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范例6篇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范文1

1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其问题

近几年来,学者们从不同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传统的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戴立黎,2013)。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解占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听课和记笔记,缺乏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忽视了语言的基本表达功能,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势必造成“哑巴英语”的现状。(2)多媒体辅助下的课堂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运用集图画、声音、文字、动画为一体的PPT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学生接受知识更加直观,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但该模式依然注重教师讲解,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3)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该模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把英语层次不同的学生编成快班和慢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考虑到学生层次不同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但根据考试分数分班的做法会使慢班学生心理受到打击,一定程度上使它们丧失英语学习的积极性。(4)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该模式把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合理延伸,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然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这种模式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本论文尝试把现实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优化现实课堂的教学设计,加强网络课堂教师的监督和管理,构建云计算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在吸收多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最早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说,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意义的观点,如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为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的重要性。“情境”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该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情境的创设对学习者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适合语言交际的比较真实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构建语言知识;“协作”指学习者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相互合作。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代表发言等方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习者之间必须通过“会话”讨论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意义构建”指教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理解,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学习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方式建构并获取知识。

3云计算环境下大学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3.1云计算概念

迄今为止,关于云计算的定义众说纷纭。通俗地说,云计算是以公开的服务和标准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向用户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网络服务。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云计算的模式中,用户所需的软件和应用程序不是运行在用户的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上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库中心里。用户只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可以连接至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访问这些服务即可(张健,2009)。

3.2云计算环境下“双课堂”的搭建云计算环境下大学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图

“双课堂”即基于云平台搭建的“网络课堂”和常态的“现实课堂”,将两者结合形成的新的教学环境,基于这种环境所开展的教学称为“双课堂”教学,如上图所示。(1)网络课堂此处,网络课堂并不完全等同于虚拟的网络学习平台,为便于集中管理、引导和监督学生,“网络课堂”指学生到指定计算机教室登录云平台(云计算平台简称)按照指定任务进行学习的互动课堂。教师在课前通过云端的公共平台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也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将资源下载到我的资源库,方便以后查找学习。“网络课堂”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教师的引导、监督和答疑作用。(2)现实课堂“现实课堂”有别于传统的“满堂灌模式”的教学。在“现实课堂”中,教学以课堂活动形式展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记录者、点评者和反馈者。

3.3大学英语“双课堂”模式教学环节设置

(1)网络课堂学习每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在公共平台教学资源,包括学习目标、本单元PPT(包括课文导读MP3及重难点词汇讲解)、每课一练。要求学生到指定网络教室,下载学习和教学资源到资源库,并开始学习。学生需要在90分钟时间内了解课文背景信息,反复跟读新单词,掌握单词用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进行重难点句子分析。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通过在线答疑或是以论坛的形式咨询教师及其他同学。教师在班里来回走动,督促学生完成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师在该环节的作用为引导者、帮助者和监督者。(2)现实课堂展示经过网络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对本单元文章内容已基本掌握。本环节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以课堂活动形式展开,由学生展示在网络课堂学到的内容。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要求有自己的小组文化,要体现本组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教师设置以下任务:Task1:自由讨论,Task2:课文内容总结,Task3:学生授课,Task4:成果展示。在task1,十分钟课前自由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讨论教师根据本单元内容指定的话题,教师随机加入一个小组进行讨论;Task2:课文总结,该任务由一个小组完成,一名代表陈述完毕,其他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补充,Task3:学生授课,课文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分给一组讲授,讲完后进行组间点评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学生讲解中的不当进行改正,同时对不足之处给予补充,并进一步强调重难点词汇及语言点,学生对刚才讲的重点词汇进行组句组篇(尽可能多地用本节课讲的词汇造句)。Task4:成果展示,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发表读后感言,或是绘制图片展示课文内容,或是拍成视频展示等等,教师进行点评,小组组长最后将展示成果放入交互系统成果展示库。(3)测试反馈及总结反思该环节要求学生课下完成,学生经过网络及现实课堂的教学,已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掌握,通过云平台交互系统的测试题,可进一步测试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情况。最后,要求每位同学写反思报告,总结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每次课抽查每组一位学生的反思报告,总结后,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资料及方法。

3.4大学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体现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特点。网络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要,程度好的学生可结合自己情况掌握更多内容,程度差的学生也能循序渐进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内容。(2)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网络课堂公共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英语基本技能;现实课堂多样化教学活动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网络课堂PPT课件导学集图画、声音、文字、动画为一体,学生接受知识更直观;现实课堂丰富的教学任务激发了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4结论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范文2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179-04

1.概述

《教育信息化十年l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学习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教育,呼吁教育的变革。翻转课堂应运而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给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任何移动设备或PC上,您都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班课,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实现轻松有趣的互动教学平台,该平台实现课程信息、学习要求、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源即时传递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老师可随时开展投票问卷、头脑风暴、作品分享、计时答题等互动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的移动设备从此变成学习工具,不再只是社交、游戏……。

2.蓝墨云班课平台支持翻转课堂的基础

1)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翻译过来的术语,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等,最初的教学实践来源于美国林地公园学校,基本思路是:传统教学是课上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再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是把传统的教学过程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完成了针对新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交流讨论、汇报展示、拓展提升。“翻转课堂第一次用技术的力量,催促或者倒逼传统课堂发生结构性改变,解决当下教学功能性、主体陛、选择性缺失”。

