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育生物学的应用

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1

医学物理作为一种独立、创新的教育机制,在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目前,我国医学物理学界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有着较为科学化的创新机制,所以,应该逐渐优化传统的教育机制,为医学物理教育理念的建立树立正确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医学物理;教育创新;应用实践

医学物理教学是现代化医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阶段医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物理学专业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发展,其教学模式的构建出现了很多制约性发展因素。因此,在我国医学物理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创新性的发展机制,通过对医学物理专业中设备系统的优化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医学物理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含义,为医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我国医学物理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医学物理学教育机制的建立是将物理学的原理及方法应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及诊断之中,其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随着我国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以及医学影像理念的发展,面临着很多放射治疗以及医学物理成像等因素,因此,在医学物理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对医学教育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制定科学化的教育实施方案,为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充分性的保证。与此同时,应在物理学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熟悉掌握剖析学、生理学以及遗传学等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为实现医院联合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保证。在现阶段医学物理工程监理的过程中,通过人才的培养可以为医院提供更多专业性人才,更能为医学物理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2医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实践探究

2.1STS医学物理教育的思想实施

在现阶段医学物理教育事业的建立及发展过程中,应该系统的引入STS教育机制。STS是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英文缩写,它将教育思想与科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转换,将其应用在医疗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开放性、人文性以及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在现代化教育技术STS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PPT课件教学体系,很多医学院校在医学物理教育的过程中,要精心选择适合的教学课件以及视频资料,完善物理知识教育体系,为创新教育理念的建立提供充分保证。课程体系实施中要充分展现物理学以及医疗教育的关联性,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原理的基础上实现医学实践技术的优化。例如,在物理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在讲解“液体表面现象”的过程中,添加了“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课程内容详细的介绍了肺泡中表面活性物质,并讨论了肺泡表面液体对人类呼吸的重要作用,在讲述的过程中要系统了解共振吸脂仪的工作原理,寻找适合性的人群等,从而在医疗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其潜在的物理价值。

2.2建立科学化的物理学教育体系

为了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医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建立医学物理学的教育体系,根据物理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机制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同时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机制,为教育体制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物理学教育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肿瘤放射治疗的人才培训计划,院校可以与有条件的医院联系,为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化的依据。与此同时,在临床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确定并培养医学物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体系,实现特色化的教育机制。同时,也应该确立正确的思维体系,实现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医用物理学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实现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但是在传统教育机制中,医学物理过于注重物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忽视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技术与物理课程之间的系统管理,对现代化物理医学的发展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而且,传统教学中由于物理医学教育的单一性,医学专业的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会失去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在现阶段医学物理学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院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将物理学与医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课程内容的优化提供有效依据。通过物理学社会价值的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医学物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体系的优化应用,为教育机制的优化分析奠定良好基础。

2.3实现医学物理教学的在职培训

在我国现阶段医学物理学教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全国的放疗医师与医学物理人员的比例为5:1,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放疗医师与医学物理的人员比例为2:1,这就意味着我国医学影像以及核医学方面存在着医学物理人员严重不足的现象,制约了临床医生之间的合作及发展,而且,在以往医疗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很多医学物理专业的在职人员,由于职、权、利不明等现象的出现,会被很多外国医疗社会的公司聘用而离开企业,对医疗事业的运行及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医学物理教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该逐渐优化在职人员培训机制,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科学化的依据。在我国医学物理学教育体系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在一些医院中从事放射医疗工作的专业物理人员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人员,由于专业技能的缺乏造成了人才的缺失。所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构建在职培训机制,向学生介绍临床应用的新型设备、新技术以及新理念,通过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强化临床放疗工作诺的专业性,逐渐缩小我国医疗事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应该建立继续教育的在职培训模式,提升医学院校中物理教师的专业性,为人才的培养及物理专业人才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医学物理专业建立及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学位的教育现状及发展应该得到系统性的优化。目前大型的医疗企业需人员上岗持证,应该适时推进并完善医学物理师的培训,强化继续教育工作的完善及发展,推进并完善医学物理师的培训。与此同时,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界定相关职责,从而在根本意义上保证我国医学物理专业队伍的建立及稳定性的运行,使我国医学物理教育以及医学物理职业资格的相互促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韩永平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曾召利,屈学民,文峻.军医大学医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03).

