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例6篇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1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关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60-1

1 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在整个国民人口中占有将近70%的比重,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占有基础性的地位。搞好农业发展,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构建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近些年来,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出台了大量的文件和政策措施,积极的推动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201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2年7月初,又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主持会议,总书记、总理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在建国以来都是首次。从中央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此重视来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大量问题逐渐得以暴露出来,尤其是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暴露出大量的问题和漏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低,配套设施不齐全,后续建设和投入不足,工程使用时间长,年久失修等问题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和解决。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被逐渐暴露出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于农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是一个对于基础设施要求非常高的产业,自古以来,农业的发展就离不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修建了很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例如秦朝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云南少数民族修建的梯田等,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农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又好又快可持续的发展,需要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非常落后,很多地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现状下,就必须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

2.2 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总理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对于城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之后,对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化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大量的农业人口需要从土地里脱离出来,这就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经济的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需要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规模化农业的发展,这两个方面都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很高的要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场化经营提供很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2.3 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的刺激投资,拉动内需,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首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这样,可以直接拉动我国投资需求的增长;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拉动我国的内需增长。

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3.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面比较广,但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质量并不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和隐患。其次,国家在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投资方面比较少,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得不到持续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的保障。另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对于其能否发挥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农田维护体制的建设一直不健全,导致大量的基础设施长期无人看管无人维护,年久失修的现象很普遍。

3.2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大型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的完善。要对于大中型水库和其他水利设施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利设施,要予以加固,同时,要做好农田田间配套设施的修建和完善,发挥好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其次,要推进小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难以修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地方,要将资金和人力物力重点投入到一些比较小的设施建设上去,比如帮助农民因地制宜的修建一些水窖和集水池等储水和灌溉工程,另外,做好相应的配套设施的修建和完善。要在农场推广节水灌溉工程,根绝具体情况,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项目。从中央到地方,一定要将各个措施和政策予以落实,大力投入人力和物力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维护。

参考文献

[1] 杨朔.当代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 韦金保.税费改革后安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04.

[3] 刘贵书.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2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探索;建议

加强农田水利方面的建设可以促进我国农业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同时在生态观环境的保护方面也会起到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建设过程中,还依然存在阻碍的力量,对于粮食生产的安全问题也依然没有得到百分之百的保障。因此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相关工作者加以重视,想办法令其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本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其范围。主要包括在田间进行灌溉,促进地产土壤产量的提升,对道路进行修筑并且加以完善,以及植树造林的活动等都涵盖在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在当前的建设中,要在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保证人们的安居乐业。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对我国的农业资源加以进一步的开发,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令土地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通过对我国的农田水利资源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我国的农田水分进行合理的调节,另外一方面是改善部分地区的用水情况。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对农田水利资源进行研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土壤与水分、盐分之间的关系等,以保证我国的农业朝着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

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意义

每当旱灾来临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就愈发的凸显出来,由于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我国的农业生产困难,但是通过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过去大水漫灌或者干涸、饮水困难等现象将不复存在。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严重的干旱面前凸显出其重要性。

此外,在当前的工作中,要将农田水利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除了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修复与完善以外,还需要在部分地区兴建新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以满足实际的需要,并且为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相关部门的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重视起抗旱防灾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为农业的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保障。

3 提高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主要途径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灌溉的过程中,水资源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是因为我国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商业等用水量逐渐增多,因此废水现象日益严重,而这些废水对于农田灌溉来说都将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到我国的经济收益。二是存在水量浪费的现象,农田水利灌溉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农民无法承担起高价的水费,在用水时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造成农作物产量以及经济效益都出现了退步。

要想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加以解决。首先,加强对灌溉排水设施的管理,令工程效益进一步的凸显出来;其次,增加投入,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兴建力度,令灌溉面积得到增加;第三,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得到灌溉的同时还能有效的节约我国水资源;最后,加大对盐碱地以及沼泽地等土地类型的改良,保证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排水,将除涝与治渍工作做好。

4 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加大投入力度

由于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都存在老化的现象,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这个方面的资金投入,重视起修护的力度,这样做也有助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令各级政府必须把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设施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来讲,当务之急是在稳定提高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人饮安全资金的同时,尽快扩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以引导和带动地方各级财政和受益农户的投入,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4.2 深化和完善农田水利改革

一是要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吸收地方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深入发展。二是要以构建和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以行政区域或水利工程为单元,通过对基层水利队伍的改组、改造、改革和完善,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加快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三是不断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当前,农村出现了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水利工程占地农民要求补偿、群众要求水利政务公开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通过不断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培养典型,示范带动,逐步解决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

