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范文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进一步强调: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1].
物理课程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四个方面的物理核心素养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来看,实验探究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和起点,通过实验探究可以逐渐形成物理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态度和责任.其他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形成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实际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科学思维素养包括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等要素.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要能够解析“模型化”的物理试题,更要有利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力的分解应用》一节中,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山路十八弯、锋利的斧刃、耕犁牵引杆的调整三个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如表1.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要通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简化和抽象,形成物理学研究的物理模型,再利用数学工具变成可以定量分析的数学问题,最后利用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过程如图2所示.
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首先从山路十八弯、锋利的斧刃、耕犁牵引杆的调整的实际问题出发,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抽象出斜面上重力分解模型、劈力的分解模型和倾斜拉力分解模型.其次,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第三,在平行四边形中,利用数学知识列出分力和合力的关系.第四,利用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式和数学函数知识、物理知识,讨论、分析和解决山路为什么是十八弯、斧头锋利就容易劈开物件、耕犁的牵引杆长短为什么会影响耕地质量和效率等问题.最后,再和实际问题做对照,评估和反馈问题解决的合理性.
物理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剖析问题、简化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并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面对一个客观真实的实际问题,很难找到直接效仿的模型,需要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尝试,对问题进行探索.要经过对物理模型分解、简化、抽象等思维过程,进行推导、验算、评估和反馈等,这样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目的[2].
二、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指的是,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实践操作,逐渐形成利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例如:利用“运动概念”的活动设计(此内容参考了《物理:原理与问题》),引导学生活动[3].(活动方案略)
学生初次完成这样的任务,显得有些稚嫩.在制定实验计划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和已知条件.要完成任务就必须要提出具体任务,学生要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还要考虑实验的方法、装置与器材和实验中的变量及控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了把研究的猜想与假设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方案上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研究计划,寻找计划中的不当之处,并预料它在探索中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并想办法解决.
如:困难一,米尺长度过短,无法一次准确测量长度.
解决方案:我们用标记物每2m做一次标记,反复使用米尺,测量出距离.
困难二,跑的同学过快而不能测出时间.
解决方案:一个计时,喊“三、二、一”.走或跑得慢些(伽利略用斜面代替竖直运动,减小重力对速度影响,就是让运动变慢).
困难三,没有标记工具.
解决方案:利用跑道边雨漏之间的等间距,解决被测路程长度不足.从树丛旁找来较为平直的树枝充当起点和终点线.弯道利用运动场上标好的线辅助实验测量.
学生在探究中遇到了困难,但能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要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严密性,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活动结束后,学生各自都谈了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们提出了问题并猜想,跑得越快时间越短.接着我们设计了实验方案(用米尺测量10m和50m距离,然后让几个同学分别走、慢跑、加速跑,用秒表测量时间),并收集了6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用时越短(路程相等时).最后经论证,我们通过了该结论.
再进行评估,发现其中有一些地方不准确.和其他组交流实验数据和结论并完善我们的结论.在设计的物理模型中我们忽略空气对实验的影响.自己动手实验,动脑思考问题,很有趣味性,并要求团队有较强的协作能力.
从这些谈话中我们发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经历,学到了物理知识c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活动中,学生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失败实验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有关科学精神和态度的核心素养表现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应该能够领悟物理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坚持做到实事求是.
例如:学习变压器的结构后,介绍变压器的理想化结构的三个要点:①线圈电阻不计;②闭合铁芯,无漏磁;③无涡流.
由此得到E1=U1,E2=U2
然后用实验来验证,当原线圈匝数为800匝,副线圈匝数为400匝,原线圈输入电压为16V,输出电压为多少伏?
引导学生们得出输出为8V,教师满怀信心地接通电源,可实验现象观察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却只有4V,这时教师有点慌了.检查电路连接、电压输出等.学生也忙着检查,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宁静:“铁芯没有闭合!”这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刚才演示可拆的两个线圈r,把闭合铁芯可拆的铁块拿掉了,而实验前没有恢复.这时教师没有急着纠正实验,而是引导学生想“这个铁块真能起到我们预想的作用吗?它放在变压器上,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后争先回答:“闭合铁芯”“使磁没有损失.”
教师又进一步引导追问:“电压减小,说明能量减少,有能量损失.那么,请问,能量到哪里去了呢?”
学生回答:“漏磁,损失了磁场能.”
经过与学生探讨分析后,教师把铁块放到原位置上,使铁芯闭合.再接通电源,发现电压表的指针稳稳地滑过4V的位置,直到8V的位置.此时全班同学欢欣鼓舞,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显露出得意的神情,并体会到了思考探讨的成功.
