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范例6篇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范文1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我们语文教学必需把握好教材,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来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和指导。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要求不要太高,但必须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能够巩固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而对于语文基础掌握教牢固,有发展潜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要为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

二 、理解词语

应用词语,遣词造句,就必需知道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引导学生与同义、近义、反义词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加深理解词义,在遣词造句时用词更准确。例如:光临和莅临的区别,莅临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光临多用于口头语。如果是上级领导来我校视察工作,一个很正规的场合,我们就要用莅临一词。又如:果然和竟然,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区别。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竟然它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所以,我们在遣词造句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词的确切意思,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这样我们造的句才能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

三、词语归类

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尽可能的记住更多的词语,怎样才能记住更多的词语呢?我想让他们自己进行词语归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之一。如写人的的词语吧,哪些是写人外貌特征的,哪些是写人内心活动的。又如哪些是写景的,哪些是写物得,哪些是写场景的等等,把这些词语进行归类整理,以便我们能够记住。这样对于我们进行遣词造句是很有帮助的。

四、加强练习

要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就一定要加强练习。在练习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目

1.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也就是通过口头表达来加强练习,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也要从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入手。

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说完整话、通顺话、精彩话的能力。人的口头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学生受家庭,社会中的语言环境影响,语言的随意性更大。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通顺话、精采话,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使之规范化。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所有教师在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接触中,持之以恒地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效。

其次要通过语言训练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利用班队课和早会课的时间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竞选小主持人比赛,竞选班委干部和少先队大队部干部,组织一些小辩论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书写练习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范文2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写话能力 文本特色 教材资源 课外资源

低年级学生因受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限制,不具备独立完成写话的能力,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所以新课标中称低年级的写作为写话。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已知和实际语文能力出发,与日常阅读教学、学生的大阅读、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找准训练契机。教师要善于有效发掘各种资源,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学生写话能力,在无痕训练中为学生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发掘文本特色,进行无痕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渗透写作指导,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整个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要真正实现读写结合,必须注重阅读教学渗透写作指导的科学设计,进行随文练笔。教师要善于发掘文本语言的特点,精心选择训练点,精选几个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进行无痕指导。

1.活用词语练造句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明确指出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不管是写话,还是习作,均是由多句句子的叠加而成的,要写好话写好作文,前提是写好每一句句子。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采用“造句”这种训练形式,引导学生在理解文中词语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句子练习,活学活用。在指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先把话说完整,再逐步过渡到把话说具体、说生动,最后转化为书面语。这个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一课的时候,文中“已经”一词反复出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已经”说一句句子,并要求说清:谁已经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如果加入表示时间、地点等词语则更好。

2.利用典型练句式

语文课本中,总有一些典型的句式反复出现。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关联词,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他们对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总是似是而非。在这种情况下,就可采用说写相互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探母》一课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一进家门就来到母亲床前。”这句话中出现了一组关联词“一……就……”,这是语文书中第一次出现这对关联词。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句子前后关系的前提下,可引导学生补充句子:“我一放学,就?摇 ?摇。”在基础上,继续练习:“?摇 ?摇一放学,就?摇 ?摇。”最后出示:“?摇 ?摇一?摇 ?摇,就?摇 ?摇。”同样,以后出现“因为……所以……”、“不管……总是……”等句式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述方式进行练习。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典型句式得以反复训练,使学生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学会运用关联词。

