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例6篇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1

课堂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堂好课,必然有一个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下面我结合对课堂的导入探讨,来谈谈自己的体会,抛砖引玉,但愿能给各位提供一点参考。

(一)悬问设置法

小学生具有特别强的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浓厚的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会害怕?”学生回答:“这还用问,肯定是狐狸害怕被老虎吃掉。”我接着说:“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不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呢,你们说奇怪不奇怪?”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认真学习课文。

我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故布疑阵:“现在,天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那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纷纷回答:“用箭射,用枪打,用石头砸……”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然后话锋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神射手更厉害,只拉弓,连箭都不用,‘嗖’的一声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认真地读书、思考。

(二)释题引申法

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的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了学习重点,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三)背景介绍法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想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授《月光曲》一课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抒情描摹法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2

同志的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创造精神能力与民族进步,国家富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处于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育要面向21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创造型的人才就要具有创造型的思维能力。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知识为中介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无论是学生上午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它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智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而想象力在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理解他人体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创造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市人们探索新领域的触角,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如果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那么想象则是“维系美丽花朵生命的源泉”。因此,学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品味词句,引导观察,从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注意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入手,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现以《黄山奇石》一文为例,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品位词句、理解想象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尚不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质,进而理解这些经验。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但究竟什么是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模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再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从词句的比较入手,让学生理解想象的内涵。比如讲《黄山奇石》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仙桃石像天上飞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上有一个桃子似的大石头。怎样让学生体会想象的含义呢?于是我问学生:“这块石头的样子像桃子,可以称它为‘桃石’,为什么前边还要加一个‘仙’字呢?”这一问,学生们开始动脑筋了,有的说:“加了一个‘仙’字,表示它很神奇,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有的说:“加里一个‘仙’字,表明它有灵气。”还有的说:“加一个‘仙’字说明它是神仙特意放到那里的吧!”抓住这个机会我总结说:“看,这么一个普通的桃石,前边家了一个‘仙’字,会使我们产生了这么多的联想,而这些联想都是我门根据这个桃石,想出来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天上掉下来的,有灵气,神仙放到那里的)这就是想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想象的方法,我把“仙桃石像天上飞来得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石上”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发现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飞”和“落”两个字。于是我抓住这两个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我问学生“桃石会飞吗?这块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顶上是静止的。用“飞”和“落”两个词语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桃石写活了,寓于了神气的色彩,作者就是这样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就这样,我从品味词句入手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理想像的含义。

二、引导观察、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表演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比如讲授《黄山奇石》时,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这是我让学生结合看图,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是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

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是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过去见观世音有多好。”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最中使学生的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以《黄山奇石》一文为例,再学习“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

等章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维中语言表达的顺序,即先介绍景物的名称,然后叙述景物的形状特点,最后介绍景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等,按照这样的顺序,我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对文中略写的景物,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等景物进行再造想象,续编新内容。具体步骤是:

1.让学生用填空的形式扩充想象内容。比如:天狗望着月亮。

2.采用提问式发散思维。比如:什么样的狮子?怎么抢着?抢着什么样的球?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3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活动,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幻化为生动鲜活、具体可感的形象,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陶冶学生的情趣,完善其人格。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要求,更是唤醒学生阅读意识、培养语感、激发创新精神、提升感悟的重要源泉。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基础

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在课本范围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扩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如在讲“竹子”时,教师可给学生讲讲“岁寒三友”,使他们不仅加深对竹子的理解,同时也想象到“梅”与 “松”;讲“正方形”时,教师不应孤立地只讲什么是正方形,而要与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进行比较,并与广泛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们在众多的图形中认识正方形,并懂得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获得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就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自由想象。

二、利用文中的符号留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所谓“留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的留白。以填补留白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它基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想象点较为普遍,实施也较为容易,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符号留白最常见的就是省略号。第七册《小珊迪》一课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我明天再买吧……”此处的省略号就可以成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点。通过阅读、多媒体等手段,我让学生自己设身处地,转换角色,体会当时作者尴尬、不耐烦的心情,及因为没有零钱才决定不买火柴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很容易会说出:“我明天再买吧,今天没带零钱。”我又让学生反复阅读与此句有关的段落。在我的引导下,有些学生不仅能表达出上述意思,还会用上“对不起,抱歉”等词,表现了当时作者的心情,丰富了句子的意思,给想象增添了色彩。这为今后学生写作时描写人物性格特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语言表达训练,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其想象力就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其对于想象的描述显得枯燥乏味。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不然,学生仅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的语言,他们的想象力就只会停留在直观、表象的水平上,其想象力的广阔性、深刻性和逻辑性也就无从谈起。

