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络年度报告范例6篇

广电网络年度报告

广电网络年度报告范文1

地方网站不同于全国性的网站,覆盖面不广,但是针对性比较强,淮安房产网就是针对淮安的房产信息增加大量的内容,使得淮安人在需要看房产信息的时候,总是选择淮安房产网。以前淮安的房产广告,基本上都是户外传媒,电视传媒,报刊传媒,但是现在,网络开始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因为上网的人群急剧的增加,使得网站的流量上升的很快。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站来获取大量的信息。

我们就以房产的广告,来比较一下传统的三大传媒与网络传媒的优劣。

一、户外广告和网络广告。户外广告的展示面积广,覆盖人群多,但是不是每个看的人都对房产感兴趣,真正能对广告产生兴趣的很少,依靠其置放时间长,使得更多对房产有兴趣的人能看到广告,占有一定的广告市场。而网络广告,展示面积略小,覆盖人群也不广,但是来到网站的网民,多数是针对房产有疑问,或者需要了解房产信息的人,这类人中对房产有需求的比例十分之大,广告的利用率很高,而且网络广告投放的时间也长,可以展示给很多对房产有需求的人看,综合看来,网络广告略胜一筹。

二、电视广告和网络广告。电视广告还是广告传媒业的老大,其广告效应十分强,原因就是人们对电视的信任度高,一个电视的房产广告,往往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而网络广告,在效应上就不如电视广告,信任上,需要时间来让人们相信网络信息,还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的。综合看来,网络广告比电视广告要稍逊一些。

三、报纸广告和网络广告。报纸广告的效应同样是体现在人们对报纸的信任度高,而且报纸覆盖的面很广,几乎有一半的家庭都会看报纸,都会从报纸中寻找房产信息。而网络广告正在这方面努力替代报纸的功能,这是一个逐渐占领的趋势,以后越来越多的网民,会让大家对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和真实度更加认可的。综合来看,打了个平手。

广电网络年度报告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广告;发展;多媒体气象信息;趋势;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6-30960-04

Discuss and Prospect about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Advertising

WANG Qian1,HOU Ya-hong1,MA Hong-xu2

(1.Liaoning Meteorological Video Center, Shenyang 110016, China;2.Lightning-protect Technique Service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16, China)

Abstract: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Network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twork in China, Introduced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ystems on network in some countries where the network and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are highly developed and put forward the inevitabilities in the trends of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to network.

Key words: internet;internet advertisement;development;multimedia meteorology;direction; economical benefit

1 引言

随着气象信息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全国各省市气象台纷纷成立影视中心,“气象人”自己精心打造的节目走上荧屏,同时也带来的可观的广告收入。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结果。然而,在电视气象广告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居安思危。日本早在《日经商务》2004.11.8号上就已经发表了《已经不能再依靠电视广告――电视万能的谎言》的文章,指出电视广告已经在走向衰落。因此,我们需要坐下来认真思考以下的问题:我们的电视天气预报广告还可以吸引观众多久;当电视文化逐渐走向衰落时我们将通过怎样的手段和媒介更加广泛有效地将气象信息传递给用户,同时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1]我想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答案只有一个:国际互联网。

2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2.1 网民人数

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00万人,增长率为19.4%,同1997年10月的62万网民人数相比,现在的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198.4倍,可以看出中国的网民发展走势良好。

中国网民总数的快速增长已被世界所瞩目,但12300万网民在中国13亿的总人口中仅占9.4%。这说明尽管中国的网民总数大,但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目前还很低,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2.2 网民年龄

从普及率上来看,仍然是18~24岁间网民的普及率最高,达到37.2%,高出半年前8.6个百分点。25~30岁间网民普及率以19.4%居第二位。年轻网民确实是网民中的活跃分子。

笔者在此想强调的是,这批网络普及率最高的年轻人在未来的10到20年间将会成为社会人口结构的中坚,他们所掌握的网络知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并且由于年纪的增加而离开网络的可能性完全可以忽略。与此同时,新一代“网络年轻人”又会成长起来,这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至少在用户方面将会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2.3 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电视和报纸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民选择的比例分别为网络82.6%,电视64.5%,报纸57.9%。此外,杂志、书籍和广播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选择的比例都在10%~20%之间。可以看出,对于网民这个特定群体来说,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是大众化的电视,然后是纸质的平面媒体,最后是广播。对于广大网民来说网络已经是比电视媒体更加便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的手段。

2.4 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

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是网民经常使用的三大网络服务,三者的选择比例分别为浏览新闻66.3%,搜索引擎66.3%,收发邮件64.2%。

选择比例在31%~44%之间的网络服务构成了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的第二阵营,主要包括论坛/BBS/讨论组43.2%,即时通讯42.7%,获取信息39.5%等,在线影视收看及下载37.3%,在线音乐收听及下载35.1%,文件上传下载33.9%,网上游戏31.8%。

网上校友录,网上购物,个人主页空间,博客等共同组成网民选择比例一般的第三阵营,选择比例都在30.0%以下(如图1所示)。

图1 网民上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

虽然,天气预报作为信息仅排在第二阵营的第三位,但其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如前所述,网民们既然已经将网络作为比电视还要迅捷的获取信息的手段来利用的话,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当他们想要外出或旅游时,不会特意等待电视天气预报,而只是在网络上点击一下“天气”呢?当然,出于严密性的考虑,目前还尚无有关“天气”的具体点击率的统计,笔者认为这也将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而进行深入探讨。

2.5 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关于非网民的相关统计。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36.6%的非网民选择“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31.8%的非网民选择“不具备上网条件(没有上网设备、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17.9%的非网民选择“没时间上网”;9.3%的非网民选择“觉得上网没用,不需要”;“年龄太大/太小”,“不感兴趣”,“上网费用贵”等原因的选择比例都在5%~8%之间;其他原因的选择比例都在5%以下。

由此可见,“不会上网”和“无条件上网”占了将近70%,如果我们进一步加强网络使用的普及教育和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并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中国未来互联网市场的潜力是无比巨大的!

