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学习计划范例6篇

职场学习计划

职场学习计划范文1

目前,工厂企业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侧重于他们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加看重他们是否能直接胜任所要求的工作。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由典型工作任务或项目来决定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其教学还是基于学校环境的,对学生的职场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有所欠缺的。因此,要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工厂、企业的工作环境,直接胜任相应的工作,就应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考虑,对传统的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想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其职业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而制定一个基于工作目标的学生培养计划,就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2 职业教育的学生培养计划内容

(1)与学生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习目标;

(2)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时,能获得达到其职业目标所需的相关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

(3)对学习效果的评估方法。这里的学习效果是要看通过实习后,学生向其职业目标靠近的程度。

学生培养计划应该说明全部基于学校的教学和基于工作现场的教学内容,并说明如何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计划中要清楚地规定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先后顺序,以使学生通过现场实习后,能在所选择的职业领域中熟练地工作。另外,培养计划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现场实习的指导、对向学生分配工作任务的现场指导教师的工作要求、现场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估的指南等。

3 职业教育中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

3.1 确定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基于工作目标的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首先就要对学生的职业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决定在所选择的职业领域中就业或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为了使基于工作目标的教学能满足工厂企业的要求,并向学生提供在劳务市场上最有价值的工作技能,职业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就必须被每一个职业群的企业所识别和承认。

要确定满足工厂企业标准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可以采用工作分析的方法,即系统地收集、记录和分析企业员工在完成其工作任务时所采取的行动的相关信息,分析整个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在建立技能标准的时候,必须深入地考虑到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考虑到各个技术层次的经验和工厂企业对被招聘学生的要求,特别是对工作技能方面的要求。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可以由一个专家小组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充分地讨论和分析,列出在这个职业中的工作任务清单以及所要求的技能。在所有的技能标准确定以后,专业带头人就可以设计总课程和相关教学方法。

3.2 排出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学顺序

一个实用的学生培养计划,应使从学生比较简单的工作任务开始,通过训练使学生获得进步,最终完成学生职业目标内的所有工作。因此,工作任务的安排是相当重要的,对培养计划制定者来说,是非常费心思的工作,并且要求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工作任务应该以符合逻辑的顺序排列,保证上一个工作任务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是学习下一个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3.3 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就是设计用来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教室内的活动、教师的讲授以及在工作中的学习。一旦学习情境设计完成,课程就可以在学校教室和实验室、基于工作的学习现场、或两者相结合学习场地来完成。学习情境设计完成后,专业带头人和现场指导教师要在一起讨论,决定课程中的哪一节采用哪些学习情境、在哪一种学习场所中进行教学最为合适。可以说,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以传统教学和基于工作的学习现场互相补充的学习情境为特征的,而一个成功的学习情境取决于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以及适当地将各个独立的学习场所串联起来。

3.4 设计工作现场培训计划

在前面的分析完成后,专业带头人和工作现场指导教师就可以从已确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中导出工作现场学习的目标,并就这些目标与学生进行讨论。在以后的计划实施过程中,将由工作现场指导教师按照这些目标监督和指导学生。

3.5 确定学生要完成的任务

在培养计划中应该明确基于工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并对这些任务进行分析,在工作现场指导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培养计划进行讨论,找出在教室中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在工作现场完成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区别。

3.6 相关的理论――职业拓展

在基于工作目标的培养计划中,除了注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扩展学生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将从事的行业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2)教授在职业环境中有效工作所需的人际关系处理技能,使学生具有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清楚的表达能力、正确地安排个人时间的能力等。

(3)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述能力都应该写入学生培养计划中,并落实到基于学校学习的教学模块中。如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面地将这些技能都包括了进去,那么这种基于工作目标的教学过程就能使学生获得在任何职业生涯中都非常有用的综合理论和职业技能。

3.7 制定针对学生的评估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定是基于工作目标的教学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在培养计划中不但要说明学生将学习什么和在工作环境中要做什么,而且还必须提供一个记录表,用以记录学生完成了什么以及完成的效果如何。专业带头人和工作现场指导教师必须能够考核和记录学生的相关理论和职业表现,以评定学生在工作现场取得的成绩;而且学校为了证明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记录学生的表现也是必需的。对学生的评估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掌握职业技能上取得的进步;

(2)工作态度和行为举止;

(3)学生个人的特点。

在很多情况下,评估是安排在学习情境中的,并且工作现场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评估过程都是很重要的。通常工作现场指导教师要完成对学生表现的书面评估报告,学生也要完成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估和对该学习情境的实用价值的评估。

