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范例6篇

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财务报告重述 财务报表质量 案例研究

一、引言

作为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宏观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难题之一。在任何国家的经济运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存在着通货膨胀现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了六次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其中前三次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后三次发生在沪深证券交易市场建立以后,最近一次是从2007年开始(程文卫,2009),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7年到2011年的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数据(具体数据略,编者注)来看,从2007年开始,我国物价水平逐渐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2011年7月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升达6.5%。

宏观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界定有多种不同观点。如果通过作为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的CPI来界定,一般认为,当一个经济的CPI的涨幅范围在3%~5%,则界定为该经济体出现通货膨胀,而当其CPI>5%的增幅时,即可界定为该经济体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据此标准可知,我国CPI已开始超出5%警戒线,我国面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任聪聪,2012)。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持续上涨的物价使居民生活、企业乃至整个经济体各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考验,但相对于居民因上涨的商品价格而感受到的生活中的各种困扰,通货膨胀对企业层面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重。其中,面对CPI和PPI的不断增长,中游企业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它们一方面要承受上游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同时,又无法顺利将这种压力转移至下游企业。中游制造业在成本和需求的双重挤压下,业绩会明显下滑,汽车、房地产、钢铁、交通运输、木材、纺织等中下游投资品制造业,正承受通货膨胀压力,行业表现非常低迷(程文卫,2009)。而现有的财务报表是基于历史成本计量原则编制而成,不能真实反映通货膨胀下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更增加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有用性。因此,很有必要通过调整名义财务报表来量化分析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全球性的高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才进入了财务会计研究领域。国外早期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着重探讨通货膨胀会计而未能关注到通货膨胀本身所带来的影响,直到70年代后期这一局限方有所突破。

高通货膨胀率时期,美国SEC曾颁布会计准则,要求采用重置成本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一系列论文研究了这些准则的经济后果。最先,国外学者尝试通过采用通货膨胀会计模式调整整个财务报表来分析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的影响。L.Shashua and Y.Goldsehmidt(1976)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企业的资产价值和权益价值都会遭到低估,为了使企业的报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设计了一套将资产价格增长和投资增长相结合的方法来反映企业当前资产的真实价值。Frederick E.Webster,Jr.James A,Largay,Ⅲ和Clyde P.Stickney(1980)分别用几种不同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对一个原始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了通货膨胀调整,调整后的结果表明,在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后,企业的资产总额和净利润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若是基于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企业的营销决策、业绩评价结果等都将发生改变。Davis&Rivera(2000)在美国上市的墨西哥公司为样本(墨西哥使用通货膨胀会计),结果证明通货膨胀调整的财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些学者都认为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报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格和收益,但是他们却没有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不同资产类别的影响,以及这些不同的影响是如何扭曲企业的收益计量。

后来的学者为了更真实反映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将财务报表划分成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来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不同项目的影响。Gordon(2001)在研究中区分了一般物价变化和特定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的变化,并证明两者相对于历史成本都具有增量的解释力。Mariana Man和Raluca ElisabetaFelea(2007)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提出采用不同的物价指数和计量方法对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进行重新调整,并通过案例对调整的程序进行了说明。而Yaniv Konchitchki(2011)在区分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基础上,则认为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并不随物价波动而变化,报表中的账面价值就是它们在报告期的真实价值,而非货币性资产价值却会随物价的波动而变化,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账面价值已无法代表它们在报告日的真实价值,因而,只需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调整。同时,在进一步对美国上市公司1984-2008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了通货膨胀调整后,Yaniv Konchitchki实证检验发现,即使是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美国,通货膨胀也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调整前的报告盈余与调整后的报告盈余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的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质量影响的研究,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且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研究主要围绕通货膨胀会计理论展开。徐兴恩(1987)、潘晓江(1990)等对国外通货膨胀会计进行了介绍。曲晓辉(1989)、周守华(1990)、葛家澍(1991)等进一步研究分析了西方通货膨胀会计理论。杨纪琬(1993)、刘兴云(1996)等则进一步对通货膨胀会计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而后学者转向研究不同通货会计模式特点,并探讨了我国应该采用何种通货会计模式。娄尔行、张为国(1991)提出在我国推行以构建特种物价指数调整为基础的重置成本会计模式。王化成(1995)建议应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这种观点得到了此后大多数学者的赞成(刘国武等,2001;曾莹,2004;张鲁巍,2008;孙慧,2008)。这种思想理论上看来很完美,但是实务操作起来过于复杂,而且不同行业缺乏可比性,将更不利于一般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单荣兰(2009)研究总结出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有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三种,其中前两种方法在西方主要国家推行并实践,成为公认的应对通货膨胀的会计模式,其认为相对于现实成本会计模式,一般物价变动会计提供的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中资产规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数据更符合通货膨胀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情况,而且增强了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张培莉(2010)根据对这三种模式的比较,以及我国物价变动的实际情况,认为一般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是较现实的基本选择,在实践中相对较易推行。

这些研究奠定了研究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质量影响的理论基础。但是,国内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国内大部分关于通货膨胀对财务信息的影响的研究,只是静态地描述财务报告整体或者是单个科目所受到的影响,并且仍是粗略的理论推断,通货膨胀对复杂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等问题都缺乏实证的支撑。此外,国内研究虽涉及通货膨胀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研究,但大部分着眼于宏观层面来分析,并未从微观角度,即财务报表上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某个行业的影响情况。现实中,由于行业特性与发展状况不同,通货膨胀对各行业影响也不同。其中,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制造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影响。但已有的研究大多数是从宏观的角度上来分析,很少从微观角度具体分析通货膨胀对其财务报告质量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在整个制造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汽车行业,它是一个前后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它的稳定、持续发展对一国经济增长所发挥的带动作用相当大。目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也是我国汽车制造业巨头,因此,本文选取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作为财务报表重述对象,按照物价变动会计模式中的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进行重述,并将重述前后的财务报告进行对比分析,来具体阐述通货膨胀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三、财务报表重述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是在重组后的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基础上,以上海汽车齿轮总厂的资产为主体,采用社会募集方式,于1997年11月经批准设立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9月28日正式变更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2012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449万辆,同比增长12%,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并以上一年度672.54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八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130位,比2011年上升了21位。

