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范例6篇

早教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早教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美国早期开端计划;婴幼儿;家庭服务;保育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9-0046-04

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ject)始于1965年,是迄今为止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的规模最大的早期儿童发展项目。该计划主要关注3~4岁贫困家庭儿童的教育、医疗与身体健康发展,旨在通过关注儿童的早期发展来扩大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机会,以消除贫困。随着立法的逐步完善,此项目进一步扩展,到1995年,把服务对象延伸到3岁之前的婴儿、学步儿及怀孕妇女,从而形成了“早期开端计划”。

一、早期开端计划简介

早期开端计划是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一个项目,主要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婴幼儿和怀孕妇女。它的任务是促进孕妇产前的健康和婴幼儿早期的发展,以发挥家庭的功能和作用。早期开端计划沿袭了开端计划的习惯做法,主要通过亲子中心、儿童全面发展中心等为婴幼儿及其父母提供服务。

(一)基本原则

1 高质量

早期开端计划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家庭的健康发展以及社区的良好建设。该项目尤其强调全面了解和把握婴幼儿发展的特点,给予每个婴幼儿接受早期干预的机会。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美国联邦政府提供有关网络的技术援助、方案的执行标准、活动的相关研究和评估等方面的支持。

2 预防和促进

早期开端计划积极倡导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儿童出生后的前几年,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该项目对儿童发展中不利因素的鉴别和预防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3 积极的互动关系和连续性

早期开端计划非常重视各种良好关系的建立。包括孩子、家人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家长与孩子的依恋关系。此外,建立与养护者长期的依恋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但要建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婴幼儿的养护者人数必须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基于尊重孩子和家庭文化而建立起来的。

4 家长参与

早期开端计划支持家长最大程度地参与和合作。该项目特别重视父亲的角色作用,注意引导父亲的养育行为。该项目视家长为儿童的第一养育者和教育者,要求父母积极参与决策的过程。

5 全纳式

早期开端计划面向所有儿童,其中包括残疾儿童。该项目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建立评估方案,然后根据每个孩子的强项作出反馈。同时,该项目也支持孩子和家庭充分参与到社区活动之中。

6 文化

每个家庭的文化和语言都被看作是儿童早期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该项目重视文化和语言对孩子、家庭及社区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7 全面性和灵活性

该项目基于这样的信念:所有的家庭都可以了解自己的需要和强项,设立自己的目标,有能力自我成长。因此,该项目强调保持灵活性来应对各种家庭不同的需要。

8 转换

该项目负责帮助儿童从接受“早期开端计划”过渡到接受“开端计划”或者其他高质量的支持。该项目认为,这种转换对于保证儿童继续接受相关早期儿童发展服务是重要的,对于相关家庭继续接受支持以便促进儿童更加健康地发展是必要的。

9 与社区的合作

与社区和服务提供商合作,将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早期开端计划的目的是满足所有的儿童和家庭的需要,因此,需要在其运作的社区中建立一个强大的联盟。

(二)组成部分

早期开端计划包括儿童发展、家庭发展、社区的建立和工作人员的发展四个部分以及管理、持续改进、残疾儿童三个方面。①

1 儿童发展

该项目强调必须满足每个儿童的身体、社会、情感、认知和语言发展的需要。该项目直接提供的服务有:与早教服务一体的合适的设施;家访,尤其是对新生儿家庭的家访;对父母的教育和亲子活动;全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服务,高品质的婴幼儿教育服务,直接或间接与社区合作提供的儿童保健服务。

2 家庭发展

该计划要求家庭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设置目标。工作人员和父母一起开发个性化家庭发展规划,注重孩子的发展需要、家庭的社会和经济需求。已经接受其他支持的家庭将会收到一个协调计划,以便他们接受完整互补的服务。该项目提供的直接或间接服务包括: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全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服务,包括戒烟和对滥用药物的治疗;成人教育、文化及工作技能培训;帮助家庭获得收入、住房、应急资金、交通等方面服务。

