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本质范例6篇

水循环的本质

水循环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冶金工业 环境保护 零排放 净循环水 浊循环水

1.引言

给排水工程设计在冶金工业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直接影响冶金企业的用水及当地环境保护,其用水效果还直接影响冶金企业的产品质量,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冶金企业用水现状

随着资源开发的深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 环境保护压力日趋严峻, 水资源的保护和控制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突出难题,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相关的水污染防治法对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的控制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规定,对废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总量进行限制。因此对冶金企业的给排水设计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力提倡冶金企业零排放,以应对目前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

3.冶金企业循环水处理系统的特点

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冶金企业中已经是很重要的系统,它主要包括净循环水处理系统和浊循环水处理系统;冶金企业循环水总量较大,除高炉等主要设备外,通常情况下单台设备的用水量较小,用水点较多,安全供水要求高,如果设计考虑不周,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因此设计初期就应该认真分析水量平衡图,严格控制各用水点的水量及水压。

净循环水处理系统主要是保证出水的温度、硬度、悬浮物等指标达到设备使用要求,一般通过部分过滤及添加补充新水等方式降低硬度及悬浮物浓度;通过冷却塔降低水温,同时可根据水质要求增设阻垢剂、杀菌剂等加药装置辅助控制。

浊循环水处理系统主要是降低循环水中悬浮物及循环水温度,使之达到使用要求,一般浊环水的水质要求要比净循环水使用要求低;根据冶金企业产品特点选用适合的工艺,比如炼铁高炉冲渣循环水处理主要是采用沉淀、自然冷却工艺,而精密管生产线中的卓循环水系统就相对复杂,一般采用格栅+沉淀+除油+过滤+冷却塔工艺。

4.净循环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要点

净循环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重考虑:(1)设计初期应收集整体相关基础设计资料,比如用水设备的循环水质水量要求,安装位置等,这个是循环水设计的基本资料;(2)根据水质要求确定系统处理方案,一般工艺流程是热水+上塔泵+冷却塔+冷水池+循环供水泵,冷水池中需要添加补充新水,循环供水泵出口一般应设置自清洗过滤器,系统通常还会设置阻垢剂、杀菌剂等加药装置。(3)补充新水应严格控制出水水质,水量一般为系统出力的3—5%左右。为了补充系统蒸发及其他损耗水,系统增设补充新水处理系统,一般补充新水处理系统采用厂区工业水或者就近河流地表水作为水源,采用河流地表水时,补充新水处理流程为:河水+净水器+软化装置,一般净水器采用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凝、沉淀、过滤等单元,软化装置一般采用离子交换器设备,通过以上工艺处理后的补充新水电导率低,可以很好的调整循环水水质。(4)自清洗过滤器的选型及安装位置应合理。自清洗过滤器是为了进一步拦截循环水中固体物质,保证出水水质安全,一般处理能力按系统出力的30%左右考虑,通常选择带自动清洗功能的形式。

当然根据冶金企业工艺设备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循环水处理方案。

5.浊循环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要点

根据冶金企业的工艺设备特点,浊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方案选择有较大差异,出水水质要求也略有不同,本文以精密管生产线浊循环水处理系统为例论述浊环水系统的设计要点:(1)与净循环水系统类似,设计初期应收集整理相关基础设计资料;(2)根据水质要求确定系统处理流程,一般采用格栅+沉淀+除油+过滤+冷却塔+供水泵工艺;(3)除油装置一般采用化学除油器设备,能有效的去除浊环水的油类物质和大部分悬浮物,同时应设置油凝聚剂和油絮凝剂加药装置,处理效果明显,油去除率可达80%, SS去除率可达85%;(4)过滤器反洗强度应能充分保证。浊环水过滤器一般选用多介质过滤器,滤料采用无烟煤和石英砂,如果反冲洗强度太小,可能造成反洗不彻底,影响过滤器处理效果,通常过滤器反洗强度为12L/(m2.s);(5)浊环水系统中应考虑水泵、管道阀门的耐磨性。冶金行业浊环水中含有大量不规则形状的颗粒物质,有的是金属残渣等坚硬固体,因此在水泵、管道、阀门选型时应选择耐磨型设备材料,比如目前用的最多的不锈钢水泵、钢衬铸石管道、灰渣阀等耐磨型设备材料,这些设备材料在工程使用实践中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6)浊环水系统尽量能实现不外排污水。浊环水系统除了产生的污泥外运之外,尽量保证不外排污水,比如过滤器反冲洗排水应排至浊环沉淀池继续处理回用,污泥处理系统中滤液排水也应排入沉淀池继续处理回用,这样既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又能减少外部排水系统投资。

