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例6篇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1

1.1入库验收

入库验收的目的是保证入库装备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入库验收包括数量验收、包装验收和质量验收,装备验收合格方可入库。入库验收通常由仓库完成,必要时可请药品仪器检验所等技术保障机构进行质量验收[1,3-4]。

(1)数量验收。依据运单、提货凭证和入库通知单进行,主要检查装备品名、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出厂日期和数量等是否相符。

(2)包装验收。主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受潮、水浸、油污等异状。

(3)质量验收。多参数监护仪属精密电子仪器,到货后应按规定及时填写检验申请单,请药品仪器检验所等有资质的技术保障机构,逐台开箱进行质量验收。具体方法:首先,查验是否具有检验报告或合格证;其次,根据装箱清单,检查使用说明书、电源线、心电电极和缆线、血氧饱和度探头和缆线、无创血压袖带和缆线、打印纸、心电电极片等技术资料、附件、耗材是否齐全;最后,通电检查机器性能是否良好,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并将检测报告装入包装箱随机器保存。认真做好入库验收记录,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装备缺件、异状包装、资料缺失、附件耗材缺失、性能异常或检测不合格等问题,应及时上报,联系检修或退换货。完成检修或更换的装备仍应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1.2登记统计

按规定建立健全登统计制度,主要包括总账、实物账、质量登记本、入库登记、发出登记和温湿度登记,以及检验、修理和保养登记等。要做到账账、账物相符,坚持对维护保养、检验修理、计量检测等事件进行登记,并定期组织检查。

1.3环境控制

多参数监护仪验收合格入库后,通常按型号规格码垛保管,储存环境应防潮、防尘、防震,库房(尤其是高温潮湿地区库房)内应配备空调和除湿设备,通过温湿度计或温湿度自动测控系统了解温湿度变化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确保环境干燥凉爽,一般温度应保持在5~25℃,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

1.4维护保养

随着储存时间的推移,由于机械结构和电子元件老化,多参数监护仪等电子诊疗类装备会出现性能下降甚至故障等情况,主要表现为电路故障、关键技术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电池性能下降失效、随机耗材失效等,需要通过持续的维护保养来发现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装备储存质量。战储卫生装备维护保养的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应由仓库和药品仪器检验所等技术保障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实施,一般分为日常维护和专业维护。

1.4.1日常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日常维护内容主要包括温湿度控制、清洁除尘、电池保养、包装更换等。日常维护计划由仓库业务部门制定,保管部门实施。

(1)温湿度控制。每日2次,观察记录库房温湿度数据,并按相关规定及时调控温湿度。

(2)清洁除尘。每月1次,保证装备外包装整洁。

(3)电池保养。每季度1次,主要进行电池充放电,以保持电池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电池保养宜定期集中实施,装备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可分批次进行。保养地点应选择在与装备存储地点隔离的独立空间(如设置专门的电池保养间),充电期间应有保管人员值守,严格按照装备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要求操作,以确保安全。

(4)包装更换。不定期实施,对破损外包装进行更换。

1.4.2专业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专业维护内容主要包括通电调试、质量控制检测、电池性能检测、耗材效期检查、零配件耗材更新、故障装备维修等。专业维护任务计划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药品仪器检验所负责实施,一般每年1次。

(1)通电调试。通电开机,检查多参数监护仪显示、操作等性能是否良好。

(2)质量控制检测。依据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对多参数监护仪的心电、呼吸、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功能参数进行质量检测,出具报告并放入装备包装箱内。

(3)电池性能检测。检查电池保养历史记录,测试电池容量、持续工作时间等性能参数,判断电池性能是否符合继续储存的技术要求,对不适宜继续储存的电池进行登记统计,制定更新计划和经费预算,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耗材效期检查。查验一次性心电电极片等耗材失效期,对距失效期6个月以内的近效期耗材,制定更新计划和经费预算,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5)零配件耗材更新。根据上级批复的更新计划,联系全军卫生装备零配件供应中心或装备生产厂家采购相应配件耗材,更换不适合继续储存的电池和近效期耗材,并负责老旧配件耗材回收处理。

(6)故障装备维修。对通电调试或质量控制检测中发现的性能异常或故障装备进行维修,修复后须再次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入库储存。

1.5出库检验

出库检验是战储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在按相关规定严格履行出库手续的基础上,还应认真做好数量核对、质量检验和包装检查,确保出库配发装备数量准确、质量合格、包装完好。

(1)数量核对。依据上级业务部门的指示、通知、分配计划表或规定的正式凭证进行,对出库装备的品名、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应进行核对和复核,做到单货相符、数量准确。

(2)质量检验。首先,根据装箱清单检查厂家检验报告(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电源线、心电电极和缆线、血氧饱和度探头和缆线、无创血压袖带和缆线等技术资料、附件是否齐全。其次,检查打印纸、心电电极片、电池等配件耗材实物及维护保养记录,一般应保证打印纸、心电电极片等耗材距失效期6个月以上,电池出厂时间为2a以内。最后,检查技术保障机构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对报告日期在1a以内的,通电检查机器性能;对报告日期超出1a以上的,不仅要通电检查机器性能,还要联系药品仪器检验所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并将检测报告装箱。

(3)包装检查。装备包装应完整,存在破损、受潮、水浸、油污等异状的包装必须调换。应认真做好出库检验记录,对存在装备缺件、资料缺失、配件耗材缺失或过效期、性能异常或检测不合格等问题的装备,应严禁出库并及时上报,采取检修、配件耗材更换等相应处理措施,完成后再次检验合格方可按规定出库或继续储存。对无法恢复性能的装备,应按程序申请报废。

2参数监护仪质量检测

2.1检测依据

《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试行)》。2.2检测仪器多参数患者模拟器1台,血氧饱和度检测仪1台,无创血压检测仪1台。