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2

关键词:高职;物理教学;STS教育;应用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5-10-0066

一、概述

1.STS教育的内涵。STS即为“科学”“技术”“社会”的英文缩写,主张将科学教育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连接起来,并综合考虑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对未来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发展做出决策,其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STS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价值的能力为主,并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决策,将科学技术有效应用到社会发展中。

2.STS教育的特征。STS教育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其主要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倡导素质教育,强调高职学生个体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关系,并面向未来,致力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高职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实施STS教育工作中,正确的选择物理教学内容,确保其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匹配。

2.开放性原则。在高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合理把握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注重教育模式的开放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前沿科学开放。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确保其与社会工业科学的一致性,以促进我国工业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2)社会、生活开放。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师应深入分析物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针对现有理论进行研究,并举一反三。将理论融入实践,培养高职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

3.时效性原则。教师选择的物理教学内容应与当前的科学技术、社会发展趋势相符合,并将社会新动态、新走向有效融入物理教学中。

4.主体性原则。高职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应用,应充分确保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牢记知识点。

5.综合性原则。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社会发展而服务的,而工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由此可知,科技与社会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高职物理教师将社会与科学有效衔接起来,重视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设立融合、交叉或广域课程。

三、高职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应用方法

1.将STS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融合。高职学生所学习的大部分专业课程都与物理学密切相关,教师应当掌握物理学与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然后将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物理问题作为实际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还能有效增强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进行STS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物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STS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2.将STS教育与科学前沿相融合。物理教师应当掌握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侧重于与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科学知识的介绍,并且高度重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科学前沿,让学生掌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物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就。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超导体的获得与应用,或者激光全息摄影、防伪技术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课堂的时代气息。高职物理教师可采用专题教学的方法,在教学内容中加强科学学科的思维方法、社会与科学相互联系的内容,并根据专题的不同,设计不同深度的探究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科学认知结构,并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且,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技术,包括工业技术、农业技术与医学技术等。例如,在讲授“热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低温的获得方式,以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或者在讲授“电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工厂的供电设备情况,以及家用电路的改进设计、电磁场对农作物的影响等。

3.将重大社会问题与实践活动相融合。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将社会问题与物理知识相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笔者曾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在家庭居住社区进行调查,了解社区环境的主要噪声来源,或者调查电磁污染情况、光污染情况等,然后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自己作一份调查报告,介绍造成社区环境污染的主要物理原因,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生活的同时,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实践、分析综合、交流合作等各种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作用与知识的价值。综上所述,STS教育将社会的发展与物理教学衔接起来,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在高职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理应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以充分发挥高职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和各项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笔者希望更多专业人士投身到该项研究中,针对文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指正建议,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加华.高职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

[2]乔红丽.基于STS教育的高职物理教学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

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3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物理科学方法的定义

根据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学者普遍认为物理科学方法作为人们在学习或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搜集材料、设计操作方案、数据分析、做出解释认证等所遵循的有效途径和常用的手段,实际上是物理思维方法和行为方法,其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物理思想,养成并提高物理科学品质。

(二)科学方法教育的定义

多年来,许多学者对科学方法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但是对其定义的界定却并不统一。近年来随着学者对如何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相关课题研究的越来越深入,科学方法教育的内涵也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通过对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了解,笔者认为科学方法教育就是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以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论为基础,以自然科学方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任课教师在教材的研究、处理,教学方案的设计、选择过程中,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进行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科学方法教育能够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与真实价值,有效增强中职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因此,科学方法教育就是关于自然科学研究和认知方法的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一般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定义

通过对该领域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是指中职学校的相关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利用正确有效的科学方法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积极利用物理科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对其渗透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二、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科学的教育方法在中职物理新课改的教学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社会的发展和各行业的需求,需要中职物理教师克服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育方式。但许多教师还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教,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渗透,且现在中职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层次、身体心理发展因素已有很大变化。因此,在现阶段中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将教材、教学方法与授课对象更好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课程教学,仍然是中职物理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从事任何一样工作,都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特别是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育造人类灵魂,更需要有明确的方法作指导。由于新课改工作刚刚开始,许多任课教师对新课改工作中的指导思想、科学教育方式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透彻,还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认识科学合理的教学教育方式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中职物理的教学工作中,要深入研究并不断创新利用科学的教学思想,明确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解与学习,从而确保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整体思维方式。