6.循环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应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情况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最终还是由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图中的工程内容,因此设计跟施工不能完全分离开,两者应该是有着紧密联系,所以保证设计的可操作性是最为重要的。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1)大型设备周围应有足够的施工间隙。循环水处理系统中,比如冷却塔设备,一般外形尺寸、重量都比较大,如果周围间隙太小,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可能此设备安装就很难完成或者有时候就无法完成,因此设计中建构筑物之间应考虑有足够的安装间距。(2)循环水系统设计应考虑必要的安装检修平台及爬梯。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很少在意系统中安装检修平台爬梯的设计,觉得这些不重要,实际这些辅助的设施会给工程安装及投运后的检修操作等带来很多方便,比如高处的阀门、高耸设备的检修等等。殊不知最终的运营人员会因为没有检修平台爬梯而苦恼。(3)应根据设计要求尽量减少循环水池、循环水泵房的深度。土建成本是工程建设成本中的重要成本之一,如果循环水水池等构筑物深度过大,就势必增加土建开挖深度及基坑降水排水难度,增加工程施工成本,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或者是雨水季节,水池过深会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因此我们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约工程成本。(4)安装材料选型应尽量标准化。循环水处理系统中管道相对比较复杂,管线长、规格种类多等,因此应尽量选择标准配件,一般都选择国标配件,这样设备供货单位采购就比较方便,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内容。

7.结束语

冶金企业循环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企业高效生产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因素,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设计。同时,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应协调配合、不断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张景来,王剑波.冶金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水循环的本质范文2

关键词:循环水;改进;运行方式;控制;水质

Abstract: The current power plant circulating water is the basic existence of hardness, turbidity, concentration ratio and alkalinity indicators exceeds the corresponding national standards, and seriously affe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condensing steam settings, or even failure to affect the entire powe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lant. Combined with years of practice, from the operating mode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water treatment and other aspects,scientific, objective analysis, and drawing on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erienc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improvements for the replenishment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sewerage, and recycled water operation mode fully rational, scientific optimization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equipment. In this paper, simple exposition of the improve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equipment.

Key words: circulating water; improvement; operating mode; control; water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常来讲,电厂的循环水都采取临近的河水、江水、湖水等,当水源取采不方便时,多用地下水。当采用河水、江水及湖水时,应先做沉淀、杀菌处理,再补入冷却搭。而循环水正常浓缩倍率为3.2倍,基本都通过杀菌剂和水质稳定剂联合处理。而循环水水质质量直接关系电厂整体的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尤其对凝汽器的影响最大。故此,对循环水水质的控制是每个电厂都在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循环水及补给水处理方式

通常循环水及补给水都采用水质稳定剂、杀菌剂进行联合处理。其中水质稳定剂为有机膦酸盐,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环形络合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还可以充分抑制水合氧化铁及碳酸钙垢的成。常规用量为:5~8ml/L,其浓缩倍率通用为2.5~3.5.而通常在杀菌剂的选用有氧化性和非氧化性杀菌剂两种,一般采用冲击性间断交替进行加药,以提高杀菌效果。氧化性杀菌剂为溴型,该药对异养菌的灭菌率可达到100%,杀菌效果极佳,而其有效抑菌时间也比较持久,可达72h;该药量可控制在10~15mg/L。非氧化性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及季胺盐杀菌,这两种药种不仅在碱性水质中的杀菌效果都比较强,而且季胺盐杀菌剂还具有剥离、清洁效果。故此,这两种杀菌剂的浓度控制在50-70mg/L,其杀菌率可达到99%,每月各投加一次。

二、电厂循环水水质问题及原因

1、循环水水质超标问题

循环水水质超标问题基本都发生于浓缩倍率、浊度、碱度等方面,钙离子易达到上限,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产生结垢,从而严重危及到凝汽器的安全运行,而影响正常生产工作。

2、产生原因分析

首先,冷却塔进水管的管径过小,而且电动调节阀的阻力偏大,造成补水量不足,致使循环水浓缩倍率迅速升高。

我厂1,2号冷却塔的进水管径均为DN400,且每台冷却塔只有1050t/h的最大补水量。而冷却塔实际所需补水量却是1150t/h,这样就造成200t/h的补水缺口。在保持冷却塔液位平衡的情况下,就得减少200t/h的排污量,这就使浓缩倍率大大升高。

其次,由于循环水排污系统是采用溢流方式,导致冷却塔底部沉积的淤泥不能有效排除,导致循环水浊度增大。

三、循环水运行方式的优化措施

1、优化措施

首先,可加大冷却塔补水量,使循环水的水质迅速好转之后,其浓缩倍率也自然会低下来,同时浊度也随之下降,并都达到标准水平。

其具体方法为:在1、2号塔周围投运4台深井泵,增加了200t的补水量,这样就使得循环水的水质迅速好转,浓缩倍率降为1.4~2.0之间,浊度降至10~20NTU之间。

其次,在1、2号机循泵前池,各自安装1台排污泵,则可以将冷却塔内的沉积污泥,有较清除,全面地降低了循环水浊度。

第三、加强对循环水水泵的日常维护工作,避免其出现故障,而影响正常生产工作。

通过以上的补水量及清除污泥的工作,循环水水质整体得到了较大的好转。其循环水浊度与浓缩倍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并达到标准要求。

