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对范例6篇

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对

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对范文1

【关键词】望谟,暴雨;洪涝、防灾减灾

1、引言

望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间的斜坡地带,地势总的倾斜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山区丘陵、盆地(坝子)和河谷阶段相间分布。东西部岩溶地貌发育较典型,以石灰岩峰丛山地为主,西南为非岩溶地貌,呈立体状展布。全县地层岩性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其中,碎屑岩占全部岩性的72.4%,县境各地均有分布。境内沟壑纵横,群山高耸,山谷相间,河溪交错的地貌景观十分分明。

土壤类型有红壤、红褐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水稻土六个土类,其中,红壤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北部以外的大部地区,是该县的主要土壤类型。全县土壤侵蚀面积占43.8%,喀斯特面积占49.1%,石漠化面积占6.5%。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良。笔者认为,提到地质结构并非无关。便于阅者参考并有兴趣者分析,为何该县近几年来洪灾如此频繁发生。主要原因何在?共同探讨,寻找减灾良策。

2、望谟县暴雨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

2.1.1灾害损失特征:灾害发生频繁,经济损失大,往往伴有人员伤亡。据资料统计,在1959―2011年这近53年间,该县共发生洪涝灾害24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6246.3万元。因暴雨洪涝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共造成死亡202人,失踪43人。

2.1.2时空分布特征,该县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生于每年的5―8月。尤其以6月发生最多,占总次数的34.3%,7月次之,总次数的21.2%。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范围广,县内西北部的打尖一带东北部的乐旺镇,中部的复兴镇、新屯镇和北部的打易镇等,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其次是西南部的油迈乡(平卜)。

2.1.3时代特征,从灾害发生时代特征来看,2000年以后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远比1959年-1980年的要重。尤其是近几年来,特别是自2006年“6. 12”至2011年的“6.06”特大山洪灾害,六年出现五次暴雨山洪灾害。因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沿河两岸谈水色变,一旦有雷雨交加,就是一个不眠之夜。

3、望谟县暴雨洪涝灾害的防御

3.1建立有效的防御洪涝灾害的联动机制

3.1.1加强开展防治洪涝灾害的宣传教育力度

由于山洪和地质灾害突发性强,成灾快,特别是乡村人员居住分散,交通和通讯不畅,因此,人们的自我防灾意识非常重要。从近33年来造成人员伤亡的洪涝灾害个例来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应有的防灾意识和必要的防灾知识。因此相关部门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宣传山洪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毁灭性,普及防治洪涝灾害的基本常识,不断提高人们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尤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和灾害隐患地区的宣传力度。

3.1.2,制定防御和治理洪涝灾害的规划:县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国土、水利、防汛、环保、交通、气象、农业、林业、水文、通讯、电力等相关工作部门,制定洪涝灾害防御和治理的工作规划,明确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积极联合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测预报系统建设。通讯预警系统建设,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躲灾避灾方案,积极探索避灾躲灾的有效途径。

3.1.3建立健全防御洪涝灾害的责任体系。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部门防灾责任制和基层防灾责任制。山洪灾害从形成到发展,其预见期极短,而且极有可能因交通或通讯设施遭到破坏而与外界失去联系,因此,防灾避灾工作不适用常规指挥方式,而必须由最基层一级直接按照预案实施组织指挥。最关键的是在县及乡镇、村组一级应建立严密及严明的防汛责任制,如建立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责任制。

3.1.4加强洪涝灾害跨区域的联防工作: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洪涝灾害的联防工作,加强与上下游县如上游的紫云县乡镇的联系,建立有效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信息互通机制,在山洪防御工作中形成合力。

3.2加快实施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建设

(1)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巩固和加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做好水土保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2)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工程等建设步伐。(3)对受山洪和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要抓紧实“移民搬迁工程”。

3.3积极开展洪涝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3.3.1做好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日常监测。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的排查工作(特别是每年的5-8月),做好地质情况的监测,加强日常巡查。

3.3.3加快落实,实施《望谟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县水利局委托(受权)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防御山洪灾害的系统工程。该《方案》的第6部分即:新建水雨情自动监测站点情况:“望谟县已建成自动监测站点共计46个,结合2011年洪灾为弥补站网点设的不足,考虑到望谟县山洪存在区域小、发生快,推进时间短,小流域降雨,暴雨集中,区域发生等特点,结合危险区域控制等原则,本次新建自动雨量站13个,自动卫星雨量站5个,自动卫星水位雨量站1个。即加上原有46个监测站点共计65个监测站点。

参考文献

[1]《贵州气象》2010年第4期,石昌军:黔南暴雨洪涝灾害情势及防御

[2]《望谟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年8月

[3] 《贵州省自然灾害年表》贵州省民政厅编1992年5月

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对范文2

关键词:非参数检验;分布拟合;洪涝判定

中图分类号:P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16-02

1 概述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随机性,且有时是难以避免的。进入21世纪,我国洪涝灾害频发,造成损失严重。仅2012年洪涝灾害致死673人,直接损失2675亿元。因此如何应对洪涝灾害以减轻财产损失是我们不得轻视的问题。