3 社区的建立

早期开端计划要对社区资源作出评估,以便建立一个全面的服务网络,从而为怀孕妇女和有婴幼儿的家庭提供支持。建立这个全面的服务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家庭获得社区支持的机会,以有效地利用社区有限的资源,改善社区的服务系统。

4 工作人员的发展

早期开端计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开发和培育的能力,能给儿童与家长提供支持性帮助,使用跨学科的方法开展持续的培训、监督和指导,并重视各种良好关系的建立。工作人员的发展将建立在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包括儿童身心发展、家庭以及社区建设的发展。

5 管理

早期开端计划将利用行政管理来坚持上述九个原则和促进四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工作人员的培训将在该地区的儿童身心发展、家庭以及社区建设发展中交叉进行。工作人员的监督、反馈和反思将主要来自他们与家庭、儿童、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

6 持续改进

培训、监测、研究和评估有助于早期开端计划更好地满足婴幼儿及其家庭的需要。婴儿、家庭和早期开端计划网站都会为家庭和儿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技术援助。

7 残疾儿童

早期开端计划主要依据《残疾人教育法》为残疾儿童提供服务,并确保将残疾儿童完全纳入项目活动之中。

(三)组织形式

1 以幼托中心为基础的方案(Center-based programs)

本方案在幼托中心直接由早期开端计划工作人员或者由幼托中心的合作者来实施,为儿童提供养育和教育服务。家庭必须接受一年至少两次的家访活动。

2 以家庭为基础的方案(Home-based programs)

本方案主要工作内容为早期开端计划工作人员每周对儿童和看护者进行一次家访。同时,每个家庭每月至少一次参加社交活动。

3 混合式方案(Home-based programs)

该方案结合了以上两种方案。有的家庭可能只通过幼托中心或者家庭来接受服务,有的家庭可能接受两种方案相结合的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幼托中心工作人员或者家访者一般要与儿童看护指导者保持密切联系。

(四)参与家庭的标准

早期开端计划旨在促进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发展。该计划提供了有关参与家庭的标准。家庭收入是决定一个家庭是否有资格参与早期开端计划的关键因素。《联邦贫困指南》常被用来评估家庭收入。早期开端计划可以选择自己的服务对象,通过选择特定人群,努力去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人们可以联系当地早期开端计划项目的负责部门,获得有关具体信息,以了解如何参加当地的早期开端计划。

(五)评估

早期开端计划的研究和评估项目涉及到17个地区的3001名儿童及其家庭,这其中,一半接受该计划的服务,而另一半为对照组,但是他们仍可以自由接受社区的其他服务。当孩子14、24、36个月大的时候,家长和儿童同时接受评估。此外,家庭在参加本计划后的6、15、26个月要接受访谈,主要是通过访谈了解他们接受一系列服务后的情况。这17个地区是整个早期开端计划的样本,它是根据接受服务的婴幼儿所在的地区、种族信仰、城乡位置、方案程序以及经验等选取的。

(六)取得的成效

评估结果显示,接受服务的3岁儿童在认知、语言、社会情感发展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他们的父母在许多方面如家庭环境和养育行为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父母。而且早期开端计划使得很多父母不断地改进家庭的消费质量。同时,参与早期开端计划的父亲也受益匪浅。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追踪研究,在与开端计划的衔接上,还包括了对5岁和5年级的儿童所进行的测试,发现总体上控制组儿童的得分好于对照组。

二、早期开端计划对我国早期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0~3岁儿童的保育与教育

随着现代脑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对0~3岁婴幼儿的重新认识,美国开始广泛关注婴幼儿的发展。美国上个世纪出版的《智力和经验》《关于人类个性的稳定与变化》等著作,使人们不断认识到,儿童早期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儿童早期最初几年的大脑发育已经达到高峰。因此。无论是全天或者半天的幼托中心还是家庭或者混合式方案,政府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均有专业人员的服务和指导,并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支持。