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改变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成为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导学案、微课),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创设情境、问题探讨、成果展示、交流分享),这样,就使“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教学习惯、教学模式发生了“颠倒”或“翻转”

变成“课前在家里听着老师的视频解讲,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这一进一出,教学时空结构、教学的活动流程、师生关系、学习组织及其课堂评价都改变了。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翻转课堂若没有信息技术支撑是不能完成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很大影响,包括教育资源变化、课堂变化、课程变化、教学评价变化以及教学方式变化等。

2)蓝墨云班课平台简介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终端的及时反馈互动免费教学工具,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建课程云班课,并生成邀请码,学生可使用邀请码加入老师的班课。在课堂内外,老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计时测试等,投票问卷活动开始后,老师可及时看到反馈结果,头脑风暴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老师还可以点评,答疑讨论,可实现专题讨论、分组讨论和课外答疑,计时测试,可以随时开展课堂小测试,帮助老师及时掌握的学习状态,当开展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时,老师可在课前推送微课、课件、资料等学习资源,学生每一次学习或参与活动,获取经验值,实现老师对学生的过程性的评价。

3.蓝墨云班课平台支持翻转课堂的基础

蓝墨云班课平台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支持PC、移动、平板等教学设备,教师端功能包括了创建班课、资源上传(图片、视频、网页链接、PPT课件、Word文档等)、创建活动(作业任务、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通知、创建题库等。学生端功能包括加入班课、签到、学习活动(作业提交、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在线测试)等。

1)创建班课。登录蓝墨云班课(http:///)或手机APP,输入学校及院系、课程、数字教材、学习要求、教学进度、考试安排、班课封面等信息后完成班课创建。笔者创建班课为《网络技术》,邀请码:207161,在课堂上或通过微信、QQ等方式分发给学生,学生下载APP安装后注册自己的帐号,并使用邀请码加入班课。学生使用云班课的终端设备包括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机,课前课后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自主学习,课中使用PC机进行交流讨论、成果分享等,使用PC机可避免微信、QQ等信息的干扰,提高教学效率。在班课成员中,详细列出了班课成员人数、学习进度、成员信息、获得的经验值等信息,也可查看每个成员的学习行为记录,经验值获取的明细,如果绑定数字教材,可了解到教材学习情况、阅读时间、学习进度、观看视频、练习情况等信息,老师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班课资料。老师可推送资源给学生进行课前自学,资源包括了图片、音视频、PPT课件、Word或Excel教案、超链接等,每个资源可设置标题、分组、类型、经验值、上传方式等,资源分类有助于学生迅速找到相关的资源,经验值可激励学生完成学习,教师也可根据学生获取的经验值来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上传方式可选手或自动完成,上传可在手机端或PC端完成,手机端适合上传手机拍摄的图片或微信链接,PC端上传容量较大的文件,如视频、PPT课件等。笔者在NAT技术应用教学中将资源分类为NAT技术应用(Word/Excel)、NAT技术动画(Flash)、NAT技术课件(PPT)、NAT技术微课(mp4)、技术加油站(超链接)、思科Aspire虚拟仿真游戏攻略(图文)等。

3)测试。测试主要用来测试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效果,在创建测试活动前老师需要登录云班课的PC端,选择不同的课程和章节,创建测试题,试题分为单选和多选题,每题可设置不同的分值、难度系统和知识点等,题干、选项和解析的描述可以增加图片、公式或音频文件,其中的“解析”描述能在后续的测试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试题。试题库创建完成后,就可以创建测试活动了,在设置测试活动的标题、分组、经验值、测试时间、重复次数、题目顺序和查看答案方式后,在试题库中选择试题,完成测试活动创建。老师可随时开始测试活动了。笔者在NAT技术应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创建包含NAT技术的知识点的50个单选题和20个多选题,并分别创建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个测试活动。课前测试侧重NAT概念和NAT设置命令理解,课中测试侧重NAT配置及调试和NAT故障分析及排除,课后测试侧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结合答疑讨论,梳理出学习中的难点,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使课中教学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4)答疑讨论。是一种线上面对面的答疑或讨论的互动环节,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功能,但云班课答疑讨论更适合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创建答疑讨论题,包括了标题、分组、经验值(建议不设置经验值,防止学生刷分,教师可在讨论过程中给予点赞,学生获得经验值)、允许图片语言发送等,随后可开始答疑讨论了,学生可以打字、发语言、即时拍照等,老师可随时进行解答(问题和回答可以连接在一起同时发送),参与学生的讨论,需要的内容可保存到答疑库中,当然老师随时可督促未发言的同学,答疑讨论结束后,学生可看到答疑讨论整个过程中师生的发言。笔者在课前创建了“NAT技术,N,A,T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课中创建“请你列出已排除的故障点”、课后创建“谈谈如何规划校园网内网和外网”等,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高。

5)头脑风暴。是一种线上背对背发言互动模块,该模块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言,相互之间互不干扰。首先老师创建头脑风暴,包括标题、分组、经验值、题干(可上传图片),老师根据教学需求随时开始活动,学生提交结果后,老师对学生的发言加分类标签、点赞等,活动结束后,老师分享每个学生的发言。笔者在课中创建了“什么是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IPv4与IPv6的区别”、“NAT静态地址转换命令”等,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同时也让老师随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针对性。

