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范例6篇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关键词:输变电管理所;人才激励;员工队伍;盘活人才策略;绩效考核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7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85

1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队伍的现状与分析

1.1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特点

1.1.1 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是主网专业管理后成立的业务部门。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是在2012年5月主网专业化管理后成立的业务部门,由原来的输变电管理所分为2个业务部门:电白输电运检组和电白变电运检组。输电运检组主要负责的是电白境内所有输电设备的巡视、维护、预试、检修以及大修技改项目;变电运检组主要负责的是电白境内所有输变电设备的巡视、维护、预试、定检、检修以及大修技改项目。

1.1.2 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的业务直接由茂名输电管理所、变电管理所负责。在主网专业化管理后,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的业务主要由茂名输电管理所、变电管理所直接负责,电白供电局不再负责业务方面的工作。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行政、后勤等工作由电白供电局负责。

1.2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队伍分析

1.2.1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队伍的现状。截至2015年7月,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共有员工106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变电检修班9人、继保自动化班7人、试验班6人、水东巡维中心21人、宿车巡维中心21人、菠萝园巡维中心14人、输电线路一班11人、输电线路二班10人。

1.2.2 岗位结构。截止2015年7月,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共106人,按其岗位来分类,管理人员7人、专业班组人员43人、巡维中心人员56人,分别占员工人数的6.6%、41%、52.4%。

1.2.3 学历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1人,大学本科学历的11人,大专学历的31人,中专及技校学历的18人,高中以下学历的45人。

1.2.4 专业技术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0人,工程师资格的2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28人,无专业资格72人。

1.2.5 技能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资格0人,高级工资格的30人,中级工资格的59人,初级工资格的7人,无技能资格的10人。

1.2.6 年龄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29岁以下的18人,30~39岁的2人,40~49岁的60人,50岁以上的26人(55岁以上的10人)。

1.3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队伍分析

总体分析,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队伍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技能等级和年龄构成比较不合理,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技师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为零,71.69%的人没有评专业技术职称,55.66%的人为中级工,42.47%的人为高中以下学历,年轻人偏少,40~49岁年龄段的员工占总人数的56.6%,尤其是30~39岁年龄段的员工仅为2人,年龄结构配置不合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素质处于较低水平,缺少高技能、高学历人才,员工年龄结构老化,因此要每年争取5~7名新员工补充队伍,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适当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发展战略,以提高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的工作素养和工作能力。

2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高层次人才不足,欠缺高技能员工,员工总体素质亟待提高

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高级工程师为0人,工程师仅为2人,此两项中高级职称人员仅占员工总数的1.89%,并且有72人无专业技术职称,占员工总数的71.69%。在技能方面,技师及高级技师为0人,高级工30人,占员工总数28.3%,中级工59人,占员工总数55.66%。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部门中的高级技术人才非常欠缺,员工的技能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亟待提升。

2.2 培训工作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培训设备、培训场地还有待完善

2.2.1 培训工作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长期以来,我们的培训工作开展的形式就是集中培训,将培训的员工集中在课室里,培训的内容多为理论性的文字,部分员工理解不够透彻,难以消化这些理论性的培训内容,效果不显著。

2.2.2 培训设备、培训场地还有待完善。培训设备和培训场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培训工作开展的难点。由于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不注重实效,因此在培训设备和场地方面一直不重视。设备和场地方面主要欠缺的是继保、试验、检修人员的实操培训设备和场地。

2.3 部分年龄大的员工不愿意提高自己技能水平,对培训工作不以为然

随着今年来对员工技能要求的提高,培训工作也在逐步开展,但是部分年龄大的员工却不愿意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认为自己年龄已经到一定的程度了,学习新技能在理解方面已经跟不上年轻人了,也没有多大的上升空间,于是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并且认为以前那么多年都这样做的,现在用复杂的流程去做,没有必要。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电力系统;供电企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7-013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7.063

新形势下,供电企业面临着全新的经济环境和竞争形势,要想全面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水平,就必须积极推动运维一体化管理,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从整体上提高输电线路管理工作水平。运维一体化管理成为大势所趋,然而需要现代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的支持,更需要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1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面临的问题