在教学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然后经过观察、提问、试探、分析、得到结论的过程正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这种过程真实地呈现给了学生.而且学生在其中积极思考、分析并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一些失败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从正面引导,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失败和挫折的经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多创造一些这样的“失败”,学生就会多一些对不同现象的质疑和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意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实验成功所需的条件,让他们在失败中重新扬起风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学探究的过程充满着创造性,洋溢着科学的精神,渗透着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有利于知识、技能、方法、态度、情感在学生自身人格中的内化,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提升.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正是科学和教育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尚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6-113.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范文2
关键词:学科素养;历史教学;建构主义;复习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复习课的地位尤为重要。历史新授课内容多而散,时间跨度长,每周也只有两节课,所以,历史教师常常苦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遗忘。多数教师会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上复习课。然而,在实践中,初中历史复习课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型陈旧。教师经常把复习课设计成练习课。为了夯实基础,复习课教学环节安排极为陈旧,主要环节多为整理提纲+练习,甚至采取背诵默写的方式,复习课沦为新授课内容的复制。二是学生参与度低。这样的复习课,枯燥而无趣,学生只要“抄”、“背”,缺乏思考的机会。这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复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普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看上去像是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其实,奋斗在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有苦难言。近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的五个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既然新课改提出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也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忽略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反而是出于对学情的考量。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重点常常放在史实的普及。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思维能力弱,部分初一初二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尚不具备完整阅读教材的能力。此时,初中历史教学便自觉降低能力的要求,回避历史解释,甚至不要求学生理解历史。在新授课时便减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复习课时更加做不到将独立的知识连贯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表面看去,这种难度的降低似乎是对学情的正确认识,是给初中学生“减负”。然而,在笔者实践教学中,降低难度后反而常有学生产生种种困惑。比如,学生学商鞅变法时,得出认知“重农抑商”是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清朝,重农抑商变成危机了呢?实践证明,如果只普及缺乏理解和解释基础上的史实,非但没给学生减轻负担,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从历史学科本身来说,想要学好历史,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不可能原样重复。要探究历史,需要历史学家从各种史料入手,去考证、理解、解释。学科素养本就是基于历史学科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终有一天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他们不可能人人都从事历史工作,他们从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学到的就是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避重就轻”,是教育教学的本末倒置。综上,夯实基础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科素养上。其实,在初中教学阶段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并非那么困难。无数优秀教师已经用他们精巧的教学设计证明了成功。而笔者认为,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适合初中阶段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初中教学
近年,“建构主义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观认为,学生在学习前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经验,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自己在已有的认知经验上整合新知识,主动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理论上,初中历史教师对学情的苦恼问题在复习课上会得到削弱。因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复习课内容学生已有初步的印象,即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已有经验”。无论这个“已有经验”合适与否,复习课都要比新授课更适合拓展。在复习课上安排思维含量更高、理论水平更深的教学环节,成功率肯定比新授课高。
(二)复习课教学的特点
如前文所言,如果复习课仅停留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层面上,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从而参与度降低。换言之,学生本身其实也希望复习课上教师能提供给他们新的挑战,让他们去构建新的知识经验。新的思维高度和能力训练,比枯燥的练习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所以,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致力于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落实,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进而达到解释历史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他们对史实的记忆反比背诵更加深刻。综上,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要更加注重复习课所起的作用。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有利于学科素养的落实。从这一设想出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堂复习课,课题《先秦秦汉史复习》。先秦史是初中历史教学较难理解的一段。在这一段中,学生困惑较多,比如周朝分封诸侯怎么就能巩固统治?既然分封制巩固统治又为何被秦朝中央集权制代替?有鉴于此,我将重难点定位生产工具的变革促进历史演变和发展。第一目佐证传说与文物。从人类起源开始,展出几组材料,让学生分辨哪个是神话传说,哪个是考古文物。从神话传说和考古文物中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如何辨析可信度等。有了第一单元的基础,学生在这一环节迅速了解研究历史的两种史料来源,并辩证看待两种来源的历史价值。从文物的角度过渡第二目工具的进步。给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器和铁器的图片。请同学大致介绍每个工具的使用时期,使用效果。分析工具的进步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就避免了给初一学生灌输生产力的概念,但同学已经有初步的印象。此时再进一步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领域。通过第二目,学生已经了解聚落的融合、国家的诞生、分封制的产生和奔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诞生等重大历史线索。整堂课节奏紧凑,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讨论发言、课堂效果极佳,学生牢记并理解分封制、商鞅变法、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等重要知识点,并辩证分析史料、史实,构建历史解释的能力,学科素养培养到位。实践的成功佐证了笔者的想法。在信息化时代,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学与其徒劳地让学生记知识点,更应让学生学会历史学科方法,提高历史学科思维,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当,复习课比起新授课,在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更看重复习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2,2.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版初稿〉.