学习《黄山奇石》一课时,我们仿佛跟随作者一起游览了景色秀丽的黄山,欣赏了千奇百怪的岩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些石头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还对石头的名字产生了兴趣,有了许多神奇的想象:仙人所指的路通向哪里?猴子是不是靠腾云驾雾的本领在云海里观赏美景?……每一块形状不一的石头,都有它神奇的传说。课文结尾部分还提到了“天狗望月”“神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几种奇石的名字。这些石头又神奇在哪里?为什么取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在小结了辨别四块奇石的方法后,我让学生想象这些奇石的样子和名字的来历。课后,我还让学生当一回小画家,根据想象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奇石的样子;当一回小导游,给别人介绍黄山的奇石……这样,学生通过读读、想想、画画、说说,不仅发展了想象力,还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想象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已经被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我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效地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

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奇石的秀美景观。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磷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更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研读文本。

2.变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阅读教学中逐段讲解的繁琐活动,教学中我把一些难以口头表达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教学古诗文的时候,经常因为学生对古人生活体验不够,而无法准确把握其主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表现出来,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文,就会改变这一切。如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奔腾不息的长江中,一叶小舟在远处渐行渐远,与浩渺天际融为一体,最后,不见友人,只见长江,那是何等难忘的离情别绪!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边想象是个描绘的意境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自然有声有色。如果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就算讲到口干舌燥,学生也仍是一头雾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这些学习信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3.观察体验,真情表达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习作学习的效果。如习作《可爱的××》,写一种小动物,在教学前,根据习作要求,我让学生事先选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教学时,我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拍几组动物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没看清或记不下来还可重放,再看,再观察,写作时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来写。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加上自由联想创意,使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展现在眼前,通过直观展示,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我还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利用网络教学使课内外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感悟语言文字、受到熏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发展了个性。

每学一课我都利用网络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相关文章,课堂上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电脑做出即时评价,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时我将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了解“克隆”是什么?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由“面”及“点”筛选出“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同时又存在哪些弊端?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库寻找答案,学生经过反复深入地研读课文,并在论坛交流心得,辩论:该不该克隆人?成功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5

摘 要:“移情作用”是美学上的一条基本原理。石涛反对泥古不化,强调创新精神,在他的山水画论中提出了最为精彩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看石涛笔下的自然,就是精神的自由,就是人的精神和心灵的解放,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关键词:移情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蒙养

“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移情作用”是美学上的一条基本原理,为美的本质和核心是移情现象,认为美的原因并非事物所具备的客观属性,而是因为审美主体的情感的移入。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它要求冲破狭隘的理性,无限伸张和解放自我,把想象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提到首位,强调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抒发和表现。

这一现象不仅仅在西方有,在中国也有。明末清初石涛提出“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很显然是在强调移情的作用。石涛反对泥古不化,强调创新精神,在他的山水画论中提出了最为精彩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看石涛笔下的自然,就是精神的自由,就是人的精神和心灵的解放,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一、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

石涛的绘画理论和实践集中代表了自我派的理论观点而独步于中国山水画坛。他的张扬个性、别出心裁,以另类的面貌开启了扬州画派的创新之风。

石涛画于康熙六年(1667年)的《黄山图》,题诗曰:“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雷中,黄山无不有。”石涛指出,自然是山水画家的老师,山水画家只有亲身感受体验自然之美,亲身体悟大自然的生机活力,才能创作出佳作。在宣城期间,石涛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对黄山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使他的作品日渐精湛,思想也日趋深刻。姚最提出“心师造化”,认为画家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必须发挥主观情思对于绘画对象的感受,理解与熔铸的作用,做到情志和自然生命形式的统一。姚最主张画家要“立万象于胸怀”,这样,画家不是直接写万象于笔下,而是万象在写到绢素上之前,先立于画家的胸怀中,把外在的形式转化为渗透画家情志的内在意象。

二、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作为一位山水画大家在其《画语录-山川章》中,通过细致的总结,指出自己五十年前一味的追求形似,得到的只是“画必似之”,如此,终究不能中“贯山水之形神”之的。随即,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他那段金典论述:“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他切实体悟到,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对造化自然的精微体擦,感受其他画家所不能感受的山川之精神,通过“搜尽奇峰打草稿”,广览造化,匠心独运,才能最后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至高艺术境界,这也是石涛之所以在创作领域任意挥洒驰骋的奥妙所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石涛的笔下,“山川”“林木”,决不似生活中侠义上的某处景象,他在不违背客观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将他们的精髓抽出并加以突出,夸张乃至与科学有序的嫁接,培植出不似而又似的山川,林木。在石涛的眼里,通过“不似”的反复训练,是为了更高的“似”,只有不拘泥不墨守单一具象的真实,才能创造出高度的艺术真实。就这样,石涛将自然中的“似”用一个个“不似”的形象所代替,将生活中不自由的真实变成了画面上具有无穷生命力的真实的自由。

由此观之,石涛的形神不仅注重“神”,还强调画家对山水本身乃至山水外延作直接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审美观照,因此,从写生角度解决了如何“以形写神”这一问题,为他在山水创作中保持醇厚的原创气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蒙养”与“生活