6)作业任务。可帮助老师轻松布置作业和任务,并通过小组互评减轻老师的负担,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首先老师要创建作业任务,包括了标题、分组、经验值、任务详情(文字、手机拍照或9个以内附件)、小组划分方式(不划分小组、随机划分小组、线下划分小组)、评价方式(老师评价、指定学生评价和学生互评)、设置评分点等。活动开始后,学生收到作业任务信息,加入小组后,提交完成的任务,学生可进行评分和留言评价了。笔者在课前设计了“请你们划出实现NAT技术的拓扑图”,课中设计了“搭建NAT网络”、“配置动态NAT允许公司员工访问互联网”、“配置静态NAT公司WWW服务器”、“实战PK”四个作业任务;课后设计了“设计学校NAT网络方案”。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作业任务中,完成质量较高,达到了教学目标。

7)投票问卷。是老师最常用的快速收集学生意见的模块,老师首先创建投票问卷,包括标题、分组、经验值、题干、选项,完成后,老师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开展投票问题,开始后,系统提示所有学生参加投票问卷活动,学生提交结果,老师即时看到反馈信息,也可以提醒未参与投票问卷的学生来参与活动。笔者在课前设计了“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反馈结果,分析学情,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课中设计“评选最强实力小组”投票,活泼课堂气氛,鼓励小组合作,协作学习;课后设计“学习调查”,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达成情况(非知识与技能)。

4.蓝墨云班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

笔者以参加江苏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NAT技术的应用》为例,浅谈蓝墨云班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内容包括了资源开发及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4.1资源开发及设计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授过程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因此,老师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在课前学习阶段,老师需要准备学习资源,包括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专题学习网站、企业调研、测试题等。

4.1.1设计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指老师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引导的学习文本,包括了学习目标、背景/准备工作、学习引导、问题思考、调研报告等,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线索,在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的通知功能发送给学生。

4.1.2企业调研,完成问卷调查

学以致用,如果学生能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的应用,可大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企业调研,是学生在课前在老师的组织下,由企业工程师现场讲解,交流互动,通过“看、听、问、写”,完成调研任务,在蓝墨云班课的作业任务中上传调研报告,在投票问卷中完成相关的调查问卷。

4.1.3微课资源

微课是指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视频。老师在课前,需要将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制作成微课视频,通过蓝墨云班课上传到资源库,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制作了“PAT技术、动态NAT、静态NAT、NAT配置”等微课视频。但受时间、技术的限制,老师制作高质量的微课难度较大,目前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不乏好资源,如MOOCs、网易云课堂、微课网等在线学习网站,老师只需要把微课视频的“链接”上传到蓝墨云班课。

4.1.4设计测试题

课堂能不能翻转,关键是学生在n前能否完成自主学习,形成“问题”,测试是有效的检测手段之一,老师在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等科学设计测试题,通过学生的测试反馈,疏理问题,突出重点。测试分课前、课中和课后,蓝墨云班课中测试题分单选、多选,定时,定次数,并可实时分析答题情况,为老师提供教学依据。

4.2教学活动设计

本项目教学设计,笔者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团队合作,满足职场对人才的需求。整个教学分成课前探索、课中实践、课后拓展,其中课中实践又分“情景创设、情感体验”、“任务引领、探究体验”、“总结评价、强化体验”、“反馈评价、延伸体验”四个环节展开。课前探索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完成知识传递;课中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知识内化和迁移;课后是学生巩固拓展、学以致用的过程。

4.2.1课前探索

课前探索是影响翻转课堂能否实施的关键,包括了学与测,一是学,学生要容易获取优质的学习资源,遇到问题能及时在线询问,并能自觉完成作业。二是测,老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课前自学情况后,才能有针对性设计课内教学内容和环节,否则难以实施“翻转”。

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接收老师发送的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通过自学微课视频完成自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答疑讨论”中留言,老师及时进行答疑。完成自学后,学生及时完成蓝墨云班课中的调查问卷、测试题、思考题和作业任务。作业任务包括绘制NAT技术应用拓扑图、IP地址分配表。

老师通过蓝墨云班课的数据统计功能了解学生的调查问卷、测试题和作业任务完成情况,老师通过这些信息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从而调整课堂教学。

4.2.2课中实践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应包括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实践操作、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点评与提升等环节。

1)情境创设、情感体验

活动一:蓝墨云班课上传的作业形式多样,可以是图片、文字、PPT或视频等,在课堂的开始阶段,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企业调研(江苏林洋公司)、NAT技术应用拓扑图等自学成果,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老师对学生的讲解给以反馈,纠正学生理解错误,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以解答。

活动二:笔者设计了Flash拖曳游戏题,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资源库中,上课后让学生在线“玩”游戏,在“玩”中完成自学检查。老师可以对多数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讲解,针对个别学生给以个别辅导。

活动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仿真软件中验证NAT技术工作原理(n前学生已在蓝墨云班课中自学了“验证”微课视频),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展示,老师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任务。

2)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本教学环节,引入项目教学的思路,包括了设计规划、仿真验证、实践检验三个教学内容。

