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教学总结范例6篇

心肺复苏教学总结

心肺复苏教学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培训模式; 优化组合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现代临床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学科[1]。心肺复苏技术是临床急救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要求急诊医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迫切需要对将来从事急诊医学的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培训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即导师授课模式、视频指导自学模式及模拟急救场景模式。现将这几种模式进行比较,并探讨可行的培训模式,为急诊医师心肺复苏的培训提供理论指导。

1 导师授课模式

即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是目前国内急诊医学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培训模式。主要以大课为主,配以幻灯、挂图、模型等讲解。

1.1 优点 导师授课内容明确,层次性强,对心肺复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详细讲解。

1.2 缺点 “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宏观印象,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容易忘记,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3 评价 心肺复苏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行临床操作的基础,课堂授课是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各项急诊教学模式的基础,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导师授课前要进行充足的课前准备,这些准备包括授课范围、讲解层次、典型心肺复苏病例的分析解读以及高质量PPT课件制作等,以便在课堂上全面、准确的讲解,学生也能根据导师丰富、有层次的讲解内容做好笔记。导师要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提炼、总结、升华后再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讲课内容要有科学性、针对性,避免照本宣读,必要时亲自示范,将所掌握的临床医学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此外,学生可以对疑难点当堂提问,随时解决。但这种培训模式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和特殊临床思维的目的,而且,导师每次讲课必须提前备课,这种教学方法也受导师临床经验、知识理解程度的限制。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急需改进和提高。导师可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教学方案,例如,导师可以在平时临床工作时,将心肺复苏过程中患者有诊断价值的体征和特征性的检查结果等素材收集整理成图片,在授课时用到PPT幻灯片中,既能让学生看到急诊抢救的鲜活案例又能向学生灌输急救理念和知识经验。

2 视频指导自学模式

导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医学信息技术设计出可行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电脑观看学习,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这些资料包括心肺复苏过程中文字、图片、图像、动画、音视频资料等信息。

2.1 优点 形象生动,可重复性好,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学生通过网络主动学习。

2.2 缺点 视频的编辑和处理需要导师有较高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编辑视频时导师要深刻理解讲课意图、熟悉心肺复苏场景,而且,视频要求资料丰富、有创造性和可观赏性。此外,如果是双语教学还要求导师有非常好的专业英语能力。

2.3 评价 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导师先根据心肺复苏的授课知识撰写稿本,然后把临床上急需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技术操作等录制下来,然后配以声音和文字,结合心肺复苏临床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制作成教学录像带,学生通过计算机主动学习观看。原来抽象的复苏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而且导师还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设置各项操作的准确参数,学生可以在观看时参与其中,选择各项操作的正确值,如心肺复苏步骤是ABC(Airway,Breathing,Compressions)还是CAB、心脏按压的部位和深度等,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自动测评。这种教学模式既能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又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如果有条件,导师可以在不影响抢救过程的情况下将整个心肺复苏过程通过助手录制下来,整理和编辑制成视频,给学生观看。学生在生动的学习中既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又感受到急诊抢救的紧张氛围,有助于锻炼其心理素质。此外,导师也可以从国外专业网站上下载最新心肺复苏图文资料和视频录像,使学生了解国际最前沿的专业动态,提高学生阅读英文资料的能力。这种授课模式还具有可重复性的特点,学生可以把疑难部分反复观看视频,思考解决方法,或者把录像定格找老师帮助,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疑难问题难捕捉的难题。学生及其他医院的授课教师均反应这种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用具和手段都发生了根本变革[2],高科技的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出现,这种教学模式将有可能在临床急诊教学中被普遍推广使用。

3 模拟急救场景模式

3.1 优点 无风险性,可模拟临床心肺复苏急救情景,简便易行,灵活性强,可控制性好。

3.2 缺点 模拟技术虽然能够模拟近似真实的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内外环境中的复杂反应远不能完全被模拟,而且,模拟人没有社会和心理属性,和真实的患者尚不能完全等同。这种模拟场景与真实的抢救场景相比还有好多限制性和不可知性,还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的临床教学。

3.3 评价 急诊工作风险高,容易发生医疗纠纷,不可能每位学员都能亲自试验心肺复苏抢救,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以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优势,将急诊医学知识与现场模拟场景相结合,学生可以在模拟人身上“无所顾忌”地训练,“轻轻松松”地学习,避免了由于学员操作不当给患者带来的伤害甚至死亡。这种教学方法使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溶知识性、趣味性、场景性于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急诊特有的反应能力,并且通过模拟现场的紧张气氛,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锻炼。而且,导师可以在学生旁边现场评价和指导,对其动作的准确性和注意事项仔细示范讲解。情景模拟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急救经验,还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临床经验上升为理论,以便对学生讲解。另外,这种方法对模拟人的材料要求很高,例如,在临床心脏按压中按压胸骨的力度太大可能引起胸骨骨折,目前条件下,尚难以找到与人体胸骨属性相似的材料,学生难以通过模拟体验这种感觉。