本文通过处理郑州多年降雨量数据建立洪涝灾害判定模型,得出21世纪以来郑州洪涝灾害发生的具体情况,通过概率分布来量化郑州洪涝发生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和多发月份等信息,以便为该地区农业灾害保险定价、农业生产和洪涝灾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依据。

2 理论与概念

2.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截取郑州站点2000~2012年降雨量日值数据为研究对象。依据气象学中我国气象部门采用的爆雨强度标准,大暴雨是指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70毫米;特大暴雨指是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40毫米。

2.2 降雨形成洪涝模型

洪涝灾害主要是由降雨引起的,当降雨量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过大,降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就会引起洪涝灾害。假设降雨速度为v(t)mm/d,而最大排水速度为V,实时排水速度为v0mm/d。则,该地区在t-t0时间段

内雨水累积量为:

(1)

显然当日降雨量较小时,降雨可以及时地通过土壤渗透以及河流排水排出,即v(t)-v0=0时不存在积水情况,更不会存在洪涝灾害的隐患。但当日降雨量非常大或者持续高强度降水时亦即v(t)非常大或者持续较大时,就会发生洪涝灾害。

在t-t0这段时期内,可以把从下雨整个连续多水期分为潜伏、蓄水和排水三阶段。在潜伏阶段(t0~t1),v(t)=v0,不会形成积水;到了蓄水阶段(t1~t2),v(t)>v0,会开始形成积水,且积水的多

少与Δt=(t1~t2)的大小直接呈正相关,积水大于一定值时判定为洪涝,此阶段持续时期越长则发生洪涝灾害越严重;进入排水阶段后降水速度减少至C以下(t2~t3),v0=C,此时期长短则与前期的积水量正相关,直到t3时刻排水结束,积水V=0。

则(1)式可以展开为:

(2)

从(2)式可看出t2时刻V(t)达到最大为:

(3)

于是可以参照此时的积水量Vm来判断洪涝发生的时间和强度。假设观测区排水速度恒为100mm/d,即与大暴雨的速度相当。当积水超过50mm时判定为洪涝,洪涝强度与积水深度有关。求得12年来洪涝灾害发生的结果,见表1。

2.3 分布检验方法

在总体分布情况不明或有些分组数据一端或两端为不确定数值时,用非参数检验。本文选用K-S检验、A-D检验和卡方检验三种常见的非参检验方法。三种检验的值都是越小,实际分布越接近理论分布。

3 关于郑州洪涝灾害的描述

一般大暴雨及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每次发生的强度、发生频率等遵循某种特殊分布。我们试图以某种分布函数来描述这种规律,并通过非参数检验来判断拟合优度。

3.1 洪涝发生频率描述

通过每年灾害发生次数的时序图,可知郑州历年灾害数之间的影响不大。根据郑州2000~2012年洪涝发生次数的原始数据,可知郑州洪涝发生次数的样本原点矩8.923,大暴雨发生次数的样本原点矩18.615。分别运用参数λ=8.92和λ=18.6的泊松分布对洪涝及大暴雨发生的次数进行非参数检验。

洪涝和大暴雨的K-S检验值分别为0.179和0.142,均小于置信水平95%时的临界值0.36,通过检验;二者A-D检验值分别为0.51和0.31,小于置信水平95%时的临界值2.5。因此可认为郑州洪涝灾害及大暴雨发生的次数都服从泊松分布。大暴雨年发生次数X~π(18.6)。洪涝灾害年发生次数Y~π(8.9)。

3.2 暴雨发生月份描述

通过观察大暴雨发生的月份可发现大暴雨发生时间集中在夏季,用常见的有界分布对其经验分布进行拟合都不理想,其中Gen.Extreme Value拟合度最优,K-S检验值0.125,A-D检验值7.74,仍拒绝原假设。故只能通过频数分析来描述大暴雨平均发生次数与月份的关系,详见表2。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处理易得的降雨量数据,得出郑州13年间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强度等信息。洪涝灾害的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并长期持续以大约每年9次的速度发生洪涝灾害,7、8、9三个月份是大暴雨频发月份。因此每年这三个月要特别注意洪涝灾害的防治。

本文对郑州洪涝灾害进行了初步探索,其中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洪涝灾害的发生时间与强度可能会有某种联系,但本文只分别检验各自的统计规律,而这两者很有可能服从某种联合分布;本文只针对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其他自然灾害的概率描述也会对农业防灾和保险赔付领域有深刻的价值,所以针对不足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俊华,史培军,方伟华,等.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3):409-414.

[2] 张俊香,黄崇福,乔森,等.自然灾害概率风险区划与软风险区划的比较[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C].2006:1-5.

