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技术论文范例6篇

顶管技术论文

顶管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顶管技术 给排水管道

概述:传统的挖槽埋管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由于对地面交通影响较大。使本来就拥挤繁忙的城市交通如同雪上加霜。同时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顶管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开挖技术。随着顶管技术在市政工程的广泛运用。本论文主要讨论在顶管作业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值得施工技术人员重视。并以此和同行共享。

一、顶管技术在城市给排水中的发展

地下给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给水管网进行改造的时候,管道安装工作需要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传统的地下管线施工技术通常对地表有很大的破坏,而且地下管线的改造是在城市道路下的工程,必然会对本来就拥堵的城市交通带来更大的不便,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出行,施工后的道路恢复工作也比较麻烦,在一些人口密集交通易堵塞的大城市这个问题显得更加明显,因此,这个问题成为了众多专家研究的话题,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非开挖技术是指在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改造中尽力不开挖或者少开挖。

顶管技术就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菲开挖技术,这种技术在国外应用非常普遍,在我国也有很大的普及空间。伴随着顶管技术的投入使用,在运用中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提出在顶管技术施工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值得施工技术人员重视,并以此和同行共享。

二、顶管施工的特点

顶管法又称为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它具有不需要开挖面层.就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的特点,相比开挖敷设技术。投资和工期将大大节省。同时,顶管施工技术可以降低噪音,减少粉尘.减轻对城区的交通条件和环境状况的干扰和破坏.属于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法由于其上述多方面的优点.在市政工程中尤其是在市政给排水管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概括起来,顶管施工技术具有几大方面的优点:施工面由线缩成点,占地面积小;地面活动不受施工影响,对交通干扰小;噪音和震动低.城市中施工对居民生活环境干扰小.不影响现有管线及构筑物的使用;可以在很深的地下或水下敷设管道,可以安全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建筑物,减少沿线的拆迁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其主要缺点是施工技术难度较高,需要详细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探资料。

三、顶管技术施工应用分析

1、顶进管的选择

顶进管一般选州钢筋砼管.如没有腐蚀要求可选用钢管。钢筋砼管的规格设计、配筋和应力验算应遵守有关钢筋砼的标准和技术规程.特别是有关钢筋砼管的标准和技术规程。

2、顶进管岛径的选择

顶进管的直径选择是片先根据工程性质、工程需要确定内径。根据顶进管所受荷载确定砼管的配筋及壁厚.进而确定外径。因为顶管工程工作面上需要配备挖土工人.所阻一般管内径不小于500rm。

3、顶进管妊度的选择

顶进管的长度对顶管过程的可控性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直线推顶的情况下使用长管可以减少装管的次数.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管长度的增长.如果偏离原定的路线,建造顶坑时顶娅坑的长度也要增大.挖坑、支护、回填、修复的费用将相应地增加。反之,在直线上推顶很短的管也较困难.闪为短管比较容易向周闱土层中挤入.致使整个管呈蛇形弯曲,这便降低了管路顶进的可控性。

4、顶管施工的前期准备

现场平面布置,平面总体帛置包括起重设备、自动拧制室、料具间、管片堆场、拌浆棚及拌浆材料堆场、注水系统、弃土坑的布置等,始硼t作井内安装发射架、顶管机、前顶铁、主推千斤顶、反力架等顶进设备.工作井边侧设置下井扶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顶管机进,出洞处以及后靠土体加固为确保顶管机出洞的绝对安全,对后靠土体机进。为防止腰管机进、出预留空间导致泥水流失.并确保在顶进过程中压注的触变泥浆不流失,必须在工作井安装洞口止水装置。

三、顶管施工的工艺

顶管施工又称为顶进法施工.是指利用顶进设备将预制的箱形或圆形构造物逐渐顶入路基.以构成立体交义通道的施工方法。顶管施工需先在确定的管段之间设置工作井和接收,在工作井内安装推力设备将导轨上的顶管机头推入土体,机头导向。将预制的钢筋混凝上管向前顶进.前端土体通过上作井运出,最后完成管道铺设。

1、顶管井的设计

顶管井分工作井与接收井两种,顶管井的建造结构有很多种类,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井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单孔井和单排孔井,它们的结构受力性能由高至低依次为圆形一矩形。结构布置时,可在井内设置内支撑.改善结构受力。在建造过程中工作井按双向顶进设计,问距与设计枪杳井间距一致.施工完毕,在工作井和接收井的位置上按设计要求做检查井。

2、顶管施工工序

①穿墙:打开穿墙闷饭将工具管顶出井外.并安装穿墙止水装置,主要技术施工措施如下:a穿墙管由填夯压密实的纸筋粘上或低强度水泥粘土拌和土.以起到临时性阻水挡土作用;b为确保穿墙孔外侧一定范嗣内土体基本稳定并有足够强度.工作井工具管穿墙,对穿墙管外侧采取注浆同结措施;

c穿墙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处坪措施:d蝴板开启后迅速推进工具管.同时做好穿墙止水.

