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培训总结范例6篇

防灾减灾培训总结

防灾减灾培训总结范文1

宣传、演练月”系列活动总体安排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地震工作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各市管学校:

2021年5月12日是 “汶川大地震”十三周年纪念日,5月8日-14日为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周,今年5月份也是《合肥市防震减灾条例》确定的全市第六个“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为认真贯彻执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抓住重要时间段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演练工作,不断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现就做好5月份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演练工作的总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针,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深入普及关于地震灾害“防的知识、抗的方法、救的技能”,大力开展好重点时段防震减灾宣传演练,带动常态化防震减灾科普宣教,持之以恒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主题

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三、时间安排

集中在2021年5月份开展。各地各相关单位结合实际合理安排。

四、宣传演练月系列活动总体安排

主要包括“7项基本活动+5项特色活动”。

(一)7项基本活动

1.各地各类基层单位广泛开展一场地震科普咨询和演练活动,省暨合肥市举办一场示范性科普宣传演练活动

各县(市)区、开发区地震工作机构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抓工作落实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组织,科学指导,积极动员各类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咨询和地震避险疏散演练活动。

在第13个“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由省地震局主办,合肥市地震局承办,选择一个工作基础好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多级联动,举办一场省暨合肥市“学党史办实事 防震减灾进社区”主题科普宣传演练活动,作为今年“全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和“合肥市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主场启动的示范性活动。

2.全市学校普遍开展一次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

各县(市)区、开发区地震工作机构要与教育主管部门加强联系,5月12日前后,联合组织辖区内学校开展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同时要选择一所学校开展示范性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邀请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现场观摩指导。各校演练前要认真准备,制定详细周密的演练方案,确定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立相关标志(示意图)。演练后要及时总结,针对演练中遇到的问题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应急疏散方案,完善相关标志(示意图)。

3.全市学校普遍开展一次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标志及风险隐患排查

各地要认真汲取“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本着“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原则,高度重视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标志的设置及地震灾害风险隐患点的排查工作。5月份,各县(市)区地震工作机构联合教育主管部门部署辖区内的学校开展一次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标志及地震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校园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牌的设立和应急疏散线路的设置是否规范齐全,排查学校建筑物护栏、女儿墙、高空悬挂物、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等部位是否存在地震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化解风险,切实保障好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4.指导基层开展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微宣讲”活动,举办一场“专家说地震”科普讲座

各县(市)区、开发区地震工作机构要结合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百千万工程”的开展,组织和指导辖区内社区、机关、企业等单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因地制宜举办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微宣讲”活动,努力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

全市中小学校园防震减灾辅导员应履行岗位职责,认真落实学校安全教育计划,积极在本校组织开展校园地震科普知识讲座。也可利用班级、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设施组织学生观看一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或科普动漫。各县(市)区地震工作机构应协助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提供合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或视频资料。

5月上中旬,市地震局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和空间学院专家主讲,适时为全市地震系统举办一场地震科普讲座。

5.开展一次向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赠书活动

我市现有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7所、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97所、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58所。市地震局将会同市教育局,向市属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赠阅地震科普图书(册页),各县(市)区地震工作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可选择辖区内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赠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挂图、科普知识读本以及多媒体资料等活动,充实校园防震减灾知识硬件储备。

6.争创一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各县(市)区、开发区地震工作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应统筹安排,积极推进国家、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选择条件好、积极性高的学校开展创建活动,2021年内至少创建一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通过辖区内各级示范学校的带动作用,以创建促科普,扎实推进大中小学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7.面向全市地震系统举办一期 “学习地震法律法规、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业务培训

组织全市地震系统政务服务窗口业务骨干,举办一期防震减灾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业务短训班,由省、市地震局政务服务窗口负责人和专家主讲窗口工作实务,并通过开展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情景模拟检验培训效果,旨在提高全市地震系统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

