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学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教学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教学规律

简述教学规律范文1

【关键词】四则运算;数学;规律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教师的导,学生的学,都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职知识。而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主要是梳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在整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1 从规律出发,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

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旧拓新。课的开始,我经常出示一道口算题和一道整数四则运算题,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巧妙过渡到新知识,激发求知欲望,并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因而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当出示尝试题后,说:“谁能不通过老师的讲解就能做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做的过程中提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理解四则运算,是学习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在四则运算教学中,应主要从感性认识上说明加、减、乘、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对四则运算有个初步的理解,还不能从理论上给出它们的定义。而在经过大量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师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此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够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理解运算定律是学习简便运算的前提

许多简便运算都是充分合理地应用运算定律、性质的结果。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运算定律、性质,简便运算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在题目明确要求用简便方法时才简算,题目没有明确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即使算式有简算条件,也不会自觉地采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此,教材在每次教学简便运算前都有计划地安排运算定律、性质的教学。一种是把运算性质安排在习题中,让学生通过解答习题,了解运算性质。如练习题中填写下表,说一说:什么数没变?什么数变化了?怎么变化的?加数280 280 280 280 280 280 ,加数10 40 70 100 130 160和被减数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减数10 40 70 100 130 160 190,学生通过填一填、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几,和也增加几;被减数不变 ,减数增加几,差反而减少几。对和、差变化规律直观的、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学习一个数加上(减去)另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创造了条件。另外是把运算定律、性质安排在应用题复习中,让学生在重温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感知运算定律、性质。如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三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把90人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这道题的两种解法结果相同,所以90÷2÷3=90÷(3×2),这个等式表示:“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结果不变。”教材对这条除法性质的直观描述,成为教学390÷5÷6、420÷35的简便算法的基础。还有一种是为运算定律的教学安排例题,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对运算定律的理性认识。简便运算是在特殊条件下应用运算定律、性质的快速计算。运算定律、性质本身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如只要是三个数连乘都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只要是连减,都可以先把各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各个减数的和。但在应用运算定律、性质简便计算时,需要根据算式所具备的特殊条件灵活运用。思维的灵活性是简便运算的灵魂。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在教学中加强有针对性的口算练习。第二,要使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同步发展,能正向也能逆向应用运算定律。如39×25×4=39 ×100=3900是正向应用乘法结合律,25×24=25×4×6=600是逆向应用乘法结合律; 9×37+9×63=9×100=900是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在应用的同时让学生正向、逆向表述运算定律、性质。如表述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各个减数的和”,“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连续减去各个加数。”第三,要使学生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同步发展。有些简算虽然方法相同,但可以用不同的原理来解释,如637+102=637+100+2=737+2=739,可以看作是应用和的变化规律,也可以看作应用加法结合律。在教学中不宜把简算方法教得过死,也不要把一道题可能用的简算方法教得很全,要鼓励学生动脑筋,自己寻找简算方法。

3 分清运算顺序

在混合运算初步教学阶段,教学由百以内加减法组成的两步式题、由表内乘除法组成的两步式题、很简单的乘加(减)与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在这一环节中,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有三个特点:一是,以 口算为主;二是,解题时只要求写出两步式题的结果;三是,辅助相关知识的教学,如乘加(减)两步式题能帮助学生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各种运算顺序的教学,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四句话概括表述了常用的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乘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 ,都要先算除法”,“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教材中暂时把“先乘除、后加减”分成两句话表述,适当降低了教学要求;第二个特点是,解题时要写出每步计算的结果,以表明运算顺序。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在学生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三步计算的式题。它也有两个特点:一是,由易到难,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如16×4+6×3,74+100÷5×3;二是,式题中有乘、除数是两、三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比较复杂,容易出现错误 。教师要在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基础上,把同级运算扩展到不同级运算,掌握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在混合运算式题计算中,要看它是含有同级运算还是含有不同级运算,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演算;不同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总之,上好一堂四则混合运算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以旧拓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探讨知识,正确处理教与学的联系。

简述教学规律范文2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当我一出示例题的情景图后,就有个别学生就把乘法算式脱口而出,但是当我问到:“为什么这样列式?”时,学生无语。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和画图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并发现一些规律,至于“用乘法计算”,教师不能急于提出,针对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通过连线来记录不同的搭配方法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操作的方法,并结合乘法的意义,表达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一顶帽子和一个木偶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现在有2顶帽子就有2个3种搭配方法,共有2×3=6(种);另一种是一个木偶和一顶帽子搭配有2种搭配方法,现在有3个木偶就有3个2种搭配,共有3×2=6(种)。然后学生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并发现了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和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是的关系,学生经历了“实践操作----方法提升----建立模型”的过程,教学效果不错。