结束语:管工艺的施工从技术上讲是完全可行的.相对于开槽坪管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睐讲更具有优越性,另外一方面从切实做到保护环境人手.加人推广顶管施上技术力度势在必行.可以预见未来的管线铺设技术将以顶管工艺为支撑。

参考文献:

顶管技术论文范文2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_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 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必修 课程,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因为工作 岗位的真实性、能很好地与就业对接。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 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因此,这两个教学环节在高职教育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研究高职教育的专家、学者对此 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统华、龚娟等对高职实习顶岗实习的 意义及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张 雁平、刘晓刚、朱春瑜等人从学生、系部、学院以及实习基地四 个层面对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进行了研究;何辉、宋 萌勃等高职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管理问题和顶岗实习的管理机 制进行了探讨。罗长金、郑永裕等人对高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 题、高职高专毕业论文选题、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 论文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但是,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是 _个系统工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的安排、实训基地 的长期有效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的系统化管理、实践效果的评 价等研究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系统性和规范性较差,缺乏行之 有效的理论和思路进行理性指导。同时,对于不同的专业,顶岗 实习的要求和管理也不尽相同,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 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更易受学生、指导老师、企业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顶岗实习 与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上仍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为了 更好地保证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 效果,开展符合建筑工程专业的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与顶岗实习 和毕业设计的管理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论文从实训基地的建 设,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 探讨,为该实践教学阶段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

 

(一)毕业设计(论文)

 

在许多高职院校,许多人认为高职学生不适合撰写专业理 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性强的毕业设计(论文)。因此对毕业 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不是太重视,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实际 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毕 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五学期,即在完成理论学习后就直接进行 毕业设计。设计时间通常为四周,第五周进行答辩。毕业设计 的内容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向);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工 程监理专业);工程预算(工程造价专业)。由于学生对项目没 有直观的了解,很多都是在网上下载,通过裁剪、粘贴完成;有 些学生还相互抄袭,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并且,由于近几年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不足,学生就业压 力的增大,对于顶岗实习及工作单位还没落实的学生,他们的 很多精力都放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寻找和求职就业上,整天忙于 奔波在各个招聘会中,自然就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对 于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受其他同学的影响,投入的精力和 积极性也明显不足。再加上指导教师为考虑就业率,对学生在 毕业设计期间去求职也听之任之,都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的下 降。因此,很有必要对毕业设计时间上的安排进行调整,使其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又不影响寻找就业单位。

 

(二)顶岗实习

 

以往,顶岗实习的安排是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进行,加 上第六学期,实习时间一般在26周左右。在顶岗实习的实施 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顶岗实习单位难落实。近 几年的扩招,加上就业前景较好,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 专业学生数都是三四百人,这给实习单位的安排带来极大地困 难;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许多施工企业出于对安全的考 虑,把接收学生实习作为一种额外负担。因此,很多学校都是 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保证,与专业对口率 较低。在整个实习期间,许多学生频繁“跳槽”,严重影响了实 习质量。二是指导老师严重不足,每个老师要同时指导一二十 名学生,有的学校还更多,很难真正的完成指导工作。三是管 理不到位。学生实习地分散,再加上没有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 方法,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四是考核评价 难。多数学校对顶岗实习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都尚 未形成科学的办法。一般是企业寥寥几句评语,教师给成绩,缺乏科学性,没有真实的反映学生实习情况和实习效果,给学 生造成一个实习好坏都一样的错误观念,影响了实习的质量, 最终造成了顶岗实习的效果不理想。

 

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为了改善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工作技 能和就业竞争力,我院在2010年开始对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顶 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将这两部分整合为毕业实训环 节,在顶岗实习中完成毕业设计,通过这三年来的实践,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

 

(一) 教学安排设计

 

