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应该孤单范例6篇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范文1

以前,总以为孤单就是一个人的写照,所以干什么都害怕一个人。可是现在不会了,从心里告诉自己不是孤单的,其实孤单并不代表一个人,即使一个人也可以是快快乐乐的。很多人,总说自己是孤单的,可是我想真正的孤单的人应该不会这么说的。很多事情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没有人什么事都能习惯,也没有人什么事都不习惯……

就像我以前从来不习惯一个人睡觉,总是要妈妈拍着我的背才能入睡,但中学住宿后的我也该长大了。开始渐渐习惯每天爬上梯子,睡在比家里小好几倍的床上,看着夜景慢慢入睡。

就像我以前从来不习惯一个人回家,从小不是爸爸妈妈来接我,就是阿姨,直到中学还是这样。也许是觉得自己大了的缘故,我便自己要求乘地铁回家。当开始看到地铁涌进涌出的人群,心里感到惶恐,也许是早已习惯看到熟悉的车、熟悉的人来接我,却忘了自己终究是要长大的。我开始习惯每个周五走着曾经陌生的路,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当我已经敢于在陌生的人群之中,也不再感到惶恐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完成自己从未敢尝试的一些事情。

就像我以前从来不习惯感恩,以为是自己应得的;每当获得成功之后,却忘了那些在我背后默默支持我的人;忘了那些在比赛前对我说“加油”的人;忘了那些给我提建议却因为自尊心不愿采纳的人;忘了那些在我获得胜利后为我喝彩的人……对不起,我一直都忘了。好像已经习惯独自获得胜利,从来没有想过那些给我信心、经验的人们。我要习惯感谢身边一切的人或事,因为是他们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走得更好。

就像我以前从来不习惯独立,总以为一个人就是孤单,我不想一个人孤孤单单的长大,可是独立并不代表着孤独,意味着的是成长之后的成熟。我们都要学会一个人长大。很多时候,我们是一个人,要独自面对。在最后的最后,我们都要一个人独自的面对成长所带给我们的伤痛,我们要微笑的去面对。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范文2

A其实这是典型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的孤独感,在和同学、家人的交往中,总是会自我感到孤独,严重的会有不想面对其他人的表现。

孤独,并非指单独生活或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也许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

真正的孤独是那种貌合神离,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当然,每一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消除孤独感。人本来就害怕孤独。但无论置身于怎样的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还是互无瓜葛。

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呢?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为了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可以说,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有点烦躁不安了。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据说,实验后的学生们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见大队花栗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一点: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也就是说,人需要打破孤独。

但孤独感却时时向我们袭来,特别是相对于青少年这一人群,在人际交往中所出现的孤独感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的重要因素。

孤独感是指因离群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它在各个年龄阶段都会产生。造成人际孤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环境因素。有些环境容易让人感到孤独,比如,孤单的环境,陌生的环境,突变的环境等。

2.自我意识增强。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建立,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他们很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正因为这样,他们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告诉别人,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特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孤独感。

3.自我评价不当。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往往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很容易导致他人的不满,因此,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也往往缺乏朋友,感到孤独。

4.交往缺乏技巧。人际交往需要真诚、需要热情、也需要技巧。有的人因为没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坏自己的形象。

5.情绪情感障碍。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

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联的是害羞和恐惧,害羞和恐惧会使人产生逃避行为,从而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

到了青春期,少年时代人际关系的特点继续发展着。但青春期人际关系发生着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从精神上脱离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新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对成人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竞争和对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际关系具有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特点。

艾里克森对青春建立家庭以外的亲密人际关系进行了长期研究,他认为这种人际关系建立在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情感焦点从家庭转向朋友,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就有可能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孤独感呢?

1.克服自卑。由于自卑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不敢与别人接触,从而造成孤独状态。这如同作茧自缚,自卑这层茧不冲破,就难以走出孤独.其实,人与人不可相比,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人都是既一样又不一样.所以,一个人只要自信一点,就会钻出自织的茧,从而克服孤独。

2.多与外界交流。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客观上与外界交流造成困难,但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如当你感到孤独时,可翻翻旧日的通讯录,看看你的影集,也可给某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写信。当然与朋友的交往和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到孤独时,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需要并能体会到友谊的温暖。

3.“忘我”地与人交往。与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时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例如,你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由于你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情感中,所以,你在他人热烈的气氛中会感到倍加孤独。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你应该懂得温暖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你自己。

4.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如有些人遇到挫折,心情不好,但又不愿与别人倾诉时,常常会跑到江边或空旷的田野,让大自然的清风尽情地吹拂,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孤独感。有孤独感并不可怕。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为习惯,就会变得性情孤僻古怪,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变成孤独症,这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了。人际交往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作用,对中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尤为重要。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范文3

孤单,一个看似离我好远的词,我看着它一个人傻傻地笑。我总是安慰自己,你有那么多的朋友有怎么会孤单呢!

