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例6篇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1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007年6月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把林业纳入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2009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并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按照《国家方案》的要求,2009年11月,国家林业局编制、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要求各级林业部门认真学习、积极宣传和落实《林业行动计划》。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中国“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林业双增目标。

实施《林业行动计划》是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发挥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的需要。我国林业肩负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承担着提供生态产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产品的艰巨任务,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

我国林业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不仅此而已。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引发林业与水的话题,兴林与兴水,一贯血脉相依,山青水秀,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二者密不可分。目前,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发展林业对于涵蓄淡水,净化水质具有根本性作用。据资料记载,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人均只有水资源2100多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国正常年份缺水400亿立方米,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座城市严重缺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专家认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一方面要“节流”,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开源”,切实解决好水流失和水污染问题,而森林和湿地对“开源”有根本性的作用。森林具有很强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据测算,我国现有的29亿多亩森林,可蓄水近5000亿吨,几乎相当于我国现有水库总库容。兴水,林业必将担负起责任和使命。

再者,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每年有大量的泥沙淤积在三门峡以上至潼关的河道里,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潼关高程,抬高的河道使汛期渭河流不进黄河,而形成倒灌。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不断淤积,渭河入黄口往上20公里的河床水位被抬高,渭河成为极易成灾的一条悬河。同时,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致使低洼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将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所以减少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刻不容缓,专家意见是:减少和防止泥沙流入黄河的直接办法除中上游修筑拦河坝拦截部分泥沙流量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面积造林,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流径地在江河源头、库区大面积营造防护林,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子长县作为黄河中上游138个重点水土流失县之一,理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从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黄河下游水灾隐患三个方面思考,作为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作者,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子长县总土地面积359.3万亩,现有林地125.9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93.04万亩,天保工程24.32万亩,三北四期工程8.6万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2.8%单从数字上看,子长县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中等水平(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在20%以下为低,20~30%为中,50%以上为高),实际情况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因为很多林分质量很差,达不到有林地的标准,特别是荒地造林更差,可荒地大部分是坡度大于30度的陡坡或急陡坡,坡越陡,地表径流冲刷越强,水土流失越严重,所以荒地的植被保护尤为重要。介于我县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并采取有利措施,才能使子长县林业走向发展,走向辉煌,不辱使命。

制定综合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配置农、林(果)、牧业,副、渔,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实行“四个结合”,即治坡和治沟相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和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建设、保护基本农田,培育、提高土壤肥力。通过优化肥料组合、配方施肥、量水施肥、平衡施肥,达到高效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粮食肥料比。

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土壤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单位水量生产效率。

应用造林新技术,营造优质高效林分,增加植被覆盖,加强经营管理,减少人为破坏,尽快使全县的100多万亩荒山荒坡披绿装。针对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的特点,在造林过程中积极应用抗旱保水技术措施。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2

