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后勤工作总结范例6篇

教培后勤工作总结

教培后勤工作总结范文1

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北京大学和医学部党委及工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和公共教学部的科教研工作、服务大局、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热心为教职工服务.在工会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上求实创新、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力争使XX年的工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工会工作整体水平实现新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

1、职工教育

(1)学习、宣传xx大以来的党的有关文件和《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

(2)为开好教代会和工会会员代表会、进行有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双代会代表.

(3)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组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

(4)庆祝教师节、举行以教书育人、师德师风为主题的新老教师座谈会.

(5)抓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演示比赛.

(6)为配合"双代会"的召开、组织会员进行教代会和工会有关知识竞赛.

2、群众文体活动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组织好运动会的各项活动.

(2)为增强公共教学部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决定4月组织全体会员进行蹬山比赛.

(3)为激活工会小组、今年仍然从工会经费中以每人10元标准补助工会小组活动.并给予有创新的小组活动奖励.

(4)下半年以系为单位组织一项体育项目比赛、并积极备战医学部的羽毛球比赛.

3、认真履行维权的基本职能、为教职工办实事.

(1)及时了解和反映在学校改革过程中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配合党总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庆祝"三八"节送温暖活动(以温馨的问候语和小礼物向全体职工表示工会的问候)

(3)做好"五一"、"十一"福利品的选购和发放工作.

(4)协助医学部工会组织好女职工体检.

(5)做好元旦、春节慰问和送温暖活动.

4、争取召开公共教学部的教代会、完善教职工之家建设.

(公共教学部工会)后勤工会XX年工作计划

XX年后勤工会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紧密联系、配合党委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结合实际、服务大局、突出维护、热心为教职工服务.在工会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建设工作

1、按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做好医学部第九届工代会、第四届教代会代表的选举工作.

2、抓好"四项职权"及提案落实工作.

3、举办后勤工会干部学习交流会、做好工会干部培训工作.

4、进一步做好《后勤落实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做好后勤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不断拓展和充实"后勤校务公开"的内容.

二、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岗位培训、促进后勤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后勤职工综合素质.

1、积极创建各科室、各实体"文明服务窗口"、不断推动后勤服务工作.

2、继续做好职工继续教育和职工培训工作.开展技术岗位培训、劳动保障和劳动用工法律知识讲座、办公自动化(excel表格的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机关公文及短文的写作等)培训工作.

三、认真履行工会的职能、为职工办实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宣传劳动法和国家劳动保障政策、进一步做好职工、临时工劳动保险的工作.积极宣传、组织好职工互助保险和女职工安康保险工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活基层、发挥后勤工会小组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工会小组开展各项群众文娱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

五、继续开展验家

六、做好"临时务工人员入会"调研和试点工作

七、积极配合医学部完成各项工作.

主要活动安排

三月:

1、庆祝"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1)女工跳绳比赛(医学部)

(2)各工会小组开展"三八"妇女节活动(后勤各工会小组)

2、"双代会"代表选举工作认真组织好后勤出席医学部第四届教代会暨第九次工代会代表的选举工作.

3、收缴会费、工会经费、核对会员名册.

4、职工保险系列讲座.(医学部)

5、做好第四十三届运动会筹备工作、运动员报名、太极扇训练等

6、认真做好离退休、职工住房补贴、购房工作

四月:

1、第四十三届职工运动会等工作

2、太极扇练习

3、月中旬组织召开"后勤工会干部学习、交流会".

4、请医学部福利委员讲课.主要内容"保险和社会福利工作".

5、按时上缴工会经费.核对医学部工会下拨经费、福利费.

6、举办后勤职工舞蹈班.

7、"五一"福利品发放;配合医学部工会完成"五一"节日活动.

五月:

1、安全教育工作;安全知识问卷活动.(后勤)

2、劳动用工和劳动保障等法律知识讲座.(后勤)

3、合医学部完成足球比赛活动.

4、勤职代会提案工作答复整理汇总.

5、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写论文、通讯稿件的工作.举办后勤工会干部、通讯员培训班.

6、后勤摄影爱好者培训.

六月:

1、认真完成医学部教代会的各项工作、保证教代会代表按时参加会议.

2、合完成医学部女工体检工作.

3、协助行政完成毕业学生派遣工作.

4、合医学部作好暑期职工旅游工作.

七月:

1、参加医学部教代会工作交流会

2、后勤职工摄影比赛

3、发放暑期福利品

4、后勤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座.

5、组织后勤女职工"十字绣"手工比赛.(如与医学部工会、后勤工作冲突、时间待定).

八月:

1、协助行政完成迎新生报到工作.

九月:

1、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参加医学部工会组织女职工手工艺术展览.

2、放三节福利品.

3、参加医学部工会组织的"临时务工人员入会"问题的讨论.

十月、

1、做好职工考核工作.

2、筹备做好后勤"先进职工之家"验收工作.

3、为参加第二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推荐选手、并做好准备工作.

4、参加医学部工会组织的歌咏比赛.

十一月:

1、参加医学部职工羽毛球比赛.

2、推荐职工摄影比赛优秀作品、报送医学部工会.

十二月:

1、参加医学部职工登山活动.

2、送温暖工作.

3、各工会小组工作总结.

4、合医学部布置寒假旅游休假工作.

5、选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二零零五年一月:

1、后勤工会春节联欢会、XX年工会工作总结和各工会小组工作总结.

2、定XX年后勤工会工作计划.