2.6 世界互联网渗透率状况比较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互联网渗透率高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但低于发达国家互联网发展水平。从中国互联网内部发展情况来看,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城乡之间,互联网发展差异有增大的趋势。从中小学生的上网情况来看,在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而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超过一半。

经济发达的欧盟国家和美国的互联网渗透率很高,分别达到了49.8%和68.6%;邻近中国的日本和韩国的互联网发展程度也比较高,平均每3个人中至少有2个是网民。因此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明显落后,但发展空间还很大。

3 网络广告的优势浅析

3.1 互联网广告发展现状

首先,让我们关注以下几组数据:美国东部时间今年2月7日(北京时间2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新浪(Nasdaq:SINA)今天了2006年第四季度财报。报告显示,新浪第四季度广告营收继续高速增长。

在截至12月31日的这一财季,新浪的净利润为1170万美元,每股收益20美分。2005年第四季度,新浪的净利润为1380万美元,每股收益24美分。新浪表示,网络广告业务在该公司总营收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3%。2006年第四季度,新浪网络广告营收同比增长44%。新浪CEO曹国伟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预计网络广告业务未来两年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他同时称,由于更多的广告客户将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开宣传攻势,新浪预计广告营收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有关数据表明,2006年的互联网广告收入有望164亿美元,比上一年上涨31%。据估计,到2007年这个数字有可能达到195亿美元。

据野村证券的有关统计和预测,日本的网络广告费用2011年可达7417亿日元示)。

中国互联网协会日前:2006年我国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在内)收入达49.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50.91%。并预计,2007年、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依然分别保持51.8%和55.6%的增长,到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117.63亿元。统计数据显示,搜索引擎2006年的市场规模达15.71亿元,增长率达49.52%,预计2007年、2008年的增长率分别达48.20%和40.60%,到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32.73亿元。搜索引擎、即时通讯以及各种新兴互联网服务的发展对门户等传统互联网服务正在产生较强的市场分流和资源挤压作用,搜索引擎2006年的收入增长率领先门户网站11.16%,预计2007年、2008年分别继续领先27.98%和25.6%。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中国互联网产业市场已开始在应用层面步入快车道,网络广告等多个关键领域已走出市场培育阶段,开始强势起飞。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1.1 网民数量高速增长是我国网络广告如此强势发展的前提

如前所述,中国拥有12300万人的网民,而这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仅占9.4%,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不可忽视。

3.1.2 广告效果得到认可是我国网络广告如此强势发展所依靠的支撑:

广告的目的在于为企业树立形象、引起顾客兴趣,对受众产生影响,留下美好的印象,使顾客建立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

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根据《第一届艾瑞网民网络习惯及消费行为调查》的结果发现,最影响网民消费行为的广告中,网络广告成为继电视广告之后的主要影响广告媒体之一,其次分别是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而在了解网络广告对网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的情况发现,网民认为网络广告对其消费行为很有影响的占10.6%,比较有影响的占29.0%,有点影响的占41.3%,很少影响的占14.7%,没有影响的占4.4%。应该说,从网民对网络广告的了解程度上来看,网络广告还是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根据《第一届艾瑞网民网络习惯及消费行为调查》的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网民点击/观看广告后会促使自己产生对该广告主的购买行为,其比例为52.6%。35.4%的网民表示不知道,属于可能购买也可能不购买的情况。

不同行业网络广告主齐头并进我国网络广告如此强势发展的源泉:

更多的传统行业的广告主热衷于网络广告的投放,是网络广告业欣欣向荣的预兆,网络广告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发展的源泉,不会仅仅局限于IT业产品的广告主,网上房展、网上车展成为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网络广告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网络广告没有让网络公司一夜爆富,但却是网络媒体连绵不断的财源,随着中国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网络广告业必将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产业,值得所有关注网络经济发展人事的热切关注。有关市场调查报告表明,网络广告对美国普通消费者们的影响力正在加强,而电视广告对这些人群购买欲望的影响力却正在减低。美国普通消费者经常通过旅游网站来了解旅游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来了解信用卡信息,通过网络广告来了解房地产抵押/投资信息。在电影、汽车及电子产品等领域,电视广告的影响力出现了逐步减低的趋势。

3.2 互联网广告的独特优势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广告作为网站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备受关注,并且被作为一个新广告媒体的代表而广受赞誉。同传统的广告媒体相比,基于网络媒介的网络广告拥有众多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优点,已经受到众 多用户的青睐。笔者认为从网络广告主要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网络广告传播的广泛性

网络广告传播是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把广告信息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可以说是风雨无阻的传播。网民可以在任何地方的Internet上随时随意浏览广告信息,这些效果是传统媒体是无法达到的。实际上这正是网络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传播优势之一,体现在网络广告上就是可以面向全世界。不过,这个优势对于很多客户来说,似乎并不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广告针对特定区域的人群,而不是面向所有人,否则会导致吸引力以及广告效果下降。例如,保健药厂商希望广告的受众是需要保健药的人群。这样的要求也导致一些传统的行业对网络广告产生一种误会,比如房地产,因为房地产商服务对象具有强烈地域性,主要面向一个城市的居民和企业。因此,在当地的报纸、电视台、路边投放广告,效果无疑比"面向全世界"的网站要好。可以这么说,无论什么企业其营销策略归根到底都要针对于某一地区、某一部分人,中央台的广告收入虽然多,但同全国众多的地方媒体相比,也只是小头。由此可见,网络广告传播的广泛性的这个特性,还没有完全体现为网络广告的优势。

3.2.2 网络传播信息的非强迫性

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户外等传统传媒在传播信息时,都具有很大的强迫性,强迫观众接受它们所传播的信息;而网络传播的过程则完全是开放的,非强迫性的,这一点同传统传媒有本质的不同。从人性化的角度看,网络传播的开放性是一个非常得网民心的优点。不过,从广告效果上来说,传统媒介信息的强迫性传播固然会引起受众的反感,但这样的传播方式能够保证广告信息为人所接收到,实际上有利于广告的经营。多数的广告客户在考虑投放广告时所考虑的往往是该广告能否让更多的人接收到它,而不是让更多的人主动去选择它。

网络作为新的传播媒体,其开放性和自由性是前所未有的,借助网络传播优势的有力翅膀,在传播的空间自由的翱翔。

3.2.3 广告受众数量的可统计性

我们随处可见的一种主流观点是:传统媒体做广告,很难准确地知道有多少人接受到广告信息。而在Internet上可通过权威公正的访客流量统计系统精确统计出每个客户的广告被多少个用户看过,以及这些用户查阅的时间分布和地域分布,从而有助于客商正确评估广告效果,审定广告投放策略。

但是,实际上广告受众的数量是无法统计出绝对数量的,用点击率来衡量条幅广告的效果本身就是错误的,网络广告的作用并不只在于你是否点击。因此,根据这个所谓的统计数量来评估广告效果,其结论是荒谬的。