3.模仿课文练片段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我们使用的教材大都选文优美,很多文段都可以作为写话教学仿写的例子。如含有“有的……有的……”这样的片段在小学低年段反复出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契机逐层深入地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灵活运用。如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一文中就有这样的片段:“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文章语言简洁清晰,便于模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也用上“有的……有的……”说一说。二年级上册《秋游》一课第四自然段出现了这样的片段:“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教师就可设计仿写“课间十分钟”的任务。同样是二年级上册《云房子》的第二自然段:“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同样出现了“有的……有的……”,但表达方式略有不同,增加了“有……的……”这样的变式,语言形式进一步丰富。此时,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用“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摇 ?摇,有的像?摇 ?摇。?摇 ?摇有?摇 ?摇,有?摇 ?摇,还有?摇 ?摇。”引导学生想象、仿写,再延伸到写别的事物:“(),有的像?摇 ?摇,有的像?摇 ?摇。”“( ),有?摇 ?摇,有?摇 ?摇,还有?摇 ?摇。”这样的设计,在无形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品味了语文,更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写话指导与阅读教学完美结合,于无声处,学生的写话能力亦得以提升,真正体现写话训练的无痕指导。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年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的读写训练项目,在课文中选择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词句和段落)。这种语言现象应该是可以迁移、可以概括类化、举一反三的,并且要跟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儿童的语言“最近发展区”。这种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就是教学所需要选择的“例子”。“凭这个例子,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二、发掘教材资源,进行无痕指导

低年级教材往往图文并茂,语言简洁。要实现写话的无痕指导,教师就要充分关注教材的各个方面,发掘教材中的隐形资源,寻找合适的训练点,指导学生进行写话。

1.利用词串练改写

苏教版低年级每册书中,皆有几篇识字教学以词串形式出现。这些词串既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又可以帮助学生想象写话。比如,二年级上册《识字5》中就有这样一组词串:

寒流?摇 大雪?摇 北风

腊梅?摇 翠竹?摇 苍松

蟒蛇?摇 蚂蚁?摇 刺猬

滑雪?摇 溜冰?摇 跳绳

同时教材配有插图: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苍松、翠柏挺立,小朋友在游戏,小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过冬。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词串及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以“冬天到了……”为开头进行写话,写出同学们眼中的冬天,如果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会更好。其实,除此之外,苏教版教材中关于四季的词串一个不少,教师均可相机引导学生写话,让学生写写自己眼中的四季。

2.利用插图练配文

苏教版课文的插图、练习中“读读背背”的插图、口语交际的情境图都可以给它们配上一句或一段优美的文字,甚至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如二年级下册练习六“学用字词句”中出现了一幅有趣的文字画,描述了夜晚森林中的情景,可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发挥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同样是二下练习八中“学用字词句”中的插图是一幅主题为保护青蛙的漫画。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漫画,说一说漫画画了什么,看了漫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3.续编课文写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没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此时是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学时,可以借助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续编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如学习了《狐假虎威》后,给课文续编故事:“狐狸成功骗了老虎后,到处炫耀,嘲笑老虎的愚蠢。终于,狐狸的话传到了老虎的耳朵里。这天,狐狸和老虎又相遇了……”学习了《狐狸和乌鸦》,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让学生发挥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还可以用“第二天,狐狸又看见乌鸦叼了一片肉……”为开头编一个小故事。这样的故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亦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对学生写话能力的无痕指导。

三、发掘课外资源,进行无痕指导

除教材之外,其实可帮助学生进行写话指导的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还需发掘课外的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广泛阅读,在生活与阅读中进行写话训练的无痕指导。

1.联系生活实际写话

低年级往往会忽视自己身边出现的事物,亦不能把身边常见的事物与写话进行联连。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各类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写话的素材储备,帮助学生把身边常见的事物与写话的内容之间建立连接,并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无痕化的写话训练。让学生明白小到一块橡皮、一支笔,大到苹果、桃子、猫、狗等水果和动物,大到教室、树……甚至任何事物均能成为写作的内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练习五中“做做写写”板块中要求:跟妈妈到菜市场买菜看看菜市场有哪些蔬菜,妈妈买了哪几样。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蔬的形状、颜色,甚至回忆蔬菜的味道等,帮助学生从形状、颜色、味道等写出蔬菜的特点,并逐步迁移到写其他的事物。通过练习,学生逐步明确写身边的事物,不仅仅是写自己所见,亦可以把自己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作为写话的一部分。同时,生活中与自己经常接触的人,如父母家人、同学老师等可成为写话内容。生活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可引导成为写话内容。