4 讨论

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具体分析,将以上模式优化,充分利用其优点,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导师可以把授课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时间用于课堂讲解,另一部分,导师在示教室中亲自示范心肺复苏整个过程,重点步骤着重强调,并留出时间给学生亲自练习,对其不准确操作即使纠正;学生在观看心肺复苏视频的过程中,对有疑难的步骤可以亲自去模拟人身上仔细体验,如果还得不到解决,则可以把问题反馈给导师,导师在讲课时加以解释和强调,避免了其他同学对此知识点的忽略;学生在课堂中印象不深的知识可以通过视频指导,主动寻求答案。另外,导师在心肺复苏培训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合适每位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有些学生理论知识已经相当扎实,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其临床操作能力的培训上;有些学生偏重于临床心肺复苏的实践,动作要领却不规范,有些步骤甚至错误,可以让其多参加课堂授课,系统学习心肺复苏规范操作,这样在有了临床经验的前提下,课堂学习效果会更加深刻。以下资料是不同学者对临床急诊心肺复苏及其它技能培训方法的效果总结。

刘健等[3]认为,传统的导师授课模式由于学生多,师资力量有限,课堂上导师做示范时,许多学生看不清,结果教师非常辛苦,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好。王长远等[4]通过随机抽样法比较传统教学法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差异,认为,96.8%的学生喜欢PBL教学法,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他还比较了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得出,96.7%的学生喜欢网络教学与PBL相结合[5]。刘晓伟[6]等认为,模拟急诊教学是将急诊知识教育与医学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培养“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新型急诊人才。杨立明等[7]认为,急诊专业课教育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如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动画制作(FLASH/3DMAX)、网页制作(FRONTPAGE)、影视编辑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刘洁英[8]认为模拟现场教学能贴近生活,拉近急救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实用性强,容易使学员明确学习目标,自觉增加学习动力,调动学员主动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事实证明,多种培训模式相互配合,有机互补,能较好的提高急诊医师临床心肺复苏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也体现了人性化、高效率的教学理念。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对临床心肺复苏要求的不断提高,心肺复苏的培训已经成为当下急诊医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近10年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经验并参考其它专家的研究结果,认为,导师授课模式、视频指导自学模式以及模拟急救场景模式是教学效果较好的几种培训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优点,是对其他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在临床心肺复苏培训模式中,除以上三种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PBL联合模拟急诊教学法、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教学法等。PBL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最明显的优点是强调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9],创造性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摄取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PBL联合模拟急诊教学,是在PBL教学法的基础上借助心肺复苏模拟人,模仿现场心肺复苏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心肺复苏实践技能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是在计算机驱动模拟系统的基础上,对模拟人的硬件加上具有心肺等脏器的模拟功能的单元,这些单元具有相对独立的硬件基础,能够独立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独立的反应,如对有生物活性的药物、氧气、其他治疗措施的不同反应等,对药物的反应更符合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反应规律,模拟系统还具有与真人极其相似的外形,有呼吸、心跳、脉搏、瞬目等体征,可模拟真实患者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它是情景模式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在以上几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的改进和提高,通过这些灵活的培训模式,导师授课的职能更加明确,师生双向互动增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心肺复苏急救观念和技术也不断更新,比如,临床上很成时间认定的心肺复苏步骤ABC现在更新为CBA[11],所以,导师要有捕捉科研新动向的敏锐反应力,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出更有效的培训方法,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仅要让其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还要通过各种可行的方法让其熟练掌握临床心肺复苏的动作要领和准确步骤,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心肺复苏抢救过程是复杂的、不稳定的,学生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答案,这需要导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寻求规律,探索教学方法和技巧,例如,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像教科书上讲的那么明显,有些仅有喘息的患者,就是立即进行就地心肺复苏的指征;在心脏按压的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甚至不同性别的患者按压的深度及力度会有很大差别,这些问题需要导师根据宝贵的临床经验,将其升华为授课理论,在课堂上或示教中,传授给学生。急诊医学学科的发展使急诊医学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急诊医学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学科建设[12],笔者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为急诊心肺复苏培训模式的选择提供可行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富学林,陈军宁,韦广粤.深化急诊医学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急救教学成效[J].医学信息,2010,23(8):2818-2819.

[2] Wayne DB,Didwania A,Feinglass J,et a1.Simulation—based education improves quality of care during cardiac arrest team responses at an academic teaching hospital:a case—control study[J]. Chest,2008,133(1):56—61.

