规定,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条件:城镇居民常住户口;低收入家庭;无房户、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3平米(含13平米)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

②根据《***市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办法》**政办发【2010】10号文件规定,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条件:申请人必须具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在当地工作或居住;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符合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标准(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元-600元);无房户、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3平米(含13平米)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

③根据《***市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办法》**政办发【2011】9号文件规定,申请经济适用住房的条件:申请人具有当地城镇户口,并在当地工作或居住;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家庭资产净值符合市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标准(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无大额资产、无高档小汽车);无自有产权住房或现自有产权住房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人均居住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4、租赁补贴目前已发放****户。

5、本地住房保障信息化的现状。

①住房保障对象的基本信息、保障房房源信息、房源分配、租赁补贴发放信息,在建及竣工项目信息等,已录入了湖南省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

②已享受租赁补贴、廉租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住房配售保障的保障对象在***房地产网站中进行了公示。

(四)运营管理情况

1、保障性房的商业配建情况。我市发改局、房产局、规划局、国土局已联合发文制订了《***市商品住房用地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14]4号,市物价局下发了《关于核定保障性住房配建费征收标准的批复》**价字[2014]10号。商品住房用地项目在市规划局发出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国土部门在“招、拍、挂”须知、“招、拍、挂”公告和土地出让协议中,明确了配建的相关事项,该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2、租金情况。廉租房租金的收取,按市物价部门核定的建筑面积1.2元/平方米收取标准收取。公租房租金,暂按*政办发[2012]25号文件执行,按当年同区域同类住房市场租金平均水平的70%收取。租金主要用于其管理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及维修费用。

3、后续管理情况。成立了廉租房管理中心、公租房管理中心、**物业管理公司,专门负责管理保障房项目和小区后续物业管理工作。保障对象集中,素质不一、困难多、矛盾多,租金收缴难、小区管理难。但通过人性化管理,基本做到管理规范有序。

4、产权办理情况。廉租房、公租房产权归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所有,房屋仅租用。经济适用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产权属划拨土地,产权证上注明土地性质为划拨,房屋类型为经济适用房(棚改房)。符合产权登记条件的保障房基本已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二、本地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好作法、好经验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中,我市重点抓好了*****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分配运营管理工作:

(一)、近年*******棚户改造

基本情况:***市**街道办事处前身为原******,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项重点工程之一,曾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是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基地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原有矿区资源濒临枯竭,于2003年实施政策性破产关闭。2004年12月28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办事处。有常住人口1.6万人,其中退休职工6000人,有住户5475户,其中无房户621户,占12%。有住宅17.3万多平米,其中棚户区5.54万平米,占36%,其中又有212户2.35万平米建筑在采空区。为切实解决**地区居民住房问题,我们在省市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2010年开始,积极有序推进国有工矿区区棚户改造。至2013年底,共完成1815套并全部分发到住户手中。

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市市委、市政府对桃矿棚户区改造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立项、资金配套、用地、规费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将**棚户改造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调研、座谈,反复征求意见。我市市委书记**调任***后,调研的第一站就选在****,并在座谈会上明确表示“要将**打造成全市小城镇建设的样板”,对**棚户区改造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申报、技术指导方面全力配合。市委副书记、市长***多次亲临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指导。市房产局在项目申报、技术指导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办事处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将棚户区改造列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成立了由工委书记任总指挥,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项目指挥部。

    2、主动作为,准备充分

    一是突出规划编制。我们按照打造“富裕、秀美、文明、宜居”新**的定位,坚持统筹规划,不单纯就棚改而改造,对重点片区按照“成片、成块、成建制”的要求,聘请了湖南省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市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了棚户区改造详细规划。二是突出摸底测算。组织国土、规划、财政、建设等部门,对棚改项目的拆迁费用、建设成本进行详细核算,算好改造成本账,为制定统一的开发政策、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奠定基础。三是突出安置政策制定。按照让老百姓尽量少花钱,甚至是不花钱就能住上新房子,让发展成果惠及老百姓的原则,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办事处原棚户房大部分为20—30平方米,我们在棚改中明确规定,以50平方米为基准,5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居民不出钱,50—60平方米的居民只出多余面积的50%,60平方米以上的居民处多余面积的100%,并且所有的税费都有办事处承担,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四是突出舆论环境的宣传。充分尊重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广泛宣传棚户区改造政策,充分获得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办事处印发致广大居民、党员干部的一封信2万余份,制作悬挂棚改宣传标语120余幅,制作墙体标语200多条,广泛宣传棚改的重大意义和优惠政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维护拆迁工作秩序,在全办事处营造了棚改工作的浓厚氛围。

