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例6篇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1

这些教学设计自然用意都不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但依笔者之见,第一类题目有些偏浅、偏易,学生一查原文便知,而第二类题目又有些偏大、偏空,要想回答得全面准确,恐怕也非易事。因此在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时,是否可以引导学生先集中角度从某一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从而明确人到中年的闰土性格形象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师生共同分析其发生改变的具体原因,也许这样的设计既易于操作,也便于取得效果。抱着这样的教学思路,笔者尝试从语言方面,即语句长短、语气语调变化、语汇与句式运用等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谈吐细加比较并略作分析,以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

首先,从语句长短看。少年闰土出场时共说了5句话,计266个字。(为方便分析起见,这里的“句”已不同于一般语法意义上的“句”,它表示相对连贯完整的一串话,可由一句或数句组成)而中年闰土与“我”交谈时,共用了7句话,计161个字。少年闰土的每句话平均由53个字组成,语义形象,内容丰富,浅白生动,表现出人物天真活泼、热情机敏的个性特征。他满脑子装着“天下的新鲜事”,现身说法教“我”雪天捕鸟,兴致盎然地告诉“我”海边有五彩的贝壳,津津有味地向“我”描述西瓜地“危险的经历”,“我”只是短短一问,甚至尚未发问,却引发出他的话语如“连珠一般涌出”。而人到中年历经了诸如“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种种压迫与磨难的闰土,已变得有如木偶人一般,木讷寡言,沉闷少语,每句平均仅为23个字。当“我”主动询问起他的境况时,也只是一再摇头,欲说还休,仿佛石像一般沉默。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说话时语句的长与短,文字的多与寡,形象而生动地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苦难的岁月在人物心灵上投下的冗长阴影,也表现了经过三十年隔绝,“我”与闰土间已经有了一道看不见的“厚障壁”,感情难以沟通,不知从何说起。

其次,从语气语调的运用看。少年闰土说话时,语速平缓、流畅而富于节律,语调抑扬顿挫,变化多端;中年闰土的语速则是紊乱而无规律,时而急促,时而凝滞,断断续续,结结巴巴。不同的语气语调,折射出人物不同的精神状态。少年闰土终日在海边田野摸爬滚打,过着贫穷但充满野趣的生活,心境开朗,无忧无虑,说话自然从容不迫、有板有眼。而对中年闰土来说,那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他饱经忧患,在极度的贫困与磨难中挣扎煎熬,艰难的生活已磨平了他生命的棱角,他变得小心翼翼、谨慎惶恐,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根本找不到人生的出路,浑浑噩噩中只得听凭命运(神灵)的摆布,那紊乱的语气、呆板的语调便是他复杂、矛盾心态的自然流露。

再次,从语汇运用上看。少年闰土语汇丰富,绘声绘色,富于变化。不仅有多音节词,也有连绵词、叠音词、拟声词。如鬼见怕、观音手、伶俐、远远、轻轻、啦啦的响等。他运用的名词鲜活形象,令人遐想,如稻鸡、角鸡、贝壳、獾猪、刺猬。运用的动词生动贴切,富于表现力,如扫、支、缚、撒、捡、拉、捏、刺。所运用的形容词更是色彩明丽、质感丰厚,如红、绿、青、滑。而中年闰土所运用的语汇则生硬、晦暗、苦涩、沉重,如磕头、规矩、捐、折本、烂掉等,给人以压抑、沉闷的感觉。

上述语汇运用上的差异,鲜明地表现出闰土不同时期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状态,其中最触动人的仍是称谓上的变化。少年闰土开口便是“我们、我、你”这些人称代词高频率的使用,真切而细腻地传达出与“我”之间两小无猜、亲密无间的关系。反观中年闰土的话语里,除了因久别重逢,“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一句中下意识地出现过一次“我”以外,再没有出现过“我”或“我们”。至于第二人称的“你”,则已被令“我”“寒噤”的一声“老爷”所取代。“老爷”这一称谓所表达出来的意蕴,是十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从表层意义上看,说明“迅哥儿已不再是少年时亲密无间的玩伴了,而是一个住在城里的有身份、有地位的阔人”。因此,闰土与“我”见面久未作声后发出的第一个单词就是“老爷”,也就显得似乎是合情合理了。从深层意义上分析,“老爷”一词生动地表现了闰土所处的原始封闭、愚昧麻木的文化状态,深受封建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影响。谁比他地位尊贵,谁有钱有势,他就会叫谁“老爷”,这已成了他们的情感评估方式和感情表达方式。正是这一声“老爷”,打破了“我”对故乡最后的美好期待与幻想,在“我”与闰土间划上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我”终于明白:童年时期的纯真友谊已经一去不回了,这使“我”感到了莫大的悲哀和失落,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此外,从句式运用上看。少年闰土的语言全为陈述句。如“须大雪下了才好。”“现在天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等等。陈述句在句式上一般具有稳固性的特征。大量陈述句的运用,体现了少年闰土天真烂漫的心态,同时上述陈述句又都带有假设的性质,假设出来的画面与情境令人遐思、让人神往。它一方面表现出闰土活泼流动的思维及充满童趣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似乎也规定了小说对记忆中故乡的描绘所具有的写意而非写实性。它仅是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童年往事的向往而已,这为下文幻景与现实的最终剥离、怀乡梦的最终破灭作了必要的铺垫。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2

