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例6篇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1

1.1.1 研究背景

当前大学生消费已经成为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学生消费群体在我国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和类型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印象中,大学生消费水平较低,消费能力非常有限,一般以生活消费为主,消费领域集中于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等自然性消费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富裕,大学生群体的经济状态也得到了改善。部分大学生手持高级手机,身穿高级服装,出入高级饭馆,进行短期旅游,个别学生在校外租赁公寓居住,极少数学生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汽车。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信用卡的消费越来越多,甚至在大学生中已出现“卡奴”现象,这种超前消费的意识会对大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发展产生危害。这些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已处于社会群体中的较高水平。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消费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在规模上急剧的扩张,在消费水平上也在不断地提高,消费总金额也不断地上涨。大学生群体的消费也日趋分层化,层次之间的差异在持续扩大。

正如弗洛姆说:“消费异化一方面加强了接受型心理倾向,窒息人仅存的一点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把消费当做目的,因此总是喜新厌旧,以至于忘记了在他自己国家里和更贫困的国家里还有许多衣食不济的人”。欲望一旦扩张文秘站:就会滋生浪费甚至罪恶。大学生因为追求高消费而引发的偷盗、抢劫等非法谋利行为时有发生。个别大学生为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选择打工,虽然可以增进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但是它随之产生的大学生学业压力增大,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则更是令社会各界担心。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地理集中性,导致个别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会对周围的大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示范效果,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模仿它们的消费行为进行消费。

大学生消费的发展趋向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并引发了许多争议。由此,大量的教育研究者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给予了关注和研究,以期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给予指导。本研究就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消费观培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支持。

.......................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消费观的研究,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具体特点,我国消费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

(1)关于消费文化的研究。李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整理,指出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消费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进入消费社会做好理论方面的准备。张吉林《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一文中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我国的消费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提出当前对消费文化观念进行革新是保证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手段。张谦在《高校大学生消费伦理研究》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上的主要问题是,淡化了传统思想和民族精神,消费方式和成材目标相脱离。这些研究从学科总体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我国消费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消费观的总体发展趋势。

(2)关于消费观核心指导思想的研究。主要观点集中于包含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观。廖菲菲在《论可持续性消费》中提出,可持续性消费的实现一方面要在理论层面上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划分出内涵并建立起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则需要对群众的消费观念进行干预,建立起系统的、可持续性消费观念的、从理论教学到习惯培养再到保障机制的体系。凌云在《论可持续性消费伦理》中对可持续性消费的伦理进行了探讨,提出当前的消费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的弊端,必须就可持续性消费进行伦理学的研究,为树立健康的消费观进行指导。在他的提议中,对可持续性消费的伦理研究包括内涵、基本原则等。孙艺文在《消费伦理约束下消费者产品功能需求意向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中,对生产领域中的消费伦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为可持续发展,应当在生产领域中重视消费伦理的作用,提倡重视理性消费思想。

(3)关于当前社会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消费状况和特点的研究。张兴桥在《消费异化与消费伦理》中,对消费异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当前消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问题,其中,消费异化是问题的核心。在文章中,他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能够规范当代消费观念的道路。这些研究从前端科研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探讨了当前的社会主流思想对消费观提出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当前社会消费存在的消费异化等主要行为问题和消费伦理等思想问题。陈力在《消费认同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消费现象研究》中提出,给大学生消费带来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有:消费享乐主义的蔓延、功利主义思想的渗透、价值虚无主义的出现、人的主体性的弱化。

.......................