1.1 分区、分片的检修承包

随着整个社会用电量的上升,输电线路的建设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延伸的线路、持续拓展的工程规模都为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的运行检修采取分区、分片承包负责模式,这种检修工作方法无法实现运行与检修的完美配合,线路故障运行时,无法及时定位、发现问题,检修工作无法及时展开,而且各个承包区域各自为政、各负其责,遇到故障问题相互推诿,达到不到整体上的高效合作,延误了检修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1.2 检修技术有待提升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耐心负责地工作,更需要维修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然而,现实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情况令人堪忧,不仅缺少高素质、高技能的检修技术人员,现有的检修工作也未能统一化、协调化,问题出现时甚至相互推诿,最终导致责任不清、分工不明,形成了混乱的工作局面,故障问题得不到

处理。

1.3 运行检修智能化水平低

要想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质量,就要确保其工作效率,最佳的方式就是实行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这其中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的支持,然而现实是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智能化水平低,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依然采用人工检修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检修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因此,目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需要一套先进、现代化智能系统的支持,打造一个智能化系统平台,实行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

2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意义

2.1 检修模式发展的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定期检修制度,通常依赖于以往检修经验,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进行线路检修,无法围绕线路的结构、设备性能、系统运行状态等进行深入检修,而且检修时间长、成本高、安全性低,延误供电等。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得到了全新的建设与发展,朝着高电压、高参数等方向发展,传统的定期检测无法达到需求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革调整检修模式,提高输电线路检修的技术含量,提高检修工作效率,对此就有必要实施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确保在线路运行中发现问题,随即解决问题,从整体上提高检修工作质量。

2.2 一体化技术的可利用性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需要一体化技术的支持,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电力系统处于持续升级、更新中,支持输电线路检修的现代化智能技术在不断地走向发展与成熟,例如GIS技术、现代通讯技术、GPS技术等都被深入而广泛地运用于输电线路运维中,为运维工作开展创造了技术条件。

同时,输电线路的各项设备、线路等的技术含量也在提高,能够有效适应现代化智能技术,为输电线路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有功损耗监测技术、远红外成像监测技术等都可以被运用于输电线路监测中,发挥监测功效,从整体上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采用现代化运维技术,建立智能化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

3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策略

3.1 创建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系统结构复杂,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运行检修的一体化管理,就要创建一个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发挥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功效。供电企业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多种智能化技术等,打造出一个智能化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专门围绕输电线路进行动态监测、管理,时刻监测其运行状态,并借助此系统来预测其故障隐患,进而提前制定检修工作

计划。

要积极依靠专业化的智能分析系统,来全面深入地分析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计算等来创建并实施检修一体化工作方案,同时也要做好检修计划的校验工作,确保其客观可操作。现实的检修计划校验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多个电网模型,同时也要对负荷数据、运行状态、检修申请等做出深入细致的总结分析,这样才能发现输电线路的故障,从而及时做出检修反应。

3.2 打造智能化管理平台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故障检修效率,确保故障的精准定位。以往运行与检修相分离的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检修效果,人力检修效率低下、质量不保,因此有必要依靠智能技术,创建一个智能化管理平台,发挥其智能化信息监测、传输功能,从而减少检修工作时间,确保输电线路检修工作高效开展。

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数据的无线采集、传输、分析与定位等,其中最常见的智能化技术包括GIS技术、GPS技术等。GPS技术主要负责输电线路故障的定位,同时也能有效分析运维数据,同其他技术相比,GPS技术的定位功能更加快速、高效、精准,确保及时地找到线路中的故障问题,为故障检修赢得更多的时间,实现运行检修工作的一体化、规范化管理。

3.3 实行输电线路的一体化承包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需要一体化承包模式为基础,现阶段,多数输电线路运维都采用分组、分段、分批承包的模式,各个承包单位只对自己管辖区域负责,这种分区、分段承包模式成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阻碍,无法实现跨地区、跨范围地综合管理与维护。对此,必须对输电线路运维承包模式加以调整和改革,加强承包区域间的合作,或者改革分区承包模式,统一实行集中式承包,从整体上打造出一个运维系统,为一体化管理创造条件。