(二)以家庭的需要为出发点。建立与家庭的良好关系

早期开端计划注重儿童、家庭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该项目格外重视对于年轻父母的支持。美国75%的儿童保育和发展专款是以早教券(Voucher)的形式发放给家庭的。符合标准的低收入儿童家庭可向当地政府或由政府授权的早期保教资源和中介机构领取早教券,用以支付相应的早教费用。这样即使是低收入儿童家庭也可以享有选择园所的自。

(三)关注和支持弱势群体的教育

早期开端计划的有关研究显示,如果家庭从母亲怀孕开始或者从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就加入该计划的话,孩子未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机会就越大。因此,美国联邦政府的保教政策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两个:一是帮助弱势儿童或高风险儿童取得入托或入读保教园所的机会;二是提供托儿服务,为父母就业提供便利。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等,他们急需社会给予关注和早期干预。这样,他们走向社会后,就能成为社会和谐的促进者。

早教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设想

一、0-3岁儿童教育的必要性

早教的重要性基本上可以用我们国家的一句俗语“3岁看大,8岁看老”来概括。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我国农村家庭儿童出生数量普遍减少。家庭成员照顾儿童的时间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农村家庭孩子数量的减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新生儿童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就为早期教育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有组织的农村早教机构几乎没有。

二、0-3岁儿童教育设想

早教的重要性基本上可以用我们国家的一句俗语“3岁看大,8岁看老”来概括,当然“大器晚成的”也大有人在。

早教的可能性已经被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所证明,比如许多孩子在3岁前就能认识汉字和数字,会背诵古诗和儿歌等。

早教的目的:让所有的3岁前儿童都能健康发展;缩小个体之间在发展方面存在的心理(即认识能力)与行为的巨大差异(明显差异);促进3岁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早教措施: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生存环境、加强对父母进行优生优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与指导以及对3岁前儿童进行跟踪调查与发展指导来缩短个体间差异的距离,但不能消除。同时能够及早发现心理和行为存在问题的儿童,可以对他们及时进行早期干预。

具体计划如下:

1.改善生活环境计划

在每个自然村或社区建立一个室外儿童活动中心,这个中心可以与农村里或社区里的文化大院或老年人活动中心建在一起。每个儿童活动中心应包括:(1)儿童玩的滑梯。可以设置一个大型的供3岁以上儿童玩耍,一个小型的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玩耍),可以买也可以使用砖、水泥等自己建。(2)儿童玩耍的大型沙坑。农村可以使用盖房子用的沙子,社区里可以白沙也可以和农村一样。(3)秋千数个。农村可以自建。(4)翘翘板数个。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买。(5)供儿童攀爬的攀登架、台阶、小拱桥、平衡木(可以利用花坛的边沿)。(6)一个足球场。可以使用土地,也可以使用草坪,橡胶的更好。(7)一个适合儿童的篮球场。(8)可供儿童骑、坐的石头马、木马以及可以供儿童开的玩具汽车等。主要目的是为儿童提供集体活动的场所,促进儿童个体与社会心理和行为(动作)能力的发展。

2.优生优育培训计划

(1)对育龄夫妇进行优生优育知识宣传。途径有:发放优生优育宣传册、宣传广告以及组织有关优生优育知识教育的文艺汇演、开展优生优育知识竞赛等。

(2)对育龄夫妇进行优生优育知识技能培训。途径有:搞讲座、办培训班、设立优生优育咨询服务室、设立新型文化生育大院等形式。

(3)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宝宝活动竞赛。

以上活动要以社区或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在这一方面邢台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来一定的经验。

3.对3岁前儿童进行跟踪调查与发展指导计划

对3岁前儿童进行跟踪调查与发展指导,可以分三级来实施。

(1)社区计划

在某一个市某一个社区建立一个早期教育活动示范中心。在上午一个固定时间内,通过亲子共同培育形式,根据0―3岁保教计划安排有目的的定期保教活动。同时要对3岁前儿童进行入户定期跟踪调查,并根据儿童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发展指导,并建立本社区新生儿成长档案。

