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例6篇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1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1

在护理部指导下,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现制定我科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一、修订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修订我科护理质量指标,由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指标3部分组成。科室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一)临床护理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制度的11个临床护理指标,按照环节质量检查标准,目标为各项指标达90%。本年度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院内压疮发生率:低于0.5‰

2、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0.3‰

3、医生满意度:大于90%

(二)专科护理指标

根据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修订专科质量指标

1、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率:等于100%

1、手术部位标识正确率:大于98%

2、三方核查执行率:大于98%

(三)护理工作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护理管理工作计划,我科建立无菌物品管理、腔镜器械清洗、术后器械数量正确、器械物品清点正确、引流管检查、巡回护士工作质量等6个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根据指标和护理工作要求,修订环节质控标准。科室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器械物品清点正确率:等于100%

2、腔镜器械清洗正确率:等于100%

3、引流管检查正确率:大于95%

二、持续质量改进

(一)实行三级质控:科室实行科护长-区护长-专科组长三级质控体系,对制定的重点监控指标,按计划进行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改进。

(二)由主班护士每天质控,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控总结会议。

(三)实行组长负责制,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三、科室质控小组具体工作计划

(一)根据20XX年主要存在问题,修订20XX年科室护理质量指标

(二)督促各管理小组定期完成工作计划、检查记录、总结分析,以及可行性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2

将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家卫计委及省市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卫计委要求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医院患者入、出院护理工作制度及服务流程》、《凤冈县人民医院医院发展规划(20XX-2020)》及《凤冈县人民医院护理“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我院2017年创建“三级乙等”医院总体目标,主要是提高护理队伍基本数量和质量;抓紧护理工作基础质量及核心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全面落实各种护理评估;努力为病人提供现代化的就医环境和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一、20XX年工作目标

(一)护理质量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2、分级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3、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目标值≥90分)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目标值≥90分)

6、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目标值≥90分)

7、病人平均满意度合格率100% (目标值≥93%)

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目标值≥90分)

9、手术安全核查率100%(目标值≥90分)

10、健康宣教覆盖率100%(目标值≥90分)

11、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目标值≥90分)

12、高危住院患者安全评估率100%(目标值≥90分)

13、护理行业新标准合格率≥80%(目标值≥90分)

14、年护理事故0 。

二、工作具体措施

1.力争得到多方支持,争取落实聘用制护士同工同酬的用人机制

2.适量增加护理人员(30人),建立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

3.继续健全护理管理组织架构和护理三级管理体系,将护理部管理职能细化。

4.成立院科级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小组,抽临床操作规范的护士兼职与护理部在职培训专职人员共同负责全院护士的操作培训与考核。

5.积极与多部门协调沟通,完成全院科室的分类管理工作。

6. 启动专科护士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推进护理专业化、专科化、专家化进程。加快专科护士培养力度,扩宽专科护士领域护士的培养,启动新生儿、糖尿病、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全年抽派20名护士参加各领域的进修学习。

7.启动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具体按照《护理人员中医使用技术手册》18项要求落实。

8.落实“护理行业标准”专项检查,每季度1次。

9.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开展“满意服务优秀团队流动红旗”评选活动,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

10、继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

11、加大各层护理人员培训力度,按照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处要求,落实《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培训内容:护理行标、护理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入院规范及流程、围手术期病人的管理、品管圈、建设医院服务“三部曲”。

12、促进院内“安全事件管理网报系统”的建设。

13、落实住院病人疼痛级术后并发症评估,规范出入院病人流程。

14、加快护理教学示教室的建设,加强教学及科研能力培养,借助遵医附院科研平台,力争科研立项

XX、落实调整后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XX、按照临床需要,增加护理记录单Ⅲ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备选条款

17、落实医院护理应急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及演练。落实血透室护士的“心肺复苏”“除颤仪”及抢救车管理的培训与考核。

18、规格病历新顺序,落实国家卫计委病历管理新规定。

19、继续加强压疮、跌倒/坠床等风险管理、落实高危人群的登记。

20、配合医院及其他部门落实心脏介入治疗室的筹建。

21、落实护士的分级管理档案。

22、落实各科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细化。

23、各科室落实《如出院告知册子》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3

血透室护理工作要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演练透析透析室各项应急预案,必须做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