3.4 创建线路设备信息数据库

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相关电力技术的更新发展,各项电气设备、线路等的检修也在不断地走向复杂化、精尖化,为了满足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有必要创建一个信息数据库,对各个输电线路、设备等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分析、预测与总结等。运维人员通过参照此数据库,能够及时发现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前预测故障隐患,从而预先采取应对策略。

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存储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其真实性、原始性、详细性,例如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检修记录、规格型号等。之所以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是要尽可能地为输电线路故障预测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运维人员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来准确地判断各类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检修工作效率。

3.5 提高运维人员水平

输电线路运维人员是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主体,必须确保运维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供电企业要从运维人员的选聘环节入手,严格运维人员选拔制度,将运维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意识、思想素质等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水平考核,专业素质检验,优选高素质、高水平的运维工作人员。同时要实行运维工作考核检验制度,以月为单位进行工作考核,对于出现思想松懈、工作马虎的员工或行为给予警告或严惩,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水平。为了切实推动输电线路运维一体化管理,要加强对运维人员的技术培训、技能管理,使他们掌握最先进的运维技术,与时俱进地熟练操作并掌握各种智能化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这些智能技术来服务运维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提高输电线路运维一体化管理水平。

此外,供电企业要具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经营意识,要时刻关注客观形势的变化,掌握并了解各类现代化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概况,及时吸收并引进这些技术,为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支持,提高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水平。

4 结语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新形势下电网运行管理的一大方向,要想实现运维一体化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现代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先进的管理方法。供电企业要不断优化更新自身的运维一体化技术,加强管理,从整体上提高运维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玉红.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J].电力安全技术,2012,4(4).

[2]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关键词:输电线路;检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 A

一、状态检修现状

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执行的是单纯以时间为基础的周期性检修制度。这种在设备较少,科技水平较低,对供电可靠率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不仅缺乏科学性,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已与供电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计划检修日与实际工作量的矛盾突出。由于线路长,分布区域广,任务重,生产领导安排工作顾此失彼,检修人员疲于应付,工作质量不高,违章现象不断,安全局面不稳。且计划检修日的执行以致供电可靠率长期在低水平下徘徊。

该修设备不能及时检修,硬拼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线路一般一年安排一次停电检修,而缺陷或异常运行状态的出现时间,不是人的意识所能左右的。该修设备不能及时检修,从而导致缺陷性质恶化,设备健康水平下降。分析所有的线路故障,除极少数因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外,大多数只要措施到位,都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天灾人祸,如果预见能力较强,采取一定的措施后也并非一定会发生。

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重要性

输电线路实行状态检修是电网迅速发展的需要,是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是新技术、新装置应用及发展的必然。状态检修可以避免目前定期检修中的一些盲目性,实现减员增效,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改变单纯的以时间周期为依据的输电线路设备检修制度,实现状态检修,可以减少检修的盲目性,降低运行维护费用,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减轻工人劳动

强度;促进运行维护人员知识更新。

三、状态检修的基本原理

1、设备状态监测

设备状态监测的目的是获取设备现阶段运行的状态数据作为依据。状态检测主要可以分为在线监测与非在线监测。在线监测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线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周期可以随意选择,提高采集的准确度。非在线监测主要是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的常规试验,如周期性巡视。

2、设备健康诊断

设备健康诊断主要是根据采集的数据,判断设备当前的健康状况。可分为以下几种过程。

2.1 设备健康模型表达

设备健康模型表达主要是全面描述当前设备运行情况,正确反应和表达设备的各种状态,通过这种表达可以及时了解设备真实情况,一旦临界故障,就可以及时检修。不同的设备,模型也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

2.2 健康状态诊断

健康状态诊断根据采集的数据和信息,结合设备健康模型,运用分析算法和技术诊断设备健康状态。健康状态诊断是状态检修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才能诊断出设备的健康状态。一旦诊断出设备存在故障,就要及时查明根源,及早维修,以免做无用功,延误时间。

