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概论范例6篇

气候变化概论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1

关键词 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厚尾分布;预防原则;模糊厌恶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013-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3

斯特恩曾指出,传统模型使用的边际方法并不适用于分析气候变化问题,因为未来的气候路径和气候系统反馈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传统模型使用较高的市场贴现率低估了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损失[1]。但《斯特恩报告》所使用的模型依然依赖于传统的瘦尾分布假设和模型设定,虽然报告得到的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可能要远高于其他模型预测的结果,但这一结果严重依赖于主观设定的低贴现率[2]。因此,斯特恩只是指出了问题,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而且报告中人为设定低贴现率的方法也广受批评[3]。

继《斯特恩报告》之后,以哈佛大学的马丁·魏茨曼(Martin Weitzma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最近提出,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结构性不确定性,温升分布应服从厚尾分布,而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模拟气候变化所采用的传统的成本收益方法(即联合评估模型,以下简称模型)都是建立在瘦尾分布(如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因而大大低估了气候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魏茨曼据此对传统的建模思路提出了批评,提出需要根据厚尾分布修正气候敏感系数、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他在理论上提出了“悲观定理”,将其扩展到具有一般性的灾难经济分析,深化了预防原则,并针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气候灾难保险”和“恐惧因素”的概念。魏茨曼的一系列新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并激发了一大批后续的研究。

1 气候敏感性的厚尾分布

1.1 结构性不确定性与厚尾分布的定义

就不确定性的程度而言,可以分为风险、不确定性。风险是指结果未知、但结果的概率分布已知的随机性。而我们常说的不确定性指的是奈特式不确定性,即不仅结果未知,而且结果的概率分布也是未知的。而不确定性又分两种:值不确定(value uncertainties)和结构性不确定(structural uncertainties)。值不确定来自于特定取值或结果决定过程中的不完全性,例如数据不准确或对象并不完全具备代表性等;而结构性不确定则来自对特定取值或结果控制过程的不完全理解。气候敏感性的分布就是典型的结构性不确定性。

在概率论中,通常以峰度(kurtosis)来描述分布的尾部肥瘦情况。对随机变量{Xt},其分布的峰度为E[(Xt-μ)4] ,其中μ为均值。瘦尾分布的峰度很小甚至为零(如正态分布),而厚尾分布(fattailed distribution)的峰度则相对较大(如t分布、帕累托分布)。瘦尾分布的概率呈指数型下降,因而下降的很快;而厚尾分布的概率呈多项式下降,因而下降的更慢。以经济学上最常用的帕累托分布为例,其概率密度函数为P=kX-(1+α),其中α是决定帕累托分布厚尾程度的参数,α越小,尾部越厚。典型的瘦尾分布常常会低估小概率事件所带来的风险。而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升很可能就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

1.2 气候敏感性及其厚尾分布

平衡的气候敏感性(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ECS,以下简称气候敏感性)用于衡量气候系统对持续性辐射强迫的响应,其定义是CO2浓度加倍后出现的平衡的全球平均地表变暖[4]。对气候敏感性的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5]。当前科学家对其概率分布的预测结果表明,气候敏感性的分布是服从厚尾分布的。气候敏感性厚尾分布的两个主要特征是:一是温升幅度比瘦尾分布的要大,例如高于4.5 ℃,甚至高于10 ℃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二是高温升的概率要比瘦尾分布的要大,接近或突破气候临界值点(tipping point)或气候系统阈值的可能性比瘦尾分布要更高。

传统的气候经济评估模型可能低估了气候敏感性的范围及其可能性。例如,IPCC总结了22项科学研究的结果,发现气候敏感性最可能的值为3 ℃,有66%的可能性落在2 ℃-4.5 ℃之间,小于10%的可能性会低于1.5 ℃,而高于45 ℃的可能性在5%-17%之间[4]。而最近的一些科学研究表明,气候敏感性存在厚尾分布。例如,Zickfeld等最近对14位气候科学家的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专家认为高于45 ℃的可能性大于17%[6] 。Stainforth等发现气候敏感性的幅度范围要更大,从2 ℃-11 ℃,而且更偏向高温升的厚尾部分;IPCC及其引用的文献都很可能低估了气候敏感性的范围[7] 。Valdes也指出,目前IPCC所用的模式并不具备模拟气候突变的能力[8]。

虽然当前科学家对气候敏感性厚尾的程度意见不一,但是均认可其厚尾分布的属性。这些厚尾分布的显著特征是,高气候敏感性(如4.5 ℃-10 ℃)的概率比瘦尾分布要高的多,而且无法排除非常高的气候敏感性(如>10 ℃)和未来高温室气体浓度的情景(如>700 ppm)。而这种厚尾分布足以颠覆传统经济评估模型的结论,因为在气候政策决策中,人类的风险厌恶和不确定厌恶(模糊厌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人们会出于预防原则对高温升(和气候灾难)这种小概率、大影响赋予更高的权重,从而使得厚尾事件主导整个决策结果。这就是气候变化中“悲观定理”的含义所在[9]。

1.3 气候敏感性厚尾分布的科学基础

最新的科学证据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不仅是近80万年来前所未有的,而且近期浓度上升的速度之快更是令人担忧。最近一次温升高于目前5 ℃-10 ℃,还要追溯到距今约34-55万年前的始新世。虽然温升每隔约10万年会有一个波动周期,但以往波动的幅度相比工业革命后的升幅,显得非常小[10]。