教育培养计划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格式,但应该根据现场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所以,教育培养计划的修订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制定的教育培养计划经过专业带头人、现场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仔细讨论修改并获得学校批准后,就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性文件,是学校教学和工作现场学习的指导性文件,也是评估学生向着教育和培训目标进步程度的指南。

职场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就业;发展;思考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状况

进入21世纪10年代后,整个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计算机与网络信息业,这两大行业助力其他经济行业的发展,可以说计算机与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2012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额达到了11万亿元,相比同期的GDP增幅,超过了7.3百分点。据估计我国短期内的计算机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额会超过4000亿元。高职院校在我国的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就是要培养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面对如此快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电子信息产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产业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的。但是在由相关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编撰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计算机专业整体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是工作与所学专业有较大差异。

二、现有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安排难以适应市场人才的需要。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行业,整个行业里面的新知识、新内容会不断的涌现,因此对于整个教学计划的安排就带来了很大挑战。按照学校的一般教学规律,学生在进入学校前,学校就会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然后学生根据这个计划来进行相关的课程学习。这样的教学安排就容易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所学的东西有一部分成为陈旧落后的,还有部分最新的知识学生并没有学习到。很多学校的教学计划是按照专业现有的师资力量来进行安排的,因此有部分新知识和新内容由于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就会导致该部分教学内容,没有老师进行教授,因此就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弱化和删除,这就会使得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很难达到市场的要求。(2)教学设施与硬件条件不足。我国的高职教育办学的时间不是很长,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不是很足。在高职院校办学初期的2000年左右,当时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很大,很多院校都开办了相关专业,也购置了相关设备。由于计算机专业对于相关硬件的要求较高,很多学校很难满足相关电脑设备的更新力度,就出现了很多使用期限在四至五年的相关设备,这些都使得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很难进行,就会使得学生的学校效果下降。加上由于各个高职院校都招收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这就使得再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人才供过于求的情况,学生就业就容易出现问题。(3)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下降状态。高职院校最近几年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招生的数量越来越大,加上本科也出现了扩招情况,就挤占了原来高职学生中素质较高的那部分学生,使得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总体素质出现了下降。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往往对于相关专业并没有多大的客观认识,往往本着有学上,那个专业分数低就学哪个,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因此整个学习的效果就会降低。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思考

(1)建立合理和弹性的教学安排。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在安排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留下适度的空间,为新知识留下一些课时,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2)合理规划教学设施和相关硬件的购置。各个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多花点时间去研究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产业有个提前的思考,这样就能让整个专业有个有序的教学设施和相关硬件的购置计划,使得整个设备有个合理的更新周期。(3)加大对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计算机相关专业招生的时候,应该增加一个面试环节,让学生有一个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计划,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能有一个全面认识。学生入学进入相关专业学习后,应该多增加一些企业参观的环节,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专业认同感。

高职教育是面向市场的教育,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由于整个行业在新知识上发展速度很快,这个专业更需要相关管理者和教师要结合市场来进行办学,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提升本专业的市场认同,才能符合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崔妍.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神州.2013(1):79

职场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57-02

一、前言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总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教学观念和形式。

二、实践教学分类和形式

实践教学就广义而言就是除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狭义的实践教学是指教学计划之内的课堂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学生见习和实习等,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可分为:

1.按性质分为:(1)认识实习。通过见习、参观、访问等形式,了解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局部或全面情况,巩固、印证课程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了解将要学习课程内容,增加感性知识,为学好专业课做好准备。(2)毕业实习。通过开展集中或分散的顶岗实习活动,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独立开展业务工作,具体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实际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工作条件,提高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范围,并结合工作实际搜集资料,深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2.按场所分为:(1)校内实习。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实习工厂等)对学生进行的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操作训练和定向专业项目、专业技能实训。(2)校外实习。学生到校外生产现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的认知实习、专项实习(训)、社会调查和顶岗实习等。

3.按形式分为:(1)集中统一实习。由各教学单位统一组织,在校内和校外实习场所相对集中的实习。(2)分散自主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利用规定的时间或假期进行分散在若干实习单位的实习。(3)集中统一与分散自主相结合的实习形式。

三、实践教学改革和管理

建立具有职业气氛和职业文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受到与现代生产、管理和服务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

