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范例6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范文1

王爱国教授出生于农民家庭,他始终以保持农民的宽厚质朴美德为荣;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他对待教学的态度上。他始终认为,讲好每一节课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爱的付出。他讲授的课程一直深受会计学子的欢迎。王爱国教授还非常重视教学工作中的“传、帮、带”。他经常邀请学院的老教授和讲课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辅导;学院内部的讲课大赛也已经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今年,他还主持启动了《中青年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2013~2020)》,以提升会计学院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王爱国教授担任会计学院院长之后的工作重心。他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根据“英语+计算机+专业知识+诚信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并创造性地发起和参与了山东财经大学的品牌教育特色——诚信教育,把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王爱国教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他认为:“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主要原因在于理论掌握不够扎实,知识面过于狭窄,以至于所学知识多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入的思考。写篇文章也多是泛泛而谈,缺乏新意。”他一再鼓励学生一定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思考问题,解放思想、敢想敢为、锤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他主持的会计学科先后被山东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认为“泰山学者”设岗专业、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部级特色专业;由他主持的“会计学教学团队”被确认为省级教学团队;由他主持的“会计综合实验中心”被确认为省级示范实验中心。今年,会计学专业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也顺利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起到了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及同类高校相关专业改革建设的作用。

在科研方面,王爱国教授曾出版过专著4部,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核心期刊上70余篇;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软科学课题1项,还主持过多项厅局级课题;获得过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爱国教授好与古哲为友,以学术为乐,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他办公室的书橱里,人文书籍占了很大一部分。他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应该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应该注重自然、人文和社会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高。中国不乏人文精神,从孔子的‘仁人’思想,到儒家对博学鸿儒、硕学闳才的追求;从对西方大学精神的向往,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的形成;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对‘格物、知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要求,到以培养‘有理想、有教养、有知识的人’为当下大学之根本目的,关键是要‘学、思、行’。”他率先垂范,为大学生作出了榜样。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范文2

一、老师要保持恒久强健的学习力。这点,从我们教学楼一楼入口处的墙上有八个大字,“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它的涵义。我曾就这一句请教过我们班比较优秀的学生,她告诉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学生勤奋学习而不满足,老师教导别人而不倦怠。不能不说她回答得很好,简直是太棒了,作为一个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答案。如果一个学校能达到那样的一个境界——学生和老师各得其所、各尽其职,那无疑是一所完美的学校!

可从语文老师咬文嚼字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那个答案还有所欠缺。论语原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大概是“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是同一个主语,是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自我审视和自我肯定,这无疑也可以成为我们这些后来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的标杆。于是,我们不难明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一个连贯性的动作,“学而不厌”排在“诲人不倦”的前面,说明“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想“诲人不倦”先得“学而不厌”,否则就成了“毁人不倦”。老师们,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一个停止学习的老师,可能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的某个错误放大了几十倍,这是一种潜在的病毒呀。

通过以上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疑与析,我们可以明了,学习对一个老师的重要性。有一句很著名的教育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我们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保证自己永远是满满的一桶水,而不会因为岁月的挥发而成为八分水,甚至成了半桶水。我们教师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保障自己一桶水的份量,同时也可以保证自己那桶水的质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老师的不断学习,有力地保障了水源的活性与清澈;我们老师的不断学习,可以让我们的“水”与时代接轨,为学生们所喜闻乐见;我们老师的不断学习,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可以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手段。我想,只有我们老师保持永久强健的学习力,才能更游刃有余地驾驭好课堂。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范文3

2、兢兢业业:形容做事情谨慎勤恳。出自《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雷如霆”;

3、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 勤奋 不知疲倦。出自《尚书》:“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4、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的用心的艰苦。出自韩愈《归彭城》诗:“郀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范文4

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范文5

考试只剩下3分钟啦,有的长长的吹了口气,如释重负;有的眉头紧皱,显得焦急厌烦,又无可奈何;有的连忙拿起卷子,开始进行检查核对......

“时间到了,收卷。”老师宣布说。考场上立刻响起了各种声音,同学们也表现出各种情态。有的潇洒地走出去,显得胸有成竹;有的慢慢腾腾地站起来,眼睛还盯着试卷;有的急三火四的加紧动作,赶忙添上几笔。收卷的老师距我只有两桌之隔了,而我的最后一道题再有半分钟才可大功告成。抓紧时间,争分夺秒,攻下这个城堡!可越急越添乱,本来很有把握的,这时却理不出头绪,真是乱了方寸。我那被同学们都喜欢的“真彩”牌笔在卷子上空犹豫不定,写不出枝言片语。我眼巴巴的看着老师“老师,就再给半分钟吧,就半分钟吧!”我的心里向老师暗暗的请求,浑身是汗。

对于老师和学生,我们古人有一个理想的标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是好学生,诲人不倦就是好老师。每当我做作业的时候,笔尖沙沙响,好像小鸟在对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励我说:“你不要紧张,勇攀高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范文6

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而不懂装懂之时,你告诉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我被生活琐事缠身,不愿承担而推脱他人之时,你告诉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我遇到应该做的事,而由于某些牵绊不能去做之时,你告诉我:“当仁,不让于师”。

走近你,就是走进论语,走进儒学文化。儒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影响着世代炎黄子孙。走近你,渗透人生真谛,学会处事原则。走近你,感世间百态,悟人生真谛。

走进你,才知你是如此的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少年时期的你,3岁失去了父亲,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长大,又在17岁时失去了母亲。可你却从不曾抱怨上天对你的不公。人生的不如意,也没有让你流入孤僻与冷酷,反而,你心怀远大志向,奔走于诸侯之间,挺起了你不屈的脊梁,也让世人看到了你的坚强。

走近你,才知你是如此的富有仁爱之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用了一生来践行。除此之外,记得你的学生樊迟曾问过你什么是“仁”,你回答“爱人”,爱别人,关爱别人就是“仁”。于是,在诸侯争战,中原大地尸横遍野之际,你竖起了仁爱的大旗,在乱世中奔走,高举你“仁”的旗帜。你留给了历史一个永恒的背影,历史也因你而熠熠生辉。

走近你,才知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你素以好学著称,因此对于各种知识,你都有极大的兴致,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是你真实的写照,你却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于是,谁有知识,你就向谁学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用在你身上一点也不假。教育上,你更是认真负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终于,历史上又多了一位大教育家,你让历史也敬佩三分。

当我一味扩充知识只学而不思考或只思考不学习时,你告诉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我做错了事情,却拒绝改错的时候,你告诉我:“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当我因为一点儿小事而记恨别人,怀着报复的心理时,你告诉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