2.3 健康预测

根据设备的运行历史和当前状态,预测出设备的寿命,这样可以制定设备的最佳检修时间和检修内容。

设备健康诊断的目的是判断设备现在的健康状态,只有充分掌握设备的真实情况,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调控,确保设备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并减少故障的可能性。一旦故障处于临界状态,就可以发出信息,及时进行运行和操作,将故障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

四、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模式的建议

结合输电线路工作的特点和北京地区实际情况,我建议输电线路运行工作实行地域化管理,而检修工作实现专业化管理的模式。

1、运行管理工作

各区县供电公司负责本地域范围内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跨区线路归属受电端供电公司运行管理,输电线路资产直接归属于各区县供电公司。各公司设立线路运行班组负责资产管理,日常巡视,周期性检测工作,季节性工作,各种特殊巡视工作和政治保电工作。生产技术部负责专业技术指导工作,各区县供电公司将基础数据和各类信息汇总上报,由生技部制定管理规范、技术原则并进行具体业务指导。

2、缺陷管理

输电线路一般缺陷处理如去树、补牌、补塔材等工作,各区县供电公司自行安排处理。对无法处理的严重缺陷、危急缺陷上报生产技术部,由生技部安排专业公司处理。专业公司根据工作情况收取费用。

3、检修工作

各区县供电公司将线路检修工作委托给专业公司进行,专业公司和区县供电公司在工作中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双方签定工程劳务合同协商双方责任和义务。区县供电公司从生产大修资金中划出维修费用,根据检修工作量将劳务费用支付给专业公司。检修工作中区县供电公司要严格验收检修工作质量。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由于专业技术性极强,人员水平和工器具要求严格,所以必须由专业公司开展,以保障工作安全和质量。区县供电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带电作业工作,专业公司收取带电作业费用。

4、事故处理

发生输电线路事故,各区县供电公司应积极组织人员进行事故查线,对35千伏线路一般事故可自行处理。如果线路发生严重事故如倒塔、断线等区县供电公司无法处理的故障,应及时上报生技部,由生技部组织专业公司抢修。区县供电公司在发生事故时应及时查找事故点,并及时上报。专业公司作为输电线路抢修的总预备队。

五、检修体制的发展

电力系统对设备的检修方法,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事故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

1、事故检修

事故检修就是在设备发生了故障或事故以后才进行检修。以前电力系统还没有形成今天这样庞大的网络.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影响面小,大部分设备都比较简单,设备停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不大,还没有开展系统的检修。这是一种被动性检修方式。

2、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是一种基于时间的检修.其理论依据是:设备能通过定期检修,周期性地恢复到接近新设备的状态。因此.检修工作的内容与周期都是预先通过计划安排设定的。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到时间就要修。

它的特点是不管设备的实际状况如何,只要到期就进行检修。它的本质是单纯以时间周期为基础而安排的检修。定期维修造成维修费用浪费,提高了电能成本。

3、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通过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然后按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的一种策略。因此,状态检修是按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决定检修时间与部位,针对性较强,经济合理。

它的特点是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而非以设备使用时间为依据;它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手段、可靠性评价手段以及寿命预测手段,判断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之前主动实施维修。

我国现阶段输电线路仍然实施以定期检修为主、状态检修为辅的检修方式,并逐步向状态检修方式过渡。

结束语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对设备的全面监测为基础,但目前有关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仍然存在监测点少、功能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尤其缺乏监测的层次化和网络化等问题,妨碍了设备状态信息的集中和综合,状态检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实现输配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熊承荣.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模式及分类方法的探讨[J].湖北电力,2005,(2).