在教学安排上,为了让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具备一定的顶岗 能力,使企业愿意接收学生,不把学生的实习当做一种负担,本 专业安排了两个四周的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见习。学生自 入学以来,经过第一年的相关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单项技 能,如_般建筑材料检测能力、建筑CAD绘图能力、建筑测量 能力等,进行第一次的校内单项技能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见 习;经过第二年的相关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 知识,进行第二次的校内综合实训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实 习,通过两次校内实训和暑假企业见习的工学交替,学生基本 具备了顶岗实习的能力。在第三学年,学生完成一个月的拓展 课程学习后,改变以往先做毕业设计再进行顶岗实习的安排, 直接就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完成毕业 设计。

 

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整合为毕业实训环节。首 先,学生在十月份就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绝大部分建筑企业都 处在生产高峰期,避免了以往学生在校完成毕业设计后,年底 才能进企业的局面。解决了建筑企业在年底停工,学生无岗可 顶的困境,其次,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能结 合实习的实际工程,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建筑 工程技术专业)、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工程监理专业)、工 程预算(工程造价专业)。

 

(二) 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解决实习单位难找的问题,按照互利互惠、共蠃发展的 原则,我院加强了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训基地。首 先和长期与我院合作的、位于扬州及周边地区的建筑企业共建 生产性的项目部,利用教师的科研、技术力量,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同时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增 加学院与企业的联系。其次,聘请企业的专家、技术员为学院 校外兼职教师,不断加强校企双方的合作基础。校企合作的企 业也能在顶岗实习的学生中优先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满 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达到真正的双蠃。

 

(三) 教学过程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顺利实施毕业实训教学环节的关 键。首先,我院制定了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管理办法、顶岗实 习三方协议、顶岗实习安全协议、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教学大 纲、教学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及指导教师的考核等系列教学 文件。学生在进如企业前就强调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重要 性,并布置相应的任务和制定目标。其次,学生的顶岗实习基 本由学校安排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学生相对集中,便于指导和 管理。第三,采用“双导师”制。除了学校的指导教师外,还聘 请了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员担任学生顶岗实 习和毕业设计的校外指导教师。由于是长期合作的企业,指导 教师的积极性与管理经验都相对丰富。同时要求学校的指导 教师与企业的指导教师经常保持联系,并到企业进行巡查,了 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增进师生感情,也能加深学院与企业之间 的关系,实现对学生的共同管理。最后,强化考核体系,提高顶 岗实习质量。

 

(四) 考核评价

 

毕业实训环节的最终考核评价由实习过程考核、任务完成 效果以及汇报答辩三个部分组成。过程考核主要由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效果进行评价。校内指导 教师按照学生根据实习内容完成的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 总结,结合实际工程完成的毕业设计以及汇报、答辩情况进行 评价。最后,结合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 的顶岗实习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

 

三、结束语

 

毕业实训环节中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 过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应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的专业特 点,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规范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 安排、管理和考核,使该实践教学环节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实施, 从而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肖忠平

顶管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顶管 市政工程 施工要点

1. 引言: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管道敷设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敷设施工技术。

顶管工程是一门综合地质学、电子技术、机械、液压控制及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土建工程。顶管施工技术在我国经过三四十年的应用、推广,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应用极为广泛,因为它不需要开挖面层,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可以在很深的地下敷设管道。

顶管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在市政工程需要敷设大量给排水、热力管道、通讯线路等施工时,大大降低对城市的交通、噪音、粉尘的危害和影响,是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在稳定土层、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它还可以节省大量建设投资、缩短城市建设的周期。因而,顶管技术在当前市政工程中被大量应用,像我们参建的徐水县污水处理厂截污管道工程、周口市污水处理厂截污管道工程、巩义市新区热力管道穿越城市道路的一段,都采用了顶管施工。

2.顶管工作原理:

顶管法施工,就是是在管道的沿线按设计的方案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内设置坚固的后座,吊进油压千斤顶以及要顶进的钢管或混凝土管,接好照明、泥浆管、油管等管线,然后用油压千斤顶缓慢顶进。通过压浆系统使管节周围形成泥浆套,管道在泥浆套中滑行。在顶进的过程中通过激光经纬仪测量顶管的方向,边顶进边排土边调整,直至管道顶至接收井内。

目前,在顶管施工中最为流行的有三种平衡理论:气压平衡理论、泥水平衡理论和土压平衡理论。所谓气压平衡是在所顶进的管道中及挖掘面上充满一定压力的空气,以空气的压力达到平衡地下水压力和疏干挖掘面土体中地下水的作用。所谓泥水平衡理论就是以含有一定量粘土的且具有一定相对密度的泥浆水充满掘进机的泥水舱,并对它施加一定的压力,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的一种种顶管施工理论,按照该理论,泥浆水在挖掘面上能形成泥膜,以防止地下水水的惨透,然后再加上一定的压力就可平衡地下水压力,同时,也可以平衡土压力。所谓土压平衡理论就是以掘进机土舱内泥土的压力来平衡掘进机所处土层的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的顶管理论。