如此看来,要上好一节课,不仅仅取决于一位老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厚程度,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流上,一次恰当的提问是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收取实效。

那么,如何使课堂的提问变得恰当呢?这就是老师们的一道难题。多年来也有不少专家老师归纳总结出一些比较切实的技巧。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也总结了一些愚见:

一、课堂提问必须合情合理。所谓“合情合理”,简而言之就是要看“问题问得是否有目的性和科学”。

可问则问,不必问就不问;设计问题要有目的性,不能为问问题而提问,更不能只是为了搞课堂气氛而发问;而且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在教师的调控下有序进行,减少弯路,做到教学的最优化。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水平和臆想去过高地要求学生,否则强人所难,违背了的教育的规律。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那我们当然可以确定更高的目标。

比如,在到入《春》这一课的时候,如果设计问题是,“你喜欢什么季节?”学生的答案就会众说纷纭,并且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按要求回答本无可厚非,但是与教师引课题的目的不能吻合。这个问题的设计就不够合理,很有可能越讲离题越远。

课堂提问可以尽量活泼、生动、幽默些,但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不能一味迎合学生某些低层次的情趣而丧失科学性。

例如,《春》一文中的问题,“写小草偷偷的钻出来,用了‘钻’,花为什么就不钻出来?”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是无法得到正确答案的。因为花和草各自展现的环境条件是迥然不同的。草生于土中,作者用动态的“钻”,形象地描绘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旺盛生命力。而花孕育于蓓蕾中,悬浮于枝头之上,当然没有钻出来的可能,如果要描绘花开,只能用绽开之类的词语。显然这样的问题是不科学的。设计问题的教师很可能是要通过类比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回答出精当的动词,准确地表述花开的现象。但是由于提问的设计不科学,两种目的均无法达到。

二、课堂提问必须适时适度。做到“适时适度”就必须要求老师在课堂准确的把握提问时机,而且必要时一定要进行追问;当然,在做问题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尽量不要问一些可以不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更不要提出令全班鸦雀无声的问题,过难过易都会使学生对提问失去兴趣。

有一位老师讲解《故乡》一文时,他的提问恰到其时。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做到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我教《祝福》时,指导同学先理清情节,然后要求他们复述故事,再谈感受。对于感受,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下了一个悲剧的结论。此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去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异常,“礼教杀人”的主题自然地为学生所接受。

在课堂上提问更应该注意适度和必要的追问,善于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的适时启发,才能打开思维的门扉。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3

那年,我十一岁,常和伙伴们一起掏鸟窝、摸河鱼,总被父母斥为“不务正业”。但我喜出望外地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里发现,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月下刺猹、雪里捕鸟,却被形容为“机智勇敢、活泼可爱”。

经过前四年的教育,语文教材的权威地位已在我心目中树立起来。我当时判断,这至少说明我用竹筛捕鸟,不算不务正业。否则闰土用竹匾捕鸟这事,绝对进不了语文课本。

在他身上,我尽力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性,并以此与平时喜欢翻看我课本的父亲理直气壮地争辩。此后,不仅捕鸟照旧,还在上学或放学路上,在水性好的同学贵平带领下,在河里洗澡、摸鱼。

老师在课堂上讲,少年闰土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农村凋敝,农民生活非常困苦。我不大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是觉得一边种地一边教书的老师在胡说八道。明明城里少爷鲁迅对闰土是那样的羡慕,以至于让我觉得作为一个农村少年是一种幸福。

