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例6篇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1

关键词:高中 古诗文 传统文化 融入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指导思想,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凝聚了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以高中古诗文教学为出发点,把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融入到教学中进行阐述。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要增强学生文化意识,重视重大文化遗产的传承,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发展新文化,积极参与新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一个民族国家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必然的,这是自己的灵魂支柱,凝聚了生命力与创造力。古诗文是国家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与情感,对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弘扬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基本发展路线,增强国家软实力,能提高世界竞争力。在高中古诗文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里,不但是遵循教育事业发展路线,更是遵循国家传统文化继承弘扬的指导路线。积极的推进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体现时代的特征。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内涵

我国古诗文的文化博大精深,在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大致分为对国家的热爱、对情爱的呼唤以及对对理想的追求几大类型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体现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爱国人士都作了体现爱国的著作,从一个人的爱国情义可以知道他必然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种炙热的情感,是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在高中语文中就选取了大量的富有爱国情怀的古诗文,比如在战国末期楚国著名辞赋家屈原的《离骚》一文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屈原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在传统文化中,具有许许多多的爱国情怀的文人,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后代既要学习古人的忠心爱国思想,又要学习古人鞠躬尽瘁的精神。

(二)对真情的深情呼唤

古诗文中作者对亲情、爱情、友情及思乡感情的呼唤,一直占据古诗文的永恒母题的地位,在高中古诗文中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文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文中的美景里。又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文中的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达对亡夫的无尽思念。从古至今,诗文就是对人间真情呼唤的情感史作,是古诗文的重要构成因素。

(三)对理想的追求

大多古诗文作者对社会的现实的深刻揭露反思与对理想的崇高追求都比较炙热。“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我国古代诗人普遍追求的,对社会的关心与在社会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比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充分的表现词人对理想的崇高追求,在观景的过程中,引发自己的家国之恨与思想感情,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远抱负,最终却壮志难酬,叹息流年。古代词人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为现代高中学生追求理想提供了现实依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要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离不开具体的诗文领悟的,以语文教学为主,文化传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古诗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点

充分的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古诗文从古代传承下来,之所以叫古诗文,是与现代的语言大有不同,学生只能在书本中与古诗文有些许接触,日常生活运用较少。所以,教师要找到一个恰当的融入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古诗文,接受传统文化。根据这个教学进程,教师要根据古诗文中的具体内容,找准融入点,将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系统的切入。比如,在教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在结束诗句意思的理解后,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句名句,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不自觉的在眼前浮现蜀道难于上青天的气势磅礴,继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设置传统文化情景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不能只考说教的教育方式,还要将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走进古诗文作者的心里,体会其思想感情,在中收益,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必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设置情景内容,让学生换位思考,细细解读诗人内心情感,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词句含义之后,让学生设想在雨中行走,思考自己的人生,表现诗人的超脱胸襟,指引学生学习诗人的精神,最终达到传统文化输送教育的目标。

(三)合理运用相关文化活动

在高中学习中,经常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语文教师可充分运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语文学习是不能离开日常生活的,古诗文更是如此。由于古诗文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发挥古诗文以载体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校开展的语文朗诵比赛时,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并得出总结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组织学生参观就近的古文化遗迹,感受古人的生活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间接的完成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融合。

结束语:

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绝大部分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传承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师,应该主动探索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从而促进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扬。

参考文献:

[1]章李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

[2]王凯.高中古诗文与传统文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2

《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真实的反映了历史,高度浓缩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初中生读《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范文最新7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读着这情深意切的诗句,相信你的内心也一定会掀起情感的狂澜,这是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饱含热泪唱给大地母亲的赞美诗。

这首诗创作于一九三八年。当时,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恣意肆虐,短短的时间,日本侵略军就连续侵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诗人,不仅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去,还用他如椽之笔倾诉自己对深重灾难的祖国的挚爱,用壮丽的诗篇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在《我爱这土地》诗中,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将自己化身为一只多情的鸟,含蓄而深切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情、对同胞的热爱。诗中的这只鸟,没有鹦鹉、白鹭俏丽的容颜,也没有黄鹂、鹧鸪清脆的歌喉,但它有一颗深挚的爱国之心,有一腔浓烈的忧民之情。只要活着,它就要用嘶哑的喉咙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不懈地歌唱;死后,它也要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一感人的形象,让那泣血的杜鹃也逊色不少。

众所周知,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是那样的美丽、富庶,它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曾几何时,日本侵略者的蹂躏让它变得满目疮痍,这怎能不激起诗人满腔的哀痛与无比的义愤。透过那嘶哑的喉咙,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为拯救大地母亲而奔走呼号的赤子之情。不管眼下的土地多么破碎沉沦,诗人的爱始终深挚执著,无怨无悔。他仍用嘶哑的歌声去慰藉大地母亲惨痛凄苦的心,去激发华夏儿女的义愤。诗人深知,这块土地养育的儿女是不会屈服于一切外来侵略者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信念早已深深地镌刻在大地儿女们的心中。