教培后勤工作总结范文2

点将,下令,李聚奎出任后勤学院首任院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部队建设的需要,中国人民相继组建了一批高等军事院校。1952年5月16日,根据总后勤部的报告,批准成立后勤学院,并于6月22日命令,任命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为后勤学院首任院长。军委的命令规定:后勤学院的任务是,遵照军事思想,总结人民多年来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特别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经验,训练全军团以上的后勤领导干部。

虽然6月22日就下达了李聚奎出任后勤学院院长的命令,但一直未传达到李聚奎本人。8月上旬,正在北京观摩全军运动会的李聚奎,突然接到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的电话,说要来他住的北京饭店看他。

见面寒喧后,徐立清告诉李聚奎:“李部长,你的工作有变动,军委已批准成立后勤学院,这个后勤学院的院长决定由你来当。”

李聚奎“腾”一下站了起来,说:“徐副部长,你不是开玩笑吧!”

徐立清说:“命令都下了,我怎么能开玩笑?”

李聚奎又摇头又摆手:“不,不!这个不了。不要说我没办过学,就是上学,我也从未进过正规学校的门啊!”

徐立清告诉他:“这可是彭老总推荐、批准的啊!你不干,别人想干还不行呢!”

为什么要提议李聚奎任后勤学院院长呢?

首先,后勤学院是一所军事院校,院长必须是懂军事、带过兵、打过仗的,只有这样,他才能懂得战场上需要什么样的后勤保障,才能明白后勤与打胜仗的关系,才能体会到“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的道理。在长征中,李聚奎是中央红军红一军团一师师长,领导和指挥了突破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及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等战斗;抗战时期他以旅长、决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等身份,战斗在华北前线:解放战争时期,他以冀热辽军区、西满军区参谋长的身份,参与指挥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许多战役,不愧是一员能打仗的虎将。

其次,后勤学院是一所以培养中级以上后勤领导干部为主的最高后勤学府,院长必须了解和精通后勤工作。李聚奎曾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参谋长、东北军区西线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参与领导和组织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及四野南下作战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部队从自山黑水一直打到了海南岛,有着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

再次,后勤学院还是一所培养现代后勤干部的院校,其教学必须有前瞻性,要传授现代作战的后勤支援保障知识,院长必须有这方面的素质和理念。而李聚奎在这方面也有其独到的经历――即抗美援朝的后勤保障工作经验。抗美援朝作战开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组建自己的后勤部,中央军委决定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由东北军区统一负责。这样,作为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的李聚奎就全面担负起了抗美援朝的后勤保障工作,保障志愿军胜利进行了5次战役,迫使敌人由进攻转入了防御。1951年5月,志愿军后勤部成立以后,前线的后勤保障工作交由志愿军后勤部管理,而国内的后勤支援仍由东北军区负责,这让李聚奎积累了许多现代战争后勤保障工作的经验。

一个高级领导干部,同时具备这3个条件的不多,李聚奎是其中之一,所以由他担任后勤学院院长,正当其位。

无校舍,无设备,缺教员,缺教材,李聚奎白手起家开始了艰苦创业

1952年8月下旬,李聚奎在沈阳交代完手头的工作后,到北京走马上任了。

他来到位于北京西郊万寿路的总后勤部,见到了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杨立三告诉他,在我们人民军队的发展过程中,后勤建设始终是个薄弱环节。现在我们军队的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后勤领导人以加强后勤建设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已决定在本月底召开全军后勤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研究后勤院校教育与在职教育问题。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需要尽快把后勤学院建起来。我们已经成立了后勤学院筹建小组,并根据有关决定,从西北军区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和总后高级后勤学校选调了部分干部,搭起了学院的筹建班子。但目前,后勤学院还是一个无校舍、无设备、缺教员、缺教材的摊子,需要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使学院尽早开课。

李聚奎走出总后勤部南门,向未来的后勤学院营区望去,只见眼前是一片荒芜的沙地(旁边就是沙窝村),南面长着半人高的野草,仅在靠近北面的地方,矗立着4栋房子,先到的一部分同志就挤在里面。其他设施一律没有,连吃饭都蹲在露天里。

在这样的地方,要建起一座现代化的高级军事院校,并马上投入使用,李聚奎感到肩上沉甸甸的。

根据军委命令,后勤学院直属中央军委领导,行使大军区级权限。学院机关初步设政治部、干部管理部、训练部、科学研究部、物资保障部等5部,一个队列处,一个财务科,一个保密室。学院还设后勤组织系、军需系、财务系、运输系、油料系等5个系,11个教授会,学员定额为1100名。

由于原定于8月1日开学,所以一部分学员已经到校了。李聚奎来到教员和学员中了解情况,他们纷纷问道:

“院长,我们是来学什么的?”

“这里什么都没有,怎么学呀?”

“后勤院校,到底能学到什么新的知识呀?”

……

李聚奎想,看来大家的想法还真不少,我们必须教学、育人一起抓。

9月1日,他召开了全院大会,这既是一个就职见面会,也是一个动员大会。在会上,李聚奎首先向大家表示了决心,要团结全院同志,以抗大的精神,共同办好这所最高后勤学府。接着,他讲了开办后勤学院的重要意义,讲了目前的困难,号召大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边教学、边建设,早成才,早毕业,为建设现代化的国防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李聚奎召开了临时党委会,研究确定了几项工作;一是抓紧落实调人计划,按编制把干部、特别是各系统的教员调齐;二是突击编写教材,科学研究部目前要把编写教材作为中心任务来抓;三是制订教学计划和各系的教学大纲;四是千方百计搞好各项后勤保障,特别是要抓好校舍和设施建设,争取半年内达到开学的要求。对于已到校的学员,要安排好他们的吃住。