(二)5项特色活动

1.抓好阵地化宣传,举办幸运网友亲子同游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活动

要进一步发挥我市现有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基地)、社区综合科普馆的科普宣传“阵地效应”。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已被中国地震局认定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被市教育局认定为“合肥市校外素质教育基地”,2018年底,又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市广大中小学校可组织校内地震科普兴趣小组等学生群体前往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地址:庐阳区合肥市电厂北大门对面,预约电话65559066),开展地震科普参观体验活动。各地也可就近选择本地创建的“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如:肥西县地震科普馆,位于肥西紫蓬山县地震监测站一楼;长丰县地震科普馆,位于长丰县气象局院内;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安全体验馆;蜀山区龙河路社区科普馆等)或者社区科普馆等场所学习地震科普知识。

5月份,市地震局将通过“合肥防震减灾”微信公众号活动公告,征集20名幸运网友家庭,开展一期亲子同游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科普体验活动。

2.加强“互联网+防震减灾”宣传,开展一次防震减灾工作网络直播宣传活动

鼓励各地自选形式,在宣传演练月期间通过互联网媒体平台集中开展“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扩大科普宣传影响力。

今年5月份,市地震局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社区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及地震避险疏散演练,委托省内相关互联网宣传企业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网络直播宣传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增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效果。

3.开展一轮中小学校园防震减灾辅导员业务培训   

根据《合肥市防震减灾条例》规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应配备兼职或专职校园防震减灾辅导员,负责校内的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教育等相关活动。我市已于2016年建立了校园防震减灾辅导员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有助于广大校园防震减灾辅导员更新业务知识,相互交流学习。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期间,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将联合组织市属学校防震减灾辅导员举办一期业务培训。各县(市)区、开发区地震工作机构、教育主管部门也要联合组织本辖区内校园防震减灾辅导员举办一次防震减灾辅导员业务培训。

4.开展一次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在线普法宣传活动

全市地震工作机构要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协作,依托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校园网等平台,广泛开展一次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活动,更好地促进全市防震减灾依法行政工作。

5.开展一次地震科普宣传进村入户活动

全市各级地震部门要普遍开展一次主题为“建设地震安全农居,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地震科普宣传进村入户活动,面对面向农民群众宣传农居建设抗震设防知识及其重要性、必要性,帮助农民群众强化抗震设防意识,建设符合地震安全的幸福宜居家园,积极防范化解农居防震风险。

五、具体要求

(一)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的主阵地,要高度重视学校的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教育工作。各县(市)区、开发区地震工作机构应积极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校园防震减灾活动的指导,提供必要的宣传素材、资料。各地的活动开展情况将分别纳入地震工作机构、教育主管部门的年终目标考核。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演练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家庭和进公共场所等“七进”活动是提升公众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级地震工作机构要加强与相关内容部门的协作,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好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系列活动,重在传播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培养公众防震减灾技能,提高全社会防御地震灾害风险能力。

(二)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各地各单位除参照以上活动总体安排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活动外,还可结合“平安校园”创建管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等工作,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新模式。自选特色活动可提前或延后一周开展。

(三)积极宣传、总结提高。

各地在组织开展活动的同时要加强宣传报道,及时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注重活动资料的积累,并及时归档。各级各类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活动总结于2021年6月15日前报所在县(市)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市管学校直接报送市教育局),由教育主管部门、地震工作机构统一汇总,2021年6月25日前报至市教育局、市地震局。各县(市)区、开发区地震工作机构关于全市第六个宣传演练月系列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2021年6月30日前报至市地震局。

联系电话:市地震局震防处  63537735

市教育局法规处  63505192

 

合 肥 市 地 震 局           合 肥 市 教 育 局       

    

    合肥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4月  日

 

 

 

 

 

 

 

 

 

 

 

 

 

 

 

防灾减灾培训总结范文2

关于防震减灾活动总结社区2021

一年以来,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在区委、*的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社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基层作用

成立了领导小组,将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本年度社区工作目标考核,并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做到人员落实到位。

二、创新宣传方式,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一是按照上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4月1日组织社区干部、工作人员、居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并结合本社区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学习相关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社区醒目区域悬挂宣传标语横幅,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二是传达上级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传达学习了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强调,要求:一是要有意识。要有预防各种灾害的意识;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强各方面的措施和准备;三是要有责任。要认清防灾减灾形势,加强责任心,相关工作人员要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防灾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关系*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大家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强化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民众的防灾能力,防震减灾知识得到了大力普及,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我社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努力推进防灾应急工作