1.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1)学校在主管院长领导下,教务部门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实践、实习教学方案、大纲;审查和协调全院的实习实训计划和经费预算;配合有关教学单位组织并推动实习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助各教学单位开展实践基地建设,收集资料、组织经验交流;实地调查、了解实习工作状态和实践教学管理情况。(2)各教学单位负责人负责指导、管理本单位的实践教学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指导编制本教学单位各专业的实习实训方案、教学计划和大纲、经费预算,审定专业负责人指派的指导教师;督促、指导和帮助各专业进行实习实训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查各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质量及效果;总结本教学单位的实习工作经验并组织经验交流。

2.实践教学教材(指导书)管理。实践教学教材即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指导书)是组织实习实训活动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实习实训大纲(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实习实训的性质、目(标)的、任务与要求;实习实训的内容、方式与方法;实习实训的地点、程序与时间安排等要求;现场教学(包括参观、讲座、报告和社会调查等)的内容与要求;对学生、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要求;实习实训考核方式与标准及参考资料等。

3.实践教学场所使用和管理。(1)校内实习实训场所由学校实训主管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管理。原则上,公共类实习实训场所由学校实训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训场所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管理。(2)实习实训室(场所)的管理单位要做好资产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做到账实相符。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做好耗材的计划、预算与采购工作。(3)各教学单位要充分利用所管辖实习实训室(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专业通用实习实训室(场所)的利用率应达到85%以上,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训室(场所)的利用率应达到60%以上。

4.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经费根据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数、学时数、耗材需求、指导教师情况等项目进行预算,报教学单位及实训主管部门、教务部门审核或审批,按照学校的经费管理规定支出和核销。

5.实践教学教师管理。(1)指导教师应深入实习现场,指导、监督学生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在实习实训前,切实做好动员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习实训(方案)计划、实习实训大纲。(2)生产实习中,校内指导教师要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指导教师,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组织好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工作。(3)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与安全。(4)应以实际操作为主,注意抓好“讲、演、练、导、评”五个环节:①讲―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实训大纲和(方案)计划,向学生讲解实习实训的内容、目标、方法和要求;②演―指导教师向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表演,应边演边教;③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求动作规范,掌握操作要领、技巧和程序;④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姿势和操作方法,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⑤评―每天或每阶段实习实训结束时要组织评议,可采取教师评议或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5)负责分散自主实习的指导教师应按规定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定时、定点给予指导和考核。

6.实践教学学生管理。(1)学生应按实习实训(方案)计划要求,在实习实训指导手册指导下,按照计划进度的要求与规定,认真完成实习实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按时完成实习实训任务,认真撰写好实习实训报告或总结。(2)分散自主实习实训的学生,必须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与单位指导教师一起制订好实训计划,并及时寄给负责本人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校内教师。认真记录,收集、积累资料,认真撰写实习实训总结或报告。

7.实践教学成绩考核管理。(1)学生必须按照实习实训方案(计划)要求,完成实习实训的全部学习和工作任务,提交实习实训日志或记录、总结或报告及其他作业或作品,并参加规定的以口试、笔试、答辩或实际操作及其他有效方式进行的实习实训考核。(2)在评定实习实训成绩时,各专业可根据不同工作内容、作业或作品、日志或记录、总结或报告等所用时间、所用精力和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内容等表现水平、效果等,在各自实习实训(方案)计划中,明确具体地规定所占比例、考核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2]王寿斌.高职“闯关”需要“背着石头过河”[N].中国教育报,2011-11-09.

[3]宣玲玲.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J].辽宁高职学报,2010,(2).

职场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房地产 市场营销专业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1房地产策划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就业空间广阔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房地产界衍生了一个特殊的新兴职业——房地产策划师。据住建部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有65%的房产企业急需策划人员,有90%的企业出现岗位空缺。”这表明,目前中国从事房地产策划工作的人员还远远不够,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在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随着中国城市化,城市国际化的进程的加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策划师已经连续三年蝉联智联招聘十大热门职位。 2005年3月为了满足对房地产策划师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房地产策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将房地产策划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并将房地产策划师共分为四个等级。

房地产策划师可在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投资分析、开发、策划、销售工作;在房地产估价机构从事估价、咨询工作;在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经纪、销售、咨询工作;在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土地拍卖行、资产评估事务所从事相关岗位等等多种工作。

2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特征

2.1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

房地产策划师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现代房地产市场营销及策划理论、销售与管理基础理论、规划设计等知识,锻炼房地产市场调查、项目策划、房屋销售技能及管理等专业能力,同时要加强熟悉房地产政策法规。