2、加强对凝汽器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

首先,应对凝汽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检查凝汽器内壁有无结垢现象发生;凝汽器端板固定件上有无锈迹。如发生凝汽器内壁有结垢现象以及端板固件有锈迹发生,都要做出及时的处理。并对循环水量,做出严格的检测,及时做出水质酸、碱度及硬度方面的相应调整。

其次,做好对凝汽器的维护工作。无论是在凝汽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工作时,还是在进行设备维修时,都应侧重对凝汽器的整体性查检及维护工作,不要因小问题而做出忽略性处理,这往往也是大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三,凝汽器的端差和真空也是我们在对其检查、维护工作中评判凝汽器是否附着水垢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如若出现端差升高或是真空降低等现象,多因凝汽器换热效果不良而引起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循环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从而加以调整。

通过对循环水补水系统的合理改造,以及排污系统的强化处理,不但确保了水质,同时,也保障了凝汽器的安全运行,确保了生产工作整体的正常运行。在对循环水补水系统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加大了循环水的加药量及排污量,这样导致了排污水中的磷含量略有超标。此方面,仍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为降低加药量,我们应筛选高效性且环保的水质稳定剂,并在确保安全运行与生产的同时,降低排污,实现循环水系统重复利用,做到节能减排。

结语:

水循环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城市河流环境水利自然循环 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V4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对城市河道水质要求的提高,河道管理部门对于如何改善河道水质开展了一系列的水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大沙河作为流经深圳市中心的河道,周边人口密度较大,河流水质受关注程度较高。近年来大沙河已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分析研究现有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工况和环境效果,分析边界条件和运行工况改变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解决的对策与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基础支持。

2 大沙河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基本情况

自然循环污水处理技术是由日本东京大学发明,该技术模拟了土壤和水田对污水的自然净化原理,利用天然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以经加工的落叶、木炭、石块等天然材料作为填充过滤材料,创造微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自然循环处理技术在深圳的城市河流大沙河、新洲河和福田河均有应用。

大沙河自然循环补水设施由深圳市中日通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和建设,设计处理规模0.4万m3/d,进水来自河道沿岸的污水管网。处理设施尺寸:长、宽、高分别是79.5m、9.0m和3.0m,平均有效水深为2m,采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大沙河上游河底;鼓风机房采用半地下式,位于该河段二级平台上。大沙河自然循环补水设施共设置6个处理池(含10个处理槽),依次为沉砂池、接触沉淀池、接触曝气池I、接触曝气池II、脱色除臭池和污泥池。其中除沉砂池和污泥池为单独一个槽外,其余处理池均由两个处理槽组成,处理槽通过混凝土隔板分离,使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呈现上、下折返交替流经各处理槽,污水和处理槽中填料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率。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大沙河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图

表1 大沙河自然循环补水设施设计进出水指标

目前大沙河自然循环补水设施由河道管养单位负责运行,人员配置满足运行要求,水处理设备运行正常。

3 大沙河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分析

为了研究分析大沙河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设施的处理效率,需对现有设施的运行工况包括处理水量、进出水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进出水指标数据来源于有水质检测资质的第三方的水质检测报告。本研究分析的数据统计区间为2011年1月~2011年9月。数据分析采用统计预测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经检测,大沙河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日均处理污水1.3万m3,超过原有设计处理水量。

3.1水处理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水处理设施的污染物去除率,是判断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之一,现对大沙河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的污染物去除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处理分析,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如表2所示:

表2大沙河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污染物去除率统计

根据表2分析可知,在进水水量、水质比原设计量高时,水处理设施属于超负荷运行,但仍能很好的发挥设施的生化处理作用,CODcr、BOD5、NH3-N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5%、93.3%、93%和85%,除SS外,其他指标都达到设计去除率,本设施具有较好的处理功效。出水水质基本达到设计出水水质指标,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3.2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大沙河中上游旱季水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河道基流,约为1.2万m3/d;另一部分是西丽再生水厂设计出水5万m3/d,本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补水1.3万m3/d。在旱季,本处理设施的出水水量约占大沙河旱季水量的17%,且水环境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到设计出水指标要求,本设施对河道水质的改善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大沙河补水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3水处理设施运行工况变化的影响

大沙河已实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工程的截污、补水等,将导致水处理设施运行的边界条件,需分析边界条件变化对设施运行的影响。大沙河自然循环补水设施是上游段工程中新建的水质改善处理装置。大沙河上游从设计起点至长岭皮水库溢洪道末端河道在两岸沿河设置截污管,自然循环补水设施进水来自河道上游沿岸污水管网,中下游截污、补水工程在大沙河自然循环补水设施下游,因此实施大沙河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不会影响到该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运行。

4 结论

经分析,大沙河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能达到设计要求,工艺适应性强,设施正常运行,出水稳定,在保障大沙河水质、减轻深圳湾污染物负荷方面发挥了作用。

随着大沙河上游截污工程的实施,大沙河自然循环水处理设施进水水质状况将优于现有工况,其出水水质也将会有所提高,其出水量能满足大沙河旱季河道补水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建标.自然循环污水处理技术在河道污水处理的应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8(4):48~52