3、建立科室内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

二、血透室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并将优质护理落实到实处

1、 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如:图片、书面、口头等等。

2、 加强随访工作,要求责任护士应对自己负责的病人每月必须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加强急救药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工作,每周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护士长每周检查并记录。

三、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每月定期监测透析用水,每季度定期监测透析用水内毒素。并根据每月监测结果,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每月进行小结、每半年进

行一次总结。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2、加强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对护理人员将进行手卫生的操作培训,并使其转换成一种意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3、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严格遵照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毁形及转运。 四、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加强护理人员考试考核,要求理论考试合格率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2、加强和落实血液透析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流程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五、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3 H”护理模式;血液透析室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推进,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原有的整体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取而代之的是“3 H”护理模式。所谓“3 H”护理模式是指运用马斯渃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使各层次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方面得到全面护理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之一[1]。江苏省睢宁县中医院自2009年实施“3 H”护理模式以来,针对血液透析的这类特殊患者,血液透析室开展了“3 H”服务,收到了满意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血液透析室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 327例患者,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1 513例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1.2 实施方案:①根据护理部制定的“3 H”护理计划实施方案具体实施;②对血液透析室环境改造和硬件投入达到符合“3 H”方案标准。

1.3 评价方法:护理部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评价得分和院部对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统计结果。

2 结果

实施“3 H”护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分别为91.27、97.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P<0.01);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02、96.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P<0.01)。

3 讨论

推行家庭式(HOME)温馨服务,成为患者的朋友,使他们感受到温暖。进入血液透析室的患者95%以上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比较长,疾病程度重,生理上的病痛折磨,往往导致心理上的障碍,难以接近。我们遵循“3 H”服务模式,从患者进入血液透析室入手,给患者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热水,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一种亲切感,改变以往“冷、硬、生”的形象;为患者准备一张整洁的床铺,送上一份详细地入院须知,让他们在舒适整洁的床铺上听我们护理人员亲切而热情地告知,让他们听得懂,做得到,避免产生抵触情绪,积极配合院方的治疗,产生满意的治疗效果;透析后送上一张便于咨询的粉红色连心卡,让患者自己填写,让他们感觉到得到尊重,没有被社会遗忘,将服务延伸到患者的家庭。