2.2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

房地产策划师的职业能力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房地产策划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等。这无疑为创建富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3.1科学系统地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知识主要课程可以设计安排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房地产概论、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市场策划、房地产商务谈判及推销技巧、公关礼仪、房地产定价理论、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理论、房地产经纪实务、建筑概论、房屋结构与识图、城市规划设计基础、建筑工程概预算、物业管理、房屋维修与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房地产投资分析与开发经营、经济法实务、房地产法律法规等课程。

从事房地产策划与销售管理等工作,对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房地产营销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要求较多,涉及的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内外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建设、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与材料等基础知识。房地产项目开发早期就较多涉及到与房地产营销后期的协调,如售楼处包装、样板房建设、销售培训内容等,但随着房地产营销意识的深入,房地产产品本身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市场和自身条件而确定房地产产品定位,从营销角度出发指导规划设计已成为普遍做法,这就要求房地产策划师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

3.2加强校内“房地产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设房地产产品概念展示厅(配置房地产主题概念的模型、效果图、沙盘及展示设备),满足形成房地产概念资料库,满足专业及专业群建筑产品从认知与运营等方面的教学需要功能;

建设概念设计实训室(配置概念设计用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设计资料库),满足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等基本技能的实训功能;&n

bsp;

建设房地产营销实训大厅(配置楼盘沙盘,洽谈桌椅,销售管理软件及其它售楼道具),满足开展销售策划与销售实务技能实训,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房产营销业务房地产网上交易与交流平台,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样板间实训室,通过建筑构造、装饰构造节点剖析与展示,满足房地产产品销售、建筑构造、装饰构造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训需要,满足房地产营销员培训需要;

建设物业设备实训室(配置各类物业设备,包括消防系统,楼宇智能化运行系统等),满足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设备运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提供建筑设备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员工上岗培训需要。

在加强院内“房地产实训中心”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通过与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等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为这些企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并储备了急需的人才。

3.3加强《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是房地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策划、销售等相关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可以帮助分析房地产市场,掌握策划与销售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本课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尝试。

1)自编教材、建立教材群,并重组课程内容,与房地产行业对执业人员的职业认证要求结合起来。采用“双教材”教学,即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相结合。

2)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实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如讨论式教学、边讲边练、社会实践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形成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薛长青.房地产营销管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房地产策划师(基础知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职场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实践型教学;统一;职业素质培养

1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设计实践课程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在营销课中主要是项目导向教学设计。项目导向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营销“项目”驱动下,展开协作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由渐进地完成一系列“项目”。在完成每个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每个项目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项目”。

高职市场营销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调研、学习、总结和策划的活动,最终完成产品营销策划。产品营销策划又建立在让学生分为搜集信息、顾客购买行为分析、营销环境调查分析,产品概念及开发产品组合设计、价格策划、渠道设计及管理、营销沟通策划等各项目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结合。明确营销项目活动设计,把营销各个环节加以组织、综合,要求学生就某一产品作为了解行业的切入点,把学习项目和实践结合起来。按产品营销策划的最终任务,学生要先完成实践教学的6个“项目”:分为搜集信息、顾客购买行为分析、营销环境调查分析,产品概念及开发产品组合设计、价格策划、渠道设计及管理、营销沟通策划,最后形成产品策划书。

在教学中,教师对该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采取小组工作法,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以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学习。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每个项目完成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课程实施方案设计,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能力单元的目标要求,结合现有的专业实训条件,通过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方式,有目标地分解或穿插于各行动过程序列中;二是在教学实施中指导学生遵循“调研、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引导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与评估工作完成情况,有效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 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高职学生在校往往两、三年制,理论教学基本在课堂实现,实践教学在工作现场,短时间内要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效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那么,如何在理论教学要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把两者有效地组合起来?《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方式可分为静态案例教学法和动态案例引导与分析教学法。案例教学方法是高职高专特色的《市场营销》原理讲授中必用的方法,是为核心技能培养服务的,适当开展营销案例分析课,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营销原理的认知,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

静态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在讲授市场营销核心原理与策略时,教师用成功的和经典的营销案例来解释,加深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理解。静态案例教学资料一般包括经典案例与热点案例。这要求教师一方面使用经典案例,另一方面可根据学生兴趣,编写学生熟悉的产品案例,特别是要搜集、整理出具有本地特色的龙头企业的案例。学生熟悉的产品案例,看得到、摸得着,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具有本地特色的龙头企业的案例在讲授时教师可展开情境化教学,学生通过实际参观、考察企业,分析市场状况,与企业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教学效果会事倍功半。此外,营销案例若能围绕某一产品、某一行业的每个营销环节展开。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也了解了这一产品、这一行业营销状况与专业技能运用的情况。这样可使学生较深入、全面地学习到某行业或产品类别的营销组合策略以及行业竞争动态。