[2]熊平,梁宏,林海波.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11-13

水循环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水处理;策略;趋势;比较

中图分类号:TU271.1 文献标识码:A

循环水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污垢、水垢、腐蚀,微生物粘泥,这些问题如能解决就是成功,如能刷新、提速就是优化。

目前,“环境恶化”“人满”和“资源枯竭”是全世界的三大危机,“水紧缺、水污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火电厂是用水大户,其中循环水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循环水处理方案的优化,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就显得举足轻重。

1 循环水处理的策略

循环水的处理方法较多,目前,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稳定水质法;补充水软化;水质调节;控制金属腐蚀;抑制微生物。

1.1 加稳定剂稳定水质

在循环水中加稳定剂,通过整合反应和表面吸附,有效地抑制或减缓水循环的传热面结垢。目前,一些常用的抑制剂有聚磷酸盐、多元磷酸,磷酸,聚羧酸和复合阻垢剂。

还有就是在在循环水中加酸(通常为硫酸)或通入CO2气体,降低PH值,使重碳酸盐处于稳定状态。原理是:Ca(HCO3)2=CaCO3+H2O+CO2,这里要注意:把握好酸的增加量是很重要的,多了设备腐蚀,少了不见效。PH值如何控制呢?这就看你如何控制CO2的量了,循环水通过冷却塔时,要防止CO2的溢出,因为CO2溢出,CaCO3在塔内结晶把填料堵住就会很麻烦。

1.2 补充水软化

这个方法是把碳酸盐除去,以防水垢,常用的方法有:一、离子交换树脂法,这种方法补充水量小的循环水系统适合用;二是石灰软化法,就是投加石灰,使Ca(HCO3)2反应生成CaCO3沉淀。这个法子化钱少, 循环水里含钙多的常用。

还有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就是使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让再生率PH接近1,容易和碳酸盐硬度反应,通过系统循环补充水软化。

1.3 添加药品,调节水质

向循环水中添加化学药品,调整水质量改变或调节水盐的组成,让水不容易形成水垢。常用的方法是烟气加酸法处理。加酸降低循环水碳酸盐硬度,让循环水低于极限碳酸盐的硬度,从而减缓结垢趋势,达到防垢的目的。目前,加酸法经常和处理水垢复合使用,烟气处理方法是利用炉烟含有二氧化碳酸性物质,加入循环水,能有效地抑制碳酸氢钙的分解反应,循环水的钙盐保持碳酸氢盐状态,防止污染。

1.4 控制金属腐蚀

用于腐蚀性介质的腐蚀抑制剂,抑制金属腐蚀的添加剂,不改变性质的腐蚀介质,不需对设备的表面处理。因此,使用缓蚀剂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适应性强的金属防护措施。常用的缓蚀剂有硅酸盐、钼酸盐、锌盐、磷酸盐、聚磷酸盐、有机多元磷酸、巯基苯并噻唑(MBT)、苯并三唑(BTA)和甲基苯并三唑(TTA)、硫酸亚铁等,目前更趋向于使用后面几种有机磷酸盐和低磷缓蚀剂。

也可以用用提高循环水的PH值的方法,使金属表面氧化物保护膜的增长趋势,从而有利于控制设备腐蚀。敞开式循环水系统冷却塔通常采用曝气增加值,当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平衡,水的pH值大约是8.5。提高循环水的PH值,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循环水结垢倾向增加,设备腐蚀速率降低,一些腐蚀抑制剂作用会失败。目前,可以通过添加特殊的碱性循环冷却水处理开发的复合缓蚀剂解决,例如:聚磷酸盐-锌盐-磷酸盐-分散剂、聚磷酸盐-正磷酸盐-磷酸盐-三元共聚物、有机多元磷酸-聚合物分散剂-唑类、多元醇磷酸酯-丙烯酸系聚合物、HEDP-PMA等

1.5 抑制微生物

循环水系统微生物带来的腐蚀,粘泥和细菌的生长。控制方法是:选择耐蚀材料设备;控制循环水中的氧含量和PH值;控制悬浮物和微生物养分等水质指标;在防腐涂料中加入杀菌剂,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冷却塔进风口加百叶窗;设置侧流过滤设备;补充水混凝预处理。

2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的新趋势

减少循环水的浊度和总溶解固体,减少系统补水量,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降低加工成本,不使用化学品,最终实现无污染―“零排放”。

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可以减少水的消耗,节约水资源,还可以减少污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降低成本的循环水处理。

在电厂,循环水冷却介质的低温,温度只有50摄氏度左右,在实际操作中,盐含量的增加是最多的问题,还有就是滋生细菌,灰尘等,只要循环水排放浓水淡化,污水生化处理和过滤,再放入部分新鲜水作补充水就OK了。

新趋势最主要的一点是:循环水浓水经过脱盐处理后,可以全部脱去硬度,含盐量低于新鲜水,浊度小于新鲜水,处理运行费用低于当地的新鲜水价格。生活污水生化处理和过滤后作为循环水补充水的运行费用也低于当地的新鲜水价格,从而在循环水系统中,按这样的方案处理能为企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随着国家对水资源价格和污水排放的控制,经济效益会越来越显著。