[3]江建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106-109.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范文3
历史教学界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探讨,始自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后转至历史核心素养,讨论主题虽各有偏重,但都与历史核心素养密切相关。
从历史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素养界定为“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从简单的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主,到从学科出发强调学科能力,再到将学科和素养结合起来,历史素养折射了历史教育的上述认识历程。论者借用了语文素养、地理素养的界定方法,将历史素养看成是“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此观点为当前历史教学界引用最多。
从历史学科素养与史学的关系,有论者通过解读史学研究过程,归纳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从研究动机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具有现实性。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从研究抓手的视角看,史料是整个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操作对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从研究过程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融合意识。史著等历史研究成果,可分为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等四个层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②
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学科素养的界定,有论者比较了中美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关注点差异,将历史学科素养划分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对历史学科方法的反思、历史元认知的发展”等维度。③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①其中,核心历史知识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核心能力包括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核心态度包括对自身的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
从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的关系,有论者论述了历史学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性局限,论证了历史思维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并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大功能在于认识自我。②
此外,还有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所做的教学策略研究,此类研究数量大,且绝大部分为一线历史教师的经验总结,研究结论多止于经验层面,雷同情况较多。
综括看来,从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到历史核心素养,不同视角得出的界定各不相同。这里面既有语境、视角差异,又有关注主题的不同偏重。有论者认为“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更具针对性”,并通过归纳“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等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构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③还有论者将“基于中学历史教育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称为史学素养”。④这些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学科素养”“史学素养”“历史核心素养”等概念有一定内在关联,但另一方面又表明了上述概念的内涵界定不清,很大程度上,历史教学界只是照搬教育界的提法,对不同时期“素养”“学科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法缺乏学科内在的合理性学理分析,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是于什么语境下提出来的?它的内在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它究竟应包含哪些构建要素与层次?有什么样的价值诉求?这些都需要作具体辨析与回应。
核心素养的阐释可以有多种角度,但应该承认,核心素养首先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在讨论一个政策概念时,充分考虑概念的政策指向应是首要的角度。”⑤核心素养是针对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提出的,其政策主旨仍在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目前国家层面仍在讨论、修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中课标修改过程中各学科都在提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的构建至少需要依托以下支撑点:
其一,历史课程作为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
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大致确定为九大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其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之间是局部与全局、特性与共性、具象与抽象的关系。换言之,“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特征”,⑥历史课程要发挥自身学科的独特性,并尽量协调与其他学科间的共性,聚焦自身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其二,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思维特质。
“立德树人”本质上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和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人格、态度的培养。”⑦这里的“思想”并非简单指思想品德之思想,更指特定课程中所包含的学科核心思想或思维方法。“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科思维凝聚了学科特有的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其背后真善美之类的价值与态度。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其学科思维更兼具人类的心智记忆、人性反省与对话。“精神及心智力量照亮的是它所处的现实处境;它所借助的是那些除了能在人的精神中存在以外别无所寄的过去;借助它而照亮现实。而只有记忆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能建立自己意识的形式及内容。”②依托历史学科思维,并在思维层面聚焦、提炼其培育学生内在品质的学科素养,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其三,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性成果。
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看,构建历史核心素养并非纯粹的理论推演,而要有现实的成果积淀。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划分,与历史核心素养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这意味着,借鉴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成分,包括中国大陆、港台以及西方美英等国家的成果,也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依据上述构建依据,笔者以为,历史核心素养至少可遴选以下基本要素:
其一,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历史性植根在时间性中。”④“历史”的本质是“变迁”与发展,为了确切地显示人和物所发生的变迁,必须将这种变迁置于一种时间框架中,时间观念是感知、理解历史的首要认知性前提。但同时,时间观念又依附于空间观念,人类需要借助空间给时间定位,“时间和空间,不管它是存在,还是只是人的思考中错觉的范畴,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⑤时空观念既是学生认识过去、感知特定历史人物、事件的必要前提,又是理解历史变迁、把握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框架性认知依托。