2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概述

消费主义思想在社会上的蔓延并形成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培育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基础一方面是对消费主义的理论研究

形成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现实对消费主义研究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消费观培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同时对理论进行总结,对需要将进行明确,通过先进思想的指导实现培育。 2.1 基本概念

2.1.1 消费主义思潮

消费主义思潮是指以消费主义为理论核心,有一定的社会群体基础,在现代生活各个领域产生影响的思想潮流。而消费主义是一种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道德现象,是调节消费者行为、思想、情绪、愿望及相应的实践行为的总称。

消费主义按照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所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并认为消费主义所制造出来的“需求”使人们(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消费者)总是处在一种“欲购情结”(Buying mood)之中,从而无止境地追求高档商品符号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的消费,这种无形的意象不断被制造出来,人就陷入这种被不断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之中。也就是说,人们所 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背后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符号象征意义。具体表现为人们在消费行为过程中无休止、无顾忌的对自然资源大肆掠夺和物质生活资料的过度消耗,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形成“消费至上”的人生价值观。它强调物质消费的满足感,忽视精神消费的提升;重视商品的“名牌”效应,忽视其使用价值效应。其中典型的消费行为如:时尚攀比性消费行为,奢侈浪费性消费行为等。因而其具有欲望性、符号性、炫耀性、虚假性、异化性等特点。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定义及内涵,诸多学者的看法相对一致。一般认为,大学生消费观是指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规范性、系统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对大学生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行为具有主导作用。

本文认为,由于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特殊性,他们进行消费行为时对消费价值问题所持的根本看法也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具有独特之处,大学生在对消费关系进行价值判断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就是大学生的消费观。

..........................

2.2 理论与现实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也有精神需要。“需要”作为一般的范畴,表明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状态即摄取状态。任何生物有机体,为了实现自己作为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其他生命活动,都要摄取营养物,以维持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及社会活动又促使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我们知道,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劳动。由于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不能单独同自然进行奋争。因此,人们的活动是由群体来完成的,即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

国内外理论界一般认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可以归纳出一个基本的需要体系或称需要结构,其中包括四个环节,即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一般需要或称经济需要、精神需要。

自然需要,即人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在马克思的着作中,这一需要主要是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由于自然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马克思有时也称之为“直接需要”。

而社会需要的内涵要复杂一些,对其含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是指人类进行社会交往与活动的需要。

经济需要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需要,但将其单列主要是指商品经济、尤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货币的需要。马克思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精神需要,人的精神需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人作为主体施展自身的才能的需要和作为个体享用人类文化成果的需要。精神需要也具有物质性,都要通过具体的物质产品来实现。

2.2.2 当代消费主义思潮的理论阐释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质,首先,它具备一定的理论形态即消费主义理论,并以一定思想理论为指引。其次,它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和思想倾向,是特定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的综合形式。主要表现为:

物欲享受是其内在驱动力。所谓物欲享受是指对物质的需求及追求得以满足和实现。而消费主义思潮极力鼓吹的就是一种贪图享乐的、不断消费来满足无限的物质欲望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所表现的就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贬低精神生活,强调感官享乐和物质享受,所以它的流行毫无疑问会导致人的物欲膨胀和精神堕落。

........................

3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的特点及分析 ........................... 14

3.1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特点 .................. 14

3.1.1 追求品牌消费符号化 ............... 14

3.1.2 攀比透支消费超前化 .......................... 15

4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现状 .......................... 21

  4.1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成果 .................... 21

4.1.1 理论研究提供客观研判和教育依据 .............. 21

4.1.2 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消费观予以分析和引导 ................. 21

5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对策 ......................... 26

5.1 优化消费观的培育环境 .................... 26

5.1.1 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的倡导 .............. 26

5.1.2 学校消费教育观念的引导 ................ 27

5 消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消费观培育的对策

5.1 优化消费观的培育环境

大学生的消费观不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更加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要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培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在不同方面创造适宜的环境,为大学生培育良好的消费观创造合适的条件。

5.1.1 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的倡导

我国在由出口型经济增长转向消费型经济增长后,国家的政策是通过扩大内需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使我国的社会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保证我国内需的增长,社会舆论就会引导民众进行消费,以扩大内需市场规模。但是,社会的消费舆论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影响,它不仅对社会各阶层的民众会产生影响,也会对各级别学校内的学生产生影响。而高校大学生因有独立的消费空间和消费时间表现出受社会消费舆论的影响更为重大。社会消费舆论对大学生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教育必须要对社会消费舆论进行改变。