这几项工作,领导进行了分工,同时展开。但作为一把手,

李聚奎对各项工作都要管。

对校舍问题,李聚奎多法并举,把临时需要与长远建设结合起来考虑。他看到大家吃饭无食堂,连喝开水都无着落,就找总后勤部要了两个工棚,简单收拾了一下,作为学院的临时食堂,解决了吃饭和喝水的问题。

接着,李聚奎领导后勤学院对接收的总后勤部高级后勤学校的1万多平方米房舍,按需要进行了整修,又向总后机关借用了5000多平方米的营房,使大家有了住宿的地方。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上课需要教室,备课需要办公室,这些都要自己动手建。于是,李聚奎去找总后营房部部长钟赤兵要营建经费。曾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部长的钟赤兵与李聚奎是熟人,很理解他的困难,就给他拨了一笔经费,李聚奎用这些钱征购了76亩土地,新建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2.1万平方米,并购置各种营具3000多件,总算把学院的基础打起来了。

教员,是搞好教学的支柱,没有高水平的教员,就教不出有成绩的学生来,所以李聚奎很注重抓教员队伍的建设。在学院筹建过程中,已陆续选调来80多名教员,他们有的来自部队院校,有的来自地方院校,还有从各部队选调来的,其中有刚参军的青年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起义的军官。李聚奎了解到这些同志各有各的特点和想法。比如,从地方院校调来的教员,由于不熟悉部队工作,看到学院现在还不成形,所以多不安心在这里工作。从部队其他院校选来的教员,过去大多是教军事、政治课的,改教后勤课等于从头来,担心教不好。从部队调来的人,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理论上不去,怕不能胜任教员工作。而起义的军官,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都比较好,能写也能讲,但有的人思想跟不上,讲课不得要领。

针对以上情况,李聚奎带领有关人员,分别与他们进行座谈,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加强学习,取长补短,尽快适应工作。他严格按照党对知识分子的有关政策,热情鼓励起义人员,尽快熟悉我军情况,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他还利用尚未正式开课的时机,对所有教员进行一次集训,开办了各学科教员的讲习班,学习有关后勤业务和后勤知识,了解我军当前后勤状况,并就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切磋和交流。通过这些方法,使大家尽快进入角色。

为了编好教材,学院先后聘请了7名苏联专家当顾问,在总后机关各业务部和有关院校的支持下,先后搜集到有关教材和资料1400多种,然后进行筛选消化,用作参考,组织各系编写了各种后勤业务教材15种,军事政治教材22种。李聚奎说,这些教材只是个“毛坯”,今后要一边教一边修正。有了教材,就等于炊事员有了粮食,就能给大家做出各种营养的饭菜来。

对于已陆续报到的近400名学员,李聚奎经过摸底了解到,他们中间既有老红军、老八路,不少人爬过雪山,过过草地,打过日本鬼子:也有不少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青年干部,他们在原单位大小都是各级首长,现在要过学员生活,一时很不习惯。同时他们中间有52%的人原先都是各级军事和政工干部,现在改行学后勤,许多人思想上不愿意。他们认为后勤没啥学头,后勤干部见人矮三分,没有多少出路等。

李聚奎认为,当前做好学员的思想工作极为重要,只有热爱起来,才能学得好,学出成绩。他一方面发动各级领导继续作好学员工作,同时特别邀请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来学院,为大家作了一次《服从工作需要,安心学习,争做优秀学员》的报告,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逐渐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

李聚奎还了解到,这批学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小学文化的占68%,其余只相当于初中文化,要学学课程相当吃力。为此,他们报经军委批准,拟用4个月时间对他们进行文化补习,也叫预科教育,为将来正式学习后勤专业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发来训词、题词,后勤学院隆重开学

1953年1月,学员们4个月的预科学习结束,干部、教员都先后到位,急用的教材也编写就绪,校舍建设也已取得初步成绩,后勤学院基本具备了开学的条件。

于是,1月18日,李聚奎代表后勤学院党委向中央军委写了后勤学院拟于2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的报告,并请和为后勤学院题词。

和欣然同意后勤学院的报告,并于1月31日分别为后勤学院题了词。

训词的内容如下:

后勤学院李院长和全体学员、教职员工同志们:

我祝贺你们在预科学习和教学上的成绩,并希望你们在今后圆满地完成军委所给予你们的学习和教学的任务。

对于现代的军队,组织良好的后方勤务工作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任何轻视后勤工作、以为后勤工作不是重要的专门的科学、不需要有系统的学习、不需要精通业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学习苏联军队完整的后勤工作建设,研究朝鲜战争中后勤工作的状况和经验,以达到我军后勤工作现代化和正规化的目的。后勤学院全体教员、职员、学员,应当团结一致。为完成这一光荣任务而奋斗!

主席

一九五三年一月三十一日

的题词是: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立现代化的后勤工作,是巩固国防、保卫我们伟大祖国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月1日,后勤学院借用总后营房部的一个大仓库作为会场,隆重举行了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会堂门口悬挂着“培养后勤干部,建设强大国防”的横幅,会场内外挂满了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和兄弟院校送来的数十面贺幛。军委各总部和各军兵种的领导同志参加了典礼。李聚奎代表全院同志表示,一定要以的训词为指针,艰苦奋斗,边学边建,坚决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光荣任务,以优异成绩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汇报。

学院开学以后,李聚奎在狠抓教学的同时,继续抓紧学院的组织、思想和设施三大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学第一线服务。他专门召开全院干部大会,发出了“以教学为中心,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号召,要求各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把自己的具体工作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事事、处处为教学创造方便条件。他规定领导干部至少要有1/3的时间在教学第一线活动,要钻进教学中去;要保证教员每周有5天时间进行教学活动;生活保障上要首先向教学第一线的人员倾斜。