听,悲愤的河流永远汹涌着鲸波巨澜,那是千千万万英雄儿女的响彻天宇的怒吼;听,激怒的风无止息地吹刮,那是千千万万英雄儿女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的精神体现。诗人坚信:这块灾难深重的土地,在她的优秀儿女浴血奋战抗争之下,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诗人坚信:那无比温柔的黎明已从林间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为了黎明到来、曙光朗照,诗人就如那只鸟儿一样,毅然选择奉献自己战斗牺牲。在我们心目中,这是一只伟大无私的鸟,在完成了歌唱的使命之后,含笑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并渴望连羽毛也一齐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正是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写照和诗人为土地彻底奉献的艺术体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字字千钧,声震于耳,响遏行云。这是一位时代的吹号者用热血谱成的千古绝唱,更是一位爱国诗人光辉灿烂的人生写照。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2艾青,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的保姆家中寄养所以对土地和民众产生了依恋的感情。他的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因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而被中断学费。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流露出一种沮丧愤懑的情绪,在他一段习画的经历中他所构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之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本诗选在资料中介绍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1937---1941年是艾青创作的高潮期,也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则是铺垫,过渡和结束。诗选基于客观评价高潮期作品选用较多,早期和后期更像是扮演着一种陪衬的主角。虽然这种取舍让本书看起来有点失衡但作者的艺术成就也会更加突出。诗选也着重挑选作者抗战时期的短诗,短诗的地位在作者的一生当中不容忽视。

在导读中了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艾青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然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进入新时期之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很大的诗篇。而与他高潮期创作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比较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缺点就是艺术感染力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

读完这本诗选我发现艾青的诗擅长用色彩感强烈,立体感鲜明的画家眼睛和艺术手法,与大地,太阳北方广袤的泥土,民众痛苦的脸色等意象结合。艾青与大多数早期现代派诗人不一样也有益于某些乡土派诗人。艾青创作的题材,紧贴民族和民众情感,具有史诗眼光和视野,他也善于捕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情绪,借以概括中国某一特殊时期的整体感受和思想感情,传达出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内心境绪。

艾青是一个一向在文学道路上奋斗的人有过沉淀但他又重新绽放光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他的这股冲劲。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3艾青,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的保姆家中寄养因此对土地和民众产生了依恋的感情。他的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因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而被中断学费。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流露出一种沮丧愤懑的情绪,在他一段习画的经历中他所形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本诗选在内容中介绍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1937---1941年是艾青创作的高潮期,也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则是铺垫,过渡和结束。诗选基于客观评价高潮期作品选用较多,早期和后期更像是扮演着一种陪衬的角色。虽然这种取舍让本书看起来有点失衡但作者的艺术成就也会更加突出。诗选也着重挑选作者抗战时期的短诗,短诗的地位在作者的一生当中不容忽视。

在导读中了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艾青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然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进入新时期之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很大的诗篇。而与他高潮期创作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比较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缺点就是艺术感染力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

读完这本诗选我发现艾青的诗擅长用色彩感强烈,立体感鲜明的画家眼睛和艺术手法,与大地,太阳北方广袤的泥土,民众痛苦的脸色等意象结合。艾青与大多数早期现代派诗人不同也有益于某些乡土派诗人。艾青创作的题材,紧贴民族和民众情感,具有史诗眼光和视野,他也善于捕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情绪,借以概括中国某一特殊时期的整体感受和思想感情,传达出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内心情绪。

艾青是一个一直在文学道路上奋斗的人有过沉淀但他又重新绽放光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他的这股冲劲。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4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艾青的诗逝体诗的与现在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

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

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

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达到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5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与现在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达到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6所谓国人有梦,则中国有梦。中国人的梦想便是中国的梦想。若谈中国的梦想,必定要谈到艾青。这个诗作中充分地描写着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和命运的诗人,用简单而又生动的笔触,将周遭最低层人民的梦想反映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种对于中国梦的体现,也是对当时时局的一种体现。

从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令人读来感到昂扬向上的《给太阳》,再到包含着作家深情,时时刻刻体现着自己希望能为祖国尽一份力的《煤的对话》,无不反映着诗人希望警醒世人,希望让周围的所有人团结起来,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的愿望。而这样的愿望在那个**的年代,便是所有国人的中国梦,是所有爱国青年的中国梦。

有人曾经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在**的年代,需要的不一定是一支笔书写千秋,而更可能是武生一身戎装,披挂上阵马革裹尸。然而,他们却错了。因为正是由于**,正是由于人心不稳,才应该在这样的日子里拥有一种共同的梦想,为了这样共同的梦想而去奋斗。

而艾青,恰到好处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里,所有国人的中国梦。他用朴实的笔法将这一切书写出来,再让这一切进入所有中国人的心间。

每一首诗,都浸润着诗人的心血和最深刻的希望,代表着他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当中进行的,对世界和国家的反思和思考。而反观当今,虽然我们处于和平盛世,但心中的梦想却不可缺少。少年有梦,则国家有梦,这并不是一纸空谈。“中国梦”的提出然所有人开始认真审视梦想这一个永恒的话题,也让中国开始位置思考。而读罢艾青诗选,我对梦想又拥有了新的理解,发现其实不论如何,梦想才是人的心中最不应该缺乏的东西。

所谓梦想,就是拼尽全力为之奋斗的东西。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能思考一些远大的问题太过遥远。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这样的美好年华中努力学习,尽力做到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然后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7《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知道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但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己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3