(一)财务报表调整步骤

按照物价变动会计模式中的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对财务报表进行重述。

第一,应划分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以货币形式直接反映的,或是其金额固定不变的,并不因出现通货膨胀而发生金额变动的资产及负债项目,而非货币性项目,是指其金额会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或下降而提高或降低的资产或负债项目。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性项目不能保持其原来的购买力,会产生购买力损益(任聪聪,2012),但是它们的名义货币价值并不会发生变化,期末货币性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就是它当前的真实价值,而期末货币性负债反映的就是企业当前承担的现时义务,所以在按照一般物价水平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时,不需调整货币性项目,因为它们已经是以当前的货币进行反映了的。在通货膨胀环境下,非货币性项目的金额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提高,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而降低,因此,尽管它们不会发生购买力损益,却会产生持有损益,则在按照一般物价水平对财务报表进行重述的时候,需要调整非货币性项目。上汽集团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中非货币性项目有:预付账款、存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其他非流动资产、预收账款、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其他的则属于货币性项目。利润表中的项目皆为非货币性项目。

第二,将名义货币换算为等值货币,主要是用一般物价指数调整传统财务报表各项目金额。为了使会计数据更加有可比性,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通常将不等量购买力的货币单位,通过一般物价指数换算为等量购买力的货币单位。具体来说,可以以期初货币作为等值货币,将各项目账面价值换算到期初,也可以以期末货币作为等值货币,将各项目账面价值调整到期末。调整的物价指数也可以细分为期初物价指数、期末物价指数、期间平均物价指数和时点物价指数。本文则选取后一种,以期末货币作为等值货币。

换算后金额=各项目账面价值×期末一般物价指数÷基期一般物价指数

留存收益=调整后资产总额一调整后负债总额一调整后除留存收益外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第三,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货币性项目在通货膨胀下,虽然名义价值并未发生变化,但是其实际购买力发生了变化,这就产生了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

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期末实际持有的货币性项目净额一期末应该持有的货币性净额

其中,期末实际持有的货币性项目净额是指等值货币单位计算的、各货币性资产项目与货币性债务项目的差额。

期末应该持有的货币性项目净额=期初货币性项目净额×(期末一般物价指数÷基期一般物价指数)+期间货币项目增加额×(期末一般物价指数÷基期一般物价指数)-期间货币性项目减少额×(期末一般物价指数÷基期一般物价指数)

第四,编制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报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报表,在物价持续剧烈变动时期,以历史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作为计价基准,以期末名义货币为等值货币计价,由此编制而成的,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货币性购买力损益表。

(二)调整假设、调整项目及调整公式

1.调整假设。由于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从2007年正式开始实施,因此,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性与一致性,上汽集团资产负债表所涉及的调整数据从2007年开始,并以2007年年初账面价值作为基期数据。由于各期会计报表均未披露详细的发生时间,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对上汽集团的非货币性项目分类作出如下假设:

(1)假定各期发生时间均为各年度中期,调整时采用相应会计年度中期CPI作为相应的调整比率的非货币性项目有:预付账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以及其他流动资产、资本公积、营业外收入以及营业外支出。其中,根据上汽集团财务报表披露,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并按照与房屋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一致的政策进行折旧或摊销,因此,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与固定资产的调整比率相同。

(2)假设均在各期陆续均匀发生,调整时采用的相应会计年度的年度CPI作为调整比率的非货币性项目有:存货、在建工程、预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所得税费用以及其他综合收益。其中,根据上汽公司各年会计报表披露,预收款项系在企业销售交易成立以前,预先收取的部分款项,但未详细披露预收款项具体发生的时间,鉴于销售交易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则假定在企业销售交易完成之前,预收款项时均匀在各期陆续地计入预收款项的。此外,根据2011年上汽集团财务报告披露,投资收益的内容包括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摊销、委托贷款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额资产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收益、其他,由于并未披露详细的确认时间,所以假定各项投资收益均匀地发生及确认。

(3)调整时,采用的相应会计年度期末的CPI作为调整比率的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盈余公积。其中,由于各期会计报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以期末公允价值计量,则调整时,采用的相应会计年度期末CPI作为调整比率。同时,由于该公司会计报表并未披露各期盈余公积的具体提取时间,所以为简化计算,假设各期盈余公积于年末提取。

2.特殊调整项目。上汽集团殊调整项目包括股本、营业成本与未分配利润三个项目。上汽集团公司成立后,股本及股权结构经历多次变更,这里为了充分说明通货膨胀对股本的影响,根据上汽集团2007年到2011年股本各期详细发生额及其期间的CPI来调整,具体到月度CPI。上汽集团的营业成本主要为主营业务、其他业务相关的产品成本,其2011年度营业成本主要为主营业务、其他业务相关的产品成本,营业成本调整如表1所示。

未分配利润则根据财务报表恒等式倒轧得出。

3.调整公式。资产负债表各非货币性项目调整后的金额=2007年年初账面价值×2011年期末一般物价指数÷2007年期末一般物价指数+∑(2007-2011年)各项目本期发生额×2011年期末一般物价指数÷相应一般物价指数

利润表各非货币性项目调整后的金额=2011年账面价值×2011年期末一般物价指数÷2011年相应一般物价指数

货币性项目购买力净收益(或净损失)=以原始成本计量的期末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调整后的期末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

4.编制按照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重述上汽集团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即按物价指数调整(计算表略,编者注)。

5.编制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表。期末货币性资产(或净负债)是根据期初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本期货币性资产与负债的增加或减少额计算而得到的,即期末货币性资产(或净负债)=期初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本期货币性净资产增加额一本期货币性净资产减少额,其中期初货币性净资产(或净负债)=期初货币性资产一期初货币性负债。

四、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重述后的上汽集团资产负债表,按照物价变动会计调整后的资产价值为12 131 647.83万元,明显高于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12 093 683.15万元,即通货膨胀导致传统会计方法计量下资产价值被低估约37 964.67万元,比率达到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的0.31%,这部分是通货膨胀对资产的累计影响数,它导致资产被低估,进而导致成本被低估,最终造成利润虚增。另一方面,从单一非货币性项目来看,通货膨胀既存在正的影响,也存在负的影响。计算后反映了各个非货币性资产项目中,通货膨胀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影响最大,导致其被低估约39 048.16万元,比率达到通货膨胀总体影响额的102.85%,其次是存货,其影响额约为5 823.63万元,比率占整体影响额的15.34%。