推行医院(HOSPTAL)个性化服务,加强沟通,变被为主动,取得患者的信任。血液透析室往往护理人员配置较少,我们的血液透析室仅配二名护士,有六台血液透析机,满负荷运作,给患者的印象常常是不睬人、冷脸对人,自从运用“3 H”护理模式以来,我们做到患者入院主动站立迎接,将患者安置到床上,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并在15 min内完成入院宣教,并做好透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患者透析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的有什么不良情况,并做好解答工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主动进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饮食,活动等健康教育宣传;针对个别患者要进行主动电话回访,充分地让患者感觉到护士的热情和主动,让他们感觉到医院是可以信赖的地方,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护理管理;质量控制;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主要负责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1]。在血液透析室中,由于仪器设备比较多,且操作的技术性要求高,再加上患者年龄跨度大,因此与其他科室相比,血液透析室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2]。为了有效提高血液净化护理的工作水平,需选择合适的质量管理方式。我院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血液净化室有28台固定血液透析机,1台床边血滤机,15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0名血透护理人员。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室行血透时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80例患者对照组,另选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时应用质量控制。1.2方法。对照组:在血液净化室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常规消毒,日常管理等。观察组:常规护理管理同上,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①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在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科室质控员、护理人员等。定期检查血液净化室的工作,包括每周一次自查、每月综合评估,并且开展护理质控会议,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讨论解决措施并落实到护理管理中。②完善相关制度。根据2010年卫生部出台的SOP(血液净化标准操作),并综合血液净化室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病历管理制度、感染管理制度(其中涉及消毒隔离管理、环境管理等措施)、血液净化室工作制度等。③感染控制。a.患者分区。在血液透析室中,将治疗室分为三个区,即急诊区、普通区、隔离透析区。对于新透析患者,在透析前需进行相关感染学指标筛查,比如乙肝、梅毒、丙肝、HIV等;对于未进行筛查的急诊患者,使其在急诊透析区进行透析;对于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给予专区专机透析。b.环境管理。在相对独立、安静的区域设置血液净化室,并且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即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并且分开设立医护患者通道。治疗区域设置手卫生设备,严格要求义务人员规范操作,比如戴手套等。对于透析准备室、配液间、水处理间等,均安装空气消毒装置,并且确保光线充足、空气清新。c.透析机消毒。当患者完成透析后,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对透析机外部进行擦拭。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若患者血液不慎污染透析机,则需立即采用1500mg/L的上述消毒剂将血迹擦掉,并且对机器内部进行消毒。④操作技能规范化。每月对血透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同时树立无菌理念。在血透治疗的护理过程中,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熟练了解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对于危重、急诊和老年等特殊患者,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等。1.3观察指标:①环境采样:观察并比较透析液、透析用水、使用中消毒剂、透析治疗间空气的合格率。②感染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感染事件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搜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版)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操作采用χ2检验,当P值在0.05以下时,提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环境采样结果合格率比较:经统计,观察组的环境采样各指标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医院感染事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血液透析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在透析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危险因素[3-4]。因此,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需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规范操作,尽量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透析治疗是临床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其技术复杂,且专业性强,要想做好各项工作,血透室医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同时加强质量控制[5]。在2010年,我院卫生部出台SOP,旨在进一步规范医院的血液透析治疗。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在血液透析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开展自检、科室综合检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可促使各项操作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有章可循;通过感染控制中的患者分区、环境管理、透析机消毒,可以减少污染机会,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操作技能规范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等。经本文研究显示,两组经不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透析液、透析用水、使用中消毒剂、透析治疗间空气的合格率(分别为95.00%、100.00%、100.00%、9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50%、85.00%、83.75%、75.00%)(P<0.05),且护理人员感染事件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将质量控制用于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效果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肖飞霞 林斐 单位: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周昌娥,李新华.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2):305-306.

[2]宋利,全梓林,陈新红,等.质量控制图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1):12-13.

[3]李似姣.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0(13):131.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血透室新护士;带教;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19-01

1 存在的问题

1.1护士自身方面

①现在的护士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思想上已养成惰性,工作上缺乏主动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且自我意识较强,团队协作能力较差,加之工作的繁忙与严苛也使其原有的热情冷却。②有些护士的法律意识薄弱,认为出了差错事故有带教老师及上级护师顶着,与自己无关,对自己所处的角色及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③新护士来自于临床,她们对血透专科知识知之甚少,来到血透室看到一排排的机器、难懂的英文操作界面、复杂的血路管和体外循环的血液,感到迷茫、生怯、无所适从,不能很好地适应角色的转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血透的学习产生畏惧与逃避。④新护士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评判性思维,遇到问题时总对带教老师存在一定依赖,并不能及时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2带教老师方面

一方面带教老师素质参差不齐,其业务水平、语言表达、人际交往、护理理念、知识面、带教方式意识等因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新护士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透析室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有些带教老师为了避免矛盾,宁愿凡事亲自动手,久而久之就会打击新护士学习的兴趣及热情,降低护士学习的主动性。

2 体会

2.1精选带教老师,专人专教,因材施教。

实习一对一专人带教,老师负责制。带教老师要扮演血透护理人员与教师两种角色,不仅应具备出色的专业能力,技术过硬,还应具备充分的教学能力,责任心及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好,能对护士做客观有效的评价[1]。在带教过程中,带教护师要做到“三勤”:勤讲、勤查、勤问[2]。勤讲安全措施,护理措施技术操作;勤查护士的工作完成情况和质量;勤问护士对血透知识的掌握情况。每个新护士的知识水平及工作能力不同,老师要针对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因材施教。带教老师在中工作要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做到放手不放眼,随时指正操作中的不足,用理论指导操作,坚持按需带教。