关键词:物象;意境;“初发之芙蓉”

一、创作背景

和众多的书斋型学者一样,宗白华(1897~1986)度过的是单纯的学者、教授的一生,少有起落与波澜,平

静得近乎平淡的一生,然而,平淡中自有其不平淡者在。从21岁(1918)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时起,宗白华便发愿为建设未来中国的新文化而奋斗终身。在此后六十余年的漫长岁月里,他矢志不移,默默从事着他以为应做的那份工作。他有意避开政治漩涡的裹挟,以边缘地带自处,不求闻达,甘于淡泊,唯独对他的学问——艺术境界的追求,至死难忘。

宗白华唯一的诗集《流云》初版于1923年。作为非主流的小诗运动的殿军,这部诗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不显赫。除了得到少数诗人和批评家的好评,《流云》在当时及其后的诗坛上似乎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宗白华本人对这些诗作却十分珍视,1947年曾以《流云小诗》之名重版,1986年临终前,又将其全部收入文选《意境》。宗白华曾以他的这部诗集得以复归而欣喜,希望读者将这些诗作当作实践之体验,与那些探究艺境的理论文章合而读之。因此,这部诗作在他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试着对这部作品作些诠释。

美学家眼底下的花花草草尽显“美”之光,唯美是他们意识里的追求,其意在通过对美的发现进而对美的艺术审美,以至明静身心,清晰思想。宗白华便是这样的美学家。“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研究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美的两大类型,即‘错彩镂金’的美与‘初发芙蓉’的美。而后者是中国古典艺术追求的最高美的境界。”鲍照曾说谢灵云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而颜延之的诗是“铺锦列绣,亦雕璝满眼!”宗白华说:“这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的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他认为这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方面。比较起来,他认为“初发芙蓉”的美比“错彩镂金”的美具有更高的境界。因此,在对中国古代艺术美的继承上,宗白华更多的接受了“初发芙蓉”的美,《流云》小诗是这方面的杰作。

诗集《流云》虽曰小诗,但小诗并不小,观其物象意境,其广阔之面直至世界千千万万。在其微小的诗歌文体之内包蕴的是阔大的世界生活,有如夜观星火,渺渺小小之光遍布天宇,令观者收览众宇之物象。缘于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深刻印象,作者体现在诗里的物、意充满着古典的艺术气息。同时因其美学家的独特目光,对世界渺小物无限之美的挖掘,在《流云》小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思想内涵

《流云》小诗所表现的思想内涵是通过诗人对“流云”种种形态的观察、体悟、参照自己的情心,表达诗人所追求的“流云”之美。诗歌里面突出地表现着对“云”的眷恋喜爱。“云”包括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为何独喜“流云”,而不是花草、风雨呢?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找原因:

(一)“云”意象在历史文化中的内涵是宗白华向往“云”境的背景

“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很早就已为人们所注意,并进入诗歌审美之中。从诗经到楚辞,人们对“云”的认识已相当深刻,并已赋予了“云”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浮云”喻飘浮不定的高志、理想,屈原《悲回风》有“怜浮云之相苹”,宋玉《九辩·四》有“仰浮云而永叹”。到汉魏唐宋,“云”的文化意蕴更是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深化。丰富的“云”的意象内蕴激荡着宗白华的情感,那些充满着中国文人普遍心态的“浮云”、“白云”、“青云”同样是宗白华的心态,因而对“云”的追逐正体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的追逐。

(二)宗白华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态度是他喜爱“云”的根本原因

宗白华以“美”的目光参照自然景物,追求自然之美,自然中的景物便成了他内心的外在表现。“云”表现出的温和,时起时伏的形态正好契合诗人的审美态度,因而对“云”有了独特情感。在《我和诗》里写道:“我小时候虽然好玩耍,不念书,但对于山水风景的酷爱是发乎自然的。天空的白云和覆成桥畔的重柳,是我孩心最亲密的伴侣。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看天上的白云变幻,心里浮着幼稚的幻想。云的许多不同的形象动态,早晚风色中各式各样的风格,是我童心里独自玩耍的对象。都市里没有好风景,天上的流云,时常幻出海岛沙洲,峰峦湖沼。我有一天就云的各种境界,分别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抒情的云、戏剧的云等等,很想做一个云谱……”可见“云”的形态早早地占据了诗人的心灵,对“云”的向往体现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占据诗人心灵的“流云”在于“流”和“云”所固有的内蕴,“流”有流动、流逝的思想倾向,“云”则包含了诗人对物理世界流逝的淡淡的忧愁和生命情感的表现。诗人追求自然美的向往转向对“流云”的酷爱之上。

三、艺术境界

诗人以“美”为艺术追求,以“流云”为心灵的形象表现,通过清丽的物象使诗歌意境明晰可观,这是诗人在《流云》诗里的表现技巧。物象与意境结合,使人从物象之中自然洞察到诗歌意境的绝妙,美贯穿着整个物象意境,给人以奇高的艺术境界享受。

在诗人眼里,美从哪里来呢?作为一种抽象的审美情趣,作者通过对抽象之“美”的向往追求,在具体的美的物之间寻找,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形成物与意的结合。