对于负债类非货币性项目,通货膨胀对预收账款的影响额约为2 700.03万元,其比例达到整体影响额的7.11%。对于权益类非货币性项目,通货膨胀对资本公积影响最大,其次是股本,影响额分别为19 280.15万元和12 830.86万元,比率为50.78%和33.80%。

通过重述后的上汽集团2011年利润表(计算表略,编者注)可以看到,在通货膨胀背景下,企业调整后真实的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由于2011年物价出现了先上涨后降低的趋势,则期末CPI(104.1)比全年CPI(105.4)要低,在此基础上按照一般物价水平来调整时,导致调整前的收入、成本等项目比调整后有所降低。尽管如此,重述后的净利润约为1 535 794.28万元,还是比重述前的净利润1 559 016.98万元少了约23 222.70万元,减少比率达1.49%,重述后的综合收益总额约为152 7731.64万元比重述前的净利润约少了15 103.26万元,减少比率达0.98%。这充分说明了通货膨胀会歪曲公司的真实利润,造成利润虚增的现象。调整后的利润表显示,不仅调整前的营业成本大于营业收入,调整后的营业成本也大于营业成本。在此,进一步来分析营业总成本与营业收入之间差额比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下表数据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平减规模效应后的上汽集团2007年到2011年度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与营业总成本(见表3)。

上图可以看出,营业总成本与营业收入之间差额比率与通货膨胀率大体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当通货膨胀上升时,成本收入差额比率随着上升,也就是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差额增大。这同样说明了通货膨胀会对利润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利润。此外,调整后的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表表明,上汽集团2011年度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收益是7 919.86万元,而这部分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下是无法被揭示出来的。

五、结论

通过对上汽集团财务报表的重述,实证分析表明通货膨胀会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存货等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被低估,而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的低估又会导致企业成本被低估,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被扭曲,财务报告的信息失真。一旦整个宏观经济持续保持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将持续地导致企业财务报告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基于这样不真实的财务报表信息,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从而更倾向于作出非理性的决策,这就有悖于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 会计模式 问题

一、通货膨胀会计的背景

通货膨胀会计是西方财务会计的一个新领域,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较深的历史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物价涨幅超常,工人大批量失业,货币贬值严重,国民收入超分配,并且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西方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或接近两位数,旨在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通货膨胀会计成为热门的话题。但从宏观角度来说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被打破,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调一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深刻化与复杂化的一种反映,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现如今,通货膨胀会计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仍是国际会计界研究的课题。

由于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会计带来的多种冲击和影响,致使传统的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暴露出许多弊端,在企业资产、负债和收益受物价变动影响的通货膨胀时期,仍然以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去编制会计报表,并不能实际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为了这一问题,各国针对消除通货膨胀以及如实反映通货膨胀影响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从而产生了通货膨胀会计。但当出现通货膨胀经济现象时,除了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措施,经济个体企业也必须依靠会计手段加以解决。

二、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分析

通货膨胀持续情况下,人们根据物价变动对财务会计数据的不同影响,探索出了通货膨胀会计的不变币值会计、现行成本会计、现行成本\不变币值模式三种模式,构成了通货膨胀会计的基本内容。

(一)不变币值会计模式

采用一般物价指数将代表不同时期购买力的历史币值调整为现行币值。在不变币值会计模式下,由于忽略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影响,因而使重编的不变币值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差别较大,容易导致误解。但其主要优点是:不改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不变动会计账簿的记录,按一般物价指数对历史成本会计报表的数字进行调整,简单易理解;选用的物价指数具有客观、可验证性,且该指数现行可用,不耽搁报表的公布时间。该同模式时增强了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将历史成本会计下不同时期的报表数据换算为现行币值后,消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而且增强了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同一时期会计报表的可比性。

(二)现行成本会计模式

现行成本计量单位是不变币值。现行成本会计的着眼点是企业所持有特定资产的价格变动。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的资产价值很少会与资产的现行成本一致;由一般物价水准调整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难免会与事实有所出入。它认为,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应以它的现行成本计价,以营业收入与所耗生产要素的现行成本相比较来确定利润。这种模式试图全面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现行成本会计主要优点是:增强了报表的可理解性;能够提供企业实际的经营利润;所有者权益较为真实;有利于揭示资本的消蚀情况。

(三)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

在现行成本会计模式下,由于忽略了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因而使得所揭示的物价变动的影响不够完全。为了全面反映物价变动的影响,人们创造出现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基本上保持了不变币值式和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的优点:能稳定会计的计量单位,更为有效地达到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目的,提供更为有效的会计资料;能够同时揭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提供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和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提供按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进行调整之前和之后的资产持有损益的资料和货币性项目净额上购买力损益。

三、通货膨胀会计问题及处理方法

总体而言,有如下两个有关通货膨胀会计的问题较难解决:通货膨胀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避免“双重计算”现象。

(一)通货膨胀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

不变币值会计成本下的财务会计,强调收入实现原则,对因通货膨胀而产生的利润或损失不加以反映和计量。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确实会产生部分利得或损失。一般来说,企业拥有的现金及其它固定金~的债权因货币贬值而受损失,而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和固定金额的债务因货币购买力下跌而获得利得。将国内和国外子公司的报表重述为它们特定的现行物价等值,会重述一个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把这个信息提供投资者,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公司将来可能分配股利的最大金额。在这种方法下,对所有公司经营成果的比较和评价将会比现在容易得多。

(二)避免双重计算

公司因为外国的通货膨胀而重述该国的财务报表时,需注意避免双重计算。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地通货膨胀直接影响折算过程中采用的汇率。为了避免折算中双重计算,折算中调整范围将随着汇率与特定国家通货膨胀率之间负相关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为了避免高估收益,对销售成本和折旧费用等进行通货膨胀调整,其目的在于从“报告收益”中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然而,由于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与该国货币价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汇率在连续两个财务报表期内发生变动,通常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这就在一家公司的报告成果中至少是部分地反映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即货币折算调整额)。为了避免对自身报告收益中包含的通货膨胀影响进行两次剔除,应该将已经包括在公司业绩中的折算损益,作为通货膨胀调整额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高才.通货膨胀的会计问题剖析和未来研究展望[J].会计研究,2014,(8).