(二)教师对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不明确

且采取的教学手段主要为灌输式,渗透方法、技巧过于机械、单一且不能持之以恒。在中职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运用鼓励学生自我创新的探索性学习,还是传统的接受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很好地开展科学方法教育渗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结合科学方法教育,能够不断增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进行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与知识相伴生,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只有通过一些相关的应用实例的讲解、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才能够使广大中职学生受到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熏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科学的教育方式,从中体会到使用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简洁和快捷性,为自己以后在学习、成长中更好地利用科学方法教育方式提供支持。

(三)有些教师理论知识基础薄弱

不能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因材施教,且渗透方法式过于随意。目前,还有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认知水平教授现在的中职学生绰绰有余,不想再“充电”,进行知识的补充和结构的更新,导致许多教师不能有意识地分析、理解教材,归纳总结出好的物理方法并教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只能照本宣科地讲授课本上的物理概念、规律,而不能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法加以引导,有目的地在培养正确的科学方法教育上下工夫。“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是强调教育的任务是“传道”,而“道”正是指方法。还有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引导过程中,没有深入分析,充分挖掘出其中的科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再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从而导致科学方法教育很难得到真正的实施,往往有很多的偶然性和随意性。

三、中职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渗透技巧和途径

(一)通过新课改和业务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的科学方法教育理论知识及专业实践水平

在中职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是新课改的主体,但是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有相当长的时间,已经根深蒂固,大部分中职物理教师无法很快地适应现阶段的课改工作。所以针对中职物理任课教师综合素质整体较低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对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不断提高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素养。只有相关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够确保中职物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职能部门应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选拔一些在新课改工作中表现相对比较突出的中职物理教师与综合素质低的任课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指导,以点带面,从而能够带动广大教师新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物理教师科学方法教育的能力。在中职物理新课改的过程中,大力鼓励物理教师积极推广科学方法教育是为了能够更加突出现代教育的目的,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培养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使学生从容地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手段,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教育渗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并能够灵活安排和运用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如逻辑推理法、实验观察法等,并加以正确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能力。任课教师不能够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依赖教材,按部就班,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并结合所在学校实际的教学条件与所学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积累和经验总结,形成自己一套独特有效的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思路和理论体系,才能够在物理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指导培养中职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物理科学方法研究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认识和接受利用科学的方法,并去解决中职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三)明确教案设计中科学方法教育手段、目标,有针对性进行科学方法渗透

中职物理的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案的制订中明确教学目的,设计有效的渗透途径,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方式,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和理解同一个问题,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不断地拓展训练、不断地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地训练每一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学生才能将在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很好地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快速提高应对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使自身的综合科学素养和心理素质得到协调合理的高质量的发展,进而掌握发现真理、探求新知识的科学方法技巧,使自己生走上社会后能很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通过物理知识的归纳、复习,总结科学方法,达到渗透科学方法的目的

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hina's logistics market is huge, and is still in rapid growth. The huge market promotes the logistics demand for logistics personn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ottleneck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log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Shanghai, Jiangsu and other places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t also puts forward training way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untry's demand of higher vocational applied logistics talents.

关键词: 物流人才;衔接教育;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logistics personnel;link up education;training mod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247-02

1 物流人才培养对应的教育层次

当前物流人才的需求一般包括4个层次(表1)。

2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人才缺口很大。我国物流市场庞大,并且仍在快速增长中,物流市场的庞大促进了物流人才的需求。据相关部门预测,截止2012年我国高级物流人才每年需求3万-4万。中国的物流市场人才缺口为6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为40万左右。

另一方面,我国物流职业岗位所需求的人才主要是高级研究开发人才和中高级应用操作人才。因此我国初级的物流作业执行人员相对过剩。因此,我国物流人才需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初级物流人才相对过剩而中高级物流人才缺乏的人才培养失衡问题。

3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目标定位

3.1 中职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在生产、服务等一线工作中进行操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3.2 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为了保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高职高专教育与本科教育就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实现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专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物流设施设备,培养能够操作现代物流办公软件的物流人员。