4.3 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田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的农田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自身建设的做法,工程建设与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要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要进一步调整农田水利资金支出结构,允许部分资金用于包括管理手段、信息网络、办公条件等在内的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以不断提高基层水管单位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4.4 加快农田水利立法

目前,涉水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少,但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还没有。尽快制定出台一部关于农田水利方面的法规条例,通过健全法律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广大群众的责任,建立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投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建设、管理和使用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结束语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的重要作用。在建设时要从理论和技术上解决农田水利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农田水利学这门科学技术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梅华.我国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融资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6,(5):12-13.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3

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其范围。主要包括在田间进行灌溉,促进地产土壤产量的提升,对道路进行修筑并且加以完善,以及植树造林的活动等都涵盖在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在当前的建设中,要在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保证人们的安居乐业。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对我国的农业资源加以进一步的开发,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令土地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通过对我国的农田水利资源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我国的农田水分进行合理的调节,另外一方面是改善部分地区的用水情况。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对农田水利资源进行研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土壤与水分、盐分之间的关系等,以保证我国的农业朝着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

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意义

每当旱灾来临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就愈发的凸显出来,由于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我国的农业生产困难,但是通过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过去大水漫灌或者干涸、饮水困难等现象将不复存在。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严重的干旱面前凸显出其重要性。

此外,在当前的工作中,要将农田水利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除了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修复与完善以外,还需要在部分地区兴建新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以满足实际的需要,并且为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相关部门的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重视起抗旱防灾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为农业的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保障。

3 提高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主要途径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灌溉的过程中,水资源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是因为我国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商业等用水量逐渐增多,因此废水现象日益严重,而这些废水对于农田灌溉来说都将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到我国的经济收益。二是存在水量浪费的现象,农田水利灌溉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农民无法承担起高价的水费,在用水时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造成农作物产量以及经济效益都出现了退步。

要想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加以解决。首先,加强对灌溉排水设施的管理,令工程效益进一步的凸显出来;其次,增加投入,加大对水利工程的兴建力度,令灌溉面积得到增加;第三,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得到灌溉的同时还能有效的节约我国水资源;最后,加大对盐碱地以及沼泽地等土地类型的改良,保证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排水,将除涝与治渍工作做好。

4 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加大投入力度

由于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都存在老化的现象,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这个方面的资金投入,重视起修护的力度,这样做也有助于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令各级政府必须把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设施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来讲,当务之急是在稳定提高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人饮安全资金的同时,尽快扩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以引导和带动地方各级财政和受益农户的投入,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4.2 深化和完善农田水利改革

一是要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吸收地方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深入发展。二是要以构建和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以行政区域或水利工程为单元,通过对基层水利队伍的改组、改造、改革和完善,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加快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三是不断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当前,农村出现了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水利工程占地农民要求补偿、群众要求水利政务公开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通过不断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培养典型,示范带动,逐步解决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

4.3 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田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的农田水利建设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自身建设的做法,工程建设与基层水管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要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要进一步调整农田水利资金支出结构,允许部分资金用于包括管理手段、信息网络、办公条件等在内的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以不断提高基层水管单位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4.4 加快农田水利立法

目前,涉水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少,但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还没有。尽快制定出台一部关于农田水利方面的法规条例,通过健全法律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广大群众的责任,建立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投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建设、管理和使用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4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发展及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农业生产、农民收入以及农村稳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在中央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和寻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合理有效的对策进行完善,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各方面功能,对农村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帮助。

关键词:

新形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问题;对策

0引言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村发展中承担着许多职责,包括农田灌溉、生态环境改善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经济水平以及农业健康发展,所以,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十分重要。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当前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因此,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展开相应的探讨。

1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

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而言,无论是建设还是管理,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保证建设质量,提高管理效率,首先要明确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也就是有具体的负责机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责任主体并不十分明确,在经过改革开放前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从集体变为地方政府、农民,但是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对自身责任的认知并不够清楚,具体表现为大多数农民并没有主人翁意识,普遍认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责任在国家,自己只是使用者,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没有足够的重视,为了局部利益而忽视相关的政策,没有给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充足的人力、物力等有力支持。

1.2建设管理资金不充足

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中,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资金不足,就会造成建设中断或者建设质量不可靠、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等,进而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灌溉、防洪、排涝等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就实际情况来说,为减轻农民负担,在农村实行了税费制度改革,农业税费取消,是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失去的主要来源,虽然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问题,但此制度的实际执行水平相对较差,无法保证资金投入的稳定,导致建设管理资金缺乏日益严重。此外,政府财政支出作为建设管理资金的另一大主要来源,虽然其投入额度逐年增大,但是也难以满足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管理的需求。最后,社会资本也是融合建设管理资金的有效渠道,但并没有形成健康、合理的投入机制,建设管理资金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