Hansen,Zeebe等和Pagani等科学家指出,目前的模型都只包括了气候系统的“快反馈敏感性”,而气候系统可能存在“慢反馈均衡”(即地球系统敏感性)[11-13]。事实上,温室气体的快速上升可能导致海洋底储存的大量甲烷或者永久冻土区、沼泽地所封存的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引发更快的浓度和温度上升。这种慢反馈均衡出现的概率很小且未知,或许需要数个世纪才会出现,但绝对不是零,它是导致气候敏感性厚尾分布的重要物理基础。Hansen等指出传统的气候敏感性只包括了快反馈,结果表明温室气体浓度翻倍温升只有3 ℃左右;但如果包括慢反馈,那么气候敏感均衡可能会达到6 ℃;而且他们认为需要将目前的CO2浓度从385 ppm降到350 ppm,否则一旦超过425(±75)ppm,将可能引发不可逆的气候灾难[11]。Pagani等指出,包括非CO2温室气体、植被、灰尘/气溶胶、冰盖、海洋环流、海洋生产力、风化等反馈过程,针对上新世暖气(5.3-2.6 MaBP)CO2加倍的地球系统敏感性达到

7 ℃-10 ℃[13] 。

气候敏感性的厚尾分布,即高温升,可能带来加速的反馈并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气候灾难),而对这种小概率、大影响事件的考虑在人们的决策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然而,传统模型中却并未考虑这种可能性。传统联合评估模型由于采用瘦尾分布,因此在估计未来可能的高温室气体浓度和高温升情景时,显著地低估了这种气候灾难的可能性以及损害程度(见表1)。Tol对13项基于瘦尾分布的联合评估模型的调研表明,这些模型所使用的温

升都在1 ℃-3 ℃之间,温升造成的GDP损失均值在-48%-2.5%之间[14]。这些结果显然与上述最新的科学证据相左。因此,Weitzman的一系列研究正是基于气候敏感性的厚尾分布,以试图纠正传统模型的各种设定偏误。

2 厚尾分布对传统经济评估模型的挑战

2.1 传统成本收益方法中对不确定性的处理

联合评估模型对气候变化的经济评估一般包括五步:①对未来的温室气体(或二氧化碳等价CO2e)的照常排放情景以及各种可能的减排情景进行预测,得出未来的温室气体浓度;②由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得到未来全球或区域的平均温升;③对温升造成的GDP和消费损失进行估算;④对各种减缓温室气体的投资或成本进行估算;⑤根据对社会的效用和纯时间偏好的假设,可以对当前减排带来的消费水平的下降与由减排带来的未来的消费增加进行贴现和比较[16]。

上述每一步都涉及大量的不确定性。例如,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和未来的气候政策会如何?温室气体排放流量是如何通过碳循环转化为浓度存量的?又是如何转化为全球平均温升的?又是如何分解为各个区域的温升和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又是如何转化为效用变化的?各区域的效用变化又是如何加成和贴现的?[9]

需要说明的是,气候变化经济评估的逻辑链条很长,而每一步都蕴藏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气候敏感性只是诸多不确定性中的一个,但它又是决定性的一个;它对于模型中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的设定、以及风险厌恶和纯时间偏好率等多种不确定性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5]。

2.2 悲观定理

Weitzman根据气候灾难的厚尾分布,提出“悲观定理”(Dismal Theorem)。这一定理证明,温升的厚尾分布

将导致未来经济增长率存在不确定性,当经济增长率方差未知时,随机贴现因子的无条件和条件期望值都趋近于无穷大

[17]。

这一定理的含义很直观,即当气候变化造成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在面临消费的巨大损失(甚至死亡)的时候,即便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只要这种事件服从厚尾分布,那么人们就会愿意牺牲当前的很大一部分(甚至接近全部)的消费以避免这种小概率、大影响事件发生。人们的这种心理,往往是出于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18],而预防原则又来自于人们对气候灾难的“恐惧心理”(fear factor)[15]或模糊厌恶(ambiguity aversion)[19]。应用到气候变化上,当前的减排行动就可以看做是人们为了避免出现灾难性的气候变化而愿意减少的等价消费(或者说是支付意愿),这就是为何Weitzman将当前的减排投资形容为“气候灾难保险”的原因[15]。

悲观定理实质上是一种极端情况,采用的一些假设也招致了各种批评。例如,Nordhaus对悲剧理论的假设条件及其政策含义进行了批评。Nordhaus认为,悲观定理成立要满足三个条件:很强的风险厌恶(η较大);高温升的可能性足够大(尾部足够厚,即α足够小),二者综合起来,即需要满足η>α+1;社会无法通过学习或采取矫正行动以降低最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Nordhaus认为,现在看来,气候变化很可能并不满足这些必要条件,尤其是第三点,因为气候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在技术进步中逐步加强减排行动。此外,Nordhaus批评Weitzman推导的悲观定理中采用了一些很强的假设,例如气候敏感性作为最主要的不确定参数,并没有给定上限;而且高温升带来的消费损失和边际效用也没有设定上限[20-21]。Arrow进一步证明,当且仅当储蓄率s=1时,气候灾难才成立,而这并不符合现实[22]。在这些设定下,根据悲观定理推导出的一些结论:气候灾难可能导致接近于零的消费,从而导致无穷大的负效用;人类只要面临任何可能的小概率事件,都需要花费几乎所有当前的资源用来预防。这些结论都是极不现实的,而且由于过强的假设,悲观定理也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的政策意义。但Weitzman坚持认为这些批评并不能改变悲观定理的基本结论[23]。可以预见,这一争论仍将持续。