    3、坚持“三严”,确保成效

一是严格按照程序招投标。在工程招投标上我们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招投标上做到“七不”:不打招呼、不管招投标的不插手招投标、指挥部成员亲朋不参与招投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请吃、不参与招标方安排的娱乐活动、不泄露招投标信息、不干扰招投标事宜。通过随机抽选招标公司和监理公司,严格起草、审查招标文件,公开、公正组织开评标,全程跟踪施工组织、实施等步骤,严把准入关。二是严格按照制度管理资金。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为严格管理资金,我们设立专账专户,确保专款专用,根据工程进度拨款,保证工程运转正常,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工程的进度。严明财政纪律。为了确保资金的正常使用以及发挥资金的正常效率,我们坚持民主管理,集体会审、一支笔签字的原则,对弄虚作假、侵占挪用和违规使用的,要求依法严肃查处。严订章程。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项目会审制度、原始台帐会签制度,对于手续不全的,财务拒绝支付。严格遵循工程结算流程,坚持实事求是合理使用的原则。建立工程竣工结算中的核对与编制好结算资料的四个环节,工程量的审核、定额单价的审核、其他费用的审核,严格按规定流程审核结算。三是严格标准监管质量。我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聘请了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公司实施工程质量的全程监管。同时,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也组建了工程技术部,聘请技术顾问和设计人员8名,坚持在现场把关,以适时解决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依法依规按程序聘请组成了项目监理部,配备监理7人,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除了专业的项目监理、质量监督以外,我们还聘请了人大代表、老干部、老工程师,组成12人代表的群众质量监督小组,天天在施工现场跟踪监查质量,形成了质量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监管模式,从而有效地杜绝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4、多方筹措,破解资金难题

棚户区改造最大的难点就是改造资金问题,我们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多种途径筹措改造资金,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对内挖潜、对外吸引、对上争取、对下合作”的办法力克棚改资金瓶颈难题,取得了棚改工作最好水平。一是对上争取资金。认真做好各种调研及报表等基础工作,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和市级财政配套。同时大力加强与省***局的汇报衔接力度,争取省***财政补助,近年来我们共争取省***财政补助 800多万元,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建设。二是对外招商引资。我们积极盘活自身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我们良好投资环境,完善政府服务职能,有效增强了**对外招商吸引力,以土地为资本,吸引“老板”投资,建成后的房屋优先安置**职工。三是大量吸收社会资金。积极向金融机构申请专项改造贷款直接用于棚户区改造,以门面做抵押鼓励个人带资投入棚户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棚户改造步伐。同时向居民积极宣传棚改政策,引导居民科学回迁,吸纳居民手中资金,交纳回迁安置房的结构差价及上靠户型的成本造价。

(二)、我市保障性住房分配运营管理工作

我市保障性住房小区入住对象符合条件、入住管理规范;环境好、氛围好;租金收缴率100%。主要做法:

1、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分配运营阳光化。一是制定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市城镇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细则》、《***市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办法》、《***市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摸号选房规则》、《***市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办法和联席会议审批制度。二是严格执行“联合审批,三级公示”制度。三是强化年审退出机制。对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每年3-5月份,组织居委会、办事处、民政等单位联合进行年审,对承租人家庭情况已发生了变化不再符合实物配租规定条件的,或将所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改变用途或累计6个月以上未交纳廉租住房租金的,取消其廉租住房保障资格,收回廉租住房,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对于空置、转让、出租的保障性住房予以回收,使真正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得到实惠。

2、强化关口管理,确保入住管理动态化。一是把好准入关。 严格按规章制度办理各类保障房的申请、审核、分配工作,全过程一律公开化,重点做好分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分配过程、分配结果的“六公开”,坚决堵塞漏洞,严防不正之风。二是把好配售(租)关。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房申报对象,及时组织保障房配售(租)摸号选房大会。我市先后进行了9次保障房配(租)售摸号选房现场会。三是把好退出关。建立保障对象入住的住前、住中、退后三查机制。即住前审查入住资格,入住过程中检查家庭收入变化情况,退出之后检查腾房补入到位情况。对入住保障户每年进行年审,对不符合入住条件的限期收回,重新分配。四是把好监督关。建立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司法监督、人大监督等多种监督体系,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全程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做到充分尊重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凸现“全程监督,公开透明”。五是规范物业管理关。对已竣工入住的**小区、原**小区,我们投入60多万元成立***物业公司,引进市场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小区物业管理,积极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优质住宅小区。