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对范文3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措施;

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集聚,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引领核心,城市一旦受灾,损失巨大。洪涝灾害是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灾害之一,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滨水而建,均面临洪水淹没和雨后内涝问题。具相关数据统计,我国660个城市中,就有500多个城市需要防洪,并且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江河洪水的威胁。除洪水威胁外,近年来我国城市也频繁遭受暴雨所致的城区严重的内涝。因此,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形势严峻,必须全力应对,寻找成因,制定对策,以期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城市防洪排涝是根据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以及江河洪水的特性,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改善和提高城市防洪管理水平,改善河道行洪条件。通过建设必要的防洪、除涝、排水等设施,防治或减少洪涝造成的灾害,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

1 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

1.1 暴雨频发而强度骤增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因素和大规模城市建设所致的大气环境变化,我国暴雨频发,暴雨强度骤增,且降雨集聚,降雨造成高水位洪水,瞬时降雨量大而降雨时间长,造成严重的城市外洪内涝。

1.2 河道淤塞致泄洪能力降低

由于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道长期不清淤疏通,河底标高上升,河床的宽度和深度减小,泄洪断面缩小,流水不畅,当上游洪水下泄和本市暴雨汇集时,形成高水位洪水,危及城市安全;且城内雨水无法外排,造成城区大面积渍水,造成城市外洪内涝严重局面。

1.3 城市位置不当及布局不合理

现有城市、城镇已建于洪水淹没的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经常受到洪水侵袭。例如,安徽省金寨县县城位于水库下游1km泄洪水位以下的梅山镇,1991年7月暴雨后水库泄洪,县城大部被淹,损失达1亿元;四川省射洪县城选址于地势低洼的太和镇,在四川省8?17洪水中损失惨重。有些城市新区在选址时仍建于低洼积水地区,同样会饱受洪涝之苦。

1.4 渗水地面减少而径流速度加快

大规模城市建设建造了大量的建筑和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大量减少了渗水地面和植被,使暴雨的径流速度加快,渗水面积减小,雨水快速聚集,单位时间内的雨量大大超越城市雨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从而导致了涝灾的发生。

1.5 防洪排涝标准偏低而不匹配

虽然国家有众多与防洪排涝相关的法律、规范,但往往由于现状和经济因素、意识不足,近期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低,难以抵御高位洪水和大暴雨,尤其是注重防洪,忽略排涝。城市排涝标准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规范。相对而言,我国城市的防涝标准很低,以往城市排水管径多按照0.5年一遇的雨量标准进行设计,许多城市的设计标准甚至低于0.5年一遇。目前,我国一般大中城市的排水标准为2~3年一遇,个别城市达到5年一遇标准,挡不住大暴雨的袭击,形成大面积的内涝。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大都十分重视防治外洪,各地在按国家标准确定防洪标准时,往往就高不就低,如上海市确定的黄浦江干流及城区段的防洪标准达到了千年一遇,通过建设堤防来防止洪水的入侵。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分部门管理,城市往往忽视排涝工程的建设,排涝标准定得过低,这也是城市内涝时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6 现状防洪排涝设施配套不足且运行不力

现状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普遍配套不足,老城区防洪排涝设施标准低,设施老化。老城区大多为雨污合流排水体制,排水管径小,故障多,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加剧了老城区内涝的灾损。城市新区因为建设速度过快,且“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严重,防洪排涝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甚至有些新区未待排水设施完全配套甚至未铺设排水管网便投入使用。

1.7 城区地面标高处理不合理

老城区往往由于历史原因,街区地面标高偏低,有些道路标高高于街区地面标高,街区雨水难以排入道路下的排水管道。尤其是紧邻老城区的新建区的地面标高高于老城区地面标高,雨水向老城区汇集,加剧老城区的内涝。

2 城市防洪排涝采取对策措施

2.1 控制热岛效应,保护气候环境

严格控制城市大规模耗能排热,提倡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避免因成片的城市热岛效应而引发气候环境变化,减少暴雨频发机率。

2.2 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统筹协调,疏浚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流水系,降低河床底部标高,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注重近期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加强河流堤防建设,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

2.3 合理布局,避让洪涝灾害

对于处于洪水淹没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的老城区,采用加高加固河道堤防、铺设大管径的排水管道和建设排涝泵站,或局部搬迁,开辟湿地等措施,抗御洪水、排除积水、纳缓洪水。

2.4 增大渗水地面,减缓径流速度

增大渗水地面,采用扩大绿地面积,建设渗水道路、广场等方式,使雨水渗入地下,并减缓地面雨水径流速度,减缓、减少雨水骤积。同时,在绿地中适量开挖河池水面,纳洪、蓄水造景,使周边街区不受淹。

2.5 完善防洪排涝标准,防洪与排涝标准相互匹配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应采用国家标准为基本保障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省、区、市具体情况,编制各自的相应标准、规范。特殊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特定的标准。尤其要注意防洪排涝标准相匹配,适当提高排涝标准。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排涝标准,如上海市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随时排除;黑龙江省排涝标准为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县级城区为10年一遇,地市级城区为20年一遇;福建省于2004年颁布了《福建省市县级城区排涝工程实施方案报告编制技术大纲》,规定县级城区3~5年一遇涝水不满溢,地级市城区5~10年一遇涝水不满溢。