《美从何处寻?》曰:“啊,诗从何处寻?/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原来,在诗人追求美的目光里,美在于“细雨”、“落花声”、“微风”、“流水音”、“蓝空”、“孤星”之间,在于一切天地自然间的万物万象,是一种自然美。而对这些自然间的万物万象,诗人寄予柔和的、美的、真的情思,即使是“细雨”下,也非离人泪,没有悲切愁伤,即使是“落花声”、“流水音”,也不会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的感叹,对于这些自然万物之间的勃发和凋落,诗人的态度是平和的,平静的,使人从中看出,作者将生命看成是宇宙运转的一个步骤、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去过多的理会顾虑生命的生死或者喜悲,作者更看重的是从自然发展的角度发现自然中的美,并从中收获为心灵的一种艺术享受,将自然生息作为必然的运转,因而,即使是“落花声”、“孤星”,也是美的。作者在他的散文《我和诗》里写道:“纯真的刻骨的爱和自然的深静的美在我的生命情绪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渺的节奏,伴着月下的凝思,黄昏的远想。”从美之中,可见纯真的爱。诗人对万物万象的情思,便正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及自然之爱的情绪。

凭着对自然之美的喜爱,诗人在诗歌中以清丽的、纯真的物象,将他追求美的心灵通过物象表达出来。这并非诗人过于单纯天真的审美眼光,而是他的心灵已从现实中超脱出来,以唯美的目光审视世间万物。宗白华说过:“我们的世界是已经老了!在这世界中任重道远的人类,已经是风霜满面,光垢满身。他们疲乏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只是罪恶、机诈、苦痛、空虚。”正因为世态的失落,要么造成创作者对世态生活的绝望,要么从中超脱,通过求美以熏陶、慰籍心灵,洁净思想。宗白华选择了后者,在他心灵深处,仍保留着一块静地,这块静地用来接受美的自然万物。在社会与自然这两个环境当中,最不易遗失本真的当属后者,即使人类对自然界加紧迫害,其本真仍在,故执着于追求美的诗人便从自然中寻找美、寻找爱。

由于执着于对美与爱的追求,反映在诗人头脑里的物象便显现出清丽的形态,体现在诗歌里,予人以纯美的震撼。清丽的物象包括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出现在诗人头脑中的物象必然是错综复杂的,然而诗人从这错综复杂里选择符合其心灵的物象,显得单纯起来。如对小草的吟唱,有长在污水排放处的失去颜色的小草,也有长在田野间碧绿的小草,诗人必定选择后者作为抒情对象,为什么呢?因为诗人的目光总是向往着“美”的世界,它需要必要的物来代言,如《世界的花》曰:“世界的花/我怎忍采撷你?/世界的花/我又忍不住要采得你!/想想我怎能舍得你/我不如一个灵魂化作你!”这其中体现了诗人矛盾的思考:对世界存在的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并对此有着隐隐的忧患,倘若拿手采来,这不是诗人的本心。若不采之,又恐失落的人类世界将美进一步损害。因此,诗人最后做出了:“我不如一个灵魂化作你!”的选择。实在的物迟早会受到摧残,只有保留在心灵之内才能永恒珍藏,于是诗人将美收藏到心里去了。这是最高明的手法吧。

其次,这清丽的物象仅是大自然与心灵之间的物象,而非其他。诗人已将心寄托于自然之物,在自然中求美,求得的将是自然可爱之美。这“美”是不易变质的,可以永久享用的。因为这是最本真之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美的存在遭到破坏,无不令诗人内心感到痛苦,但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的这些美与丑的格斗是诗人无法改变的,为求得能洁净心灵的物象,诗人便只有从自然中寻找。《我的心》道:“我的心/是深谷中的泉/他只映着了/蓝天的星光/他只流出了/月华的残照/有时阳春倍至/他也啮咽着/相思的歌调。”

由此,倒映在诗人印象中的物象是单纯的、清丽的,又不乏引起相思的物象。这物象是不曾经过扭曲的,故而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体现着作者对美的绝高的艺术追求。

清丽的物象又怎样形成诗人心中的意境呢?从《流云》小诗里可发现两种情况:

触景生情,缘物生情。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曰:“春秋代序,阴阳卷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由于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心情可能因此时之易变或物之演变而起伏。

物与意,相互渗透,在创作主体意识内生成一种混然的状态,物象映入意境当中,意境中之物又实乃物象,这样,将物与意的地位及作用同一化,呈现一种物象诗意化,诗意物象化的状态,使人能从抽象情感中寻到具体物,又从具体物中悟出抽象诗情。《恋爱》里写道:“恋爱是无声的音乐么?/鸟在花间睡了/人在春间醉了/恋爱是无声的音乐么!”诗人眼里的“恋爱”,到底是人与人的恋爱,或是人与鸟、人与春的恋爱;还是鸟与花、花与春、春与鸟的恋爱,似乎混然一片。其实非然,它明晰地告诉读者,恋爱在于我与你之间发生。“我”“你”是天地间万物(包括人)。诗人将情感之意寄托于花鸟之间,寄托于自然之间。他的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花草而立言,山川花草同时反过来为诗人立言。表现出主观的生命情趣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互融互渗。成就一个鸟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宗白华在《我和诗》里写道:“湖山的清景在我的童心里有着莫大的势力。一种罗曼蒂克的遥远的情思引着我在森林里,落日的晚霞里,远寺的钟声里有所追寻,一种无名的隔世的相思,鼓荡着一股心神不安的情调;尤其是在夜里,独自睡在床上,顶爱听那远远的箫笛声,那时心中有一缕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在一起,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雾光溶化为一,漂浮在树梢林间,随着箫声、笛声孤寂而远引——这时我的心最快乐……”。因此,自然里的“物”与自然物形成的“意”结合成《流云》小诗一束。在这些短小的文字之间,诗人的心灵充满了清丽的物象和明晰的意境,并由此而引发着诗人对美的无穷向往追求,同时激发起读者观众对现实丑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美的珍惜。因此,《流云》不仅体现了宗白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的意境追求,而且引导读者向往美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章启群.重估宗白华[j].文学评论,2002(4).