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的塑造,在

宣传上主要包括对商品的介绍与“消费捆绑”。当前社会消费舆论采用的诱发式消费引导无止境地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对大 学生的消费产生负面的影响。对此,应当改变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由诱导式变成引导式,让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回归到理性的角度。在这方面,当前对烟草的消费舆论变化可作为一个参考的方式:原本烟草的广告中典型的是“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而现在的烟草广告中都加入了“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通过警示语的提醒,使烟草消费者能够对吸烟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盲目消费。同时,对消费舆论环境的塑造还应涉及到语言词汇的“禁”与“限”的使用。当前社会消费舆论中,对奢侈品经常采用的“尊贵”、“高级品位”、“成功人士”类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在舆论上将奢侈品与身份、地位等进行捆绑,利用社会舆论塑造出消费层次。社会消费舆论这种“消费捆绑”行为,是对消费观的不良诱导,对此现象,在塑造消费舆论环境中应当采用“禁限用语”,避免产生误导。 社会消费舆论环境的塑造还包括对消费焦点的转移。社会消费舆论对消费的引导作用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对消费方向的引导。在以物质消费为基础的消费观念中,由于物质消费的衡量标准是以物质的消耗为指标,更容易形成符号消费和盲目消费。而以精神消费为基础的消费观念中,精神消费的衡量标准是以人的精神素质的水平为指标,更容易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并且精神消费会提高消费者的自身的素养与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的文化表现,有利于消费者的成长与社会价值的提高。因此,当前社会消费舆论对消费方向的引导应当以引导民众的精神消费为主。

......................

6 结束语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2

以消费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同义语。回到消费本身,也就是回到人本身,相当于经济学的“回到事物本身”。从布阿吉尔贝尔重农学派那种前现代的“消费为本”,到工业社会主流经济学时代那种现代性的“生产为本”,再到信息社会主流经济实践提出的后现代的“以人为本”,人类对财富之本的领悟,经过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互联网的实践,正在推动经济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想想看吧,为什么那些以技术和生产为本的企业,把伟大的光纤做成了不值钱的“粉条”,而那些以消费为本的企业,却把短信、游戏之类的小业务,推上了中国富豪榜的大雅之堂?回到消费本身,这是从新经济实践中得出的经济学最本原性的结论。关于新经济,存在着太多的误解,包括美国商务部在内,一说起新经济,只知三件事,第一件是生产率,第二件是生产率,第三件还是生产率。殊不知,新经济本质上只有一个规律,就是“以消费为本”,整个“后现代”也只关心一件事:“以人为本”。从生产的人转向消费的人,这就是“以人为本”,就是新经济的结论。

一直以来,我总是关心企业家说什么,而不关心经济学家说什么。因为我发现许多企业家常有一些意外的前沿经济思想,与他们交谈,可以产生巨大的对话乐趣。最近,我又迷上了企业家应光荣先生的消费思想。应光荣先生认为,生产与消费的不对称,根源在于扩大再生产环节的不对称:生产可以产生利润,消费却不能产生利润,所以总的生产与消费不能做到同步;而中国思想以消费为本,能够建立起这个世界上的平衡力量。这种思想十分富有魅力,所以我在此与大家分享。

经济学复归古典

有效需求不足是主流经济学心中永远的痛。尽管主流经济学一直以均衡为追求目标,但却从来没有真正解决生产与需求的均衡问题:生产总是制度性地、体制性地、甚至学理性地超过需求。这说明,西方经济学本身有一定问题。应光荣没有学过经济学,但他一下就抓住了问题所在。他认为这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的理论不能与关于生产的理论取得平衡的结果。这是应光荣的第一个核心观点。他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与未来互联网思想的经济映射,都强调了消费的至上性,可以很好地弥补西方思想上的这个盲区。