一、利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使学生树立起人与气候密切关系的科学概念

近五千年来我国的气候,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交替的过程,正在从温暖转向凉爽,气候的这种变迁也会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在讲授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利用历史时期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对我国社会历史的影响,使学生理解气候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如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对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的影响:每当寒冷期代替温暖期之时,总有大规模的游牧民族向南方温润地区的迁徒,中原地区的农业王朝便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形成对峙。而农牧民族的这种对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通过讲解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除了太阳辐射、下垫面和大气环流之外,还有人类活动这一因素。在课堂上着重强调了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在日益扩大。特别是现在人类为了追求现代文明,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使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显著增多。所以目前从总体上说,最大的气候变化就是全球变暖,全球气温的变化扰乱了世界气候的自然平衡状况,由此引发的旱、涝等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大大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生活。例如2003年夏季,中国江南和欧洲的酷暑热浪,2004年夏季大西洋的飓风活动,2004年冬北美东部暴风雪等异常的气候现象。全球的气象水文灾害(1992年-2003年)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占90%,导致了62.4万人死亡,20亿人受到影响,总经济损失达到4500亿美元,占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65%,我国的比例稍微少一些。但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的损失已占全国GDP的3%-4%。通过这些数据,使学生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致引发的自然灾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第三,通过让学生查找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资料进行讨论,使学生对人类的不当活动而引发的气候变异有了深入的认识,明白了我们要想改变温室效应,而不使其继续恶化,就要自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利用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难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节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生动素材。首先,总结几个典型沙漠形成、扩展原因,使学生树立牢固的生态意识。不管是历史时期形成的呼伦贝尔、科尔沁等沙地,还是地质时期形成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他们的形成、扩展都是自然的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如这些沙漠本身就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多,加之历史时期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如滥垦滥牧、毁坏森林,历代的农业和放牧经营方式频繁更迭,对水资源使用不当等都加剧了沙漠化的进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为因素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加速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其成因的分析,使学生树立牢固的生态意识,理解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活动,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才可以防止或减少荒漠化的发生。其次,联系实际,强化其环保意识。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当今土地沙漠化的事实,唤起学生环境保护意识。适当补充有关荒漠化的数据和图片资料,通过图片和数据等形式进行对比说明,使学生的感受更加具体,使他们受到更加强烈的环境保护教育。如向同学们补充资料:当今世界每年有6000000公顷以上的土地变成沙漠,即平均每分钟约有10公顷的良田变为沙漠。全球35%以上的土地面积正处于沙漠化的威胁中,涉及100多个国家,受影响的人口近一亿。由此每年造成农牧业生产损失达260亿美元。我国是受沙漠化影响或威胁严重的地区,全国现有沙漠和沙漠化面积约1533000平方千米,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并且仍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不断增加。沙漠化涉及全国11个省、自治区的212县旗。这里拥有耕地400万公顷,草场近万公顷,3500万人口到威胁。严重的沙漠化,使土地失去应有的生产能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土之不存、人将焉附。所以防治沙漠化,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三、利用历史时期河流湖泊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近5000年来,我国主要河流的径流量普遍减少,水位变幅增大,特别是黄河流域,自然湖泊在日趋减少,中国北方地表下垫面自然水面普遍减少;长江流域支流径流也在不断减少,湖泊水体也在不断缩小;特别是西北地区水环境在日趋恶化。加上现在严重的生化污染,使我国水资源短缺加剧。故首先利用我国水文变迁的历史事实,呼吁同学们第一要树立惜水意识,第二要充分重视江河湖泊的环境问题,讲求开发和保护并重。

其次,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改道日益频繁和长江水患发展趋势日益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黄河流域在战国以前,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上游还处于以畜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活动方式的时代,原始植被还未经大量破坏,水土流失还很轻微,所以黄河下游的决徙也比较少。秦汉时期,由于大规模移民迁入,进行大面积的垦荒,这里也由以畜牧狩猎为主变为以农耕为主,原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导致黄河泥沙骤增,水患频繁。东汉时这一地区农业人口大量内徙,而以畜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大批迁入,加之战乱,人口骤减,而原已开垦的大量农田被废弃,牧场相应扩大,水土流失渐少,这就为黄河安流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所以东汉以后黄河出现长达600年的安流期。同样长江流域的水患频率增大和灾害强度增大,很大程度上源于上游和中游的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而这主要体现为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云南 土地石漠化 生态 法律

一、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概述

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Karst岩溶)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里亚半岛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为由碳酸盐岩构成的地质、地貌景观。我国西南岩溶石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被人类活动破坏。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或堆积地表,而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这就是石漠化。严重的石漠化导致岩溶石山地区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旱涝灾害频繁,引起小环境气候的恶化,毁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危害和北方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被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生态灾害。

云南是中国岩溶分布最广泛的省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地貌和气候,全省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云南省采用现地区划调查与遥感技术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监测范围主要涉及岩溶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30%以上的65个县区756个乡镇。监测工作历经近半年的野外调查和4个多月的内业统计分析,形成了《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报告》,经国家林业局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同意云南省监测结果。据监测结果表明,截至去年年底,65个岩溶县中,监测面积791.25万公顷,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288.14万公顷,占监测区总面积的36.4%;潜在石漠化172.57万公顷,占监测区面积的21.8%;非石漠化土地330.54万公顷,占监测区面积的41.8%。据中国工程院测算,石漠化的推进速度是25年面积翻一番。专家预测,在我国石漠化现象最严重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百年之内若不及时治理,将有一半国土面积成为石漠化。

二、石漠化的生态危害

首先,土地石漠化使土壤更加稀薄,植被覆盖率低,岩石更趋,可利用耕地减少。如砚山县红甸乡、莲花乡,2000年与1975年对比,岩溶区原有耕地面积减少1O%左右。石漠化使得土壤贫瘠,土地质量变差,生态效率降低,生态系统内种群数量下降,种群结构单一化,功能下降,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