3.3 应用本科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本科生教育主要是以培养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为核心,培养中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为方向。使培养的人才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协调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战略决策能力。

3.4 研究生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研究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解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突发事件问题的能力。

4 江苏、上海发达地区在职业教育中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4.1 江苏中职和高职教育将直接衔接本科 读完中职,只要参加对口本科院校的考试,就能直接入读本科。江苏2012年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设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职业教育模式。在5个开始试点的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及南通,共有71个项目包括在内。本科院校将教学要求渗透到中职或高职院校,学生升学只需要通过衔接院校的选拔,不必参加全省统一考试。此次试点主要是为了培养职业技能型的本科人才。

为形成中职、高职、本科三阶段的一体化教育体系,试点共设计了3个大类的衔接学制:中职与高职“3+2”或“3+3”分段培养学制,即中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通过注册入学方式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习2年或3年,获得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学制,即中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进入本科教育学习4年,获得本科教育学历;高职与普通本科“3+2”或“5+2”分段培养,即高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5年制高职学习5年),进入本科教育学习2年,获得本科教育学历。

4.2 上海2012年下半年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 2012年上海市通过中高职贯通教育模式招生录取学生近1400名。另外上海市还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高职和应用本科的衔接试点。在2012年参与上海市中高职贯通招生学生增至30多所学校,涉及到18个专业,招收学生增至近1400名。而在2010年,上海市第一次推出中高职贯通培养,连续三年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从2011年开始,在招生方式上增加了面试环节,面试合格后,考生可填报中高职贯通志愿。

学校在进行学生录取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这样被录取的学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才能够顺利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等到成绩合格的时候,才能获得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相关毕业正式。

2013下半年,上海市探索高职和应用本科的衔接试点工作,促进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有效衔接。

5 中高职-应用本科衔接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从以上的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中高职、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中高职、应用本科的衔接发展绝不是中职与高职与应用本科几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而是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适配。

借鉴发达国家中高职、应用本科衔接模式成功的经验,在结合我国中高职衔接段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①建立一套属于自己职教特点的中高职、应用本科的入学制度,逐年推进“宽进严出”的管理模式。实行中期择优录取的方法,为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形成我国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学衔接的“立交桥”。②为了保证中高职、应用本科衔接的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放宽职业教育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学生能够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业,这样能够实现中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③完善物流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就需要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体系,完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三个层次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提高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④完善中高职、应用本科“直通车”,以此打开我国物流人才发展需求的制约。

因为我国的物流业还处于尚未完善的阶段,因此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够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培养新型人才,以缓解物流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6 结束语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衔接,都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为了完善中高职院校、应用本科等衔接的教学管理机制,就需要推进职业教育的终身制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春秀,李蜀湘,涂岭.我国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学院,2010,10(3).

[2]王佑华.中物在线《我国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调查报告》[A].2006-07-09.

[3]王素娟,刘蓉.金陵晚报[N].2012年6月9日.

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5

一、物理教学实施STS教育的必要性

STS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S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科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一门新兴的教育科学,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观、科学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强调了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实质是在物理教学中将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初步认识到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于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即STS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不足,使物理教学始终处于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动态发展体系之中,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渗透到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二、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

物理课堂是物理教学进行STS教育的主要基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STS教育因素,把握好物理教材内容和STS教育的结合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使STS教育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如教学《水循环》一节,教师就可在以下几个环节中渗透STS教育:(1)认识水的循环。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水循环示意图,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云、雨、雾、露、雪、霜等现象进行讨论探究,利用实验演示雨的形成过程,共同探究其科学原理和吸、放热规律,然后利用所学知识探究人工降雨的物理方法。从而感受物理与生活、科技的密切关系。(2)珍贵的水资源。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水资源的作用认识较肤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让学生网上搜集或社会调查、教师利用多媒体提供有关资料等,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作用、现状,如黄河的源头、天山天池、湿地、大海、葛洲坝水电站、长江三峡工程、罗布泊、赤潮、蓝藻,等等。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水资源的分布、作用,以及污染的现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资源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认识到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过度开采将导致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污染将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等。在认识水资源形状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究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的污染和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的责任在于人类自己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3)保护水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搜集生活中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的现象,然后讨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度介绍海水淡化技术的物理原理和污水净化技术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外设计节水或净水的小发明。在这几个教学环节中有机渗透STS教育,使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开展多样的STS教育活动