任务一:“搭建”网络。根据学习任务单,学生在仿真软件中限时比赛完成NAT网络的“搭建”,截图、TP地址配置表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课堂作业一:搭建NAT网络)。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老师组织“答疑讨论”,如C类IP地址的特点、路由器Cisco2960端口有哪些等,组织“头脑风暴”,如列举NAT网络拓扑图中不正确的内容,老师在点评、交流中渗透设计的重要性,学生也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任务二:配置NAT。包括1.动态NAT允许公司员工访问互联网;2.静态NAT公司WWW服务器,笔者设计在仿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6.0)中完成本任务,理由有四,第一,实训室无法满足人手1套设备(2台交换台,5台电脑)。第二,路由器配置端口多次拔插,易导致配置端口的损坏,不适合初学者使用。第三,真实环境中可能比较复杂,从教学上考虑,需要让学生先通过仿真一步一步地学习的要求按照真实的实验逻辑,得出实验结果。第四,本项目教学中选用思科的仿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6.0,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国内主流交换机的配置命令与思科仿真中命令基本一样。仿真软件既经济又安全、操作直观性、不受时间和实训环境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本任务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每个小组将配置命令文本、测试及验证截图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课堂作业二:配置NAT网络),并通过电子教室演示讲解验证过程。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微课、提问、同学等得到帮助。

任务三:实战PK。仿真学习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但与实践工作存在差距,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更好地迁移,为此,笔者设计了实战PK环节,让学生将仿真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检验。本任务实施引入企业岗位概念,分设了项目经理、测试员、技术员等,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培养保存文档资料的习惯,本任务要求学生将配置文件、实物图、小组合作场景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课堂作业三:实战PK)。同样,学生可以借助微课、答疑讨论、同学互助得到帮助。

3)总结领会、升华体验

活动一:技能考核。笔者在仿真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设计了排故考核内容,定项目、定时间、定考核点等,学生在线独立完成,系统自动进行评分和分析。

活动二:理论测试。利用蓝墨云班课的测试功能,当堂测试,系统自动评分和分析。

活动三:知识梳理。老师可通过提问的形式(回忆本项目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遇到问题?如何学习的?)引导学生自己梳理本次学习知识并汇报,老师展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内容(蓝墨云班课中保存答疑讨论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测试和汇报进行总结,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4)反馈评价、延伸体验

活动一:完成在线学习评价。师生在蓝墨云班课的作业任务模块中,进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通过评价学生对自我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活动二:“玩”Cisco网络工程师角色扮演游戏。该游戏虚拟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能训练学生的网络组建技能、排错能力和商业意识等。

4.2.3课后拓展

活动一:虚拟实训室应用。北邮网络虚拟实验室具备了“设备”多、易操作、项目多、教与学互动等特点,适合学生课外拓展学习。开放实验室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活动二:参与实岗训练。与本地网络工程联系,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的建设。

5.总结与反思

1)蓝墨云班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将传统的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给学生“松绑”,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课前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视频、超链接、图文、PPT等),完成自主学习,老师利用平台中的答疑讨论、作业任务、测试、数字化教材等有效跟踪了学生的学习进度,避免“放羊式”学习,课中成为师生交流讨论、操作训练、成果展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的场所,不再是“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满堂灌”课堂生态。

2)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时代,网络应用的把“双刃剑”,有些学习沉迷于微信、QQ、手游等,面对众多信息的诱惑,如何保证学生利用移动端进行学习是翻转课堂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蓝墨云班课中经验值、学习行为信息等可监督学生的学习,作业任务、答疑讨论等可让学生的学习在老师监控之下完成。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云计算 翻转课堂 碎片化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24-03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不仅开启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而且在其强劲的感召力之下激发并产生了商业、教育、管理领域以及大思维的变革。中国的电大系统拥有近400万接受开放远程教育的注册学生,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开放大学。云计算技术无限的存储与计算能力,与开放远程教育对海量教学数据整合能力的宿求,可谓是一拍即合。云环境下开放与远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已然兴起,两种变革表面上看似一般性的巧合,而其实质则是传统电大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大数据、云计算相互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云计算的概念最早在2006年被首次提出,从技术调度看,它是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以及效用和虚拟化计算等概念不断演进、整合、跃升的结果;从应用角度来看,它是分布式、网格、并行等计算科学理念的商业服务实现,把数据处理与应用、IT资源作为一种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云计算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潜,可以释放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巨大价值。“云计算”、“云教育”、“云学习”等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教育界、产业界、以及各类学术研究的高度关注,有关云计算支持开放远程教学改革的研讨更是方兴未艾。

目前,远程开放课程的教学现状未能让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高效状态,在教学模式上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开放远程教学因区域分散而导致的教学资源在共建、共享、以及更新速度等方面的滞后,进而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和优质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充分,传统的教学平台缺乏柔性,教学效果的跟踪与评价手段不足、学习者之间协作学习的渠道匮乏等等。然而,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日臻成熟与非凡的应用价值,为开放远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进而推动教学质量质的提升,带来了具有低成本、灵活性、共享性、扩展性、以及高服务性的信息技术保障与应用创新手段。笔者的研究目的就是在云环境下探索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架构设计与实现路径。

二、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构思

当前,开放远程教学组织模式仍停留在以社交互动与静态化资源共享为特征的教学实施阶段,现有的远程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学习者的实时互动、学习及教学效果的跟踪、协作学习的交流平台、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远程平台连接异构移动终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明显的缺陷。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云环境下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构建一个以服务学习者为中心、依托云计算信息技术、在教、学双方之间实现以任何方式、任何时间、任何人、任何地点(Anyway、Anytime、Anyone、Anywhere)的实时迁移与互动的学习平台或学习社区。笔者所构建的教学改革架构模型力图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并且拥有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之下的应用创新。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⑴模型应用了多媒体检索、图像识别、只能视频监控等技术,满足超大视频流的同步实时点播与在线互动,“碎片化”学习、及时解惑答疑等现实学习方式得以实现;⑵解决了教学平台与各种异构移动终端的连接问题,学习者可以通过Ipad、Mobile phone、PC等移动终端,完成与教学平台的实时交互;⑶学习者与教师的学中、学前、学后的实时沟通贯穿开放远程教学的全过程;⑷学习者在学习社区不再独自学习,拥有与其他学习伙伴的交流与沟通即协作学习环境;⑸交互、实时、跨平台、跨地域、异构终端连接的教学平台与教学组织模式,为对教学和学习效果的跟踪评价创造可操作条件。