这种保教活动1岁幼儿应该持续二十分钟左右,两岁幼儿则应该持续二十至四十分钟左右。在一天的生活中,这种保教活动,应该是直接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穿插了这种保教活动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在进行保教的时间里,让那些应该懂得辨别颜色的和面积大小的三岁幼儿去随意地画苹果,是不合适的。两岁幼儿应能熟练地使用剪刀,但是如果你认为要求过高或是怕危险而不让他接触剪刀,或把这项教育活动延至3、4岁,则是不应当的。我们应该按照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来进行保教工作,在保教时间里,应该有明确的保教目的,使儿童掌握当时应有的基础能力,并让每个儿童在这个目的之下、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有意义的自由活动。保教时间要同其前后的其他活动时间明确的区别开来。除保教时间之外,不管是让儿童进行单独活动还是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进行活动,都应该让儿童有意识地运用在保教活动中学到的东西,还要让他们在自由活动中了解今后所要学习的东西。

(2)城镇计划

在某一个县某一个镇建一个早期教育活动示范中心。在上午一个固定时间内,通过亲子共同培育形式根据0―3岁保教计划安排有目的的定期保教活动。同时要对3岁前儿童进行入户定期跟踪调查,并根据儿童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发展指导并建立本城镇新生儿成长档案。

(3)乡村计划

在某一个县某一个乡某一个村建立一个早期教育活动示范中心农村试点站。每天上午在一个固定时间内,通过亲子共同培育形式根据0―3岁保教计划安排有目的的进行定期保教活动。工作重点主要是对3岁前儿童进行入户定期跟踪调查,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发展指导,建立新生儿成长档案。

4.儿童发展早期干预计划

儿童发展早期干预计划是指通过改变儿童的生存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教养方式来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

(1)通过以上三项措施的实施,可以达到改善儿童生活的内外环境、加强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的目的,从而可以提高全体儿童健康发展的水平,实现儿童发展早期干预计划。

(2)通过早教中心的保教活动和入户跟踪调查,可以及时发现家长教育教养方式和儿童发展本身存在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及早制定出适合儿童发展的早期干预计划,早期进行干预。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问题儿童的产生,为提高我国整体人口素质的质量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本项目完成的可能性、时间

本项目计划最短1年完成,最长3年完成。如果1年进行顺利、效果明显,就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如果1年进行顺利,效果不明显,则需改进工作方法再进行1―2年。因为本项目主要依靠儿童家长在育儿专家的指导下完成,而上一辈家长往往有自己的育儿观,他们会对年轻父母养育孩子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此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不会超过3年。因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按照儿童身体与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发展进行早期干预,一定会取得圆满的结果。

注:3岁前儿童动作、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出生后第一年和第三年动作发展较快,而出生后第二年则发展较慢。2周岁以前语言发展缓慢,2周岁后语言发展非常迅速。

四、本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及所需经费

由市政府牵头,在地方政府部门和基层人口与计生部门的协助下,由地方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负责实施,改善儿童生活环境,建设儿童活动中心经费由国家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投入经费解决。建设城镇或社区早教中心经费由基层政府部门与基础计生部门共同解决,所需项目研究经费由申报本项目研究经费解决。

五、早教中心规划及从业人员解决办法

1.建立一个高标准早教活动中心规划

室外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其中有一个大型沙坑,有一个或两个滑梯,有一个小型足球场,有数个秋千,有一个转椅,有翘翘板,有平衡木,有攀登架,有可以攀爬的小拱桥等。

设一个大型室内活动室,活动室可以分为几个区域。如阅读区、手工制作区、涂鸦区、玩具区、自由活动区。

2.建立一个中低标准的早教活动中心规划

早教活动中心可以建在儿童活动中心附近或在建室外儿童活动中心时建一个室内活动中心,可以使用它作为早教活动中心。这样早教中心只需要设立一个大中型室内活动室即可。

3.早教从业人员解决办法

一方面,对各乡镇人口与计生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早教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负责这方面的工作。这项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完成。

另一方面,每一个早教活动中心至少需要配备1到2名学前教育专业人员,这部分人员可由我们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提供。目前我们可以采用由专业教师带队学生实习模式来进行,将来我们也可以采用河北省大学生支教模式来进行,最好是采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六、早期教育模式及长远发展目标

本早期教育项目采用免费制,0-1岁采用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家长实施为主模式;1-2岁岁采用专业人员指导,家长实施为主与专业人员实施,几名家长轮流协助相结合模式;2-3岁采用专业人员实施,每天2-3名家长轮流协助模式。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儿童都能享有同等的接受早期教育的权力与机会,从而缩小人与人之间的个体距离。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沐浴到党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这不单单是人口与计生部门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儿童的中国公民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沙莉,庞丽娟.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科研:美国学前教育法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研究,2008,(2).