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范文3

什么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呢?流行的意见包括“货币说”、“需求说”以及“成本说”,其中,尤其以货币主义领袖弗里德曼的货币说流传最广。本文将要提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试图证明,在建立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价格传递的周期性现象。

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简洁有力,让许多不求甚解的人获得批判央行的武器;不幸的是,这句引语省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修饰语――在《货币的祸害》一书中,弗里德曼的原话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历史上,恶性通货膨胀都导源于货币滥发,但在建立了防止财政透支的现代财政金融体系中,通胀不是央行的错。弄清这一点对于理解当前经济的运行方式至关重要。

有两类通货膨胀。一类是恶性通货膨胀,另一类是一般性通货膨胀。两类通胀的发生机制与环境完全不同,必须予以区分。

恶性通货膨胀唯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超发。这一点在经济学家中是共识,没有分歧。这类通货膨胀的根源,基本上都是由于货币滥发。在硬通货时代,政府滥发货币不太容易,弗里德曼写道:“多数早期的通货膨胀之所以没有成为恶性通货膨胀,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只要货币是由硬币组成(无论是黄金、白银、铜、铁或锡),通货膨胀的产生要不就是由于新发现了贵金属,要不就是技术创新降低了提炼金属的成本,要不就是降低了货币的成色――即用‘贱’金属替代了‘贵’金属。……在降低成色的条件下,不管金属有多贱,仍然要耗费某种东西进行生产,这一成本就是对货币数量的一个限制。”因此,在硬通货时代,恶性通货膨胀不太容易出现。但纸币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点。

在法币时代,当政府机构面临巨额财政赤字的时候,可以透支央行账户、直接命令央行印刷货币供财政部使用,支付各类支出,由此,导致每单位货币价值的摊薄。政府若不是透过收税或者发债来取得收入、而是直接印刷货币来使用,“纸币的数量可以按可忽略不计的成本无限增长”(弗里德曼语)。新创生的货币将直接进入流通,透过金融体系的放大效应,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螺旋般相互推升的效应,其结果,往往体现为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历史上,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前几年的津巴布韦等,都是这一机制的范例。

正是由于认识到滥发纸币的危害,“二战”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不仅是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同样如此。这种独立性表现在股权结构、治理形式、政治独立性、经济独立性等,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各国都规定了中央银行不得直接给政府透支发行货币。

这样的纪律一旦建立,通货膨胀得到立竿见影的遏制。以中国为例,在1995年中央银行法通过之前,屡有财政部透支中央银行事例发生。1982年至1995年通货膨胀均值高达10.5%。1995年之后,财政部不能透支央行账户,从1996年至2010年,通货膨胀均值快速降低到2.1%。

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在上世纪80、90年代曾经遭遇三位数恶性通货膨胀,也是受益于中央银行纪律的建立,它们的通货膨胀率大幅降低到个位数。

如果说纪律约束下的中央银行并非通货膨胀的根源,那么,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是什么关系呢?在非恶性通货膨胀环境中,很大程度上不是由货币供应量决定了通货膨胀,而是反过来,通货膨胀决定了货币供应量。这一观点虽然在现代经济学里貌似异端,却是古典经济学的经典结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1章、第3章明确指出:“流通手段的量,很简单的被商品价格所决定。所以不是货币流通量的增减引起价格涨落,而是由于价格涨落导致货币流通量的增减。”马克思称之为“最重要的经济法则之一,大概也是李嘉图之后英国经济学唯一的功绩”。虽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逻辑体系并不正确,关于货币的认识却显露了马克思作为一位杰出观察家的洞察力。如果说需要修正的话,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信贷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增减,而物价与货币供应量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经济运行整体逻辑中被同时决定。

也就是说,虽然央行可以决定基础货币量的数量,但基础货币量不等于货币供应总量,后者的变化是在金融银行体系满足经济体信贷请求的过程中决定的,因而是内生性的。因此,央行决定基础货币量,但难以外在地、唯一性地决定货币总量。这一点的理论分析稍复杂,此不赘。从数据角度讲,一个典型例子是,美联储在2008年之前的100多年时间中,发行了约8000亿美元的基础货币;而2009年、2010年短短两年时间,将其基础货币量扩大三倍至2.6万亿美元。即使如此,美国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幅度十分有限:两年时间仅仅增长了约7%。再以中国为例,至2009年,中国央行基础货币发行量为14.3万亿元,而流通中货币(用M2度量)却高达72.6万亿元。在基础货币之上的新增创造部分,非央行单方可控。同时,中国央行货币发行并非为财政部透支开支,主要体现为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91%),本质上是等价值的流动性置换,并没有摊薄单位货币价值。

按照理论模型分析,在一个建立了现代央行制度、财政赤字不能由央行印刷货币来支付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周期现象。为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做一些理论分析。

假设经济体中存在如下三个部门:消费品、投资品以及政府。其关系如图1所示:

假设各个部门中的工资收入在减去储蓄后,正好令消费品市场出清;各个部门的利润加上储蓄,正好令投资品市场出清。数学推导显示,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工薪增速与劳动生产率增速之比,政府赤字、贸易顺差以及外源融资。

从整体经济的角度而言,商品的主要成本是劳动者工薪成本。因此,决定消费物价长期(以及短期)增幅的主要因素,是工薪增速与劳动生产率之比。两个因素中,如果前者高,则商品价格更容易上升;而如果后者高,则单位产品中包含的劳动力成本下降,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1995年之后,中国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大约为2.1%),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在于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扬抵消了劳动成本的上扬。

投资与盈利之差可以视为内源性融资不足以支撑的投资数量,暗示外源式融资需求。该指标上升,意味着企业受到鼓励,放大杠杆率,追求更大的投资。该指标与物价同方向变动。与此同时,政府赤字将会推升消费物价水平。贸易顺差对物价降低是有利的。这是因为部分国外收入购买了国内产品,从而对国内价格做出贡献。需要