动态案例引导与分析教学法是高职高专实践型教学能特有方法,分为产品市场行情案例教学、市场营销模拟实践案例教学和营销实训案例教学三种形式。产品市场行情动态案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对课堂案例中的产品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新的发展状况;市场营销模拟实践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要求教师在营销模拟实验实践、实训过程中,及时以不同团队实践进展状况引出案例,并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应用的案例教学法。这样学生会自觉地从营销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并且在模拟的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对手的策略、然后组织实施和修正自己的营销策略。

营销实训案例教学是案例分析与营销模拟实验案例教学的进一步拓展。在实训中,教师可将企业及产品的实际情况作为案例的背景,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判断,不断为企业及产品献计献策,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尽管学生有一些想法还较稚嫩、不成熟,但这将进一步激发他们深入学习探讨问题的兴趣。在互动活动中首先让学生讨论其可行性。企业调整营销策略后,学生们关注市场反应,及时反馈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试着去找解决方法。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商品学知识,掌握了营销技巧,而且从市场竞争、企业、经销商处学得宝贵经验,全面的提升了市场营销理论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

职场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职;就业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27-03

一、就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

(一)高职教育特色与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教育践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的人才。就业教育课程教学是实施生涯规划与生涯辅导的重要教育手段,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和设计职业生涯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特色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导向明确性。高职教育是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课程内容实用性。基于教学目标的明确导向性,要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职业能力上下工夫,即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三是课程教学独特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既不是纯理论课程,也不是纯实践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规划意识,使学生获得就业的技能和本领。

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条件的不同,高等学校被分成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列入职业教育类别。高职学生有以下三个特点:

1.高考分数居中或偏下。在高职院校的招生过程中,录取学生的分数线大多是居中或偏下,但有相当部分学生的高考分数超过了三本B类本科学校录取分数线,这些学生大多集中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

2.积极和迷茫心理并存。从心理特征来看,大部分高职学生一般性格开朗、思维活跃,对学生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有激情;但部分高分录入的学生内心深处向往上本科大学,他们怀有美好愿景,对就读高职学院心存不满,其矛盾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

3.学习主动性不强。从学习态度来看,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大学学习阶段是职业发展的重要准备阶段,提供就业教育课程学习,是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和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就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教育对象的全面性特点,是一项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涯全过程的系统教育工程。目前,在就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到位。就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学校对就业教育课程却不够重视。我们通过调查了解,部分学生不了解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不知道自己最适合的职业,不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许多学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主要以讲座为主,就业教育课程大多作为选修课开设,把作为就业教育核心和主要载体的就业教育课程摆在了次要位置,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教育课程教育的作用。

2.教学管理不规范。大多数学校的就业教育课程教学管理不规范,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就业指导教育,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多学校没有条件配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以兼职教师上课为主,师资团队大多由辅导员组成,而学校辅导员基本上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缺乏教学和工作经历,在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缺乏经验和感悟,基本没有参加就业指导教育相关专业培训,更谈不上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就业教育。

3.教学安排不合理。部分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多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即使学校将大学生就业教育列入了专业教学计划,也没有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涯的成长成才特点安排教学。由于没有遵循认识规律,在课时和内容的安排上不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律,不能适应大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性的素质要求。

4.课程实施创新不够。就业教育课程作为大学通识教育公共课程,要求提供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就业所需内容,同时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就业去向和职业类别情况组织内容,结合学生个体心理特质和不同职业素质要求实施教学。这些教学要求教师一般比较难把握,大多数教师缺乏对职业生涯信息分析和研究,使就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指导缺乏实用性和时效性。

二、就业教育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通过以上情况分析和问题总结,以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教材为参考,认为就业指导教育课程要重视学生态度、意识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陶冶学生的个性,就业教育培养目标既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参考,又要参考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及企业用人标准,以促进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的对接,从而实现以就业和社会需求导向的教育目标。就业教育的目标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能认识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通过自我认识实践,了解职业世界,了解创业模式,增强职业规划和创业意识。二是定位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确立大学学习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的提升方案。三是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认识实践技能、职业信息搜集与管理技能、职业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择业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个人素质。