[2]张凯.城市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8,(2).

[3]陈帼眉,冯晓霞.学前心理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早教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范文3

学习十七大精神,全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为。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制”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各级统计局干部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统计能力为,全国经济普查、节能降耗统计、服务业统计等工作多样的经常性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干部、统计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律法规意识。

外地,

一)组织实施年度普法工作。各级统计局要《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要求。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年度普法,年度普法措施,稳步统计“五五”统计普法工作。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评。

隆重纪念《统计法》公布周年。纪念活动与“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12.8统计法宣传旬的活动起来,

二)统计法》公布周年纪念活动。要因地制宜地多样的纪念活动。举办纪念座谈会、知识竞赛、征集书画作品、举办文艺晚会、电视宣传评选惩办先进等活动。统筹,早作安排,掀起统计普法的新高潮。

三)加大对各级党政的普法。局对市、县(区)分管统计工作的培训。抓好把统计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规定的并组织检查讲评。

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早教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范文4

2010年3月31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居家养老课题组一行到太原市就居家养老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先后实地考察了小店区平阳街道水总社区、尖草坪区兴安苑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开展情况,就太原市居家养老试点社区工作情况进行了座谈。市级老领导、太原市计划生育协会会长范世康,太原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剑陪同调研、座谈。

专家组对太原市开展的居家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将把太原市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并希望太原市继续研究探索,为老有所养摸索出好的路子。

安焕晓副主任就太原市人口计生婴幼儿早教工作进行调研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焕晓、省人口计生委副巡视员李跃珍、省人口计生培训中心主任王春仙、太原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刘剑和省儿童早期教育专家组一行先后来到杏花岭区“三优”早教中心、古交市人口计生局、清徐县宏乐幼儿园、镇城底镇阴家沟村就人口计生婴幼儿早教工作情况进行调研。

座谈会上,省领导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各单位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了自2006年以来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并与家长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太原市人口计生委开通优孕风险评估系统

2010年4月2日,太原市优孕风险评估系统开通仪式在省邮电学校举行。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梅志强、科技处处长孙震宇、省生殖保健中心主任罗铭忠、太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刘剑出席并讲话。

优孕风险评估系统的正式开通正是太原市县两级人口计生部门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新开展的一项免费服务项目,将惠及全市55.7万进入育龄期的群众和8万多已婚计划怀孕的夫妻。

太原市人口计生委确定小店、迎泽、杏花岭、万柏林、晋源、清徐六个县区设立90个优孕风险评估试点,实行由国家一流专家群体指导,全时段开放式、免费便捷的服务。

太原市举办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人员培训

2010年3月9日~11日,太原市人口计生委在交通大厦举办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机关全体、下属单位及各县(市、区)、乡(镇、街办)人口计生系统工作人员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邀请了省人口计生委副巡视员李跃珍、政策法规处处长杨慧敏、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高爱萍等分别就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法规及目标责任制管理等工作进行了详实细致的讲解。

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刘剑强调,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现有计生政策,并继续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要抓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具有我市特色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独生子女行为教育、关爱女孩等工作。同时,要加大流动人口和居家养老工作的开展力度。