2、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4

超验主义兴起于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从1836 超验主义俱乐部的成立到此后的二三十年间,超验主义先是酝酿于几个人的小圈子中间,但很快变成了一股思想大潮,荡漾在整个新英格兰地区,并波及全国各地。超验主义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它更主要是一种思潮。其核心是寻求一种新的信仰和生活理想,并由此导致在美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超验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调超神,人类就是类上帝,人人心中有上帝,普通人可以超越中间媒介,用直觉直接与上帝交流;其次,自然观,自然是有生命的,人与自然是一体的;最后,个人主义,意为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对于人的能力的推崇,其实质是对人的本质精神的颂扬,这就是自由和民主的精神。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文艺评论家,对超验主义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其作品《论自然》中,主要探讨了自然、人和灵魂之间的关系。爱默生宣称,自然是人的物质的保障,而人的灵魂在自然中得以体现。自然刺激着人的灵魂和知觉。通过直觉的力量,人可以获得真理,掌握自然。爱默生说:“宇宙是由自然和灵魂组成”,“精神无处不在。”这些都成了超验主义所表现的核心。

二.《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超验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孩子对世界认知的发展。这个孩子通过接触不同事物,发现事物之间的对比和反差,逐渐形成了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惠特曼在诗的开篇就提到:

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

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

这一部分是对整首诗的总括,表明一个孩子来到新的世界,他将用很长一段时间去感知这个世界并逐渐成长,为后文具体描述成长过程做好铺垫。

早开的紫丁香变成了这孩子的一部分;

还有草,白色和红色的牵牛花,白色和红色的牵牛花,和楠木鸟的歌

还有三月里的羔羊,母猪生的一胎淡红色的柔弱的小猪,牝马生的小马,母牛生的小牛,

还有在棚里的、或者在池边泥沼旁的一胎喧噪的小动物,

还有鱼儿,把自己有趣地悬在水中——和美丽有趣的流水,

还有水生植物,生着优美的平顶——这一切都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孩子通过和自然的互动,对自然有了整体上的认知,诗中描述了三月里花草获得新生,动物们一代又一代的繁殖,各种植物与环境和谐融合的景象,而“这一切都变成了他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植物,动物,人类都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初春万物生长图,他将自然界中的各个事物看作是一体,而非各自独立存在。惠特曼以三月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为切入点,实际上是讲孩子对生命起源的探究,而当这一切都变成他的一部分时,是孩子和自然融为一体,是人类和客观世界相结合,是人与自然的共同相处。

紧接着孩子开始探索自然界中不同事物互相结合,根可以滋养幼芽,最终开花结果。自然的生长也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开始逐渐认识到各种不同的结合:人类以一种不同于植物的结合方式存在。将要回家的醉酒者和走向学校的女教师;友好的男孩和聒噪的男孩;整洁的、面色绯红的女孩和赤脚的黑种男孩和女孩,这些对比却构成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孩子在逐渐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社会。

在经历了大自然之后,孩子转而来探究自己生命的根源——描述自己的父母和生活。父亲健壮,但脾气易怒,说话高声而急促;母亲却温和从容,贤惠慈爱。诗人的父亲自幼学做木工,他身材魁梧,性格倔强而沉静,不过一旦控制不住自己也会暴躁起来。不过他母亲是个贤妻良母,单纯、宁静而慈祥。从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或许就是惠特曼的化身。诗中那位母亲就是惠特曼所最爱的自己的母亲,而那位父亲也与惠特曼的父亲惟妙惟肖,从形象到习性都是如此。同时那些生活环境中的情景和气氛也与惠特曼早年的经历有所相似。追溯到惠特曼早年的经历,笔者发现家庭对诗人的影响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宗教信仰上。惠特曼的父母都是一位杰出传教士埃利亚斯·西斯克的崇拜者。希斯克反对社会上奉行的那种过于形式化的教义和宗教生活的一切组织,主张“只需在你心中寻求真理”。而超验主义中所主张的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摆脱传统教派的束缚。结合惠特曼的家庭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到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年幼时就有所萌芽,作者将自己的家庭生活写入诗中,实际上是超验主义在宗教方面的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