3、强化服务交流,确保分配管理人性化。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涉及千家万户,连接各方各界,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望值大,稍有不慎,就易造成误解,引为矛盾。为此,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好与群众的交流沟通,取得群众的支持,情感上的相通。一是做好政策宣讲,保证政策执行全覆盖。二是制定轮候配租(售)机制。三是及时解决入住后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在已竣工入住的**小区、原***小区等,我们组织人员24小时值守,对每名入住对象反映的问题,不分大小,不论缓急,一律认真对待,及时处理,决不留半点隐患,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群众满意、安居和谐的保障房住宅小区。

三、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顶层设计

1、保障方式的思考。

考虑到住房群体的特殊性及产权权属的复杂性、今后新的住房困难群体的出现,建议:①保障房采取产权归政府所有,只租不卖,加强退出机制的政策设计。同时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来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目的。②建立保障房申请的部门联审机制(房产、民政、工商、公安、交警、劳动人事、银行),并建立统一的收入及财产情况信息平台。③建立保障房诚信体制。对提供虚假信息骗取者,应进入诚信档案,实行社会联动制约机制。④退出机制应有严厉的惩戒和强制措施。

2、政策制度的思考。

①每项政策的出台要有很强的操作性,有完善的配套政策依据作指导(各部门政策上要一致)。如:经济适用房、棚改房,在银行按揭上,住房保障政策上对保障对象可进行银行按揭贷款,而银行在执行政策上又有很多不符合银行贷款的条件要求(如划拨用地不能作抵押,无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款保障不能贷款等),执行上都很尴尬,而是以办不了而告终。由此造成个别保障对象不能理解,到处上访。

②要能简化程序和流程,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保障房项目实施时间节点要求很严,面临不确定因素很多,特别是拆迁户要求,拆迁资金兑付要快,而银行贷款门槛高、手续程序复杂,资本金及抵押物等与商品房开发项目同等条件,导致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针对这一特殊性,在政策上要有可操作性,金融部门在保障房建设方面也要承担一些义务和责任。贷款政策也不切合实际,没有针对保障房,特别是棚改房的特殊情况,应调整贷款政策,如棚改前期拆迁补偿资金,是一笔需兑现的较大资金,资金不补偿到位,老百姓的拆迁矛盾没法解决,拆迁工作就难开展,导致连锁反应,相应工作便停止不能进行。而银行贷款却要按融资要求项目进展到施工许可证办理完成才能安排,明显与实际出入较大。

③社会资金、民间资本,主体人考虑多的是资金投入效率、政府保障措施。可以对租金收入优先偿还其投入的资金,或者是协议约定其投资产权、经营权、经营期限等。保证资金回报率。应有统一的政策和说法,如上面只定原则,而纪检、审计等监管部门又只按条条框框卡,下面很难操作。

④促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定专门的管理人员,同时保证物业维修资金。由于保障房维修资金尚无着落,而维修是必然,县级财政又是吃饭财政,希望能得到中央、省级的专项补助资金,另外当地财政也考虑部分资金来弥补该项缺口;物业管理人员工资及经费每年财政应列入预算。

3、租金定价机制的思考。租金的收取标准,分类补贴,充分发挥租金的调节作用。省级应确定各类保障房的定价原则,否则下面很难操作。

(二)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1、资金的筹集。如何完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形成政府、企业、银行协调联动、共同投入的良好格局,解决保障性安居工程“钱从哪儿来”的问题。如何确定地方配套政策,如何科学确定省级配套政策和标准。具体到地方是吃饭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投入只是一句空话,应加强:①配建政策要硬;②土地收入、住房公积金提取要真正到位,必须加强省级财政部门对地方政府的监管;③公共财政预算,特别是工作经费、机构编制,省级应有强行规定约束地方政府。

2、资金的分配。如何完善现有的“因素+公式”的资金分配办法,科学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应结合考虑各地财政状况,合理调整系数,防止财政状况好的分配钱多,较差的特别是人口少的分配钱却偏少,形成恶性循环。

3、资金的使用和监管。主要是财政部门要改革监管方式,在住房保障部门设立专户,将资金及时拨付到专户,重点加强建设过程中的使用情况监管。而资金拨付时的前置限制,说穿了保障房建设本身程序复杂、难度大、各项目实施单位都不是很积极,如果资金使用要求过于苛刻,加上财政不能及时拨付,导致帐上的钱用不下去。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可持续管理

1、在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进入退出机制,促进公平分配,让保障房住得进,也退得出方面:保障房只有产权归政府,只租不卖,严格准入条件,严格动态管理,对保障对象的无理诉求要进行严厉打击,并且上下一心,口径一致,才能确保该项工作的可持续管理。