其二,证据意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更是学生感受、确证历史的证据来源。在历史本体意义上,“历史绝不是用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做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⑥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史料恰恰充当着学生重构历史的证据。证据意识既要求学生要能辨析史料真伪,能从不同类型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辨清、理解史料作者意图,重构历史与现实相关问题的有效证据。证据意识不仅包含了必要的逻辑推理、分析与比较等能力,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求真、科学精神与态度。
其三,历史理解。历史研究离不开人,这就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灵。“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⑦认识历史不仅要考证史料,辨别其真伪,更要赋予其意义与价值,由此需要历史理解。历史理解主要指向历史认识的内在心理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人物、事件要有“同情的理解”,能够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其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解释涵盖且超出历史理解。基于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更偏重指向历史意义的外在表达过程。参照卡西尔(Ernst Cassirer)区分自然与人文现象为信号(signs)系统与符号(symbols)存在有关思想,“历史意义在此不等于文字意义,而是要在历史的上下文中读解的实践、文化意义”。①历史解释要求学生既能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做出分析,更能结合实践,赋予历史问题以现实意义。
其五,历史评判。历史评判在其直接性上是对被评判的历史对象施加价值判断,即对某一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的评价是以特定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为依据的。历史评判涉及事实与价值,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历史评判更直接地映射了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包括历史意识,这需要及时的反复思考。它包含时间和变革的理性思维,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依赖性和独特性的识别”。②某种程度上,历史评判也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指向未来的思维。历史评判要求学生能依据一定价值观对史实做出判断,能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等,并能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至对自身成长与社会现实的认识上,形成积极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以上所遴选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对应并契合着其构建依据: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外在地规约着探究历史的条件与方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却内在地洞见着理解历史的人文精神与价值,两者统合于历史学既具实证又兼诠释的人文学科特质。更进一步地,时空观念、证据意识所蕴含的求真态度与科学精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所生发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可具体细化为人生态度、民族情感、国家认同、世界意识等),都在不同层面具体地回应着“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宗旨。从实践上看,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等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美、英等国的历史学科思维所界定的内涵要素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与现行历史课程目标的某些成分相近,有可借鉴的、可行的现实操作空间。
历史核心素养的累积是长期的、层级递进的,其层次细化需要参照:1.教育目标分类。安德森(L.W.Anderson)修订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过程维度划分为“a.记忆、b.理解、 c.应用、d.分析、e.评价、f.创造”六个层次,尤其是将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结合起来。霍恩斯坦(A. Dean. Hauenstein)将认知领域划分为“a.概念化、b.理解、c.应用、d.评价、e.综合”五个层次,将情感领域划分为“a.接受、b.反应、c.价值评价、d.信奉、e.举止”五个类别。③2.学习过程分类,这里可聚焦为学科框架中的学习。可分为:A.知识的习得与巩固(知晓)――包括事实性知识与认知性技能(记忆与再现、机械训练与熟练)的掌握,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B.知识意义的理解与凝练(理解)――包括概念性知识与方略、认知性技能(解释、关联、结构化、比较与分类、归纳性与演绎性推理)的掌握与社会性技能(协同学习与知识的合作建构)的形成,以及基于内在价值的内发性动机、对学科的兴趣与爱好。C.知识的有意义运用与创造(运用)――包括原理性与方法论知识的掌握,问题解决、决策、假设性推理、审美表现,和基于项目的对话(沟通)与协作的形成、基于活动的社会性关联的内发动机、能倾、态度与思考习惯的形成。①3.教育内容分类,这里可聚焦为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层。从人文学科性质看,人文世界的认知可分为“文本”“语境”“意识”“物自体”等若干层面(见表1),这是西方由古典哲学的知识论到“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论的共同语意语境架构。②
借鉴上述教育分类理论,可综合“教育目标分类”与“学习过程分类”,并结合“教育内容分类”,再具体地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每个要素予以细化。以“时空观念”为例,可细化如下(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层次”“内容层次”两者之间的细目选项并非一一线性对应,其内在的层次关联应是相互依托、相互归属。它们之间的课程意义更应诠释为多元性关联、丰富性包容、复杂性回归。举例来说,“文字记述”层面涉及时空观念的理解与运用,可能与“历史语境”“历史意识”甚或最根本层面的“历史本体”,都生发着强弱不一的关联与导引,某一层面关于时空观念的理解,亦可能蕴含着跳跃式的生成潜能。即使“文字记述”层面所构建的时空观念,也可能隐含着指向历史本体的历史感悟,抑或成为具备自觉时空意识的洞察与“踏板”。
同样,历史核心素养的诸要素之间,也是复杂而多元的。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判等,它们既可各自作层次细化,彼此间亦呈现包容、映射、回归、多元等复杂性关联。比如,“时空观念”与“历史理解”,两者都内含着对特定历史时空的条件放置或场域体验,“文字记述”层面的时空观念,可作为努力理解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的条件前提;反过来看,对特定历史事件、人物作设身处地式历史理解,又是孕育自觉时空意识的过程展开,两者相互包容,共置共生。
当然,对历史核心素养作要素遴选、层次细化,反映了学科课程逻辑、分析的思想方式,是学科课程理性、务实的实践需求,不过,对其内在要素的划分、分层的设置,却又不能作简单地线性理解,这恰恰反映了核心素养持续、开放、包容的综合性品质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范文4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高考复习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可见历史课程的存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和大量习题练习的复习方式,有效地将历史核心素养及高三历史复习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为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全面提高做好保障工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地将历史核心素养与高考复习整合起来进行论述,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为学生考试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借时空概念分析提高复习质量
时间与空间是历史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任何历史时间(人物)都发生在一定时空中,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这是历史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而所谓的时空概念则是对历史时间、空间的思考,是帮助学生形成立体观念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
例如:在高三历史复习时,我组织学生对相关事件建立时间轴,引导学生自主的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如上图是冷战过程的一个时间轴设计,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对学生时空概念素养的提高,对学生历史复习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借助史料实证分析提高复习质量
