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式教学法范例6篇

导入式教学法

导入式教学法范文1

关键词:案例导入式;统计学;方法选择

统计学作为财经类9大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但因其理论丰富、公式较多,从理论到公式、从公式到推理的教学方法,对部分文科生源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果能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统计理论和方法之前,导入一个实际中学生比较熟悉或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实例,用"带笼子"的方法,让学生先理解和掌握实例内容和原理,再过渡到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原理,将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理论和方法。这样的方法一定具备目标明确、真是可信、科学实用的特点。

一、"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应用现状

统计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教学活动,可实现统计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是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可供参考。但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医学统计学教学。

1.国外《统计学》案例教学备受重视

"案例教学法"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先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意义在于"运用精选的范例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形成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1] 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19世纪90年代,哈佛医学院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和医学教育领域中的明显成功激励了商业教育领域。1908年哈佛商学院正式成立时,案例教学法又被引入商业教育领域。[2]美国哈佛大学John Boehrer 教授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3]

国外学者非常重视《统计学》教学研究。2002年,美国成立《统计教育研究》期刊,为《统计学》教学提供了一个研讨和学习平台,不断推进《统计学》教学研究进程。国外有关《统计学》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

(1)合作学习法。即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者达成共同目标,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课程的学习。根据合作的方式不同,合作学习法又可细分为:问题导入式、案例研究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教学。

(2)一般教学法。此类教学法不同于合作学习法,它不需要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是一种更加普遍适用的教学法,它包括很多方法,如:制图法,这种方法是在学生对重要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理解的情况下提出的,即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结构图或概念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地图",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真实数据法,它强调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真实数据。当真实数据用来描述统计概念、计算过程、统计应用时,学生能从相关性、理解、学习、兴趣、动机等各方面相联系进行有效学习。

2.国内《统计学》"案例导入式"教学刚刚起步

随着《统计学》核心课程地位的确定,《统计学》教学方法探讨热烈非凡,传统教学方法因其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教学效果不理想、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难以满足社会对统计应用型综合人才的需求而受到质疑,探讨新的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必然。目前国内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多于教学研究中,即教师通过对一个个真实情景事件的描述,引导并启发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讨论、评判的一种教学方法。至于统计学教学,该方法更多地运用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

(2)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作为教学主线,将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点融入进项目的各个环节,以推动项目完成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即"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案例"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由于项目教学法的突出优点,但在国内教学实践中很少运用,学者们提出将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于教学实践,以突显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

(4)问题导入式教学法。带着问题,进行教学,可让学生自主思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案例导入式教学。它是指在介绍新概念或方法时,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和启发,最后导出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案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易操作性和教学效果显著等优点,被教师们广泛地运用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但"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运用于《统计学》教学,还未见公开的研究成果。

二、"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界定

1.案例教学法的界定

基于各种理论及其相关实践,国外学者们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也各有侧重。哈佛大学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教学的双方带到矛盾的冲突之中,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把一个战略性的束之高阁的理论框架,变为解决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实践。教师的讲授,不再是提供问题的答案,而是告诉学生一个观察问题的视角,提供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2]柯瓦斯基(Kowalski)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4]它不仅可以用来传授信息、概念以及理论,还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推理、批判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舒尔曼(Shulman)定义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做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5]

《教育大辞典》一书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6]而在教育学中,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7]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可以界定为以典型事件为基础所构建的真实或虚拟的情景,进行师生问答、讨论等互动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学习者学习认知、技能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8]

2."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界定

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属于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就是在传授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前,根据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原理,选择一个学生可以理解和容易掌握的现实生活或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例,用"带笼子"的方法,通过理解和明了案例,过渡到对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特点是撇开统计学中的那些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统计公式,用一个简单易懂、带有一定趣味性的实例诠释统计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寓教于乐;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原理,更重要的是要有统计实践经验;效果较为明显,将在系列文章"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实践部分阐述。

三、"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特点

1."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特点鲜明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强调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真实再现,把一个枯燥无味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用一个简单易懂的实例诠释清楚,大大提高了统计学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案例导入式方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目的明确。统计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并能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解决。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真实可信。统计学只有与实际问题结合,才能发挥其寻求经济社会内在规律的技术潜能。可以选择生活中的案例,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案例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化学习潜能。为此,案例必须真实可信。

(3)方法实用。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从数据的搜集、整理到分析,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无论是描述统计、还是推断统计,其统计方法都需要用于实际,在实践中验证,在实践中发挥其功效。导入案例的方法要求易懂、实用。

(4)科学诠释。统计学是认识客观现象的方法论科学,从导入现实案例,阐述案例内容,过渡到统计学专业术语和方法,要求科学诠释案例的经济社会内容以及与统计学中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对接。否则,会误人子弟。