1.3缺乏有效管理的体制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效果与管理体制间有着密切联系,有效的管理体制能够使建设、管理工作实现预期的目标,减少基础设施质量问题,避免管理中出现混乱无序的现象。然而,随着“两工”(义务工和积累工)的取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都需要由专门的岗位、人员来负责,虽然国家有相关的水利、建设等部门或机构,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市管局、乡镇之间由于彼此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等划分不够清晰明确,存在交叉或者模糊不清的情况,经常出现令出多门或者无人管理的情况,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现象较为普遍,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无法正常使用,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造成极大不便。

1.4缺少规划与技术支持

合理规划和技术支持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规划混乱问题较为严重,直接表现有:分布不均、功能之间存在冲突、重建多建、协同性较差等,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也无法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在技术方面,主要体现在建设水平低、各种水利设备落后、管理粗放等,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功能低下,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不理想。

2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的有效对策

2.1依法确定责任主体

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责任主体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相应的责任主体。根据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政府作为各种基础设施的公共财政支出方,应

当是农田排灌工程的投入主体;而对于田间工程,其投入主体应当有政府、农户共同组成;在管理主体方面,政府依然是需要促进“一事一议”制度执行的落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自主管理,农民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主要使用者与受益者,通过“一事一议”制度来激发其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监督政府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相辅相成,从而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

2.2加强资金投资支持

针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首先,应当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积极争取各项补贴以及资金,扩大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其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重视,合理预算,建立专门的专项资金;第三,充分利用社会与民间资本,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通过拍卖、租赁以及合作等方式,将各种市场资金纳入到建设管理当中,扩充建设管理资金体量;最后,还需要提高对各种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比如土地整治、以工代赈等)使用效率,通过统筹安排、严格执行等方式,避免出现资金挪用、滥用等问题,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2.3创新建设管理体制

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体制方面,纯粹依靠政府行政管理是难以保证建设管理工作取得良好工作成效的,创新建设管理体制十分必要。首先,在建设体制方面,将行政命令任务方式改为工程项目方式,设立项目责任人,由专门的建设队伍、施工队伍来负责,加强工程质量的验收,可以有效预防建设质量问题的发生,减少非必要的建设支出,提高建设效率、效果与质量。其次,在管理体制方面,针对当前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不清晰的现象,根据“谁投资、谁受益、谁拥有”的原则,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将小型、微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划分给农户个人,小型工程产权划分给有受益者组建的合作组织,经营性工程则可以通过法人负责、企业化原作方式来管理,减少管理工作流程与环节,明确具体管理者,从而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高效、规范,极大地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2.4加强规划与技术指导

首先,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组织、指导职责,详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灌溉区域,计算合理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模、类型,充分满足农田灌溉等需求,减少非必要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其次,加大技术引进,掌握先进技术与设备,将性价比适宜的技术、设备(比如滴灌、渗灌等)应用到建设与管理中,提升整体的建设质量与水平,减少管理工作难度,实现可靠、有效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建设管理机制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充分了解这些问题,积极探讨有效合理的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是具有极为重要现实意义的。

作者:明星 单位:北仑区大碶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刘石成.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8):40-44.

[2]乔娜.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14425-14426+14428.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5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湖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湖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意见。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基础产业,也是农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问题,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属于基础设施中的公共工程类,包括农田灌排渠系统设施、截留提水设施和水土保持设施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1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缺乏资金。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资金大,短期回报率低,所以许多政府愿意把资金投在回报率高的行业上,再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着随意性,没有相关的规划,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二是水利设施体系构成不合理。农田水利设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才能保证各项水利设施之间的互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农民没有秩序的用水行为,也导致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反复建设,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在无形中提高了用水的成本。

三是管理体制落后。现在农村基层的水利部门呈现解体的趋势,因为长期以来农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都是借助工程的技术的手段来解决,对管理制度来解决问题还缺乏相关的认识。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体制,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无人管理,使其过早的失去了使用价值。如河道淤积、防洪堤坝被占用、泵站毁坏严重等现象经常发生。四是工程建设缓慢。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2 全面加强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一是安全管理。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人为破坏;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二是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三是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四是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五是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期长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文6

关键词:农田水利 特点 地位 措施 

 

0 引言 

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主要内容是:①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②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 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1.1 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2 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岁修、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兴建。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 

1.3 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治碱、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 

1.4 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 

2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2.1 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2.2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2.3 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2.4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3.1 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