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索两种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规律。通过学习,指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多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在课前我让学生准备好课上操作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可在纸上画,再涂色)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操作搭配时方法多样:有用实物的、画图的、有连线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按顺序搭配,及连线时图形的摆放位置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后,再让学生到前面演示,同学生们很会说,并且都知道有6种不同的搭配。在这个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即找出用乘法计算的规律。后面的练习,对于数量关系中几个几,我又作了重点强调,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列出这样的乘法算式,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做的原理。

今天教学了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搭配问题,这是继间隔问题后的找规律问题。大家都认为本课教学很简单,学生都通过连线找到结果。我在教学前就思考,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例题后,师生共同优化方法,理解连线(搭配)的过程中的有序性。然后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述搭配的过程,如“一顶帽子可以分别和4件上衣搭配有4中搭配方法,3顶帽子就会有3个4种搭配方法”,或“一件上衣可以分别和3顶帽子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4件上衣就有4个3种搭配方法”。表述有困难的学生我让他们连出第一步的搭配过程,就是只拿出一类中的一种分别和另一类的几种搭配的连线图,再让他看着这一“半成品”图表述出搭配过程及算式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在别人看来或许多余,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一课虽然看似简单,但这一教学内容简单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简单中找出规律,理解这一规律的实质,而不是仅仅让学生知道连线,知道用乘法解决,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在此。而且只知道连线的话,搭配的东西一多,连的线恐怕会自己都数不清吧。所以在内容较简单时我更愿意花时间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算理及过程,正如课堂总结时我问学生,今天没学时你会解决例题中的问题,但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收获呢,学生自己也说,没学时,我会一一搭配或通过连线找到答案,现在我还知道了这一答案的实际搭配规律。

简述教学规律范文3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法》于1999年实施,是最早在法律规范中提到高校自主办学的成文法(第11条)。然而,这是否意味着自主办学作为一项制度是1999年起实施的呢?事实上并非如此。早在改革开放初的1985年,高等学校实行自主办学的政策就已经开始推进。    

1.有权事项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规范性文件一改过去将高校看作是政府下属部门的做法[6es,开创了高校自主办学政策的先河。其中,《决定》第四章的标题点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并在该章中称:“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随后列举了六大事项,分别涉及招生、教学与教材、产学研合作、人事、资金使用和国际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决定》中对这六大事项的措辞并非如今普遍使用的高校“自主”,而是高校“有权”。换言之,可以称之为六大有权事项。此外,除这六大有权事项以外,《决定》还规定:“对不同的高等学校,国家还可以根据情况,赋予其他的权力。”    

综上所述,上述《决定》的颁布有三项意义:其一,自主办学或办学自主权的概念第一次在我国抽象规范中出现;其二,自主办学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政策开始实施;其三,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开放(列举+兜底)的模式。    

2.自行事项    

《决定》作为中共中央发布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无疑在当时具有面向全社会的重大指导意义。不过,作为党中央的规范性文件,《决定》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但毕竟是一部高度抽象和原则性的施政指南。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蓬勃发展的当时急需一部立法,以法律的效力性与正当性来固定和具体化党的政策。因此,体现该《决定》“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精神立法成果的,即是1986年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该《规定》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效力仅次于狭义上的法律(人大立法),因而在当时是落实自主办学政策的最重要法律依据。《规定》专门规定了“扩大高等学校管理权限,增强高等学校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一条,其下列举八项扩大高校权限的规定。八项规定所涉及的事项除了是上述中央《决定》中高校六大有权事项的重复,还增加了两大事项:职称评审和基建(第4条第3项、第4条第5项),这也是国务院行政法规对党中央规范性文件所说“国家还可以根据情况,赋予其他的权力”的执行。此外,本《规定》也并没有改变1985年《决定》中的自主权开放模式,第4条认为下列八大事项是扩大高校管理权限的“主要内容”。换句话说,并不限于这八大事项,今后可以再行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本《规定》最大的变化在于其扩大高校管理权限的用语不再采用上述《决定》中的“有权”,而是采用了“自行”术语。例如,《规定》第4条第7项称,高校“可以自行决定参加科学研究项目的投标”。如此一来,高校有权事项就变为了高校自行事项。    

3.自主事项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对教育改革影响重大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到,“通过立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要在招生、专业调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经费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上政策用语比起过去中央文件有两大变化。第一,过去政策文件中仅仅提到了要扩大高校权限,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等,换言之,属于一种政府的具体施政措施。而《纲要》第一次提出了要通过立法建立“自主办学”的制度,将过去扩大高校权限的施政措施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第二,《纲要》微调了扩大高校权限的事项。    