2.3检测方法

2.3.1参数设置与功能检查

正确连接检测仪器和被检多参数监护仪,打开监护仪的各待检参数监护功能,根据检测项目选择监护仪工作模式,如新生儿模式、成人模式。合理设置监护仪的参数报警上下限,打开心律失常报警检测功能。检查监护仪交流电源连接和电源指示是否正常,防止内置电池电量耗尽自动关机。

2.3.2心率检测

依次设置参数患者模拟器输出30、60、100、120和180次/min心率信号,记录监护仪心率示值,按下式计算心率示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为±(显示值的5%+1)次/min。δHR=HR-HR0HR0×100%式中:δHR为心率示值误差;HR0为参数患者模拟器设定心率值;HR为被检设备显示心率值。

2.3.3呼吸频率检测

在多参数患者模拟器中,设置呼吸检测项目基线阻抗为500Ω,阻抗变化率为3Ω,设置模拟器依次输出15、20、40、60、80次/min的呼吸信号,记录监护仪呼吸频率示值,误差计算方法同心率示值误差。呼吸频率最大允许误差为±显示值的3%。

2.3.4过压保护测试

监护仪工作在成人模式,设置无创血压检测仪输出血压为330mmHg(1mmHg=133.322Pa),观察监护仪在输入血压达到330mmHg前有无迅速放气功能;监护仪工作在新生儿模式,设置无创血压检测仪输出血压为165mmHg,观察监护仪在输入血压达到165mmHg前有无迅速放气功能。

2.3.5无创血压示值检测

设置无创血压检测仪依次输出60/30(40)、80/50(60)、100/65(76)、120/80(93)及150/100(116)mmHg共5组模拟收缩压/舒张压,或选择相近的其他参数,记录监护仪上收缩压/舒张压示值,按下式计算误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mmHg。ΔpS(D)=pS(D)-pS(D)0式中:ΔpS(D)为收缩压(或舒张压)的误差;pS(D)为实际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pS(D)0为设定输出的收缩压(或舒张压)。

2.3.6漏气率检测

无创血压检测仪设置为漏气测试工作模式,设置预设压力为220mmHg,袖带内压力上升至200mmHg,等待1min后,开始观察和计算设备漏气率。漏气率应不大于6mmHg/min。

2.3.7血氧饱和度

依次设置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血氧饱和度为85%、88%、90%、98%、100%,记录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示值。血氧饱和度误差计算方法同心率示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为±3%。测量血氧饱和度参数时,应注意根据不同厂家监护仪的血氧模块选择相应的血氧检测曲线。

3结果

2006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特点,与储备仓库密切协作,积极开展多参数监护仪等战储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法和保障方案研究,并将RFID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到战储卫生装备质量管理全过程[7],努力推进实现战储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圆满完成了专业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检测、试剂耗材轮换和老旧物资质量鉴定等各项年度和应急保障任务,有力保证了军区战储卫生装备质量完好率。

4结论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2

关键词: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施工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满足《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需要对加油站进行油气回收改造。为保证加油站油气回收工程项目设计规范、质量可靠、施工安全,便于监督、验收、结算,结合自己的工作浅谈油气回收改造工程的一些认识,希望为其他即将开展油气回收改造的单位提供些许帮助。

一、加油站油气回收基本概念。

一次油气回收:即卸油油气回收,是指将油罐车卸油时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方式收集到油罐车内。

二次油气回收:是指加油机对汽车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通过油气回收设备回收到加油站油罐内。

三次油气回收:由于二次油气回收过程中收集到的油气体积经常比出油量大,以及由于小呼吸等因素造成罐压上升,此时油气将通过呼吸阀排放;为防止二次污染,在呼吸阀前端加装油气回收装置,对这部分油气的处理称为三次油气回收。

关于加油站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的油气排放浓度,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第4.3.4 条规定,“处理装置的油气排放浓度应小于等于25g/m3。”加油站油气排放处理装置采用“冷凝”+“吸附”的集成工艺流程。

二、油气回收改造材料及设备选用。

(一)油气回收管道。

1.管道(除加油机内)的材料选用无缝钢管,材质为20#钢,执行标准GB/T8163--1999。

2.加油机内至加油机底部的连接管均为铜管。

3.管道规格114×5.0,89×4.5,60×4.0,10×1.0(铜管)

(二)穿线管。

电力电缆和仪表电缆穿线管均采用镀锌钢管,电力电缆穿线管选用C25;仪表电缆穿线管选用C20,管壁厚度不小于2mm。

(三)设备。

油气回收加油机真空泵、加油枪、加油管、拉断阀等设备在销售公司统一招投标后中标供应商中选择,由建设单位统一采购。

1.呼吸阀选用H×F—IZ型全天侯阻火呼吸阀。

2.通气罩选用STZ-DN80。

3. 油气回收接头选用铝制A型DN80。

4.量油孔选用带锁侧开式量油孔,底部连接短管的法兰与量油孔法兰匹配。

5.积液罐采用无缝钢管加标准椭圆封头容积不小于80L,安全间距以油罐的标准考虑。罐体可靠接地,并预留接地端口便于抽油设施接地。

6.法兰选用凸面对焊钢制法兰(GB/T91151-2002)。

7.法兰垫片选用耐油橡胶石棉垫片(GB/T9126.2-88)PN1.6MPa。

8.埋地管线防腐材料采用加强级防腐型

9.油气回收系统工程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和材质单,由施工单位整理保存,项目验收前一并交予建设单位。

三、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施工管理。

(一)土建工程

1.混凝土路面一般开挖宽度为(作业面除外)为350—500MM,深度大于500MM。

2.开挖混凝土地面首先采用开缝机开缝,手动机械开凿,人工清理,一般地面以及混凝土以下的部分土层均采用人工开挖,以避免破坏地下的油、水管线或电缆通信线路。

3.开挖地面达到要求深度后应将地基找平夯实并做素混凝土基础。

4.拆挖油罐挡土墙,油罐罐井应减少作业量和破损量,管线敷设完成后,应该恢复完好。

5.设备基础、罐井、阀门等按图施工,符合设计要求。4.3 管道工程

(二)管道焊接。

1.管道焊缝外观应成型良好,与母材圆滑过度,宽度以每侧盖过坡口2mm为宜,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飞溅存在。