朋友,这个词所引起的影像在我的脑里开始放映。

前天,我的好朋友DD突然跟我说:“你上课别再搭老师的问题了,听到你的声音,我就回考虑很多我们之间的问题,高三了,不应该这样!”我愣了一阵,等我反应过来,物理老师已开始在黑板上画磁场线了。午饭时间,我和她约定了好好聊聊。

在绿荫之下,我们开始聊,她对我说,她很在乎我与她的友谊,可我总让她觉得我并不特别在意,她深深地被我伤害了,好几回,当我牵着的是别人的手而不是她的,当她心情低落时我爽朗的笑声。她坦白且激动地述说一切,她觉得我把友谊分给了很多人,而她只的到了一小份,没有过多的重量。她觉得自己是一个付出多少喜欢收获多少的人,而我没有对她等量付出。

我第一次发现,她也会如此激动,原来她如此在乎,而我一直以来却都认为,她把这份友谊掂得很轻,一切都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反了反了,这世界全反了。

我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她,她很平静地说:“我还是不愿舍弃这份友谊的,因为我还不习惯没有友谊的生活。”

早上,我一脚踩进了沼泽,越挣扎越下陷;中午,一只手将我拔起,所以我复活了。可是,却留给了我一段遐想。

为什么我可以和每个人都那么交心,为什么她们会告诉我她们的喜或悲。一道灵光射进我的脑门,敲出两个字:孤单。

是啊,那群如花绽放的少女很孤单,她们需要朋友,需要一个懂得静静聆听她们内心孤寂的朋友。

而我充当了一个过客,当她们孤单时会想起我。

而我只有两个好朋友,我把左右耳给了她们,又怎么能聆听那么多孤单的声音呢?所以她们一直孤单。

那我自己呢,我孤单时又会想起谁,是DD还是LL,是爸爸还是妈妈?我的嘴角有泛起笑涟,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不是。此刻我坐在LL旁边写着这些字,可心里滴的那些泪她看不见啊!

我曾把自己比喻为天空飞翔的风筝,而那些爱我的人在线的那一头牵着。可她们不懂一只风筝的悲哀,她们只看到她们手里的风筝飞得越来越高,是多么美丽。

当我孤单我会想起谁?我脑海里映出中午看的那本书的作者:郭敬明。我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他的文字,虽然他对我一无所知。他在《爱与痛的边缘》里写到:只要我们以相同的姿态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所以他的文字曾在许多个暮色暗涌的夜晚安慰着我。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范文4

——读《单翼天使不孤单》有感

在每个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单翼天使”的内心深处都蕴含着伤心和孤独,这是我对那些“单翼天使”的想法。

《单翼天使不孤单》这本书讲了一位单翼天使的故事,他叫张小韦。张小韦一开始认为班上只有他最孤单,失去了一个亲人,但是不久后他发现班上不只有一个人和他一样。

《单翼天使不孤单》真本书的故事让我改变了原来我对单翼天使的看法。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范文5

著名作家刘震云在新书《一句顶一万句》里说,“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想说的话藏在心里,在很多场合中表现矜持。这就是“中国式孤独”的体现。”

“中国式孤独”――刘震云语录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就是这样一种中国式的孤独感和友情观――两个杀人犯,一个人特别想找到另一个人,找他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告诉他一句知心的话。”

“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也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不是人少的孤单,是人多的孤单;孤单种在心里,就长成了孤独;孤独一直生长在他们心里,但他们就是不说。”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人社会中,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不容易,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更不容易。朋友的意思是风险,知心话是凶险。”

“人神社会和人人社会的最大区别,不在于生活中多出一个神,而在于多出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说,因为神无处不在。知心朋友和神最大的区别是,神的嘴是严的,朋友是会变化的。”

“无处吃饭可以乞讨,无处说话就把人憋死了。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淘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名词解释

孤独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通过适当的沟通也可以得到排遣。但对于中国人,这些情绪似乎有点难以启齿。肚子疼,可以向另一半电话撒娇,说你不舒服;加班累,可以向家人抱怨,说你快撑不住了。可是。如果你突然说,自己感到很孤独。对方多半难以体会你的感受,甚至觉得你有些小题大做――这年头社会节奏这么快,还有经济危机当道,猪流感满世界乱窜,您老人家还有工夫孤独,不是吃饱了撑的吧?