2.联系课外阅读写话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范文3

一、创造生活环境,挖掘交际的愿望

说话训练不能求快,要从简单到复杂,说话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一些,教师应该激发学生说话的愿望。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思维,教师就要拟定一些和生活实际紧密关联的学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卧室环境,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物品等,也可以让学生夸奖自己的邻居或者好朋友。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学生就会有话说,说得有趣味,产生说话的愿望,让每个学生都说话。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阅读课外书、观察图画、观察实物等,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劳动活动,关键就是教师创造适合学生说话的环境,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可以说话的材料,激发学生说话的潜能,产生说话的愿望,提高学生说话的才能。

二、提高训练效果,让学生说好

学生产生说话的兴趣很重要,但是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高,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能力的强化训练,规定学生对每天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第二天运用精炼的语言向教师进行汇报,并组织学生进行说话的系统训练,让学生说一些故事或者事迹给大家听,这样,教师有准备、有目标地进行说话训练,就能强化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说话训练的效果,增强学生说话的信心。

三、引导学生会说,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1.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在小学低年级,教师要让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说清楚什么在干什么或者怎么样了,这样就能为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刚开始学生说半句话,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或者平时的言谈中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在低年级的造句练习中,学生也喜欢说半句话。比如用“认真”造句,有的学生会说“认真学习”这个短语,显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谁认真学习呢?”学生很快就会说“:小明认真学习。”教师这样长期要求学生,指导学生,学生好的说话习惯自然就会形成,学生的说话能力也会很快得到提高。

2.丰富学生的语言,让学生说话生动起来教师在要求学生说话完整、通顺的基础上,还应该要求学生说话生动起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句子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生动的句子。例如“小船”显然没有“小小的船”生动,“月亮”显然没有“弯弯的月儿”生动,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句子,让学生说哪些句子好,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就能很快知道哪些句子是生动的句子,应该怎样把句子说生动,这样长期的训练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逐渐提高,想象能力也在不断开拓,这样也就能够将句子说生动具体。此外,教师还应该抓住机会来扩充学生的词汇,让学生能够将句子说得更加生动具体。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范文4

也见多识广,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产生强烈的表达和写作的欲望;而且,一

年级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敢想敢写,虽然有些字还只能用拼音代替,还称不上习惯意义上的"作文"

,但却充满了童真童趣,别具韵味。如果能创造条件,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试着写

下来,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低年级小学生初学写作,如同刚学走路的孩子,需要别人引导、扶持,教

师应有目的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是

指导学生写话的突破口。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进行说话写话的起步训练呢?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的探

索。

一、拼音当拐棍提前写话

一年级新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要说

的话用汉语拼音写下来,提高他们写的兴趣。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儿工作?家庭住址等

等。班里很多同学都能介绍得很清楚。接着教他们讲心里话:"你喜欢我们学校和班集体吗?""喜欢老师

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等等。孩子们一看,汉语拼音用处真大呀!群情振奋,写的欲望强烈了

,纷纷给老师写他们的心里话。我也顺着他们的情绪,因势利导,紧抓不放,也用拼音给他们写回话、

评语等,促进了提前读写。别看他们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孩子们提前写话

打开了闸门。

二、汉字夹拼音"扶"着写话

在孩子们学完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时,为了巩固所学汉字,并同时巩固汉语拼音,我采取了这

样的做法:用当堂学的生字先口头组词,再用组的词口头造句,然后将造的句子写出来。写句时,会写

的、学过的字一定要使用汉字,不会写的字则用拼音代替。这种拼音夹汉字,汉字带拼音的方式孩子们

很喜欢,写句的劲头很大,不但巩固了所学拼音和汉字,提高了造句能力,而且养成了学生动手、动脑

的好习惯,为作文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激发兴趣爱说乐说

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因此,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学会说话。对一个一年级学生来说,说话

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怕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紧张得

结结巴巴……。这就需要培养、扶植,给予引导。利用说话课,给孩子们提供说话的机会。例如让学生

介绍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介绍时要求态度要大方,声音要响亮,要有条理。我班的小班长王雅琪同学人