所谓的史料实证是指可以拿来解释相关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知识的资料,而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获取能力,并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得以锻炼和提高的重要方面。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则对学生复习质量的提高,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史料以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一来提高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二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复习质量。
例如:在复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节课时,为了确保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也为了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更为了提高学生的高三复习质量,在复习本部分知识时,我组织学生在网络上或者是一些参考书上搜集史料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引导学生在自己举出的例子中认识和总结出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斯大林模式及评价,确保学生在高效的历史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进而为学生在课堂难点的突破及史料实证的搜集和分析中提高解题能力。
3.借助历史理解思考提高复习质量
所谓的历史理解是指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这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更是历史课程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的保障,在高中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复习、自主理解,并体会相关知识中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例如:在复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外开放的观念,更为了让学生在复习中,在历史理解中深刻理解“入世”带来的意义,在复习时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一则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引导学生对这一材料进行思考和分析,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及已有的经验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因此,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案例,并在复习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带来的意义,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是学生在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中真正形成基本的历史素养。
4.借助历史解释与评价分析提高复习质量
历史解释与评价是展示学生个性的基础,也是学生形成基本历史素养的有效方式,更是历史课程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的前提。但是,在实际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少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进行评价,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的,尤其是在参与不进来课堂活动时,学生是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评价的平台,引导学生在自主分析和思考中掌握基本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组织学生对“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进行自主评价,引导学生从历史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影视剧中观看到的内容等方面综合入手对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进行评价,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有学生说:思想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符合我国发展的,也是当时任何思想无法取代的;还有学生说:思想深刻论证了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组织学生自主发表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仅能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复习质量。
当然,除了上述四个方面之外,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对学生历史事件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复习质量;还可以借助对相关历史事件辩证关系的思考和交流落实历史课程的核心思想,比如:辩证地评价某一历史人物或者是某历史事件,如:拿破仑的功过;的成败等,这些学生都是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的,通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耳濡目染、体验感悟、润物细无声等方式,同时放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有效地将历史核心素养与高考复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对零散知识的系统化,才能实现薄弱环节的巩固,进而真正为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同时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学习态度,并真正将历史素养提高看作终身学习和研究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范文5
关键词:家国情怀;课程资源;高中历史;研究利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而且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家国情怀教学资源,并利用网络、图书等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从以往的课程资源利用来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侧重于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开发,其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历史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整体培养,家国情怀教育这部分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教师在对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也存在不足,一方面,对家国情怀教学内容上的开发、挖掘不够,另一方面,在教学结构上较为单一,主要是素材性的课程教学资源。这种情况无法满足新课改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要求,需要教师重视并开发具有科学性、多样化的家国情怀课程资源,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家国情怀教育。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
历史课程资源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有助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且促进历史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类相关资源的总和。家国情怀课程资源有丰富多样的来源、形式,主要包括校内及校外课程资源。如,各年级段的历史教科图书、互联网科技成果以及物质课程、人力课程资源等。教师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不断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宗旨从核心而言应依托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促进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深入、清晰的了解,并油然而生对国家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家庭的拥护之情。在历史教学中,包含着大量古代先贤修身齐家的事迹,在当今时代,要求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质,这些品质在各历史时期的先贤风骨中都可强烈感知并成为教育的依托。
二、家国情怀课程资源的来源