2.6 充实防洪排涝设施配套,完善管理,提高运行能力

充实城市防洪排涝设施配套,尤其排涝设施应留有适当的余量,确保城区不受淹。老城区有条件的地方应将原来的雨污合流制管网改为雨污分流制,并提高排涝泵站的设计能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应考虑难以进行雨污分流老城区的雨水量。老城区道路窄,可采用简易共同沟的方式解决地下管线布置空间紧张的问题。新城区开发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建设防洪排涝设施,统筹解决外洪内涝问题。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建设中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并通过完备的管理确保排涝设施正常运行。

2.7 科学处理城区地面标高问题

因地面标高过于偏低而常年受淹的老城区,可在地势最低处开辟绿地,挖掘河池水面,纳洪蓄水,改善老城区绿化景观环境。地面标高高于老城区的紧邻新建区,应在新老城区结合处开挖河渠,拦截新区流向老城区的雨水。上述对策措施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采纳、优化,以便系统、有效地解决城市防洪排涝问题。

3 结语

我国城市洪水灾害的频繁,要加强我国进行全民防洪意识的教育,服从城市防洪工程安全大局,加大城市防洪排涝项目的争取力度,加快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这样才能使人人爱护堤防、有效提高城市排洪防涝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冬冬,周念清,江思珉等.城市雨洪径流模型研究概述[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22(3):132-137

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对范文4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环境

目前城市内涝现象严重,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到处出现可以“看海”的现状。造成内涝的原因有很多。①防洪的标准过低、河流调蓄能力不够。②防洪排涝技术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③群众防灾的意识淡薄,政府宣传力度不够,预防措施也不合理。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以下调整设计方案。①提高对法规制度和经济的设计,使技术更科学。②加强应急管理的设计,促进防涝措施与城市环境保护相结合。③加强防灾防涝与水环境、生态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有效的治理下,会取得好的成效,减少内涝的发生。

1 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

目前恶劣天气较多,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到处可以“看海”。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内涝的问题,并且内涝现象不断的严重,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广,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造成了危害。由于人们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气污染,使暴雨越下越大,并且造成了对河流的污染。由于防洪设施发展落后,排涝技术得不到好的发展,并且雨量越来越大,使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到处出现涨水的现象,造成到处可以看海的现象。内涝对城市的设施也造成损害,很多人无法正常的出行,造成交通拥挤,使交通事故频发,对整个城市的安全造成威胁,因为暴雨内含有酸雨,使路面被酸雨侵蚀,造成了生态问题。因此人们的健康也造成危害,由于无法正常工作,对城市经济发展也造成威胁。生态问题的出现客观上也不利于城市的环境发展,客观也抑制了城市的文化发展。同时内涝的发生使群众人心惶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总体而言,城市排洪排涝现状比较严峻,内涝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政府要加强整治措施,以保证国家的长远、健康、合理的发展。

2 内涝产生的原因

2.1 防洪的标准过低、河流调蓄能力不够

防洪标准过低造成了内涝的发生。政府没有建立合理的防洪标准,造成暴雨控制系统出现了问题,不能通过正确的标准制定具体的防洪排涝措施,由于标准过低,也造成暴雨量过大时,相应的防范也不科学,并且数据的标准定的过低,当实际数据大于标准数据时,没有合理的采取措施,造成内涝发生,使环境遭到破坏。同时政府的河流调蓄能力也不够,没有对河流进行很好的调蓄,当暴雨过大时,水位提升速度过快,使水量大量向外扩充并且没有对水位进行合理掌控,河提的建设也不符合调蓄的发展,造成路面、河提被雨水冲蚀,雨水向其它地点扩散,甚至扩到城市中心,造成内涝的发生,使环境遭到危害。

2.2 设计含有的科学性缺失,没能与防洪现状契合

防洪排涝含有的设计方案,缺失了科学性,这是内涝的侧重成因。在多发内涝的城区以内,应当预设管控内涝的适宜方案。只有这样,才会选取出最适宜的排涝技术,化解掉常常出现的内涝疑难。然而,从很多城区现有的状态看,防洪排涝的关联设计,没能与城区的内涝状态契合,因此很难凸显出排涝层次内的实效。有关人员没能查验城市现有的内涝状态,并依循查验得来的数值,去制备适宜的方案。在这样的情形以下,很难预设出有关机制,也很难制备出好的管控机制。

2.3 群众防灾的意识淡薄,政府宣传力度不够,预防措施也不合理

群众防灾的意识淡薄也导致了内涝的发生。群众没有防灾的意识,对灾害没有透彻的理解,没有加强防范,导致有灾害征兆时无法科学防范,同时政府人员没有进行防灾的相关宣传,没有针对灾害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导致群众面对灾害常常束手无策。并且由于政府人员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对灾害的印象模糊,不了解内涝带来的危害,使整体的防治灾害的水平较低。并且预防措施也不科学,没有针对具体的灾害,采取正确的措施。在洪水发生前没有进行相关防洪预警,没有通过合理科学的监测把危害降到最低,没有对何时容易发生危害、何地危害最大进行科学的预警,造成灾害发生地的群众不能及时被安顿到安全的地点,并且没有加大防洪整治力度,没有对相关河堤及沿岸内涝发生区域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造成内涝经常发生,并得不到改善。