2.3 效用函数与损失函数的设定

2.3.1 效用函数

传统气候联合评估模型中的效用函数都是乘式可分的(multiplicatively seperable),而Weitzman认为加式可分的(additively seperable)效用函数能更准确地反映高温升的厚尾分布带来的效用损失,因为在低概率、大影响的高温升情景下,加式效用函数的损失要比乘式的更大,更能反映出生物多样性、健康等非物质财富的不可替代性,因而更符合气候敏感性厚尾分布的现实[24-25]。 例如,Sterner等认为传统的模型没有纳入环境的相对价格和价值,因此低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他们通过采用常替代弹性(CES)的效用函数,在效用函数中纳入环境价值,得出与Weitzman近似的加式效用函数。在这一效用函数下,温升导致的效用损失也大大高于传统的结果[26]。基于这两点,Weitzman认为在气候变化模型中,使用加式效用函数能够更好地反映高温升的情景[24]。

2.3.2 损失函数

标准的联合评估模型的损失函数使用的是嵌套效用函数,将消费损失作为温升的二次多项式;而且温升分布使用的是正态分布。这些设定都严重地低估了高温升发

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的危害程度。因此,Weitzman建议使用“活跃型”(reactive form)的损失函数,认为这种函数能

更好地模拟未来的高温升和大的消费增长率波动的情景,因而更适合用来评估厚尾分布下的气候损失[25]。

综上所述,如果考虑气候变化高温升的厚尾分布,并改变传统模型中对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的设定,那么这些看似很小的改变,却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模型中的结论[27]。Weitzman根据帕累托分布,将温升的厚尾分布设定为:超过4.5 ℃的可能性为15%,超过7 ℃的可能性为5%,超过10 ℃的可能性约为1%[9]。结果表明,在传统的二次型损失函数下,即便是非常高的温升,消费损失的下降也非常缓慢(见表2),这与人们的直觉和科学证据都是

相违背的。相比之下,活跃型损失函数则可能更为符合未来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

2.4 预防原则

Weitzman证明,当总体分布的尾部肥瘦下降程度存在不确定性时,就会导致厚尾,表明极端的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人们预想的可能更高,这无形之中放大了灾难的可能性及其损害程度。因此在决策时,人们总是更多地倾向于避免极端灾难事件,愿意付出更大的当前消费用于投资以减缓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18]。而人们为避免未来出现灾难性的高温升而愿意减少的当前那部分消费,即当前的减排投资,就相当于是气候灾难保险[15]。

预防原则的逻辑如下:当某个灾难发生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的范围已知,但其具体形式未知,这一概率密度函数分布的尾部下降速度为随机变量。一个贝叶斯决策者面临着多种可能的概率分布,每个概率分布具有不同的尾部下降速率。一个初步的结论是,尾部的极端事件发生概率下降的速度越是不确定(即方差越大),贝叶斯加总的后验-预测概率密度函数的尾部就越厚。通俗来讲,即如果你知道可能出现糟糕的结果,那么事实结果可能比你所想的更糟糕。因此,对于决策者来说,一个有效的决策意味着必须假定处于厚尾部分的小概率事件会出现,并以预防原则作为应对的原则。

2.5 不确定厌恶(模糊厌恶)

最近西方学者将“模糊厌恶”(ambiguity aversion)应用于气候变化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之中。模糊厌恶指的是即便是在可能的最坏情景中,决策者要实现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收益至少一样好的倾向。模糊厌恶条件下,决策者往往面临着更少的信息:决策者不仅面临着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且还面临着其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模糊厌恶比风险厌恶的程度更深,人们往往对最坏的结果更为恐惧。

气候变化政策决策中存在这种典型的模糊厌恶。由于当前人们对未来温升的程度、概率及其可能的影响都知之甚少,但是一旦发生气候灾难使得人类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灭顶之灾时(尽管从当前看这种气候灾难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即便发生也是在遥远的未来),因此全球在形成公共决策时,对这种最坏情景的恐惧便占据主导因素。为了预防出现最坏的情形(出于预防原则),人们会倾向于现在开始减少排放。这便是模糊厌恶在气候变化政策决策中的具体表现[28]。

Millner等证明,当预期效用为严格凹,且预期效用序列与边际预期效用(即效用对减排的一阶导)为反协单调(anticomonotonic)时(即当预期效用增加时,边际预期效用减小),以及其他条件下,模糊厌恶程度越高,那么最优减排水平会越高。因为此时模糊厌恶的上升将促使人们当前更多减排,从而避免了未来消费水平的大幅波动[19]。

人们可以将这一原则应用到具体的减排政策决策上。当消费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例如当代人的消费),如果气候敏感性的分布可能造成未来消费水平大幅降低(对应低的预期效用和高边际预期效用,即此时二者为反协单调关系),那么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将是当前采取减排行动。这也是预防原则的本质所在:当决策者对未来更加不确定时,那么当前采取行动避免未来最坏的结果,将是最优的。这也是为何《斯特恩报告》和IPCC主张当前减排的根本原因所在。相反,如果预期效用和边际预期效用为协单调时,当前的消费水平低,减排带来的边际效用也很低,那么决策者会赋予当前低消费更高的权重,从而导致当前不采取减排。这就是Nordhaus等人主张缓行战略的根本所在。

3 厚尾分布的经济影响与政策含义

传统的模型都是假设气候敏感性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等于间接“否决”了高温升情景,从而低估了高温升的厚尾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而导致整体上低估了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损失。Tol对13项基于瘦尾分布的联合评估模型模拟结果的研究表明,这些模型模拟的温升幅度都在1 ℃-3 ℃之间,造成的GDP损失平均在-4.8%-2.5%之间[14]。但如果考虑厚尾分布,那么将会是另外一幅情景。

那么厚尾分布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究竟又如何呢?气候厚尾分布的经济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参数:气候敏感性(用T表示)和损失函数的曲率(即厚尾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幂,用α表示)。简言之,厚尾分布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取决于厚尾分布以多快的速度下降以及损失以多快的速度上升。而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这两个参数对结果影响非常大。学者们的实证研究结论颠覆了Nordhaus等人所提倡的采取渐进式减排行动的“气候政策斜坡”建议[29]。