(2)管道焊缝咬肉深度不应大于0.5mm,连续咬肉长度不大于100mm,且焊缝两侧咬肉总长不应大于焊缝全长的10%。

(3)焊缝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焊缝余高不应大于2mm。

2.管道防腐:管道采用电动砂轮和手工除锈达到二级,地上管道均刷防锈底漆两遍,面漆两遍;埋地工艺管道的外表面采用加强级防腐。

3.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压力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系统的压力试验宜以洁净水进行(奥氏体不锈钢管道以水作试验介质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mg/l),油品管道试验压力应为0.9MPa,气体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0.2MPa;

(2)管道系统也可采用氮气进行压力试验,但应有经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的安全措施,油品管道的气压试验压力应为0.69MPa,气体管道的气压试验压力应为管道设计压力的1.15倍;

(3)压力试验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4.管道坡度

为确保管道坡度不小于1%,应每2米对管道进行一次检验,并做好记录。

5.管道的吹扫

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吹扫,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参与冲洗或吹扫的设备应隔离。

(2)吹扫压力不得超过设备和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空气流速不得小于20m/s.

(3)空气吹风时,应在排出口设白色油漆靶检查,以5min内靶上无铁锈及其他杂物颗粒为合格。

(三)电气施工

1.油气回收装置控制器由油气成套设备厂家提供。

2.新增油气回收设备控制箱的电源由原配电柜引来,电源线为VV—5*4,电缆均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

3.导线盒内不许存在接线头,设备与钢管,管路与电气设备连接困难处应装设防爆挠性连接管。

(四)安全施工

1.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为施工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加油站站长为现场监管人,共同对施工安全负责。

2.在临时用电、动火、破土作业前,必须办理相关作业票,根据作业票的要求落实防护措施。

3.用电人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实施用电作业。

4.电气线路的敷设、设备设施的安装及日常检维修作业时,必须指定专人进行监护。

5.必须保障各种电气线路和设备设施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并定期指定专人进行检查。

四、加油站油气回收工程项目验收。

油气回收工程项目的验收分为分步验收和整体验收,分步验收是指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验收(含隐蔽工程验收);整体验收是指油气回收系统全部安装完成后,对整个系统的验收。

(一)分步验收

1.分步验收由施工项目负责人人员、监理、施工等单位根据施工的进展,按施工的要求进行验收并签字。如管道的试压、焊接、防腐,管沟回填、夯实等隐蔽工程。

2.管线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做好加油机上油管线的气密性检验;管线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负责对油气回收管线的气密性和液阻等进行检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在现场验收。

3.二次设备安装前,设备供应商对管线气密性和液阻进行检测,不合格的由施工方负责整改。

4.所有设备安装完成且油罐、管线封闭后,施工单位对油罐管线进行整体系统气密性试验。

5.改造后的加油机必须取得资质单位颁发的整机防爆合格证和计量检测合格报告。

(二)整体验收

1.由工程验收小组组织对油气回收工程项目按工程验收管理办法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2.加油站投产后,二次设备供应商依据《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进行液阻、气密性、气液比进行系统检测,并按附录F出具检测报告。

(三)环保(取证)验收

1.组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照《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2.液阻检测(凝析液体滞留在油气管线内或因其他原因造成气体通过管线时的阻力):加油油气回收管线液阻检测值应小于表1规定的最大压力限值。液阻应每年检测1次。

3.密闭性检测(油气回收系统在一定气体压力状态下的密闭程度):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压力检测值应大于等于表 2 规定的最小剩余压力限值。密闭性应每年检测1次。

4.气液比检测(计量的气体体积与加油机同时计量的汽油体积的比值为气液比。气液比的检测油气回收系统的回收效果。):(1.0≤气液比≥1.2)

5.环保验收流程。

(1)在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完工并调试正常后30日内,提交试运行(试运行期限为60天)及验收检测申请、油气回收治理工程报告表和油气回收治理工程自检报告(加油站)。

(2)市环保部门对申请试运行及验收检测的加油站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后,对油气回收治理工程试运行及验收检测申请表签署意见。

在获得检测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向市环保部门提交验收申请表及以下材料:验收检测报告、油气回收治理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油气回收设备供应商资质文件、计量检定报告、安全评估报告、防爆合格证等。

市环保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按照验收技术规范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检查,对符合条件并通过验收检测的单位,发放油气回收治理环保验收合格通知书,并将验收材料进行备案。油气回收治理环保验收合格通知书的有效期为一年。

6.验收的技术资料。

(1)设计资料:1.油气回收系统施工图;2.图纸会审记录;3.设计变更记录;4.工程竣工图。

(2)设备资料:1.加油油气回收设备清单及技术说明书;2.加油油气回收设备气液比自检报告;3.油气回收系统分项密闭性自检报告;4.油气排放处理装置清单及技术说明书;5.油气排放处理装置排放浓度自检报告;6.地下油气回收管道液阻自检报告;7.设备安装确认单;8 .加油机改造后的防爆合格证。

(3)施工资料:1.施工单位资质文件及证照复印件;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工期、质量目标;3.开工报告;4.岗位工种作业证复印件;5.特殊作业许可证;6.监理报告;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8.施工交底记录;9.竣工报告。

参考文献:

[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2]《油气回收系统工程技术导则加油站篇》(Q/SH0117-2007)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3

一、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然而这一步骤却往往不被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的第一阶段

1.了解被检单位的情况。这是一件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制定检测方案、签订协议、检测实施等后续工作的铺垫。对被检单位的了解不一定要非常详细,但至少应了解其大概情况,如具体地址、规模、性质、类型等。