其次,石漠化使得表生带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系统特别是岩溶地下水对降水的响应迅速,环境对降雨的调蓄能力严重降低,造成可有效利用的水资源枯竭。如在滇东南已调查的106个大泉暗河中,有4O%的大泉暗河流量出现3O%~5O%的明显减小,有5%的大泉出现枯季断流;南洞暗河雨季流量峰值变大,并与降雨同步,基流普遍减小。

再次,石漠化使森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导致小气候改变,水土保持能力逐步丧失,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除此之外,石漠化地区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加剧,酸雨逐年增多,影响城镇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如宣威、安宁等县(市)由于酸雨影响,粮食产量有不同程度减产。

最后,石漠化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在近几十年中,不断扩大的石漠化和喀斯特天然森林的减少,湖泊的人为过度开发利用和灌木丛林被砍伐,使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趋向简单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失衡。很多珍稀濒危植物正面临灭顶之灾。

三、云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防治的法律对策

1.制定关于土地石漠化防治的法规及规章

土地石漠化现象为西南地区所特有,如果制定专门的法律或法规立法成本过高,况且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针对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制订、颁布了一批配套法规,基本形成了由专门法律与相关法律、法律与地方法规相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现行的《水土保持法》为依据,存在石漠化生态问题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地方法规和规章是最好的选择。(1)在石漠化防治法规起草和统一审议中,把不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原则,作为地方立法的红线,严格把关,坚决反对地方立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倾向。(2)高度重视和解决好石漠化防治法规的可操作性,主要做法有:加强立法调研;处理好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处理好实体性规定与程序性规定的关系;主体以及责任要明确做好法规的配套工作。(3)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云南的地方特色和“石漠化”状况的功能和性质定位,建立起适合地方特色的“石漠化”防治法规,并做到因地制宜。内容包括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公众参与、水土保持机构、法律责任和争端解决、投入及补偿机制、监测、监督检查等的规定。

2.确定云南土地石漠化防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云南省的土地石漠化有自己的特点,在实践中治理石漠化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可盲目的套用国家或者其他地区的相关经验或规定。比如把石漠化土地分为严重石漠化地区、轻度石漠化地区、潜在石漠化地区,建立不同的防范对策;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力度;建立荒地承包和流转制度,抓紧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的管理。(2)公众参与原则。单一的政府动刀无法切实落实石漠化的治理工作,听取公众的建议和意见,制定让公众参与进来的政策规定,在管理小组中吸纳普通公众,赋予公众听证的权利,都有利于石漠化的治理工作。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标准水土保持法》全面赋予了公众参与的权利,法案赋予了居民申请权、听证权、选举权和申请改动权。即整个水土保持组建和运行的全过程,居民都有资格参加。

3.云南土地石漠化防治应确立的基本制度

(1)水土流失的监测和预警制度。整体改善云南省日趋恶化的石漠化现状,必须对全省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草原“三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及生活污染、土地荒漠化、石漠化及水资源年际变化、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及时做出监测和预警。应尽快建立石漠化监测与预警制度,形成石漠化状况监测和气象预警、灾害预警体系,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容许土壤流失量制度。根据科学的测算,制定容许土壤流失量,使计划管辖区内的土壤流失量维持在或低于允许土壤流 失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量预测是流失防治区划分和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标准的确定及措施优化配置的基础。预测的内容是否全面、分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科学等,直接关系到预侧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就直接影响方案质量的高低和水土流失防治的成败。这是借鉴美国伊利诺斯州实施的允许土壤流失量制度,它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年都有一个目标,通过逐年的控制,达到一个总的目标。(3)自然资源开发统筹制度。现行法律法规对于造成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的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使执法主体难以明确,不能准确地用法律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农民弃农耕,以采掘为致富捷径。行政部门越权审批林地、草地滥垦现象严重,有必要制定统筹开发的制度,促进可持续发展。(4)土地石漠化重点防治区制度。在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建立重点防治区,集中力量进行治理和恢复。(5)突发地质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制度。石漠化属于地质问题,当石漠化出现或严重的情况下,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制度,指导相关部门进行防范和治理,尽快的恢复生态,消除危机。(6)土地石漠化防治的法律责任制度。对违反规定实施环境保护行政审批造成重大石漠化质量事故的;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或者有案不查,造成石漠化恶化严重后果的;发生重大或者特大石漠化质量事故,未按规定报告或者未及时、妥善处理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将给予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4.西南土地石漠化防治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1)设立石漠化防治委员会,专门对石漠化问题进行监测和防范。实践中对石漠化的防治部门还存在着交叉管理的情况,这存在监管不力和推诿责任的隐患,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赋予它监管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各项措施的实施和防治的顺利进行。(2)建立和完善争端解决、投入和补偿机制。基于社会公平性的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同时不能忽视当地民众的生存与发展。而应当把当地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置于首位,对他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做出的特殊牺牲给予必要的补偿。(3)采用生态系统方法、实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方法(the ecosystem approach,简称 EA)是生态方法(又称生态学方法)在生态建设、保护和管理领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是指运用生态学理论特别是当代生态系统学理论,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形成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它强调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是适应性管理,是一种因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