父母却似乎不这么认为,一再督促我们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进城工作,不要再像他们一样“汗滴禾下土”。这也让我的童年开始变得满怀心事,在一种复杂的心境中纠结徘徊。

尽管如此,闰土还是作为一个正面形象,活在我的世界,直到上了初二,这形象才被彻底颠覆。

课文《故乡》里说,中年闰土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睛红肿,松树皮般的大手粗笨而且开裂。语文老师一再强调,课文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但于我和我的农村伙伴们,这篇课文带来的是延续至今的震慑作用。

“啊,留在农村种地,结果都会像闰土那么可怜啊。”贵平曾跟我探讨。

父亲则晃着课本警告我:“看到了吧,你要不好好读书,将来就跟闰土一样。”

我常常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孩子,有多少人是在学习《故乡》之后,产生了拼命读书和一定要进城工作的念头。至少我是,贵平也是。

作者鲁迅和教材编写者可能会失望,他们的中年闰土,其实并未让我产生批判旧社会的心思,倒是让我意识到,如果不像鲁迅少爷一样进到城里,自己将来的命运可能悲惨如闰土。我的青春期,还未来得及产生一丝丝冲动,便带着一种深深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上路。

我侥幸考上高中,到县城读书,贵平则不幸落榜。不少县城高中当时流行一句话――“宁穿皮鞋,不穿草鞋”。班主任让我把这八个字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以示激励。

此时,贵平也进了城,在市里打工。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到外省读书,他继续在市里打工。我以为,路径尽管不同,我们仍然都会一步一步走上进城之路,并在城里找到容身之处。

然而,有一天,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我说,贵平回村里了。他在城里遭遇车祸。出院后,行走略有不便,面部恢复得不好,之前相貌堂堂的贵平,现在“乍一看有点儿吓人”。他的进城之路,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一年多后,父亲打来电话说贵平死了,自杀。卖橘子时与城里女人发生口角,结果招来女人对他相貌的反唇相讥。卖完橘子的当晚,贵平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网络上,有人提及闰土――那位女生走在街上,猛然听到旁边一个人轻轻地喊自己的名字。女生转头,看到个子高高的男人,满脸的笑,满脸的皱纹和木讷。旁人告诉她这就是当年的班长时,女生热情地伸出了手,可班长那两只手相互搓着,连连说:“我的手好脏好脏……”

“我硬是没能跟分别二十多年的班长握个手。那一刹那,闰土的形象活生生地浮现在我眼前。”那位女生这样写道。

这些年,一提到闰土,我首先想到的是贵平,他不愿落到闰土的境地,在人生路上早早掉头离去;接着便想到自己,从在《故乡》里与闰土重逢起,我和同学们的前进之路,便开始步步惊心。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4

也曾读过他的其它几篇杂文,却发觉那笔调有很大的差异。小说和杂文的锐气重,有直指,讥讽,怒骂或反喻,但[少年闰土]以及后来学的[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不一样,倒象是在叙说什么。

做为一个新文化运动主将,做为一个反黑暗统治的斗士,我们不能不说鲁讯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但我觉得,每个人的精神不能光从一个方面来理解。再猛的斗士也有歇息的时候。

就好象他在《少年闰土》中的第一句"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奇异的图画来……,而这图画,就是他心中的一个梦。梦里,闰土是一个单纯的少年,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闰土会抓鸟,他也想;闰土能刺猹,他也想。就好象我们年少时看过一场战争影片后一时豪情满怀,也想做一个大英雄一样,所以"我于是日日盼望……

如果说这篇文章是对少年时的好友闰土的一种回忆是片面的。

其实,少年闰土也有鲁讯先生自己的影子。他希望自己会是英雄,又希望自己会有一个能自由的空间,让自己的心灵的压力得到释放。

你或许以为这种想法有点消极,其实不然。一个人总按着一个固有的模式去生活或工作,总会要钻入死胡同,再退回时就会发觉世界变得太快,或者无法突破自己。

而鲁讯先生就不一样,以美好的记忆调节自己的心情,以风趣来排解自己心里的压力。好让自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正确看待和分析事实的真象。

后来,中年闰土虽有几分人情味,但毕竟有些麻木,与鲁讯先生心中的形象相差太远。毕竟,传统的影响和社会的压力是很大的,他对闰土有几分失望,其实也是对国人有些失望。但失望的同时还是要不协地斗争。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5