为全面贯彻上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一是制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二是制定社区《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防震减灾应急机构。三是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本筹建起一支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了志愿者队伍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四是制定了防震减灾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并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完善了预案。

四、切实加强防震减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业务培训,搞好自身建设,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需要

在社区的组织下,进一步加强了相关人员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一是组织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题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防震减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业务指导,搞好震害防御、应急管理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需要,促进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

在5.12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树7.1级地震,使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无情地吞噬了,灾难给我们敲响了*钟。普及防震自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意见》文件精神,以增强师生防震减灾安全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我校于5月份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等活动。增强了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探索了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组织领导,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广泛宣传动员,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震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积极*,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深刻认识到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常抓不懈。

二、多渠道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以加强师生公共安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根据《中华*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充分整合学校科普教育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科普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防震减灾教育重视活动体验原则,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首先,把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作为学校安全教

育的重要内容,并列入教学计划,重视学科渗透,将防震减灾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每周校本课程时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宣传: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横幅、展板、标语、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组织学生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蟾蜍》、《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录像,使学生一方面了解了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拓宽了知识面,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三,组织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使学生对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有了较系统全面的了解。

三、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模拟演练实施方案,成立演练指挥部,确定了科学详实的活动流程、疏散路线及人员分工。于5月12日下午3时分别在罗坊中学、罗坊希望小学、下山桥小学三校进行了地震应急模拟演练,校长亲自指挥,班主任及课任教师协同配合,顺利有序地完成了撤离疏散、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过程,结束后校长对演练过程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增强了师生防震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抵御和应对地震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历时三十多分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安全意识,我校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以保障师生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开展下去,创建*校园。

关于防震减灾活动总结社区2021

打造社区减灾平台,构建和谐美好社区。在“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根据区委、街道办事处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工作实际,从防灾抢险演练活动、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三方面进行入手,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火灾现场抢险演练

为引起社区全体居民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增强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结合本地防灾减灾工作实际和我社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火灾现场抢险实施方案,细致安排部署活动的实施步骤和操作办法;假定演练背景,根据活动总体要求,明确指导思想、社区及驻街单位在活动中的具体职责。

我社区高度重视此次演练活动,预设一居民楼发生险情,演练开始:报警器响起、社区的扩音喇叭播放、敲锣报警,紧急通知居民进行疏散转移,通知消防队进行救援,派出所实施交通管制,开展应急抢险工作。演练总体情况良好,群众顺利转移、疏散,但是也体现出一些具体问题,如群众和抢险队伍配合默契差影响转移速度等。

二、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周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我社区通过展板、宣传栏等形式面向辖边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面向不同人群进行了宣传,司机朋友应如何面对浓雾天气;家中老人和少年儿童面对火灾应如何自救。针对辖区居民开展关于地震等灾难的相关知识。

通过宣传,使居民不断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动员广大居民相信科学,不听信谣传,当好联络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形成全社区广泛参与的群防体系。

三、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防灾减灾工作是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必须在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及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我社区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对居民的防火知识宣传,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全体居民共同关心和参与防汛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另外我社区通过加强责任制建设,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建设,为防灾减灾工作做好了准备。

四、存在问题

这次“防灾减灾日”活动是比较成功的,但同时通过活动也体现出来一些问题。

1、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通过调查、宣传,我们发现一般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都有待大幅度提升。

2、防灾减灾活动不勤,训练时间明显不足。

关于防震减灾活动总结社区2021

今年5月12日,是国家第x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我社区于5月x日至x日向居民大力宣传防灾减灾基本知识,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周活动

通过展板、宣传栏等形式面向辖边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面向不同人群进行了宣传,司机朋友应如何面对浓雾天气;家中老人和少年儿童面对火灾应如何自救。针对辖区居民开展关于地震的一些相关知识。通过宣传,使居民不断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动员广大居民相信科学,不听信谣传,当好联络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形成全社区广泛参与的群防体系。

二、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防灾减灾工作是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民生工作,必须在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及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我社区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全体居民共同关心和参与防汛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另外我社区通过加强责任制建设,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建设,为防灾减灾工作做好了准备。

三、存在问题

这次“防灾减灾日”活动是比较成功的,但同时通过活动也体现出来一些问题。

1、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通过调查、宣传,我们发现一般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都有待大幅度提升。