四、结语

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目前正在编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用于指导石漠化治理的具体步骤。对于石漠化问题,国家政府也给予了重视和关注,总理在2007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可见,石漠化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相信随着各项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完善,在法律强有力的保护下,石漠化防治工作会迅速开展,绿色将最终覆盖石漠化地区。

参考文献:

[1]赖兴会.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策略.林业调查规划,2002,(4).

[2]解天.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思路.环境经济,2007.11.

[3]李凤武.云南广南县石漠化现状及生物治理.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5.

[4]高明聪.云南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初议.云南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浅析,2003.2.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4

薛延涛

(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 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程度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 因素分析 地质背景

1 前言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

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

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

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

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

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

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

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

t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

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

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

严重的地质灾害。

一般水土流失是在自然力(水力、重力、风力、冻融)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一个

渐变的过程,而城市水土流失是由人为活动造成的,具有3个突出特点:①水土

流失强度大、历时短、具有突发性和季节性的特点;②危害严重,损失巨大。城市

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财富集中,基础设施较好,环境比价

高。因此,一旦发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也就更为严重:③涉及面广,治理难度

大。城市建设涉及各行各业各类项目,水土流失策源地点多面广,水土流失防治

投入多,难度大,责任难以落实。

2 水土流失程度的制约因素分析

影响某一地区水土流失程度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自然

因素包括地貌因素、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而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征服自然

和改造自然的各种活动。

2.1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1)植被条件

植被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的程度。植被可以减少或防止雨滴直

接冲击地面,减少地面径流量,并对径流速度起控制作用;植物凋落的枯叶覆盖

地面,形成保护层,在它们腐烂分化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土壤的孔隙状况,有利

于水流的分散和人渗+从而减少坡面径流量;而植被的根系纵横交错,加强土

体的固结力。整个植物体系在水土保持和防止水土流失过程中作用十分突出,

森林植被在防止水土流失中的巨大功效。作物植被的保土作用也很明显,据刘

秉正等的研究,作物植被的保土作用与覆盖度呈正相关关系.地面破碎程度对

水土流失有明显的影响。地面越破碎,便越起伏不平,斜坡越多,地表物质的稳

定性降低、同时地表径流容易形成,由此加剧了水土流失。例如我国晋西北和陕

北黄土高原丘陵区 地面坡碎程度相当高,水土流失情况也相当严重。如果其

它条件不变.则水土流失量与地面破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2)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主要是指土壤性状和岩性条件的差异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岩石成

分不同,其风化程度和风化体性状及其抗侵蚀能力也各异。如果岩石中节理裂

隙发育,易形成悬崖陡壁,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从而导致水土流失;而软

性岩层较易风化.形成厚层的风化物,极易受流水的侵蚀。在软性岩层和脆性岩

层互层的地区+由于软性岩层较易风化,同样易形成悬崖陡壁,加之脆性岩层

受温度影响较大而物理风化强烈,崩塌滑坡等盛行。由于母岩性质不同,母岩风

化形成的土壤也就不一样.其抗蚀能力、保水持水能力差别很大。

(3)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主要体现在降雨、温度的差异上。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有

两方面,一是降雨强度,二是降雨量。降雨量影响地面径流,从而影响到水土流

失 降雨量越大,水土流失情况越严重。而降雨强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雨滴对地

面的冲击来影响水土流失情况的。强度越大的雨滴对地面的冲击越强烈,土壤

侵蚀就严重。在同一地区.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要比降雨量的影响大,当

然,降雨时间也会对水土流失产生很大的影响,降雨时间越长则水土流失量越

大。

2.2 影响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1)耕作方式的落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生产方式非常落后,生产水平