3 新趋势与现策略的比较

反渗透膜技术在火电厂水循环的进一步使用将会是趋势。离子交换法主要用于去除离子化的物质,生化处理出水COD值相对较高,大部分的非离子型有机化合物,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树脂的反应基团固定离子结合能力是非常大的,这是很难进行再生,严重影响了再生效率和交换容量;此外,树脂抗氯气、氧气、氧化剂氧化性太差,所以不应该被使用。电渗析离子交换膜为介质,用离子选择性分离水溶液中的某些物质。它是在离子交换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利用率很低(50%-60%),运行成本很高,因此,不应该用电渗析。反渗透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膜技术,它已广泛应用于除盐污水处理等方面。该方法的实质是在水溶液中带来了巨大压力,溶剂水通过反渗透膜到淡水,和溶质保留成了浓水,这样可实现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从含盐水中取淡水;二是溶解污染物。处理后的水直接重复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约循环水的用量,可以极大地缓解水资源短缺在中国的矛盾,减少污水排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环境可持续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对改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水循环的本质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循环经济;物质变换;城市粪便

Abstract:Circulareconomytheoryarousesgreatattentionintheinternationalsocietyasakindofeconomicdevelopmentmodewhichemphasizesthefulluseofresources.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blankincirculareconomytheoryisthemanagementofhumandejection,especiallyurbandejection,whichinfluencesthesubstancecirculationbetweenhumanandlandandthesubstancecirculationinwaterbody.ThepaperproposesthatunbandejectionshouldbetakenintothecirculareconomyframeandthemanagementshouldbecarriedoutinaccordancewithMarxistenvironmentalthoughtstoimprovecirculareconomytheoryandpractice.

Keywords:Marxistenvironmentalthoughts;circulareconomy;substancetransform;urbandejection

一、目前循环经济理念的局限性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应运而生,并被看作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引起极大的重视。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为循环经济立法,并将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发展目标。在我国,循环经济被列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围绕循环经济问题的各种论坛、研讨活动非常活跃,《循环经济促进法》经过“三审三读”,也已获得通过并即将施行。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源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规律。在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和无机界之间不断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水、碳、氮、氧等各种物质在植物、动物、土地、空气、水体之间循环流动。在这种循环之中,植物从土地中吸收营养和水分,在阳光照射下发育生长,为动物提供食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和人分别占据着食物链的相应位置,从各自的食物中吸取养分以维持生命。但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要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将排泄物返还给土地,并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这些排泄物重新转化为养料被植物吸收。虽然自然界和人类都在发展,但这种循环运动却从来没有停息,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人们自发地遵循着这一自然规律,将粪肥作为庄稼之宝,将其施之于土地,维持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循环。从这一点上看,农业社会就是最典型、最基本的循环经济模式。现代循环经济理论借用了这一基本原理,将其应用于工业经济,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这是一个进步。但是,目前的循环经济理念关注的只是工业生产内部各种资源的循环,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循环。即使像日本这样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也只是对废弃物处理、再生资源有效利用、建筑及材料、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家用电器回收、汽车循环使用等作出法律规定。这种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实践,固然可以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从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理论高度审视,这种循环经济的理念没有全面发掘出循环经济的完整内涵,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缺陷,难以发挥出循环经济的全部优势。

正是由于这种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制约了环境保护实践,不仅使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循环遭到破坏,而且使得江河湖泊的有机污染、草原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成为环境难题。因此,从理论上加强研究,深化对循环经济内涵的全面认识,对现有的循环经济理念加以充实和完善,对于解决环境难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三湖污染为什么久治不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太湖、巢湖和滇池为代表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其症状为:高锰酸盐、总氮、总磷等有机营养物质大量积累,引起水质持续下降,并为蓝藻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气象、水温等条件成熟,蓝藻随时可能爆发。尽管三湖问题早已受到当地乃至中央领导、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各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十余年来采取了多项措施,耗费巨资兴建了不少治理设施,但却收效甚微,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并于近两年达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2007年5月末6月初,太湖蓝藻爆发导致无锡200万市民无水可饮的事件引起举国震惊,紧接着,巢湖和滇池也相继发生蓝藻爆发事件。

从三湖治理的规划和方案来看,对造成污染的各种原因分析可以说是相当细致、详尽,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也是相当果断,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严厉。那么,为什么经过多年治理,污染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反而出现富营养化趋势不断加强,直至引起蓝藻大面积爆发的局面呢?