[2]刘胜强.浅谈输电线路状态检修[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1).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输;维护

广播电视节目的优质传输,最终目的是要带给观众精神上和视觉上的双重享受,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就相当于是每个电视台的生命线,制作出高技术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固然不易,但是如果节目的传输质量不高,再好的节目也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节目的收看效果。以下从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与SDH设备的维护两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方面的管理。

1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措施

1.1 传输设备日常维护的特点

1.1.1先导性

宜防微杜渐,毋亡羊补牢。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1.1.2在线安全性

传输设备都是在线设备,而各电视台的播出时间越来越长,很少有维修、维护时间。这就要求在日常维护、维修前要做好周详的计划,考虑好应急措施,这样才能对在线设备进行维护,以确保安全传输。

1.1.3群众性

调动每一个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提高预防意识,补漏拾遗。

1.1.4平凡性

日常的技术维护工作无名无利,琐碎、繁杂,往往感到麻烦、生厌,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把个人名利置之度外,默默无闻地做好日常技术维护工作,细微之处见精神,平凡小事寓于伟大精神。

1.2 加强日常技术维护,以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

日常管理中,要坚持开好每周一次部门安全传输例会,对上一周安全传输情况通报及点评,其中对故障处理的方式进行详细的点评及总结,不断改进应急预案。同时,为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各部门要制定技术维护检修规程,并提出要求如下:

a)维护检修工作实行日常值班巡检与定期专业检修维护相结合的方式。

b)技术维护人员应熟练掌握系统框图及信号流程,遇到问题能迅速查出故障点,进行维护检修。

c)在检修中如需要调整设备,改动线路,应由分管同志仔细确认,并做好详细记录。

d)维护检修完毕在机房工作日志上做好详细记录。

e)机房维护检修工作实行日巡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制度。

f)每逢节假日或重大播出时间,需提前做好系统和设备的维护检修,确保系统和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g)检修配电机柜等电源时,一定要至少两个人配合进行,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机房根据其工作特点制定有关专门的维护检修规程,都有具体的日巡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内容。按照维护检修规程,机房认真做好传输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系统指标的测试,及时掌握系统信号通道情况,确保通道指标在规定范围内,使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以确保传输质量。不断总结完善数字传输的维护检修规程、应急防范措施,从而加强维护检修工作的条理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1.3 完善的设备维护工作是安全传输和高质量技术指标的保障

在日常使用中,要遵循科学规律,对传输系统进行维护,力争把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环境,以及各种设备的技术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对在用设备采取定期清理维护的措施,制定了各种相关设备运行状态、时间、维护情况的一览表,使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一目了然。

为了确保传输质量,传输系统要注重技术改造工作。随着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设备不断涌现,其技术指标随之不断提高。要定期对传输系统进行测试,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同时做好老系统和新系统的维护工作。目前多数广播电视台设备持续24h不间断运行,使用模拟和数字设备,其中设备都采用主备波道自动切换的方法,对正在传输的系统进行维护,同时还配合其他技术部门进行系统各项技术指标测试,通过逐级检查,对通路内影响指标的老化、劣化的设备进行更换,确保系统整体技术指标始终符合国家标准。并对相关测试文档进行存档备案,以利于日后对比工作,将替换下的设备、板卡及时送修,为安全传输和高质量技术指标提供了保障。

2 SDH设备的维护

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是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特别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规范的接口,灵活的复用方式,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维护,很强的兼容性,而普遍应用于高速、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中。SDH设备的维护可以分为例行维护和故障处理两部分,以下重点介绍故障处理的维护方法。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关键词:机电管理;煤矿;安全管理

一、我国煤矿机电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1、机电职工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现代化的矿井机电运输系统是技术密集与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产品,而且随着矿井机电运输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结构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而煤矿是高危、艰苦行业、环境差、风险大,相比其他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工缺乏吸引力。因此,人才缺乏、人员素质较低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2、各种机电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矿井虽然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但执行不力,落实还不到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3、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有差距,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

二、针对机电管理中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狠抓机电设备检修工作,并应用先进的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是企业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管理途径之一。矿井要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抓好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实行强制检修制度,按时编制年度、月度设备检修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做到“三同时”,即:在安排生产计划的同时,安排好设备检修计划;在执行检查生产计划的同时,督促检查检修计划的执行情况;在总结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同时,要总结设备检修计划的完成情况。