2.2加强综合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培养

血透室是一个专业性强,风险性大,技术难度较高,涉及知识面广的科室,在患者整个透析治疗过程中,70%以上是由护理人员完成的[3]。血透室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工作的独立性与协作性,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对血透室的护士非常重要。护士的工作是多重性的,一个人上班时常常会遇到病人在透析过程中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漏血破膜、停电、停水、透析机出现故障等,这些都需要护士独立、迅速做出判断,解决问题。两批病人上下机交替是透析室工作最忙碌的时候,护士之间须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在带教中,遇到实际问题处理时,应让护士自己先做出思考判断,再自己动手解决,至少先做初步处理,再由老师进行分析,找出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讲解。这不仅锻炼了新护士,又提高了新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主动性。

2.3强调慎独精神,加强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血透室是高风险、劳动强度大的科室,工作上的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血透室的护士要有慎独精神与非常强的责任心。要求新护士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不能因任何事情而分散精力,遇事要沉着、冷静,体现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不懂的问题或错误的地方,对护士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并剖析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总结,使护生能从中获得更直接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在带教中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预见性,避免新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类似的差错事故,使她们能更好更快地胜任血透室工作。

总之,血液透析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血透室护士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透析质量,对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重要的是护理人才,培养和使用专科护士是重要举措之一[4]。带教老师是新护士进入血透室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所表现出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新护士身心发展和教学效果[5]。因此,带教老师传授给新护士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并鼓励她们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多种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在工作中要有创新精神,善于观察,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使其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透析室专科护士。

参考文献:

[1] 康凤英.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

[2] 饶凤君.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科的带教.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17.

[3] 段宏、刘芳、王靖.血液透析观察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60.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风险;风险与对策

【中途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91-02

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患者自我保护和医权意识的日益增加,近年来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透析室是一门专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护士自身素质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要求,各项操作技术基本由护士完成,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操作的每一个环节, 操作中的一个小失误极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护理工作的高负荷和高责任,都增加了护理的风险性。因此,护士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如果护士不能正确的掌握风险的防范措施和风险发生后的处理程序,就有可能使风险隐患发展成现实危机,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给医院带来损失。只有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对现有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及教育,加强监督机制, 重视细节管理,加强专科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让人人参与到血透室风险管理中,才能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保障病人血液净化治疗安全[2]。笔者认为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安全教育、规范化合理化护理人员操作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重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执业高风险意识的教育、完善医院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防范,在现代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透析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肾衰8例,慢性肾衰106例,男性84例,女性30例,死亡42例,年龄在19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高发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2 结果

本组114例患者中发生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共计29例,其中10例因为患者自身各种原因,包括由于经济原因使每周透析次数及时间达不到治疗需求,导致透析不充分引发各种症状,临时置管保留时间过长引发各种全身症状以及对疾病本身认识不够,自作主张,不配合治疗而发生风险事件,占8.7 %;17 例因护理人员自身原因,包括技术水平欠缺、责任心不够、临床操作经验不足,护患沟通未注重方式,护理人员缺乏保护意识不重视医院感染控制,识别风险能力较低等自身原因造成,占14.8%;2例因医院相关管理不到位,某些制度相对不够完善,对设备管理不重视,未配备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兼职设备技术人员对设备运转情况、机器性能、故障维修了解甚少,导致患者出现意外情况出现,占1.9 %。