2."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作用明显

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因其目的明确、真实可信、方法实用和科学诠释四个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效果较为明显,主要源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l)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统计学被认为是"四大天书"之一,学生普遍感觉其枯燥无味、难学难懂,特别是扩招以后,统计学挂科率较高,经过两年的实证,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课堂比较生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两次监测结果都显示,湖南商学院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的班级,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明显好于对照班级,统计学考试成绩也高于对照班级。

(2)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导入式教学借助学生都能理解的案例,平稳过渡到本来枯燥无味的统计学概念和计算公式,意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诠释和理解。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案例放松地进入思考,慢慢地融合到教师的传授意图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而且有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概括出来,学生会有一种掌握的成就感和知识的获得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实施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强调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首先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原理,并能应用于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案例,在统计学课堂进行传授,目标是要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原理,这个过程,不仅要求教师统计学专业知识过硬,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也是一个极好的提高机会。

四、"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是基于统计学枯燥无味、难懂而又重要的专业特点,针对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而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借助现实案例的理解,掌握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原理。其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三方面: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到了教育的首要地位。在案例导入式教学中,案例提供的现实情境和其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量化分析越来越受重视且要求越来越高,财经类大学生走入社会都离不开量化分析,但扩招以来,统计学成为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个难题,高校管部分理部门和统计学教师以人为本,想方设法,选择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基本能解决这部分学生的难题。

2.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高中的文理分科无形中让部分学生不只是数学学习,但进入大学后,特别是财经类大学,统计学是其核心课程,基本上每个专业都需开设。基于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统计学教学中选择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成为必然。在案例导入式教学法中,让学生首先面对的是一个能理解的案例,通过学生熟知的案例过渡到枯燥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学生在研读理解案例中不知不觉进入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概括和理解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要求

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选择现实生活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实例,借助案例,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它要求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教师在进行统计学教学中,可根据不同阶段导入相关案例,前期主要是现实生活案例为主,随着统计学学习的深入,应该多导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不仅能激起学生统计学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真正让学生体会"统计学是智慧学"的道理。

综上所述,基于统计原理的抽象和商科类学生文科背景的现实以及"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优良特性,选择"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于统计学教学,将降低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难度,提高统计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建华.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5):58~59.

[2]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2):84~86.

[3]张兵.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1): 183~184.

[4]KOWALSKI T J. Case studie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 New York:Longman,1991:116.

[5]SHULMAN J H.Teacher-written cases with commentaries: A teacher-researcher collaboration [C] // SHULMAN. 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 NY:Teacher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92:131~152.

[6]杨立红.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76):203~204.

[7]刘}.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案例教学在高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8]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 宁波 大 学 学 报(教 育 科 学 版)2009,31(3):7~11.

作者简介:

蔡宏宇(1964-),女,湖南益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统计学、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导入式教学法范文2

摘要目的:分析“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50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急诊医学部分课程教学时,对照组给予传统授课式教学,试验组给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综合分析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93.6%的学生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实践能力,77.6%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学习积极性,75.3%的学生认为可提高自学能力,51.9%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学习效率。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该在急诊医学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急诊医学;教学实践

本文将“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进行实践,并对其实际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在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名。将《急诊医学》教材中出现的8种病名按顺序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名随机分给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1]。方法:按照“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编写试验组的1例病例,并对病例提出基础性的问题、课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有关最新进展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要求学生在课后根据问题使用图书馆查阅或网络查询等手段对参考资料进行查阅,以解答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应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部分

导入式教学法范文3

【关键词】导入式教学法;中学音乐;应用分析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工作要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音乐所具有的实践功能,从而突出其实际特点。[1]音乐科目与其他学科不同,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并陶冶学生的情感,在培养其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使其产生学习欲望的重要步骤。一个善导的教师,总会重视导入设计,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导入式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欣赏课程中的实际运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学音乐欣赏课程运用导入式教学法的意义

中学音乐欣赏课程在授课前五分钟内,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兴趣高涨,音乐教师要能够抓住时机、设计好具有感染力的课堂开场白,从而为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导入式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尽可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2]但是,音乐教学活动有着一个较大的弊端就是老师对于音乐课程的传授工作过度重视,从而导致其内部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忽略,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大都是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对音乐课程的精髓进行挖掘和展现,乏味、枯燥的特点与中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需求不相符,从而导致学科教学工作难以实现。为了能对中学音乐欣赏课程进行有效教学,教学导入法的运用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出音乐课程的艺术性以及内涵特征,只有从根本上对这些特征进行高度重视,才能够保证音乐教学工作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音乐教育家曾说过:“音乐不以文字语言、不以具体的形态为媒介就可以打动人心,培养美的情操,这种力量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在新课伊始把同主题的相关音乐传到学生的感官,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无限的想象,展现美好的意境,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二、导入式教学法在中学音乐欣赏课程中的运用分析