3 调整设计,提出解决方法

3.1 接纳适宜标准

现有的防洪标准,依循分出的城市级别和城区含有的重要性,去确认可用的标准。从这样的标准,可推知:城市选取的可用防洪标准,密切关联着城区现有的人口数目。然而,可以依循河流形状,去预设分区情形下的规划。这种分区设防,所能保护的城区人口,会比总括的人数少,城市可选用各类别的预设标准。由此可见,若要套用既有的预设标准,就应顾及到分区考量或整体情形下的考量。

3.2 确认出堤顶高程

对于层级很高的城区堤防,若算得的既有超高值,会小于两米,那么就应依循两米这样的数值去设计。处在入海口段落内的城区,或者风速偏低的那种城区,在确认出堤顶高程流程内,要接纳稍高的既有标准。若城区含有偏大的风速,或者城区位于偏内地的山区,那么就可依循惯用的规范。为缩减原有资金,在现有的超高值没能超出两米时,应设定成两米;还可在原有的堤顶,设计出约为一米的防浪墙。对风速偏低的那些城区,则应依循计算得来的数值,去确认可用的超高值。

3.3 预设自排及抽排依循的标准

(1)对城区选取适宜的自排标准。排涝关涉到的多样支流,都带有不同地形,现有的出口高程,也很难一致。然而,自排的总括设计,是在这些支流含有的出口及关联的堤防方位内,设定出适宜的防控闸门。设计出来的孔口尺寸,不会影响到总括的工程量。因此,预设的自排标准,不要小于这一堤防测定出的最多暴雨量。排涝区域内,会含有不可以被淹的预设范畴,要依循这一范畴,以及调蓄区现有的容积、排涝区现有的硬化态势等,去算出可用的自排量。

(2)对城区选取适宜的抽排标准。设计出来的抽排标准,会关联着现有的抽排量,也会关联着现有的装机容量。这两种量越大,预设的投入会越多。泵站设计用到的规则表征出:建构排水区以后,若选用10年当成重现期,并不带有科学性。这是因为,抽排用到的多样支流,以及出口配有的高程,会存留着差别。设计精准的抽排标准,要考量到排水区含有的支流状态、出水口含有的高程等,还要顾及到雨水及洪水同期态势下,城区会遭遇到的特有排频。

对多样的城区,现有的支流偏多,分出的排水区也偏多;若要逐个运算得来这样的排频,会耗费掉偏大的劳动量。通常情形下,可依循排水区现有的关闸水位,推断得来关闸后涨水的总括程序,以便运算出可用的暴雨量。然后,依循既有的暴雨量、排涝区不可以被淹的给定范畴、表面带有的硬化态势等,运算得来多样排涝区含有的抽排流量。这样一来,就维护好了泵站排涝含有的安全性,尽管必备的运算量会被拓展。

4 总 结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防灾防涝问题日渐严重,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治理,会使城市发展进程发展缓慢,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监管机制,使灾害可以减少,带动生态和环境的发展,促进更多领域的健康发展,带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展。

参考文献

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对范文5

一、北京“7.21”特大暴雨的基本情况

(一) 雨情与灾情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全市19小时平均降雨量170mm,城区平均降雨量215mm,其中房山区河北镇达到541mm,单点雨量及覆盖范围均突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极值。全市受灾人口164万人,紧急转移近10万人,因暴雨洪涝灾害死亡79人;灾害造成道路积水、路面塌方、地铁进水、铁路停运、房屋漏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水利设施受损严重。全市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6.4亿元。本次降雨总量多、范围广、历时长、局部雨势大,严重影响了城市运行安全,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全社会积极投入救灾。据统计,全市16万余人参加本次暴雨应对行动。

(二)暴雨应对措施

1.提前预警与预案启动

气象部门从7月21日9时30分至22时共6次预警,并不断提高暴雨预警等级,自2005年北京市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

在暴雨到来前的7月20日,市防汛指挥部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召开例行汛情气象会商后,向全市各区县政府、各级防汛指挥部下发了做好应对强降雨天气的通知,向山区县、市住建委等部门紧急通知,同时组织4组专项督查组,分别对山区泥石流、中小河道、在建工程、危旧房屋等进行专项督察。7月21日上午,暴雨到来,防汛部门提前派出工作组检查防汛人员到岗情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2.多方面联动抢险

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区县主要领导亲赴灾区,指导群众安全转移和抢险救灾工作。、武警部队,市重大项目办、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交管局,市属河道管理单位,城市排水集团、自来水集团、市电力公司等积极投入应急抢险工作,各方严格按照防汛应急预案,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发挥媒体优势

在这次暴雨应对过程中,各家媒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其中。北京电视台直播节目“雨中进行时”进行了全面报道,电台等媒体也实时播报雨情水情和温馨提示,尤其是微博等社交媒体让信息传播得更加迅速,气象、水务、公安、消防等政府机构微博滚动播报信息,提醒防灾自救,避让抢险车辆,广泛深入宣传报道。