笔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发现,在对造成三湖水质富营养化的工业、农业和养殖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面,以及对城镇生活废水的处理方面,政府确实下了很大的工夫,也确实减缓了由上述原因造成的污染。但是,各种治理方案和措施都普遍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并引起蓝藻爆发的氮和磷等污染物,主要来源竟然不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那些难以降解的废弃物,也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废水,而是千百万年来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畜、禽的排泄物。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一基本现象,所以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关闭沿湖工厂、养殖场、洗衣粉禁磷、乃至引水稀释污染物浓度和人工打捞蓝藻等,但因为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不要说乡镇和农村,即使是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粪便,都被用作农业肥料,因此不存在大量粪便污染水体的问题。但80年代以后,随着城镇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水冲式厕所的迅速普及,粪便经过稀释以后增加了收集和运输的难度,使粪肥的使用量下降,同时,也使得昔日的农家宝混入生活废水,变成了污染水体的祸首。正是混在生活废水中的城市粪便,极大提高了生活废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浓度,并引起湖泊的富营养化。以太湖中形成蓝藻最主要的污染物磷为例,47%来自人体排泄物,17%来自洗衣粉,14%来自养殖业,13%来自农业,6%来自水产养殖业,来自工业的仅为3%。(注:参见刘文英等人于2004年12月在太湖高级论坛上的交流文章《生态厕所与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也就是说,水污染中来自人和畜、禽粪便的有机污染就占了61%,而且,来自农用化肥的污染也同粪便处理不当有关——正是因为大量宝贵的粪肥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人们才不得不更多地求助于化肥,所以,合理解决粪便问题才是解决三湖污染的关键。现在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关闭沿湖工业企业、洗衣粉禁磷、限制水产养殖等,虽然也能够减轻一些污染的产生,但由于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80年代粪便成为污染源,到90年代蓝藻出现,再到2007年蓝藻大规模爆发,是一个营养物质在水体中积累的过程。其症状之所以首先在太湖、巢湖和滇池表现出来,主要是由于湖泊流动性较差,使得营养物质容易积累。其实,我国大多数河流污染的性质也是一样,只不过因为水体流动,使得症状不是那么突出而已,就在人们的这种不经意当中,江河正在悄悄地将污染物转移到海洋,为赤潮的大规模爆发创造条件。承担2008年世界奥运会奥帆赛的青岛海域,于赛前一个多月出现大面积浒苔,覆盖了400km2海面的事件,以及近年越来越频繁的沿海赤潮,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城市粪便的产量是稳定而持续的,而且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不断增长。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去向问题,可以预料,三湖和沿海的有机污染问题将会在更多的地方出现。

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理论

城市粪便污染河流的现象,早在19世纪就已在工业国家出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亲眼目睹了这种城市粪便不能用来肥田却成为河流污染物的不合理现象,并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称为“消费排泄物”,并指出“消费排泄物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1]116-117。就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看到了粪便资源不合理利用带来的双重危害——对土地肥力的破坏和污染河流,而且将其上升为理论性的认识:这种情况“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2]。

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研究了德国著名农业化学家李比希等人的相关著作,对解决这种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循环断裂的现象提出了科学的正确思路——“要人把取自土地的东西还给土地”[3],这种思想同后来兴起的生态学不谋而合。

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得到了列宁的高度赞同,列宁通过当时化学肥料部分地代替自然肥料的情况,看到了这种现象违背自然规律的不合理性,他指出:“把天然肥料白白抛掉,同时又污染市郊和工厂区的河流和空气,这是很不合理的。”[4]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提出了生态学的一个法则: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不断地探究‘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得出很多关于一个生态系统的令人惊讶的有价值的资料”[5],通过对城市粪便去向的追究可以发现,本来应该参与土地循环系统物质循环的粪便,没有到其应该去的地方,却进入了本来不应该进入的水循环系统,这就使地球上的三大循环系统——空气、水和土地中的两个,同时遭到了破坏。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透过城市粪便污染环境的现象,看到了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循环断裂的不合理,看到了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将粪便看成资源,并要求将其返还给土地的认识,正确地反映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应该成为处理城市粪便问题的指导思想。但令人惋惜的是,革命导师们提出的上述思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后来者至今没有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迄今为止的循环经济理论,也没有将马克思所说的“消费排泄物”——粪便纳入视野。

在环境保护方面走在前面的发达国家,没有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提出有明确指导思想的全面解决方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污染。但是,也不排除在局部、个别的问题上,他们采取的一些具体做法是符合上述理论原则的,如在李比希和马克思的著作中都提到,当时的工业国家德国和英国因为有机肥的缺乏,不得不从智利和秘鲁长途运来鸟粪补充地力,而且,至今仍有许多国家依靠这种鸟粪来补充土地肥力的损耗,这就在无意之中开辟了一条新的物质循环通道。由于发达国家地广人稀,又有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对粪便污染进行治理,能够使得环境状况得以维持,但是,这种用“搭桥”手术式的方法来解决土地的肥力问题,只能是权益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循环断裂的问题。因此,对于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集、经济和技术实力均不十分发达的中国来说,不能采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来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深入发掘循环经济的深刻内涵,将粪便资源纳入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视野,通过对粪便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恢复人与土地之间断裂的物质循环链条,彻底切断粪便污染水体的各种途径,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四、草原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草原退化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各类媒体大量报道草原变成戈壁、沙漠,生态环境恶化,并导致沙尘天气增多的问题。许多农业、畜牧、气象、水利、生物、土壤等方面的专家,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学者和政府官员,都把草原退化问题列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草原退化的原因,研究者们通常归结为气候变暖、干旱与大风频繁,人畜增加造成的超载利用,草原虫鼠害频繁发生,草原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等。一份研究将草地退化的原因归纳为:(1)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恢复能力较弱;(2)超载过牧;(3)草地垦殖;(4)大型工程建设;(5)人类经济活动(滥挖药材、毁草取土等)。[6]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李聪引用了一组研究数字:就人为因素而言,引起草原退化的主要活动有过度樵采(占33%)、过度放牧(占30%)、过度开垦(占27%)、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和其他因素(约占1%)。众多的研究者从各个方面研究分析草原退化的原因,但普遍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寻求草原退化的原因。在不久前召开的2008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上,我国的几位草学界青年科学家所作的《中国草原及其发展》报告中,也没有从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循环方面分析草原退化的原因。