[3] 刘健,张永和,尹文,等.现代教学设施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1):540-541.

[4] 王长远,秦俭,王晶,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7):2174-2175.

[5] 王长远,秦俭,王晶,等.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法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249-250.

[6] 刘晓伟,刘志.浅谈模拟急诊教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80-1481.

[7] 杨立明,李淑红,续哲莉,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医学本科生急诊教学质量的研究[J].吉林医学,2008,29(11):961-963.

[8] 刘洁英.救护新概念在社区工作者急救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155-156.

[9] Chen J Y,Zheng X W,Xu W,et a1.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eaching ophthalmology for probationers with PBL[J].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eine, 2006,13(1):187-189.

[10] 刘晓伟,刘志.PBL联合模拟急诊教学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29-30.

[11] Guidelines 2010 for CPR&ECC,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science Circulation,2010,122(Suppl 3):S640-933.

心肺复苏教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84-01

我院急诊科20010年1月~20011年12月2年内共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2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急诊科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水平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0年1月~20011年12月间院前或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并经我科抢救的患者12例,年龄22~71岁,平均36岁,其中男10例,女2例;发生在院外呼吸心跳骤停7例,均为拨打本院急救电话出诊,院内呼吸心跳骤停5例,其中送来4例,1例为本院妇科诊治的患者。

1.2 复苏措施 参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行以下操作: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异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头部物理降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心电监护,血气分析,对症处理等。

1.3 复苏成功标准 ①心搏恢复;②面色(口唇)由发绀转红润;③出现自主呼吸或用机械通气、心搏恢复、静脉血血氧饱和度>95%;④瞳孔由大变小,有对光反射或眼球活动5意识恢复[1]。

2 结果

2.1 院前组与院内组复苏成功率比较 院外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7例,复苏成功1例,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5例,复苏成功3例。

2.2 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病因分布:诊断心血管疾病2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脑血管疾病2例,创伤6例,窒息1例。

3 讨论

呼吸心跳骤停是常见急危重症,也是急诊中最为紧急的危重症。大量文献报道,最终影响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包括有无目击者、目击后有无接受现场CPR、开始复苏时有无心跳、呼吸心跳停止到接受有效CPR的时间、呼吸心跳停止与到达医院的时间、急诊CPR持续时间、初始复苏时的心脏节律以及给予肾上腺素的次数等。本组资料显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病因、发病地点及复苏开始时间有关。本组病因明确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创伤6例占总患者数50%,本组因创伤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成功3例占复苏成功总例数的75%可见创伤患者基本为青中年其本身脏器功能良好尤其是心脏功能良好也是心肺复苏成功率高的原因之一,12例均行电除颤,可见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电除颤能提高复苏成功率,且施行电除颤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2]。本组患者复苏成功4例,其中3例均行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复苏成功,及时开通气道保持良好的通气也是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组结果显示,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外者。院内5例呼吸心跳骤停者均能在15分钟内进行CPR,成功3例(60%),复苏成功患者均在6分钟内开始了CPR,可见复苏开始时间越早越好。院外呼吸心跳骤停者得到有效复苏较晚,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缺血时间较长,复苏成功率降低。进一步分析统计本组院前呼吸心跳骤停病例显示,多数病人不能在5分钟内得到有效CPR,从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笔者认为农村道路狭窄、患者家属文化素质较低,急救基本知识和意识都欠缺、等原因导致救护车到达现场或送患者来院不及时,老年患者被发现较晚或发现后报警不及时,居住条件差导致搬运困难,现场急救人员及设备缺乏等因素,都是院外呼吸心跳骤停者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复苏的原因。

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救治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并能最大程度保护脏器功能,大大降低病死率[3-4]。因而全民普及急救意识,现场CPR基本知识及操作,能有效缩短复苏开始时间,赢得抢救时机。提倡和进行全民健康教育,加强急诊科医护人员CPR技能培训,增加急诊科人员及现场急救设备配备,加强急救体系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贫困地区急诊科建设需要加快步伐以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 洪.扫描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修改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原因与方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4):177-179.。

[2]许树耘,何 庆.急诊复苏失败原因初探[J].中国急救医学,2001,21(2):110.。

[3]李春盛.急救医学发展[J].急救医学,1999,8(4):275-277.。

[4]杨冶,黄永阳.右江医学,2009,37,(4):

心肺复苏教学总结范文3

关键词:成人心肺复苏;实验教学;提高实践技能随着社会和科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引起生活环境改变,突发灾难事件频发,使急危重症患者数量迅速增加,需要紧急救助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增多.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之一,是中高职急危重症护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心肺复苏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当心跳和呼吸骤停时,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细节多,动手操作能力要求高,实验教学起着独有的重要作用,就如何提高徒手成人心肺复苏实验课教学质量,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谈几点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自主预习