Dietz利用《斯特恩报告》中所使用的PAGE模型对厚尾分布进行了研究。他将《斯特恩报告》中这两个参数的瘦尾分布与厚尾分布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他得到的结论是,气候灾难厚尾分布假设下,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大高于瘦尾分布假设下的损失;同时,气候灾难的预期福利损失对(气候损失占当年消费水平的)上限值的设定非常敏感;即便是在厚尾分布中,只要气候灾难发生的概率不是很高,那么贴现率中的纯时间偏好和风险厌恶这两个参数依然会起重要的作用[25-26,29-30]。 Ackerman等利用诺德豪斯的DICE模型对这两个参数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了几乎同样的结果:同时改变两个参数,DICE得到的最优政策将是立即减排[31]。Pindyck对这些条件进行了调整,给边际效用施加的约束为生命价值;并对比了两种分布:正态分布和帕累托分布。Pindyck认为温升的分布是厚尾还是瘦尾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改变瘦尾的参数设定同样可以得出与厚尾分布一样(甚至更高)的损失结果;更重要的是这些参数的设定(厚尾程度α、纯时间偏好δ、风险厌恶η等)[16]。

4 小 结

Weitzman评论《斯特恩报告》“基于错误的理由(即人为设定低社会贴现率),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即立即大幅减缓)”。而正确的理由应该是考虑气候敏感性的厚尾分布,人们对气候灾难的不确定厌恶(或模糊厌恶),以及气候变化公共决策所应遵循的预防性原则[28,31-32]。Weitzman从厚尾分布角度出发,从而验证和间接支持了《斯特恩报告》中立即大幅度进行减排的结论,并以此批判了诺德豪斯为代表的“缓行战略”和“气候政策斜坡”的政策建议。

不确定性是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魏茨曼的研究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气候变化的公共决策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引领了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并将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致谢:中央编译局谢来辉博士后对本文给予批评和修改意见,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tern 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8, 98(2): 1-37.

[2]Stern 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刘昌义. 气候变化经济学中贴现率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12,(3):123-129. [Liu Changyi. The Latest Research on the Discount Rate of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J], Economic Perspective, 2012,(3): 123-129.]

[4]IPCC.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AR4)[M].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王绍武,罗勇,赵宗慈,等. 平衡气候敏感度[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3):232-234. [Wang Shaowu, Luo Yong, Zhao Zongci, et al., 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2,(3):232-234.]

[6]Zickfeld K, Morgan M G, Frame D J, et al. Expert Judgments About Transient Climate Response to Alternative Future Trajectories of Radiative Forcing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 106(38): 16129-16135.

[7]Stainforth D A, Aina T, Christensen C, et al. Uncertainty in Predictions of the Climate Response to Rising Levels of Greenhouse Gases[J]. Nature, 2005, 433: 403-406.

[8]Valdes P. Built for Stability[J]. Nature Geoscience, 2011, 4: 414-416.

[9]Weitzman M L. On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Economics of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9, 91(1): 1-19.

[10]Lüthi D, Le Floch M, Bereiter B, et al. HighResolution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Record 650,000-800,000 Years Before Present[J]. Nature, 2008, 453: 379-382.

[11]Hansen J, Sato M, Kharecha P, et al. Target Atmospheric CO2: Where Should Humanity Aim?[J]. Open Atmospheric Science Journal, 2008, 2(217-231).

[12]Zeebe R E. Where are You Heading Earth?[J]. Nature Geoscience, 2011, 4: 416-417.

[13]Pagani M, Liu Z, Lariviere J, et al. High EarthSystem Climate Sensitivity Determined From Pliocene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J]. Nature Geosciecne, 2010, 3: 27-30.

[14]Tol R S J.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9, 23(2): 29-51.

[15]Weitzman M L. Ghg Targets as Insurance Against Catastrophic Climate Damage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2012, 14(2): 221-244.

[16]Pindyck R S. Uncertain Outcomes and Climate Change Polic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2, 63(3): 289-303.

[17]Weitzman M L. On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Economics of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9, 91(1): 1-19.

[18]Weitzman M L. A Precautionary Tale of Uncertain Tail Fattening[Z]. 2012.

[19]Millner A, Dietz S, Heal G. Ambiguity and Climate Policy[R]. NBER Working Paper No.16050, 2010.

[20]Nordhaus W D. The Economics of Tail Even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1, 5(2): 240-257.

[21]Nordhaus W D. Economic Policy in the Face of Severe Tail Event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2012, 14(2): 197-219.

[22]Arrow K J. A Note On Uncertainty and Discounting in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2009, 38(2): 87-94.

[23]Weitzman M L. FatTailed Uncertainty in the Economics of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J].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1, 5(2): 275-292.

[24]Weitzman M L. Additive Damages, FatTailed Climate Dynamics, and Uncertain Discounting[J]. Economics eJournal, 2009, 3: 2009-2039.

[25]Weitzman M L. What is the “Damages Function” for Global Warmingand What Difference Might It Make?[J]. Cliamte Change Economics, 2010, 1(1): 57-69.

[26]Sterner T, Persson U M. An Even Sterner Review: Introducing Relative Prices Into the Discounting Debate[J].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08, 2(1): 61-76.

[27]Wouter Botzen W J, van den Bergh J C J M. How Sensitive is Nordhaus to Weitzman? Climate Policy in Dice with an Alternative Damage Function[M]. Economics Letters, 2012.

[28]Hennlock M. Robust Control in Global Warming Management[R]. Resource for the Future, 2009.