在诗的结尾部分,惠特曼又转而描写自然景观,街道、车辆;日落;船只和河面。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视野越来越宽阔,深刻。孩子所看到的世界,用爱默生的话来说就是“永恒的浪漫新生活”,而孩子就是自然的产物,伴随他成长的一切都是自然。这种对自然世界不停地探索其实也是在发现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诗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出孩子对自然的感受,只是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转换说明了孩子在不断地探索着这个世界。孩子对世界到底有何认识,我们无从知晓,因此对事物的认知更多的是个人的直觉意识,这一点与超验主义所强调的正相契合。

纵观全诗,从内容上,是一个孩子探索客观世界,与自然融合,自己逐渐成长的过程。从形式上,是一首典型的自由体诗歌。从思想上,一方面是探求生命,追寻生命的本源;另一方面,本诗虽不是典型的哲理诗,但颇有哲学意味。一个孩子每天出门,看到什么事物时那事物就变成他身上一部分,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变成,其实是说留在他身上的影响,是客观事物在孩子主观上引起的变化,即孩子在客观环境影响下不断成长发展,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

三.爱默生对惠特曼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推动了当时美国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促进了美国文化的独立,对那个时期美国许多重要作家、诗人都产生过巨大影响,而惠特曼就是深受其影响之一的诗人。

惠特曼早期从事报业工作的时候,在百老汇纽 约图书馆听了爱默生的一系列演讲,他曾在自己工作的小报《曙光》上称赞讲《论诗人》一讲“从内容到风格都是最丰富、最美的文章,是我们从没听到过的”。爱默生在演讲末了断然指出:谁要怀疑美国是否会出现自己的诗人,“就等于怀疑白天和黑夜”。这句话使年轻的惠特曼有了立志当诗人的想法。之后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在出版初期,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却受到了爱默生的大力赞扬:“《草叶集》是美国迄今作出的最不平凡的一个机智而明睿的贡献。我十分赞赏你那自由而勇敢的思想……”正是爱默生给予的鼓励和鞭策使得惠特曼的诗歌开始在美国诗坛引起争论,使自由体诗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

在思想上,爱默生倡导超验主义,强调个性的解放,摆脱神学、学院派教条主义及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惠特曼在《草叶集》初版序言里就提到,其诗歌思想的核心是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自然与客观现实之中的一种表现。在惠特曼的众多诗歌中都有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体现,例如《红杉树之歌》、《雨的声音》等。在表现形式上,惠特曼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自由体的应用,他强调诗歌表现中所表明的一种个性和自由,认为诗歌表现的形式不在于韵律的节奏或形式的均匀,这与爱默生倡导诗歌形式自由的观点接近。在惠特曼的诗歌中,诗行的长短已无关紧要,韵律的体现已无法表达诗歌内在的关系,反而成为一种束缚。除此之外,惠特曼还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所表现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平等,民主,对自由的追求,这正呼应了爱默生呼吁美国文学的独立,强烈要求美国要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家和诗人的思想。

惠特曼在诗歌上的大胆革新和创新,一方面使诗歌表现形式上摆脱了传统诗歌和学院派诗风的影响,从而创立了惠特曼式的自由诗歌体。另一方面,惠特曼的诗歌强调的个人独立,民主平等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创造出一别与欧洲文化的、具有真正意义的美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李野光.惠特曼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超验主义对惠特曼诗歌创作的影响[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2010,7

[3]常耀信.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4]David S.Reynolds.A Historical Guide to Walt Whitma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Vols. I).New York: New York UP,1984.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5

关键词 :艾青;杜甫;相似;不同

因为教授《大学语文》之缘故,对现代诗人艾青有了切身的研究和了解,在教学艾青诗歌《北方》时体会到他的风格是忧郁的,这种情绪弥漫在艾青所有重要的作品中,是构成其诗艺术个性的基本元素,《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如此,《我爱这土地》同样如此。《北方》诗中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的描绘中,渗透了作者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能给人以力量,诗中作者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我由此想到了唐代的大诗人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感觉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就是两人的命运太相似,两人的爱国情感也相同。杜甫胸怀爱国主义的情感,他不论是被安史叛军拘押在长安的一年中也好,还是长期漂泊在大西南的四川两湖一代也好,无论是在皇帝身边做左拾遗的卑微的小官时期也好,还是被赶出朝廷流落四川两湖一带也好,无论生活如何走投无路,他的诗歌始终贯穿着一种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艾青也是如此,他解放前从1932年-1936年坐过的牢房3年,解放后从1957年到1979年被戴上的帽子被发配到黑龙江和新疆劳动改造达21年之久,但是他的诗歌始终没有改变那爱母亲爱祖国爱土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有相似的诗歌特点。艾青的诗歌风格是“忧郁”中有坚韧,悲伤中有顽强。其中的代表作《北方》和《我爱这土地》都表现出同样地个性特点。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根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的解释是: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其代表作“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就是其诗歌风格的典型代表。

第三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都是忠实厚道的正直之人。杜甫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的影响,对国家忠诚,对朋友仁义,对人民仁爱,对敌人憎恨。他的诗中的爱国主义的情怀,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李白的友情,对敌人的愤怒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艾青爱母亲,爱兄弟,爱祖国,爱土地。他从小生活在农家,与人民有割不断的亲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养育自己长大的保姆的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对他的那些兄弟们也念念不忘,《我爱这土地》抒发了自己对养育自己的国土的礼赞和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北方》诗中第四节反复咏唱着“……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即使被劳动改造了21年,他的感情世界依然不改对祖国的歌颂。1957年被错划为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从以上对比看出艾青的确是一个忠实厚道的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命运,追求光明,歌颂祖国,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始终不渝的赤子之心。