我校心肺复苏的急救课程都安排在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每间教室都开展了多媒体教学,学校的计算机房定时开放,无线网络遍布,学生们大都有智能手机和u盘,在教学前先安排学生预习,通过qq或者微信把相关的链接发给学习委员和各组长。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和教材衔接紧密的内容。使学生对心肺复苏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感观认识,了解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接触患者的时间是所有医务人员中最多的,也是最易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的,因此在猝死最终成为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之前,正确而迅速地施行心肺复苏术,可给猝死者提供有可能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时间和机会.而科学规范的心肺复苏可大大减少死亡率,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豪感、成就感.

2精讲理论

用两个课时围绕实验课的内容,即心肺复苏的实验目的,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和经验丰富的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精选相关的临床案例穿插讲解,播放操作视频,突出重点,抓难点。通过自主预习时的几个链接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再一人回答或多人回答,教师点评.使他们逐步成为独立的思考者、熟练的学习者和有效的合作者,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础[1]。

3 实验教学

安排四个课时来完成实验教学,实验器材是6台上海弘联医学仪器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此模拟人由模拟真人身体和带微电脑的电子显示屏组成,能模拟按压时的心跳和呼吸音,同时语音播报操作是否正确,教师利用此教具进行示范讲解, 并进行最终的护理评价。

3.1分解操作,规范示教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示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学时将每项操作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评估(轻拍重喊:嗨,您怎么啦?一听二看三感觉)求助(喊人、拨打120)颈部检查安置(患者和施救者)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按压姿势手法力度,按压深度5cm,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30次)清理口鼻开放气道(压额抬颏法)人工呼吸(吹入500~600ml潮气量,2次,按压通气比值30:2)评估效果(2min按压5个循环)安置(成功时仰卧位头偏一侧)120到来。把分解的步骤板书在黑板上。示教时一定要规范、细心、认真,边讲边做,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得清楚,例如示教用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教师在模拟人身上先示范一手肘关节着地,手掌压低其额头,再示范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抬起其下颏,头部中度后仰。告诉同学们注意,这两个动作是左右手同时进行的,气道开放成功,模拟人颈部的显示灯会亮绿色,如果开放不成功就没有颜色显示。

3.2分解分组练习实验课前把学生分成6组,选出组长,在实验室对组长开展课前指导培训,让组长初步掌握实验的要领,课堂上,教师示范后由组长带领学生开始练习,两组练习人工呼吸,两组练习心脏按压,交换进行。分解掌握后再整体练习。教师把规范的操作视频循环播放,选了小组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回巡视,认真检查每一个学生的操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随时重点提问,如: 按压通气比值,按压深度,频率,吹气量,同时指导学生要处理好显示器评价和实际评价之间的关系。在急救患者时,不可能配备一个显示屏,有操作正确与否的提示, 这就需要施救者每个动作必须精准到位,随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急救才能有效.

3.3 当堂抽考为了提高训练效果,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这项操作技能,教师以随机点名的方式在每次实验课结束之前,利用15 min 的时间分别在6个小组里抽考1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心肺复苏术从头至尾做5个循环,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对错。合格的计入总评成绩。当堂抽考对被抽查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纠正;同时对其他学生无疑是一次反复学习、加深、提高的机会;抽考使学生经常有种任务感、紧迫感,鞭策他们在训练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克服课堂松懈心理[2]。

3.4课外开放练习心肺复苏实验操作性强,知识量丰富,光靠实验课有限时间不能达到完全掌握,需要更多的课余时间自练和互教互练,急救实验室周日下午定班开放,由每班学习委员和实验室老师联系,在遵守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下进行开放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实践,操作水平得到提高,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学习兴趣更浓[3]。同时参与实验室物品的管理,增强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4结论

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操作环境。学生带着兴趣和责任刻苦学习,两者结合保证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春娟,李昌茂.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3A):634-635.

心肺复苏教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心肺复苏;知信行;推广困难;问卷调查

心肺复苏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对患者持续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也就是说用挤压胸壁的方法迫使心脏被动向全身泵血,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向患者肺部输送氧气,两者结合,代替了患者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工作,使患者的全身重要脏器尤其是大脑保持含氧的血液供应,避免了因缺氧而发生的脏器坏死[1]。我国的医疗机构中,心跳停搏患者的康复出院比例普遍低于1%,而在美国个别城市这一比例高达30%以上。根据我国卫生部统计,我国心跳骤停急救成功率不到1%,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为2%,发达国家存活率为60%,而美国一些城市高达74%[2]。王玉[3]等调查显示,17.1%的公众不知道何为CPR;38.2%的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及报刊,仅7.4%的公众直接从专业书籍或专业人士处获取信息。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公众的急救意识比较薄弱,急救知识比较匮乏,对现场急救知识的了解率不高,获取急救知识的渠道不够专业,可能与宣传教育时缺乏专业人士指导或专业人员对现场急救技术的宣教较少、较简单有关。