可以通过下列渠道了解被检单位的情况:①查看过去的档案资料;②询问、打听;③直接打电话询问等。

2.预备知识。①简单了解和掌握与被检单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查看有关的书籍、资料或请教内行人士。②熟练掌握有关的规范、规定,包括国家标准规范、行业规范、国际规范(如IEC、IEEE的有关规定)以及有关的安全程序、操作规程等。

3.人员的配备。根据企业的性质、行业特点,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检测技术人员。

4.工具和仪器的准备。不同的设备、设施所需的检测设备也不同,如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下测量接地电阻,最好使用脉冲电阻表,而不要用摇表。熟练掌握所需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仪器的基本性能,并掌握仪器的危险等级、污染等级等特性,以在实际运用中多加注意。另外,交通工具的准备、检查安全装备的配带等也很必要。

5.思想准备。要充分考虑到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或解决方法。如在土质不良的环境下测量接地电阻、检测场所可能出现危险、检测仪器可能损坏等等。

(二)前期准备的第二阶段(准实施阶段)

1.检订检测协议或合同。协议或合同的内容要检测方、被检方双方商定,要符合《合同法》等有关法规,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有些情况下,口头达成协议也是允许的。

2.制定检测方案。方案要尽量定得细一些。

二、检测的实施

这一阶段是检测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为辛苦繁顼的部分。

1.主动同被检单位(或称客户)出示有关证件和文件。证件包括工作证、上岗证、执法证、收费员证、电工证等,各地的情况不一样,证件的种类也有所不同。如果不主动出示证件,有些被检单位也会要求查看的,这是被检单位的权利。主动向被检单位出示证件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是防雷检测规范化中的不可缺少的一步。文件一般包括检测协议或合同、法规性文件、地方法规、《气象法》、规范等。如果在工作中把这些文件都带齐全则显得累赘,可以根据被检单位的需要而有选择地提供。

2.查看有关图纸、询问有关情况。防雷装置有些是隐蔽工程,在检测中是不可能检测到的,如地网的做法、屏蔽的网格尺寸、墙内或地下接地体、引下线及其材料规格等。这就需要通过查看图纸、询问等方式来获得有关情况。

3.实施检测。检测可分为检查和测量两部分,检查是定性的,而测量则是定量的。检查的项目比较多,有几十项甚至上百项之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测量项目则相对少一些,主要有接地电阻值、避雷带和引下线的截面积、焊接或绑扎长度、引下线的间隔距离、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电涌保护器的引线长度、强弱电的接地情况、土壤电阻率等,其中有些项目则需要通过计算得出结论。检测结果和数值务必记录清楚,便于整理。请被检单位的有关负责人陪同检测,则可以少走弯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现场报告或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在检测结束后,在现场马上写出现场报告或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做法,有不少地方采用,这样有利于隐患被尽快地整改。但这种形式的报告或通知书不宜做为检测的最终报告,因为一是这种报告不够正式规范;二是不利于存档管理。

三、总结和复检

1.整理检测的数据和结果。对所测数据进行误差订正,一般仪器所测得的数值都需要进行误差订正;进行必要的计算。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应找出相应的规范中的内容,并将规范的要求和问题一起写进报告。

2.写出隐患的整改方法、措施或方案,这是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报告的填写。填写要规范,一般一式两份或多份,便于检测单位和被检单位存档。

4.报告的签发。报告填写完毕后,报送技术负责人审核,审核无误后,由技术负责人签发。报告的发放要有严格的登记制度。

5.报告的存档。将报告进行编号(报告的编号工作也可以在报告的签发之前进行)、分类、存档。

6.如果在检测中发现存在隐患,应责令被检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应进行复检,复检的程序基本同上。

四、注意事项

1.遵守被检单位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方面的规定。

2.要有安全意识,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被检设备的安全,要考虑到检测设备可能造成的污染、噪声、高压等,应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

3.保守被检单位的机密或经济秘密。有时候可能涉及到被检单位的一些机密或经济秘密,应严格保密。

4.不能只检测外部防雷装置或措施,而忽视对内部防雷的检测。

5.不能只注重测量项目的测量而忽视对检查项目的检查。

6.检测的依据应该是最新的规范。近几年新规范的出版越来越频繁,老规范的修改周期也越来越短,检测技术人员应加强对最新规范的学习。

参考文献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4

关键词: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践

就新建建筑物中的防雷装置开展检测工作而言,如何促进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从建筑物本身的情况来介入施工品质、安装技术等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得到相应的技术材料,从而了解建筑物防雷装置依据设计、技术要求,如何施工。近年来,不同防护级别的防雷建筑物的防雷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对如何消除建筑防雷隐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1 防雷装置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接闪器由拦截闪电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构成。接闪器使用的材料、规格,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在检测验收工作中,经常发现接闪器的施工存在以下误区:

1.1 接闪带及网格

依据相关防雷设计的有关规定对闪带固定支架总体高度已经调整为大于150mm的范围内,并将相应的接闪率也加以提高,诸多人员依然依据老的规定进行,固定支架所设置的高度保持在100mm,这是不符合新的要求的。相关人员在对接闪带网格使用暗敷的形式,采取屋面梁板筋当作相应的跨接线,然而钢筋不能和相应的引下线、接闪带等呈现出电气贯通的状态,并且钢筋两边没有和接闪带相连,采取这种安装手段,没有形成相应的接闪带网格。正确的施工手段是在焊接的过程中钢筋两侧应当和闪带双面进行焊接,焊接所搭接的长度应当大于圆钢直径的6倍。

1.2 接闪杆

当新建建筑物中存在相应的金属、非金属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采取独立接闪杆的形式进行保护。对施工流程来说,诸多时候采取独立接闪杆进行保护,然而往往由于接闪杆和保护物之间存在的距离而忽视掉。相关人员在竣工验收的时候往往发生接闪杆距离保护物只存在一米两米的范围,和实际规定的要求相差太多;施工中也没有对接闪杆与屋面接闪带进行焊接的距离引起重视,经常将接闪杆与接闪带距离焊接1处。