(一)通过工具开展导入教学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中学声乐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课件来开展导入教学工作,利用幻灯、影视以及音响等教学方法,并融入影像、文字、图形、动画以及声音等多媒体资料,能够从根本上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从而实现学生手、耳、脑、眼并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结构得以优化,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内容在结构上达到完整以及科学教学的要求。

(二)通过音乐故事进行导入教学

通过音乐故事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比较适合各种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以及音乐创作的、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选择与教学课程密切相关的故事作为开场,能够让学生对某一种乐器或者艺术作品有着准确地定位。[3]生动有趣的音乐故事,能帮助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致,近而促使中学生在接下来开始的音乐欣赏课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三)游戏导入法

爱玩游戏作为学生的一个天性,中学音乐教师可以把一些难懂的知识通过课前简单的小游戏来完成,例如对比节奏强弱、音高对比、音的长短比较,游戏则是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的一个主要方法。[4]凡是涉及到音高的各种课程,教师可能根据高低的不同音引导学生实施认人游戏,对于掌握难度较大的节奏进行拍手或者拍身体练习,节奏控制从简单到复杂,强弱对比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拍打,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的不同长短。

(四)设置疑问教学法

中学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一般都会主动参与到答案探究过程中,并且千方百计地对其中蕴含的奥秘进行探讨,教师可以在导入式教学法运用过程中设计几个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探索欲以及好奇心受到激发。

教学导入法存在很多,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导入法来完成。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对教学导入法进行研究和选择,从而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新鲜、更加具有活力。

结语: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作为一项有趣的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想在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利用导入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对各种导入式教学法进行运用和选择。对于不同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导入式教学法来完成,让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情感体验,让整个音乐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相长的一个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董国锁.用音乐导入音乐――音乐课堂导入花絮点滴谈[J].艺术教育,2008,11:49.

[2]胡翊.前因导入法――让音乐离中学生近一点[J].音乐天地,2009,06:21.

导入式教学法范文4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总和,即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法讲授知识,使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并且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法,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脱节,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而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把学生过去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生从心理上表现为我要学,老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使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责任,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要求,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不同,且有自己不同的个性。

作为现代教学法的主要方式――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目标,以科学的基本结构为内容,进行探索发现,以获得结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掌握归纳发现知识的过程,注意让学生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和组织有关的信息,重视以观察、推测、猜想、判断为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强调学习依靠内在的动机,使教学过程积极化,把想要学习的内容变成学生自己的思维对象,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

现代教学的主要特点为:(1)学生是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他必须发挥他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学生学习的过程要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所以,教师对学习的内容就要缩短、简化,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从而使学习简单化。(3)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法的模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合作交流等。

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应具有探究性和开发性的特征,始终体现“学生是主体”的主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究、分析、体验,反复尝试、修正,去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将有限课堂融入自然和社会,将有限的学习时间放大为无限的自我学习时间中,从而达到真正的开阔的学习环境,充分提供学习计划和条件。

导入式教学法范文5

关键词:引导式自学法;五官科;护理理论教学;效果探讨

五官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分支,与其他护理工作一样,其专科性及实践性都较强。因此,这一护理工作对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能力及专科护理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在学校开展的护理教学工作中,五官科属于二级学科,学习内容较多,但分配的课时较少,因此,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若没有得到高质量学习,很难将护生的专科能力及基础护理能力进行提高,也就满足不了五官科护理工作的需求[1]。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改革传统的护理教学方式,强调护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激发护生学习热情,使得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本文选取我校2016级五官科护理学生54名,为实验组,行引导式自学法。另选取我校2015级五官科护理学生54名,为对照组,行传统多媒体教学法。发现实验组护理学生理论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P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6级五官科护理学生54名,为实验组,皆为女性,年龄15-18岁,平均年龄(16.2±0.3)岁。另选取我校2015级五官科护理学生54名,为对照组,皆为女性,年龄14-17岁,平均年龄(15.9±1.1)岁。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方法

1、教学方法

五官科护理的总课时设置较少,其中理论课程占据一大部分,实训与考核课程占据较少。两组护生在课程设置学时、使用教材以及授课内容、授课教师、实训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均相同。对照组护生行传统多媒体教学法开展理论教学任务,实验组护生行引导式自学法,如探索性自学、引导性授课、案例讨论、自学成果汇报、课堂小结等5部分[2]。并在其中设立评价小组对各环节过程中护生表现进行动态监控,并评价。具体方法如下:将实验组护生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10个学习小组,每组设置5-6名学生,并在每组中设立1名组长,与教师组成学习评价小组。教师在授课时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分解,使其成为若干自学任务,每个任务对应的是2-3道思考题,并将思考题提前下发给护生,要求护生在下节课上课前以小学为单位实施探索性自学,并制作学习成果PPT[3]。正式授课时,教师随机抽取若干小组进行学习任务展示,将所有任务汇报后,教师可根据护生所开展的汇报情况,并结合学校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对学生开展引导性授课。随后,教师根据上课内容给出相应供学生讨论的内容,并提供案例,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情况进行讨论。下课前,教师还需要对本节课上课内容进行概括性总结[4]。评价小组根据护生课堂的参与度以及汇报准确性、内容熟练度、表达情况等对各小组学习情况、汇报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取评价小组给予的平均分作为组员的最终得分,并在期末考试时以平时成绩的方式纳入总成绩[5]。