3.2.4 网络信息传播的感官性

网络广告可以使消费者能全方位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还可以在网上进行预定、交易和结算,这些是传统媒体所无法实现的。相比之下,同样是在媒体上进行销售活动,无论是电视台的电视购物还是报纸杂志的邮购,都无法同网络竞争。从这一点来看,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广告确实体现出了其独有的优势。

3.2.5 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

对于网络广告,只要受众对该广告感兴趣,仅需轻按鼠标就能进一步了解更多、更为详细、生动的信息。最能够体现网络传播交互性的是电子商务网站,这类网站对商品分类详细,层次清楚,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交易。

3.2.6 网络传播灵活的实时性

在传统媒体上广告后更改的难度比较大,即使可以改动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例如,电视广告发出后,播出时间就已确定。因为电视是线性播放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播出时间改一下,往往全天的节目安排都要重新制作,代价很高,如果对安排不满意,也很难更改。而对于网络广告而言则容易多了,因为网站使用的是大量的超级链接,在一个地方进行修改对其他地方的影响很小。网络广告制作简便、成本低,容易进行修改。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带宽的改善,为了追求更好、更震撼的效果,网络广告的制作会越来越复杂、体积会越来越大,修改也会相应的提升成本,同电视媒体广告的差距会越来越接近。但是从目前来说,修改一个典型网络广告的成本和难度都比传统媒体要小的多,这就是网络广告对于传统广告的一个很大的优势。

4 气象信息广告进军互联网的设想

4.1 互联网气象信息发展现状

气象信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信息的产业化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文雅虎,中文MSN,新浪,搜狐等著名的大型网页均有气象信息或天气预报的链接,可见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经过数年的发展,笔者发现国内各大网站的气象信息页面依然是内容匮乏,形式老套,大多依然采用地图,文字,天气符号这些最基本的表达方式。[2]

在此以中文雅虎为例(如图2所示)。

图2 中文雅虎天气预报页面图

图3 日文雅虎气象信息页面

不仅是大众网站,各气象专业网站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枯燥的文字说明,晦涩的气象专业用语,这样的网站或页面如何吸引互联网用户?如何进一步扩大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化的规模?如何在未来的网络时代真实体现气象信息的价值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在气象服务产业化高度发达的日本是怎样的现状呢?

参见图3的日文雅虎气象信息页面截图:

这里能够检索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城市地区预报,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防灾信息;各种天气指数,如洗衣,紫外线,雨伞指数;顺应季节变化的如冬季的感冒指数,皮肤指数,夏季的啤酒指数;机场,高尔夫球场等特殊场所所需的特殊预报,如风速的实时预报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并且可以实时调用卫星云图,细致到可以预测各地区未来6小时以内降雨云系的动向,更加直观地了解和预测天气状况。而且还设有专门解释一些气象用语和天气现象的天气指南链接。试问,如此亲切,内容丰富多彩的信息网页怎能不受用户的欢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然而,上述仅仅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使用文字,图像的预报方式。近年随着日本宽带网实现普及,价格趋于合理等网络条件的成熟,日本的气象服务产业迅速做出反应,在互联网上立即推出多媒体信息服务,既将电视天气节目在网上推出!最著名的有日文雅虎的e-天气.net。

在每部气象短篇播出之前均有2分钟以内的电视广告,在播放窗口的右下角也有广告链接。当然这还没有计算在进入播放窗口之前节目列表页面可适当利用的空间。那么,日本的网民对这一新推出的多媒体网上气象节目的评价如何呢?大多数人持支持肯定的态度,如有节目形式新颖;与普通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相比,其知识的覆盖面更广,但解释得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自己也情不自禁的想考取天气预报士资格,成为节目中的一员等等评价。当然,持批评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提出无法在苹果机上欣赏到节目;商业性太强(指广告)。然而笔者认为,前者可通过技术的改进增强节目的兼容性;后者当然是气象服务产业化的必然结果,对此无可厚非![3]

4.2 我国多媒体气象信息节目如何走向网络必须未雨绸缪

一个是枯燥乏味,一个是丰富多彩;一个是尚未起步,一个是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对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自己的落后。当然,网络基础建设直接决定了网络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比如最简单的就是宽带的普及。电信的责任笔者不想深究,但作为气象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高速网络时代即将到来,必须灵敏地觉察到中国网络经济巨大的潜在市场的魅力。在这一时代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做好从软件到硬件一系列的准备。

网络经济的发展必定水涨船高,随着时代的进步,宽带势必实现全民普及,网络也将会超越电视媒体,然而我们的网上气象信息如果还停滞在今天的水平,那么这条“气象船”必定会被网络淘汰而沉没!如果我们及时制定对策,改进制作水准,当高速网络经济到来之时,必然会形成气象信息的卖方市场,理所当然地在网络上占据一席之地,将丰富多彩的气象信息传递给广大民众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理直气壮地分得网络经济的一块大蛋糕。

5 结束语

网络经济的大潮势不可挡,正如当年占领电视媒体一样,未来,或许就是明天,谁占领了网络,谁就掌握了未来经济的命脉。面对13亿人口的中国,这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市场,其魅力是无限的。面对未来几亿的网民,高速的宽带,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节目推向网络,我们也无法抗拒网络经济巨大经济效益的诱惑。这也是摆在气象服务产业化决策人面前一个崭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党红.电视气象节目的价值要素浅析[J].辽宁气象,2003(3):18-20.

广电网络年度报告范文3

目前,网络以爆炸式的方式传递和扩张。CNNIC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已达3.38亿人,中国的互联网规模居世界第一。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半年内增长了32.1%。数据表明,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半年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

同样,全球的网民也在速增,2008年底,互联网研究机构ComScore公布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网民人数已经超过10亿。同时预测在2至3年内,全球网民数将达20亿。

网络传播势力正以惊人的速度侵蚀着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网络压境,报界阴云

从2006年开始,我们听到各种有关于网媒的消息。凤凰卫视名嘴梁冬就任百度公司市场副总裁;《环球企业家》原总经理兼执行主编李甬出任网易副总裁;《新京报》原副总编王跃春到搜狐任常务副总编;原《南方周末》记者王子恢加盟搜狐,任财经频道主编……这些高级人才的流动,就像座座风向标,标志着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在他们背后,更多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加盟网络。劳动部预测,未来10年内,网络编辑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30%。