三、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的教改实践

云班课反转课堂是依托远程教学服务云平台,连接学习者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手机、Ipad等),采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实施远程课堂内外实时交互与反馈的教学组织模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等信息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Ю粗卮罄史机遇。基于云环境下的云班课翻转课堂,其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为学习者创建一种积极参与、富有兴趣、充满快乐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教学过程和课堂环境,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能充分激发一线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改革的激情,进而在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收获、评教评学的即时跟踪与统计分析等方面,获得多角度、多层次的质的提升。

1. 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创建远程云班课,教师推送学习资源,设计课前调查问卷与自测习题库。(2)课中活动。讲解难点重点内容,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头脑风暴,课堂测试。(3)课后反馈。复习与作业、评价交流、在线测试、投票问卷等。(见表1 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2. 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教改实施过程的注意环节

(1)课前资源上传。微课程因具有内容精简、情境真实、主题明确、短小精悍的优势,可以很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教师课前向云平台推送的教学资源中应注意适度提高微课视频的比例;另外,教学资源应根据教学进度分批次上传,避免因一次性的资源推送导致学习者的盲然或无所适从。

(2)课中教学方法选择与活动设计。每门讲授课程均包含有不同特点的内容模块或单元,一般分为知识型模块和技能型模块两类。因此,课堂讲授方法与任务活动设置应紧紧围绕教学模块的特点来加以灵活选择和区别设计。 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为例,仓储管理概述、物流配送中心认知、仓储项目招投标管理等内容,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属于知识型教学模块,其特点是难点重点较多、知识体系繁杂、理论性强,学习者即使浏览过几次视频资料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所以这类教学单元更适合采取重难点具体讲解、课堂测试、在线习题等方式展开;而像仓库布局与储位设计、配送路线优化、库存控制绩效评价等单元,则属于技能型模块教学,其主要特点是以能力训练为主,强调的是学习者对技能的掌握,因此,这类教学模块比较适宜采用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头脑风暴、讨论区互动等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来加以实施。

(3)n后复习与教学反馈。通过作业布置、在线测试等方式,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与积累;采用投票问卷、微课视频点评等评教方法,及时获取教学反馈的统计信息,作为进一步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

四、碎片化移动教学

对碎片化移动教学模式内涵的理解,可以形象地通过人们脑海中所经常呈现的一幕工作或生活的场景来加以诠释。一位学习者在早班的公交或地铁里,刚一打开4G手机便收到这样一条彩信,信息提示内容:(1)今天小知识(2)当日学习建议(3)请点击5分钟微课程视频链接,观看xxx名师讲座;学习者或在工作午休时间手持Ipad或笔记本电脑,饶有兴趣地点击浏览开放远程课程,与学习伙伴们在网上论坛区交流心得、分享学习经验。学习者正是利用工作之余或上下班路上等边角时间进行开放远程课程的学习。这种碎片化移动学习方式更贴近当今工生活和工作的现实情境。

2012年12月,国家开放大学启动了“5分钟课程建设工程”项目,“五分钟课程网”(http://)于2013年8月4日正式启用。时长5~7分钟的微课程短小精悍、开门见山,将三维、动画、虚拟技术融于一体,具有突出的情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展现出“人人可看、人人能学、人人能懂、过目不忘”的效果,成为互联网、云计算时代的重要知识载体,很好满足多样移动终端、碎片化及自主学习的需要。鉴于此,教师如何不断丰富和精益化开放远程教学的微课资源库,如何更好利用云服务平台提升碎片化移动教学效果已满足学习者的现实需要,是从事开放教育的教师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并需凝神聚力、潜心钻研的一项重要教研任务与课题。

五、结语

契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给开放远程教育模式带来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云环境下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架构模型,根据该模型的内涵理念,进行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归纳和总结实施过程中应特别加以关注的要点环节,并对碎片化移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建设构想做出形象和清晰的阐述。教改实践表明: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碎片化移动教学都是基于云环境下开放远程教学改革中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技术应用创新,推动开放远程教学质量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进而有力支撑传统电大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

参考文献:

[1]方慕真,孙雨.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的探索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1):6-14.

[2]袁兴亚,孙雨,吴淑萍.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网络架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1):10-13.

[3]祝智庭.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技术研究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5-13.

[4]陈律.大数据背景下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15-17.

[5]郝克明,季明明.努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道路,《中国教育报》,2012.7.

[6]谢新观,金振坤,孙福万.远程教育概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北京,2000.

[7]徐苑苑.云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3.

[8]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2015,(18):8-10.

[9]谭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研究,2016,6(38):31-35.

[10]季长青.基于移动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35-138.