美国心脏学会(AHA)20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中要求:应对公众广泛开展基础生命支持(BLS)技术的培训[4](BLS技术是指徒手心肺复苏、呼吸道异物阻塞的解救、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文献报道,美国通过加强现场急救为主的社会急救医疗体系后,车祸死亡率由28.7%降低至6.1%[5],这也进一步说明加强院前急救的意义。

正是由于充分认识到CPR的社会化意义、我国目前面临的院前急救的严峻形势及与国外的巨大差距,拟选定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认知度从知信行的角度进行调查和评定。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学习与运用能力较强,拟以大学生为切入点,通过调查其对CPR认知度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积累工作经验,为CPR的全民普及探索路径。

一、一般资料

1.调查对象。天津市在校大学生,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

2.调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中现况调查的方法,选定几所天津市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现场收回问卷50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29份,实际有效问卷471份,问卷有效率为94.2%。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后,进行检查核对,最终保证数据库的准确无误。

3.调查内容。在充分查阅、学习有关心肺复苏文献的前提下,拟定出共包含24道问题的CPR认知度调查问卷。其中包括23道客观题及1道主观题,客观题包括5道基本信息题、6道CPR背景题、6道CPR基础知识题、4道意愿度调查题及2道推广题。每一道题都有其重要意义,通过此调查问卷可以基本了解天津市大学生在CPR经历、认知度和学习意愿等方面的情况。

4.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二、结果

根据6道CPR基础知识题最终所得总分将天津市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程度由高到低划分为4个阶段,即掌握、熟悉、了解、不清楚,所对应的总分值分别为21~19、18~14、13~10、9~5。运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后结果见表1。

该问卷还包括4道意愿度调查问题,在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可以充分了解到CPR推广与普及的必要性,为后期的CPR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运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后得到的结果见表2。

一直以来,CPR全民普及所面临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问卷的最后调查了大学生眼中的推广、普及心肺复苏的困难。

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的实施困难按其所选百分比多少排列如下:怕承担风险>不会做>被实施对象不合适>社会压力>个人情况不允许>旁观者不支持;推广心肺复苏的困难排列如下:个人心理方面>技术资金方面>社会舆论方面。

同时,对五个基本信息与认知度、意愿度是否有影响做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3。

三、讨论

由表1对比显示,被调查者对心肺复苏的实际掌握程度低于其自认为掌握的程度。而熟悉和了解程度,实际情况高于自我认知情况,原因可能是被调查者缺乏自信,或者说对心肺复苏的认知仍处于模糊状态。由结果可知:被

调查者中实际了解CPR的占57.6%,而掌握CPR的却只占1.2%,即天津市大学生对CPR的认知程度偏低。

根据表2结果可知:天津市大学生对于学习CPR持积极赞成的态度,67.9%的被调查者愿意接受心肺复苏的专业培训,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愿意将其教授于他人。据调查,81.3%的被调查者认为推广心肺复苏术是有必要的。这些不仅肯定了此次调查活动,同时也体现了后期培训的意义所在。

在实施困难中,同学们所面临的主要是不会做和怕承担风险,相信经过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学习,同学们掌握CPR基本流程后,加之大学生本身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实施困难就会随之减小。

在调查推广心肺复苏困难时,在技术资金方面,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存在的困难是缺乏专业培训机构、缺乏专业人士和技术;个人心理方面,60%~70%的同学认为主要是担心自身专业技术不够、担心操作失败后承担责任;社会舆论方面,半数以上的同学选择了缺乏相关政府政策支持、担心被周围人误解。

本调查将侧重点放在了6道CPR基础知识题上,因其能最直接地反映出天津市大学生对心肺复苏认知程度的高低。SPSS描述性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大学生对于心肺复苏的认知程度偏低,其中能掌握这一技术的被调查者只占1.2%,由此可见心肺复苏的推广与普及势在必行。而SPSS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因素与这些基础知识题的关联最大(见表3),换而言之,能够掌握CPR技术的人大多来自于医学类专业,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接受过该方面的系统培训,故很少能掌握。因此,心肺复苏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在非医学类大学生中进行更具有意义。

文献资料[6]表明:公众的急救教育,全新的开放式交流,包括CPR和急救课程的普及和持续,使病人(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其潜在的社会效益是无法衡量的。

针对最近社会上有人摔倒、昏迷,路人不敢搀扶、施救等现象,希望可以借此项目,一方面从大学生入手,推广普及心肺复苏,最终让更多的百姓参与到院前急救中来,逐渐改变我国目前的院前急救形势;另一方面,希望可以唤醒群众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

指导教师:刘学政步怀恩

参考文献:

[1]冯庚.医院外突发急症现场自救互救知识讲座[J].生物医学通报,2001,36(1):20-21.