而与此相反,早在2007年,美国的 《生活》杂志默然停刊。2008年10月28日,即将迎来自己百年寿诞的美国报纸《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宣布,从2009年4月起停出印刷版,改用电子邮件发送网络版报纸给读者。2009年3月16日,创刊已有146年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印出最后一期报纸,成为美国首家只有网络版的大报。日本最大日报之一《读卖新闻》下属创刊半个多世纪的《读卖周刊》最近宣布,由于发行量大幅下降将暂停出版。

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近些年,美国报界广告收入持续下滑,广告商更愿意向费用低廉的网络传媒进军,而自去年以来的经济衰退更是令报纸广告营销举步维艰。2008年,由于经济环境的恶化,广告收入下滑达了15%,占总收入的比例已从20%~30%下降到10%~20%,越来越多的报纸不得不压缩成本。包括《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费城问询报》在内的美国4家报业公司眼下正在寻求破产保护。

在中国,CTR的广告监测报告显示,2009年在全球广告市场纷纷陷入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广告市场投放花费同比增长9%,达到刊例价2323亿元人民币。在各媒体投放方面,电视媒体增长继续高于广告市场总体增幅,达到12%,份额占79%。报纸、杂志、电台均出现广告投放下降,而中国网络广告营收规模同比增长5.9%。

这一切,迫使传统媒体从业者不得不认真思索,如何迎接新媒体挑战,如何巩固自身的地位,改革创新、寻找新

商业模式,迎来新的发展?

跨界生存,创新突围

传统报纸要想生存,只有创新才能突围。

4月30日,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在线了“第一季度互联网市场监测数据”报告,监测数据表明,在目前经济的大背景下,广告主虽然对网络广告的投放较重视,但尤其对互联网营销与传统营销的结合所产生的真正的整合营销更感兴趣。其次,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泡沫破裂洗礼,已经日趋成熟,对如何开发数量众多,参差不齐的中小网站的媒介价值,也成为广告主、网站联盟关心的问题。

1、跨界发展,联姻共生

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可提高新闻时效,其受众面的广泛性有利于扩大读者群;同时,互联网的交互性也使得报纸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更加快捷通畅……这些都是网络可为传统报纸所用的优势,传统报纸通过以下途径与网络“联手”,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

(1)创立电子版。电子版与传统报纸实现优势互补,借此提高母报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电子版内容更新快,信息容量大,宣传形式多样,而且,电子版可体现新闻传播以外的提供生活服务功能,更受受众欢迎。《安徽市场报》已于2007年7月13日开启多媒体数字报,开发了新徽网(省略),网站和电子报的点击率每日高达上万次,受众面越来越宽,报纸的影响力明显增加。报纸上网对其发行量有帮助,这种帮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a.提高报纸的到达率及发行量:一家有内容的报纸网站能吸引新读者,会使报纸的到达率增加,带来实际的市场回报。b.开发传统报纸发行无法到达的新读者,例如偏远居民。c.新闻网站提供的“新闻文化”提高了网民订阅报纸的可能性。在网站上设置论坛、问卷调查、民意调查及编辑信箱等功能可以与网民形成互动,从而获得读者反馈信息、新闻线索,也会提高读者的忠实度。d.网络浏览是报纸阅读的补充,对大多数报纸读者来说,阅读报纸的电子版的体验与印刷版有显著的差异。

(2)开设网络专版。随着使用网络的受众不断增加,人们对网络知识的渴求也越加强烈。传统媒体可以及时有效地为网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在竞争中增加发展的良机。

(3)利用网络选题,拓宽编辑思路。网络时代,用即时通讯技术采访和约稿已是记者工作的新手段,这样不仅节约报纸运营成本,同时也拓宽了报纸采访范围;利用网络查找选题信息、了解同行业情况等,应成为编辑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吸引网络与非网络读者的注意力。

(4)开建社区网站,增强与受众的互动。网络交流平台对传统媒体的传播交流方式形成强烈冲击,网络渠道的扩展让受众能在更广泛的空间传达自己的观点。目前,安徽市场报在已有的电话新闻热线和QQ新闻热线群已趋于饱和的状态下,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网络互动平台,开发自己的社区网站,形成和纸媒互补的网络用户群。

2、加强地域特色,深挖本地新闻,差异化办报

(1)维护权威性。“当互联网把信息传递的成本降至零,信息以即时而廉价的电子数据来传输的时候,信息便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信息的最大化反而压制了信息的扩散”。网上信息的泛滥以及发出声音的轻易性,使人们对网络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因此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更被受众重视。和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具有意见领袖的实力和气质。

(2)加强地域性。地域性一方面是地方纸媒的瓶颈,另一方面也是纸媒的秘密武器。报纸只要注重即时报道与当地新闻的深度,以及加强异地新闻的本地化延伸,改革报道的内容与方式,完全可以赋予报纸新的生命力。例如,近两年来,安徽市场报的新闻有数十次被全国重要门户网站转载,被转载的新闻共有的特征即是几乎全部是安徽本地新闻和本报独家新闻。如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报道,本报第一时间报道了典型人物“刘晓琳――安徽的钟南山”吸引了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境内外数十家媒体的后续报道;2009年4月22日,本报独家披露雨润食品含瘦肉精,很多外省市纸媒体和电视媒体对本报的“江淮新闻”版块和“新闻热线”版块的新闻线索感兴趣,不时电话咨询本报被报道者的情况和联系方式……这些都证明,地方媒体完全可以依靠地域特色,深度挖掘本地新闻,在差异化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广电网络年度报告范文4

4月20日的开幕式由广电总局科技委秘书长周志强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代表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到会致辞,对第八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WC 2008)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在推动广播电视行业新媒体的发展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NWC 2008对于新时期推进我国视听新媒体的大发展,促进广电行业新媒体业务的大繁荣,增进业界的技术交流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做了《广播网帮助互联网――通信广播因存储而走向融合》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当前全球的一个热门话题“2010年互联网将崩溃?”谈起,明确提出不会的,因为广播网将帮助互联网渡过难关。报告预言网络将会出现两大创新:出现播存结构,广播进入下一代;广播帮助通信,出现双结构互联网。所谓播存结构,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全国最有影响的一千种报纸、期刊、网站的全部内容(