顶管施工最关键的就是适应性问题,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选用与之适应的顶管施工方式,正确地选择顶管机和配套辅助设备,对于顶管施工是非常关键的。

3.顶管施工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以前,在城市市政管网施工时,许多城市都存在道路反复开挖的现象,严重防碍了城市交通,困扰了居民的生活,缩短了路面的寿命,配套的通讯、自来水、煤气、排水、路灯等设施也要反复拆建,加大了对城市设施的破坏,并增加了施工的难度。而采用顶管施工,就可以大大缓解这方面的矛盾。

顶管施工在市政工程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种情况:

⑴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多年形成的各种管线相互交错,很多管线地下位置不明、原始资料缺失、不全等,市政管网铺设时,无法对路面进行有效开挖。

⑵城市架空线路遇交通干线、繁华街道、文物古迹,或铁路、江河阻截,需转入地下过渡。

⑶当污水管道管径较大,而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受限,无法采用明沟开挖来埋管施工。

4.顶管技术的优势:

顶管敷设管道施工技术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管道的施工,具有经济、高效、环保的综合功能。采用该技术施工,既能节约一定的征地拆迁费用,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和对道路的堵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优势包括:⑴不用开挖地面,尤其是城市道路;⑵不用拆迁征地,不会破坏地面建筑物;⑶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⑷不破坏地表植被和周边环境;⑸施工过程不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⑹不影响管道的段差变形;⑺省时、高效、安全,无建筑垃圾污染,并且综合造价低。

5.顶管技术施工要点分析

5.1现场踏勘及调查

定位测量后进行现场踏勘及调查工作,包括⑴观察现场人、车流情况确定人流及车流交通组织及路线,考虑在路口设置交通导向牌,高峰期安排人员指挥交通;⑵摸查清楚附近的排水系统,设计最佳的排泥水路线,避免污水横流;⑶对于现场的煤气、电力、通讯、供水等管道进行现场定位,并表示出来,看是否需要临时关停或搬迁;⑷调查雨水渠箱、原有污水管道等埋设较深的市政地下构筑物;⑸对于附近一些桥梁等构筑物,调查其桥台基础、桩基深度及间距,附近建筑物基坑采取什么结构形式,是否采用喷锚结构施工,其长度是否在顶管顶进轴线内。

总之,尽量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调查,分析一切不利与施工的影响因素。

5.2施工前技术准备

可以要求业主方提供顶管顶进路线详尽的地质资料,尽量了解土层的物理性质(颗粒组成、含水量大小、透水系数及塑性指数)、力学参数(标准贯人值、内粘聚力及内摩擦角)、分布状况(分布范围及埋深厚度)等等。了解地下水的状况及变化规律如地下水来源、水面标高及是否受到潮汐影响而变化等。如果有砂层则要搞清含砂量多少及砂的细度情况及级配关系,岩层则要搞清楚是否有裂隙发育,等等。一般来说现行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够详细,作为施工单位,通常要求业主补钻,自己也应该在顶进线路上补鉴别孔,局部问题点补技术孔。

5.3顶管的施工

(1)工作井及接收井的施工: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及周边建筑、管线情况,考虑打入木桩保护管线及土体下滑,然后开挖工作坑。工作坑开挖时每边增加工作宽度。

(2)油压千斤顶吊放就位,轨道安装。

(3)管节的选用、安装:管节必须全面检验,发现外观有缺陷的一律禁止使用。管道吊放前上好橡胶止水圈。将管节吊放在轨道上,安放环形顶铁,缓慢推进,让接头平顺对接。如发现有破坏、翻转、出槽等现象,必须退出管节,重新更换、调整橡胶圈,重新对接。

(4)管节顶进:

顶进的流程为:测量放样―施工工作井―井内导轨机架、液压系统、止水圈等安装―地面辅助设施安装―顶管机吊装就位―激光经纬仪安装―第一节顶出工作井―正常顶进―第一节进入检查井位置―结束顶进。