2 工作程序

在我国颁布了防雷法律法规在实际工程的有效开展下,防雷减灾的事业逐渐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前进,走向法制化的轨道上。而防雷检测站所开具的相关报告已经逐渐演变成竣工验收工作中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该监测站怎样在具体的工作中实现规范的目的,尤其是对建筑物检测方面提供方便,提供客观、准确的报告是当前相关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面呈现出建筑物防雷装置中所具有的安全性和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安装状况,也是相关气象主管机构需要掌握的一手资料。

防雷装置的安全性能已经逐渐检测实现规范化的目的,然而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在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如何开展宣传工作、如何处理合作不协调的情况等。例如,相关人员到达指定地点进行检测以后,不能很好地处理有关负责方之间的关系,严重的都不清楚防雷检测工作内容是什么,还有的人员误将防雷检测当作接地阻值等。又例如:检测报告和具体的工作情况存在脱节的现象,倘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相关人员可以利用检测工作对其整个流程进行控制,确保所得到的检测报告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并且在具体的实践的过程中加以完善。依据相关检测的情况来看,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检测流程,即:签订检测协议检测前的技术交底防雷装置检测过程质量控制及时提供检测报告资料及时归档。

检测协议是双方履行法律法规职责、防雷减灾义务的体现,必须依据《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协议书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项目名称及明确项目的工作范围;②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③检测内容、检测起止日期,检测报告交付日期;④双方违约责任。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建设单位委托人时,人必须出具法人委托证明书。

3 检测技术交底

3.1 检测技术交底解决的问题

施工单位应当向检测单位表明依据相应的图纸内容中的细节、计划等开展施工;例如敷设地网、施工手段的选择、防雷装置所应用的材料是否存在合格的情况等方面。与检测单位商就可以对施工现场的检测时间进行商讨,并和相关建设方、监理方之间所存在的配合情况进行交流;例如:基础部分、电施部分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当分段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检测预约。

3.2 技术交底会议

由业主主持,参加部门有施工监理、施工方、检测单位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以下问题:

①防雷装置检测受委托单位,负责对该项目防雷装置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参与建设的各方必须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②在检测过程中,相关方不配合时,造成的不良后果由施工方负责。③检测站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因检测单位违反相关规定造成损失的,由检测单位负责。④检测站交付需要协调方填写的施工过程资料(施工记录、隐蔽施工记录)。⑤确定检测站现场检测技术负责人,明确其职责、义务。

4 检查准备

4.1 检测计划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现场相关人员进行制定的,并且以书面的方式告知施工方、建设方等,所告知的内容是施工进度到哪里、那一步流程等,这时施工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开展检测工作,并如实的做好详细的记载。

4.2 项目熟悉

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检查的项目做到游刃有余,就技术说明而言,这个环节是需要熟悉的关键所在,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这样就需要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我国所颁布的相关要求执行。

4.3 责任落实

由于防雷装置施工项目的开展情况,主要的负责方是土建施工方,遵循城市守信的工作理念,依据检测协议上面的规定,检测单位应当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个人头上,从而确保在检验的过程中可以使相关资料达到完整的目的,使防雷装置满足国家相关规定。

4.4 检测记录表格准备

对于检测记录表格的准确来说,相关负责单位可以依据新建建筑物的实际状况,应当具备一套从制定检测方案一直到工程竣工的表格,并且指定专业的人员进行存放、保管。

5 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所^防雷装置检测过程控制简单的说是相关单位在对防雷装置开展施工的时候应当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做到规范的开展。不管是哪个流程都需要依据有关制度做到防雷装置的检测、测量等,等到相关人员在现场检查完成以后,还需要经过经历严格的复合流程,确保检测所获得的数据、相应的报告里面的任何一个内容都可以达到真实的目的,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也一定要具有准确性。在使用科学完整的检测系统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相关单位对检测质量所得到的结果发生投诉的情况。施工各阶段都应按照经审核批准的图纸进行检测,依据相关规范和图集检测用做防雷装置的材料、规格、焊接质量。

5.1 基础接地体(桩、承台、地梁)焊接、绑扎完成,基础接地体与引下线焊接完成,应进行检查,经常发现的问题是地梁两根主筋在通长焊接成闭合环做为接地装置时,由于疏忽出现交叉焊,以及引下线位置错误等。应注意检查以下内容:

(1)桩。①检查桩主筋接地电阻平衡度,要求平衡度为1。②桩的深度及桩主筋直径。③利用桩主筋数,一般为4条或2条。④测试单桩的接地电阻,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Ψ。

(2)承台。①检测承台与桩主筋(用作防雷垂直地极)的连接情况。②要求桩主筋(2条以上)与承台配筋上、下层搭接焊,焊缝长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6倍。③检测承台与引下线主筋的连接,焊缝长度应大于6d。

(3)地梁。①检测地梁主筋与引下线柱筋的连接,按设计图纸要求,柱内的两条对角主筋(>Υ16)作防雷引下线,柱内引下线钢筋应与地梁内用作水平接地极的主筋焊接,焊缝长度应大于6d。②地梁与地梁之间的主筋连接,利用地梁不少于两条面筋(或底筋)作通长焊接,焊缝长度大于6d,检查是否形成闭合环。

5.2 建筑物施工到±0时,应检测引下线和预留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补打人工接地极。在这一阶段应注意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施工情况,常见错误是施工中等电位端子有预留,但是未与地板内主筋以及圈梁内主筋连接,甚至有的未与金属暖、水管道连接,这种等电位端子型同虚设,应该严格按相关图集的施工要求进行。

5.3 首层均压环焊接完成时要检测均压环的材料以及与引下线的焊接情况,特别注意引下线的位置是否正确,均压环与外墙金属门窗等电位的连接板设置是否正确。这一阶段的错误将给未来金属门窗的防侧击雷措施埋下隐患。