4.社会公众的互助自救

一些企业、个人通过微博免费为受困群众提供临时容留场所。暴雨降临后,缺少心理准备的市民以各自方式应对灾难。望京地区的私家车车主们有组织地前往首都机场,运送滞留在机场的到港旅客;网友通过微博获悉最新汛情,也通过微博求援并及时获得反馈,建立了一个高效且真实的救援信息网站,统一调度志愿者车主。

二、灾难管理与致灾因子分析

国外灾难管理理论认为,灾难危机管理“同时包括预防与准备,以及危机之后的及时回应”(Comfort,1988)。由于暴雨作为自然灾害具有非常规性、突然性,其危机管理过程要特别注重主要致灾因子的识别。

在对“7.21”暴雨灾害致灾因子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本次特大暴雨致灾的主要因子进行甄别与筛选,结果显示,前10位致灾因子中,除位于第1位的为极端气候事件所导致的自然因素外,位于第2-8项主要影响因素均分别为排水管网建设、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应急管理等人类活动因子。由此可见,人类因素是导致暴雨成灾的重要因素。

三、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处理灾害突发事件的主体是政府。虽然我国政府行政动员能力强,应急管理中能充分发挥全社会资源及人力优势,但由于防洪、防灾等基本规划与建设管理不完善,防灾排涝意识普及不到位、政府调配资源能力偏弱等原因,导致本次灾害造成严重损失。

(一)北京建设规划防旱不防涝的 惯有思路导致防洪排涝能力不足

近50年,北京没有遇到大的水灾,尤其是近13年持续干旱,北京建设规划惯有的思路是防旱不防涝,城市防洪排涝意识较为淡薄。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水的问题一直缺乏统筹考虑,尤其是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对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地下空间不断被占据,地下排水系统规划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建设不平衡、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标准较低、管网布置不科学;与地下排水管网相联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泄洪通道不断被改造甚至被填埋,使得调节洪水的功能完全丧失;城区地面过度硬化,部分河道、排水通道或管渠被侵占、挤占,严重影响行洪通道,诸多问题导致城市洪涝调蓄能力不足,现有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已不能满足快速城市化的防洪排涝的需要。

(二)公共宣传不到位,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有待增强

此次暴雨,气象部门提前了预警,但仍有人因溺水和次生灾害遇难,其中不少人显见是低估了暴雨的危害。他们在获悉暴雨预警信号之后仍照常出行、逛街、去山区旅游等,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市民对天气预警信号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缺乏主动防范意识和基本的灾害常识。对突发灾害的应急处理和自救能力较差,大部分普通市民不具备遇险自救的知识、没有参加过相关训练。

(三)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资源调配能力相对不足,应急预案未转化成应急能力

应急预案的充分实施可以尽可能大地减少灾害程度。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86%的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至少70%的预案内容演练后都会再做修改。避险、自救和救护知识、技能的培养,有各种各样的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实景演练和亲自作业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相较而言,北京应急预案体系的修订刚刚完成,实质性的演练也才刚开始。实际上很多市民根本就不理解暴雨的橙色预警是个什么概念。执行力相对不足使得应急预案没有转化为应急能力。

暴雨灾害发生之后,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组织管理能力就成了灾情能否减缓的决定性因素。这次暴雨过程中,一些市民孤立无援,政府职能部门没能有效地调动、开放所有公共资源成为安全的庇护所。应急电话打不通,高速路继续收费,泡水汽车被贴罚单,有的出租车、酒店借雨“宰”人。显然,政府事先并没有将这些突发状况列入预案,缺乏事前协调和准备,防灾减灾公共服务能力、调配公共资源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四、政策建议

(一)构建精细的防灾减灾社会化体系,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切实唤起全社会的水患意识

按照“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的原则和“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解决灾前、灾中及灾后的联动衔接盲点,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社会化体系建设。一是构建现代化防灾应急指挥平台。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社区灾害应急保障体系、抢险物资管理和抢险队伍建设,实现与市级应急指挥平台的融合对接。二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防汛与排水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做好灾前风险评估,完善灾中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灾后评估和重建。三是完善防汛排涝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整合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通讯网络、信息采集、数据库系统、应用平台等建设工作。

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着力于防灾减灾应急能力提升。一是加强灾中应急服务和保障。建立统一指挥、军地联防、专群结合的防汛抢险体系和高效的联动机制及社会响应机制,通过电视、户外电子显示屏、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对外不间断,告知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采取必要的防灾避险措施,确保防汛、交通、气象等不同部门的防灾体系、措施和组织应变能力更加协调一致。二是增强全社会水患意识,培育公众防灾救灾能力。开展常态化的防洪减灾宣传教育,建立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加强防灾避险演练,提高公众自防自救能力。

(二)强化城市排水静脉建设与运行管理,提高城市防汛安全管理能力

排水系统作为城市运行循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好比“城市静脉”,是保障城市安全、稳定、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是否具有完备的、现代化的排水系统,是考验城市防汛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