顶进阻力主要由正面阻力、周边摩擦阻力组成,为减少顶进正面阻力,顶进的机头可用尖钻头。随着顶进距离的增长,推力上升很快。为避免管节超过受压极限破坏,管壁外的减阻是工程顺利完成的必要手段。触变泥浆减摩是顶管施工中减少阻力的重要措施。在顶进的过程中通过顶管机尾部的同步注浆与管道上的预留注浆孔向管节外壁压注一定数量的减摩泥浆,起到降低顶进阻力的效果。

顶进线路的控制:机头自身有一定的纠偏段,顶进线路的控制主要依靠设备的正确操作和操作者的预见性。在顶进过程中要不断对工具管的高程方向转动进行测量,勤测勤纠。

泥土外运:泥屑由泥水系统随泥浆管排出,及时外运。

顶管注意事项:当掘进机停止工作时,一定要防止泥浆从土层、洞口或其它地方流失,以保证挖掘面的稳定;在挖掘过程中,注意观察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保证挖掘面的稳定;在顶进过程中,要不时检查泥浆的密度和性能是否正常,拍你泵的流量及压力是否正常;注意防止地面的沉降和隆起,在顶管沿线周围按一定距离设置观测点,监测顶进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量;开挖断面取土过多或过少,会造成地面的沉降或隆起,为避免这种影响,应在压浆时控制好压力,恰好能平衡泥浆套以上泥土的压力。

6.结束语

顶管敷设管道施工技术在不稳定及饱和土层中以最小的破坏和最大的保护环境等特点,解决了市政工程管网施工中的难题,并在应付最恶劣的地下土壤条件中具有一定的施工优势,便于针对任何复杂的城市地形和交通布局都能提供最经济、准确、快速而可靠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顶管技术的出现为创建都市的安宁环境和加速旧城区改造发展造就了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李健 顶管施工法的技术特点分析 [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7)

顶管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目标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内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就业岗位群,有选择性在专业对口的企业某一岗位上去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职业院校都会派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是2008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实施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中职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两翼,科研、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为助推的办学模式。本文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煤炭开采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期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目标。

2研究意义

2.1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煤炭开采技术专业是一个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因此顶岗实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分析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动手能力,全面增强自己的工作经验。尤其对于煤炭开采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对煤矿各生产环节建立全面的系统概念,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

2.2促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调合作

顶岗实习是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调合作的过程,也是校企合作的沟通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学生通过实习可以将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分析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全面增强自己的工作经验,同时还可以形成吃苦耐劳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其次,企业可以通过给予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发掘人才,进而为企业奠定人才力量;再次,学校通过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通过一定的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讲解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盲点,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

2.3实现高职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环境对接

顶岗实习满足了学生实习、就业的多元需求,也进一步实现了高职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弥补了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即在顶岗实习中,煤炭开采技术专业的学生进一步熟悉矿井环境,了解采区巷道布置情况、回采工艺方法及劳动组织管理以及各项工作的程序及工作要点、方法,初步掌握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

3体系实践过程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存在管理难度大、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管理制度缺乏、评价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果,本文从顶岗实习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评价体系三方面提出了实践建议。

3.1组织体系建设

3.1.1成立顶岗实习管理队伍

学生管理工作点多面广,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对保证新建高职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实现科学化的实习管理,高职学校可以成立由辅导员、专业教师以及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顶岗实习管理队伍,针对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相关事宜进行跟踪与协管,做好顶岗实习的相关记录,并且把相关信息反馈回学校,进而加强组织纪律性,减少实习学生迟到、早退、擅离岗位的行为。同时,管理队伍及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提出的各种操作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尽早地适应顶岗实习岗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学生圆满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3.1.2做好顶岗实习岗位选择

岗位的选择是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岗位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顶岗实习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着顶岗实习的最终效果。因此,新建高职院校为满足煤炭开采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就业的多元需求,应该进一步做好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并且对其进行必要的考察、熟悉情况,了解学生将要面对的工作环境,顺利的落实顶岗实习,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最终提高自己的岗位实践能力,成为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

(1)选择企业应该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学校所选择的顶岗实习企业如果拥有生产技术,学生才能在顶岗实习中领略到行业的发展态势,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以适应时代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2)选择企业应该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为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和协调内部关系,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这实质上也是企业精神的体现。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顶岗实习的学生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学校所选择的顶岗实习的企业应该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精神的引导下,树立道德观、价值观、行为规范。

3.2制度体系建设

3.2.1 建立顶岗实习责任管理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重要保证。新建高职学校应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程以及相关工作职责明细,严格各个环节的管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令行禁止,进而完善顶岗实习责任管理的制度,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