5.4 最顶层板筋绑扎焊接、天面避雷网格焊接完成时,应检查引下线位置、与网格的连接情况、网格布设的大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注意的是金属屋面应检查厚度和与引下线的连接情况。在未来预设在避雷带之上安装铝塑板等装饰物时应提前检查避雷带与引下线以及装饰物的连接情况,避免竣工时发现错误无法整改。

5.5 竣工检测要在配电系统安装结束后开始,结合分阶段检测的项目,自下而上、由外到里逐项进行。分以下几个具体项目:

(1)接地装置测试口接地电阻值的测量。(2)配电系统检测总配电箱以及风机、电梯、泵房、航空灯、照明等分配电箱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检查安装的电涌保护器型号、规格、连接线使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检测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与防雷装置的连接情况以及进出建筑的信息线缆(电话、有线电视等)保护钢管或铠装金属外皮的屏蔽接地情况。(4)卫生间等电位连接端子以及与其内PE线是否做好电气连接。(5)滚球半径以上应检测外墙上大型金属体、金属门窗的接地情况。电梯机房应检测电梯轨道、线槽、底座的接地情况。(6)天面除检查避雷带与引下线的连接外,应注意屋角、屋脊、屋檐、飘台的防护,以及突出天面的金属体、非金属体是否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

结束语

总的来说,本文从上面几个方面来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的具体实践内容进行了分析,可以得知:对于新建建筑物中所使用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这样就要求相关检测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不断的探索、创新,而相关单位倘若想要真正意义上想要把这项工作开展到位,那么就应当使检测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这会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在多次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创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景华颖.浅谈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6).

[2]潘忠.对防雷检测工作中几个实际问题的探讨[J].青海气象,2010(02).

[3]李波,刘艳红,李晶晶,张冠俭,周玉兰.浅析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J].科技资讯,2010(26).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5

关键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管理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日渐完善对系统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为我国的水利调度和防汛等工作提高精准的数据,促进各流域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构成和分类概述

目前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有效利用,其是水利事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由水文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RTU)、数据传输信道、通信设备、应用软件、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构成,其分类主要是按信息传输和所处不同位置来划分,其中按照信息传输方式可划分为有线传输(ISDN)、公用电话线(PSTN)、无线传输短波、超短波(UHF/VHF)、卫星和移动短信(GSM、CDMA、GPRS)等;按照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所处的不同位置又可将系统分为遥测站、中继站(地面站、网管中心)和中心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以及预报和江河、水库和该流域的降雨量、水位以及流量等水情信息,该系统将计算机、电子、通信、遥感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综合起来,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实现各个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有效应用对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管理

2.1 加强系统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第一,制定全面、科学的运行规范。为了保障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管理部门应综合分析该系统所辖区域的具体实况,制定出全面、科学并行之有效的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和系统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将运行规范贯穿于系统运行、操作、管理以及故障维修等各个工作环节当中,使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在负责本岗位职责时有章可循,通过严格落实规范要求和标准保障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都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精准的数据。第二,编制详细的系统运行报告。为了更详细地掌握和了解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运行情况,系统的操作、管理以及维修部门要相互配合,编制详细的系统运行报告,系统运行报告主要由系统的每日运行报告、月度运行报告、年度运行报告以及汛期运行报告组成,运行报告的内容要包含遥测站系统的通信情况、故障及处理情况、数据精度分析、系统尚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等。汛期运行报告要格外地注意,做好汛前和汛后的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和统计,保障汛期的水文测报的精度。通过分析、总结以及比较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运行报告可以基本掌握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为水利部门提供准确的水文情报。

2.2 完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管理机构的建设

如今,科学的发展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都推动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大规模建立,从而转变了系统中信息量和信息传输机制,使基层中心站(分局)的管理、运维等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其工作重点逐渐细化到水情数据的甄别、统计、处理以及对设备的运维和管理。面对新形势下的系统运行管理主要应从以下两点进行相应的完善:首先,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管理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基层中心站(分局)中设立由专业、专职人员负责系统管理的机构或部门,根据系统运行的相关规范标准和要求,制定管理部门和个人的岗位职责并具体明确,同时配备系统巡检必须的设备和备品备件,专项负责辖区范围内的自动测报系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其次,转变信息传输模式,有效缓解基层中心站(分局)的管理压力。遥测站采集到的水文数据直接传输到中心站(省一级),由省一级中心站再将数据分发,这样可减轻中间环节的数据管理压力,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有效缩短了基层中心站(分局)的工作时间,同时进一步提高省级中心站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2.3 加强系统的定期巡检维护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有定期巡检和维护来保证,因此应建立健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定期巡检维护体制,确保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定期巡检维护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因此在系统的中心站应配置相关的巡检、维护机械设备和工具,包括仪表和备件等,从而为遥测站的检修工作提供方便,保障遥测站的检修工作能够及时、高效地完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定期巡检和维护工作主要是检查遥测站外部设备、天线以及遥测终端机等装置,保障遥测站外部设备的良好性能;天线附近不存在遮挡信号的障碍物;遥测终端机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规范标准。同时清洁设备外部、太阳能光板、天线并对这些关键部位进行除尘作业;对雨量筒、雨量漏斗以及雨量翻斗进行灰尘和污物的清理工作,保障这些设施的精度;调整雨量计翻斗的限位螺丝,利用量杯来校核雨量计精度,加水测试雨量计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通过加强系统的定期巡检和维护,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总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作为水文预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水利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其运行管理,有利于为相关决策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和信息,提高防汛和调度及充分利用水资源等水利工程综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嘉鑫.天古崖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1.

[2]杨晓华.基于WEB的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12.

[3]张国学,彭凌.三峡枢纽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人民长江,2011,10:70-72.

[4]杨学伟,魏玲,杨延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新思路探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1,05:74-76.