(二)课程内容

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要求,基于学生在选择职业和求职过程中对素质与能力的需求,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职业能力导向,重点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遵循认识规律,把大学生职业发展各个阶段会遇到的关键点提出来,以课程单元的形式开展教学,面向一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面向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课程内容方案按时间先后顺序,贯穿大学学习全过程,具体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

1.构建基于素质与能力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认识篇。该模块主要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两个转变,即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让学生认识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划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实践,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和能力等,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认知,理性自我评估;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职业世界探索,帮助理性认识职业世界,了解职业生涯信息及职业对人才的要求,掌握环境评估的方法和原则。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课堂活动、测评工具、经验交流、社会调查等。

(2)规划篇。该模块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相关概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基本理论;帮助学生重点设计自己

的大学成长计划并付诸行动;帮助学生理性思考与选择自己的目标职业,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决策技能,进行职业生涯路径选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实习作业、社会调查等。

(3)准备篇。该模块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流程;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建立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帮助毕业生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笔试和面试技巧,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权益维护意识,提高求职择业成功率。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读书指导、模拟活动、经验交流、实习作业、社会调查等。

(4)适应篇。该模块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心理调适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让学生了解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学校与职场的区别;引导学生顺利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了解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读书指导、心理测试、经验交流等。

(5)创业篇。该模块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设计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帮助学生进行创业环境分析和市场分析,以形成自己的创业构想为创业做准备;帮助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引导学生提升创业素质,以提高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经验交流、社会实践等。

2.构建项目体验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项目体验为学生走出课堂创造机会,通过亲身体验触动学生的内心感受,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职场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意识,提高自身职业发展能力。教学方法有生涯访谈、现场参观、扮演角色、经验交流、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1)组织生涯人物访谈。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职业兴趣来组合生涯访谈小组、选择生涯访谈对象、开展生涯访谈活动,通过将生涯人物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完成生涯访谈报告。借鉴职业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修订自己的生涯规划书。

(2)开展就业文化节活动。组织大学生就业文化节活动,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实践生涯规划和创业知识,体验职业规划和创业感受,提高职业发展和创业能力。

(3)参加企业专场招聘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有选择性的参与企业专场招聘会,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招聘流程、岗位要求、行业及专业的市场需求等信息,为求职择业做好准备。

(4)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教育的开展,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通过系列活动择优挑选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创业综合素质,同时着眼于大学生具体创业技能的形成。

参加每个实践项目结束以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感想和体会,对于任务完成特别好的小组或个人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主要是引导学生提前接触社会,认识职场,把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就业教育课程实施和评价建议

(一)实施建议

1.领导重视政策保障。各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就业教育,在人员配置和经费投入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相关专业培训,邀请企业代表担任就业指导客座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考虑建立就业教育教师职称单独评定体系,增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就业教育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

2.规范专业教学计划。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规定就业教育课程不得少于38学时,对于高职学院来说,就业课程在大学生大学学习期间总学时应不少于30学时。学校要将大学生就业教育列入专业教学计划,并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安排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理想信念、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就业教育建立在素质的全面提升的基础上。

3.创新课程实施形态。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互联网络资源功能,通过视频技术把优秀的就业教育课程引入课堂和课外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采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现场参观、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方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行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需求,了解最新的就业资讯,提高就业教育的针对性。

4.课程设计贴近市场。设计就业教育课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考察知名企业有代表性和参考意义的用人标准,可通过对企业领导和毕业生进行走访调查获取信息资料,依据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进行课程设计,要分专业根据职业素质要求组织课程内容,以适应企业的需要、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设立职业咨询室,提供与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关的参考书籍,收集知名企业招聘宣传册等供学生查阅,丰富学生的职业知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评、课程学习等功能模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每个单元的课程考核分成平时成绩、实践项目、考查作业等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20%,主要以课堂考勤、课堂活动和实践项目参与情况为依据。实践项目占40%,主要考查生涯人物访谈和参加企业专场招聘项目。其中生涯人物访谈项目,要求以生涯人物访谈小组为单位完成生涯人物访谈活动,以各小组提交的生涯访谈报告质量为考核依据;参加企业专场招聘会项目,要求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感想和体会,以分享和交流活动效果为考核依据。考查作业占40%,主要考查职业生涯方案设计或个人简历设计。其中通过单元一的学习,要求学生设计一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3-5年);通过单元二的学习,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个人简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北平,龙立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庄明科,谢伟.职业素养入门与提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冯铁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