3.2.2建立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安全制度不明确则会导致学生出现人身伤害,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要建立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培训制度、实习过程管理制度以及风险保障制度,通过各方面的相互监督,减少或杜绝顶岗实习中伤亡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性。+-

3.3评价体系建设

3.3.1完善实习反馈制度

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学校应该完善顶岗实习反馈制度。针对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个人应该及时的进行沟通解决,提升三方的实习满意度。

3.3.2完善实习考评制度

顶岗实习考评是衡量学生在企业中实习效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实习期间,学校应该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应用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情况,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考评,考评的目的包括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等。实习结束后,学校还应该要求学生提交顶岗实习报告,并且总结此次实习的经验,同时提交实习企业所填写的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等,及时评出实习成绩。

4总结

顶岗实习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教学的最后阶段,对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只有重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不断地改进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方法,进一步保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有序性,才能最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耿保荃,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

[2] 谭辉平,李芹,廖俊杰.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3] 綦颖,宋连喜.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4] 郭琪.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12).

顶管技术论文范文5

Abstract: Internship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ship of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sign, organiz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of internship.

关键词: 高职;顶岗实习;冶金技术;实践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ternship;metallurgical technology;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230-02

0 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顶岗实习是高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所谓顶岗实习,是在学生完成基础课和专业课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生产任务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通过定岗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顶岗实习这一的实践环节,虽然在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但是在顶岗实习设计、组织模式、实施与控制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冶金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经验,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冶金技术专业概况

冶金技术专业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之一,是国家示范建设院校中央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之一,河北省示范专业,学制三年。冶金技术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大钢厂,该院被誉为“钢铁工段长摇篮”培养基地。

1.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 充分考虑学生长远发展和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实训环节教学三年不断线。教学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从教学系统模型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第五学期中、后期就参加顶岗实习环节。以2015年为例,该院冶金技术专业共计136人,第五学期陆续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12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0%以上,而第六学期所有学生都按时参加顶岗实习。

基于该院实际情况,顶岗实习也可理解为在校学生尚未完成全部学业,用人单位与学生达成就业意向并要求学生上岗工作,且在上岗工作开始至毕业间,必须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

1.2 冶金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特点 ①顶岗实习岗位集中。冶金技术专业主要在国内钢铁企业就业,该院主要顶岗实习基地为邯钢、石钢、新兴铸管、南钢、宝钢等各个钢铁企业,且实习岗位为烧结岗位群、炼铁岗位群、炼钢岗位群、精炼岗位群和连铸岗位群。②顶岗实习时间长。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冶金技术专业顶岗实部分学生从第五学期中后期就开始了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全部实施,实习时间最长达到一学年。③顶岗实习效果良好。该院冶金技术专业设立早,教学质量高,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钢铁企业有大量毕业生。因此顶岗实习时安排的兼职教师主要为该院的毕业生,这种师兄带师弟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2 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和误区

2.1 部分学生不适应角色的变化,情绪不稳定 进入顶岗实习的学生,其身份不仅仅是学生,还是准员工,很多学生对这一身份的转变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此时若在工作时遇到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很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低落等情况。

2.2 学生实习态度和行为出现差异 ①部分家境富裕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较好,平时缺乏锻炼,认为实习太累,时常抱怨不满,抵触实习。②家境一般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能够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还能够获得补助,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里的负担,通过都比较满意实习工作。③贫困或有过打工经历的学生,知道生活的艰难,十分珍惜实习机会,通常都会积极努力工作,希望可以留在实习公司工作。④部分学生希望可以专升本,这类学生认为实习时间占用了自己的考试复习时间,无法积极面对实习工作。

2.3 期望值存在差距 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知都比较模糊,甚至存在误区,每个人都想一毕业就从事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但是往往大学生一毕业接触的工作都是技术含量比较低,重复性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无法学以致用,也就无法安心进行顶岗实习。

2.4 时间上存在冲突 通常学校安排学生定岗实习的时间较短,而企业希望延长实习时间,如此才有利于选择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双方在实习时间上存在较大分歧,如此使得企业安排给学生的职位都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学生自觉学习不到东西,不愿积极应对。

2.5 责权关系不明确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既是学生,也是员工,这就意味着学生的主要管理权也发生了变化,由学校变成了企业,但是众所周知,企业没有条件对所有的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在这种责权关系不明确情况下,学生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证。

2.6 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不够规范 在管理的方式上偶尔出现人员不到位、管理制度粗放的现象。而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内容大多也比较空泛,缺乏有效的操作性和保障性,与此同时企业在管理的执行上更多的是放任型的管理,难以取得应有的实习效果。