第四点:艾青和杜甫生活的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艾青生活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的各种反右运动,等许多动乱的年代,合计坐的牢3年,被打成劳动改造21年之久,合计24年,可以说命运命运多舛,身世坎坷。但却无法改变他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贞与热爱。杜甫历经唐代由开元盛世向安史之乱的急剧变化的年代,时代有高峰跌倒低谷,杜甫的命运也在这跌宕起伏的象过山车一般的时代起伏跌宕。饱受战乱、贫困、饥饿、和病痛的困扰。但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人民的痛苦始终念念不忘。

可见两人所处时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急剧变化的时代,伴随着动乱战争饥饿与苦难,两个人的命运都遭受了时代的打击。时代有相似之处,命运同样具有相似之处。

第五点,两人都是天生就是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构成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第二座高峰。艾青被当代人称作是中华民族的诗坛大师,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又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的巨匠之一。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并荣获过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章、葡萄牙自由勋章等国际文化奖。艾青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到老中青几代诗人。他是继郭沫若之后中国新诗的又一面旗帜,被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

两个人都是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他们各自用自己的诗歌反映了自己的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唐代的史诗,艾青的诗歌创作,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变革,他的诗歌同样被当代人时代的史诗。艾青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

他们都从理论上和诗歌创作的实践上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诗歌创作是中国格律诗的最杰出代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艾青的诗歌作品有解放前的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两个人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

首先是两人的诗歌形式风格和语言不同。杜诗是严格的古典格律诗,押韵、平仄、用典、对仗皆工,而艾青的诗歌则是当代的自由体白话诗歌,艾青是新诗史上自觉而有力的自由诗体的提倡者,认为它“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艾青的诗歌不受外在形式的拘束,没有均齐的段式、划一的句数、字数,没有一贯的韵脚,是典型的自由体诗。语句朴素、长而舒缓,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变化与一致之间、参差错落与均匀和谐之间、繁复与单纯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切的结合点,有很浓重的散文气息。艾青的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衔接和转折,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各部分中主导语句的适当反复,全诗产生了一股内在的旋律,更加强了诗的美感。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6

关键词:杜甫;诗歌;爱国意识

I206.2

一、杜甫的人生经历

在绚丽多姿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盛唐诗歌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其中一颗不可多得的瑰宝。而在盛唐诗坛中,有两位诗人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一位是以酒为乐、以诗为歌的诗仙李白,而另一位,则是本文的主人公,诗圣杜甫。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情怀,他关心百姓,将自己融入到最真实的社会中去,将社会中的现实和黑暗都通过自己的诗歌来抒发出来。因而说杜甫的诗,堪称“诗史”。

在杜甫三十五岁以前,也就是开元盛世时期,经济较为繁荣,社会矛盾也未明显地激化,百姓的生活也尚为安稳。杜甫本人的生活也是比较好的,经济状况也不愁,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是游刃有余,受到很多人的尊崇和追捧。因而这个时期他的诗歌也在很大程度上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而在这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中,绝大多数描述的都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

在杜甫三十五岁以后,安史之乱开始酝酿并不断激化,当权的是李林甫和杨国忠,他们并不重视满腹才华的杜甫,反而经常故意忽视他,贬低他,因而导致杜甫满腔的雄心壮志无处倾诉,为国奉献的梦想无力实现,只能追随达官显贵们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最终还落得有上顿没下顿的悲惨场景,而看到身边那么多挨冻受饿的普通老百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失去了先前较为安稳的生活,是真正的民不聊生。因而这些黑暗的社会现实给予他沉重的打击,诗歌的风格也不再是原来那样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风格,更多的关注社会生活与百姓疾苦以及抨击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

在安史之乱最激烈的时期,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民族矛盾尖锐,而朝廷内部的统治却是十分黑暗。因而,他既在诗歌中讽刺统治者的黑暗统治,嘲讽当时兵役制度的无用,同时也在诗中倡导百姓参战,保卫国家。这些复杂的思想感情在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一系列作品中均有体现。

从杜甫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一生坎坷,这也使得他的诗歌风格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并且,在杜甫的诗中所表达出来的爱国思想,也是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杜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与他所处的社会和自身经历相关的。无论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激愤情感, 都深刻地展现出了杜甫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因为爱国,所以希望国家可以改变被欺辱的状态;因为爱民,所以关心民众疾苦,渴望安定与和平。