3 风险与对策

3.1 与患者自身相关的潜在风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透析过程中患者血液在体外循环,流速较快,病情变化发生较迅速,随时都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②考虑报销政策、经济原因致使达不到每周透析三次的标准,透析不充分引起毒素过高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透析间期增长,体重增加过多,透析超滤量过大,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肌肉抽搐、失衡等并发症;体重每次不能超滤至干体重,水分蓄积恶性循环可能导致心衰等并发症。③临时静脉置管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或自身瘘管因素等,管路保留使用时间过久,可能导致伤口化脓感染引发局部或全身症状。④患者对管路保护意识不强,不重视这条“生命线”的重要性,生活中不注意防范保护,可能导致瘘管塌陷或堵塞;深静脉置管由于日常活动度过大等原因出现管路滑脱导致意外事件发生。⑤年老患者尤其伴有视觉、听觉障碍的患者,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对于衣服的增减、干体重的相应调整不能及时的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可能导致超滤过多或过少而引发意外情况出现。⑥某些患者对干体重的理解不充分,存在多脱水多好的想法,谎报超滤前体重,可能导致超滤过多引发休克等并发症。⑦个别患者对透析次数、透析时间随意性很强,对疾病缺少重视,不听从医护人员的规劝,不配合治疗一意孤行,自作主张减少透析时间及更改透析次数,极可能导致严重的意外发生。⑧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期望过高,对病情的恶化不理解、不接受,同时由于医保政策社会支持不足及本身疾病的影响等不良刺激,对医护人员存有敌对情绪,容易引起矛盾与冲突。

3.2 与护理人员相关的潜在风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度不高,透析过程中巡视不够、过程形式化,而此时病情变化迅速,病人易出现头晕、抽搐、低血压休克、低血糖昏迷等并发症,若不能及时察觉会导致患者发生生命危险。②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操作过程中麻痹大意、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可能给患者带来意外的危险。③护理人员未经过系统化的培训,临床经验不足、对病情缺乏判断力、风险识别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较低,出现突发事件时不能沉着冷静应对,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④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技术不熟练、穿刺技术不过硬、协作技术技能不够完善,尤其是新病人的瘘管穿刺,如没有计划性的保护好这条“生命线”,极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可能导致纠纷发生。⑤护理人员不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形式、方法和技巧,对患者缺乏主动性、淡漠意识明显,沟通时极可能因为一个表情反应或一句无心之语而引起矛盾和冲突。⑥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及时给患者进行疾病的相关知识、日常生活用药指导、管路的保护、内瘘的自我护理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未明确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可能导致意外出现。⑦护理人员无菌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出现给阳性患者操作时不带手套或在多个患者操作之间不更换手套或不使用手消毒液的现象,极易发生交叉感染引起医院感染事件,造成严重后果。⑧护理文书是患者病情全面、真实的记录,是护患纠纷中的重要依据,但仍有部分护士马虎大意,缺少保护意识,未看到书面医嘱直接执行口头医嘱,不真实记录,记录不全或漏记,留下重要的隐患。

3.3 与医院管理相关的潜在风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及局限性某些操作流程未能及时推陈致新,原有的操作流程存有很大的漏洞,如透析治疗结束下机操作仍采用较早时期使用的空气回血法,容易出现空气栓塞等紧急事件发生,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②科室整体布局区域划分及门禁的因素导致家属探视和陪护制度制定实施的力度不够,由于高危科室的特殊性、换药及上下机操作中的易感性极易造成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事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③后勤保障因素偶尔出现突然供水不足或电路跳闸等意外情况导致机器停止运转,若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引起不良的后果。④医院未配备专职的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科的技术人员对机器的性能、维修了解较少,机器日常养护不到位,出现故障时得不到及时的检修,患者等候的时间较长,同时造成下一班患者透析治疗时间的延误,患者易产生不满情绪,引起纠纷发生。⑤医院出于各种因素考虑未采用水处理设备的原生产厂家进行日常养护,而是进行招标其它的厂家导致出现使用错误的原料,幸发现及时未出现严重的后果。

3.4 风险规避的对策

3.4.1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各种制度和流程,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将潜在的风险扼杀于摇篮之中。一方面从护理人员出发,强化查对、交接班制度,工作中发现任何环节存有漏洞时应及时分析查找出原因,制定出整改措施以杜绝风险隐患存在,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并提高防范能力。另一方面从患者出发,加强健康、疾病知识宣教,及时履行告知义务,根据不同的患者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计划,可通过制作小卡片、幻灯片等形式来帮助患者感观认知上的易接受度,使患者能意识到风险的存在,重视它并配合医务人员将风险降到最低。

