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思乡的诗句范例6篇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范文1

1、教学内容:

《秋思》是小学语文鄂教版第九册中的古诗诵读。是由唐代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思乡诗。全诗围绕“家书”,因景叙事,因事而思,通过诗人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3、重难点: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情境教学法,张籍的秋思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教学中,我运用音乐、画面将情境交融,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诵读法:

为了完成秋思的教学,我采用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诵读来展开教学。

第一次采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读正确,读流利以至于熟读成诵。

第二次采用读重点词和诗句,体会诗句含义。

第三次采用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情感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课后我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学生很容易说出:“一轮明月嵌在蓝蓝的天空中。”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此时学生自然想到了《静夜思》《泊船瓜洲》。“这两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思念家乡”。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接着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

(二)新课讲授

1、解诗题,知诗人。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一,我让学生课下查阅关于张籍的资料。此环节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最后我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出示课件)【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搜集的资料,我的总结、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张籍写《秋思》时的背景,为讲解古诗做好了铺垫。】

2、抓字眼,明诗意。

在 “初读质疑”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朗读诗题──《秋思》并把诗题的意思给大家作了解释。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把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抄写下来,你能从诗中哪些词语中体会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再读一读:试着联系注释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设计意图:此环节我将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词语,这一问题抛给大家,让学生带着思考与疑惑去感知文本,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指向性的阅读体验,再配以明晰的自读要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效果远远好于以往传统流程。而这一带有统领全文的问题,使学生在课程的伊始就初步感知了本节课的重点。】

接下来,在“再读解意”环节,我安排了小组合作,探究“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或词语,体会作者的意境”。第一组学生站起来说,我从“洛阳城里见秋风” 感受到因为作者看见了秋风,看见了被风吹落的树叶,就思念自己的家乡了孩子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PPT想一想,那时,诗人伫立在街头,看见漫天飞舞的黄叶,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吗?学生回答说,他的内心是孤单、寂寞的,(板书:见秋风)诗人伫立在瑟瑟秋风里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他“见不着”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家乡的明月,有的说是亲人,有的说是作者的母亲。是呀,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家乡的红柑树、白藕花,他感受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紧扣一个“见”字。引导学生说说诗人见到的是什么?见不到的又是什么?在一次次“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朗读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第二组学生说,我从“意万重”这个词感觉到诗人思绪万千,有许多话想对家里人说。恩,那你能读一下这一句吗?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有哪些话想要对家人说呢?学生回答:“张籍可能会说我很想念你们,你们想我吗?”“他可能说你们过得好不好?要保重身体。”“他可能会说这么多年在外漂泊,已经感到很疲惫了,想和家人团聚”“他可能会问家人银子够不够用,要不要寄银子回来?”。我一听,学生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意境,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这一环节我运用多媒体,凄婉的背景音乐,让一个飘满离愁别绪的意境在课堂缓缓流淌,流淌进学生的心田。读后第三组学生站起来说,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是呀,这封饱含着意万重,价值抵千金的家书,作者怎能轻易地就把它发走啊。在发走之前,他又怎能不开封呢!

3、悟诗情,入诗境。

这一环节,我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诗人张籍的思乡情怀。(师配乐范读。生闭目感受。)

请同学们睁开双眼,你们是否感受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情怀?谁感受到了,就用你的朗读告诉老师。(生配乐朗读。)这时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浓浓的思乡情里,很明显我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了。接着,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我安排了背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诵,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种从“悟”到“诵”进而从 “诵”到“悟”的方法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诗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最后总结:同学们,在这首诗里,抒发的是什么情?学生回答:思乡情。

4、寻诗律,悟诗律。

这一环节,我扣住“思乡”由古至今,让学生感悟千古思乡情。

首先体会古人的思乡情。

(1)教师引读:

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古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

(2)课件呈现:古人思乡名句。

A、师:在思乡人的眼中,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难怪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B、师:四处飘泊的游子再苦再累也只是默默承受,只因为不愿让家人担心。就像岑参说——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cén shēn)