2、保障房空置的主要原因:不是真正无人住,而是交通及生活不便,给入住对象增加额外负担,造成雪上加霜。

3、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入保障性住房的后续管理方面:关键是政策支持,应鼓励“闯”、“试”,别动不动就用条条框框卡、查,否则没人敢“试”,上面怎么鼓励也于事无补。

4、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关键是如何核对对象的收入及财产状况,实行差别化租金,缺少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5、对共有产权试点的考虑和想法。

不宜强行推广。因:①租金难收缴,理论上可按比例收缴,操作起来影响因素很多;②物业管理费难收缴,主要是权利人的义务履行有困难(公有部分产权人);③维修责任难划分,有扯不清的皮。

6、推进棚户区改造的难点。

①融资难。前期征拆资金需求量大,而银行恰好设制许多条件都是项目前期难到位的(如“四证”:土地使用权证、工程用地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许可证);银行融资要求先要有省下达的棚改计划,而计划一下达考核时间节点严,实施中不确定因素多,很难按预期时间推进,导致不能完成目标任务,而考核上要问责。想提前先行启动棚改项目,达到一定条件再作项目计划申报,而银行融资又设定了条件,融资不到,拆迁补偿资金不能对付,拆迁工作不能完成,项目实施也就推不动。结果是实施单位很无奈,左右不是。

②棚改项目中产权形式复杂,政策打架,难完整到位。如商业配套的土地取得形式、补交土地出让金程序;商业地块的招、拍、挂,如何与项目同期建设;如何便于开发商统一开发,避免开发商担心,难啃的要我们做,赚钱的是别人干。

棚户区监理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城市;棚户区改造;档案管理

城市棚户区改造不仅关系到民生问题,还和城镇化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过程中,需要将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资料以档案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并保存下来,所以档案管理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非常重要。

一、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政府和社会民众都对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非常重视,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将相关的信息、资料真实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以档案的形式保管好。由于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至关重要,所以对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档案管理,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并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在档案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提供利用服务。

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整个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棚户区改造前的照片、音像等文件、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工程立项审批、设计图纸等副本文件以及棚户区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至竣工时形成的一系列文字、图表、电子形式的文件等,涉及到很多方面,档案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档案管理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检验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一方面,国务院在2000年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档案管理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了档案管理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而档案管理就是负责全面、准确地记录改造工程的施工情况以及质量责任落实情况,确保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落实,也就是说,棚户区改造工程档案管理的过程,也是对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和监督的过程,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另一方面,棚户区质量改造工程的最终产物,除了具体的建筑物,就是工程档案。一旦棚户区改造工程出现重大事故,需要开展调查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全部的情况。而档案资料负责真实、全面地记录工程信息,真实反映工程的质量,具有唯一性、依据性、原始性等特点,可以全面、综合、客观地反映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的全部情况,具有质量责任检验监督的效果。所以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实施档案管理有助于检验、监督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质量,进一步促进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的提高。

(二)有助于查处事件。在工程建设领域,导致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而档案则是分析、审查行为的重要信息。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及时提供档案利用,真实的档案信息是对工程招投标、回迁安置、资金使用等活动最原始、最直接的记录,所以只需要查找档案信息,通过对该工程土地出让、施工技术档案、预算和决算等档案的分析,就很容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档案的凭证和依据作用,严厉打击犯罪分子,扼制棚户区改造工程领域中各种现象的滋生,确保棚户区改造工程中物尽其用、财尽其用,保障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在促进城镇化发展、改善民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严格规范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档案收集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充分发挥档案的凭证、依据作用,有助于提高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可以为事件的查处提供依据,有力打击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实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蕾.发挥城建档案信息在城市拆迁改造工作中的作用[J].兰台世界,2014(S6):55.

棚户区监理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政府;棚户区;改造;保障;模式;方略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gress, pay attention to shantytowns transformation for real life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local government shantytowns transformation model and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strategy.