不善于或者懒于交流,觉得自己的内心感受是别人无法体会的,所以宁愿沉默。即使是身处热闹的人群。依然能感到内心里无法言说的孤单。这就是“中国式孤独”。

心灵故事:

(朵依 29岁 上海)在上海奋斗7年,成为了一名衣着光鲜的白领丽人。现在经济上的收入让我不再担心生存和生活。但是感情上,我依然扛着“剩女”的标签。哦,对了,现在对我们这样的人,最流行的称呼是“败犬”。

我希望的另一半,他钱不用很多,两人能生存就好。不用很高很帅,合眼缘就行,可以让我说心里话。这就是我唯一的要求。这也高吗?我只是想说说话,真的就这么难吗?

身边闺蜜朋友一堆,但是人就是这么麻烦,逛街购物K歌恋爱八卦,日子过的是不寂寞,可心里就是孤单。每每走在回家的路上,在疯狂拥挤的车堆里,在蜂拥而出的写字前,在红绿灯交错的街口,在人潮人海中,我最能感到孤独。炎炎的烈日下,烧焦的不是皮肤,而是一颗孤独的心。很多时候这种感觉都是不经意中袭来的,但是一旦被此击中。就直抵心窝。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不和朋友交流心里话?

有一年,我搬家了8次,只为找一个可以上班不迟到,房租又付得起的地方。还曾经被房东刁难,没地儿去,在麦当劳坐了一夜。看着明晃晃的太阳,突然想到小时候帮爸妈在田里插水稻,被蚂蝗咬过。还有大学时眼热室友的漂亮裙子,揣着300元“巨款”下了狠心去商场,最终还是没舍得花出去……

这些话,我怎么对朋友说呢?我们的经历是如此不同,她们知道什么是蚂蝗吗?也许她们会说一句“呀,你真不容易”,也许她会在心里嘀咕“说这些是要干吗”?我自己也不知道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只是当许多个片段不断闪现到我头脑里时,我就是很想说话。

我现在的男朋友,也是从农村读书出来的,吃过很多苦。我们都适应这个城市,也适应所在的群体。但始终是有“心病”的一类人。也许正是因为相似的经历,让我们有了共同的语言,所以我们才走到了一起吧。

(解语花 34岁 郑州)我认识一个朋友,是一位年轻的营销总监。每次见面都被他的积极乐观感染着,他工作起来积极果断,在朋友面前则像个大孩子。这段时间因为买了新车,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他每天坚持写博客,写和朋友去哪里吃饭看电影,对工作的感悟和要求。但我知道,深夜还在独自写东西的人是孤独的,否则他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写博客。

我问过他是否感到孤独。他说:“其实现在好多了。最孤独的时候。是刚工作的时候”。他所在的公司,工作压力很大。所以没人愿意带新人。第一次做营销策划书的时候,他请教了很多同事,但没人愿意给出真正的意见。“那时感觉挺孤独的,虽然办公室里都是人。”他坐在我面前笑着说。

世界上越压抑感受却越强烈的有三件事:咳嗽、爱和孤独。“职场是很多‘场’的综合体。等级分明的官场,明枪暗箭的战场,利益至上的商场。还有云影香鬓的秀场。只要在职场一天,你就处于临战状态,表面光鲜亮丽。内心疲惫不堪。这种疲惫,有时来自工作压力。有时来自人际关系。更多时候,来自一种难以驱散的孤独感”。

孤独,是风景也是陷阱

每天都在奔走劳碌,为生活、为前途、为理想、为无数不能回避的责任。可能不知不觉中就迷失了自我。所以有必要为自己开辟一片宁静的天地,平息浮躁的心绪,在孤独中感受自我。

但是,孤独是在自己和外界隔绝,或者受到外界排斥时产生的。内向的性格加上敏感和神经质。如同干柴烈火一样,如果任由自己封闭下去,或者习惯性的用孤独为借口去逃避现实,那么这火就可能烧成孤独症、忧郁症等心理疾病。

孤独的人不容易信任别人,而另一方面,往往不信任别人的人也最容易有孤独感。因此。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建议,‘有孤独感的人应该主动多参与社会活动,多和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只有这样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和情绪。才能够从封闭中逐渐走出。