前不拘谨,讲话干脆、利落,我就让她先说。然后启发、调动不会说、不敢讲的学生,动员他们说。声

音小的鼓励他放大声音重说一遍。第二遍明显就比第一遍声音响亮了,态度也大方了。这样,胆小的也

敢说了,一个带动一个,课堂的发言逐渐踊跃起来。在此基础上,再紧紧抓装看图说话"等机会让学生练

说,全班同学的说话水平便逐步提高了。对于说话有困难的学生,采取教师一句一句教的方法,让他们

先敢说,学说,再自己练习说。

训练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要逐渐培养学生会说完整的话。低年级的孩子

不懂语法,更不能过早地向他们讲语法,那么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呢?首先学习重复老师说的话,告

诉他们这样的话就叫完整话,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在学生们明白了"完整话"的概念后,我就让他们在

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并放手让学生评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提高。

四、常见的句式练习

1. 练写"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三素句"——谁 在哪儿 干什么

"四素句",——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

"五素句"。——什么时间 谁 在哪儿 干什么 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

写作内容是学生的生活,这样为他们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练写10种句式

即"……有……""……在……""……听……""……看……""……是……""……把……""……被……""……

感……""……想……""……说……"例如:

(1) 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

(2)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3) 我听见了一阵敲门声。

(4) 我看见他把地上的纸捡了起来。

(5) 我是小学生。

(6) 老师把作业判完了。

(7) 艾乐乐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了。

(8) 今天听写我全对,我感到很高兴。

(9) 我心想:我们班一定要的第一呀!

(10) 老师说:"咱们班的同学真棒!"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写,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练习连句成段,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仍旧进行强化练

习,不操之过急。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范文5

关键词:句子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72-01

一、了解句子成分,建立句子概念

了解句子成分,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句子一般具备两部分,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句子的两个部分,具体说,就是表示:“谁/怎么样”,“什么/怎么样”,“谁/是什么”,“什么/是什么”。写物的用“什么/是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人的,用“谁/是什么”或“谁/怎么样”的句式。第一册语文课本在“汉语拼音”、“看图读拼音识字”之后,安排了“看图学词学句”。第10课,在学习了汉语拼音“ao,ou,iu”后,是汉字注拼音的句子“小猫爱吃鱼。”。老师要告诉学生几个相关的词按一定顺序连接起来就成为一个句子。一个完整句在结构上分为主语与谓语部分,对一年级学生不能讲术语,就用提问的形式帮助他们学习理解。主语部分提问“谁”或“什么”,谓语部分则问“做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

其次,要有标志句子的符号。凡有句号、问号、叹号的就是句子。如:“春雨是绿色的。”“你奶奶在家吗?”“夏夜多美啊!”这些都是典型的句子格式。又如:“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画家乡》)其中“他画的山那么高”虽然由词组成,也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它后面是逗号,不能算作句子。只有到有句号、问号、叹号的地方,才算是一句话。这些都要让学生分辨,否则句子教学将无法进行。

二、提炼句子内容,促进文本理解

引导低年级孩子学会说完整的句子,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指导过程的落实。利用一些补白式句子进行填空教学,有助于学生把句子说完整,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我针对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结构类似,分别介绍了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教学重点放在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原文如下: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为了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主地了解鱼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在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后,我出示两个句式启发学生:读了课文,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谁来说说?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看到(谁)在(干什么)。小鱼(有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小鱼要用尾巴(干什么)。

在这几个句式的提示下,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收集、处理信息就有了方向,也有了规范表达的依据。同时教师相机出示课文中有关句子,进行了课文内容的再现,使学生的文本学习和自我表达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课文第3、4自然段的学习就显得简单,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把握重点词语,加深句子理解

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词是教学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低年级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不能像中高年级学生那样给一本词语手册就能解决问题。即使是用查字典的方法找到了该词的意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也不一定看得明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低年级最好通过提供实物、图片、影视、幻灯甚至是电脑多媒体等演示手段进行。让学生在可视、可听的情境之中认识事物,自然而真切地感悟到这些字词的意思。

如教学《荷叶圆圆》一文,文中出现了许多动词。如:“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句中的重点词语“躺在”、“眨着”可通过动作演示来理解,感受荷叶带给小水珠的快乐。对表示情态的句子,还可用“删留重点词语”方法比较句子意思。