长期以来,草原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生活在草原的各种动物,包括人类,从出生到死亡,都不会离开草原。他们直接(食草动物)或间接(食肉动物)从草原摄取的营养物质都会通过新陈代谢,以排泄物或尸体的形式还给草原,重新成为草类植物的养料,如此往复循环,历经千百万年,达到了比较稳定的平衡状态。但是,这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被打破了,原本是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畜牧经济,融入了商品经济的大潮,越来越多的草原产品以肉类、乳制品、皮毛等形式运出草原,同时也就将牛羊从草原上获取的营养物质带出了草原,使得这些营养物质再也不能参与草原的物质循环。草原的土壤营养大量流失又得不到补充,变得越来越贫瘠,产草量下降甚至出现荒漠化也就是必然的了。这种情况早就引起马克思的注意。他指出:“不在人工牧场上,而在天然牧场上饲养牲畜,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土地的质,而是土地的量。这种粗放耕作的可能性,自然会逐渐消失,新土地越肥沃,消失得越慢;它的产品出口得越多,消失得越快。”[1]756-757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的上述观点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草原产品大量运出、草原营养大量流失的情况下,人们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古以来天然的草原就不需要维护和施肥,在面对如此严重的草原退化,甚至成为沙尘暴发源地的情况下,也未见有人从草原营养流失这一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从这个方面寻求解决办法和采取措施了。

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循环的原理告诉我们,城市人口既然以衣食形式消费了经过长途运输而来的大量草原产品,就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将排泄物加工成能够为草原恢复肥力并且适于长途运输的有机肥料,将其返还给草原。这一原理是普遍适用的,不仅适用于农业、牧业,而且适用于林业。从事农、牧、林业的科技人员,应该重视对草原营养问题的量化研究,定期监测分析土壤中各种营养流失的情况,并提出补充的方案,只有将“归还”的原则付诸实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耕地、草原、林地的退化问题。

五、建设一个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粪便管理系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困扰我们的水体有机污染和草原退化两大环境难题,都与人和土地之间物质循环遭到破坏有关。一方面是耕地、草原、林地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另一方面是大量的粪便资源被浪费,用来污染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唯一的办法就是建设一个符合自然规律和循环经济要求的粪便处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重新衔接人与土地之间断裂的物质循环链条,将人和畜、禽排泄物返还给土地,使其成为绿色植物的养料,恢复动物、植物和无机界之间的物质循环。

循着这条思路,就可以发现目前这种处理粪便的模式是多么的荒谬和不合理:先是用宝贵的水资源将纯度较高的粪便稀释,使之难于加工为方便运输和施用的有机肥料,再花费大量人、财、物力对其进行“处理”,结果是水体污染的加重和宝贵资源的浪费,以及因为农业缺乏肥料而不得不求助于化肥,导致化肥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现在迫切需要来一个思想解放,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在粪便处理问题的整体思路方面来一个转变,把处理对象变为生产原料,把“粪便处理厂”变为“有机肥料厂”,从那里流出的将不再是源源不断的“达标废水”,而是重新链接人和土地之间物质循环的优质有机肥料。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像现在这样花费巨资修建粪便处理厂,以及为污水处理厂增加脱氮除磷工艺,充其量只能起到扬汤止沸的作用,根本不能彻底解决水的有机污染问题,而将粪便当作资源,不让其混入生活污水,使之重新返回土地,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釜底抽薪之计。按照上述思路,我们已经成功地解决了粉煤灰污染问题——燃煤发电厂堆积如山的粉煤灰曾经是令人头疼的污染物,多年来找不到合适的处理办法,但是在为保护耕地而禁止在城镇使用实心黏土砖的禁令实施之后,堆积多年的粉煤灰却成了抢手货——现在我们也一定能够按照这个思路来解决好粪便污染水体的问题。

六、实行粪便资源化管理的综合效益

实施粪便资源化管理工程,是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指导下,以循环经济理念,针对我国目前环境问题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深刻理论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和对策。由于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以实施这一工程将带来多方面的良好的综合效益:(1)从根本上解决粪便污水污染江河的问题,粪便将不再是污染物,而是宝贵的农业资源,断裂的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循环得以恢复;(2)由于粪便不再混入污水,减少了污水排放量,也就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也不必要求污水处理增加脱氮除磷设备,节省了大批建设和维护污水处理厂的资金;(3)淘汰了冲水厕所,可以节约大量淡水资源,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压力;(4)打造一条有机肥料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并提供一批新的就业机会;(5)为农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可持续利用;(6)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打破绿色壁垒起到促进作用;(7)减少化肥用量,使其在生产、运输和施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减少;(8)通过推广沼气,节约能源,保护林木植被,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促进创建生态省、环保模范城市、生态乡镇的工作;(9)补充草原营养的流失,使草原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遏制草原荒漠化,促进沙尘暴的治理。