一、通过对比,刻画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而本文正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前后不同境况、际遇的对比达到反映主题的目的。本文人物形象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作者把不同时间段的同一个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前后对比来实现的。如在作者的笔下,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项圈,紫色的圆脸,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在作者的笔下少年闰土是阳光的、快乐的、充满朝气的,对生活充满了追求和向往,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他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时过境迁,中年之际,多子、饥荒、官、匪、兵、绅的压力使闰土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作者的笔下闰土是: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肿的厉害,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是又笨又粗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二十多年的时光把一个乐观、开朗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迟钝、呆滞的落魄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作者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描写,实际是在告诉我们,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农民生活得更加贫困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局面,农民的生活正在走向破产。

2.杨二嫂的前后对比

先前的杨二嫂是“终日坐着,查着白粉,颧骨不高,嘴唇也不薄;现在的杨二嫂则是:颧骨高,薄嘴唇,张着两脚,正像画图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昔日的那个清新的杨二嫂哪里去了,因为什么使得她的形象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仅仅是因为岁月的原因吗?这不由得激发人们去思考、去探寻。作为小市民的杨二嫂,辛亥革命没有使她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反而让他的生活每况愈下,让她由一个文静的变成一个如此刁钻的村妇。

3.少年闰土与“我”的友谊与中年闰土与“我”的隔膜的对比

在“我”的记忆里,少年闰土是博识的,他常常给我讲海边沙地的故事、讲雪地捕鸟的趣闻、讲挥叉刺猹的经历,在那时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情同手足;可是当“我”多年之后再次满怀惊喜地见到闰土的时候,他的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我们的很好的感情已经不再,代之的却是森严的等级观念。

4.“我”与闰土的隔膜与宏儿想念水生的对比

我与闰土本是幼时的好友,但是闰土的自卑与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使得他不再像儿时那样称呼“我”为“迅哥儿”,而是称呼我为“老爷”,这使“我”感到十分沮丧和难过,“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尽管我想改善与闰土的关系,但是根植于心的封建等级观念,使闰土无法接纳我这个童年时的“朋友”;但是当“我们”的船渐渐远离故乡时,宏儿还在想念着水生,还想着要来他们家玩,尽管大人们已经有了一层隔膜,有了一层厚障壁,但是无邪的孩子们还是有着共同的追求,他们还天真地、平等地生活着、相处着。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希望后辈们,能够友好相处,真诚沟通。不再像大人们一样,感情隔膜。

二、通过对比,揭示时代背景

在作者的笔下,刻画了两处家乡,一处是理想中的家乡,一处是现实中的家乡。理想中的故乡是:一片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是一幅清新明丽的图画,是那么的安静和祥和,温馨、甜蜜,寄予了“我”对故乡的美好的向往;当“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天气阴晦了,冷风吹进船仓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见到此景,我的内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是的,我的理想中的故乡是那么的令人向往,而现实中的故乡却又是这样一番模样,理想与现实如此的反差,让“我”情何以堪?我那么美好的故乡哪里去了呢?

三、通过对比,突出文章的主题

《故乡》这篇小说,正是很好地利用了对比,通过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对比,揭示了问题的方方面面,不仅表明在苦涩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作者梦幻破灭的苦闷心情,更加抒发了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新的生活”的期盼,从而很充分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方法是多样的,而在本文中,使用的最好的、最充分的还是对比手法。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6

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问题,于漪曾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方,“就好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切不可慌急慌忙地把棒掉到地上,影响前进的步伐和速度”。然而,20年来,这种“慌急慌忙”的毛病并没有完全消失,“把棒掉到地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有不少小学阶段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从小学方面来说:

1.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

2.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解决“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思维难度不大。

3.相对来说,小学老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

4.部分老师甚至牵得过多,对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测验题量少,难度小,时间充裕,且考点多已在平时练习中反复操练过。

5.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

(二)从中学方面来说:

1.学习科目突然增多,学生一时适应不了。

2.在教与学方面,中小学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小学生学习往往容易处于被动,中学生如果缺乏自觉性、独立性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3.学习计划不周密,顾此失彼。

4.偏科或“欠债”,积重难返。

造成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远远不止以上四点,其中还有很多重要原因要在老师身上找。因此,怎样抓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是摆在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找差异

接到科研课题任务后,学校五六年级的老师和初中的语文老师迅速明确了初步目标:首先必须逐字逐句地学好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的教学目的同中学的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为中学打好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识字、看书的能力,掌握常用汉字,初步打好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就说明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学有着连贯性,学习的过程有着连续性。如果把培养学生比作盖楼,那么小学就是地基,这个地基打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