同时要应用先进的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利用各种监测器械和仪表直接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定期、间断、或连续监测,获得设备技术状态(如温度、振动、噪声、受力等)变化的图像,参数等确切信息,以判断其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与劣化征兆,或对异常情况进行追踪,预测其劣化趋势,确定其劣化及磨损程度,以掌握设备发生故障之前的异兆与劣化信息,从而事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和防止故障的发生,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与停机损失,减低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确保设备完好运转,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强化现场监管确保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到位

一是现场管理必须到位。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现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矿领导井下跟班、带班作业及值班制度;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大对所辖煤矿的安全检查力度,组织一定次数的夜间突击检查。对重点矿井必须进行跟踪复查,严防煤矿带着隐患和“超能力、超定员、超强度”突击生产,各煤矿要配齐配足各种特种作业人员,严防顶岗、串岗、脱岗、空班漏检现象的发生,认真抓好每个生产环节、工作细节的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二是安全投入必须到位。各煤矿要按照规定吨煤计提一定的安全专项费用,下决心筹措资金购置安全设施设备,夯实矿井安全硬件基础。

三是硬化机电设备管理措施。各煤矿要切实完善井下机电设备“三大保护”和“三专两闭锁”,完善低压双回路供电,提高井下供电电压等级,推进高压下井,巩固机电设备“三率”,杜绝失爆、不合格、非标设备下井和井下违规带电检修电气设备。

四是硬化提升运输管理措施。各煤矿要进一步完善使用“一坡三挡”,定期检测钢丝绳、安全闸,提升信号必须具备声、光功能,实行专人把钩、持证上岗,在部分矿井安装绞车后备保护装置,保证绞车、电机车和钢丝绳不带病运行。井下机车运输的矿井必须做到前有照明、后有尾灯,紧急制动灵活可靠。适时调整检修运输线路,杜绝跟车行人,违规运输。

3、大力做好安全管理培训工作

煤炭企业要科学合理安排好安全培训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煤矿主要负责人在培训期间,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坚持入井跟班带班制度,抓好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管理不断档,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监测监控人员的界定从《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培训内容分别执行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监测监控人员的培训大纲,各类人员应分别在具有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总之,相关负责人要全面掌握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现状,明确下一步煤矿安全培训工作重点,更好地促进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三、结语

机电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煤矿必须认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管理强矿”治理工作。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监察员,都要带着全方位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来做好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煤矿机电管理与安全生产此项工作, 因为重视机电管理,施工速度就会加快,安全就能可靠,效益就会显著提高。同时机电管理是一项业务要求较高又比较系统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各项机电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推进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任德华. 煤矿机电事故的分析[J]科技信息, 2008.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

 

一、推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思路

制定状态检修“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为确定状态检修的发展方向,加强工作的整体规划,根据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我提出了状态检修“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建立健全状态检修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工作标准,实行以计划检修为主、状态检修为的检修管理模式,重点放在线路状态检测数据的应用与分析上;第二步持续推进状态检修模式,提高监测手段,合理调整试验和检修周期。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资源、搞好常规测试和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工作的基础上,不断采用相对成熟的检测新技术,提高对线路状态诊断的水平,逐步改变到期必修的传统检修方式,实现状态检修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模式。第三步逐步完善各种监测手段,完善知识库,完善状态检修智能诊断系统,状态检修检修方式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状态检修的作用,实现以状态检修为主的检修模式;形成精炼、高效的检修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状态检修组织机构。为加强对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状态检修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测诊断小组,实现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分离。状态检修领导小组由公司生产副经理任组长,全面负责状态检修工作的组织、决策和指导。线路状态检修工作小组由线路工区主任为组长,负责根据技术监督数据、状态监测数据和设备性能检验报告,决定设备检修时间、周期以及项目负责人等。状态检修监测诊断小组成员由线路专职、技术员、班长、组成,负责提出状态检修建议,制定检修方案,编制检修计划,审查检修工艺,对检修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