注意的是,影响当年价格涨幅的,是以上四个变量的增量而不是水平本身。

根据以上理论框架,为解释通货膨胀的周期性变化,必须具体分析这四个变量在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动态变化规律。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投资建设阶段与产能释放阶段。在投资建设阶段,政府赤字与外源融资往往较高,推动通胀压力在投资建设阶段积累。而随着各个投资项目投入使用,投资建设阶段逐渐转换为产能释放阶段。这个阶段,随着产能释放,各行业内的竞争加剧,在侵蚀企业利润的同时,阻碍企业提价行为的出现与传染。相应地,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减轻。这一模式很好地解释了1995年之后中国通货膨胀的五轮周期性变化。

从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来分析,可以看到经济周期的决定性影响。以下具体分析本轮通货膨胀的两个主要推动力量:农产品价格与大宗商品价格。

在投资建设阶段,全社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扬。分行业来看,如果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则劳动力成本的上扬可以被相应抵消,该行业并不会遭受很大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但在农产品行业情况有异。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空间十分有限,在劳动力成本随其他行业而大幅提升的同时,缓慢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无法起到在其他行业能够起到的抵消作用,该行业因此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劳动力成本上扬的直接影响。这一问题的严厉程度随着中国日益接近刘易斯拐点而加重。因此,每当经济处于投资建设、劳动力成本上扬速度最快的阶段,都会看到农产品价格升幅与一般商品价格升幅拉出差距,并都对应着通货膨胀的阶段性高扬。

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机制与农产品略有不同。它更多地反映了投资建设阶段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增速而对大宗商品提出了更加旺盛的需求。旺盛的需求与较低的产出弹性令商品价格飞速上扬。经过多年的工业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资源类商品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石油、铁矿石、铜、铝等大宗商品,中国已经成为最大进口国。如此,中国因素本身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所谓的“输入型”通胀其实是“出口转内销”。

因此,在投资建设周期,通货膨胀压力会十分自然地积累,一如目前的状况。

从以上分析还可以看出,与通货膨胀关系更密切的是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宽松财政政策刺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刺激重工业发展,刺激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抬升了劳动力成本。在上述经济逻辑中,这些因素直接推升了通货膨胀水平。比较而言,收紧货币政策只能起到间接的作用,而且升高的利息支出还起到相反作用。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收紧财政政策远比收紧货币政策有效。

那么,未来通胀形势将会如何发展?详细的数据分析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周期正在转向产能释放阶段,与2004年具有最大的可比性。来看图3的数据:

公司盈利增速已经在2010年9月见顶回落;重工业增速与轻工业增速之差近期由于“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影响略有反弹,但其最高点已经在2010年年初出现,未来将平稳回落;信贷总额增速早在2009年12月已经见顶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期反弹,主要反映了“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影响,目前也出现回落。历史上,这些指标的先后见顶回落都引导通货膨胀水平随后下滑。与本次经济周期目前最具有可比性的时点为2004年8月,当年,通货膨胀在7月达到最高点5.3%,随后持续走低,到2005年9月下滑至0.9%。

这一次的经济逻辑不会例外。本轮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应该已经出现,随后将逐步下滑。

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范文4

Buzacott在1975年首次将通货膨胀引入到经济订货模型中。同年,Misra也得出了一个考虑了通货膨胀和资金时间价值的模型。两个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假定通货膨胀率确定而且固定不变;Bierman和Thomas则进一步得出了在通货膨胀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1998年Ira Horowitz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在通货膨胀率,企业资金成本不确定条件下的情况,得出了一个新的存货经济订货模型。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订货成本比传统条件下的订货成本高出许多,因此通货膨胀的存在使得企业面临着较大的价格变动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进行采购时为了避免价格变动的风险,通常在商品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以将价格上涨的影响最小化。套期保值的引入,必然会对企业的订货成本产生影响。而本文则研究了这一条件下的经济订货量和订货成本,对传统的经济订货模型进行了推广。

一、推广后的EOQ模型及假设条件

(一)假设条件。模型的推广是基于以下几个假设条件的:①企业在一个订货周期内,原材料订货价格持续上涨,其上涨幅度(r)恒定且不为0,并且能够被企业管理者预测;②能够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到货;③企业的资金成本恒定且不为0,其对企业订货成本的影响不能够忽略;④企业一个订货周期内的商品需求量(D)恒定;⑤货物能够按时送到企业,不存在缺货成本;⑥不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即单位订货量的变动成本(k)不随订货量的变化而变化。

(二)模型的拓展。假定在一个订货周期内,第一次订货的商品进货价格为p0,该价格包含了进货中的单位商品进货成本、单位商品的保险费及运输中的合理损耗。设每次进货数量为Q,第一次订货的单位储存成本为k,固定成本为K,第一次订货的成本为C0,则有下式成立:

C0=K+p0Q+kQ2/2D(1)

设r为企业的资本成本,T为企业在一个订货周期内的订货次数,企业一个订货周期的总成本为TC(Q),则有下式成立:

TC(Q)=C0e(2)

设通货膨胀率为r,并且在一个订货周期内,其数值不变,将通货膨胀因素引入模型中,结合(2)式,可得:

TC(Q)=C0e(3)

令n=i-r,代入(3)式可得:

TC(Q)=C0e(4)

二、有关新模型的讨论

(一)经济订货量。对(4)式进行化简,我们可以得到:

当n=0时,

TC(Q)=KD/Q+P0D+kQ2/2(5)

当n≠0时,

TC(Q)=C01-e/1-e(6)

再对(5)(6)两式进行数学处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当n

②当n>0,即当通货膨胀率大于企业的资本成本时,推广后EOQ模型中的企业经济订货量大于传统模型得出的经济订货量;

③当n=0,即当通货膨胀率等于企业的资本成本时,推广后的EOQ模型的有关于经济订货量的结论与原模型的结论是相同的。

(二)订货成本。为了研究方便,可以将总订货成本分解为两个部分:(1)无通货膨胀下的订货成本;(2)通货膨胀引起的成本增量;(3)商品期货市场的损益。从而,总订货成本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Π(Q,Q1)=C0e(A)

+C0e(ei-1)(B)(7)