Keywords: government; Shanty town; Modification; Security; Mode; strategy

引言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棚户区规划管理滞后,违法建筑集中,住户多属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差,流动人员多,安全隐患大,管理机制不完善,成为社会不良现象的多发地,与现代城市的整体形象不和谐。因此,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全面改善城市形象。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一、拥户区改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资金保障问题

在棚户区改造中,资金往往是影响工程进展的最大问题。许多地方为了加快棚户区改造,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部分棚户区改造资金来源都比较复杂,有政府投入、有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有市场化融资。但在实际动作过程中,往往因某一方面资金不到位而影响其它融资渠道的实现。

1.2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棚户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一些改造项目中存在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的问题,影响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困难户多。承受能力差

目前被拆迁户的安置方式一是货币补偿,二是产权调换、互找差价。由于困难户多为双困户(经济和住房),因而,如选择货币补偿,一般获得的货币补偿款不能在市场上买到房,因而选择产权调换的比例较大。但因原住房一般都是简易房,安置房为高层框剪结构,所以一些群众交不起差价款,产生“动迁不起”的现象。

1.4“针子户”问题

棚户区改造的多个项目都有个别被拆迁户漫天要价,形成“钉子户”。部分未完成拆迁的房屋还占着安置楼位,直接影响安置楼工程建设,影响棚户区被拆迁居民按时回迁。

二、棚户区改造的几种模式

棚户区改造尽管由来已久,但是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还是始于2005年以后,特别是2008年中央重新启动安居工程以来,棚户区改造已经成为城市政府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由于全国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在具体实施和运作过程中又体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并形成了棚户区改造的不同模式。

1.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阜新模式。阜新市全市棚户区面积为387万平方米,其中5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棚户区283万平方米。棚户区户数占市区总户数的28.68%,人口占市区总人口的28.98%,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低收入困难人群,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高达75%。2005年,阜新市被列入辽宁省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房屋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涉及居民81820户、22.66万人,到2006年底就已经有85%的拆迁户入住新居。回迁中,阜新市按原面积每平方米120元结算结构差,合理超面积部分按每平方米650元购买,超过合理面积部分按每平方米1100元购买。从而使绝大多数居民经过棚户区改造后,不但改善了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还拥有了价值数万元的房屋资产。阜新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还以土地置换为依托,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优化工业结构。引进了双汇、伊利等农业产业化企业,培育发展了资讯、旅游、社区服务等服务业,扶持和发展了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化工等工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阜新市的棚户区改造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作为重要切入点,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探索了一条路子。

2.以健全住房保障为先导的长沙模式。2009年,长沙市政府按照中央关于实施安居工程的精神做出决定,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二环线以内约730万平方米的成片棚户区改造任务,使目前住在这里的6万户、20万人口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并计划在2009年力争年内完成棚户区拆迁200万平方米,完成安置棚户区拆迁户的6000户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和7000套廉租住房的建设任务。与许多城市的棚户区改造不同,长沙市是按照“一健”、“三改”,即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改革制度、改造房屋、改善环境的思路,以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为切人点来推进棚户区改造。2008年,长沙市就推出了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的改革尝试:向低收入无房户,每户发给货币补贴8万元;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每户5万元;对改制企业职工,过去没有享受房改政策的,每户增加补贴2万元。在未来3年的棚户区改造中长沙市决定:一方面,通过廉租住房来安置那些符合享受住房保障条件的拆迁户;另一方面,对所有棚户区的原住户将继续推行并不断完善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的保障方式,变以往的“补砖头”为“补人头”。

3.变商业开发为政府主导的哈尔滨模式。在一些大城市,随着近些年土地价格的上升,如果政府将棚户区的土地以商业开发的方式运作,不但可以得到十分可观的土地出让金和税费收入,又能省去许多麻烦。但是哈尔滨市政府却没有这样做,他们认为,这样一来棚户区居民得不到实惠不说,还会加重他们的住房负担。于是便采取了变商业开发为政府主导的棚户区改造模式。在政府主导下,他们对棚户区改造进行了统筹规划,并经过测算后宣布了拆迁政策:选择回迁安置的可以事先选好面积户型,在拆迁面积以内的实行“拆一还一”,一分钱不用掏;超出拆迁面积10平方米以内的,只需支付1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建安成本;超出10平方米以上、20平方米以下的,加付综合配套成本,每平方米房价也不超过2000元。如果选择异地安置,在拿补贴的同时,还能以优惠价格购买其他地方的保障性住房。2008年全市实际筹集棚改资金16.51亿元,而投入使用资金量达到17.63亿元。政府通过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和银行融资,先后筹得资金25亿元,这些资金到约定偿还期,光是支付利息就需要2.12亿元。这就是说,棚户区改造中政府不但不赚钱,还要拿出一定的补贴。

以上三种棚户区改造模式各有特点:阜新模式将棚户区改造与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实际上是从更大的视角将棚户区改造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统一了起来;长沙模式是在改革和健全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得以展开的,表明改造与改革是分不开的,只有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才能推进棚户区改造的顺利进行;哈尔滨模式充分显示出政府的作用,棚户区改造原本就应当是政府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政府不但不能从中渔利,甚至还要从财政拿出钱来予以补贴。上述几种模式,从不同角度为搞好棚户区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棚户区改造基本方略