为了取得领导教学的主动权,从一开始,李聚奎就要求院、部、系领导干部,或军事、或政治、或后勤,都要亲自备课,并带头上台讲课,他自己更是率先垂范。他有多年的后勤工作经验,讲起课来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很紧密,深受大家欢迎。

在第一期本科学员入学一年后,1954年3月,后勤学院又招收了第二批本科学员362人;8月,随着教学设施的扩大和改善,又招收了第三批本科学员380人。至此,在校学员已达1100多人。

随着后勤学院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李聚奎敏锐地发现,一些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对办学方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想法,主要表现在办学规模上求大求洋,在课程设置、学制班次及培养对象上,脱离我军后勤建设的实际,甚至出现与总后各部门要求相矛盾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党委书记的李聚奎首先组织党委成员进一步学习了的训词以及军委和总部首长对后勤学院建设的指示,统一了思想认识。接着,又于1954年9月10日至17日,专门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解决办学方针问题。李聚奎在会上回顾了建院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接着指出:我们办学必须紧密结合我军建设的实际,结合后勤需要的实际,那种脱离我军实际为办学而办学的路子是走不通的。苏联军队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苏军与我军在编制、装备、作风、生活习惯等方面不完全相同,所以在教学研究中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苏军的做法。我们必须研究我军的后勤工作经验,尤其是抗美援朝后勤保障的经验,这是我们无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通过教学进行总结、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教学更要紧跟总后勤部的工作方针和建设规划,要把后勤学院的建设和教学放到军队后勤建设的总体之中去,要根据总后勤部的指示和后勤业务的需要安排课程,这样,才能解决好后勤学院为军队后勤建设服务的问题。

最后,李聚奎强调,我们后勤学院的办学方针就是:根据规定的建军总方针和总任务,吸取苏军先进经验和我军历史经验,以及朝鲜战争经验,紧密结合我军后勤建设实际,培养现代化的后勤干部,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和军队。

就这样,李聚奎牢牢地把握住了后勤学院正确的办学方向。

教培后勤工作总结范文3

2008年是“品牌后勤”建设实施的第一年。通过“品牌后勤”建设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推动后勤管理升级,是今年乃至未来几年后勤工作的重点。

总公司将继续以“建设师生满意的后勤服务”为工作目标,以品牌建设为工作重心,结合后勤实际,努力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在后勤整体管理的系统性、二级服务实体管理的精细化、服务流程的科学化、服务产品的专业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后勤管理升级。后勤党委重视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后勤”建设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推动后勤管理升级,为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佳保障作用。

公司党委重视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型”后勤建设,在管理理念上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员工价值和价值提升,重视员工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激发出了员工的创造性和活力,初步实现后勤事业与员工的双赢。在服务理念上始终坚持以师生为本的思想,加强了与师生的沟通,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产品,提高了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自2005年第二学期起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六期骨干员工培训班和三期后勤干部学习班,后勤干部学习班重点强化干部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骨干员工培训班重点强化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以公司领导授课、外出实地考察学习(先后赴海尔总部、海尔工业园、青啤总部、前湾港、保税区等优秀企业、单位参观学习)、视频资料学习、创意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丰富的学习沟通形式展开培训,注重针对性,不断优化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通过举办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的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和促进广大后勤员工对工作的思考,培养广大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自2007年4月起后勤服务总公司推出了《品牌后勤》内部期刊,至今已连续刊出四期。为“品牌后勤”的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园地,是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大后勤员工的喜爱与关注。同时也得到学校院系、机关同仁及校领导的重视和亲睐。

教培后勤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校 后勤 管理 工作

高校后勤是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的管理性工作,它是高校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生活的后期保障,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保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高校教学科研机制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采用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以保障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正常进行,为大家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校园秩序和良好的环境,就成为后勤管理工作义不容辞的职责。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搞好教学科研的汇总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的后勤工作不同于国外高校,国外高校只负责学生的学习,其余不管。我国高校较具体,从学生公寓到教师住房,从食堂到课堂的桌子、凳子等都要管。后勤管理工作繁杂,面面具到,所以后勤管理工作与教学、科研、行政等部门同为学校的支柱,缺一不可,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只有有勤保障搞好了,才能使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后勤部门占学校人、财、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管理者必须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具体的管理行为和领导方法,才能实现后勤总体目标。

高校基层后勤管理功能和作用。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有服务、管理、经营和育人四大功能。其主要作用为:后勤工作为只能活动提供可靠保障。一个单位的职能工作要想顺利进行,后勤部门就必须事先安排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和设施,提供后勤服务,这是职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强后勤管理,才能使这些基本物质条件充分地达到为职能活动提供可靠保证的作用。后勤工作是职能工作高校进行的必要条件。提高对人、财、物的利用率,从而促进职能工作效率的提高,搞好后勤管理可以使人、财、物以最佳的方式结合,使其充分有效的利用,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物质设备的潜力。后勤管理工作还在保证物质条件、提供生活服务、创造优美环境、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发展产业、增强经济实力等方面发挥这积极的作用。

做好后勤工作,促进学校全面建设。后勤工作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与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相连。党的许多方针政策,党对群众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往往通过后勤管理工作来体现。后勤工作搞好了可以为师生员工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和实际困难,师生员工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以极大的热情一心扑在工作上,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吸引重点学科的优秀人才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改革和全面建设的关键所在,而后勤工作特殊优惠保障措施,让他们有比较优越的工作及生活环境,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对它们的尊重和关怀,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高校的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