1.专题性研究

STS教育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注重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在开展STS教育活动时,对于一些信息量大、专题性强的内容要结合教材,以专题活动课形式进行STS教育,如学习热学时,可以开展“厨房里的热学”专题活动;学习声学时,可以开展“城镇的噪声污染现状及对策”专题活动;学习力学时,可以开展“摩擦力的利与弊”专题活动;学习光学时,可以开展“光污染的原因及对策”专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解答物理现象题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能自觉地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科学技术、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

2.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测定太阳的直径、安装照明电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讨红外线的作用、探究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等。

3.科普讲座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使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如核能的和平利用、超导的获得和应用、超低温的获得及在医学中的应用、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制冷冰箱新科技、磁悬浮列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及相应对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纳米技术、太阳能的综合利用、防伪技术,等等。

4.知识竞赛

开展一定主题的知识竞赛,既可以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又能使知识灵活化,使学生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根据所学的知识可举办一系列竞赛,例如生活中的大气压、厨房里的热学、生活中的用电知识、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噪声的污染和利用、惯性与交通安全、环境污染与保护等。

5.小制作、小发明

发育生物学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校;物理教学;应用

当今世界,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大爆炸,现代的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体校的物理教学也同样将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了起来。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物理教学变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将现实世界和物理的相关课程内容完美的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更加深入的理解我们的现实世界,同时学生也更加熟悉信息化环境,激发学生对于物理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将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体校中,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体育训练,这就决定了相应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时间的减少,意味着学生对于文化课的掌握往往是不够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了以下研究。

一、体校物理教学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善,不断的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端型人才。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体育生已经不能仅仅靠着体育训练来满足要求,这样的人才已经逐渐落伍,同时,对于文化素养的要求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体校的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开来。而体校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其背景如下。

1.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正朝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成为信息化时代的核心,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信息化发展的脚步,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技术的教学刻不容缓,相关的信息化教育要及时普及,同时加强信息化技术与文化课程的融合。拓宽学生的信息化技术的来源渠道,教学类型的适时转变,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物理学科教学的需要。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物理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恨大的促进作用。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物理知识普遍可见,同时它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探索大自然的美妙和奥秘,离不开物理知识的指导。一些自然现象的探索,物理的研究方法是对其有着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作风,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3.培养现代体育人才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更是大放光彩。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体育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体育这一方面。现代体育的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对于体育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比较落后,体育文化教学也跟不上要求。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与运动员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在这一方方面也逐渐意识到了文化教学对于体校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4.目前体校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校全称为体育运动学校,是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的基地。同时,体校也担任着对于体育人才进行基础文化教育的重任。许多学校只是注重训练,却是忽略了对于学生的文化教育。这样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体校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学习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程度,有着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我国的体育运动员中,真正的成为优秀运动员的人微乎其微,而就算是优秀运动员,其体育生涯也是很短暂的,在其退役后若是文化知识过于匮乏,其生存能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体校的教学方式必须做出改变。目前,根据体校物理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在体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学习平台。在互联网上,学生多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能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学习平台,在给学生带去学习资源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方式的转变方法。运用互联网,合理的利用所获的信息和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网络资源同时包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体校的物理教学中可以尝试着从这一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

2.运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包括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机会,能够协调好体育和物理之间的关系,成为其重要的链接纽带。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引起学生对于物理探索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容易掌握物理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工具,通过多媒体,能够让人们掌握更多的信息。

3.借助数字化实验。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引进,对于物理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实验系统的方便、精确等优势,给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传统实验技术系统的弊端也得到了解决,比如实验的繁琐、实验的误差等。数字化实验系统比起传统的实验系统来,具有准确和实验时间较短的优势。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克服文化知识过于薄弱这一弱点。数字化实验效率很高,操作简便,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手段。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体校的物理教学中应该给予适当的改革,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体育生的文化科知识同样要引起重视,努力提高其文化素养,为国家为社会输送高端体育人才。信息技术在体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可忽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物理教学的展开,同时对于学生来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晶.信息技术在体校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物理通报,2011(12);102-103

[2] 董雷雷.浅谈对体校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J].科学时代,2015(1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