1.坚持施惠于民。棚户区居民不仅大多属于城市低收入人群,而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他们的住房状况基本上没有得到改善。这次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实际上带有一定的“还账”性质,就是要让这一部分人群也能与其他社会群体一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体现社会公平。因此,棚户区改造不仅要坚持政府主导,同时还要坚持施惠于民。对改造难度大、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的棚户区,应当比照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土地划拨等优惠,并在建安费用方面予以资助。即使是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棚户区,也要在政府的主导下,首先解决好原居民的住房,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棚户区改造中,与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的,就是如何处理好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对已经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应在不低于1:1的基础上予以补偿;对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但使用人能够证明房屋来源合法的,应实事求是地给予核定产权;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手续不全的房屋,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拆迁户能够接受的处理。施惠于民,不仅要让棚户区居民在住房上得实惠,还要综合考虑到他们的就业以及生活方面的相关问题,使其幸福指数得以全面提升。

2.改造与改革并举。棚户区改造要与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结合起来,既要与前期改革和现行制度相衔接以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又要着眼于未来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按照这一思路,针对棚户区住户的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政策安排:一是对未按房改价购买公有住房的棚户区住户,可以先按房改价购买后实行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也可以在改造后按房改价购买原住房面积部分再适当找补结构差价。二是实际安置面积超出原有面积,但在当地规定的最低安置标准内的部分,应按经济适用房价格或实际成本价购买,超过部分则按照市场价购买。三是无力购买超出原住房面积部分的,可以通过合同约定,对原面积部分确认产权,超出部分按成本租金或廉租住房租金水平建立租赁关系,将来具备支付能力且愿意购买的,允许其再购买租赁部分的住房。四是对无力购买安置住房的居民,应允许其选择租赁方式安置,将拆迁补偿安置款专项存储,作为租赁期间的备付租金用于逐期支付房租,也可以作为居民的租赁保证金以息补租。

3.加强工程监管。政府在棚户区改造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不等于政府需要包办一切,不但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棚户区可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就是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也可以由政府做出整体规划再将工程发包出去。政府的责任首先是要做好棚户区改造的工程规划,具体规划可以由设计部门来做,但政府要对规划予以审定,使规划做到科学合理。由于棚户区居民安置房包含相当一部分政府优惠,规划标准必须以小户型为主,这就更需要提高住房户型和环境设计水平,实现在较小户型面积内达到较高舒适度,同时又要兼顾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可改造性。在开发、设计、拆迁、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应当尽可能地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有实力的单位参与建设。为了做好棚户区改造的监管,应当成立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或各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在明确实施主体的基础上,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棚户区改造。地方政府还可以将棚户区改造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内容,明确实施过程中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建立棚户区改造监察制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棚户区改造是—个长期、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政府部门的认知水平和法规、政策的制定,又涉及到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谢登科,南婷.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N.经济日报,2009—12—29(1).

[2]车玉明.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N.光明日报,2009—08—11(1,3).

棚户区监理工作总结范文5

在城区内的棚户区叫做“城中村”,其耐火等级一般为三或四级。棚户区大都住宅密度大、使用年限久、人员安全意识差,所以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极易导致火烧连营。

如何加强棚户区的消防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建设平安区县、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棚户区火灾隐患的消除问题,其实质是一个消防工作如何社会化、全面化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消防机构自身。

首先我们谈谈棚户区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危害:

1.消防车通道不畅通。大部分棚户区周边的道路狭窄蜿蜒,路面年久失修,有的通道过窄消防车辆根本无法驶入。

2、消防水源缺乏,火灾扑救难度大。棚户区往往位于城市边缘区域,无天然水源,无市政消火栓管道经过。消防供水只能通过运水供水解决,一旦发生火灾造成大面积蔓延,不能保证在第一时间将火势控制到最小。