二、全面提供高校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后勤工作的改革尽管已取得较大成绩,但在利益格局的调整上,缺少章法和有效的调整机制,对人的评价以及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服务价格的评估仍然缺少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内外结合的有效监督机制。在后期的管理工作中,后勤人员的学历偏低的问题并没有用完全解决。后勤内部缺少自我培养计划,外行管内行的地方较多,引进人才的依赖性较强等等,这些说明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已是当务之急。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促进发展,提高后勤综合实力。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目前高校后勤部门要加强量化管理,建立务实、精干、高效的“小机关”,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时代化企业制度为特征的经济实体,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工作的实力,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

抓住重点,打好基础,分步实施,健康有序推进社会化进程。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水平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绝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而我国要因地、因校制宜地不断推进。当前主要任务是搞好机制转换,主要抓利益机制、监督机制和竞争机制。另外还要做好优化环境和舆论环境。打下坚固的基础。多渠道筹措资金,改革服务保障制度,挖掘潜力,提高后勤效益,要摆正国家拖入学校与后勤投入的关系。特别是国家投入后勤的资金要合理调整内部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采取两条线的办法,加大力度实行严格的标准制度,要摆正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挖好挖潜工作,包括技术改造中挖潜,流通环境中挖潜,合同中挖潜个办学成本挖潜等。优化育人环境,综合治理校园,提高装备水平,搞好规划与基本建设。一流学校必需有一流管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要多渠道增加投入,提高所有投入和设施的再生能力。抓好维修改造工程,校园净化工程,安居工程,送温暖工程,设备现代化工程,综合全面投入把基本建设搞上去。

教培后勤工作总结范文5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特点

十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后勤实体从原先的福利性、带有事业单位特点的总务部门剥离出来,实行企业化运行,将经营服务职能承担下来。客观地讲,高校后勤实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却相对滞后。同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后勤党建工作也面临一些新情况与新形势,如何适应这些新的形势,有针对性的在党建工作中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后勤实体的各项改革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一)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滞后于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成建制的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后勤服务集团,成为学校内部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一个服务性单位,总经理负责制是企业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色之处。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校的师生。由于其特定的服务对象、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集团在为学校服务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以社会效益为重,并遵守教育规律;同时,在深化改革中,又要求对后勤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和注重经济效益。后勤集团在改革进程中,也不断的发挥学校品牌、学校市场等优势,探索产权的多元化,并逐步按公司法的要求设立法人治理结构、采用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模式。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许多高校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行政机构的搭建和干部配备,对党建工作常常重视不够,组织不健全,地位不明确,没有看到党组织在经营管理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引领保障作用,甚至忽视党员骨干在履行“三服务,两育人”宗旨中的先锋模范和表率带头作用。

(二)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方式缺少创新

后勤实体的组织活动不同于教学单位或机关行政部门,常常仅限于集中开会、集体学习,完成上级布置的活动内容,往往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缺少新意。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要求后勤集团大力提升人力资本,广泛吸引各类人才,不断探索新的用工形式,使后勤集团职工队伍组成呈现出多样化,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正式工、临时工两大类单一的形式,大量使用外聘员工。但由于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使外聘员工中的党员难以参与党组织活动,形成了所谓的“口袋党员”(指组织关系装在口袋里),外聘员工中的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存在模糊认识和困惑。

(三)开展组织生活难度大

由于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则要求后勤服务必须全员全程服务,即哪里有师生,服务就要跟到哪里,师生何时需要服务,后勤人员就应及时提供服务。因此,后勤党员岗位分散,工作时间长,加之很多党员位于工作一线,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使集中活动或组织较长时间集体活动往往难以实施。

(四)员工队伍发展壮大,但迫切需要党组织的教育与引导

高校的扩招与扩建,带来学生人数激增,也使后勤服务人员大量增加。近年来,后勤实体领导重视队伍建设,如制定有关制度培养业务骨干,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等等。但由于受职业特点、工资待遇等条件所限,农民工、下岗工人仍占很大比重,和广大教师、大学生相比,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学习接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后勤实体中有一批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年轻同志经过锻炼,逐渐成为业务技术骨干,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迫切需要党组织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总书记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力、促进和谐的作用。”高校后勤实体的党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组织,日常工作中必须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后勤服务实体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为推进高校后勤实体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

(一)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首先,后勤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个别职工甚至会受落后思想影响,其言行与高校教职工的身份不相适应。其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对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部分校内在编职工在旧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或调整,或消失,引起他们对改革的反对和抵制情绪,如果不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就会成为后勤实体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后勤实体的党组织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队伍,及时宣传党的最新科学理论和高校后勤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身边优秀党员、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感化普通职工,增强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高校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必须服务学校工作的大局,坚持后勤实体“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以全心全意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的实际工作为中心,努力促进后勤实体的健康发展。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按照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之覆盖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制度健全、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工作机制,使后勤实体管理更加科学,体制更加通畅。

(三)与后勤实体发展相适应原则

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后勤党建工作主要对象是学校在编后勤职工。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外聘员工在职工中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临时工”也成为历史名词,许多高校选聘部分大学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所有后勤实体的员工都成为了我们的党建工作对象。这些新变化都要求后勤实体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与此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一)努力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后勤员工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理论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必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教育。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创新,开展适合他们群体特点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后勤员工的思想状况,灵活开展思想教育,不断丰富思想教育载体,提高教育效果。