由(7)式可知(A)式表示无通货膨胀下的订货成本;(B)式表示通货膨胀引起的成本增加量。

根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当n≠0时,价格持续上涨会引起企业订货成本的增加;在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i的值大于0时,可以推出(B)式子的值大于0,从而引起成本的增加。因此,在通货膨胀率大于0的前提下,订货成本会由于价格的持续上涨而增加。

②当n=0时,价格的持续上涨不会对企业订货成本造成影响。

三、价格持续上涨条件下的企业订货成本控制方法

综上分析,我们可知价格持续上涨对企业订货的成本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企业的原材料进货成本。在一个订货周期内,由于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企业每次的进货价格均高于前一次。因此,原材料价格是随着订货次数的增加而递增的。

二是增大了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由于企业订货价格是不断上涨的,因此存货所占用的资金数量比传统条件下要大,从而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要高于传统条件下的成本。

可见,一个订货周期内价格的持续上涨会增加企业的订货成本,从而提高其生产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规避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是非常必要的。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条件下,控制企业订货成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保持原材料订货价格恒定;二是选取合理的资本结构;三是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一)保持原材料订货价格恒定。原材料市场价格受到市场供求、政治、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控制的。但是企业能够通过储备原材料,通过与供应商谈判压缩产业前端等手段来控制原材料订货价格的上涨。

1、储备原材料。当企业预期原材料价格未来会上涨的时候,可以采用储备原材料的方法规避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具体操作方式为:企业首先估计价格上涨持续的时间,然后预计在该段时间内原材料的消耗量。在价格上涨之前,采用大批量订货的方法一次性将预计消耗的原材料订足并储备起来,从而避免了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其优点,一方面操作较为简单;另一方面大批量订货能够带来采购价格上的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但是该方法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平均占用的资金量较大,其机会成本也大。同时,大批量采购会导致短期内企业经营现金流出量急剧增加,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对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充裕的企业来说,运用这用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2、压缩产业链前端。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条件下,企业可通过与供应商谈判,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来压低原材料的进货价格以控制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运用这种方法的企业大多具备以下两个特征:其一,企业处于垄断竞争行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条件下,企业不可能通过提高产品售价的方法来抵消成本上涨的影响,只能尽量压缩产业链前端成本。其二,其原材料供应市场为买方垄断市场。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条件下,企业要压缩产业链前端的成本,就必然会损害到原材料供应商的利益。因此,该策略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取决于企业的谈判能力。而只有当原材料的供应处于买方垄断市场时,企业才可能具备较强的谈判能力,尽量压低原材料的进货成本。

该方法能够从源头上控制企业原材料订货价格的上涨,因此能够直接有效地控制成本,财务风险较小。而该方法的主要缺点则是由于涉及到供应商的利益问题,因此谈判过程较为复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因为谈判的破裂而导致与供应商的关系恶化,从而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二)选取合理的资本结构。由以上对模型的讨论可知,当企业的资本成本与通货膨胀率相等时,企业的订货成本不受价格上涨的影响。其原因在于,企业如果采用多次订货的方法,能够减少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同时,价格持续上涨,会增加企业的平均进货价格,引起订货成本上升。因此,企业的资金成本和通货膨胀率对订货成本的影响是相反的。企业选取合理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等于通货膨胀率时,能够规避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层对通货膨胀率预测的准确性以及资本结构的控制。企业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越准确,该方法的实施越有效。而实际上,通货膨胀要准确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资本结构的选取也不能仅仅考虑控制企业订货成本这一因素,因此该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有限。

(三)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在价格持续上涨条件下,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建立多头头寸,当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时,通过对新模型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期货市场上的赢利能够减少或者完全弥补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该方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较低。一方面套期保值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交纳成交合约价值的5%~10%。因此,与上述第一种方法相比,其资金占用成本低;另一方面由于期货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交易者,而且期货交易合同都是标准化的,所以,采用套期保值交易无须涉及复杂的谈判过程,操作较为简单,交易成本相对于上述第二种方法来说较低。

2、能够有效规避价格上涨的风险。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够规避价格风险,主要是因为商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变动趋势一致,走势趋同的关系。

对于特定商品而言,其期货价格由于包含着储藏该项商品直至交割日的一切费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比其现货价格要高。但随着交割日期的临近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不断趋向于相同的值,并且在交割日基本上相等,即两种价格走势趋同;另一方面,对于同一种商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影响因素是相同的。因此,同一种商品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当商品的现货价格上涨时,其期货价格也会趋于上涨;反之亦然。

正是由于期货交易的上述两个特点,当价格持续上涨时,企业在期货市场中进行买入套期保值能够降低甚至完全弥补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现货市场上的损失。

在我国,运用套期保值工具规避价格风险的主要局限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范围较为狭窄。我国期货交易上市只有大豆、铝等13个交易品种,交易品种较少;而且,上市产品结构不合理,新品种推出的时间周期长。这些不利因素都制约了企业套期保值的应用。

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相关性 计量经济分析

前言

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持续均衡的增长。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物价稳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它会使货币贬值,价格信号失真,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而经济增长目标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产量和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一国理想的经济状态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但是,经济持续增长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悖论,即宏观理论中也认为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在短期内同时实现是有矛盾的。在探讨通货膨胀成因时,往往认为经济增长是以总需求扩张为前提的,总需求的扩张会引起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即所谓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目标和物价稳定目标往往是冲突的,经济增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一旦达到或超过一定水平(如2.5%),政府就提高利率,这主要就是出于对经济过热而引起通货膨胀的担心。这种反应其实隐含着经济增长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的观念。然而,西方经济学也承认,经济增长并非一定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除了总需求的拉动,也可以由成本推动等因素所引起。例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但并未伴随着显著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20世纪70年美国经济所经历的“滞胀”,即经济停滞但物价却高速上涨,也说明通货膨胀并非一定由经济增长所引起。因此,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经济政策制定者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GDP 增长速度之高之快实属罕见。到2010年,经调整后数据显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在取得丰硕经济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通货膨胀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之一。关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2008年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从过热和通货膨胀趋向于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为了刺激经济,我国实行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经济触底反弹,开始进入了扩张阶段,但同时也带导致了2010年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始终是一国经济治理的重要目标,我国在实行宏观调控时,为了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注意把握通货膨胀的度,防止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分析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联性,对我们理解我国宏观经济现象与规律,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历年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在1985年,当时中国经济进入高涨阶段,1984年GDP增长率高达15.2%,与此同时,物价水平大幅攀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从1984年的2.8%跃升至1985年的8.8%。第二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发生在1988 年,由于中国经济继续过热,GDP增长率达11. 6%,到1988 年7 月份,物价上升幅度已达19. 3%,人们普遍产生通货膨胀预期,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上个世纪90 年代初,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逐步复苏,地方政府和企业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快,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活消费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1994 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升到了24. 1%,通货膨胀问题严峻。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过热,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经济增长率高达14.2%,与此同时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开始攀升,2008年达到5.9%。2009-2010年,我国为抵制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2010年经济增长率较2009年有所提升,达到10.4%,但是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也开始上涨,2001年CPI增长率达到了5.4%