3 冶金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研究及思考

3.1 顶岗实习的设计研究 ①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执行,绝大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是8~10个月,开始时间基本都是第五学期中后期,几乎每个学生的实习时间都能够满足要求。顶岗实习需具备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学生已经将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学完,即使由于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开始顶岗实习,学生也应该采取补课等方式将教学任务完成。②顶岗实习的地点安排。结合实践经验,顶岗实习地点和学生就业企业一致最为理想,易取得最好的实习效果,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更高,由于实习岗位就是自己未来的就业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高,企业也会适当的委以重任,真正的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和优势。③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任务要求。按照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标准、顶岗实习指导书等指导性文件进行实习。结合实际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实习质量。

3.2 顶岗实习组织研究 通过研究,建议在冶金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企业中应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实施适合本区域经济特点的“优势分散、特色集中”顶岗实习模式。

①“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冶金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中的应用。1)以老带新的带徒模式。针对那些具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顶岗实习学生,最佳的顶岗实习模式是以老带新的带徒模式,指定专业岗位上的高技能技术的师傅进行传、帮、带,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带徒时间一般为3~6个月。2)提高式带徒模式。针对已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顶岗实习学生,最佳的顶岗实习模式是提高式带徒模式,由企业技能专家带徒。主要结合工作岗位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和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完成复杂工艺的操作水平和解决本工种关键性操作工艺难题的能力。3)专项式带徒模式。专项式的带徒模式主要是通过技改项目来实施带徒。特别是针对大型企业生产一线的很多技改项目都是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能专家组成进行实施的。专项式带徒模式是学生跟随这些专家,参加某一专项技改项目。

②探索适合专业特点和区域经济特色的顶岗实习模式。1)该院是冶金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冶金职教集团包括大量区域资质良好的冶金企业。学生在“校中厂”中开展各种校企共同设计和指导的课程实践活动,形成对企业工作模式和职业要求情感与能力的认同。如此学生很熟悉自己顶岗实习的企业,也就不会产生陌生的感觉了。2)该院成立顶岗实习工作组对实习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考核。工作组成员负责根据顶岗实习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实习指导及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考核指标,并确定管理细则和职责分配。3)在与该院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一些大、中型合资或外资企业(如宝钢、青钢等),岗位需求数量大且结构稳定。这类企业是很多学生希望毕业后就职的单位,不仅企业社会声誉好,而且工作环境、福利、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比较优越,在这类企业实习的学生都很愿意积极表现,希望毕业后可以留在实习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一些表现良好的学生顺利的进入了自己的心仪的企业就业。

③顶岗实习实施与控制研究。顶岗实习实施与控制研究是指在全过程中建立校、企、学生三方有效沟通的机制,监控并保证实习质量。1)建立可控的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可控的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是保障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包括a)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b)制订顶岗实习管理文件;c)构建科学的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流程;d)顶岗实习管理运行程序。2)依托就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满足顶岗实习需求。最佳的顶岗实习基地就是就业企业。就业企业兼职教师同学院指导教师实习期间共同指导学生的顶岗实践,共制订培养方案,并对学生进行基本专业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求学生参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3)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建立学院、企业、家长及学生四方参与的管理机构,按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规模进行沟通管理,同时建立顶岗实习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动态信息,对顶岗实习过程实行远程管理。

4 结论

通过探索并实践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顶岗实习全过程的设计、组织、实施与控制方案,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顶岗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还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靳建峰,金长虹,董明,等.浅谈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教学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2]沈澄英.化工专业顶岗实习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

顶管技术论文范文6

1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的意义

技工院校、企业和教师作为顶岗实践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各方在顶岗实践活动中就推动力度、施行质量和执行效果如何考评和管理是落实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关键环,科学、合理的考评管理体系反过来又会成为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活动的指挥棒。为此,做好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工作,能有效的保证技工院校教师到企业、行业实践锻炼的实效性。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是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要求技工院校积极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技工院校教师通过企业顶岗实践,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和教材,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将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的内容,必将进一步促进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

1.2 是推动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必然要求技工院校教师具有一体化教师的素质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是根据客观的考评管理体系,运用全面、系统、规范的技术手段,对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情况和成果作出公正、合理、科学的考核和评判。因此,积极落实技工院校教师到相关企业、行业参与生产、服务、管理活动,并对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进行有效考评,是推动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1.3 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有力推手