C、师:夕阳西下,鸟儿回巢,船儿归港,但诗人的故乡在何方?李觏不由得长叹——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gòu)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白古人思乡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群体现象。以前面《秋思》学习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导读,背景音乐《思乡曲》的渲染,让学生在品读这些思乡名句中融入一种思乡悲愁的诗境中。】

感受今人的思乡情。

(1)导语。

师:同学们,古人思念家乡,今天的人们远离家乡又何尝不思念?你们听。

(2)配乐欣赏:余光中《乡愁》。

【设计意图:引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教师配乐范读,使全课意境统一,让学生懂得张籍思乡,古人思乡,今人思乡。】

四、说反思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范文2

重阳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一诗,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情与亲情。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成为千百年来游子思乡、道不绝口的名言警句。刘禹锡的“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露深。年年上高处,未有不伤心”(《九日登临》);岑参的“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都是通过对重阳登高来表达诗人触景生情、怀念故园、忧国忧民的心声。

登高、赏菊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更是诗人们在重阳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孟浩然在《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写道:“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平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诗人没有直接写重阳节,可面对眼前的佳景,却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期望着和朋友登高聚饮。诗引而不发,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并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重阳气息。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见”,范成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晏几道的“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阮郎归》)等等写出了重阳赏菊簪花的情思情趣。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丝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流露出诗人看见白菊的无限欢欣,抒发了作者的不老童心。

九九重阳,正值秋冬之交,倘若诗人生逢乱世又时运不济、潦倒困苦或怀才不遇,就难免不发出悲秋的感叹。因此,同是写重阳登高赏菊,境遇相异诗境便大不同。杜甫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的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老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描写所见江边秋景,抒发晚年老病寞落、壮志未酬的悲愤心绪。句句自然对仗,不见雕琢痕迹,句法交错,句意相联,密针走线,丝丝入扣,景中含情,情中见景。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诗人试图用登高的快慰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以抒发内心的难言之情。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词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用一个“瘦”字,将自己在重阳节赏菊时孤独凄清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范文3

远望,是飘渺的云雾,宫阙之高直耸云霄,诗人捻来一个“动”字,触动至高高的秋空,极言其高。若是太白诗仙或许就会使出惯用的夸张手法,吟哦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句子,或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一副惊悚之容,浪漫而飘逸,连带着吟诗的人自己也踩踏浮云飘飘似仙。然而诗人的心思却不在宫阙的高峻,而是要慢慢引出内心的愁思。

“残星几点雁横塞”,残星疏疏落落,避寒的秋雁业已南归。大雁南归,总是勾起思乡之愁。如: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雾飘渺,宫阙高耸,雁南归,劈面以高楼之巅萧瑟的诗人来承受,顿时有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之感。雁横塞,是动,人倚楼,是静;残星几点是目睹,长笛一声是耳闻,角度别具匠心。而风流倜傥顾盼自雄的杜牧爱煞这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反复摩挲,以“赵倚楼”的雅号赠之,私心艳羡,岂笔墨所能尽宣。杜牧也写笛声,落笔工巧绮丽,“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深秋密雨如珠帘挂在亭阁,是纵向的视觉,落日衔山,悠悠地浮在悠扬的笛声里,是横向的感觉。但杜牧还是觉得赵倚楼更胜一筹。何解?