七、结语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实现粪便资源化管理工程,恢复断裂的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循环链条,正是实现这一伟大预言的战略性措施。同时,这也是一项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多种环境问题、综合效益显著的环境策略,它的实施,对于充实和完善循环经济理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6-1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13.

[4]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4.

水循环的本质范文6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 系统优化 工业生产 污垢腐蚀

一、前言

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际运行来看,考虑到循环冷却水系统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应用,循环冷却水系统能否高效率的工作成为了衡量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由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水质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且会伴随着结垢等现象的出现,因此需要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全面优化,重点处理好溶垢问题、集垢清理工作、灭藻杀菌工作和防腐降氯工作,只有做好这四方面内容,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取得积极效果,满足工业生产需要,保证循环冷却水的作用能够得到全面发挥。

二、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应做好溶垢处理工作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水质会不断变差,循环水在系统内部会受到管线影响和水质内部变化,会有溶垢现象的发生,影响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工作,为此,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应做好溶垢的处理工作:

高频发生器产生低压高频信号,通过电场力作用,水分子在电极间有规则向正极高速运动,电极高频变换,原系统中大分子团水分子剧烈碰撞后,氢键受到破坏,逐步裂解成小分子水体,水体还原电位下降,系统饱和指数上升,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循环冷却水中的溶垢得到了消除,溶垢的数量和溶垢面积在逐渐减少,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循环系统得到了一定的清理,使水质变差问题和水质溶垢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过程中,必须将溶垢问题处理放在首位,有效消除溶垢。

三、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应做好集垢清理工作

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实际运行可知,由于冷却水在长期循环过程中水质会变差,并且受到管线和循环系统的影响,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循环冷却水系统会出现集垢现象。在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污垢能够相对集中便于清理,通常都设计了集垢器,集垢的清理难度进一步下降。

已经溶在水中的Fe3+,Ca2+, Mg2+ 由于受到集垢器外网(钛合金永久性负极)电场力的吸引作用,Fe3+,Ca2+, Mg2+ 在集垢器重新集成新垢,而不会在设备内壁上结垢,使用者只需周期性清理集垢器外网即可。

由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已经将集垢器作为污垢清理装置,因此在清理集垢过程中,我们重点清理集垢器就可以。正常的做法是定期对集垢器的外网和集垢器内部进行全面清理,保证集垢器内的水垢都被清理掉,满足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使用需要。

四、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应做好灭藻杀菌工作

循环冷却水系统与其他水处理系统一样,循环水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水质容易变差,并且会出现藻类漂浮物和多种细菌。处于保护循环冷却水系统和优化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目的,我们应做好循环冷却水的灭藻杀菌工作。从目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灭藻杀菌工作来看,电解水是主要的灭藻杀菌方式。

电解水过程产生的部分臭氧和过氧化氢对细菌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电极安装的铜银合金片电解产生的微量铜银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利用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去除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藻类和细菌,达到改善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的目的,使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能够得到净化,延长循环冷却水的使用时间,保证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取得积极效果。

为此,我们应将电解水作为灭藻杀菌的主要方式,在系统优化中积极应用电解水过程,提高灭藻杀菌效率。

五、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应做好防腐降氯工作

为了保证循环冷却水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做好冷却水的防腐降氯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电解水过程中部分活性氧和活性氢结合水体中DO(溶解氧)和水分子生成臭氧和过氧化氢,利用臭氧和过氧化氢的特性有效去除水质中的杂质和细菌,保证循环水水质满足使用要求,提高循环水的活性,达到改善循环水水质的目的。

2.热交换器表面由于除垢效应,变得平整光滑,从而防止了垢下腐蚀,在目前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热交换器表面的污垢是处理重点。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掉表面的污垢,会影响热交换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做好防腐降氯工作是保证热交换器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

3.系统中氯离子由于蒸发浓缩,浓度逐步增大,氯离子对冷却水的水质影响较大。为此,在防腐降氯过程中,应重点降低循环冷却水中的氯离子,主要应采取吸附和中和反应的方式消除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循环冷却水系统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并延长循环冷却水的使用寿命,我们需要做好系统优化工作,应重点解决溶垢、集垢、灭藻杀菌和防腐降氯问题,提高循环冷却水的使用效率,保障循环冷却水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桂年;梁艳;;循环水水质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J];甘肃科技;2005年12期

[2] 韩柏平;吴永华;秦晓;;循环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控制[J];江苏环境科技;2006年S2期

[3] 聂俊毅;;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4期

[4] 韩玲;;冷却塔设计参数与节水、节能的关系[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