[2]黄翠红,王文均,杨芳,等.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8,23(21):9-10.

[3]王玉,李学惠,刘玉珍,等.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认知度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21):69-70.

[4]沈洪,王一镗.中国心肺复苏的发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13.

心肺复苏教学总结范文5

心脏骤停,系指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导致脑及其他重要器官血流中断,并随即由此引起意识丧失(15 s)、呼吸停止(30 s)、瞳孔散大固定(1 min)、糖代谢停止(4 min)、脑ATP代谢障碍(5 min)及脑细胞不可逆死亡(6 min)等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1]。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提高预后疗效。2011年2月,本中心华漕急救分站成功抢救复苏心脏骤停1例,并于抵达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急诊室之前,患者出现正常心律和自主呼吸。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性,17岁,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约5 min(邻居联系急救120电话)。15时18分,调度指挥中心接警并指派任务,15时23分,到达现场。患者有结核性脑膜脑炎史1年余,长期卧床,规则服用“中药”数月。既往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近期,无肺部感染、褥疮感染史。15时23分,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为6 cm)、固定,对光反射消失,颈动脉扪之不及,心音、呼吸音消失,心电图示一直线,确诊为心脏骤停(上述步骤10 s完成),随即启动急救医疗系统(EMSS)。按照ABCD四级程序,分别给予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ardiac compression)、电击除颤(defibrillation),同时给予开放静脉通道。15时41分,心电监护示正常心律,心尖区听及心音,扪及颈动脉搏动;双侧瞳孔缩小(直径2.5 cm),出现对光反射。即刻告知家属并决定搬运、转送至闵行区中心医院救治。途中,15时42分调度指挥中心预报送往医院急诊科;15时59分患者出现自主呼吸(途中继续CPR)。16时5分,抵达闵行区中心医院急诊科(院内急救团队已准备就绪,随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外周静脉血管留置、血气分析等)。

2 讨论

分析本例心脏骤停复苏成功案例,对2010年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心肺复苏成功10例进行总结性回顾,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多种因素决定了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提升,其中内因(客观因素)起着决定性因素,外因(主观因素)起着辅因素。(2)心肺复苏成功率是衡量EMSS系统首要环节院前急救医疗质量的“金标准”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是当前市、区、县急救中心提升院前急救质量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 体会

本例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急救医生长期从事院前急救临床一线工作10年余,兼职管理岗位工作数年,其分别从医疗救治和医疗管理角度,比对去年10例心肺复苏成功病例,进行了总结体会。

3.1 决定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因”。大致概括为“时效、规范、合作”。首先,强调院前急救任一环节必须高度重视“时效性”。调度员接警、指派任务必须严格遵守1分钟标准;急救团队出车反应速度必须控制在1分钟之内;急救医生现场判断和评价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其他诸如开放气道(气管插管)时间、CPR组合交替时间等都应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其次,强调院前急救过程中必须按照《院前急救操作规范》进行规范性操作。院前急救医务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水平,是承接早期现场目击者初级CPR、转递至院内急诊ACLS的关键人物,必须认清ABCD是贯穿于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纲领性原则。再次,强调多层次、多角色的合作亦是决定心肺复苏成败的关键之一(三种合作:初级目击者与急救专业人员、急救团队成员之间、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与急诊抢救医务人员之间交接)。“生命链”概念中明确指出,现场目击者或旁观者的呼叫“120”联系急救反应系统意识、第一时间启动EMSS占据了50%的份量,为急救专业人员抵达现场进行标准复苏术做好初级复苏救治。因此,我们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合作”。急救团队成员之间以及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之间的“合作”重要性,是专业医务工作者之间急救意识、急救技能的交流、转递,是确保院前复苏成功和提高院内预后效果的关键。

3.2 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笔者认为:第一,加强综合管理。主要围绕区域急救中心发展规划和提升区域院前急救质量等中心任务,组织切实、可行、实效的质量控制管理(将心肺复苏成功率纳入考核指标),组织急救团队规范化专业技能培训(标准心肺复苏流程),组织急救团队急救技能竞赛,提升团结协作能力等。第二,加强社区联动。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级医疗机构医疗资源,通过诸如闵行卫生系统EHR信息平台,及时掌握急救复苏对象的既往病史资料;通过社区急救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医生急救技能和启动EMSS的意识等。第三,加强普及教育。发达国家AED等使用以及人民群众掌握初级CPR技能[2],是其确保较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笔者一直反复思考,人民群体的急救意识得不到有效提升、急救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难点在于急救知识、技能教育培训的机构未明确;一定时间内,普及教育的对象或者说受教育指标比率未明确等。

总之,无论作为一名急救医生,还是一名管理者,在看到区域急救事业蓬勃发展、急救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时,应更多地思考、立志致力投身于推进区域急救事业发展和拉近与发达国家地区急救水平的奋斗之中。

参 考 文 献

[1] 杨向军,徐新献,惠杰,等.现代内科急重症治疗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2-191.