通过互相听课的方法,使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和中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互相学习,找差异,彼此沟通,并制定出一套适合衔接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以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我们主要从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语文练习和试卷中找差异。

三、找对策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脱节。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难以适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大批学生的“分化”与“滑坡”。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语文教学上的脱节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去改革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加强中小学衔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现将我们火炬全体老师在这一阶段心得与体会归纳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的学习。

1.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让学生养成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确的习惯;养成课外读书看报等习惯。

2.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

3.精讲精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在“过渡期”放慢脚步,采取半扶半放方式;教师从实施素质教学总的目标出发,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1.在初一上半学期这个“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初一新生面对全新的一切,老师应当放慢教学速度,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又例如在初一上学期的每次测验或考试前,教师可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考试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到初一下学期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上述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如:举行知识小竞赛,在情境中品味文章,排演课本剧等。

3.中小学生语文老师要加强沟通。勿庸讳言,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沟通,也是造成中小学语文教学不衔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学语文教师沟通的主要方式有,其一,共同阅读有关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书、刊、报。其二,有组织有计划有专题地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有时,还可以把初中和小学的语文教研活动放在一起,把初中和小学的语文教学纳入一个体系中研究。其三,经常性的听课、评课和说课活动。

四、课例分析,“不妨让小学生认识中年闰土”

接手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课题后,中学老师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他们听了一堂六年四班詹宝懿老师的课--《少年闰土》。

宝懿老师的课很实在,教学线条明快,课堂教学重点突出,并能落实教学要求,整堂课学生发言积极,学习氛围浓厚。

中学老师就衔接角度,针对几个教学环节提出了一些看法: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说: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解决“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思维难度不大。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又各有难点和重点),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点除有大量需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解决“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问题)。

《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七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刺猬”等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通过外貌描写,体会人物特点。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在这堂课上,宝懿老师把找到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作为一个重点,学生们很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深蓝的天空下有一轮金黄的圆月……”老师让学生在头脑中依据文字构想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从衔接的角度,我们认为,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思维方式仍以感性思维为主,但是也要有所拔高。可以在找到并读出外貌描写的语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闰土进行评价,如“健康、勇敢”等,让学生的学会概括和评价,既是思维的训练也是情感的体验。

同一环节,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众所周知,《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故乡》。而在中学阶段,学生仍要学习《故乡》一文。在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仍以闰土为主要人物,对中年闰土的外貌、动作和神态都有着传神而深刻的刻画,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反差之极大的对比描写,揭露当时社会对农村小农经济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一环节,教师不妨大胆拓展,提问学生是否想知道这样一个健康可爱少年闰土长大是什么样子,命运如何?然后将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读给或者在屏幕中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学生读完后必定要问,为什么闰土会变化那么大?教师可以乘机引导学生去阅读《故乡》,既拓宽了阅读面,更为今后初中阶段的学习作一个漂亮的伏笔,这样衔接,秋水无痕,浑然天成,岂不是好?

其次,我们参阅了本课的作业,发现在拓展阅读环节中就有《故乡》中关于中年闰土的选文阅读题,这其实是个好现象,说明编题者已经瞻视到本文背后深厚的文学背景,并予以衔接。但这是一个提高题,若没有教师在作业前的提点,很多学生会有突兀的感觉。

就课堂教师的评价语言来看:一节课下来,学生有发言精彩的,有朗读声情并茂的,教师都及时给予了表扬,学生很受鼓励。六年级的学生,对语言的判别和领悟能力已经相当强,老师除了鼓励之外何不妨将表扬具体一些呢?比如“你的回答能够抓住中心,并善于应用关键字,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比如“你的声音很好听,很适合朗读这类文体的文章”……这样的评价,很具体,既让学生明白自己很棒,又很清楚自己为什么棒,棒在哪里。对其他的学生也起到很明确的引导作用,而且相信学生也逐渐会模仿教师的这种语言,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丰富而深刻起来。

语文教学衔接需研究和探讨的很多,还要从课标、课堂、作业、评价……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以上两点不过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的一分感受,拙词浅见,权做抛砖引玉。

五、困惑与问题

1.由于不同的年龄段特点,小学生更乐于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却较少在课后主动学习。这与中学阶段自主、自觉的学习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小学老师该如何就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