3、建筑耐火等级低,火灾负荷大。棚户区民房大多以木桩做顶棚承重材料,建筑密度大,房屋互相紧邻,建筑之间没有可靠的防火分隔;住户房屋内多堆放大量废弃可燃物等,居民做饭普遍使用煤气罐、冬天取暖普遍使用烧煤,烟囱不能经常性的保持清理。生活用火致火因素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发展、蔓延快,在短时间内导致大面积燃烧,易形成火烧连营之势,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4、电气线路私搭乱接,严重老化。棚户区内的电线布置多为直接接入住户房顶的架空电线。有的棚户区内缺乏统一管理,电线、网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多种强弱电线混叉在各住户之间。有的住户内电气线路严重老化,裸线、电表箱直接敷设在建筑的可燃材料上。一旦电气线路发生过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5、人员老龄化,贫困低保户居多,自防自救能力不高。棚户区内常住人口多为老弱病残,个人自理和安全自防自救能力差,发生火灾后由于建筑耐火等级低,屋顶坍塌速度快,发生火灾后如若不能及时得到帮助逃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6、缺少规范化的管理,隐患整改困难。对棚户区的监督管理,按照《吉林省消防条例》和公安部61号令和《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规定,应二道区棚户区由辖区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按照网格化管理的分工负责管理。但公安派出所和街道因人员不足,整治能力有限,业务知识不强,除专项整治活动外,对该类场所的日常检查次数较少,重视程度不够,且检查后对存在的问题仍无力解决。

三、隐患形成的原因

(一)自建住房。上世纪50至60年代,在没有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自己建房的方式解决住宿问题。家庭人口增加后,随着住房面积需求的增加,又在自家住房周围随意扩建。当时对相关的消防安全也无具体要求,更不用说建筑耐火等级、消防水源和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等问题。久而久之成为了今天的历史遗留隐患。

(二)在计划经济时代国企单位和事业单位建造的员工集体宿舍。随着上世纪末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改制,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始转让、改制、倒闭等。改制后,部分单位无力解决员工的住宿管理问题,解决工资员工的工资问题已是难上加难,根本无暇考虑集体宿舍的消防安全隐患。还有部分单位为了减少生产和生活经营成本,在无经规划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大面积搭建宿舍住房,导致了隐患的产生。

(三)城乡边缘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之后的居住房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居住在城乡边缘的农民在农业用地被征用后转为城镇居民,部分原村民出于出租房屋的目的,在利益驱动下违章建筑房屋,久而久之形成大片棚户区。

四、棚户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政府主导,多种方式推进棚户区改造。要解决棚户区消防安全隐患,归根结底还是要进行棚户区改造,单纯的由消防机构进行治理,方法和能力都十分有限。应由政府统一组织,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等模式实施。消防机构要全面掌握出辖区棚户区的底数,梳理出辖区中“城中村”和郊边棚户区的火灾隐患危险性,及时向政府部门进行汇报,与各相关行业部门共同采取措施,减少棚户区的总量。

(二)加强宣传,增强居民的自主安全意识。要发动居委会和社区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弱势群体、群租房等重点部位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服务、排查隐患问题,指导群众开展家庭消防安全主题实践活动。消防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指导工作。要采取超前服务、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方式,建立绿色通道、全方位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消防技术和消防行政服务。

棚户区监理工作总结范文6

一、领导挂帅――为棚户区改造工程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于2006年9月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改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封闭运行、总体平衡”的原则及一系列支持政策。2008年至2010年,武汉市政府连续3年将棚户区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考核落实。在棚户区改造工程推进中,武汉市建委、发改委、国土房产局、财政局、规划局、环保局、水务局、园林局、人防办、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等单位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青山现场办公,解决了立项、规划、拆迁建设手续、资金拨付、税费减免、现场施工管理等各种难题。

武汉市青山区政府把棚户区改造工作列为全区的一号工程,组织成立了有区属有关部门参加的青山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指挥部,举全区之力推进这项工作。为了更好地整合区域资源,统一指挥调度,青山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指挥部先后在拆迁片区,分别成立现场指挥组,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户的责任制;在回迁安置现场,根据工作进展,分别成立了回迁选房工作专班和回迁交房工作专班。区指挥部定期召开指挥长会议,对拆迁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并从一开始就要求区纪检监察和区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确保棚户区改造工程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整个棚户区改造工作由上到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领导指挥系统,为居民拆迁、建设和回迁安置工作又好又快地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配套政策――为棚户区改造工程创造良好条件

武汉市政府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的政策。一是青山地区与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相关的房地产项目涉及的税收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市、区人民政府留存的部分,以及土地招、拍、挂增值部分,全部返还青山区,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是相关市政设施配套,由市建委根据整体规划,列入全市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三是对片区的建设用地由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纳入全市土地整理储备计划并组织实施;有关绿化设施,由市建委纳入市级年度绿化建设计划。四是还建安置房纳入全市经济适用房计划。