[29]Nordhaus W. A Question of Balance: Weighing the Options On Global Warming Policies[M].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30]Dietz S. High Impact, Low Probabil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Risk i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Climatic Change, 2011, 108(3): 519-541.

[31]Ackerman F, Stanton E A, Bueno R. Fat Tails, Exponents, Extreme Uncertainty: Simulating Catastrophe in Dice[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0, 69(8): 1657-1665.

[32]Weitzman M L. A Review of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7, 45(3): 703-724.

Climate Change Uncertainties, the Economic Impact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LIU Changyi1 PAN Jiahua2

(1.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2. Institut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Abstract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2

1“中风”作为外感病的代表

根据竺可桢等学者的研究[3],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两千年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以及从秦到西汉时期的200多年间,我国都处于气候温暖期,气温较现在高,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在更靠北。在温暖期,四季温差较小,就像今天处于亚热带的昆明,四季如春。由于气候温暖,人体不易感受外邪,所以外感病较少。生病主要以内伤病为主。而感受外邪者也多为内伤劳倦之人。因此,古人用风邪泛指外邪,用中风作为外感病的代表。在《黄帝内经》[4]许多篇中,都可以看到用“风”代表外邪,即:广义的风。如《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其中“风雨寒热”之风为狭义的风,“虚邪之风”的风为广义的风,是一切外来致病因素的统称。再如《灵枢?五变》所说:“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里面的“风”也是既有狭义之风也有广义之风。另外,上述的“邪不能独伤人”、“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以及《素问?评热病论》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都明确指出,如果人体的正气充足,则不易得外感病。外感病的发生常常与人体的内伤病,如内虚、过度操劳、饮食情志失调等,有直接关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还有《素问?经脉别论》的“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所以,在温暖期,由于温度适宜,温差较小,古人用广义的风泛指一切外邪。“中风”则被作为外感病的代表。实际上是淡化外感病因的体现。

2“伤寒”作为外感病的代表

自公元之初起,气候开始出现转寒,到东汉末已比现在寒冷。到3世纪后期,寒冷达到顶点,直到6世纪下半叶才开始转暖。这个寒冷期覆盖了东汉、三国、晋和南北朝时期。医圣张仲景就是东汉人,他在《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5]和《金匮要略》[6])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关于这次寒冷期中的瘟疫大流行,曹植《说疫气》中也有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正如《伤寒例》中所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有人研究发现,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八次人口数量的“大落”时期,都发生在我国气候变冷的时期。这当然不仅是因为人们容易感受寒邪而生病,也包括由于气候变冷,引起粮食的欠收,百姓流离失所;气候变冷,还使得北亚牧业区域南移,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下带来的战争,瘟疫,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发生社会的解体,所以,不仅人口的大落,甚至王朝的变更都与气候突变有着惊人的重合度。这也证明了,在寒冷期,寒邪是外邪中最具杀厉之气的结论。狭义伤寒,是指外感寒邪并以寒邪为主导病因的疾病。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为广义伤寒,这一点从前面所述的仲景序言中(包括了瘟疫),伤寒例,以及现存的伤寒论的内容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除了狭义伤寒外,还包括了其他外感病,如痉病、湿病、暍病,以及瘟疫病(阴阳毒病)、多种外感继发病(百合病、狐惑病、中风病、历节病、五脏风寒病、积聚病)等。广义伤寒泛指外感病,也可以从很多中医古籍中找到证据。如《难经》[7]的“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以及《素问?热论》中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还有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8]等等。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寒冷期常常伴随着疾病、战争等灾难的发生,寒邪也成为六淫中最具杀厉之气的外邪,广义伤寒成为了外感病的代表。

3广义“温病”的概念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3

有关气候问题的推测总能吸引众多关注,一家俄罗斯媒体日前引用波兰科学家的推测称:2010年,亚欧大陆将会出现“千年极寒”的天气。尽管只是空穴来风,但此消息一出,煤炭、燃气等诸多相关的股票价格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已经一路飙升。“千年极寒”真的会出现吗?

两个“圣婴”

南美的一些渔民早在19世纪初就首先觉察到了海水温度每3年~7年便会异常升高,当地渔民用“圣婴”来形容这股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就是人们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

整个太平洋地区都处在它的作用之下,异常的洋流运动使得原本属于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沿岸变成了暖水域。洋流可以起到调节陆地温度的作用,“厄尔尼诺”现象打破了这种平衡。从理论上来说,这意味着大陆气温将会不可避免地保持增高趋势。

不过,决定气温的因素极其复杂,“厄尔尼诺”作为一种单一的现象,已经被证实不是改变温度的唯一主角。上个世纪,科学家们发现了它的孪生姐妹――“拉尼娜”。

“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也有“圣婴”之意,但它表现出了恰恰相反的个性。在这种现象的作用下,大陆会出现飓风、暴雨和严寒天气。巧合的是,它通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因此,“拉尼娜”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原本科学家们认为,“拉尼娜”现象正在逐渐消失。因为从1950年以来,“厄尔尼诺”的发生频率要远高于“拉尼娜”。就在人们认为“拉尼娜”即将被“厄尔尼诺”完全取代时,许多反常的气候灾害却又频发起来。正是据此,有了“千年极寒”的说法。

“千年极寒”没有科学依据

尽管包括英国、俄罗斯、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都预测,2010年冬天将会异常寒冷。但“千年极寒”的说法,还是遭到了科学界的一致否认。

在支持“千年极寒”的原始报道中,提出这个推论的主要依据是,在“拉尼娜”的影响下,过去两年里,负责向北大西洋输送热量的墨西哥湾流减弱到了原强度的一半,因此,濒临北大西洋的欧洲大陆获得的热量调节也将急剧减少,从而出现千年难遇的严寒天气。这个消息没有被主流媒体所采用,但还是在公众当中引起了恐慌和猜测。