实现城市静脉健康畅通,关键在规划。要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目标,促进水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充分考虑城市水患风险分布特性和演变趋势,结合全面的排水设施基本资料(包括位置、管径、高程、汇水范围和面积等重要信息,复杂排水系统的网络特征和上下游关系,以及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区域地理条件、人口密度、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建筑物分布等因素,合理调整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保障城市静脉更畅通、城市运营更健康。

实现城市静脉健康畅通,落实在建设。科学制定防洪排涝标准,坚持排蓄结合、地上地下结合的原则,“大建设”与“小治理”兼顾的方式建设城市静脉。“大建设”是在充分考虑区域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实施中小河流及天然湿地治理清障工作,加快蓄水池、人工湿地等雨水储蓄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排、蓄、疏通河道整体方案,构建城市河流、湖泊、管网、人工水域、雨洪蓄水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泄洪排涝雨水利用体系,提高水体的调蓄及行洪能力。“小治理”主要针对当前亟需解决的立交桥积水问题、高速公路积水问题、山区泥石流问题,提高城区下沉式立交桥雨水泵站排水能力,规划在有条件地区建设地下蓄水池,增加交通线路沿线保水种植面积、加快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强化水土保持管理。

实现城市静脉健康畅通,重点在运管。运行维护管理要充分发挥其强根固本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建立长效防范机制,做好预防性养护计划,加强日常建设养护,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建设资金投入,加大设施养护资金投入力度,保证设施安全运行和排水畅通,形成防汛安全保障体系。

(三)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执行能力

尽快修订完善《北京市实施办法》,对在河道、湖泊、水库、滩涂、人工水道、蓄滞洪区内建设的非防洪建设项目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并经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责令限期拆除,对违规的政府部门、单位及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进一步理顺区县排水和再生水行业管理体制,完善市区两级监管机构,严格落实防汛目标责任制,将“十二五”规划及其他政府文件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区县和运营单位,签订责任书,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优化整合现有的监管资源,组建专业化的管理、执法、监测队伍,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管理的有机结合。监管队伍应与社会建立畅通的工作渠道,建立信息通报工作机制及公众参与机制,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提高执行能力。

实行严格的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的施工单位和个人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对因失职渎职造成城市排水设施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要予以严肃追究,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1]Comfort, Louise K.,ed.Managing Disaster: Strategies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水务情势报告:北京“7.21”特大暴雨分析[B]. 2012.10.

[3]朱力.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与应对范文6

巨的工作。近年长乐洪涝、台风灾害频繁发生,“飞燕、龙王、圣帕”等超强台风带来洪涝和风暴灾害,暴露了防洪安全存在着隐患和薄弱环节,也给今后防洪减灾工作带来更多、更大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长乐城乡防洪减灾能力,本文通过对成灾现状分析,对长乐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洪灾现状致灾原因措施建议

1.气候特点

长乐位于福建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濒海临江,三面绕水,一方倚山,属新华厦系复式隆起带东缘,东南闽浙低山丘陵的一部分。闽江水流经市境北部至梅花入东海,过境河段全长35公里,境内溪流全部为源短流,港道纵横,河网密布。长乐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季集中,易于洪涝,干季明显,旱情常见。年降雨量在1200-155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382.3毫米,形成洪涝灾害有4-6月的锋面暴雨和7-9月的台风暴雨两种类型,锋面暴雨的特点是降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台风暴雨特点来势凶猛,降雨历时短,强度大,雨量集中;台风登陆时,沿海风力可达10-11级,最大风力12级以上。历年实测最大风速40米/秒,最大雨量24小时为365.4毫米(1990年)。当暴雨洪水受海潮顶托时,沿江闸门无法泄洪,易造成内涝,甚至发生决堤、毁堤。

2.洪灾现状

2.1、防洪工程状况

长乐过去民间有谚语:“九日天睛闹干旱,三日连雨淹街亭”。据地方史料记载,南北朝至清,长乐人民为摆脱旱涝威胁,兴建有湖、港、浦、沟、圳、堤、陂、坝、塘、埭、堰、斗门等水利工程214处,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防灾和灌溉能力日渐减弱。改革开放以来,水利建设不断发展,已建有电灌工程394处,机灌工程301处,蓄水工程429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38座、山塘386座),建有文武砂海堤、外文武海堤、三营海堤、潭头海堤、文岭、梅花海堤、城区防洪堤、营前港防洪堤等14条,建有营前港水闸、洋屿港水闸、十八孔水闸、十七孔水闸、克凤五门闸等34座,近年长乐加大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内河整治力度,全面实施堤防,水闸、水库等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和重点工程建设,推进莲柄港水网整治和长效保洁,长乐城乡防洪抗御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2.2.近年洪灾状况