太原市举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竞赛

早教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范文5

一、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活力源于创新。在计划生育实践中,之所以部分人员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不感兴趣,除了其人口忧患意识淡漠,国策意识不足等主观原因外,也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不够先进有关。在当前“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要想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需要树立三个理念:克服宣传就是走形式的误区,树立宣传就是服务理念;克服宣传就是任务的误区,树立宣传就是保障理念;克服宣传就是计划生育部门工作的误区,树立宣传就是各部门共同协作的责任理念。在宣传教育中优化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宣传教育水平,做到“四个融入”:一是把宣传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好军嫂”、“好丈夫”等活动,引导官兵逐步树立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二是把宣传教育融入生殖健康系列服务中。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咨询、妇科病查治、孕期保健等系列服务,使广大官兵既掌握了相关知识,又享受到优质的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服务。三是把宣传教育融入健康成长、学习成才、爱军习武中。通过开展资助残障儿童,帮助官兵增强优生优育、珍爱健康观念。四是把宣传教育融入社会保障和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之中。通过兑现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真正感受到国家和部队的温暖。

二、丰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形式

以往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形式较少,主要是以讲课、观看录像、发宣传品等为主。形式单调,吸引力不足。而当前官兵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自主性、参与性强烈,因此,必须在传统的宣传教育形式上不断改进,以满足官兵的不同需求,即利用广播、报纸、杂志等主流媒体和文艺活动等宣传形式的同时,还应做到:一要利用电化教学进行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电视机等设备作为电化教学的物质支撑,发挥电化教学形象直观、使用方便的优势。二要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宣传教育。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普及,网络对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发挥好网络优势,建好宣传教育网站,才能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渗透到部队官兵家庭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官兵的计划生育意识和观念。网站设计要以普及计划生育知识、激发参与热情为根本原则,按照贴近时代、贴近形势、贴近官兵、贴近生活的要求,开设计划生育动态、计生宣教、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理健康等链接内容,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要利用文体活动进行宣传教育。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只有融入文体活动中才生动活动活泼,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利用节假日、重大纪念日,与宣传部门联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优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内容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其见容是否满足官兵的需求。从现行的宣传教育内容来看,政策法规多,抽象理论多,宣传人口理论知识和国情的多,宣传科学发展变化的少;讲一般计划生育知识的多,讲高科技服务实用知识的少;讲过去老一套的多,讲立足现实展示未来的少。加上宣传教育的内容单调、形式老套、方法陈旧、手段简化,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主动性、亲和力、吸引力,出现官兵难组织、教育难开展、活动难坚持的现象。因此,宣传教育必须着眼官兵需求,丰富内容,提高层次。一是在抓好政策,法规、人口、国情“四个专题”教育的同时,要侧重把如何理解、运用好政策、法规作为重点。二是要把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引入到计划生育的宣传内容中来,增强官兵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三是要针对青年官兵生理、心理、生活需求,增加生殖保健、婚恋常识、优生优育等知识,使青年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优生优育观。

四、区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层次

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紧贴部队实际,根据性别、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等不同群体区别对待。按照不同的个性需求,积极倡导按需施教,改变过去灌输式、集中式教育,转向咨询式菜单式服务,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个人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耐心宣传与热情周到的服务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官兵参与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可将基层部队人员区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机关干部,要着重加强人口国情意识,大局意识的教育,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高度认识计划生育的重要性,提高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抓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基层干部要重点进行政策、法规、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等知识的学习教育,使他们识政策、懂常识、守法规。三是士官,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生育观相对落后,是部队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人员。要着重进行政策法规教育,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的常识教育,增强他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四是义务兵,因家庭或风俗等原因,个别义务兵有早恋、早婚、早育的现象,为此,要加强晚婚晚育、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的宣传,让他们懂国策、宁法纪、认清早恋、早婚、早育的危害,树立先立业,后成家的思想,对个别人要及时靠上去做工作,防止出现教育“盲区”或政策外生育。

早教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婴儿;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美国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2-0049-05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各地建立起许多为残疾儿童服务的早期诊断、早期训练中心。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为残疾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还有待加强。本文详细论述美国“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情况,旨在为发展我国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服务提供借鉴。