极其低下,许多地区都是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为维持基

本的生活,人们不是大力在耕作方式上求得进步,而是扩大耕作面积,于是便不

顾自然条件,大肆开荒种粮,甚至毁林造田,其结果是区域生态平衡失调.造成

生态环境恶性循环,水土流失加剧。

(2)工程建设的影响

许多大的工程项目没有注意到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没有采取很好的善后

处理措施.缺乏水土保持意识。修路建厂乱开山石等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

流失后果,有的甚至造成山体失稳,致使滑坡、崩塌时有发生。

(3)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

当今.城市水土流失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城市水土流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大规模土地开发或基本建设发生负面效应所致,这是一个新

的地貌灾害问题 城市水土流失与乡村山野的情况不一样,城市水土流失已不

完全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主,其发生原因复杂,具有隐蔽

性的特点。

3 陕西水土保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总土地面积20.56万km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13.75万km ,占66.

9%。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土壤肥力减退,耕

地减少,农业生产能力降低,而且直接威胁工矿、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和

城镇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并抓住国家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优先开展生态建设的机遇,从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际出

发,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长江流域中

上游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工程”、

“无定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综

合治理工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

境。但是,区内水土流失仍然存在,水土保持治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

这些问题做一简要分析。

3.1 自然因素使得水土流失治理十分困难 。

陕西省的气候及水资源条件决定了陕西是个灾害频发的地区,因为地处干

旱半干旱的气候区,本来土壤结构和覆盖植被就比较脆弱,抵御水土流失的能

水土流失制约因素、现状和防治措施探讨

薛延涛

(延安市水土保持工作队 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程度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 因素分析 地质背景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5-0359-02

359

科技博览

园林景观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力就比较差,而区内降水却多集中在汛期,并以暴雨洪水的形式出现,这就给水

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

下,干旱和洪灾频繁发生,若处理不好不但治理工作以推进,而且前期的水土保

持工作很可能功亏一篑。所以,区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防治难度加

大。

3.2 人为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

由于省内约有70%的人口和80%的耕地处在水土流失区,而这些地区由于

严重的水土流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耕地面积很少,群众不得不通过开山种

地、广种薄收等方式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这些长期沿袭下来的方式不但没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进一步加剧了仅有的植被覆盖面积韵减少,使得当地水土

流失情况更为严重。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全省人口每年都在增加,农业、

工业、城市生活需水量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加之对域内有限水资源的开发缺

乏整体规划,使得生态环境用水进一步被缩减,进行相关区域的水土保持更加

困难。同时,煤、气、油等矿藏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又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 ·

3.3 水土流失投入不足,落实欠佳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而人们对于水

土保持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有限,不够重视,水土流失投入不足,落实情况欠佳。

虽然从2000年以来,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水保投资32.7亿元,但是这些资金落

实到各区县后,仍然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而这部分缺口只能够通过吸收区内

有限的闲散投资资金、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来解决。由于陕西省水土流失治理

区的发展一般比较滞后,经济条件比较差,上述方式运作起来一方面数额有限,

一方面操作困难,致使治理工程总体建设标准偏低、规模偏小、综合配套差、建

设速度慢,治理建设效果不够理想。

4 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

4.1 复盖坡面

这就是将裸露的土地表面复盖上植被,尽量使复盖度达到预想的目的。这

种措施包括:森林复益、草、灌木复益,农作物复益以及塑料薄膜、建筑材料复盖

等。这类措施虽然并没有改变径流冲刷力,但都能使易被冲刷的土壤得到最好

的庇护,同时植被的枝叶还能大量拦截降雨和减少雨滴打击地面。

4.2 缓截水势

这就是将坡面的坡度尽可能的喊小或截短坡长,从而达到减少水流冲剧力

缩短径流线的作用。这类措施主要有:修梯田、改垄、平整土地、垒地埂、水平林

带等改变微地形治理措施。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土壤颗粒的向下滚动和水流冲刷

力。这类措施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性措施。坡耕地是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

重点,由于治坡难度大,治理速度一直很慢,特别是缺乏宏观与微观、速度与效

益的科学分析论证,所以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治坡措施体系。建议大力推

广改垄同时配置地埂生物防冲带的措施,即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布设于同一

地块,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治理坡耕地的速度。由于生物带本身经济价值较高,易

于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因而也是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