电线常规检测报告范文6

关键词:起重机械;老旧机械;安全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TH213 文献标识码:A

上海电力机械厂,是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上海电建)下属的机械制造企业,近30年来为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制造大量超大型塔式起重机,经统计制造FZQ1250(50t)自攀式起重C26台,FZQ2000(80t)自攀式起重机17台,QTZ2500(140t)10余台。上海电建所属上海电力安装一公司、二公司、福建电建公司和青海火电公司拥有上述各种型号塔身起重机20余台,FZQ系列和QTZ系列塔式起重机是大型电站锅炉安装施工的专用起重机械,目前作为电站施工主力塔机使用。

超过15年的起重机械,电建行业一般称为老旧起重机械;部分老旧起重机械金属结构锈蚀、机械磨损、电气设备老化、起重性能下降,会影响起重机械在电站建设中的安全使用。2011年,上海电建基于所拥有的4台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服役已接近20余年,同类型其他规格起重机械也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为确保塔机在电站建设工程中安全使用,上海电建充分发挥产品制造技术优势和电建行业焊接检验手段,在2011年开始先后组织上海电力安装一公司、二公司对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进行专项检测,对该起重机进行安全评价。

通过有效的手段和科学方法对该起重机械进行检查检测,充分了解老旧起重机械实际情况,并开展针对性整治活动,是上海电建对公司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要举措。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为上海电建对老旧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提供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在后来开展的门式起重机安全评价中得到应用,也可在全国电建行业同类型起重机安全检测评估中推广使用。

一、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组织

(一)成立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工作小组

电力安装工程公司组织成立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小组,公司主管机械的副总经理任工作小组组长,公司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工程管理部主管机械副经理、机械施工分公司经理、主任工程师、焊接监督站主任为安全评价工作小组成员。

(二)组织分工

1.机械分管副总经理组织对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进行安全评价,批准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报告。

2.总工程师室对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的安全评价进行技术监督和指导,审核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报告。

3.工程管理部审核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计划;组织实施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编制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报告。

4.机械施工分公司编制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计划,提出无损检测的具置和数量;组织对评价的起重机检查、测量,组织进行负荷试验;组织完成本部门所进行的安全评价检查检测记录。

5.金属监督站负责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的无损检测工作,并做好检测记录、出具检测报告。

二、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性评价内容和方法

(一)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性评价基本要求

1.起重机钢结构安全评价检测点的选择

(1)起重机重要结构件的关键受力部位;(2)制造厂确定高应力和低疲劳寿命区域及应力明显集中的部位;(3)目测检查存在可见裂纹、严重锈蚀、磨损、变形等部位;(4)钢结构承受交变荷载、高应力区的焊接部位等。

2.安全评价方法

(1)目测检查:通过目测全面检查钢结构的表面锈蚀、磨损、裂纹和变形等,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拍摄留存,对发现的缺陷或可疑部位做出标记,并应进一步检测评价;(2)厚度测量:采用测厚仪器、厚度测量卡尺等计量器具等工具测量结构件的实际厚度;(3)直线度等形位偏差测量:用卷尺、经纬仪、直尺、钢丝等器具进行测量;(4)采用无损检测:分别为磁粉检测(MT)、超声检测(UT)和射线照相检测(RT);(5)机械电气检查:对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的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包括控制)、电气控制和安全装置进行安全评价检查;(6)负荷试验:通过负荷试验检验起重机钢结构、主要零部件的承载能力、机械性能、控制系统可靠性及各安全装置的工作有效性。

(二)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具体内容

1.结构件锈蚀检测

(1)结构件锈蚀检测应包括下列部位:

(a)起重机吊臂主弦杆;(b)回转平台、卷扬机平台及相关的销座、轴;(c)人字架及相关的销座、轴;(d)抱攀及相关销座、轴;(e)塔机底座、塔身、连接封头、压道筒体、上下顶升环梁等锈蚀检查;(f)回转支承座连接处;(g)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

(2)锈蚀检测数量要求

(a)臂架节全数目测,每节臂架节主弦杆检测不得少于两处;(b)回转平台、卷扬机平台全数目测,每件检测不少于两处,销座、轴检测不少1处;(c)“人”字架全数目测,锈蚀检查不少于两处,销座、轴磨损检测不少于1处;(d)塔机底座、塔身、连接封头、压道筒体、上下顶升环梁等锈蚀全数目测检查,锈蚀检测不少于30%,每节检测不少于1处;(e)抱攀全数目测检查,销座、轴磨损检测不少于1处;(f)上下回转支承座连接处抽检各不得少于1处;(g)目测发现其他重要结构件严重锈蚀部位进行全数检测;(h)当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加倍对同类部位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同类部位全数检测。

(3)锈蚀检测方法

(a)设备未安装前,对待检测部位去除油漆、污垢和浮锈等;(b)采用测厚仪器、厚度测量卡尺等计量器具等工具测量结构件的实际厚度。

2.结构件裂纹检测

(1)检测部位

(a)回D平台支承座主要受力焊缝及变截面使应力集中部位的焊缝;(b)起重机吊臂根部焊缝、主弦杆与法兰连接的焊缝;(c)回转平台、卷扬机平台结构主要连接焊缝及两个平台连接的轴座焊缝部位;(d)“人”字架结构主要连接焊缝,销座连接焊缝;(e)塔机底座、塔身、封头、压道筒体、上下顶升环梁主焊接检查;(f)抱攀焊缝检查;(g)目测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

(2)检测数量要求

(a)回转平台支承座主要受力焊缝及变截面使应力集中部位的焊缝不少于两点;(b)起重机吊臂根部焊缝不少于1点,每节主弦杆法兰连接焊缝不少于1点;(c)回转平台、卷扬机平台主结构连接焊缝各不少于1点,二个平台相互连接的轴座焊缝不少于1处;(d)“人”字架主焊缝、销座焊缝各不少于1点;(e)十字底座、连接封头、压道筒体、上下顶升环梁主焊接各不少于1点,筒身全部目测检查,30%抽查,抽查塔身每节不少于1处;(f)抱攀焊缝目测检查;(g)当检测发现不合格的,应加倍对同类焊缝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应对同类焊缝全数检测。