1、以主题活动促学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组织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先后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到贵州遵义等地开展红色之旅;参观重庆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庆直辖10周年”的展览;结合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实际,在总支范围内开展“迎评创优,人人争优”活动,为迎评创优争光添彩。通过上述活动,极大地增强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纪律性、组织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激发了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愿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与政治学习相结合。紧密结合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员工的现实思想状况,我们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采取贴近实际的方式,灵活开展思想教育,真正使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入脑、入心。我们先后邀请学校领导、机关部门领导宣讲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把党的最新科学理论传递到服务第一线,在集团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3、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后勤工作就是为学校师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干的都是平凡小事,做的都是重复性劳动,平凡到无人注意,重复到日久生厌。部分青年员工还会在与大学生的接触过程中,因为文化水平、人生道路的差异产生自卑情绪和思想包袱。为切实加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集团各级领导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和其他渠道,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融入到思想教育之中。认真开展职业教育,让员工认识到后勤工作的特殊责任和使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组织发展、党员管理和干部培养工作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1、创新党员发展制度。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在这个领域里的员工的流动性和素质参次不齐,因此,我们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自身特点,创新党员发展制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集团党总支的组织发展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工作,致力把“普通员工培养成工作骨干,把工作骨干培养成发展对象”的工作思路,提出了重点在“管理骨干、业务骨干和青年员工中发展党员”的原则,将一批工作热情高、管理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放在重要岗位上锻炼,开展技能比赛,加强交流学习,将党员发展工作与培养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紧密结合,促进党建工作与集团中心工作共同发展。近几年,在集团正式员工中先后发展了7名党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部门中的正式员工比例大大降低,人员组成中外聘员工占了70%以上,他们多数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者是社会人员。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政治思想觉悟不高,并且流动性比较大,这要求我们在党员发展制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其中在校工作时间较长、符合发展原则的外聘员工作为培养对象,通过谈话教育、交办任务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考察。现在已有多名外聘员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的外聘员工已光荣加入党组织。

2、健全党员管理制度。由于后勤员工中很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者社会人员,党组织关系在当地基层党组织,为解决这部分同志的管理问题,我们主动出函与对方的基层党组织联系,确认身份后的流动党员,将他们按部门分派到各党小组中去,与正式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党支部还不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让他们多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高。

3、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创新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师生们对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要培养和储备一批现代化的管理人才。我们将支部建设与行政部门工作相结合,考核指标与部门工作执行情况、与党员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管理人才,积极向学校推荐和输送了一批干部。

(三)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后勤”,后勤在校园和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集团党总支通过加强对工会等群团组织等领导,做好维护员工权益、改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生活、解决员工困难等工作,使得团队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党组织是员工群众思想上的教育者,政治上的依靠者,权益方面的维护者。我们始终同员工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帮助员工们行使好各项权利,努力把员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关心员工生活,倾听员工群众的呼声,了解员工疾苦,为员工群众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树立和培养后勤新风尚,赢得员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活动,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使得高校后勤能够真正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成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企业,这也是高校后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与氛围,这也是加强党建思想工作的重要方向。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后勤能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文化准则,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并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认同这种文化的目标。

(四)政治核心作用和廉政建设中的创新思路与举措

作为后勤部门的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发展观,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校中具有先行和保障作用。公益属性和经济效益并举的特殊性决定了党组织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一系列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党组织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协调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后勤改革的正确方向,在学校迎评创优、提高教学质量、申博和学科建设、及大学城建设等重大工程和构建和谐后勤等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真正为行政工作保驾护航。

总书记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高校后勤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人、财、物”管理方面的具体制度,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教培后勤工作总结范文6

一、后勤财务士官培养的特点

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规律,一是要适应军地两用人才和士官本身的长远发展;二是要遵循财务士官的职业发展规律,促进士官的岗位任职需求。

1.紧贴岗位,技能为本

武警部队后勤财务士官的培养要着眼于武警部队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对高素质士官人才的需求,切实把握财务士官岗位基层性、技能性的特征,充分考虑到当前任职与后续发展关系。着眼财务士官能力素质的生成,强化针对性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有用、适用和顶用的现代化后勤财务士官。

2.分层培养,因材施教

根据财务士官的文化基础、兴趣志向和技能素质的情况,分类定位培养分目标,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实施小班精英化教学和大众化应用式教学相结合。充分关注个体的差异,由先进带后进,选取学得好、练得精的财务士官担负辅教任务,激励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3.重考重鉴,以考驱动

倡导“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辨证关系,将传授知识、培训技能与造就自学习惯、激发学习力融合并重,采用“自学、教学、考核”各占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的教学方法。将考试引入课堂教学,将鉴定贯穿实践教学,形成压力和驱动力,促使财务士官不懈怠、不对付,主动求知、求解。灵活运用财务士官自评、互评、教员点评设计考试和鉴定方式,将“教、学、考”有效链接,以“学没学到、掌不掌握”为标准,及时评估教和学效果,取得用最短时间学到最多内容的教学效率。

4.核心能力,高标准强化

结合财务士官岗位实际和发展的需要,紧紧盯住岗位的核心能力,全面优化教学内容,全面优化更新教法学法考法,高度重视强化训练。面对面、手把手“师徒式”训练,强化专业技能。推行基地教学,岗位教学,试行全员参与、全面锻炼的联合演练,强化后勤保障能力训练。

二、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培养的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由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方式、运行机制及培养途径诸要素组成的复合实践系统。

财务士官教育是为了满足武警部队后勤岗位的实际需求,培养财务士官获得从事相应专业领域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具有职业针对性和应用性的专业教育是其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目前武警部队人才基本素质的变化,人才标准已由资历取向、能力取向转化为品行取向。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处于不断的调整和提升之中,部队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针对个别职业岗位,而是扩展到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应遵循针对性、适应性和发展性的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养是士官教育的基本内容,是财务士官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同时,培养的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应具有适应性和发展性,并为其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应着眼于财务士官整个职业生涯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健全、高尚的人格逐渐成为个人乃至部队发展的重要因素,应注重培养财务士官高尚的品位和价值追求,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军人。由此,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质的养成,并为后勤财务士官人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制订切实有效的培养目标将成为后勤财务士官队伍建设的有力保证。专业培养目标作为培养人才细分目标和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必须是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部队的意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岗位现状调查、任职需求状况,由部队和学校共同设定财务士官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目标要以岗位基本理论、必须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强化操作技能。根据财务士官的自身定位,可将构建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总体目标与分类目标两类。