“千年极寒”观点的影响逐渐扩大,引发了主流科学界的澄清。反对者的最大质疑来自“墨西哥湾流减弱一半”的数据。几十年来观测的数据确实表明墨西哥湾流在减弱,但并没有达到一半的程度,而是以非常微弱的速度缓慢降低,有些观点甚至认为这仅仅是误差导致的数据结果。而即使墨西哥湾流真的影响到了气候,也不是短短几年、几十年就可以体现出来的。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就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还没有“气候预测”的技术能力,最多只能进行中短期的“天气预报”,权威的气象机构根本不会做出这样的预测。

对于“千年极寒”在时间上的确切程度,也有人质疑,人类记录气候变化的历史仅有150年,“千年极寒”的概念究竟意味着冷到什么程度,在时间上没有可比的参照物,其中明显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除了直接的反对声外,有些机构还给出了与“千年极寒”完全相反的结论。哥伦比亚大学季节气候预报结果显示,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包括欧洲及中国)2010年冬季温度很有可能高于近年来的平均数值。

在历史上,最接近“千年极寒”说法的是发生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小冰期”,这个时期北半球的平均温度大概比20世纪低了1度左右,并持续了300年之久,是一个绝对的气候概念,并不是仅仅针对一个年份,它的成因也并非更多源于洋流的变化。看来,“千年极寒”的推论确实是被人为夸大了。但是,由于“拉尼娜”的活跃以及冷冬频现的事实,即使是反对者,也不敢否认2010年冬天的气温将会比以往更低,只是没有达到“千年”和“极寒”的程度而已。

什么在改变气候

决定天气的因素有很多,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虽然气候变化的因素也有其复杂性,但它是一个周期较长的指标,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影响气候系统的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海洋、冰川和陆地等。同时,太阳辐射、地球轨道的变化、板块运动等都会使气候产生变化。欧洲历史上的“小冰期”便曾经被归因为太阳辐射造成的结果,太阳辐射是地球热量的最终来源,它的变化将会直接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

而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主的人为因素被越来越多地列入到了影响气候的范畴,这其中还包括了特殊气体排放所造成的“臭氧层空洞”和影响大气吸收与传播太阳辐射的气溶胶。

目前,主流科学家基本上都认为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虽然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推断还没有完全的证据,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认为这个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已经达到了90%以上。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4

【关键词】江西宁都县;气候特征;气候变化

0.引言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宁都全境地质构造比较复杂,2003年,全县有耕地面积58.48万亩,林业用地440.1万亩,水面23万亩,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概称“七山半水一分田,分半道路和庄园”。境内北部多山,中部丘陵起伏。西、北、东三面高,中间低,自北向南依次下降。西、北部边界为雩山山脉,地势较高;东部属武夷山山脉的分支,连绵不断;中、南部是丘陵、岗地及纵贯南北的梅江河冲积平原。

江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全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春季(3~5月)阴冷多雨,常出现大风、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性天气,4月开始进入汛期;夏季(6~8月)温高湿重,汛期与伏秋期在此季交汇,6月降水集中,易发暴雨洪涝,7、8月常有伏旱发生;秋季(9~11月)秋高气爽,气温适宜,但常有秋旱发生;冬季(12月~次年2月)湿冷,冷空气影响频繁,多偏北大风。

宁都县是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本文就是利用了宁都县气象站三十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宁都县近30年的气候概况特征,并且比较了2012年与1983年至2012年这三十年来的降水量与气温的变化趋势,说明总结了2012年气候的变化。

1.资料及方法

本文所运用到的资料是宁都县气象站1983—2012年近3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以及200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按气象划分法确定四季: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

2.近30年的气候要素分析

2.1气温分析

2.1.1年平均气温

宁都县自从1983年以来的年平均气温就是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1997年之后开始年平均气温就是高于30年的平均值。其中最冷年17.5℃,出现在1984年,最热年19.5℃,出现在1998、2007、2009年。年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是呈现出波浪式振荡中不断上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年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较二十一世纪之前的上升幅度总体上来说稍微更大一些,而且上升也比较平稳,波动更小。这个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表现的趋势是比较一致的。

2.1.2 四季平均气温

宁都县春季平均气温分两个阶段,即1997年前的偏低和其后的偏高,这三十年都呈现出了波动式变化,至1988年达到统计年份的最低值, 1988年开始气温逐步回升,从突变时间来看,在1988年和1996年春季气温出现了明显的突变。夏季气温变化的幅度是四个季节中总体来说比较小的而且是振荡式变化,看不出明显的规律,近30年的资料显示2003年气温是偏高的且跳变最大。秋季气温变化较平缓,也大致可分两个阶段,即1995年前的偏低和其后的偏高期,跳变不是很明显。冬季气温八六年之前以及二零零四年、二零零八年是偏低的,从1986年后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

2.2降水分析

各年累积降水量。

30年来宁都县年累积降水量为1759.3毫米,其中以1997年的年累积降水量为最多,为2791.0毫米;2003年的降水量最少1047.8毫米,降水量最多做少的年较差为1743.2毫米,可以看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并且从总体上来看是振荡变化,最近的几年降水量都偏低于30年的历史同期水平。各个年份的降水都有变化,有两个比较明显的跳变点:一个是1996年与1997年之间的变化很大,这两年的降水量距平百分数之差达到了近100%,另一个是2002年与2003年的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距平百分数之差差不多80%。还可以看到最近几年的降水量变化比较平缓。