(3)结构裂缝检测方法

(a)设备未安装前,对待检测部位去除油漆、污垢和浮锈等;(b)可采用MT、UT或RT检测等方法进行无损检测。

3.起重机结构件变形检测

(1)变形检测内容

(a)起重机吊臂、“人”字架等主弦杆、支撑杆、拉杆的直线度偏差;(b)塔机底梁、塔身等法兰平面度、加强筋板等变形情况,测量塔身垂直度;(c)有明显变形的其他构件。

(2)变形检测数量要求

(a)全数目测塔机塔身,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全数检测;目测未见异常的塔身,随机不少于30%法兰平面抽查测量;(b)全数目测起重机吊臂,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全数检测;对目测未见异常吊臂,每节测量1根主弦杆和1根斜撑杆的的直线度;(c)目测起重机结构件可疑的其他重要部位,全数检测;(d)当检测发现不合格时,应加倍对同类部位进行抽查;如再次发现不合格,应全数检测同类型构件。

(3)变形检测方法:

(a)设备未安装前,对待检测构件应采用直尺、卷尺、钢丝等器具进行测量直线度偏差及对角线偏差;(b)设备组装后,应采用经纬仪测量塔身的垂直度偏差。

4.销轴与轴孔磨损及变形检测

(1)磨损变形检测部位

(a)目测发现有明显磨损及变形的重要结构件销轴与轴孔;(b)起重机吊臂根部、头部滑轮的销轴与轴孔;(c)“人”字架根部、拉杆连接等销轴与轴孔;(d)其他经常承受动载荷的销轴与轴孔。

(2)磨损变形检测方法

轴销未安装状态,采用游标卡尺、内外卡钳等计量器具测量销轴与轴孔的实际尺寸。

5.机械、液压零部件检查检测

(1)零部件检查检测内容

(a)机械部件检查检测:主要对螺栓、钢丝绳、卷筒、滑轮、制动器、联轴器、变速箱、吊钩等零部件检查检测;(b)液压零部件检查检测:油泵、油马达、油缸、各种控制阀、液压管路、油箱等液压元件和零部件的检查检测。

(2)检查检测方法

(a)在设备解体状态,应对机械主要零部件、液压零部件的目测检查;当目测有疑问时,应采用测量器具进行检验,钢丝绳可结合电磁仪器进行检测;(b)设备部件组装后,应通过载荷试验对整机及其主要零部件进行性能试验。

6.电气系统和安全装置(包括设施)检查检测

(1)检查检测内容

(a)电气系统包括电气控制元件、电气动力元件、电缆线等检查检测;(b)安全装置包括各类安全限位开关、重量(力矩)限制器、伸臂防后翻装置、钢丝绳防脱落装置、其他电气保护装置的检查检测;(c)防护设施包括走道、工作平台、栏杆、扶梯等安全设施的检查。

(2)检查检测方法

(a)在设备未安装时,应对安全装置、电气系统及等外观状态进行目测检查;当目测有疑问时,应采用电气测量器具进行检验;(b)设备安装后,应对整机进行目测检查,对安全装置进行空载检查,通过负荷试验对负载(力矩)限制器、电气系统进行功能检查,采用测量仪器检测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接地电阻等检查;(c)防护设施对走道、平台、栏杆、扶梯等安全设施目测检查。

7.负荷试验

负荷试验分目测、空载试验、动载试验和静载试验,具体试验方法不在此介绍。

(三)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判别

1.壁厚判别

(1)起重机重要结构件因锈蚀磨损引起壁厚减薄达到原壁厚10%时,应判为不合格。

(2)结构件静止连接的销孔、销轴的磨损大于3%应判为不合格。

(3)结构件转动的销孔、销轴的磨损大于5%应判为不合格。

2.裂缝判别

(1)当采用磁粉检测方法进行焊缝表面或近表面裂纹的探伤或采用超声检测方法进行焊缝内部探伤时,焊缝应达到行业标准《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 6061-2007和《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JB/T 6062-2007中规定的1级要求或焊缝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中规定的2级要求;根据焊缝的特征采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内部探伤时,应根据相应的检测标准进行合格判别;设计另有规定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判定。

(2)重要结构件表面发现裂纹的,该结构件应判为不合格。

3.变形判别

(1)重要结构件整体失稳时,该结构件应判为不合格。

(2)重要结构件主弦杆、斜杆直线度判别:

主弦杆直线度≤1‰时,结杆件合格;主弦杆直线度>1‰,结构件不合格。

斜杆直线度≤1/750时,结构件合格;斜杆直线度>1/750,结构件不合格。

4. 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整机合格判别

下列指标或项目合格,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应判为合格;但当出现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判定为整机不合格。

(a)重要结构件检测指标;(b)主要保证项目。

注:主要保证项目为:塔机机械、液压、电气主要零部件;主要电气控制系统及限位等安全装置;起重量(或力矩)限制器,安全监控系统等。

三、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管理

(一)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记录和报告

1.机械施工分公司和焊接监督站对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按照上述方法和要求,对塔机重要结构、机械(包括液压)零部件、电气控制系统、安全装置和设施经过检查检测和试验,并作好相应记录。

2.工程管理部根据检查检测结果,完成FZQ1250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价报告,并报总工程师审核,机械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3.FZQ1250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价报告由评价报告及附件组成。安全评价报告内容有:评价报告;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现场检查检测记录表;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基本信息表;起重机结构焊缝无损检测报告和结构壁厚报告。

(二)安全评价的有限期

FZQ1250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价的有效期限不超过3年。

参考文献

[1] GB 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S]

[2] GB/T 5031-2008,塔式起重机[S]

[3] GB 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