那么,孤独感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与教育方式有关。我们从小被教育“谦虚是传统美德”,但过度强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就是人不自信,尤其是表达自己时不够勇敢,害怕被孤立。一旦与人意见不合,感到自己没有知己,就容易有孤独感。其次,中国人天生谦虚、内敛的性格特质,也决定了更容易被孤独感侵袭。为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马谋超教授建议,我们应该多学习鼓励式教育的方法,而成年人也同样可以采取自我鼓励的心理暗示。

TIPS:改变孤独,从情感表达开始

1 家人。下班后,和家人一起做饭,看电视。聊聊家常,听听抱怨,也对他们说说今天你的见闻、你的不满。就是这些小事情,它能填平感情的“代沟”。

2 同学、朋友和同事。真诚地待人,和人打交道有冲突是正常的,关键是能否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即便一时间不被他人理解,只有心存善意,真诚地去交往,就一定能成功。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范文6

多年来,天津电台新闻广播将传播公益精神视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参与公益的道路上,不局限于新闻报道,还策划发起很多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公益活动。“有爱不再孤单——关注城市散居孤儿”慈善助孤活动便是其中之一。

一、慈善助孤项目的案例实践

2005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城市散居孤儿。这是一个生活在都市、乡村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当时,天津市共有389名散居孤儿,虽然有的孤儿能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福利救济,但是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渴望得到更多的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爱。当年,在经过一番策划后,天津市慈善协会、天津电台新闻广播共同发起“有爱不再孤单——关注天津散居孤儿”慈善助孤活动。

为保证这一公益活动持续进行、影响进一步扩大,每年“六一”前,市慈善协会、天津电台新闻广播等多个单位、部门都要提前进行策划,让每年的活动都有主题、有新意、层层递进。

2006年“六一”儿童节,举办《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大型公益活动》现场直播,为天津市散居孤儿现场募捐2万多元,同时成立森氏助孤基金,慈善家张森仪三年捐赠100万元用来资助全市孤儿。

2007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活动”资助标准由每人500元调整到每人600元、其中没有亲属监护、监护人家庭享受政府低保金或者高中在学的孤儿每人800元。

2009年,各区县慈善协会以“还孤儿一个心愿”为主题开展活动。并在“华夏未来”举办“还孤儿一个心愿”见面会,200多名少年儿童及家长带着礼物参加见面会,帮助孤儿实现心愿。

2010年“有爱不再孤单”主题是:为山区里的散居孤儿欢度“六一”儿童节。针对蓟县山区散居孤儿存在自卑自闭、不爱与人沟通交流等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们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并捐款31万多元给山区孩子购买自行车,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011年5月29日,举办“有爱不再孤单” ——2011慈善助孤暨优秀孤儿表彰大会。这次活动在历届活动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市政协主席、市慈善协会名誉会长邢元敏出会并讲话,历届政协委员与全市459名孤儿结成对子,向每一位孤儿捐赠1200元,设立“政协委员助孤基金”。天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援助孤儿爱心分会,捐款30万元建立“援助孤儿爱心基金”,专项帮助孤儿解决教育和就业难题,帮扶他们融入社会。

“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项目开展7年来,共有87个单位和1145人次参与捐赠,社会捐赠金额达321.6万元,资助散居孤儿3863人次。这一活动已成为本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慈善品牌项目。“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活动提供的“保姆式”帮扶,为本市城市散居孤儿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实践证明:媒体参与公益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媒体有影响力、公信力、动员能力、公众效应等独特优势,便于整合各方资源。那么,媒体在慈善事业中应当怎样扮演好“慈善媒介”的角色呢?

二、媒体如何在慈善项目中发挥作用

以天津电台新闻广播为主的天津媒体在推动助孤这一慈善项目上,起到了主导作用,凸显了其作为本市主流媒体的价值。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慈善项目的持续性与媒体报道的新闻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慈善项目要长期关注某一特殊人群,并将其纳入慈善帮扶范围,成为他们的一项工作内容,年年都要干;但是,媒体报道要抓新闻点,不断推陈出新、避免重复。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又达到两者的统一?这是每年主办单位在策划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的操作方法:

方法1:不断引入新的合作伙伴,但要保持主创团队稳固。

这一慈善项目的发起单位有市慈善协会、天津电台新闻广播和今晚报社,每年六一前,主办单位都会提前策划,提出创意,根据活动需要,寻找新的合作单位,保证这一活动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给活动带来新灵感新创意。在具体操作中,主办单位没有固步自封,先后引入华夏未来、《慈善》杂志社、北方网、少年宫、蓟县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作为主办方,以有利于活动的展开和完善,尽量避免有些媒体为追求独家新闻而排斥其他媒体参与的陋习。