拆迁安置工作中,还明确了如下优惠政策:一是实行还建面积保底。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方式的,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在20平方米(含20平方米)以下的按25平方米保底结算,超过20平方米不足30平方米的按30平方米保底结算。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在35平方米(含35平方米)以下的,超出被拆迁房屋原建筑面积或保底面积的部分与35平方米之间的面积差按建设成本加相关税费结算,超过35平方米的还建面积部分按经济适用房价格结算。二是实行拆一还一,不找差价。还建安置房的建筑面积与被拆迁房屋合法的建筑面积相等部分,不结算差价。三是实行租售结合。对还建安置房超出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的,可以实行租售结合,对应由被拆迁户购买的建筑面积部分可以办理分期付款手续,在三年内支付完价款(含利息)后,再对还建房办理全部产权登记。

三、三大特色――创造了棚户区改造工程新模式

一是实行了“拆迁一片、改造一片、建设一片、安置一片”的棚户区滚动改造新模式。将棚户拆迁、安置房建设、住户选房、组织回迁等工作有序推进、配套进行。二是实行了“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棚户区改造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先期成立了武汉青安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业主,并先后从全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抽调部分干部参与棚户区改造拆迁、建设和安置工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武汉地产集团作为青山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的项目业主参与棚户区改造工作后,充分发挥国有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优势,负责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组织等工作,大大加快了棚改工程实施的进程。三是实行了“封闭运行、总体平衡”的棚户区改造资金筹措新模式。在市里给予的税费减免和返还、配套工程支撑等优惠政策基础上,根据投资动态变化,重新拿出了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土地资金平衡方案,拟通过土地整理储备和挂牌交易所得弥补拆迁安置和还建房建设资金不足。

四、强化协作――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好务

在改造项目由企业作业主的情况下,市区职能部门主动配合,积极为棚户区改造工程尽心尽力。在拆迁和安置工作中,区司法公证、民政、教育等职能部门进入拆迁一线现场办公;在棚户区改造前期调查勘验、解决群众搬迁困难、确保社会稳定等方面,区公安、相关街道联手,建立建设工地现场治安室,加大对建设现场治安巡查力度;区建设局、区房产局、区水务局、区园林局、区城管局共同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区房产局为确保安置房顺利建设,主动协调公安部门,有效打击砖霸、石霸、沙霸;协调城管建设部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文明施工;建立起信息互通机制,每月底收集信息报送有关部门。

五、“申报成功’一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由于棚户区改造工程面临资金压力非常大。在得知中央、省、市下达申报中央支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资金文件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作出了“确保申报成功”的工作要求。在省市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时间紧、需准备资料多、申报工作量大的情况下,紧紧依靠省、市发改委和住房保障部门,紧盯资金申报动态,举全区之力,采取“四到位,四得力,四确保”的非常规工作模式(掌握申报精神到位,做到组织部署得力,确保申报工作有的放矢;逐项落实要求到位,做到资料筹备得力,确保申报工作有条不紊;及时沟通信息到位,做到联系协调得力,确保申报工作畅通无阻;跟踪进展情况到位,做到主动出击得力,确保申报工作圆满成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申报任务,在全国5个亿的支持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资金中争取到了9000万元资金的支持。

六、多措并举――狠抓拆迁安置工作

一是责任到人,确保进度。将拆迁工作层层分解责任,层层明确责任人,强化责任制。坚持月分析、周调度、日碰头的工作例会制度,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快速平稳推进拆迁工作。二是宣传靠前,入户动员。在每个拆迁片建立广播站,不间断播放《致被拆迁户的一封信》;设置宣传标语

和横幅,大张旗鼓地宣传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意义和拆迁政策;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了居民代表通气会,宣讲相关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征求群众意见。坚持每天晚上组织拆迁工作人员主动到被拆迁户家中,解释拆迁安置优惠政策,帮助提出双方满意的拆迁方案,赢得被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三是规范程序,严格政策。公开政策法规,对拆迁面积、补偿标准、过渡费发放、安置房分配等敏感问题,实行“阳光操作”;将房型、选房顺序号、选房日进度情况全部向被拆迁户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持拆迁政策的连续性,对居民应该得到的合法、合政策的补偿全部补偿到位;对重点户等特殊群体的一些无理要求,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严格协议签订程序,把好协议签订的审核关,实行了签订协议“一支笔”制度,拆迁片现场负责人对协议面积、补偿签字认可制度,专人负责审核把关制度,确保每一分拆迁协议书的签订符合拆迁政策。四是拆选同步,确保公平。例如:在工人村“9.12”村和一冶厂前厂区片拆迁工作中结合“青宜居”小区新房已单体竣工的实际,实行“签订拆迁协议和回迁选房同步进行”举措,即被拆迁户在签订拆迁协议后,第一时间在现场进行看房、选房。此举,得到被拆迁群众的支持,有效推进了动迁工作。

七、重视维稳――确保拆迁安置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