3.结论

本文利用了宁都县气象站1983年至2012年三十年的基本气象资料,分别通过对气温和降水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了近30年的气候特征。对气温的分析根据时间尺度不同,按照时间尺度大小分成年平均气温、季度平均气温以及月平均气温三个小块来分析论述,降水量的分析采用30年的年累积降水量以及2012年逐月的降水量与历史同期水平(1983-2012年)的资料对比,分析总结出宁都县三十年来的气候特征以及对比2012年当年的气候概述了2012年的气候变化。根据上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宁都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年累积降水量介于1047.8-2791.0毫米之间,虽然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但是总体上来说降水丰富,雨量充沛。是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2)30年以来的年平均气温整体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1983年之前的温度偏低,而之后的年平均温度偏高;对于各个季节来说,春季的温度变化比较明显,有多个突变点,夏季是振荡式变化,上升趋势不明显,秋季气温变化较为平缓然而冬季是有明显的上升势头;从三十年的降水量来看各个年份的降水都有变化,有两个明显的跳变点,最近几年的变化比较平缓。

(3)就2012年来说年平均气温19.5℃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各个季节的平均气温都高于历年平均值,尤其是冬季增温比较明显,八九月份的月平均气温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水平。2012年的降水主要是在春夏两个季节,秋冬季节降水量较少,2012年累积降水量低于30年的平均值。总体上说,2012年的温度高,降水少。 [科]

【参考文献】

[1]李爱贞.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张永霞.环县2009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建议.甘肃农业科技[J].NO,8.

[3]胡江波.近51年宁强县气候特征分析.陕西气象[J].2010(3).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5

关键词 大棚;生产期;热能因子;限制因子;灾害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 S162;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176-02

沈阳市新民平原区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大田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霜期农业以大棚蔬菜为主。大棚产业依附于自然环境,受气候条件影响制约。影响新民平原区大棚生产期主要因子包括两方面,一是能源因子,即气温和日照时间;二是限制因子,即≤-20 ℃最低气温、降雪、阴天和大风等极端天气事件。本文分析影响新民设施农业的气温、光照能源因子和≤-20 ℃低温、降雪、阴天、大风日数等限制因子,揭示大棚生产气候变化特征,加强大棚生产灾害防御能力,提高生产管理水平[1-2]。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选取1960―2015年新民市气象局各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大棚生产期10月至翌年4月逐日最低气温、降水、云量和风速资料。采用年末记数法,变化趋势运用一元线性分析,运用Mann-Kendall检验大棚限制因子的气候突变状况,运用标准偏差确定气候异常。可能灾害风险概率(%)=限制因子日数÷大棚生产期日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棚生产期热能因子

2.1.1 气温。1960―2014年沈阳新民平原区大棚生产期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气温为-3.0~1.6 ℃,平均气温年际、年代际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每10年升高0.358 ℃,线性升高约2.0 ℃。1988年气候突变升高,至2008年达到高位,平均气温为0 ℃,比突变前(1960―1987年)高1.6 ℃,2009―2012年再次突变下降,滑落到60年代水平,2013年、2014年气温又有所回升。平原区年平均最低气温-6.1 ℃,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明显,每10年升高0.663 ℃,线性升高达3.6 ℃。21世纪00年代比20世纪60年代平均升高3.5 ℃;近20年比前20年平均升高2.4 ℃。近55年平原区大棚生产期积温为-636.0~345.3 ℃・d,积温年际、年代际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76.2 ℃・d,线性增加419.0 ℃・d[3-4]。

2.1.2 日照。近55年大棚生产期日照时数为1 245~1 688 h,日照时数总量年际、年代际变化呈明显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34.6 h,线性减少190.3 h。21世纪00年代较20世纪60年代减少97 h,近20年较前20年平均减少125 h。年日照时数1995年前减少趋势不明显,1996年后迅速下降。1996年后日照时数减少与阴天降水日数存在显著负相关(r=-0.365 6, P

2.2 大棚生产期限制因子

2.2.1 极端最低温度≤-20 ℃日数。日最低气温≤-20 ℃时,大棚受冻害几率迅速增加,持续日数越多受冻害几率越高。新民市平原区日最低气温≤-20 ℃出现在严冬,是大棚管理关键期。近55年≤-20 ℃日数年际变化在0~35 d,≤-20 ℃日数趋于减少,每10年减少2.4 d,线性减少约13.3 d。极端最低温度≤-20 ℃灾害风险概率平均为12.5%,1976年前出现日数平均为18.4 d,1977―2008年平均为7.8 d;2009―2014年平均为11.7 d。

2.2.2 降水日数。降水日数多、降雪量大影响大棚采光的同时使大棚设施负重压塌而毁棚。近55年降水日数年际、年代际变化趋于明显增加,每10年增加1.3 d,线性增加7.1 d。降水可能灾害风险概率平均为11.7%,21世纪00年代较20世纪60年代平均增加3.2 d,近20年较前20年平均增加2.9 d。

2.2.3 阴天日数。近55年新民市平原区大棚生产期阴天日数为10~45 d,阴天日数年际、年代际变化呈显著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1.6 d,线性减少8.9 d。阴天可能灾害风险概率平均为10.1%,1970年前阴天日数偏多,1971―2013年变化平稳;近20年较前20年年平均减少5.6 d。虽然阴天日数减少趋势明显,但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持续16 d阴天极端事件,大棚遭低温使作物产量和质量低劣,经济损失严重[5-6]。

2.2.4 大风日数。风速>7级对大棚设施破坏力极强,瞬间可毁掉整座大棚。平原区大棚生产期年≥7级大风日数为3~53 d,大风日数年际变化呈弱减少趋势。大风可能灾害风险概率平均为10.3%,年代际呈两峰一谷波动变化;1960―1993年大风日数持续减少,气候倾向率达-5.329 d/10年,1994―2005年大风日数年平均35.9 d;2006年再次突变减少,2006―2014年仅8.5 d。说明大风日数波动变化较大,存在偶然性和连续性[7-10]。