1.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中高职学历,德、智、军、体全面发展,适应武警部队基层后勤建设和履行职能使命需要的优秀后勤财务士官人才,热爱基层、严守法纪、善于管理、精通业务、勇于创新,具有基层后勤岗位任职能力,胜任财务岗位。

2.分类目标

在思想政治上,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基础知识,牢记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使命,具有士官必备的政治素养和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武警部队,忠实履行职责。

在科学文化上,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在军事基础上,了解必要的军事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体能素质和军事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军人气质、优良的作风和服从命令意识。

在专业业务上,了解军事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理解会计基础理论、财经法规、职业道德等内容,熟悉基层财务的常用标准制度和管理规定,掌握财务信息系统和财会工作的操作技能,精通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经费业务的核算,具备基层后勤管理和遂行多样化任务后勤保障的能力。

在身体心理上,了解生理、心理和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具有军事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具备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

三、创新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培养模式

拓宽人才队伍培养模式,充分发掘各方面人才培育资源,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效益的最大化。要充分发挥院校人才队伍建设主渠道的作用。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武警部队后勤财务士官人才队伍建设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应当以培养优秀后勤财务士官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从学校的现有基础、办学条件和财务士官实际出发,在专业建设上,为建立新颖的财务士官学习氛围,将财务士官诚信等人文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这样的定位无论从学校的类型和层次上,还是从财务士官的实际和水平上来看,都比较适合。专业建设紧密结合部队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细节入手、脚踏实地地培养诚实守信和综合素质较高,能适应武警部队现代化后勤建设和履行职能使命需要,具备武警部队后勤财务岗位任职能力的新型后勤财务士官人才。

1.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对后勤财务士官人才队伍建设应紧扣部队对后勤财务士官人才的需求,深入研究和把握部队财务管理与后勤财务保障的特点规律,本着校内重点建设、校外资源共享、与军地相关院校联考联评的原则,统筹规划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着眼于岗位任务发展,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在理论研究中求突破,在教学实践中求发展,实现由掌握财务知识到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转变。

(1)全面规划设计课程体系

确立“精业务、会组训、善管理”的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懂管理、精业务、熟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的“岗位能手型”后勤财务士官管理人才。据此,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设计导向,针对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使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

(2)优化重组教学内容

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有赖于学科的准确定位,这是因为准确的学科定位是专业知识模块和课程设置的灵魂,是人才培养的依据。根据这一学科定位,我们确定了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建设的规格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以理论知识够用,业务技能精通,管理服务到位,个性特长发展为主旨,构建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体系。在此学科定位基础上,将知识体系与技能结构等方面结合,是适应岗位能手型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培养需要的显著特点,以此优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优化重组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体系。

对课程教学内容实施优化重组,打破以学科基础的设置,根据后勤财务士官任职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和增减合并,加强实践教学,按照“管用、实用、够用”的原则,在四个课程模块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以能力模块为架构的特色课程,使课程教学内容结构更趋合理,教学针对性更强,更好的满足后勤财务士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

(3)建设实践课程体系

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以实践教学为辅的现状,针对“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形式轻创新”等突出问题,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士官院校自身特点和现有教学条件,以及后勤财务士官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发展,改革现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探索出最适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课程上,增加独立实践课程门数,减少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门数。开出更多专业课程实践项目,突出专业性和系统性。在实践内容上,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践,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践。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部队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对象为中心、以实践基地为主体、以实践成果为重点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多样化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内容结构和趣味性的实践教学内容风格。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实践类”课程。另外,士官学院应尽可能的开设开放财务实践项目,并不断补充实践教学内容范围,拓展实践教学内容的应用方向,提高了实践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为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实践基地为主体,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范围,拓展实践教学内容的应用方向,使实践教学内容既有依托的活动平台,又能与部队的需求和后勤建设的发展方向紧密结合。

2.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质量管理

现在的教材内容的传授还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练习来完成,并没有脱离书本,从实际岗位任职的角度来安排教学,而后勤财务士官的辅助学习资料也多是以理论习题的形式出现的,由于习题缺乏岗位实际的针对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理论知识转化和吸收,但对理论指导实际岗位缺乏针对性,造成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应主动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转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强化岗位责任意识,使学员在模拟中强化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法优点是教学直观,内容丰富,对传统的理论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容易与实务相联系,便于理解。总之,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传统的教员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员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的组织和指导者,要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其所强调的以后勤财务士官为中心的自主式的教学思想对于优化士官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后勤财务士官自学能力、促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基层后勤建设的实践表明:部队基层后勤建设的重点在于司务长队伍的素质,培养高素质司务长的基地在培训机构,而关键又在院校的培养和培训模式的创新。因此,只有建立双向参与和通力合作的机制,把院校与部队对合格司务长的培养起“基础”与“关键”的“两股绳”拧成“一股绳”,变“两家话”为“一席谈”,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后勤财务士官人才就会脱颖而出。(作者单位:武警杭州士官学校)

加强企业国有实物资产管理的探讨

陆军

摘要:加强实物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提高国有实物资产经营、使用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加强国有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企业在国有实物资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国有实物资产管理、优化国有实物资产配置的对策。