制订完善状态检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与传统计划检修管理模式相比,设备状态检修是一项更为科学、更为严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要制定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标准、检修实施细则、状态诊断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编制设备状态诊断标准、设备状态评定分级与检修策略等多项技术标准,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时对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为推行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流程

(一)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流程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是在对输电线路各种状态单元通过完善、先进的监测系统及其他途径获得各种状态信息后,进行状态诊断,依靠各种可靠性评估方法确定检修决策。(二)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

制定科学的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形成具有自身管理特色的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自身管理特点,按照状态检修对企业管理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原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以计划检修、状态检修、事故检修、改进检修相结合的线路检修管理模式。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主要经过以下四个子程序形成闭环管理。论文大全。

1.对线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编制检修建议书。线路诊断组根据线路巡检、状态监测、技术监督等工作情况对线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季度检修评估结论,编制上报年度线路检修建议书,明确线路定期养护工作计划、线路检修建议及相关检修费用估算等事项。

2.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策略。按照“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方针,根据线路在可靠性、安全、费用及效率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将线路分为若干等级。对应线路等级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检修策略。通过对线路分级,制定检修方式,不仅能减少检修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

3.严格执行线路季度检修计划。线路检修部门根据线路检修管理标准、质量验收管理标准,组织开展检修工作,并接受生产技术部相关专业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线路得到及时、到位的检修和养护。

4.进行季度线路检修评估。定期召开专业会,对照年度检修计划,对修前与修后线路运行性能参数的变化及状态,维护建议的执行情况、效果以及费用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查找差距,为制定新的线路检修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现状态检修的闭环管理。

三、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实施细则

1.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应试必试,试必试全”的原则,积极稳妥,慎重对待,杜绝漏试和失修,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2.根据目前线路现状,输电线路检修实行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线路“状态”评估和确定的依据,以日常运行维护巡视、检修情况、设备正常寿命周期等为主,以在线监测技术为辅。

3.执行本细则的前提是建立在线路定期进行状态监测及运行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日常运行、检测、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并及时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在检测和运行中发现异常,应视情况及时进行检修。并强调:对于带电测试工作(红外测温等)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并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

4.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以线路运行质量和检测为基础。必须加强常规测试工作,坚持长期积累状态参数,建立相应的台帐和状态评估卡,定期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和评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诊断技术,积极开发状态监测手段和新的故障诊断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以指导状态检修工作。

5.加强检修的规范化管理,不断积累线路状态参数,建立相应台帐和状态评估卡,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诊断技术,并积极开发新的状态监测手段和故障诊断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以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线路每季度应进行一次状态评估。论文大全。

6.加强线路管理,严把施工、验收、投运关,使线路有一个良好的初始状态。35-110kV 线路每2 年应进行一次检修,视线路状况确定大修或小修。110kV 新投线路,一年内应测零一次。外绝缘水平未达到经审定的污区图配置要求,应及时进行调爬,并列入年度大修计划。已运行15 年以上的老旧线路,可视状况有计划地安排恢复性大修,并列入年度大修计划。已运行10 年以上的接地引下线和接地极,应计划有选择性开挖检查,以后每隔5年进行一次,并视开挖检查情况安排大修或小修。论文大全。线路外绝缘已达到经审定的污区图配置要求,定期测量盐密已有3年以上的实测数据积累,经部分线路试点后能提出指导清扫的控制盐密值,可按照盐密监测值合理安排清扫。否则,对污秽严重线路或区段,应在每年雾季前清扫一次,必要时安排落地清扫。

参考文献

[1] 高晶晶,赵玉林. 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5) .

[2] 陈乃仕. 现代电网防灾措施的构想[J]电力安全技术, 2007,(12) .

[3] 曾鸣,杨素萍,张峰,刘万福. 分散发供电与联网供电的经济性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 2006,(03) .

[4] 程明. 新能源与分布式电源系统(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04) .

[5] 杨卫东,徐政,韩祯祥. 电力系统灾变防治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06) .

[6] 韩民晓,肖湘宁,徐永海. 柔性化供电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