第二个主题报告是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郭炎生的《从广播电视的发展看三网融合》。他从有线电视数字化、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等十个方面对广播电视的发展进行了全面介绍。在回顾了“三网融合”政策十年的论争与十年的博弈之后,他提出: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技术问题不是瓶颈,政策问题是关键,部门垄断要打破,竞争有利于发展。“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网络通过技术改造,都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他特别指出,“三网融合”不是广播电视媒体与电信、计算机媒介之间的融合。在谈到对策和建议时,他强调:一是实行双向准入,不对称开放的政策。放开电信业务,适度放开广播电视业务;二要统筹规划、典型引路、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三是建设具有播存功能的双结构互联网。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制定推动“三网融合”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创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避免恶性无序的竞争,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科技部CNGI专家委员会委员杨景做了《国外网络视听产业最新进展》的专题报告,他认为: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导致传统音视频媒体产业的重构;全球的互联网新媒体处在对传统供应链延伸和优化的阶段;互联网音视频新媒体出现了从产品向服务转移的趋势;开放的产业环境是推动音视频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中国传媒大学宽带研究室主任曹三省做了《新媒体环境下的Web2.0技术应用及Web3.0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提出了Web3.0的几个本质特征:开放整合、普适化、人性化、有效有序。当前主要互联网门户发展特点是:Web2.0业务、技术与应用构成其共同的发展战略核心,存在不同程度的Web3.0探索;发展战略各自不同,各自的“杀手级”应用均以各自资源优势出发;新技术―新概念―新盈利模式―新业务,层层带动。最后他介绍了运行于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示范基地的网络化视听媒体互动业务制作平台。

4月20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侯自强的《互联网新媒体》主题报告开场。在报告中他提出,网络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无所不在、低进入门槛和多对多的个性化媒体。新媒体是运营在公共互联网上,以多种方式提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连接。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视频流量的猛增,需要解决运营环境和分布管理问题。一些新的标准如P4P等正在发展制定中。手机电视向移动多媒体广播演化,进一步与宽带移动互联网融合构成宽带无线多媒体。对广播运营商而言,在UHF/VHF频段融合宽带无线接入与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宽带无线多媒体是最佳选择。

在接下来的媒体新技术专题论坛中,《构建Web2.0 TV大社区―创新技术及应用》报告介绍了曙光集群存储技术以及掌中微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广东移动等的合作案例。北京尚为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做了《打造新媒体门户,共赢新传媒明天》的报告,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在《移动流媒体内容制作及其应用研究》报告中介绍了方正的技术解决方案,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悠视网成年礼――如何服务飞速增长的多元化在线直播需求》的报告,介绍了悠视网的发展情况。

在互动交流环节,就“技术趋势与新媒体变革”这一主题,李幼平、侯自强、尹逊钰、李涵、徐浩宇、高国连、夏中华等嘉宾展开了讨论。嘉宾们围绕2010年互联网是否会崩溃?新媒体的内涵与外延、网络视听技术的新发展等问题与台下参会代表展开互动交流。

4月21日上午宁夏自治区广电局副局长赵利宁主持了“管理与应用专题论坛”。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所所长、研究员董年初做了《网络视听业务规范管理与加快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了56号文出台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广电行政管理部门为监管主体;视听新媒体步入依法管理轨道;将积极促进视听网站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管理网络视听业务的主要手段:法律手段、行业自律、行政许可与技术监管。对视听媒体发展的基本走势做出判断:视听媒体的二元格局已成定式;网络成为视听媒体重要传播手段;网络媒体正在重组媒体广告市场;网络媒体正在改变受众分析方式。他着重提出广电媒体的应对策略:一要清醒认识商业网站的快速成长性;二要把网络视听业务发展纳入重要议程;三要建立台直属事业主体或台控股企业;四要强化网站宣传联动经营功能;五要努力打造完整产业价值链。

上海众源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徐玮峰做了《网络电视――从媒体大国到媒体强国》的报告,提出网络电视有机会在未来中国从媒体大国到强国中发挥力量;中国在视频互联网的趋势中可以从传播渠道及技术发挥全球的影响力;网络电视同传统电视会有很好的结合点,在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共赢;表示PPS网络电视愿意在这个跨时代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广电总局视听节目传播监管中心黄薇莘在《兴利抑弊,促进网络视听媒体繁荣发展》的报告中指出,网络视听迅猛发展,成为丰富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传播方式。但不良网络视听内容也亟需治理。如节目,血腥、暴力内容,低俗、恶搞类节目,恶意攻击、抹黑党和政府的视听节目等。因此必须要兴利抑弊,促进网络视听媒体繁荣发展,引导与规范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要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UT斯达康首席科学家杨景做了《网络电视商业模式及其结构探讨》的报告,提出传统电视节目传媒商业模式出现瓶颈,音视频产业结构正在悄悄改变,商业模式也在重构之中。要做网络音视频产业的创新者,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网络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建设开放产业环境,推动音视频内容制作业发展,做大做强音视频服务业。

广播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所马在报告中介绍了美国网络视听服务的研究情况:流量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网络视听服务流量的时间分布在黄金时段与广播电视相近。报告特别介绍了正在进行的《网络视听服务国际发展与影响力评价》课题的基本情况及阶段性研究成果。提出网络视听服务已经开始争夺广播电视的用户和用户的消费,但暂时还没有明显分流用户。广播电视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广电业的政治影响力目前仍很强,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产业力是控制力,政治力巩固要依赖产业链的延伸,融合提供了广电产业发展的机会。从产业角度竞争不可避免,关键是协调,协调的方法得当,广电行业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无锡广电集团太湖明珠网只是一个地级市的广电媒体网站,但在网站排名中却名列前茅。其总监林刚做了《共同突击――视听网站对广电传媒的盛情邀请》的报告。他指出:视听网站是广电传媒危机的报警人,传统广电传媒面临四个方面的危机:收视率不能认可之惑;创作成本不能承受之重;话语权不能把持之痛;技术创新不可突破之急。他认为,视听网站是广电传媒突围的同盟军。广电传媒对于视听类网站采取的政策与态度应该是合作“突击”。合作对于视听网站、对于广电传媒都具有积极意义。而管理政策应具有引导双方合作的主观倾向,目的是为了加强建设,打击违法网站。

广电网络年度报告范文5

为广告正名

广告能够把产品从众多杂乱无章的物品中凸显出来,使得消费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放心的、独具特色的、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具体来说,广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1.帮助广告主树立其产品独具特色的个性

有效的广告宣传善于找出产品的独特性,使之区别于既有的产品,使之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色。广告主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广告投放,就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独特认知,进而帮助产品树立强势的品牌形象。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一般会相信广告宣传好、品牌实力强的产品,而且更愿意选择品牌形象好的同类产品。营销学有个“28”理论,即品牌实力强的20%的产品占销售额的80%,并获得超额利润,而其他品牌形象差或者没有品牌的产品则市场份额极低。