四、指导句子朗读,提高感悟能力

新教材的篇目长了,所以不少教师在句子教学中“争分夺秒”,句子一旦出示,就让学生理解,就让学生感悟句子中词句的妙处,似乎一味追求“结果”,尽管班内一部分感悟能力强的孩子能体会,但这不是教学的功劳,也不是句子教学真正追求的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对理解、感悟是有帮助的。低年级朗读句子可分三个阶段:

1、按词语划分读正确

“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能读出轻声和儿化韵。现在有些孩子咬字含混不清,这样不但不能发展语言,还会养成讲话时含混不清的毛病,要注意纠正。要读得正确,必须培养孩子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时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

2、按词组意思读流利

流利指的是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刚刚接触课文的小朋友们还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长句子往往不会断句或者读不通,因此教学生学会停顿是流利朗读的关键。

如: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这句话很长,如果不借助停顿的帮忙,学生连读正确都非常困难。有了停顿符号的帮忙,学生变得乐于去朗读,也为正确地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按句子意思读出感情

句子按语气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例:①他很会踢球。②你会踢球吗?③请你和我们一起踢球吧!④他的球踢得多好啊!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四种句子的特点,找出句子里的重点词、重音,读懂句子,读出语气。

指导时,可采用教师点拨,学生实践的方法。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还可引导学生想象句子的意境。想象是最具创造性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激起情感的火花,以情诵读。

综上所述,句子教学的有效性有赖于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的积累、感悟。句子教学不是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全部,但没有了句子教学的语文课堂就少了一半的“语文味”。让我们打造好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句子教学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吧!

参考文献: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范文6

一、总分式段落教学

三年级的重点是抓好自然段的训练,扎扎实实地做好连句成段的训练,训练的重点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三年级教材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总分”段式。在训练中,要特别关注这个段落是采用怎样的方式把某个主题(或事物、景物)按一定顺序具体地表达(或描述)出来的。

例如,《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自然段(总分段式)的教学。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把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那句话画出来。学生找到后,我又追问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接着我让学生去发现第一句和后面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学生有的说:“像队长与队员一样。”有的说:“第一句就像个QQ群的管理员,后面都是群里的成员。”……接着我总结:第一句话直接写出了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作――中心句(板书)。围绕中心句作者又从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五个方面,具体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第一句与后面的几句话的关系是――总分关系(板书),这样的段式结构我们叫它为“总分段式”。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这一构段方式围绕“下课了,操场真热闹啊”说一段话。一开始,学生受二年级写话的影响,说得较为简单:“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赛跑,有的跳远、还有的打球……”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你能给大家具体描述其中的一个活动情景吗?”这一提醒,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畅所欲言,不断补充完善,再现快乐的活动情景。

这样,从“言之有序”到“言之有物”,学生对“总分”段式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对这种自然段的教学方法也了然于心。熟悉了“总分”结构,还可以告诉学生,中心句可以放在前面,还可以放在后面,如果放在后面就变成分总结构,还有的段落是总分总的结构。我们可以找几个类似的片段给学生读,也可以请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去发现这样的段式,加深印象。

二、过渡式段落的教学

人教版三年级《赵州桥》一课中,“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典型的过渡句式,将前后内容清楚地分为两个部分。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过渡句,将其掌握,对全文的理解与把握就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我就通过对过渡句的剖析来组织语言训练,第一步,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哪几个方面;第二步,找出过渡句并分析这句话有几个意,思考这两层意思与上下文的关系;第三步,根据过渡句双向扩展。学习上文,讨论“从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坚固”这个问题;细读下文,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赵州桥的美观”;最后朗读全文,体会过渡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一般老师这么教学就结束了,我却发现还有不少学生在阅读练习中找不出过渡句,或者不会利用过渡句来概括段落或文章的内容。于是,我设计这样两种巩固练习:一是出示一个过渡句,让学生先根据这个句子,推测上下文的内容,再出示原文,对照验证推测,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是出示内容并列、递进或转折的两个段落,请学生根据意思补写一个过渡句。通过以上练习,既充分发挥教材是“例子”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过渡句的规律,顺利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并在实践中学会了过渡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