防灾减灾培训总结范文3

一、于5月12日在乡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xx乡防震减灾会议和并举办防震减灾知识培训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内容包括《地震知识》、《动物震前异常反应》、《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等,我们从地震基础知识,到震情识别技能、灾情速报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热爱防震减灾事业的业务骨干。

二、在xx乡文化广场悬挂标语、横幅,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及现场咨询活动。活动当天着力宣传了防震、避震、地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我国地震发展形势,丰富群众防震减灾知识,向群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余份。向群众展示宣传图片5张,到各企业送发地震宣传单100余份,累计咨询人数达200余人次。这次活动对有效提高我乡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也能帮助群众正确处理地震发生与识别相关谣传。通过宣传,群众了解到防震减灾知识,接受到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增强了防震减灾意识。

三、在xx中学进行防震疏散演练,在疏散演练警报响起后,各班同学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快速有序地跑出教室,全校师生在校长王学强的指挥下用2分13秒安全撤离教学楼。在师生们到达指定位置后,班主任清点各班人数,向总指挥做口头汇报。最后,总指挥进行活动评估、总结。为做好这次地震逃生演练,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实的演练方案,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明确演练的重要意义、演练的程序、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对疏散路线和安全地带进行了仔细检查,消除各种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隐患,确保“逃生”路线畅通安全,真正做到了高效、有序、快捷地避震、逃生和疏散。此次地震逃生演练,使广大师生了解了防震知识、避震方法,疏散路线,树立了自救互救意识,掌握了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四、发挥地震预报观测点的作用。在我乡设立了2个观测点,发现异常情况迅速上报,通过畜、禽和自然现象密切关注地震灾害的前兆,有效地掌握地震动态。

这次防震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众应对地震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公众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防灾减灾培训总结范文4

一、防灾减灾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2.2亿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与成人的差距很大。尤其是极易受伤害的中小学生,对其进行专门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水平,关系到人类同自然灾害的斗争能否取得胜利的结果,在学校中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是提高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根本途径。

二、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内容选择

1.学生应急避险教育的内容及分类

应急避险教育应当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实践为中心,突出应对能力的培养。应急避险教育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意识、认知、能力、行为、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危机认知和基础安全知识教育、逃生、自救、互救技能教育及应对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能训练等。

2.各教育阶段学生应急避险教育内容

应急避险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因此应急避险教育内容设计必须要有选择性、灵活性的特点,它绝对不应该是整齐划一的。各地各校应有针对性,灵活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鼓励开创一些校本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较弱和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主要讲授防电、防落水、防拐骗、防走失、交通安全及灾难逃生和躲避等教学内容。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主要讲授自救互救、逃生避险技能、生命教育、防灾意识和备灾能力等教学内容。

三、我国防灾减灾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育部门重视不够

现行的防灾减灾教育未纳入课程体系,中小学生长期处于“灾盲”状态。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至今还没有开设防灾减灾知识的课程,应引起重视,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2.未形成长效教育机制

防灾减灾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刻都不能松缓。但我国却未形成长效教育机制,这也是制约防灾减灾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

3.防灾减灾教育研究不够

对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教育仅仅局限在某些常识课中出现的少量的浮光掠影的灾害知识。国内研究较多的是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涉及实现途径和策略的较少。

四、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实施

1.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应急避险能力教育体系

教育活动不应仅局限于学校本身,也要在家庭和社会间进行倡导,教育本身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工,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蔓延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3方应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合力作用,为应急避险教育的实施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应急避险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围绕学校、政府、公众3个主体,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政府应急管理为关键,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支撑,以社区教育、媒体教育为辅助,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

2.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应急避险能力教育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心理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即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体能、技能的训练。利用各学科的优势将部分内容渗透到各相关课程进行讲授,充分利用各门课程所涉及的各种认识和解决能力。

防灾减灾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镇防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村镇防灾减灾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防灾的实现可避免村镇防灾减灾资源的重复投入与浪费,降低防灾成本。构建适宜的防灾体系,使防灾减灾措施能够在村镇得以实现是解决村镇防灾减灾问题的关键。