2.有效地降低社会交易费用

广告主通过有效的广告宣传,树立有效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独特的消费认知后,就能够使消费者大大缩短挑选和甄选的时间。消费者的心理认知和信任极其难以获得,广告主只有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有效的广告宣传才能达到这种目的。广告主一旦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树立起强势的品牌形象之后,就会更加注重自己产品的质量维护产品形象。通过广告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更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也能极大地节省消费者的时间,进而达到大幅度节省社会交易费用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广告,我们就不知道在品种繁多的产品中如何选择,从这种意义上说,广告拯救了人类。

广告类型与媒体的选择

广告可以按区域分为全国性广告和区域性广告。全国性广告多是品牌广告,而区域性广告多是分类广告。

在广告的宣传方面,全国性广告(品牌广告)主要看重大规模的受众或高质量的读者群。目前,在大规模的受众方面,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络媒体,分众等形成全国规模的户外媒体,央视等广电媒体由于具有庞大的用户群,能够满足全国性广告的广覆盖的要求;在高质量的读者群方面,期刊和全国性的报纸发行量不大,但是由于其读者群收入高、学历高、素质高、消费能力强,为广告主所特别钟爱,能满足广告主对高质量读者群的要求。

区域性广告则要求在某一区域内形成密集轰炸之势,在细分市场上居于主流,这类广告能直接帮助产品销售,报纸具有分众化特点,在区域细分市场上能够实现对读者的深度覆盖,进而满足广告主直接拉动消费的要求。

广告目的与广告形式选择

广告形式可以分为情感诉求和功能诉求两类。情感诉求类广告多从消费者的情感入手,以达到激发读者认同的目的,而功能诉求类广告直接从产品的功能入手,以达到直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如果广告主首要目的是培育市场,且消费者更为成熟,一般采取感情诉求类广告;如果广告主的首要目的是产品销售,且消费者不够成熟,一般选择功能诉求类广告。

市场地位与广告类型选择

广告主所处市场地位的不同,也会影响广告类型的选择。如果广告主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且没有有威胁的竞争者存在,其进行广告宣传的目的在于培育和发展市场,应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读者并拓宽市场范围为整个相关市场,应多选择品类广告、品牌广告和情感诉求类广告。

而如果广告主处于市场地位靠后的位置,由于其自身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制约,没有全方位向市场领导者发动进攻的能力,要想追赶竞争者只能从细分市场切入。这就要求其广告更多地选择细分市场广告、区域性广告和功能诉求类广告。如果打全国性广告,只是为市场领导者打工。

我国广告业的现状与前景

1.我国广告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潜力巨大

首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广告市场虽然从1981年的1.1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041.03亿元,增加了1700多倍,但是仍然呈现小、散、弱的局面,处于较低水平的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悬殊。其中,2009年广告收入/GDP的比率为0.61%,远远低于美国3%的水平;人均广告收入为152.92元人民币,而美国在1989年就达到了人均499美元。具体见表1。

其次,一般来说,广告市场规模主要与一国或地区的GDP、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受教育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口总量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广告业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第三,在我国,政策因素是广告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囿于我国传媒业市场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以及缺乏公平有序竞争的全国性的传媒业大市场,进而导致有实力的优势媒体难以通过跨区域和跨行业扩张来实现快速发展,这也导致广告业市场的增量空间难以释放。而随着传媒业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完善,我国传媒业的政策利好因素将释放巨大的威力,促进广告业再上一个大台阶。

2.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广告业将呈现梯次化发展

由于我国存在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城乡之间、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之间,同一区域内部发展水平也差距悬殊,如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与粤北、粤西地区,江苏省的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这也导致了我国传媒业发展悬殊,目前,我国的广告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五个地区,2009年前五位加起来占全国广告总量的63.93%,而地区的广告只有1.5亿元,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具体见表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次中心城市市场和内陆地区城市的传媒业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而这将带来大量新的市场机会。从增长率来看,2009年增速靠前的分别为福建45.4%、海南39.29%、安徽28.41%、甘肃27.69%、内蒙古22.59%。我国广告业向地市级城市推进的趋势越发明确,广大的地市级城市将成为中国传媒业的中心舞台。由于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梯次化,我国的传媒业市场也必将按照梯次化逐步发展。

3.2009年广告增长幅度放缓,低于GDP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处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广告经营额同比增长7.45%,比2008年9.11%的增长率下降1.6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率(8.7%),但仍保持增长态势,一方面说明广告业属于高风险行业(波动程度比整体经济波动程度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广告业的增长趋势没变,未来继续向好。2009年中国广告经营额在GDP中占0.609%,比2008年的0.631%略有下降。

广告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继续稳步增长,2009年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20.50万户,同比增长10.34%;广告从业人员133.31万人,同比增长5.27%。具体见表3。

由于不同种类媒体广告经营策略的不同,其比例也不同,下面各类媒体的广告经营用自营收入来表示,但其实际收入肯定高于自营收入。具体见表4。

1.电视媒体

2009年实现自营广告经营额536.19亿元,不过其同比增速明显下滑,由前年的13.22%下降到6.92%,下降50%左右;在全国广告经营额中占比为26.27%,同比略有下降。

根据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09年电视广告收入(包括广告公司和自营)达到675.82亿元,增长率为10.94%。

电视广告亮点频出: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预售活动总额达109.6645亿元,同比增长18.47%;湖南卫视单频道广告收入突破20亿元,同时与盛大游戏展开合作,迈出了传统媒体跨媒介扩张的重要一步;浙江卫视广告实现50%以上的增长,达到7.5亿元左右,江苏卫视的广告收入也超过了12亿元。“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

2.广播电台

2009年实现自营广告收入71.87亿元,同比增长5.16%,低于整体增速,同比增速下降(2008年同比增速为8.79%);在全国广告收入中占比由2008年的3.60%下降至2009年的3.52%。而整体广告收入(包括广告公司和自营)为81.46亿元,增长12.79%。

3.报社

2009年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70.46亿元,同比增长8.11%,高于全行业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速提高(2008年同比增速为6.36%);在全国广告收入中占比由2008年的18.04%略上升至2009年的18.15%。报纸类自营广告收入相对较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一是金融危机更多是对品牌广告造成很大冲击,而报纸则更多是做区域内的广告;二是尽管报纸的广告经营额增速在大城市会受到影响,但在二三线城市其发展潜力仍巨大,增速较快。