一、早期干预计划的出台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仍有一半以上的残疾儿童没有享受到适当的教育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国会于1975年通过了《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要求各州为所有残疾儿童提供免费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并确立了零拒绝、非歧视性评估、适当教育、最少限制环境、适当核查程序和家长参与等六条原则。核法案的实施,促进了美国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服务的完善。1976年美国有371万名残疾儿童接受了公费特殊教育,到1980年接受公费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人数上升到418万,1990年为481万,1998年增加到630万。

但是,1975年颁布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的全体残疾儿童只是指3~21岁的残疾儿童,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特殊教育服务仍然没有得到法律保障。直到1986年,美国国会对1975年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进行修正,通过了《99-457公法》,要求各州逐步建立全州范围的、综合的、多学科和多部门合作的早期干预计划,即“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the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with Disabilities),以满足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及其家庭的特殊需要。该法案颁布后,美国各州先后申请实施这一“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至1994年9月底。美国所有州都开始全面实施这一干预计划。

1990年,美国国会修订了《99-457公法》,颁布了《残疾个体教育法》,后来又对《残疾个体教育法》进行多次修正。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04年的《残疾个体教育法修正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hties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需要强调的是,所有修正案都保留了早期干预计划的条款,而且愈来愈重视加强这一条款。

二、早期干预计划的目的

《残疾个体教育法》清楚地阐述了早期干预计划的目的。早期干预计划的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通过早期干预来促进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发展,从而把他们发展滞后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2)努力改善早期干预的康复效果,把残疾婴幼儿进入学校后的特殊教育需要降到最低程度,从而降低社会和学校为学龄儿童支付的特殊教育开支。(3)尽可能提高残疾婴幼儿成年后独立生活的能力,把他们进入收容所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4)提高家庭满足残疾婴幼儿特殊需要的能力。

三、早期干预计划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提供者

《残疾个体教育法》规定,早期干预计划的服务对象包括以下三类0~3岁的婴幼儿(即月龄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1)通过适当的诊断程序和工具确诊的具有以下五种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婴幼儿及其家庭:(a)认知发展滞后;(b)生理发展滞后;(c)交流能力发展滞后;(d)社会发展或情绪发展滞后;(e)适应能力发展滞后。(2)通过适当的诊断程序和工具确诊的具有可能导致发展滞后的生理或心理症状的婴幼儿及其家庭。(3)高危(at risk)儿童,即那些被诊断为具有可能导致发展滞后的生理或心理问题的婴幼儿,如出生时体重过低等。各州有权自行决定是否为高危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残疾个体教育法》还规定,一旦确定某个3岁以下婴幼儿需要接受早期干预,专家小组就要在家长的参与下为该婴幼儿制订一份书面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然后根据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提供相应的服务。

早期干预服务主要包括家长培训、家长咨询、婴幼儿特殊教学、婴幼儿言语和语言训练以及各种婴幼儿生理、心理康复治疗等内容。从已有资料来看,最常见的早期干预服务是婴幼儿特殊教学和言语训练,听觉矫治则比较少见。

早期干预服务必须由包括特殊教育教师、言语训练师、生理治疗师、心理学家、护士、营养师、动作训练师等在内的专业人员提供。

四、早期干预计划的经费

“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免费性,因此该计划必须有相应的政府拨款作为经费支持。近20年来,美国联邦政府不断加大对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早期干预计划的财政支持力度。2005年联邦政府拨款已增至4.4亿多美元,与1987年的5000万美元相比,增长了8倍(见表1)。但是,相对于全国20多万名需要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来说,联邦政府的拨款还是有限的,平均每个婴幼儿每年只能获得不足2000美元的财政支持,难以满足早期干预计划的实际开支需要。例如,美国教育部最近组织了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在早期干预计划中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平均花费为每人每月916美元。也就是说,在早期干预计划中每个婴幼儿每年平均需要花费约11000美元。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只能承担30%左右的早期干预计划费用,各州和地方政府才是早期干预计划费用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70%左右的实际开支。