二、杜甫诗中爱国思想的内涵

(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歌颂

杜甫的爱国之心,不仅仅是在诗歌中抒发出来,还体现在他的现实生活中。他从来不是一个将自己的享乐置于最首要位置的人,他是一个把自己的人生自觉捆绑在国家命运上的人,更是一个不惜为了国家利益而能够自我牺牲的伟大爱国主义者。他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国家的命运之中去,当社会安定,他才觉得幸福,当听闻前线将士收复失地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为此兴奋不已;当国家遭遇灾难时,他会见花泪流听鸟鸣而心惊,哀叹“万国城头吹画角,此由哀怨何时终”。他即使不在朝野之上,却也忧念时局,关心百姓疾苦,担忧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危。杜甫曾在《谒先王庙》中说:“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这也表达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无论在何处,也无论在何时看什么样的秀丽风景时,他时刻惦记着朝廷和国家的安危。在《登高》一诗中,看到长江的悲壮美景,他倾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吐露自己漂泊无依的辛酸,反映出国事不宁、国之不国的悲凉。而在另外一系列诗作《秋兴》八首中,诗人从孤城日暮的景致中,怀念起曾经如此繁华的故城长安,诗作营造的氛围悲凉,基调也十分低沉,一股凄冷悲惘的感觉萦绕其中,让人读此诗之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又如杜甫描写春日的长安,将昔日繁华的长安城与如今惨败凄冷的长安城作比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现出了国破家亡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而与李白不同,他在观赏壮丽风景的同时,心中想的不是个人的机遇与命运,他更关注百姓疾苦和国家的命运。

(二)对人民的深切热爱和同情心

杜甫抨击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渴望明君来带领朝廷官员和有志之士使国家兴盛强大,同时也对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们抱有无限的同情,他关心百姓的生活,也能轻易地融入到百姓生活之中去。不以百姓的命运作为自己加官进爵的垫脚石,而是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热情去为人民奉献自身。统治阶级差役的对象是劳苦大众,而杜甫也曾深受其害。当杜甫把他的受害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时,无数的穷苦百姓也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无奈与无力反抗的切肤之痛。而诗人对待普通老百姓的态度,恰好与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杜甫不畏权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诗则明显地揭露出了统治阶级利用自身的权势,压榨和剥削贫苦百姓,自己吃喝享乐,而将百姓置于颠沛流离的状态。在《负薪行》和《最能行》中,他歌了夔州妇女的勤劳和峡中舟子的勇敢,并且反问那些鄙视他们的人道:“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杜甫从来不是纸上谈兵,他身体力行,实地去体验人民的生活,感受他们的辛苦,在唐朝由盛而衰的这段时期,他的诗歌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在赋税剥削和不合理兵役制度压迫下的痛苦遭遇。而在战争中,许许多多的穷苦人家为了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源,被迫卖儿卖女,“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杜甫发出悲痛的质问,虽然当时自身生活也是异常艰难,但他仍旧不忘关怀贫苦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杜甫关怀、同情人民的博怀的真实写照。“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杜甫深知这个道理,他关怀民生,关心百姓疾苦,为民忧而忧,一民乐为乐,他真正做到了爱国爱民,这种深厚的爱国精神也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儒学家庭中,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很有名气的人,祖父更是杜审言更是是初唐有名的诗人。而杜甫父亲曾任职奉天令,他一直秉承着“仁者爱物”“饥溺关心”的思想。因而在家庭的影响下,杜甫也十分崇尚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也使得杜甫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杜甫非常希望看到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所以看到唐朝被其他的民组所欺辱,因战乱而民不聊生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在杜甫的很多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诗作中有反对李唐王朝对其他的民族进行侵略的,如吐蕃,南诏等,又反对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对中原的侵扰和掠夺。诗人赞同民族和睦友好的这种态度,符合各民族利益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很大的进步性。所以在杜甫后期的作品中,大多是叙述安史之乱或者是与其他民族进行战争的,但这些诗中有抒发的是杜甫对于恢复李唐江山,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反对外来入侵的那种急切的渴望。在《塞芦子》中,他反对军阀割据,而提出正确的军事策略。《述怀》中,杜甫表现出想以拾遗这个请要的谏官,对唐王朝讨平叛乱、恢复统一的大政有所作为。“汉运初中兴”喻唐,希望国家恢复统一,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思想。《北征》中,诗人缅怀军家大事,终结以复兴希望。在这首诗中,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军政大计的谋划,战乱中人民的苦难疾苦以及诗人本身的遭遇都真实,鲜明地反映出来了。无论是《塞芦子》还是《述怀》,亦或者是《北征》,这些诗作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诗圣杜甫的民族主义精神,他在努力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人生目标。

三、结论

杜甫的伟大,不在于他创作出了多少优秀的诗篇,而在于这些诗篇中,倾注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对百姓的关怀,具有人情味。同时,“诗史”意味的诗篇,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整体状况与社会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杜甫有着“济时爱死”的献身精神,梦想上前线为国奋斗,不惧自身安危抨击统治阶级的黑暗;他“疾恶信如仇”,对于伤害到人民或者是国家利益的行为,坚决反抗,敢于斗争。杜甫的爱国主义意识,在他无数的诗篇中都得到了体现,爱国,是他创作的动力,也是创作的目的,他也希望通过自己创作出来的诗歌,能够鼓励更多的人站起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斗。虽然这一切在那个统治黑暗的时代不能够实现,但这种爱国主义意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反而会更加的坚固,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此外,这种爱国主义意识,在当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对国人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海云.坎坷人生路 悠悠爱国情――浅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结[J].甘肃教育.2011年15期.

[2]程V让.浅论杜甫的爱国思想[J].文教资料.2010年01期.

[3]唐艺.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精神[J].青年文学家.2014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