心肺复苏教学总结范文6

心肺复苏器械辅助治疗

获得较大进展

采访一开始,宋昱教授首先诠释说:“所谓院内心肺复苏,是指针对发生在医院急诊、病房或其他科室的心脏骤停而采取的复苏措施。相对于院外心肺复苏而言,院内复苏一般经短暂的初级复苏后即可进入高级生命支持,因此,其成功率也显著高于院外复苏。”

宋昱教授接着回顾说:“我国院内心肺复苏的观念和方法,经历了一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其中心肺复苏的器械辅助治疗,近些年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他接着介绍说,在高级通气方面:心肺复苏期间应尽可能避免动脉高氧状态,尤其在复苏早期。2010年指南明确指出,为避免不必要的高浓度供氧,控制氧自由基释放,建议在保证必须氧供情况下,只需给予能使动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4%左右的最低吸氧浓度。目前尚无足够证据确定心脏骤停复苏期间放置高级气道与其他治疗措施之间的最佳时机。院内复苏在5分钟内建立高级气道与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无关,但与改善24小时存活率有关。有气管插管的患者考虑用定量的二氧化碳波形图监测CPR质量、优化胸外按压和监测胸外按压期间或心律为规则心律时有无自主循环是合理的。

关于临时起搏适应证,宋昱教授认为有三大类:一是血液动力学障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二是长间歇依赖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三是终止某些持续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对于心肺复苏装置,宋昱教授介绍说: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公共场所的放置和教育训练公众掌握使用以及扩大对公众CPR规范化的培训,才能使心肺复苏出院存活率再度提高,但不建议常规使用心肺复苏装置,理由是使用机械心肺复苏装置,包括摆放、启动、调节等,可能延误或中断心肺复苏操作。同时,学界多项研究并未显示院外复苏过程中使用复苏装置带来额外益处。

关于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宋昱教授表示:ECMO仍是目前最有效的心肺功能支持技术,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支持呼吸循环、保护重要脏器的目的,还能实时调节氧合及酸碱电解质水平,减轻心脏负荷,有效防止再发心脏呼吸骤停。在院内复苏中使用ECMO,有助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出院存活率和神经系统预后,但心脏骤停时的起始心律、复苏时间、致病原因和最初复苏效果等因素均会影响应用效果。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在有力快速启用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的机构,对于正在接受高质量CPR且病因可逆的心脏骤停患者建议使用该技术。2009年法国体外心肺复苏指南也提出了使用体外复苏技术的适应证。

对此宋昱教授认为:“综合上述回顾,我认为心肺复苏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不断提高着抢救成功率。尽管每一轮心肺复苏指南的更新都基于当时临床证据的支持,都会产生新的争论,但仍在把对复苏的认识与实践推向更高的层面。如何理解当前指南的进展,如何将这些理念与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中国专家达成的

心律失常处理共识

在采访中宋昱教授介绍说,心律失常在急诊科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不同场合和临床各科室;而且发病可急可慢,病情可轻可重;重则骤然起病,引起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2013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对规范和指导临床急救处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宋昱教授进一步解析说:“在观念和方法的更新方面,2013版《专家共R》首先识别和纠正了血液动力学障碍,血液动力学状态决定着心律失常急性期的处理原则。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应注重抢救治疗的效率。血液动力学严重障碍者,需立即纠正心律失常。对快速心律失常,应采用电复律,电复律不能纠正或纠正后复发,需兼用药物;对缓慢心律失常,应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或置入临时起搏治疗。其次,在衡量获益与风险方面,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应以挽救生命为目的,采取积极措施,追求治疗的有效性;对非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需要更多考虑治疗措施的安全性,防止治疗过度增加新的风险。在遇到治疗矛盾时,应着重顾及危害较大的方面,对危害较小的方面谨慎处理或观察。第三,在治疗与预防兼顾方面,强调心律失常纠正后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复发。主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祛除诱因。结合病情确定是否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后的治疗。如有适应证,建议远期采用射频消融或起搏治疗。第四,在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方面,由于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处理策略也随之不同。心律失常病因明确者,在紧急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应兼顾基础疾病治疗,尽快消除诱因。基础疾病和心律失常可互为因果,紧急救治中孰先孰后,取决于何者为当时的主要矛盾;而心律失常病因不明或无明显基础疾病者,则应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为目标。