石涛在他的《画语录》中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

石涛高扬宇宙生成论,绘画艺术创作论的“蒙养论”,由此把中国美学上的天人感应论与绘画创作写生观牵连到一起。写画一道,须知有蒙养,这就是说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人,必须懂得此道。在画家操笔运墨之前,画家应“思其蒙”“审其道”,把握自然界大道,与自然交流,使自然之神入心,下笔才如有神助。蒙养自己那份与自然交流的纯真之心,躁动的心绪下,自然墨也就不灵了,没有了灵的墨,也就导致了创作出来的画没有自然之味道。

“蒙养”“生活”在石涛《画语录》中都是指深入自然深入生活的过程,只是“蒙养”更重于自然之道,也就是自然运动的规律。“生活”更偏重于外表生长形态。一个是统一性,一个是多样性。落实到写生之中,一个需要画家静心,一个是靠勤奋学习,这样才能把握中国画写生之道。

石涛的绘画,既善于吸收众家之长,又注重外师造化,融禅理于诗画之中,并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令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从而创作出“遗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的作品。山水可以愉悦人的性情,光大人的精神,文人画多以山水为题材。人的精神有待于山水,方能超越有限的时空,获得终极的安慰。(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范文6

一、沟通学生心理的方法

我们经常外出听一些特级教师上课,他们为了推广经验,推动教改常常借班上课,师生互不认识,互不了解,这时老师怎样沟通学生心理,迅速缩短师生交往距离,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过去的知识没有学好,没有弄通弄懂,或者产生遗忘,阻碍了新知识的学习,这时我们老师就要及时进行知识补救,为新知的学习进行铺垫,沟通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如教学的七言诗《长征》时,可引导学生从《草地夜行》、《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等课文的温习回忆中,获得有关长征时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克服千难万险的背景材料,沟通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

①比如有时候学生不想学习,不爱学习,课堂上反映不积极,倒不是智力上有问题,常常是缺乏学习动机,这时老师就要不断给学生输送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不断使他们的愿望在成功的喜悦中变成现实。如学习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我先请一位学生读课文,可是因为他认字很少,难以流畅地读下去。这时,我将拼音表挂出来,用声母和韵母相拼,竟拼出许多音节。顿时,学生的脸上露出惊喜。抓住这一瞬间,我说:“如果你能将表上的字母读准,也能像我一样读出许多音节,能读通顺许多有趣的书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自觉地产生一种要学拼音的愿望。有时在学习给音节标调的时候,我将拼音儿歌引进课堂,增强拼音的趣味性。如“有a在,把帽戴,a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边给谁戴。”这首标调儿歌,学生边唱边表演,学生学得生动、积极,记得也很牢固。

②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还发现不少学生有些不良习惯,如喜欢唱读、写字潦草、不讲笔顺,不愿修改习作等等,这些坏习惯也给语文学习带来障碍。例如:教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时,我发现有些同学能很熟练地读出书上的音节,但让他跳读时,就读不出了,这是由于平时不动脑筋跟着唱读造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我及时作了调整,经常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读,终于改掉了他们不动脑筋读书的坏习惯。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的读写习惯,教师要随时矫正。这一点非常重要。总之,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这是教学的起点,我们要时时处处给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提供切实而具体的帮助,使学生学习能顺利进行。

二、教育机智的方法

一位老师在教《挑山工》一课时,要求同学A用自己的话描述挑山工的形象,然后请大家对她的描述进行评议,此时,同学B站起来说:“我认为她说挑山工都很憨厚朴实不恰当,有的挑山工也许很狡猾呢!”接着举了自己去旅游被挑山工欺骗的事情,他的话音一落,课堂立刻引起一阵骚动,老师也一怔,但随即微笑着说:“同学A说挑山工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活,用自己的劳动为旅游者服务,因此说他们是憨厚而朴实显然是没有错的,但同学B的意见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那样的人。所以我以为将同学A话中的‘都’字改为‘一般’,大家说怎么样?”“可以”大家对此表示同意。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是简单地呵斥、否定那位学生的话,整堂课就会死气沉沉,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化干戈为玉帛”,使这堂课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举例b:记得有一次我上《夜莺之歌》,才写完课题,一位调皮的学生就突然用自制的口哨学夜莺大叫一声,另有几位学生也跟着叫了起来,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我先是很恼火,但随即一想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否则课无法上下去,便马上微笑着对大家说:“他们学夜莺叫像吗?”学生说“有点像”。我便把刚才学夜莺叫的几个学生请起来,比谁学得逼真一些,结果那个调皮的学生评为第一。我表扬他模仿能力强,课前能自觉地预习课文,但同时又希望他以后要区分场合,注意遵守课堂纪律。这样的引导,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维护他们的自尊,又使学生受到了教育。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件千变万化的“艺术品”,它要求教师善于觉察上课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并运用教育机智随时调控教学,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三、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现举数例说明:

1.悬问设置法。小学生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2.释题引申法。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师,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3.背景介绍法。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