的治坡工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4.3 蓄存水能

将水尽可能地蓄存在坡面上或允许范围之内,使水不下坡,就地拦蓄,变水

害为水利如修塘坎、蓄水池、谷坊、鱼鳞坑、水簸箕等这类措施的作用,不但可以

防止水流汇集、径流形成,又能使土壤颗粒位移尽量缩短在人们预想的位置。根

据山区坡陡坡短,暴雨集中,易发生山洪的特点,因地制宜多修一些小型蓄水工

程,对拦截水流、防止水土流失是行之有效的。

4.4 截排水流

采取截流沟、排水沟、沟头防护等措施,将可能进入易产生水土流失坡面的

水流,截排到人们规划范围之内,达到防止客水流入水土流失区内的目的 对

截排措施,过去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样一旦暴雨超过了保水工程标准,就会出

现水毁工程现象,因此,在治理中应坚持蓄排结合的原则,使整体治理的各项措

施配套成龙、使各项措施成体系的发挥效益,各自承担其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

形成一个有蓄有排、有进有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5 几点建议

5.1 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是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前提。由于陕西省水土流

失治理比较复杂,涉及面广,故应全面考虑,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山、水、田、

林、路”的统一规划同时,结合区域内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程、生

物和农业综合措施,并严格落实到区县,定期考察治理成果,并据此对后期措施

进行不断完善。另外,在项目前期规划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细化规划,落实好

乡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

5.2 提高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

由于造成陕西省水土流失的原因比较复杂,治理的难度和任务量都很大,

在投入资金有限,并考虑到长远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大力提升治理区内生

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促成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善,并走上良性循环的道

路。可以借鉴比较成功的案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选择的推广。如大力推广吴

旗等县经验,在全省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把封育保护工作抓紧、抓实、抓

好。特别是努力抓好2个黄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和8个全国生态修复试点工

程建设,为大面积封禁治理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样板。

5.3 重视管理,科学管理

首先,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具体水土

保持措施的实施,更需要合适的体制机制对其进行长期的监督和管理,使之良

性运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科学管理是巩固治理成果、发挥治理效

益的关键。应将重点放在落实承包政策上,签订合同并进行公证,真正让群众放

心。此外,应正确处理林牧矛盾,实行封山育林,牛羊圈养。强化监督管理,坚决

杜绝乱砍、乱伐、滥牧行为。不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并加大科技推广力

度,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5.4 争取多渠道资金投入

在城市内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需要经济力量的支持。各城市应坚持贯彻“谁

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国家、个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

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城市水土流失治理,合力改善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投资环境,发展“庄园式”生态经济。

5.5 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力度

应该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强化群众对于水土保持地位、作用、防

治的宣传,不断增强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坚决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保护好现有植被,并进一步扩大植被覆盖率,从根本上避免水土流失。重点抓好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把水土流失的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

6 结束语

总之,水土流失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有人为因素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岳阳市林业 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岳阳市位于湖南北部,属中亚热带气候,是一个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林草茂盛,江河畅流,土壤肥沃,物阜年丰。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全市水土流失面积80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5.8%。自2002年以来,全市通过在生态脆弱造林88.3万亩,使坡耕地和沙化耕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4.18个百分点,达到36.01%。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使全市水土流失状况得以改善。据林业专家介绍,如今,岳阳市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9.48万吨,即每亩土地每年的水土流失量比10年前少了1800公斤。可以说对于治理水土流失来讲,林业措施是一项非常经济和有效的措施。

1 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

1.1自然原因。自然因素是降雨地比较集中、降雨时间集中、降雨量很大,也可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等。土地的坡度比较缓和、坡面长度较长时,土壤就比较容易被侵蚀。尤其是在春季的时候,经常是大风天气,大风经常会把没有附着物的地表表层土壤吹走。

1.2人为因素。长时间以来,由于人们不太重视水土保护,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几乎是掠夺式的,只要回报,没有对自然给予应有的保护。长期如此,自然就会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致使生态平衡失衡,生态系统逐渐地退化,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2水土保持林的治理作用

2.1水土保持林能够稳固土壤。牧草植物的根虽然很多,但它们的根系都在土壤的表层,如果雨水比较急,就会把土壤冲走,不利于土壤的稳固,但是乔木与灌木的根系比较长,而且还有很多的侧根,能够深扎于土壤内部,紧紧的稳固住土壤,防止下急雨时冲刷土壤,有助于土壤的保护。乔木与灌木稳固土壤的作用要比牧草类好的多。