关键词:实物资产;管理;优化;对策

目前大部分企业普遍较为重视国有资产的账面管理,而对国有实物资产的配备标准、盘活利旧、监督管理等方面重视不足、办法不多。因此,要完善企业国有实物资产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必须抓好三点:一是抓源头落实资产配置定额标准,二是抓过程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实物资产管理,三是抓监管严防国有实物资产流失,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发挥资产配置定额标准的作用

1.1资产配置定额标准概念

资产配置定额标准是指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资产资源的配备、使用、耗费应当遵守的量或价的统一标准,以及获得的成果等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通俗地说,就是指企业的机关部门、直属单位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需要配置何种工具的数量、价值标准,并将工具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1.2实行资产配置定额标准的好处

a.有利于统一配置规划。资产配置定额标准涵盖了生产工具、电子设备、办公家具、电器器皿、安全防护等多个大类,结合企业的机关部门、直属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b.有利于避免浪费。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出发点,确定各种资产需要配备的数量、规格、价值,控制违规购置、超额配备、闲置浪费的发生。

c.有利于预算编制。企业的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可以按照资产配置定额标准编制预算,避免预算编制的盲目性。

d.有利于统一采购。企业在汇总审核预算后,归口管理部门可以统筹考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集中采购资产设备,可以降低采购价格,提高资产的后续维护保障水平。

e.有利于资产管理。统一了资产配置的数量、规格、价值,分期分批配置,极大地方便了后期的维修、盘点、调配、更新、处置。

1.3制定资产配置定额标准的原则

资产配置定额标准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在制定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合理节约性原则。合理节约性原则是满足工作需要的条件下,合理确定的配备标准;不追求高标准配备和超标准配备造成资产浪费,也不单纯为了省钱低标准配备而影响工作效率;更新设备不绝对以使用年限来衡量,而是坚持实事求是,以旧换新,避免浪费。

b.科学适用性原则。在构建定额标准时,既要遵循科学理论依据,也要符合工作规范和流程,具有可操作性,便于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和审核。

c.持续改进性原则。定额标准具有时效性、动态性。随着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定额标准有时会与实际情况产生不符,这就需要定额标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的技术手段及时做出更新。

d.归口分级性原则。企业各预算归口管理部门应遵循“谁归口管理,谁负责拟定定额标准”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配备定额标准。

e.管控约束性原则。资产配备定额标准一经审核实施,企业的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同时企业的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1.4严格执行资产配置定额标准

企业的机关部门、直属单位要以定额标准规定的配置标准、配置数量作为预算编制依据,严格遵照执行,归口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批量采购资产,可由归口部门统一招标采购,采购价格原则上不得突破配置标准。如遇特殊情况需提高配置标准、增加配置数量的,必须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各部门资产目前已达到规定配置数量的,应遵循总量控制、更新替换的原则,必须在旧资产处置后方可购置新资产。能够通过调配使用的以及维修后可以继续使用的,不论资产是否够处置年限,坚决不另行购置。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实物资产管理

2.1传统实物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企业国有资产实物管理没有实现信息化、自动化,资产实物台账、新增资产入账表等均手工填制,缺乏实时分类统计查询、报表分析和信息维护等功能,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实时掌握使用部门的资产状况。资产实物台账不能与财务NC系统资产账有效对接,资产的日常增减变动信息更新不及时。资产数量多、分布广,手工实物盘点费时耗力。因此,国有资产实物管理中的登记造册、盘点核对、查询统计、调整处置等均采取单一粗放的人工模式,无法真正发挥强化国有实物资产管理、优化国有实物资产配置的作用。

2.2研发运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

企业可以通过研发运用实物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的电子标签信息管理、信息及时更新、实时查询预警、资产标准化配置管理等功能,实现财务账与实物账的实时对账,实物帐与实物的及时核对,确保资产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全方位、多层次强化国有实物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实物资产安全完整。主要功能和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a.各使用部门新增、调配、处置资产等事项审批及实物处理均通过实物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生成相应的资产入账、资产调配、资产处置表,同时能够满足各种实时查询、资产预警、统计分析等功能。

b.运用物联网技术给每一项实物资产都粘贴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替代现用的纸质标签,电子标签中写入资产编号、设备信息、使用部门人员、购置时间等数据,进行唯一身份标识,盘点人员通过手持扫描器读取设备信息,盘点结束后将数据统一回传到实物管理系统,针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盈亏以及维修、保养、使用人员调整等问题,在系统中集中校对核准。

c.按照国有实物资产管理相关要求,合理规划资产管理标准、管理口径、管理流程,通过系统设置方式予以固化,加强实物资产的有效监督管理,打牢国有实物资产管理规范高效的基础。

3.落实国有实物资产监督管理责任

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国有实物资产的盘点不及时、转移报废和账务处理不按规定的方式办理等问题,导致企业决策者及资产管理人员对部分早已不存在的国有资产无法掌握。另外,部分资产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于国有实物资产的处理过于轻率,对可能追回的资产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怕麻烦不予追回,出现有账无物的现象,在国有实物资产清查时形成了财产损失,从而造成了国有实物资产的流失。所以要落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a.明确管理责任。明确企业领导者、资产使用部门负责人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责任,严格按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配置标准、程序,合理配备、使用、更新、处置国有资产,切实负起实物资产管理责任,杜绝在资产购置、处置方面或等问题,定期清查、评估使用状况,避免在资产使用方面的损坏、流失现象。

b.完善监督机制。发挥企业财务审计部门、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监督职能,完善监管机制,强化对实物资产的监管,全方位严控国有资产使用状态。借助和发挥社会专业机构力量,对企业所属单位提报的国有资产报表、产权登记及信息系统原始数据等进行审计,提出结论性意见,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整改的依据。

c.加强责任追究。运用各种手段保护国有资产,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视其情节严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也应依法追究民事和经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