同时,每年策划过程中,基本保持策划团队的稳定性。由慈善协会秘书长、天津电台新闻广播主任等参与的策划团队成员几乎保持不变,媒体工作者成为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以奉献爱心的无私态度认真工作,保证了“有爱不再孤单”这一品牌项目持续不断地完善发展。

方法2: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但是慈善目标不能改变。

在每年策划会上,我们都会提出不同的主题,从设立捐赠账户、成立助孤基金,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举办表彰大会;从助孤见面会到帮孩子圆梦;从关注城市散居孤儿到特别满足山区孤儿需要。每年慈善助孤活动的方式都是不断变化,有所侧重的,这也为新闻报道宣传提供了新鲜的新闻线索,在引起社会关注度上,每年都有吸引眼球、抓住耳朵的素材。比如2011年活动中,新闻广播和北方网专门派记者深入企业、家庭和学校,对资助人和优秀孤儿情况进行深度报道,加大了宣传力度。主办单位还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创新资助方式,将待资助孤儿情况在北方网和今晚网上进行公布,为资助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

虽然每年活动形式不断变化,但是慈善项目的出发点和目标没有改变过。孤儿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教育环境一直是主办单位关注的焦点,站在孩子的视角考虑活动主题是主办单位一直追求的目标。

方法3: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但要注意保护孤儿个人隐私。

随着这项慈善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市民、单位加入到关注散居孤儿的活动中来,许多单位和个人也与这些孩子结成帮扶对子,除了物质资助外也把他们接到家里,给予这些失去双亲的孩子家庭般的关爱。但在活动进行中,我们注意到一些孤儿由于家庭变故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存在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他们不希望别人知道他们是孤儿,不希望受到社会的过度关注和特殊照顾,希望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为此,主办单位在不断扩大活动影响的同时,也要兼顾到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通过化名、录音不拍照等方式尊重孩子的想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慈善助孤活动开展的这几年中,不少孤儿考上大学甚至研究生、有的已经参加工作并且反哺社会。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优秀青年。这其中也包含着活动主办单位的良苦用心。

方法4:不断坚持活动特色,同时注意与社会热点相结合。

每年策划中,我们都会考虑当年的社会热点,比如2008年,与北京奥运会相结合,让奥运火炬传递手和散居孤儿代表进行模拟火炬传递,象征爱心不断传递。在保持“有爱不再孤单”的前提下,尽量结合社会热点,引起社会关注。将助孤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使其兼顾具有社会意义和市民关注度,办成一个具有影响的、群众喜欢参与的公益活动。

三、媒体在慈善项目中的角色思考

目前,我国慈善捐赠总量不足,募捐不规范,资源开发和保护不够。比如我国人均年度捐赠为25元。志愿服务方面虽有各类志愿者约6500万人,但对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仍显不足,民众的捐赠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社会需要慈善,慈善需要全社会参与,特别是新闻媒体的全方位参与。那么,媒体在慈善公益项目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1、媒体是慈善公益项目的策划者、参与人。

在慈善公益项目中,媒体有“眼睛”可以发现问题,有“嘴巴”可以发声,有“手脚”可以做事情。媒体应该为慈善事业担起一份责任和义务。在“有爱不再孤单”慈善助孤活动中,天津电台新闻广播作为本市主流媒体参与其中,既是活动的主办方、策划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执行人。新闻广播30多位编辑、记者、主持人在参与报道过程中,也都和30多位散居孤儿结成帮扶对子,给予他们物质及精神帮助。

作为媒体,天津电台新闻广播的编播人员在每年慈善助孤活动推进中,既要成为活动的传播者也要成为活动的志愿者,带着社会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每年的助孤活动中。因为媒体对于慈善发展也有社会责任,应该把焦点对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培育全社会爱心奉献、慈善公益的土壤。媒体慈善不仅是在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需要接受捐助的群体之间牵线搭桥,更重要的是在为困难群体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传递爱心,弘扬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2、媒体不是慈善机构、不能“喧宾夺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很多事件经媒体报道后都会引发一阵捐款热潮,“有困难,找媒体”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不经意间仿佛媒体成了慈善机构。但是,媒体往往缺乏管理运作基金会、操办公益活动的专业能力,对自己的定位不是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