4.期刊

2009年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0.38亿元,同比下降2.08%(而2008年同比增速高达17.23%),为所有媒介形态唯一下降的行业,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对品牌广告的冲击更大;在全国广告收入中占比由2008年的1.63%下降至2009年的1.49%。

5.互联网

来自中国广告协会互动网络分会的数字表明,2009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规模达到109.1616亿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行业的增长速度(2008年同比增长将近50%),如果考虑到网络媒体的广告主要是以及百度(44.5亿元)、谷歌中国(22.5亿元)等搜索类的广告,网络媒体的增长速度会更高。2009年对互联网广告市场贡献最大的前五位行业分别是汽车、房地产、食品、招生招聘和金融保险。

从数字上来看,在广告行业整体经营额增速减缓的前提下,互联网的增速超过了整体增速;从经营方式上来看,网络媒体不断推出新的平台模式、内容模式、沟通模式以及经营模式,网络广告的空间得到拓展;从受众数量来看,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数量已达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了7600万。总体上看,互联网的经营与发展进一步成熟,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适应于新的传播格局的营销传播模式也逐渐被广告主了解和接受。

6.户外广告

2009年户外广告实现广告经营额192.2153亿元,同比增长7.0%,低于全行业的增长速度,而户外广告数只增长1.0%,可见优势资源日益集中于优势公司。

从户外广告媒体形式来看,2009年充气物、霓虹灯、升空器具广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分别同比下降25.7%、11.8%和7.6%,其余均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电子显示装置广告同比增长高达84.6%,这主要得益于切分传统户外媒体和电视媒体的蛋糕。

未来广告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传统媒体的广告将逐步衰落,而新媒体将快速崛起。

1.达国家的报业在快速衰落,而网络媒体发展迅速

美国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报纸广告营收为275.6亿美元,低于2008年的378.4亿美元,降幅为27.2%。其中,印刷广告营收同比下降28.6%,至248.2亿美元;网络广告营收同比下降11.8%,至27.4亿美元。报业的网络广告占广告总营收的比例约为10%。同时,也是该行业自1986年以来的最低广告收入,早在1986年,报纸广告收入就达到了270亿美元。美国的报纸广告收入自2000年达到最高点(487.6亿美元)之后,一直处于下滑通道,到2009年,报纸纸质广告只有248.2亿美元,几乎腰斩。在所有类型的广告中,分类广告营收的下滑幅度最大,由于Craigslist等免费的互联网分类信息服务的严重冲击,从2000年顶峰时的196亿美元下滑到2009年的61.7亿美元,下滑了2/3多。

美国报纸在广告大幅度下滑的同时,发行量也在快速下滑,根据美国Real Clear Politics网站的统计数据,从2007年到2009年2月,《纽约每日新闻》下降10%;《旧金山纪事报》下降8%;《迈阿密信使报》下降12%。

相反,在报刊广告大幅度下滑的同时,美国的网络广告已经静悄悄地超越了报纸广告。2009年,美国四大网络公司(谷歌、雅虎、微软、美国在线)的网络广告总额达到326.42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2%左右,总额已经超越报纸的广告。其中,谷歌广告总额达到228.89亿美元,雅虎为56.73亿美元,微软为21.31亿美元,美国在线为17.49亿美元。具体见表5。

根据上述资料,在2009年,美国四大网络公司的广告额已经超越了报纸印刷广告,此外,日本的网络广告也已经超越了报纸广告,可以说,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媒体是蓬勃向上的朝阳产业,而报纸则已经成为日落西山的夕阳产业,已经处于快速下滑的通道。

2.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

首先,我国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用户数巨大,基础越来越好。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超过7.50亿户。

其次,我国的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造成实质性冲击。目前,我国的网络媒体无论是在内容的采集、舆论监督和广告经营上,都已经完全确立了主流媒体地位:一是在内容的采集方面,网络媒体在财经、娱乐和文体等领域已经成为新闻生产的主渠道;二是在舆论监督领域,网络媒体也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主战场;三是在广告经营方面,网络媒体不断攻城掠地。继2008年新浪的广告收入(17.5亿元)超越单张报纸广告收入最多的广州日报(刊例价为22.06亿元)之后,2009年,网络媒体继续高歌猛进,其中,百度网络广告收入最高,达44.5亿元;谷歌排名第二位为22.5亿元;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和MSN中国等5家综合门户网站分别为15.4亿元、12.1亿元、9.9亿元、3.8亿元和3.1亿元;淘宝网网络广告收入达15亿元,排名第四位;优酷网网络广告收入为2.4亿元,排名第九位。

广电网络年度报告范文6

那么,为什么网络广告会出现如此大的落差?网络广告究竟失去了什么?网络广告业还有前途吗?仔细分析网络广告的生存现状,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首先,人们对点击率的错误认识把网络广告推进了死胡同。

人们曾经认为,网络广告的最大优点之一,就在于广告访问量的可统计性。事实证明,以点击率为依据,网络广告的效果就有很大一部分被忽视。网络广告并不仅仅在点击之后才会产生效果,当网民在看到网络广告横幅时,广告就已经产生了效果,如果一个人能够完整的看完一个4、5秒的banner,我认为他就会了解这个广告的大概内容,该网络广告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不妨做个比较,报纸广告同网络广告类似,你都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而一般人都会浏览一下报纸广告,了解其中的大概内容。这时报纸广告产生的效果同网络广告是相似的。而要求人们点击网络广告banner的前提,则需要人们在耐心看完长达4、5秒的广告后,对广告宣传的对象非常感兴趣才可能发生。这个前提条件对于报纸来说相当于一个人在浏览广告的时候,被该广告的内容、标题所吸引,花时间仔细的看完了广告的内容。众所周知,对于报纸而言,这个比例是相当小的。网络广告同样如此,点击banner条的人在全部浏览网站banner条的人中所占比例是微不足道的。笔者认为,点击率根本代表不了什么,甚至不能作为广告效果的依据之一。完全以点击率来判断网络广告的效果,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大降低了互联网广告的价值。

反观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统计,历史悠久的传统媒体广告效果的衡量都是相对模糊的。传统媒体的广告业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我知道我有一半的广告费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传统媒体尚且如此,那么网络广告试图通过点击率来对广告效果进行统计的做法,是过于天真了。