为了能从总体上对历年来通胀率与GDP增长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下面我们给出我国近年来的相关经济数据,以及根据对应的经济数据所作出的图形(见图1)。通货膨胀率inflation采用的是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增长率来衡量,如表1 所示 。

关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国内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意见:一是相关论,二是不相关论。前一种观点认为,经济高增长必然带来高通胀,要抑制通货膨胀,必须降低经济增长。其中,相关论又可以分为直接相关论和滞后相关论。前者认为经济高增长会直接在当期引起高通胀,后者认为经济高增长在滞后一段时间后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不相关论认为,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现实中只要政策得当,就可以既实现经济高增长又保持低通胀,而如果政策不当,即使在经济低速增长时也可能发生高通胀现象。

然而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从1980年至2012年,总体上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具有同方向变动的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增长的年份往往都伴随着或者容易引发高通货膨胀。从1980年到1987年前后,它们两者的变化基本上都是同步同方向;但到了1988年以后,通胀率的变化要比GDP的增长率的变化滞后,但同方向的变化趋势仍然存在。

图1只能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略的反映,要说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性理论成立,还必须要经过相应的计量分析验证。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计量模型分析

为了能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确定的关系,对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文试着用计量经济的理论和方法拟合出两者的关系。

(一)建立回归模型

设通货膨胀率为被解释变量y,GDP 增长速度为解释变量x,做出x和y之间的散点图,见图2。在以往的很多文献分析中,往往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简单估计为线性相关关系,进而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拟合并得出计量分析结论。但是由图2明显可以看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如果不根据变量间关系的具体表现,直接套用线性模式,会使得拟合数值和实际数值间产生很大的偏差,造成计量检验效果差,从而最后的结论失去现实的意义。

同时,基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表现出来的非线性特征,本文也参考了国内和国外的同类文献。Chang 和Black (2001) 研究美国经济时得出的美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中山大学陈慎思(2005)通过对中国经济数据的分析,得到能通过统计学上的各项检验的三次回归模型,进而得出结论: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三次回归模型的非线性关系。许多文献都指出,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这使得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纷繁复杂。有体制转换、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经济过热、价格调整、货币投资规模扩大、利益驱动等十余种。而且这众多因素通常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通货膨胀,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倾向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结合以上分析,以及参考其它文献研究的内容,本文采用三次回归方程,建立y与x关系模型如下:

y=β0+β1x+β2x2+β3x3+u

其中,y为通货膨胀率,采用历年CPI增长率;x为GDP增长率;β1、β2、β3分别为x、x2、x3的回归系数;u为回归残差项。

(二)数据分析

用统计软件spss 进行非线性数据分析, 得到了表2 的各项参数估计值。

综上,可见回归结果为:

由该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该模型的回归效果良好,即使在1%的显著水平下,参数β0,β1,β2,β3的t统计值都很高,p-value统计值都很低,说明各个变量的t检验仍然是非常显著的,方程的变量都是显著的。F统计量的联合假设检验也达到了

1.3%的显著水平,说明方程具有很强的显著性,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而对于自变量GDP增长率对因变量通胀率的解释效果为R2=0.31的水平,这个水平还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影响通胀率的变量还有失业率、货币供应情况、货币流通速度等等,所以,仅仅GDP增长率这样一个变量的解释效果就能达到0.31的水平,应该认为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了。

其次,如图3所示, 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是比较好的,而且残差项也是非常均匀的分布在回归线的上下方,且分布呈现出无规律的变化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近似认为此处的残差与变量之间具有同方差性。

(三)模型的经济含义与不足

从经济意义上来看,回归所得出结论表明x 是y 的一个原因,即经济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随着GDP增长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率呈现出沿着一个固定的水平上下波动的趋势。对通胀率与GDP增长率模型来说,三次回归模型说明了这两个变量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用正、负相关关系来下结论,实际上,这个问题可能是因时因地而异的。而且,正如前文所说,从1980年到1987年前后,它们两者的变化基本上都是同步同方向;但到了1988年以后,通胀率的变化要比GDP的增长率的变化明显滞后。因此笔者认为,上述三次回归模型虽然能基本证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有显著的联系,但是不能完全证明两者之间具有一定会同时发生的正相关关系。究其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要真正弄清楚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还必须要考虑其它一些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的其它因素,比如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经济成本变化等等。

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经济理论的分析和历年数据的观察,以及结合相应的计量回归方法的分析,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联性,本文可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即经济增长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收缩、经济衰退从而通货紧缩这样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表1中是1980-2012 年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1983-1984年、1986-1987年、1990-1992年、2002-2004年、2007-2008年、2010-2011年这六个阶段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都是增加的,当然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几个局外值,例如2000-2001年这个阶段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都是下降的。这些值对整个回归计量分析产生了扭曲。但是这个阶段也可以从宏观经济理论上得到解释,即全球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成本下降并存的繁荣局面。

其次,我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是非线性的。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纷繁复杂。据粗略统计,有体制转换、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经济过热、价格调整、货币投资规模扩大、利益驱动等十余种。这众多因素通常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带来的货币投资规模的扩大,引起总需求膨胀,与此同时,短期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也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总体物价水平如果过快上涨则要求政府利用宏观调控,调整价格,增加总供给,那时,经济会因通货膨胀而出现倒退。这样总供给与总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产生先后有关,而且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动幅度有关。