(三)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两组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内利用同一张理论试卷开展期末考核,并由学生填写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有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学时分配及课程总体满意度4个方面。各方面下设满意、一般、不满意等选项,由学生自主完成。共发放问卷108份,收回有效问卷10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100%。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

二、结果

由表1可知,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三、讨论

引导式自学法有利于对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提高。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2.59%的护生认为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可强化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而对照组则有22.22%的护生认为五官科护理教学的节奏过快[6]。另外,实验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刘琳,李定梅,易果果,彭艾莉.“PBL+seminar”教学方法在五官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02:207-209.

[2]刘琳,李定梅,易果果.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五官科护理学小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6,02:54-57.

[3]高骥,黄梅芳.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护理本科五官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5:100-101.

[4]杨艳芳,向松.卫生职业院校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剖析[J].教育现代化,2017,14:200-201+227.

[5]胡国庆.护理理论在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04:120-121.

[6]顾丽华,王韧,于异男,王莉萍,刘建伟,马伟红,郭爱军,李稻.护理专业技能理论教学中开展早期接触临床+PBL教学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02:12-14.

导入式教学法范文6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开门见山的导入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新课导入法。如何创新,使它突破以往固有的形式成功导人新课,是许多教师煞费心思的事情。例如,某节数学课的学习内容是“正方形面积”,而上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长方形面积”。教师使用开门见山导入法,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拿着标尺的教师走入课堂。

教师:“哪位同学知道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同学:“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正方形面积。”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因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的长方形面积。”

教师:“观察能力很好,回家预习了吧?”

同学:“是的。”

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新课导入法,虽然非常简单,但效果却是最直接明显的。在一问一答间就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叙述清楚,同时也使得学生参与互动。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教师的一句表扬所引起的积极效果是巨大的。不仅能够激励小学生努力学习,也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架桥导入法

所谓架桥,顾名思义就是依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好路、架好桥,再过渡到新知识的讲解上。这种新课导入方式,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也有利于完成知识的推移,为学生构建统一的知识体系。

例如,小学英语动词时态的学习。如果本篇英语文章涉及的动词时态是“过去式”。英语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就可以通过复习动词“现在进行时”的时态及其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动词“过去式”时态以及它的变化规律。这样,小学生在掌握动词时态变化规律的前提下,就可以根据要求正确地变化动词的“过去式”,掌握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

三、角色导入法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更喜欢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为了增加导入方式的趣味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采用角色导人法。教师可以创建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入文中角色,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所蕴涵的道理。

例如,小学语文课程中《乌鸦喝水》的故事。教师在授课前,可以组织学生演绎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有人做乌鸦,有人做瓶子,有人做石子,教师做旁白等。让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乌鸦喝水”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以及学会变通的道理。这既增加了小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丰富了课堂活动。

四、新课导入方式的原则

以上内容只是针对小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讨论的三种新课导入方式。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不止仅有这几种,还有其他很多方式。例如,讨论导入法、谈话导入法、复习讨论法、游戏导入法、演示导入法等。无论什么形式的新课导入方法,只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导入的原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将是一种成功的新课导入法。因此,下面将重点论述小学阶段新课导人方法的原则。

1.求新,求变,具有灵活性。即使再好的导入形式,教师总是一成不变地采用,教学效果也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运用新课导入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突破以往的导人形式,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化导入形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这是新课导入方式需要遵守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种原则。不仅能为小学生提供形式新颖的新课导入方式,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2.求精,求简,具有概括性。导入新课的关键在于导语的设计。优秀的教师往往利用自己磁性的嗓音演绎各种各样的导入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是导语仅仅是一节课程的开场白,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课上时间进行此项过程。所以,小学教师在设计导语语言时,一定要十分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简略性和概括性。导入语言既要精练,又能让学生明白此堂课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课程。

3.求巧,求妙,具有趣味性。导入新课,不仅需要多种多样的导人形式,力求导语精简,也需要具有趣味性。所谓趣味性,就是要求小学教师所采用的导入形式和导语语言能让学生感到有兴味,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情趣,并从中受益。因此,导入形式和语言的设计需要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其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