长笛戛然而止后,袅袅飘着余音,一点点余音仿佛连成一条条虚线,切断了时间空间,任白衣飘飘的诗人捻出白色的茧自缚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淹然无语。而落在仰头看的路人眼里,只是一个高楼之巅迎风倚楼的诗人或仙客,无人能会登临之意。这让写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杜牧自然对之赞不绝口,因为审美如出一辙。杜牧是难得一见的唐璜式诗人,风流,花样多,诗丛里郎情妾意的韵脚绊不住他,浓艳缠绵的诗句中依然要做永结无情游的高人,多年后迁居他乡,寄给仍在扬州做官的韩绰判官的诗句里,虽然不胜惘然地追忆韶华岁月,但依然克制得不漏痕迹,多少美好岁月的欣然黯然惘然尽付明净的明月之夜,那些过去的往事虽然存在在记忆深处,但终究已经远去,不为少年留,所以,像是仙人的日子飘渺如梦般不可触及。而赵倚楼的“长笛一声人倚楼”何尝不是如此,远远看去飘飘然有神仙之姿,而内心粘稠的情感却静止在一幅画面里,不曾唠叨,不会聒噪地嘟囔出来,尽管内心世界沧桑得已历几世几劫,但依然是玉树临风嘴角勾起谜一样的微笑。(何以就不能是肥肥胖胖?钱钟书《围城》有妙论,做诗的人似乎不宜肥头胖耳,否则,诗怕不会好)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范文4

本文作者徐健顺,是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

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诵读方法,也是汉诗文的重要创作方法。自先秦以来,在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中,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汉语诗歌多半是先吟后录的。吟诵时,字音拉得很长,字音本身的声音意义就被放大、加强、夸张,从而占据了诗歌意义很重要的部分。声韵的意义与字面的意义结合,才是汉语诗歌涵义的全部。吟诵就是要把诗歌的意义传达出来,尤其是这些声韵的意义。在一百年前,一首诗在全国都有成千上万的吟诵调,这首诗也不例外。本文就是从吟诵和声韵的角度解读《静夜思》。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华吟诵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请问,在《静夜思》里,李白是一个人还是有别人在身边?

大家都会说:李白是一个人。为什么?因为是“静夜”吗?“静夜思”是一个乐府旧题,并不是李白起的题目。再者,静夜也可以有别人在身边的,您怎么那么肯定李白就是一个人呢?再仔细想一想,这种独自一人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空旷的感觉。空旷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是ɑnɡ韵!ɑnɡ韵由开口度最大的ɑ和鼻音nɡ组成。我们不妨把ɑnɡ韵与其他含ɑ的韵作个比较。

单独的ɑ韵,即“麻”韵,是一个很简单的韵,很单纯,像直接的呼喊,所以“傻瓜”都是ɑ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不管是快乐的,还是悲哀的,都比较直接地抒情。

ɑi这个韵,比如“歪”韵uɑi,是多个元音构成的,发音长,口型有变化,像叹气的声音,所以长而深沉。

ɑo这个韵,比如“萧”韵,是两个开口音,嗷嗷叫,长而强烈。

由此可知,ɑnɡ这个韵,是开阔而又抒情的。吟诵是拖长腔,而韵字尤其拖得长。一个长长的ɑnɡ意味着什么?您可以拖拖试试。“月光”和“月光——”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者就是月亮投下的光,后者是一大片月光。那么一大片月光,也就反衬出作者的渺小,所以李白就用这个ɑnɡ韵表达他的孤独。《静夜思》这首诗,说的不仅仅是思乡,更重要的,是孤独。所以古代那么多人一辈子从未离开过家乡,可仍然喜欢这首诗——孤独。

这首诗一共用了多少个ɑnɡ韵?连仄声算上,一共六个。二十个字中六个是ɑnɡ韵,这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李白是故意的,他在强调ɑnɡ韵,强调这种开阔的感觉。

再看看这首诗声调的情况。把每个字的声调都标出来,就会发现:

第一句的整体声调走向是向上的,第二句是向下的,第三句是起伏的,第四句是平的。

现在来说这四句的声调为什么是这样的。

第一句,李白刚看到月亮。古人没有电灯,没有月的晚上是黑漆漆的,所以星光才会灿烂,这种感受如今只有在山村才有了。所以古人见到月亮,那是真的亮堂,何况是最喜欢月亮的李白。所以第一句,情绪高昂,李白很高兴。