2.3 灾害风险

平原区大棚生产期≤-20 ℃低温成灾在12月至翌年2月,降水、阴天和大风成灾在10月至翌年4月。近55年综合受灾害威胁年平均79 d,气候倾向率为-3.5%/10年。1960―1976年灾害风险频率平均55.6%;1977―1998年降至36.5%;1999―2014年升到44.4%。可见灾害风险减小但不稳定,大棚生产期7个月中近2.5个月可能遭遇灾害风险。

3 结论与讨论

3.1 光热资源变化对大棚生产的影响

1960―2014年沈阳新民平原区大棚生产期平均气温、积温年际、年代际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日照时数总量年际、年代际变化呈明显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减少对严冬季节大棚生产十分不利。

极端最低温度≤-20 ℃、降水、阴天、大棚、大风日数是大棚生产期限制因子。近55年综合受灾害威胁年际、年代际变化呈下降趋势,灾害风险减小但不稳定。

3.2 大棚灾害认知与防御

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认识极端事件对大棚破坏等级以成灾指标。低温、降雪、阴天和大风是当地大棚生产期4种灾害性限制因子,多出现复合型灾害,所以分析的灾害风险概率较实际偏高。

掌握极端天气变化特征和发生规律,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御工作,12月至翌年2月遇连续阴雪天,要加固棚架棚膜和草帘或棉被,关闭通风口,清扫积雪,增加取暖和补光设施等。

4 参考文献

[1] 吴克,张巍,杨霄.沈阳地区设施农业生产期气候变化与灾害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336-338.

[2] 张国林,宗英飞,王瑞申.朝阳市设施农业发展与气候资源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18-10120.

[3] 葛徽衍,张永红.影响关中东部冬季日光温室生产的气候变化特点[J].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187-190.

[4] 刁军,刘凤芝,董晓明.沈阳设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增刊1):143-146.

[5] O智辉,葛徽衍,贾金海.延安日光温室冬季低温冻害天气分析与预报[J].中国农业气象,2005,26(3):197-199.

[6] 宗英飞,张国林,谢华光.辽西霜期光照资源变化对设施农业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355-357.

[7] 杨永岐.农业气象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2.

[8]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气候变化概论范文6

【关键词】 内经;气血脉形;辨证理论

[Abstract] Based on profound elaborations on concepts and functions of Qi-blood and pulse shap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Neijing considers that any diseases have a certain law of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transmission which is usually from Qi to blood, and then from blood to venation, and finally from venation to shape.Sufficiency or insufficiency of Qi-blood and fat or thin physique of human body are not only external pattern of manifestation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but also objective response of pathological state of human body.Therefore, by means of differentiation of Qi-blood and pulse shape, we can direct people to keep fit and prolong life.At the same time, we can estimate prognosis of diseases and predict life expectancy of people.

[Key words] Neijing;Qi-blood and pulse shape;differentiation theory

中医学各种理论的产生,并非完全立足于哲学式的思维方式和对临床经验的归纳总结。许多重要理论,包括对生理功能、病理机制的论述,多直接来源于对解剖形态学的观察。其中《内经》关于气血脉形辨证的论述,内容甚为丰富,本文试图通过深入挖掘《内经》相关理论,深入探讨气血脉形辨证理论的科学价值。

1 气血脉形的概念和功能

有关气血脉形的概念和功能,《灵枢·决气》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本神》则曰:“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除非常精辟地概括了气、血、脉的概念和功能之外,《内经》有关形的记载和描述也非常详细,《素问·五运行大论》谓:“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灵枢·九针十二原》谓:“九针之名,各不同形……员针者,针如卵形。”此外,《内经》还记载和描述了许多以形态命名的病证,如积、癥、瘿、瘤、瘰、疬、痿证等。关于气血之盈亏与脉络形态的关系,《内经》也有精辟论述,认为青壮年时期,气血旺盛,肌肉丰满;中老年人气血不足,则脉涩形枯。《灵枢·营卫生会》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人一生在每个年龄阶段,气血脉形均有变化,从十岁开始,大致每过十年即可有一个明显变化,《灵枢·天年》中总结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文中不仅把人体气血脉形的变化规律准确地描绘出来,而且把气血盛衰所造成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进行了精辟概括。

转贴于 2 气血脉形病证的病因病机

《内经》在对气血脉形概念、功能进行深刻阐述的基础上,还对气血脉形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素问·调经论》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等则强调形气衰少的病因及气血失常是百病之源。《素问·刺志论》则谓“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脉实血实,脉虚血虚”。《灵枢·百病始生》曰“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素问·五脏生成》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驺)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无论何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任何病证均有一个发病过程,通常是由气及,由血及脉,然后由脉络影响到形态。《灵枢·痈疽》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

3 气血脉形病证的诊断和治疗

气血盛衰的变化,必然显露于神色。气血旺盛,则神采奕奕,色泽明润,气血虚弱,则神夭色败,枯萎不荣。因此《内经》中总结了一整套望神察色的诊病方法,通过对机体颜色形态的观察,来判断气血虚实盛衰和疾病的预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素问·调经论》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之候,以知形气奈何?……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小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本文根据毛发的多少,皮肤肌肉的荣枯来判断人体气血盛衰的方法,对今日中医临床仍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邪气有盛衰,正气有虚实,病位有上下深浅,形体有肥瘦壮羸,如何调治气血脉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此外《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以上论述明确告诫后人调理气血脉络功能与治疗形态病证的关系,至今对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