宋昱教授还介绍说:“关于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中国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指出,应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性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建议短期内换用或合用另外一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宜考虑采用非药物的方法如电复律或食管调搏等。序贯或联合应用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及促心律失常作用,仅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状态或其他顽固性心律失常处理时才考虑。纠正心律失常应与病因治疗并重。除以下常用药物外,一些非经典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甚至他汀类药物,也被用于心房颤动和猝死的防治……”

多学科协作在急诊救治

危重症患者领域至关重要

在采访中宋昱教授强调,急诊及CCU作为收治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需要面对的病情往往是凶险而复杂的,因此,多学科协作在临床救治工作中至关重要。比如,血液净化技术对心衰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证实。因此,宋昱教授专门介绍了血液净化技术在CCU的应用问题。

他表示:“血液净化技术始于肾内科。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的丰富,其应用范围极大扩展。心脏重症患者往往面临复杂困难的容量管理任务,传统治疗手段有时难以胜任,尤其对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及时、有效地应用血液净化技术已经成为心脏重症治疗有力的武器之一。我院CCU自2008年开始着手该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积累,2010年全面开展这项工作,在难治性心衰、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宋昱教授还说:“ CCU是传统ICU的一个分支,ICU成熟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我们要学习、理解的宝贵资源。加强这两个科室医护人员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能够使CCU的成长事半功倍。”

“众所周知,急诊和重症科室常常需要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在争分夺秒的救治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或不规范操作都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聊到学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宋昱教授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是国家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同时也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们在以往的人才培养方面,一言以蔽之,就是最大程度地避免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忙中出错”。他就此详细阐述说,“因为心脏急诊和重症的工作特点,就是要面对各种突发、紧急的诊疗活动,要求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有创操作技能。培B一名合格的心脏重症医生和护士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建立合理的医护人才梯队,持续的培训和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是建立CCU的基础。我院CCU成立十余年,累计派遣医生、护士出国学习、进修十余人次。他们带回来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我院CCU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积极参加国内各级各专业的培训和交流,使得医生跳出心脏专科思维的局限,在治疗活动中更能从整体出发,抓主要矛盾,提高治疗水平。我们成立了胸痛中心,强化JCI-CCPC-AMI、JCI-CCPC-HF项目管理,在制度上减少差错发生的概率。”

谈及宋昱教授担任着副主任和医疗总监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工作,宋昱教授介绍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是一家公立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医院的胸痛中心于2015年2月25日正式成立,由急诊科、导管室、CCU、心内科和心外科等组成,与天津市120急救中心和8家区域内医院联合组建胸痛患者协作救治网络。早在2015年12月19日,医院胸痛中心即在2015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认证,成为天津市三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之一。该院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定期召开质控会议,分析影响D-to-B时间的因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D-to-B时间达标率最高达97.5%,平均时间最低达60.1分钟,使更多患者受益。

致力学术交流,

发展心脏重症学科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在紧张的临床工作之余,宋昱教授一直致力于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工作。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2013年成立了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而且,自2013年以来,在宋昱教授的主导下,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年会。

谈及于2016年4月9日召开的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宋昱教授介绍说:“去年的年会由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承办,对心血管重症诊疗和护理经验及进展进行交流,对心血管重症疑难病例及诊疗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来自北京阜外医院、空军总医院、武警后勤医学院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及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百余名心脏重症学资深专家和护理学界专业人士莅临大会,并做了多场学术报告。”

宋昱教授还介绍说:“作为一年一度的重症医学高峰会议,去年的大会对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的学科建设和学术进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内容包括国内外MRSA院内感染指南解读、恶性心律失常治疗进展、抗栓治疗进展、胸痛鉴别诊断、ADHF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达比加群预防房颤卒中应用建议等数十个主题的研讨。会上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而且,心血管重症护理分会场中各位护理专业的发言也成为大会的亮点。因为这是历届年会中首次设立护理分会场,为心血管重症护理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和学习平台,并进一步增进了大家的友谊与合作。同时,与会专家还针对重症患者仪器辅助治疗如呼吸机、心衰脱水治疗仪、左心辅助装置、ECMO以及重症护理危险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宋昱教授还介绍说,目前,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血管重症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备当中。今年的年会将继续以解决临床实际热点、难点为抓手,以新的指南和新的理念为基础,面向各级一线医护人员,尤其面向广大中青年医生,在心脏重症领域的平台上提高自身医疗和学术水平,使学会平台真正成为心脏重症领域广大医生和护士的“医护之家”,为我国心脏重症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