第二句,疑是地上霜。《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霜是露变的。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十四节气有“白露”,那是秋天了。中国是农业社会,秋天农活完毕,农人会收拾回家,所以秋天是回家的季节,我们才有中秋节。这一天并不是秋天,但李白看到月光这样白,就想到了霜,想到了霜就想到了秋天,想到秋天就想到了回家,想到了回家就想到了回不了家,于是情绪就掉下来了。这句的声调就一路向下。

第三句,李白再次抬头望月,这次,你说对月亮是恨是爱?后来苏轼说“何事长向别时圆?”就是怨月亮。李白此时也是这样,心中如打翻五味瓶,愁肠百转,跌宕起伏,所以这句的声调是起伏的。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范文5

写白露的诗,孟浩然的比较直白,诗云:“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再如杜甫这首《白露》诗,也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喜秋风景图:“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诗意挺美:夜里,晶莹的白露在柑橘的果实上凝结,圆润可人;清晨,又在马蹄疾踏之处,纷纷碎散。园圃内的果蔬和园外的石头、树木连到一处;舟船离开渡口驶进河溪。凭几而立,看鱼儿欢快游动;扬鞭而返,栖息的鸟儿急急飞起。越往下走就越发现秋天的果实如此美好;只是那通幽之路上,怕是岔道多起。

但大多数的诗是借白露之景,寄托和抒写诗人内心情愫的。如最早的《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常为人所吟诵。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的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前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后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其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的情感。

魏晋左思《杂诗》中云:“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左思出身寒门,不喜交游,仕途甚不得意,这首诗便是他于冷落处境中的心境写照。前四句状秋景,后两句抒秋情,于景于情的映衬中,吐诉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南北朝谢I的《秋夜》很有名。诗说:“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全诗描述的是思妇怀人。一二句以邻人捣衣与己之心事相对比,中间两句以月光与白露暗示彻夜未眠,终句点出题旨,思妇所为皆因“长分居”,且秋尽冬来,日复一日,如之何勿思。一段浓情蜜意全从平言淡语中倾泻而出。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范文6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主要是写景,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苍凉萧瑟的秋景图,为全诗定下哀婉凄凉的基调。诗人站在江边的高岸上,吹着悲凉的急风,看着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心情愉悦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此刻独自登高的诗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就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茫茫天地之间,茫茫天地间,人如此渺小,孤单无依,一事无成,一阵阵猿猴凄哀的叫声传到耳边,“猿鸣三声泪沾裳”。高不可及的天空下,一只孤鸟盘旋低回,“飘飘何所似?大地一沙鸥。”这不正是杜甫晚年漂泊境况的真实写照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地飘落,流淌不息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来。秋天的落叶最容易引发诗人感想,杜甫感到自己就像树一样,也到了生命的晚秋,即将凋零;看到落叶归根,也许会加重乡愁,自己长期在外漂泊,这飘泊的生涯何时能了。而滔滔不尽的长江,就像永不停息的历史长河一样,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在短暂的一生中,自己却是壮志难酬,四处漂泊。在人的一生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建功立业,更增添哀愁。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被历代学者、评论家所重视,这首诗在悲秋的同时,渗透了其他不同方面的悲。著名评论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这一联有八层意思: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这个孤独的老人在向我们低回倾诉:又是一个重阳节,我已在外漂泊多个年头,将入黄土,又多种疾病缠身,萧瑟的秋天更让我从心底悲凉,家人在何方?家乡又在何处?我只能孤独的拖着沉重的脚步独自登台祈福。

背井离乡的人内心总是有酸楚的,而杜甫这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内心却有无限的凄凉。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值得注意的是,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此情此景,多么悲凉。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更何况八层意思呢?

如此沉重的悲凉让诗人无法承受,于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是这一句的重点。杜甫此时已是“百年”,浑身是病,“飘泊西南天地间”,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对他来说是“艰难”的一生;放眼整个社会,安史之乱后,地方军阀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因此心中倍觉苦恨,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所增之多。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种种愁苦,让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酒。但是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疾病缠身,只能因病戒酒。想借酒消愁却又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