另外,文中的分析也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近些年来更多表现为滞后的相关性,即经济增长在滞后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这一结果是正常的、合理的,因为过去有许多年份的经济增长率大体相当,而所对应的通货膨胀的状况却差异很大。同时,通货膨胀由于其自身的特性,还会受到预期的影响,当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其本身前几期的影响,特别是前一期的影响,即由于惯性作用,一旦物价上涨后,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平抑下来,而会继续保持上涨的趋势。因此,鉴于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这些特征,我们不能机械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总之,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无不把经济增长作为本国首选的宏观经济目标。我国近些年来也把经济增长摆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大量增加劳动力、资源的供给,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造成物价的上涨,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先后都出现了通货膨胀。一般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把通货膨胀控制在1%-3%之间,而不是消灭通货膨胀或者采用通货紧缩,西方经济理论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反而对经济有促进作用。但是,宏观经济理论上都一致认为,较高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因为通货膨胀会造成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甚至危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在实行宏观调控时,为了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保证经济稳健的增长。同时预防突发的供给冲击加剧的物价上涨,注意把握通货膨胀的度,防止高通货膨胀的发生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龙志和.宏观经济学[M].第1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庞皓.计量经济学[M].第2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Chang ,Gene Hsin and David Black,"A Model for Approximatingthe Inflation and Growth Relationship - With A Test on the U1S1Case,"memio,the University of Toledo,2001,1

6.刘金正,谢卫东.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动态相关性[J].世界经济,2003(6)

7.陈慎思.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5(4)

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国债发行; 通货膨胀;资金效率

一、文献综述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其成因于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缺口。现有研究国债规模与通货膨胀的文献集中讨论国债规模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货币融资和国债融资之间的替代关系,即当政府难以通过国债融资的时候政府往往会选择货币融资,这种货币融资既可以是货币的财政发行,也可以是财政向央行的借款或透支,还可以是央行在一级市场对国债的购买,这方面代表性文献譬如萨金特(1982)、马拴友等(2006)。

第二种思路是从国债应债来源的角度来考察国债发行与资金运用对基础货币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将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这方面的文献比如高培勇、宋永明(2004),刘华(2004),类承曜(2002)。

第三种思路是把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讨论赤字规模与通货膨胀率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论述比如斯蒂格利茨(1997)。

从国债发行对通货膨胀影响的观点的角度来看目前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barro(1976)在讨论通货膨胀问题时指出,一旦政府债务存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增长率,持续发行债券就会通过货币化的形式引起通货膨胀。smith(1982)比较了使用债券和发行货币手段进行融资的后果,发现零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态势很难实现。阎坤(2002)认为,由于中国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业务中收购国债,加之过大的外汇储备,从而形成巨大的货币扩张压力。当国债达到一定规模后,政府信用就会有所动摇,一旦政府通过国债实现不了预期的效果就只有靠铸币税(货币发行)来筹集资金,最终无疑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国债发行不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friedman(1982)认为,在货币供应量增速极低时,较小规模的国债可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提升到需要的水平,缓解了经济总量的衰退,而不会导致货币发行的过量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关系。darby(1984)认为,只要国债发行能够与货币增长率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协调,那么国债发行即使有货币化的倾向也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研究者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体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国债发行就会造成货币供应增加进而引发通货膨胀。要找出国债发行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二者进行量化分析,寻找出二者间数量的因果关系,才能对两者进行客观的评价。

二、基于国债资金运用效率视角分析国债发行对于通胀率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下本文对通货膨胀成因的看法。在经济学理论当中,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螺旋,结构性通货膨胀以及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无论是前面哪一种理论,其通货膨胀的最终表现也必定是价格的上涨,而价格的上涨显然是由于在某几种商品上相对过多的货币追逐了相对少量的商品所导致的,所以本人认为,通货膨胀实际上从表象上来讲,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并且本文的论述也同样基于此理论。

总体而言,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为了回收货币市场上过量的流动性,第二个方面就是为了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进行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实际上无论是哪个目的,国债所回收的资金最终都是要进行投资。

我们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假设政府在发行国债之前就已经确定好所筹集的资金的投资项目为a,在当前经济环境下,a项目所在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为10%,而政府投资的这个a项目由于资质较好,投资回报率为100%,显然,如果政府筹集的资金投放到了a项目上,其资金的产出效率超出了该行业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那么表现在实务商品上就是,相对过多的产品和相对过少货币,因此,不但会使整体通货膨胀率提高,反而会使得通货膨胀率下降。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探讨国债的发行规模的时候资金所投放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和该项目所在行业的必要报酬率是必须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这一因素也同样关系到发行国债以后是否会对通货膨胀有推动作用。

依照本理论,如果想测度本次国债发行规模是否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就必须要知道所募集的资金的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这一评价方法从理论上讲实际上是一个辅助的判定标准,就是说,该方法并不能够计算本次发行国债的具体规模,而只是在国债发行规模和资金使用用途确定的情况下判定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会导致通货膨胀,并且其增长的幅度超过了当局的容忍范围,那么就需要调整资金的使用流向,让资金尽可能投放到那些内部收益率更高的,或者是超过该行业必要报酬率更多的项目上去,这样就可以拉低通货膨胀率,甚至是不产生通货膨胀。

前面所举例子是以发行国债仅投放到一个项目上为例进行说明的,而发行国债所募集资金实际上不可能仅投放到一个项目上,那么这时如何测度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呢?我们可以首先计算出投资的项目各所在行业的一个加权平均行业收益率,然后再根据各项目自身的内部收益率计算加权平均内部收益率,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反之则不会。

当前中国货币超发现象严重,2011年1月份cpi已经达到了4.9%,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货币投放的产出效率要低于货币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因此导致实物产出相对较少,货币发行相对较多,引发通胀。因此未来解决通胀问题,一方面要收紧流动性,减少货币投放,另一方面就必须要加大投资项目的审查力度,让货币尽量投放到那些产出价值高的项目上去。

三、政策建议

国债的发行除了需要保证适当的规模之外,其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也同样需要得到重点的关注,只有当所投资项目的加权平均内部收益率超过了项目所在行业的加权平均必要报酬率的时候才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否则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日益扩大,必将导致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stanley fisher.the economics of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j].the world bank observer,2005.

[2]damodar n.gujarati.计量经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