一、新型城镇化引导下村镇防灾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我国村镇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波及地区较广,损失严重,以地震为例,我国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自20世纪以来,我国在地震中死亡的人数高达55余万,占同时期全球地震死亡总人数的53%,据统计,我国大陆遭受的强震约占全球总数的33%。村镇是我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地区。泥石流、地震、雨雪、滑坡等自然灾害在村镇频频发生,给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损失。据统计,全国地质灾害总数的50%以上及泥石流总数的60%以上均发生于村镇,地裂缝灾害在村镇的发生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

2、村镇抵御灾害能力较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镇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广大村镇是我国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基础设施、教育程度、生产力水平等的限制,在灾害发生时,村镇往往受损失最严重。据地震资料记载,20世纪全球破坏性地震总数的1/3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数的1/2,其中60%来自村镇。同样等级的灾害,村镇遭受损失的程度往往远高于城市地区。经济和生产力程度越低,村镇遭受的损失越严重。这是因为与城市相比,村镇基础设计、经济及技术水平较落后,尤其是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基础设施比较欠缺,御灾能力差,灾后救援难度大、效率低。村镇是我国防灾减灾弱势地区。

3、我国村镇防灾的研究较欠缺

由于城市建筑密集、人口集中、物质财产聚集,因此城市一直是防灾减灾的重点研究对象,随着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在规范、措施及法律方面的不断完备,城市防灾减灾也有了一个系统的研究理论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村镇生产力落后,防灾规划和设施不完备,建筑质量及抵御灾害的能力与城市相差甚远,由于村镇防灾减灾系统的不完备、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以及村镇灾后救援等设施的缺失,灾害会给村镇带来极大损失。

村镇的受灾程度主要决定于灾害强度及村镇的御灾能力。综上分析,我国村镇是灾害多发的地区,但其御灾能力较弱,防灾减灾研究不足,加之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村镇,村镇一旦发生灾害,将会遭受巨大损失。因此要对村镇防灾减灾给予高度重视,吸取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教训,研究并建立一套适合于村镇地区的防灾减灾体系。

二、我国村镇建筑防灾体系的构建

1、依据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建筑防灾减灾工作

(1)全面推进将村镇民居纳入相关法律监管范围。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法》将限额以下建筑排除在外的法律,将我国村镇中大部分民房纳入相关法律的监管范围,赋予基层管理组织一定的执法力量,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只有依靠法律的效力及约束力,基层管理的效力才能最大化发挥,相关细则的推进才能深入村镇居民。

(2)地方推出各地适用的法规细则,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在经济发展,自然状况等方面相差甚远,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写适用于本地的法规细则。一是结合本地灾害现状,综合考虑村民的经济水平、当地建材及习惯做法,修改并完善通用设计图集,力求简明扼要、操作性强,提高其在建房中的可接受度。二是尽快出台地方规划法规,杜绝宅基地区域批复,细化相关要求如房屋间距,建筑密度。三是出台对村镇工匠的资格审核的方法,杜绝无证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四是出台对村民采取防灾措施的鼓励政策,提高村民在防灾上的积极性。

2、加强宣传教育及培训,普及防灾意识及知识

(1)提高公民的防灾意识及责任意识。借鉴日本经验,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册、主题讲座、展览会等方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村民的自我保护及救助能力,减低村民对政府监管的排斥心理;经济条件允许的村镇,组织全村防灾演习活动,培养村民在灾害来临时不慌乱,知道如何规避与救助;防灾意识从娃娃抓起,在灾害多发的村镇,学校中增加防灾知识及自救相关课程。

(2)加强对村镇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村镇房屋的施工质量对房屋的抗灾性能有很大影响。针对目前村镇施工人员缺乏建房专业性知识,凭经验施工以及缺乏防灾减灾意识等问题,组织对村镇工匠的定期培训,普及专业民房建设技术,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特别加强在重点环节的培训如图纸阅读、质量控制、基础开挖、墙体砌筑、楼板屋架安装、砂浆混凝土搅拌等,培养整个建房过程中的防灾意识。

3、加强村镇建筑全过程的专业性

村镇在整个建房过程中均缺乏专业性与我国村镇不发达的现状是有直接关系的,如设计方面设计费用较低不能吸引专业的设计机构;施工方面也缺乏专业的监理机构控制工程质量。针对目前现状,应努力好以下工作:

(1)完善细化标准图集,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村镇已有标准设计图集,但在村民建房中的普及率不高。标准图如果不够详尽,对房屋安全保障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聘请专业人员完善并改进当地的标准图集十分必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村民在专业性上的欠缺。同时,对建房者进行通用图集的培训更有利于标准图集的普及与应用。

(2)加大专业人才在农村防灾方面的投入。解决农村缺乏专业人员的问题有两条路径:一是大力培养建筑专业技术服务人才,将建筑专业延伸到农村。但是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达到预期目标,并且目前村民的经济情况也存在着购买力上的局限,收费性质的有偿服务接受度差。二是通过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村镇建筑提供专业咨询指导服务。如何提高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是这一方法的关键。国家应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提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如资质提升、资金补贴、政策刺激等促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深入农村建设全过程。

4、加强基层管理部门管理力度

(1)建立民居基础数据档案。掌握基础数据是村镇制定防灾减灾策略、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前提条件。尽快建立当地村镇民居的结构形式、抗灾能力、场地条件等基础数据,有利于因地制宜的确定当地的防灾重点并完善标准设计图集,普及防灾技术措施。建立基础数据档案的过程促使基层管理机构能够更好的了解村镇现状,指导村民采取必要的防灾措施。

(2)监管与服务的双重职能。村民“自建自用”心理导致对政府监管存在一定的排斥性。基层组织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即监管与服务双管齐下,一方面能消除村民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咨询指导等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村民居的抗灾能力。在宅基地批复、设计、施工等建筑全过程中,监管的同时提供全过程的咨询及服务,同时注重鼓励引导村民采取正确的防灾措施。

(3)因地制宜,适度推进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引导。政府应把握“因地制宜,适度推进”的原则,注意调动各方积极性并做长期的努力。示范工程的推进能够带动和引导农村居民建设规范化,逐步改善村镇居民抗御地震灾害能力。以城带乡、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区、示范户的建设提高整个村镇的防灾能力。

结束语

为解决我国一半以上人口的防灾问题,本文新型城镇化引导下村镇防灾体系的构建为研究目的,对村镇常见灾害做了系统而又整体的研究,具体做了简要的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防灾策略,希望能够对现代村镇的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任航,李宏男. 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问题与对策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0(05)

防灾减灾培训总结范文6

一、积极做好自然灾害应对工作

各乡镇要提高对防大灾、备大灾、救大灾的认识,认真抓好各项自然灾害应对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强化自然灾害应急值班制度,在汛期和恶劣天气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与气象、水利、国土、农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灾情会商和评估工作,确保灾情信息准确一致。二是加强灾情管理,上报灾情突出“快、准”,严格按照新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2014版灾情管理系统报送灾情。三是做好倒房恢复重建和过渡期灾民生活救助工作。四是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区的灾害特点,进一步完善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演练。

二、加强救灾款物规范化管理,完善救助标准

认真落实县民政局《关于转发市进一步加强救灾款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今年乡镇要在冬春荒救助、应急救助、倒房重建工作中统一使用规范表册,并积极开展工作督查,此项工作将在全县年中工作推进会中进行总结。各乡镇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因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标准,推动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

三、做好“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一是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结合“5.12”防灾减灾日及防灾减灾宣传周、“国际减灾日”等活动安排,周密筹划、精心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县局将在5月12日组织县抗灾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到乡镇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并确保实效。二是要抓好防灾避险逃生演练,进一步提升全市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对各类突发性灾害事件的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全力抓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

一是各乡镇要加强灾害信息员的选配工作,灾害信息员一般由乡镇民政助理员、村“两委”成员和城镇社区工作人员担任,也可从其他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员中聘用,工作方式以兼职为主,条件允许的地方可设专职灾害信息员。二是加强信息员管理与培训。建立灾害信息员管理制度,明确灾害信息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县、乡分级对信息员进行培训,按时完成市2014年下达的信息员培训任务。

五、做好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工作

一是积极筹措农村住房保险配套资金,确保配套资金按时拨付到位。二是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协调沟通,定期研究分析本地区农房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理赔工作。三是加强农保政策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农房保险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