技工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是校企合作的纽带,是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更是提升技工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技工元宵教师通过企业顶岗实践,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改造、专业知识培训、科技攻关、产品研发,能有效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平台。技工院校教师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一线的最新动态,大大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因此,通过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能有效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2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的现状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是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技工院校培养一体化教师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多数的技工院校都能按照人社部文件精神要求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但是,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监管却不太规范,顶岗实践的过程管理和成效评估还存在很大漏洞,譬如,前往企业、工厂的教师,是迫于形式下去挂职,还是真正地顶岗实践;顶岗实践的效果如何,对于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是否有提高,对于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研水平的提升是否有帮助等等。由于大多数的技工院校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全面的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使得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反馈,顶岗实践的效果不太理想,很多流于形式,一些学院仅简单地以实践日记、单位评价等来验收,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

为了防止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活动这一工作流于形式,规范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整个过程,有必要构建一套针对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实施性强的顶岗实践评价机制,对顶岗实践教师进行跟踪管理评价,并对后续的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工作起到很好的督促导向作用,真正实现以企业顶岗实践来提高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尽可能地提升技工院校的师资水平。

3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的制定和构建

3.1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应当公平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教师顶岗实践情况,应当真实的反映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效果及成果。为此,考评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技工院校在制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时主要依据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的标准建立考评管理体系,要保证考评管理体系能够准确、全面的反映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真实情况,考评管理指标要客观公正,要排除个人因素和个人情感对指标的影响。一套公正和科学的考评管理指标,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考评管理体系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3.1.2 激励性原则

一套公正、科学的考评管理体系,能够对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活动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通过考评管理,使教师在顶岗实践时明确考评管理标准、奖惩标准,最大程度的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完成顶岗实践,充分发挥考评管理体系的激励功能,提高教师参与企业顶岗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3.1.3 导向性原则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要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要能够切实引导教师真正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将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现场最新的生产经营动态信息,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新标准的应用,真实体验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的实际过程,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以点带面,影响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企业顶岗实践活动。

3.1.4 可行性原则

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指标在制定时,要清晰明确,层次简明,评价标准易于教师把握和度量。对于能反映评价对象本质,但又难以量化的指标,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3.2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构建的步骤

技工院校教师顶岗实践过程时间跨度较长、涉及的范围面较广,因而对其成效的考评管理要依据不同的环节建立不同的指标,并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在构建考评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讨论并征集考评管理指标内容,在讨论征集时应尽可能的考虑到教师顶岗实践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指标内容应尽量广泛、全面。其次,依据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对所征集的指标内容进行必要的归类和筛选,以保证评价指标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过这两个阶段得到的评价指标内容,必须经过必要的实践检验,以确定考评管理体系的合理性。

3.3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的内容与指标

根据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试行)》要求,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设三级、二级、一级,最高级为一级,三个级别的标准依次递进。三级一体化教师,主要通过考察观摩、岗位操作、技术演练,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方式、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企业顶岗实践后能完成中、高级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教学班级管理和一体化教学场所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典型任务。二级一体化教师,主要开展规划设计、技术革新、技术服务和企业员工培训等工作,并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企业顶岗实践后能完成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策划、预备技师一体化课程教学和企业学员中、高级工培训等任务。一级一体化教师,主要担任企业顾问,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产品技术研发、科研项目攻关、企业技术咨询指导等工作,并参与企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及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企业顶岗实践后能完成学习任务设计、三级及二级一体化教师指导和一体化课程教学综合评价等任务。

考评管理体系的内容与指标根据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后的能力要求,主要指标内容包括:

1)教师自我评价:教师本人对顶岗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自我考核评价。每一位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结束后,都要按时上交顶岗实践工作日志,撰写顶岗实践总结、调研报告,开展专题报告会汇报实践心得,同时填写《顶岗实践总结表》。

2)顶岗实践单位评价:在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期间,由企业负责教师顶岗实践期间的具体工作,协助教师制定并完善顶岗实践工作计划,对教师顶岗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并对其顶岗实践过程进行考评管理。主要包括教师顶岗考勤、顶岗态度、生产任务考核、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实践技能提升情况等方面。

3)同行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否引入企业一线案例、教研活动中是否提出建设性意见、实训教学中的动手能力是否提高和是否能带动教学团队共同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

4)学生评价: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效果如何,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学生评价主要从顶岗实践后的教学水平是否提高、课堂教学中是否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实训教学中技能水平的高低等方面进行评价。

5)校内督导组评价:主要包括顶岗考勤、顶岗实践总结、顶岗实践专题报告会、教学中是否引入企业一线案例、企业调研报告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