2.2水土保持林能够调节地表的径流量,减缓地表的水流量。地表有草或者是有植被的地方,水流量就较小,植被越丰富的地方,水流量就越小,在有林地的地方水土流失就会更少。由于森林的下层有很多地表物,包括一些活着的或者是死了的植被,丰富的地表物吸收的水分通常比一般的草地与农地都多。有关资料表明,森林的蓄水量在40.93~165.84mm,其中复层紧密天然林的蓄水能力是最强的,而单层稀疏人工林夫人蓄水能力就比较弱,其中保持林的通常蓄水能力为100mm左右,也就是说,1km2的森林大约能够蓄水1000m3,并且前期的涵蓄水分量对后来蓄水量有一定的影响。

2.3 水土保持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气候。水土保持林的覆盖面积很大,它的蒸腾面积很广阔,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即使林木茂盛的地方遮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它总体上的蒸发量要比没有林地的蒸发量要多得多。通过林地的蒸发就可以增加保持林地以及周围空气的湿度,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气温,降低了水分的蒸发,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技术

3.1在沟头营造防护林能够有效避免侵蚀沟头的发展,在被侵蚀的沟头上方的进水处栽种一些灌木林或是选择一些比较耐涝的树种形成乔木和灌木的混交林。在栽种这种树种的时候一定要横对水流的方向,这样栽种能够有效地过滤流过的地表径流,也能够减慢地表径流的速度。

3.2选择在侵蚀沟底营造防护林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阻止地表的流水中带的泥沙流进河中,防止堵塞或者是淤塞河道。在沟底营造防护林,一定要选择流量较少的地方。大概在每个5~10m横街沟底,每一栅约为5~10行,株与株的距离大约为30~50cm。在沟底营造防护林的树种,最合适的就是柳树。

3.3沟边防蚀林的功能是截住在水流调节林带下面产生的地表径流,避免沟壑持续发展或是出现坍塌。沟边防护林带一般是在侵蚀沟发展比较弱,亦或是比较稳定的状态的前提下,沟边防蚀林通常是在距离沟岸1.5m处的地方栽种。沟边防护林带宽度的计算方法与水流调节林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通常情况下是10~15m。沟边防护林带的结构应采该取紧密结构。

3.4 水流调节林主要是栽种在有坡地的地方,并且栽种在坡地的中间处,防护水土流失的作用效果会更好。栽种水流调节林可以降低地面的水流速度,还能够保障地面能够吸收下渗雨水,把地表水变成地下水。水流调节林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吸水,因此,在营造水流调节林时,一定要注意水流调节林的宽度。水流调节林的宽度通常是林带宽度的3倍,这样的宽度最适合牧区。受深耕与横坡耕作等耕作技术的影响,能够减低地表径流率30%左右,而水流调节林带的宽度只要8m就可以,于是,通常情况下水流调节林的大概宽度为8m,如果设置的过宽就会影响农业用地。能够使水流调节林的吸水作用与调节水分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可以把水流调节林和根系比较发达的灌木和乔木林共同使用,形成复层林。

3.5 在沟坡地带营造防护林,能够有效避免侵蚀沟的进一步发展。在一些坡度不大,坡度比较平缓、沟坡的堆塌已经停止,亦或者是在具有杂草覆盖的土质沟坡上栽种防护林,可以避免侵蚀沟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侵蚀沟的造林方式通常采用插条或是埋干,也可以选择栽种大苗,一般不适合采取直播造林的方法。

3.6有效避免土壤侵蚀的方法,防止地表径流,要做好控制地表径流的工作,就要做好风水岭的水土流失工作。于此同时,风水岭不仅风比较大,而且温度变化也很大。而防护林正好可以消除不好气候的影响,使得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有所改善。在风水岭处营造防护林,就沿风水岭处进行,假如风水岭的岭脊比较小,可以在岭脊处栽防护林带,至于防护林带的宽度要根据岭脊的宽度而定;如果风水岭的岭脊很平坦也很宽阔,而且绝大部分都作为农田用地,即使存在不是很严重的水土流失的问题,但是经常遭受大风、霜等的危害,在这样的地方建造防护林,比较适合稀疏或者是透风结构的防护林带。