五、接受早期干预的人数

早期干预计划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的普及性,这主要反映在参与人数上。从表2可见,1987年以来,美国接受早期干预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人数持续上升,1987年时还不足3万名,1994年猛增到16万多名,1999年突破了20万名,2003年已有近27万名,占3岁以下婴幼儿总数的2.2%。根据美国教育部有关专家的分析,接受早期干预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人数不断上升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和家长对早期干预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其次是各州早期鉴别的相关制度越来越完善。

另外,由于许多残疾是在婴幼儿的生长过程中逐步表现出来的,如言语发展滞后要到1~2岁时才能被鉴别出来,因此,年龄越小,被鉴别为患

有残疾的比率就越低。美国也不例外。例如,2003年美国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人数分别是:小于12个月龄的为37122名,大于等于12个月龄但小于24个月龄的为83666名,大于等于24个月龄但小于36个月龄的为145840名,分别占相应年龄段全国总人口数的1.0%、2.1%和3.6%。1987年,我国对残疾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在3岁以下婴幼儿被调查群体中,残疾婴幼儿占1.41%。2001年,我国又对0~6岁婴幼儿群体的残疾儿童状况进行了全国性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小于12个月龄、大于等于12个月龄但小于24个月龄、大于等于24个月龄但小于36个月龄的婴幼儿群体中,残疾婴幼儿分别占0.75%、1.04%和1.27%。虽然美国和我国对残疾和发展滞后的定义存在一些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双方对智力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和情绪障碍等类残疾的定义都比较接近。所以,参照我国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断言,美国绝大多数被确认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都接受了完全免费的早期干预服务。换言之,美国已经普及了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免费早期干预服务。

六、实施早期干预的环境

早期干预计划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日益重视和强调全纳教育。根据美国教育部的分类,实施早期干预服务的环境有七类:(1)残疾婴幼儿家里。(2)专为残疾婴幼儿设计的项目环境。(3)残疾婴幼儿服务机构。(4)为正常婴幼儿设计的项目环境。(5)医院住院部。(6)婴幼儿住宿机构。(7)其他环境。其中前三类是最主要的实施早期干预服务的环境。目前90%以上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是在前三类环境中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见图1)。

从全纳教育的理念出发,《残疾个体教育法》特别强调应当尽最大可能在自然环境下,尤其是在残疾婴幼儿家里为其提供早期干预服务。如图1所示,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在家里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人数比率1990年是41%,1997年上升到59%,2002年已达80%。与此相对应。在残疾婴幼儿服务机构等环境中接受早期干预服务的残疾婴幼儿人数则逐年大幅度下降。

七、早期干预的效果

许多研究表明,早期干预的效果是积极的。例如,研究人员对参加早期干预项目的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交流能力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开始接受早期干预时,只有19%的残疾婴幼儿与人交流情况良好,26%的残疾婴幼儿与人交流情况基本良好;在经过大约两年的早期干预之后。能与人良好交流的残疾婴幼儿的比率提高到了42%,基本良好的比率也提高到了36%。另外,59%的残疾婴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再如,美国教育部最近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请家长评价早期干预对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及其家庭的影响。结果表明,76%的家长认为早期干预对他们的孩子帮助很大,另有20%的家长认为对孩子有帮助,只有4%的家长认为没有什么效果。早期千预对残疾婴幼儿家庭的影响也是十分积极的:59%的家长表示早期干预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另有23%的家长表示早期干预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同时,85%的家长报告说他们学会了如何关注孩子的基本需要,64%的家长报告说他们学会了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和发展。总之,早期干预的效果是积极的,不仅有益于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的发展,也有益于残疾婴幼儿家庭的发展,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颇有助益。

八、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1986年以来,美国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为所有0~3岁残疾婴幼儿提供早期干预服务,并且由政府承担全部费用。我们知道,美国正常儿童的学前保育和教育主要是父母的职责,由家庭负担约60%的保育和教育费用。相比之下,可见美国政府对残疾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高度重视。美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出于人文关怀,同时也是为了减轻社会的长远负担,具有社会投资的性质。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美国“残疾婴儿和学步儿早期干预计划”迅速普及,几乎所有被确诊的残疾婴幼儿都得到了早期干预服务,早期干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