[11]赵亚静.大数据和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印刷学院,2014.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范文4

利用蓝墨云手机app辅助教学工具,在《毛概》课程中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依托蓝墨云阐述了信息化在高职毛概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分析了蓝墨云教学的构建方法,最后针对蓝墨云教学模式提出了解决方法,为提高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蓝墨云毛概

移动和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教育信息系统指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将成为衡量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指标。随着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出现,学生对移动电话持有率继续上升,移动学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使手机成为一个强大的学习工具,为打破约束的时间移动学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硬件支持,蓝墨云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发。

一、信息化及蓝墨云意义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教育者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主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教学中学生为本,科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一个合理的教学资源分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環境,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减少教学资源,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毛概》它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的基本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能力,该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然而该门课程的内容更复杂繁琐,涉及到很多政治理论,记忆性知识点更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一直是学习中的难点。

本篇论文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在一起,蓝墨云的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同时,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入点。因此如何应用蓝墨云这一移动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教学的《毛概》课程研究既具有战略上的前瞻意义又具有战术上的现实意义。

二、应用蓝墨云信息化进行教学实践探索

我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据调查几乎100%的高职专业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在高职学生中各种移动互联设备已经普及,为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极好的物质基础,改善学生学习《毛概》课程的过程,这里选用蓝墨云app以及高职院校《毛概》这门公共基础课作为教学实践研究。《毛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职场环运用政治理论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基础。在该课程的教学上通过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根据本课程特点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试点,主要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课堂前的评价,实施课堂精准教学

上课前,督促学生利用教师的移动交互性教材资源,教师和学生下载蓝墨云应用到手机,将“毛概”的教学资源,如课程PPT、教学计划、微型教案,老师记录,和课程相关的链接、图片和网络视频上传到资源库,为学生学习前,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教师调整课堂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因为班上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前评价结果,实现精密的教学差异,提前给同学们布置学习任务。

(二)使用蓝墨云作为《毛概》课程资源平台

学生学习资源库,此资源库根据学生反馈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政治思想复习资源,分级阅读材料,学习观念及学习习惯养成等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及价值观判断的资源,以期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学习要求,课程教学大纲及进度安排,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课程重难点;测试资源用于指导学生线上学习的课前测试及单元测试,及学生自定步调的实时大事测试;系统提供分析数据便于老师动态跟踪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三)课堂使用线上学习和交流讨论

学生利用上述资源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讨论。老师设置课前测试检验学生预习情况,学生在交流区域寻求老师帮助,老师利用蓝墨云代替传统的使用花名册点名,使用签到功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课堂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用蓝墨云随机点名的摇一摇功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神秘感,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回答问题,给学生具有相应分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课堂活动,分析和评价学生所学

基于蓝墨云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评价的手段。蓝墨云APP引入了经验值积分量化,积分与课程成绩直接挂钩,老师可从事先上传好的题库中随机抽提进行测试,测试的成绩迅速统计出来,大大缩短了时间,不需要老师手工更改卷,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并且可以重用,学生变成学习主体,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反思,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从目前的教学现实发现每一堂课,形成了人人争先的竞争学习氛围。

(五)课堂反馈,课后教师帮助学生重新设计学习计划

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前线上及课堂学习的表现,帮助学生设计适合学生能力的下一个学习计划。蓝墨云初步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觉得有趣,实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你可以预览打开手机无论何时何地,学习,复习,让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喜欢玩游戏刷经验值,学生的积极性是前所未有的。

(六)形成性评价全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

基于蓝墨云教学模式的评价,在评价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学习评价扩展到课堂教学。为了增加学生自身的体验价值整合,也会在课堂学习气氛之后形成相互竞争。基于蓝墨云的《毛概》课程的教学评价采用蓝墨系统评价与传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蓝墨云经验值记录了学员在线学习的时长,参与活动的次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资源学习情况等,对学习的过程提供数据支持。评价方式较客观的描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真实水平,对学生学习有明确的引导作用,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积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行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评价方法需要团队合作,以一个全面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跨度一般是一个星期。课堂评价可以弥补课堂评价方法的不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基于蓝墨云的高职《毛概》课程的教学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规划的要求及该课程的特点,我们在《毛概》课程中引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在几乎没有增加物质投入的条件下,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充分满足课程要求,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行为的跟踪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优化,使学生实现随时检查,扩张和通过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于蓝墨云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移动环境下的高职教学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革,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稳步提升,蓝墨云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为高职教学模式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将蓝墨平台的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的优势结合起来,学习在时空两个维度进行延伸,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主体的地位及移动学习的乐趣,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有很普遍的推广意义和价值,我们的探索显示信息化教学是提升《毛概》课程教学品质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瑛.高職院校教学信息化发展难点及应对策略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 

[2]郝利娜.基于蓝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6,(14). 

[3]孟婷婷.关于蓝墨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15). 