3.7 在河堤和河岸处营造防护林,能够减缓水流速度以及避免河地和河岸的冲刷。为了有效降低水流速度,避免水流对河岸的冲击,应该在河岸以及坝堤处营造防护林,护坝护堤防护林的宽度应该在10m为最优;要在坝堤迎水处距堤脚2m之外以及在背水处远离堤脚5m处营造防护林带。

4结束语

治理水土流失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而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一定要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林业技术措施是所有治理水土流失措施中最经济也是最有效果的一项长久措施。本文主要就水土保持林的影响和水土保持林的营造规格以及水土保持林树种的选择等层面,阐述了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永光.浅谈水土流失治理的相关体系与治理模式[J].中国科技,2009(03).

[2] 王广寒,龙忠富,唐成斌,莫本田.贵州草业在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J].贵州农业科学2010(09).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属于环境恶化问题,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因为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环境或资源作为保障。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对应,水土保持就是对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地区土地逐步退化的现象。无论是水土流失还是土地荒漠化,均是土地的危害,它们均会导致土地发生退化。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一定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影响,乃至物种灭绝,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1.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

尽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不同,但危害作用基本相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要比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很多。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会给农业带来较大损失。土地荒漠化的地区,种子播种以后极易被风刮走,幼苗也能容易被沙尘覆盖,对其正常的光合作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植物会不能够正常的生长。荒漠化会导致草场逐步退化,影响牧民的正常收入。因为水土流失会使农田里的很多农作物也随水流失,降低土壤物理性质,致使土壤中的农作物减产,甚至会导致人们食物出现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会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都给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危害,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导致水土发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地貌、植被及土壤等,我国不仅有许多山,也有分布着大量黄土,黄土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形连绵起伏,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时很容易被侵蚀。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季风性气候,夏季降水量很多且十分集中,我国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貌地形极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出现。人为因素是人们破坏与移动地表土壤,一些生产建设活动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异常、过度放牧、有充足沙源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与开荒等。

2.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思路或措施

2.1节水灌溉

在我国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很大,退耕还林政策难以实施,所以,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很严重的缺水问题,节水灌溉既能促进作物生长,也能充分运用水分,节约更多的水,有效防止水资源浪费。具体实施节水灌溉时要按照各类农作物需求特征,合理布置它们的种植区域,促进土地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要注意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方法有所不同,要依据农作物生长特性进行调整。

2.2利用科学技术治理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学科及行业,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根据以往治理方法和效果,不断总结治理经验。根据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情况,我国整体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运用科技来治理,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做好检测后记录工作,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便于开发资源的各种模式,根据科学技术总结切实可行的技术。尽量运用科技去开发新技术,把科技融进各项工作中。

2.3控制人口增速,运用科学方法种田

一些土地荒漠化区域,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后,如果人口增速过快,就会加剧荒漠化情况,因此,一定要掌握人口增速,降低生态环境由于人口增速受到的破坏。治理和开发土地荒漠化时,必须改变过去开采伐木的方法,有效运用水资源,切实实行等高耕种,尽可能地减少土地耕种面积,运用科学方法耕地种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合理耕种。在一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要注意充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能源优势,使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2.4不断提高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

一切生产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关系很多行业及学科,必须运用科学技术,制定良好的质量方案,并不断总结以往的治理经验、治理效果。目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平还较低,仅有小部分地区能够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治理,并取得较好效果,并做到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及治理经验。实际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开发利用资源的各种新模式,并根据科学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运用科技武装新型技术,把科技真正融入治理工作中,并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基层人员工作能力,广泛吸取国外成功经验。尽快构建全国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监测网络,方便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扩展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退耕还林、防风固沙

对于降水量充足、人口密度小的地区,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退耕还林能够促使生态环境进行自然修复,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同时,适当运用一些防风固沙方法。常见的防风固沙方法有在沙层上盖致密物、设置沙障、运用废塑料治理沙漠。在沙层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避免水分蒸发,防止土地被沙化,运用塑料膜较强,很容易被风刮走,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二次污染问题。沙障主要有土沙障、植物沙障、篱笆沙障。土沙障和风向相垂直,具有较好挡沙效果,一定要注意运用黏土提升墙壁韧性。植物沙障既能抵挡沙尘侵蚀,延缓土地被沙漠化的进程,又具有截留降雨作用,能够把一些降雨留在沙障中,增加土壤水分,利于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