199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为上述《纲要》的具体实施细则。《意见》的第14条同样提到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政策,但规范用语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第14条既没有用上述1985年《决定》中的“有权”术语,也没有用1986年《规定》中的“自行”说法,而是正式采用了“自主”二字,规定高校“自主组织实施教学……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因此,《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高校“自主事项”这一专业术语的正式诞生。    

4.《高等教育法》的出台    

在上述政策文件和暂定法规的多年实施和经验积累后,1998年作为最高立法层级的《高等教育法》终于颁布,于1999年实施。首先,《高等教育法》在第11条中明确规定高校“依法自主办学”,以总则条款的形式固定了这项制度。其次,该法在第犯条至38条列举了招生、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内部行政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七大事项,且法律的用语都为高校“自主”。从法律条文的规定来看,《高等教育法》对自主办学的规定完全遵从了1994年国务院《意见》。无论是“自主”一词,还是具体的自主事项,都是《意见》的完整法律化。    

简述教学规律范文4

关键词:物理 初中 高中 衔接

一、教材上存在的差异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其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高中物理每节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从多侧面观察它、研究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由于高一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鉴别、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空间想象、灵活应用等能力都还没能很好地形成,因此,思维要求的突然提高,再加之教材突然变难,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可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学习方法上存在的差异

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习惯于简单的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习惯于仿,不习惯于创;习惯于课堂合唱,不习惯于独立思考;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由于理解能力差,即使背得倒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便往往乱代公式,乱用数据,而对万花筒式的题型变化,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失去了信心。对一些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由于遇到一些似乎两个看起来一样的问题,但要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来解;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却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的情况,而觉得物理好像真是无章可循。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必须在高一时,就应尽最大努力去培养他们。当然,整个的完善和提高,应贯穿于全高中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功,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

简述教学规律范文5

首先,通过比较,在物理教学中帮助高中新生跨过“高台阶”。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很快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做好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方法,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与初中物理相比,初步分析有以下显著特点:(1)从直观到抽象:如物体――质点。(2)从单一到复杂: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匀速运动――变速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3)从标量到矢量:如算术运算(加减法)――几何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4)从浅显到严谨,从定性到定量。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其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高中物理每节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的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从多侧面观察它、研究它。

这样,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从而使高中新生顺利跨过“高台阶”。

其次,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深化、丰富教学内容。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打好扎实的基础,丰富学生的知识库存。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在讲授新概念时联系旧知识,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加深理解,开拓思路。例如在讲授电势时,将电场和重力场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电场力和重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为此,首先引入重力势能的概念,把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放在高度为h的地方,它具有重力势能m1gh,把质量为m2、m3……的物体放在高度为h的地方,它们分别具有重力势能m2gh、m3gh……,其势能值各不相同,但mlgh/ml=m2gh/m2=m3gh/m3……=gh是一个恒量,我们可以把gh叫做重力势,其值只决定于重力场中的位置和零点的选择,与放入重力场中的物体的质量无关。由于学生对重力场知识了解较多,对重力势容易接受,再用比较法引入电势的概念,分析它的性质和区别于重力场的特点,这就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的亲近感,深化了教学内容。

再者,通过比较,建立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随着物理教学的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逐渐形成网络,这里有知识的横向式拓宽,也有递进式的深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产生了质的飞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就寓于其中了。在这过程中,比较法是揭示这些知识内在联系的好方法。

例如,力学中的弹簧串联有l/K=1/Kl+1/K2,静电场中串联电容器有1/C=I/C1+1/C2,稳恒电路中并联电阻有1/R=I/Rl+l/R2,它们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和运算规律。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们对公式记得牢,运算起来也就熟练了。

简述教学规律范文6

一、高中物理教材研究内容增多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其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

高中物理每节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从多侧面观察它、研究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难以想象。

二、高中物理教材研究深度加大

由于初中物理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习惯于简单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如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等题目);习惯于模仿,不习惯于创新;习惯于课堂合唱,不习惯于独立思考。有学生这样说过:“只要记住了公式,把题中已知条件代进去就可得答案。”

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无能为力。由于理解能力差,虽然背了定义、公式,但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乱代公式,乱用数据,而对于万花筒式的题型变化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失去了信心。一些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看起来似乎一样,但要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来解;而一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却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因此,有些学生觉得物理好像是无章可循。

三、高一学生综合理解能力较差

由于高一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鉴别、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空间想象、灵活应用等能力都还一时没能很好地形成,因此,思维要求的突然提高,再加之教材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中“力学”这一最难的部分放在高一起始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这是目前课程体系让人无可奈何的客观存在。

四、高一学生学习方法、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