[4]张颖怡.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的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 

[5]付艳梅,赵纯芳.地方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2).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范文5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蓝墨云班课;学习环境;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2-0106-04

混合式学习

1.概念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界专家学者对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2000年12月,“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中提到“E- Learning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是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会取代学校教育”。[1]因此,“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思想开始逐渐被认可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由于研究背景、分析维度不同,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不尽相同。“混合式学习”是对单一的网络化学习进行反思后提出的,尽管混合式学习的“混合”可以体现在学习理论、教学媒体、教学理念等各方面,但究其本质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混合,其他形式的“混合”在此基础上运用、融合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何克抗教授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和理解[2]:“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2.应用研究现状

混合式学习的提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教师、培训师等对其在企业培训、继续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美国教育部[3]对1996年到2008年间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的实证研究数据的元分析以及陈纯槿等[4]对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研究均表明,整体而言,混合式学习比纯粹的网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更有利于改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对大学生群体而言是显著有效的,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传统的面对面接触学习仍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模式。因此,混合式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对改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前景。

当前高等教育中主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学习活动,而网络教学平台并不适应当前移动学习的趋势,也无法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学习紧密地衔接起来,存在诸多缺陷,如不适用于移动端、登录过程繁琐、缺乏资源更新提醒、师生交流不及时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无法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相结合,难以实现混合的及时性与同步性,导致混合式学习效果不明显。针对该现状,有研究者将社交媒介应用到教学中,如徐梅丹等[5]构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王倩等[6]探究了微博应用于教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这些都是对混合式学习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也都在短期、小范围内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社交媒介不是专业化的学习工具,娱乐属性过强,将其运用于学习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信息点跳跃、干扰信息多等。

因此,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急需适应于移动、泛在学习特点的专业化教与学辅助工具或平台。笔者认为,专门为移动环境下教与学设计的教学辅助云平台(工具)蓝墨云班课可以为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提供支持。

蓝墨云班课平台的选择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移动教学助手APP,提供IOS和Android两种版本,且对教师和学生免费开放。蓝墨云班课主要适用于移动端的云平台,但也有相应的PC版平台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需求。本文主要讨论移动端蓝墨云班课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蓝墨云班课平台为移动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把教师和学生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云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群和班课空间为基础,为教师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课堂管理、资源推送、教学评价等服务,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课程订阅、消息提醒、个性化学习资源、讨论交流等服务。

蓝墨云班课平台的主要功能特点有:①管理班级。该平台提供“图案”签到功能,教师发起签到活动并自由设定签到图案,学生在自己的移动终端完成签到,整个签到过程十分便捷、省时。②学习通知和资源。教师在课下将学习计划、学习要求和作业通知等以文字的形式发至云平台,把课件、微视频、图文资料等教学材料上传至云平台,系统会及时推送消息提醒,督促学生按照通知利用学习资源做好预习、复习工作。③开展教学活动。课上,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发起课堂互动投票、头脑风暴、当堂测试等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下,教师利用云平台组织答疑讨论、交流互评活动,布置课后作业,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④学习记录跟踪与教学评价。云平台采用“经验值制度”(教师的通知、资源、活动、测试都伴随着经验值,根据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情况给予相应的经验值,经验值可作为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教师端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全面的记录并做出统计,教师可以查看整个班级的签到情况、资源学习情况、讨论情况、测试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

蓝墨云班课平台有机结合了网络教学平台和移动社交媒介应用于混合式学习的优势,规避了两者的不足。蓝墨云班课平台与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相比,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平台支持,有更及时的动态提醒、更简捷的登录方式、更条理化的资源管理、更紧密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衔接;蓝墨云班课平台与社交媒介相比,提供更专业的学习服务,有更小的信息干扰,更系统化的课程组织形式。另外,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注册与使用也十分便捷。教师创建好自己的班课,系统会自动生成邀请码,教师将邀请码告知学生,学生下载蓝墨云班课平台至移动终端并注册,根据邀请码进入班课即可。

综上所述,选择蓝墨云班课作为移动环境下混合式学习的辅助教学平台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可行性。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设计

笔者主要从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设计,可以为实际教学过程提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教师首先需要开展前期分析,在分析学习需要、学习者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课程的知识类型是否适合采用该设计。

1.学习环境的设计

贺平等[7]认为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杨开城[8]认为,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组合。可见,学习环境是在学习活动中为学习者提供软、硬件资源,促进学习者建构知识的支持空间,主要包含物理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情感学习环境等。

(1)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开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需要网络环境。因此,物理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是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另外还需为学习者配备便携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等)。如今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覆盖率越来越高,网络速度越来越快,智能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流量资费越来越低,在大多数高校,移动化混合式学习的物理环境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构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选择网络状况良好、能支持整个班级同时流畅上网的教学场所,能提供免费无线网络则更为理想。

(2)资源学习环境的设计是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学习环境设计的一个关键部分。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课件、网络资源、拓展资料等,其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蓝墨云班课平台支持Word、PowerPoint、视频、Flash等多种类型文件的下载或直接播放。教师应在课前对相关的多媒体学习资源进行整理、数字化,增大其易用性,然后上传至云平台。这些学习资源应该是根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目标设计,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和建构知识,也能与面对面学习相互配合,优化整合后的信息资源。

(3)情感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可以从学习者动机的激发,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两个角度进行。教师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平台上提供符合学习者需要、能引起学习者注意、能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学习材料。同时,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适应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能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蓝墨云班课平台提供了答疑讨论区,具备互动投票、点赞的功能。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该平台现有的功能特性,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积极开展交流讨论、互相评价等活动,构建一个良好的情感学习环境。