3.4.2 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熟知各类风险紧急预案,处理意外情况时,护士应沉着、冷静、不慌乱,以娴熟的技术处理故障,给患者心理上的安全感,消除紧张情绪,保证透析正常进行,达到满意疗效。[3]

3.4.3强化服务意识,重视护患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定期组织医护患沟通座谈会,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对治疗及护理有什么建议,对服务有什么要求,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交流,做好思想工作,完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会后进行整理分析,制定出反馈意见,以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3.4.4创建具有活力的护理团队执行力文化,建立激励机制,合理授权。提升护理人员的文化及业务素质,

在掌握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同时,注重专科人才的培养,通过互相学习、探讨经验、参加培训、进修等形式加深专科理论知识教育,提高专科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透析治疗。

3.4.5 加强护理文书管理与护理记录的书写。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趋势下,发生医疗纠纷后,随时出现患者抢夺病历现场封存现象,护理记录承担着法律责任,将会成为很重要的证据,因此护士必须高度重视,严谨记录,要求客观、准确、及时、完整、连续、合法的完成一切护理记录。通过定期的对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护理文件书写管理规范并进行考核,以提高护理文书质量,也是为了保证护士和病人的合法权益。

3.4.6 时刻关注行业中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通过让科室主任进行讲座宣传,及时更新知识和技术,根据专科的特殊性推陈致新,制定出新的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并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从管理层出发,应该做到以病人为中心,重视设备管理,改进硬件设施,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加宁.宋燕宾.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确保护理安全.《南方护理学报》2004年09期.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4 年10月我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72 例,其中男142 例,女130 例,年龄20~78岁,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者,病程3月~16年,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

1.2 护理方法

1.2.1明确护士职责,优化护理模式:采取责任护理小组负责制,明确护理组长、主班护士、责任护士、治疗护士职责,由1名主管护师担任责任组长。组长除担负责任护士工作外,还负责指导本组护理人员完成透析患者的治疗工作,解决疑难问题,包括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情况、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护理工作,负责护理质量检查和对低年资护士及进修实习护士的带教指导。并协助护士长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结合科室情况指定主班护士与治疗护士负责透析用品、急救药品领用和消毒隔离等工作。护理人员按职称高低、工作年限、能力强弱实施弹性排班,还可以根据科室护士的意愿和患者的需求,调整护士的排班,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每名责任护士有自己的固定患者群进行管理,每组护士相对固定为本组患者服务。当责任护士不在岗时,由所在组的组长指派同组责任护士代管。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系统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确保透析室护理质量的持续进行。

1.2.2营造良好的透析环境,完善便民措施:透析室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 50%~60%;配备饮水机、微波炉、电视机、空调、暖气,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空气消毒,地面整洁,床位布局合理,以减少患者进入血液透析室的紧张情绪。透析患者定区定机透析,保持透析环境安静,减少透析病房陪护流动性。

1.2.3 关爱患者,切实解决患者实际困难:重视对患者的接待是优化护患关系的第一环节[1]。患者进入透析室后首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首次透析患者,由责任组长接诊,负责介绍环境、责任护士以及仪器设备、治疗原理、操作过程等。并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分管护士,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帮助其尽快适应陌生的治疗环境。患者离开前给予小卡片,卡片上包含温馨提示、血透室联系电话、透析时间等信息,便于患者在需要时咨询。透析中加强与患者的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凡事以患者为主,为患者着想,以配合血透正常进行,达到满意疗效。

1.2.4提高护理技能,加强安全管理: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血液透析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确保患者安全。制定急性透析并发症抢救流程图及应急预案,每周强化自身专业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为患者减轻生理上的痛苦。透析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机器运转情况,按时记录各种监测数值,血压、血流量、跨膜压、动静脉压的变化,以及穿刺点有无渗血。保证患者透析过程安全,给患者生理心理安全感,消除紧张情绪,以便顺利完成治疗。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使健康教育切实有效。针对个别自控力差,对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不能及时改正的患者,护理人员将一些健康教育内容以及其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家属,通过家属的干预,使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2 效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血液透析病房环境整洁有序,患者血透析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心情舒畅,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