家国情怀课程资源有丰富多样的来源、形式,主要包括校内及校外课程资源。一是课程教材资源,包括教学活动所能够利用的所有素材及手段。如,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历史练习册、电子音像资料等,这其中使用最多的则是课程教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深入解析每一章节的内容,从中挖掘出具有家国情怀教育内容的历史故事、名人事迹、历史图片等,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学习并深入领会教学内容,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并发自内心地产生家国情怀。二是校内校外的图书馆资源。这其中包含有大量通俗的历史读物,如历史小说、名人传记、历史图片及名人真迹等,都是教师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生动素材。真实的事件、人物事迹等有助于学生直观体验、感知历史并形成深切的家国情怀。三是课堂之外的社会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展开历史课堂教学的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其历史体验,还需要从社会视角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如,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名人故居、历史遗迹以及带有各地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历史课程资源。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思考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培养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及家国理念。教师的教学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活动,参观博物馆等,让学生感受身边社会的发展与祖国的强盛。四是历史影音课程资源,包括大量历史影视作品。这些资源虽然丰富且题材多样,但是在选择上需要严格且慎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科学、客观地选择内容真实可信的作品作为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这类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作用。五是网络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呈现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客观、真实地了解历史。可是,教师在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要掌握好度,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利用,以发挥网络资源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促进作用。六是教师及家庭人力资源。师者,所以授业传道解惑也。在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者,其历史素养和道德修养决定着课程开发的质量以及教学成果,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养及品德修养,以提高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性[1]。另外,家庭也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教师要做好家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采取家校结合的方式实施德育教育,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除此以外,还包括学生身边的邻居,如,阅历丰富的老人等都是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组织学生采访本地区老战士、老革命等,请他们真实再现革命历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逐步培养他们浓厚的家国情怀。
三、家国情怀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突出生活化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及行为习惯方面。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发、利用中要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来进行[2]。这既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对历史教学的深层次拓展,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历史观教育的有效抓手。为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生活化因素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如,在“中国民族政策与外交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介绍我国自1949年开始,每间隔10年中国在民族政策与外交方面的政策及理念,并通过期间我国发生的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事件、重大历史成就及外交方面的政策实施及所带来的变化等,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政策所带来的各地区既相融合又保持自治的情况,以及随着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所体现出的我国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发展与成就。教师还可为学生介绍我国建交的国家,以及近年来不断拓展的国外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范文6
【关键词】价值评判标准;中学历史;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翻开很多学校的听课记录本(或称教师专业发展记录本,名称不一)第一页,大多会有一张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内容一般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活动、教师素质)和教学效果(三维目标达成度)三部分。这样的课堂观察量表体现了普遍的对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学生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的观察和评价,但是却不能体现不同学科的特点。学科教学自有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赋予学科教学个性特点,针对不同学科的课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构建学科教学的规律和程序。因此不同学科课堂教学观课评课的标准也要有所不同,应该突出其学科特点。依据学科特点,制定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就是一种适应学科教学特点的课堂观察形式。不同的学科教师由于受个人专业水平的限制,对于基本的观察量表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权重,因而不能很好地引导教师如何解读文本、如何设计教学、如何以学定教。教师心中有标准,课堂才能有改进,“带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量规进行带有评判意义的课堂观察。这种依据价值标准的评判性课堂观察既可能是一种鉴定或评价,最后形成对该课堂教学水平与效果的评价结论;也可以是一种引导和培训,在课堂观察中理解和内化课堂评价的标准。”因此,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和历史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在一般的课堂观察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价值评判标准的历史学科的课堂观察量表。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学科具有存在形式的过去性、认知结构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求异性和灵活性、学科联系的交融性等特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也不同,新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能力分为一般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特殊能力,一般学习能力指收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贯穿历史学习的始终。历史学科特殊能力又可根据递进关系,分为识记鉴别、领会诠释、分析综合、评价论证四项,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挂钩。由此可见,“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信息处理能力是历史最主要的学科能力。因此,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史料进行多方面的真实解读的能力,以及思维和逻辑的严密性,遵循历史与现实、史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史为鉴”的教育思想。这样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学科的课堂观察量表,要突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综合意识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强调“以史为鉴”的教育思想等,以凸显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和历史学科的学科能力,彰显新课程“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