2.学习活动的设计

(1)课前阶段。教师预习通知、学习要求,上传预习材料、预习自测题至蓝墨云班课平台,同时开展答疑讨论活动。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学生会及时收到该班课资源更新的消息提醒,进入班课即可直接查看通知,下载学习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上传合适的预习资源;另外,教师可以设置任务驱动和奖惩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完成预习,如完成预习可以增加经验值、获赞等。学生可以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发至答疑讨论区,教师、学生可以在线对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分析解决一部分问题,为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节约时间。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自测情况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的困惑,并据此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2)课中阶段。教师与学生开展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与传统课堂不同,教师应遵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开展教学。组织学生分组合作,组内进行面对面的讨论,组间进行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讨论,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每一组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引导每个小组往正确的方向讨论学习。根据学习需要,教师可以发起课堂投票,让学生进行互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活动中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3)课后阶段。教师可根据课前和课中学习的知识点设置测试题,让学生及时巩固复习,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蓝墨云班课提供多种类型的测试题:自测题――不论回答正确与否都可获得经验值,一般用于课前预习阶段;客观题测试――由教师事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设置好正确答案,回答正确才可获得经验值;主观题测试――教师设置问题,人工查看每位学生的解答情况,可点赞,获得教师点赞可加经验值。测试活动结束后,学生端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答案和获赞情况,学生间可以点赞互评。课后阶段,教师也要发起答疑讨论,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疑问。课后阶段对蓝墨云班课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课下缺乏讨论交流的难题,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对增进情感和改善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结语

尽管蓝墨云班课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移动端云平台,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为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期待蓝墨云班课平台能在现有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为混合式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可能,使移动化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进入更多的高校课堂。

参考文献:

[1]CEO Forum Home page[DB/OL].http://ed.gov/technology.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9).

[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9).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in Online Learning:A Meta Analysis and Review of Online Learning Studies[DB/OL].www2.ed.gov/rschstat/eval/tech/evidence-based-practices/finalreport.pdf.

[4]陈纯槿,王红.混合学习与网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2):69-78.

[5]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孟召坤,张杭.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5(04).

[6]王倩,王健,李晓庆.微博应用于教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8):85-87.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慧学云;大数据

当今的教育本质应该是因材施教、点燃智慧的火焰。而学校周边的各类培训班却是在不停地补习。慧学云教育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教育本质上,重塑教育自然生态”。回归到教育本质上,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周边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创新科技相结合,打造云智能教育。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也呈现出越来越多具有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慧学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数据“放”在孩子自己身上,使其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创新模式。要使“慧学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实用性,离不开教师的科学设计,这一教学模式也对教与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为此,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改进。

一、什么是“慧学云”翻转课堂

“慧学云”翻转课堂本质上来说是颠倒的课堂。主要指的是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将知识的传授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自己选择最适合他们接受新知识的方式;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室内,以便生生间、师生间有更多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慧学云”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师生角色以及教学流程。“慧学云”翻转课堂是将教师课上传授知识的过程和学生课下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转换,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家长、学校三者信息分享和互动的全新教育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课上讲为主,布置作业,学生听,课后完成作业为辅,在课下通过复习掌握知识,但是“慧学云”翻转课堂模式是:学生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上再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让他们掌握知识并且有效运用知识。这就是“慧学云”翻转课堂的定义。

二、“慧学云”翻转课堂能较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教师在明确物理课的某一主题之后,首先通过课前备课设计预习问题、选择视频,然后推送给学生相关的预习和复习任务。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手机、Pad等终端观看优质的名校视频资源先一步展开自学,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预习和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且可以教师提前掌握全班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很好的备课方向,同时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进一步答疑解惑和水平提升。课堂上不仅可以利用智能硬件答题器高效精准的反馈课堂授课效果,还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师生共同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例如,把“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知识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解等都可以借助视频将知识生动展现出来,教师稍加点拨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慧学云”翻转课堂的确能较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慧学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定

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充足的课堂时间和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中,物理实验教学片面强调的是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为提高实验效率,教师要在学生动手操作前花大量时间进行讲解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仪器的使用等细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也只能匆忙进行实验,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观察分析实验产生的现象,也没有就实验现象展开交流讨论的时间。而“慧学云”翻转课堂模式的建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特点是在课堂教学中减少了教师的讲授时间,为学生自主探究留出更多的时间。教师减少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把原来需要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外,而且用多种教学资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学习内容的信息量。“慧学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主动学习,通过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的协作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内化,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课下,学生如果有不懂之处,也能随时随地观看视频学习,学习的时空不受限制。这既是其他教学模式没有的优势,也为学生学习知识、吸收知识提供了保障。

四、解决问题促进对知识的内化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慧学云”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内主要是以讨论式的学习为主,教师再结合实际情况以及重难点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课前有针对性地展开练习,在练习中产生疑点提出问题,在课堂中进行探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组展开探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也可以通过演讲、成果展示、小型竞赛等形式展开交流,及时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分享给其他学生。为激励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自主学习活动之中,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纳入到平时成绩中。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的讨论题、思考题以及练习题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让学生都能有效跨越相邻问题梯度的高度达到自主学习、自我总结规律的目的。例如,在《动能定理》这节内容中,可以设计6道讨论题与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出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总结中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五、结束语

高中物理“慧学云”翻转课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创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着重要意义。“慧学云”翻转课堂模式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灌输性的弊端,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有效答疑有机整合,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对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颇具影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课堂设计与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这样才能创建一个高效的“慧学云”翻转课堂。“慧学云”翻转课堂囊括了许多优秀教育资源,为我们本地的教育信息化带来全新的变革,教师们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断进行创新,我们真实地体验到了使用慧学云智能教育平台所带来是便利和好处,希望它能走向更多的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丁玲.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2015(6):133-136.

[2]张继禄,陈珍国.翻转课堂对教学品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物理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10):48-50.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