由于气候异常,长乐近年最突出的洪涝灾害有:(1)1999年第10号热带风暴,24小时雨量326.6毫米,有12个镇乡的农业、水产、水利等设施受重大损失。吴航镇房屋倒塌90间,鹤上镇受灾村庄13个,受淹房屋2806间和农田7800亩,路堤损坏9940米,古槐镇冲垮拦水坝5个。(2)2002年“飞燕”台风,短时雨量93.7毫米,风力12级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5.2亿元。其中房屋损坏5802间,倒塌2956间,企业毁坏632家,水利设施毁坏65处,受损学校300所,受灾面积9.5万亩。(3)2005年 “龙王”台风,雨量达322毫米,受灾人16万人,受淹房屋2.87万间,倒塌房屋1206多间,农作物受灾3.8千公顷,吴航等11个乡镇发生山洪暴发,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12亿元。(4)2007年“圣帕”台风,4小时降雨量330毫米,受淹农田29530亩,房屋8705间,水利设施78处,三溪水库最高水位达47.39米,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3、致灾原因

长乐洪灾和暴潮主要发生在4-10月,除了自然地理条件和气象因素以外,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

3.1城区河道功能萎缩,内涝问题重视不够。一方面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城区内河过水断面偏小,一些河道河床淤积严重,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搭建影响了河道,正常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随着城区面积扩大,许多盲肠河、池塘及稻田消失,加上新城区标高高于旧城区,造成旧城区排水不畅。同时鳌峰山等山体植被破坏严重,城区后山又受到机场高速公路拦腰穿过的影响,使溪水流域自然汇水受阻,影响了城区防洪排涝。

3.2防洪排涝规划滞后,河道管理力度不够。目前仅有旧城区防洪排涝专项规划和莲柄港灌区港道整治规划,而城区河网规划,新城区乃至整个长乐市区的防洪排涝规划编制工作滞后。《长乐市河道管理办法》已颁布多年,但是执行的效果不尽理想,河道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3.3人为因素致涝频频发生,防灾工作压力增大。(1)洋屿港水闸泄洪道内港淤积2.0米之深,影响了城关地区防洪排涝。(2)三溪水库最大泄洪量849立方米/秒,而水库下游河道实际泄洪能力仅319立方米/秒,河道达不到泄洪要求,影响了水库安全泄洪。(3)违章侵占港道建楼房、建厂房、堵港养鱼、养禽以及乱倒垃圾造成港道堵塞或行洪断面缩窄,影响防洪排涝能力。

3.4镇村监管力度薄弱,村镇缺乏防洪规划。镇乡村管辖的水库、水闸、堤防监管较为薄弱,潭头西湖、湖南东湖及漳港、鹤上、古槐、文武砂、江田、玉田等支港河床抬高,淤积严重,港道水葫芦丛生。部分水库、堤防、水闸存在病险隐患,外文武海堤脚、护坡受风浪;中击严重损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水土保持防治跟不上,涵养水源能力不足。

4、措施建议

4.1增强法制意识,保障依法治水。开展《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和《长乐市河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依法治水,及时查处围垦港道、侵占行洪通道和调洪场所、蓄滞洪区等无序开发的行为。加大对违法、违章占地和占用河道等破坏水利设施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危害水利设施、危害排涝的建筑物应一律拆除。严格制止违法开发建设活动,减少水土流失和港道淤积,恢复行洪通道。加强防灾教育,各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部门在审批各项规划建设中,应考虑防洪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

4.2疏通水系动脉,确保排通泄畅。(1)交通、公路等部门要解决公路过洪涵洞断面偏小产生的滞洪问题;(2)加强17、18孔水闸的防洪监管及排洪调度,以解决南洋片区洪涝问题;(3)做好莲柄港主港道、支港道的整治,加大清淤清障力度,恢复蓄滞及行洪功能,抓好河道长效管理和保洁工作;(4)进行洋屿港水闸改扩建,清除水闸内、外港道淤积,营前闸、奎桥闸、洋屿闸应归一个单位管理,以更好地解决城区排洪、冲污和通航;(5)加快兴建新田水库,提高水库拦洪、削峰、错峰等防洪能力,增强兴利减灾效益;(6)发挥营前港水闸调洪作用,洪水通过朝阳洞直接泄洪到闽江,以缓解长乐内涝灾害。

4.3提高防灾能力,增强水患意识。建立防洪减灾新理念,加强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做好防洪减灾基础工作,每年定期开展汛前检查,落实防汛预案、防汛队伍和防汛抢险物资。在汛前要修复好水利水毁工程,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用好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以提高防灾减灾指挥决策和应急反应能力。做好汛期气候分析,制定《地质灾害防治预寒》,对易发生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控,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

4.4采取工程措施,实现科学管理。三溪水库下游村庄人口密集,需开展防洪专项规划整治,对水情、雨情监测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做好防洪调度方案,提高防洪能力。做好全市江海堤防加固达标,提高御台、御暴能力。加大险病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建设,治理中小溪流,防治山洪灾害。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实现时空合理配置,及时为洪水安排出路。

4.5编制防洪规划,完善抢险预案。针对长乐地形地貌、防洪工程和河网现状,编制防洪排涝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指导下,采取近期与远期、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整治方案。镇村要制定防洪抢险预案,强化责任机制,加强预案管理,关注辖区内水工程运行状况,适时实施预排,腾库迎峰,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