遗憾的是,在2000年以前,网络广告一直是沿着点击率这条路走的。这种思想下诞生的网站banner广告有着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它难以在狭小的视觉空间内传递太多的信息。当banner没有被访问者点击的情况下,其自身起不到什么好的广告效果。而可怜的点击率进一步打击了网络广告客户的信心。

网络广告基于点击率的思想已经走了四年,这四年间,网络广告从未进行过革命性改变。过去四年来从未进行过革新的行业标准,使得网络广告无法跟上互联网的发展深度,也使得网络广告的客户无法完全体会到网络广告的好处,网络广告的低迷是可以预期的。这一点,在网络经济泡沫丰富的那段时间里还看不出来,纳斯达克一跌,拂去泡沫,网络广告的真实状况就显现出来了。

其次,广告用户对网络广告还不熟悉,存在不信任感和陌生感。传统公司包括一些互联网公司,已经习惯了传统媒体的广告,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而网络广告同传统的广告相比,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表现形式,媒体新、运作模式新、表现形式新、计价方法新等等。这使得广告客户在面对网络广告时持一种狐疑态度,而现有的广告效果统计方式,要么统计方式不科学,导致广告效果大打折扣;要么统计数据来源不明,令人生疑。因此,在有限的广告预算下在网络广告和传统广告之间作出选择,绝大部分企业还是会选择后者。

第三,网络经济的低迷,直接导致了网站广告收入的减少。纳斯达克上一度出现几乎所有与互联网有关的股票都以几倍,几十倍的速度狂飙,尽管这些互联网公司有很多一部分经营业绩十分差劲,但股市的良好表现使它有足够的资金来挥霍。于是,大量新涌现出来的网络公司为了尽可能的赚取所谓的“点击率”,不吝大量投入广告,其比例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公司收支平衡的可能。这种状况使得互联网企业成为在线广告业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直接导致了网络广告在几年内的超高速增长,随着网络神话破灭,投资者急于收回投资并且没有谁再继续投资,网络公司的资金一下子就出现了枯竭,大量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倒闭,侥幸存活下来的为了维持,停掉广告和裁员是减小成本的最直接方法。

第四,当前网民的主体不是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网络媒体的广告价值不高。根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①目前我国网民约2650万,其中24岁以下的占了51.9%,30岁以下的占到了68%。大家都知道,消费能力最强的是3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而中国现在网络受众的构成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这部分人并不是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这导致了目前互联网的广告价值不高,难以同传统媒体匹敌。事实上,即使在互联网最热的1999年,网站广告在整个广告市场上的份额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

最后,网络媒体,网络广告还属于新生事务,在各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操作方式,现有的从业人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都存在不足,在很多时候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桥,在网络广告的操作方式、方法和方向上认识不足。目前国内的网络广告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来自于传统企业如广告公司等,拥有丰富的传统广告经验,但是在对网络广告和传统广告的关系上,不知道什么应该继承,什么应该抛弃、什么需要修改。

举个例子,笔者认为,传统报纸上的分类广告就非常值得网站借鉴。分类广告是指除宣传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的产品及服务项目以外的其他广告,包括征婚、挂失、书讯、祝贺、节目预告等,一般都放在中缝或者专门的版面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笔者认为,让网站来做这类广告,完全可以比报纸效果更好。由于使用了大量的超链接,用户在互联网上可以方便的进行选择、查找和浏览。在表现形式上,网站可以图文并茂,甚至加上简单的动画,效果无疑要比报纸好的多。而据作者所知,在国内的主要门户网站中,只有新浪网在今年开始刊登分类广告信息,此外前不久中华网和搜狐网也开始有类似的栏目。将这类信息作为一个栏目并列在首页栏目导航条上,位置和效果都要比报纸要好的多。但是作者在绝大部分网站上并没有看到类似的栏目,是认为没有价值?还是压根就没有想到过?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网络广告的发展契机

在目前的条件下,网络广告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的优点,往往并不能体现出来,即使有,也是大打折扣,网络的速度是其中最大的瓶颈。目前的窄带网络无法承受大容量的信息传输,无法快速地传递视频讯息、音频讯息和文字讯息。商品的广告形式单调、效果差强人意,用户浏览检索时速度缓慢,根本无法体会到网络的交互性和多媒体。无论是在信息量上、可观赏性上、速度上都远逊于电视,窄带限制了网络广告的进一步发展。

宽带网完全突破了窄带的种种限制,它的出现和发展,为网络广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首先,宽带网将会使网费不再成为障碍,网络将更迅速的普及。对于国内较落后的省份而言,上网价格昂贵,不能成为像电视那样的主流媒体。宽带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一个宽带用户每月的全部使用费用在100元左右(还有下降的趋势),同有线电视十分接近。低廉的价格必将促进网络在国内的进一步普及,进而带动网络广告价值的大大提高,企业将会比以前更乐意在网络上投放广告。

其次,宽带网能够进行持续的大容量信息传输,这将会使网络广告完全突破容量的限制,在表现力上达到并超过传统媒体广告。目前网络广告的主要载体是以HTML语言为核心的WEB页面。无论是传统的横幅广告、按钮广告还是最近兴起的巨幅广告,都是以WEB页为基本载体出现的。这种WEB广告容量小,能够在相对较小的容量下实现比较好的画质,但这种“较好”的画质同大容量大制作的电视广告相比,差距十分明显。窄带网络上的广告根本无法同电视广告竞争。

宽带网络使网络广告的容量限制不复存在,网络广告也可以参照电视广告的模式进行制作。目前公认的观点是,随着宽带网的普及,以流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网络视频服务会成为下一个主要的网络广告载体。在带宽允许的情况下,网站可以在正常的视频内容播放之前,先播放不同长度的视频广告;或者是在页面开辟一个适当的窗口,不停的轮流播放视频广告;可以跟现在的巨幅广告一样,定时的全屏播放一段网络视频广告;甚至可以跟电视媒体一样,播出视频新闻、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中间插播视频广告……总之,摆脱了带宽这个最大瓶颈之后的网络,其发展前景是可以任由人想象的。

第三,流媒体、VRML等基于宽带的视频技术的发展,为宽带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是宽带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催化剂。

流媒体(Streaming Media),顾名思义,媒体文件可以在向播放器传输的过程中就开始播放,这就是“流”的含义——首先在网络中发送音频或视频剪辑的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开始播放的同时,媒体文件的其余部分源源不断的流出,及时达到目的地供播放所用。流媒体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广告中去,现在人们看到网站上的用FLASH制作的banner、button就属于流媒体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