我十分赞同这种认识。历史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所以前现代与后现代价值观中对消费中心地位的强调,可以弥补现代价值观 “生产中心论”的不足。西方经济学是以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学,其根本局限是人类现代性本身的局限。人类现代性对应的是人的本质,表现为理性。工业化中的人,有一种洞穴智障,很少能超越理性的边界思考问题。生产是理性的象征,而经济人理性是生产中心论的根源,但把工业化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观察,我们会发现,人类并非仅有现代性这一种观察世界的尺度。在前现代社会中,人类是以经验为中心生活的,生产与生活不分,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而后现代社会中,人类是以体验为中心生活的,消费就是生产,生产就是消费,同样是以消费为中心的。中间这几百年,人类以理性为中心;消费与生产分离、甚至对立,生产把消费挤到了边缘。只不过我们大家正好生活在工业化的高潮中,所以对大历史观中的人类状态浑然不觉,可谓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

现代性走到极端,社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就要求人们回到工业化之前的古典传统和东方传统中,重新思考工业化的前提和假设。马克思晚年回归东方学和人类学,以及当前经济学日益高涨的回到古典呼声,都显示了同样的要求。应光荣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克服生产中心论的基本逻辑。比如,他用“有”和“无”的概念,解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西方的价值,是建立在“有”的基础之上的,认为“无”是没有价值的,生产是“无”中生“有”,而消费将“有”变“无”;但中国传统思想认为,“无”本身也是有价值的,如果“有”过度了,“无”就要起到平衡的作用。对西方经济学来说,生产过度了,没有好的方法解决,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中国太极中那种关于“无”的概念。

回到古典,看前现代的经济观,也是以消费为中心的。重农学派的先驱者、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就持消费中心论的世界观,他说:“世上不论是君主还是其臣民的一切收入,或者不如说世上的一切财富,只是由消费组成,地上最美味的果实和最珍贵的食物一旦未被消费,则只是粪便而已。”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奇怪,但意思还是明白的。他反对资本积累,认为人们进行资本积累会减少消费。“只有当它是一种收入,而且到了一般平民手中时,才能不断地流通,一旦它变为资本,流通就不可能了。”

“回到消费本身”的后现代意义

如果只是站在前现代的立场上批判工业化这种现代性现象,就成了拉历史倒车。回到古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创新。应光荣更多地是从电子商务的未来学角度来研究消费者时代的先锋派商业模型,以解决布阿吉尔贝尔解决不了的消费不足问题。他认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只有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电子商务才能达到,互联网可以使个别消费转化为一般消费,通过信息中介的方式实现类似利润那样的价值增值,通过消费资本化方式实现消费者,最终实现消费与生产在资本这一级别上的均衡机制。这是应光荣的第二个核心观点。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布阿吉尔贝尔和中国传统的简单再生产消费观,提出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消费平衡思想。

我认为,“回到消费本身”是人类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具体说,就是从现代化运动发展到后现代化运动时所出现的标志性事件。胡塞尔反对黑格尔,提出“回到事物本身”,说的是从现代性的理性回到后现代性的体验。同样,经济学主题从现代性的理性(经济人理性)回到后现代性的体验,也要求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消费为中心。这是提出的这个话题的深层背景。企业家所提出问题的正当性,往往在于其实践性。有伸张消费者的网上运动,就有张扬消费资本化的理论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表达经济思想相当于经济学的行为艺术。

以消费为资本

应光荣的消费理论,同我几年前总结的另一位企业家的消费资本化理论相比,成熟了许多。

首先,在扩大再生产环节分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他超越了前人。西斯蒙第认为消费决定收入,收入决定生产,劳动者工资不断减少产生消费不足。马尔萨斯认为资本家由于要积累资本,不可能把收入全部消费掉,这样就形成了消费不足。凯恩斯则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应光荣的思想与西斯蒙弟、马尔萨斯和凯恩斯都不同,他牢牢抓住一个问题:为什么生产投资可以在扩大再生产中产生利润,而消费只能在简单再生产中循环,而不能在扩大再生产中自我增值?这个问法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但细想却在情理之中。其实这正击中了经济学现代性的要害。在主流经济学中,资本有流动性陷阱,为什么在生产资本呈负利润率后,没有一种经济危机以外的机制让消费的“利率”上调?企业家敢这么想,是因为他们不迷信书本,而从自己的商业实践出发来思考问题。

其次,抽象消费概念,是理解消费资本化的关键。国内外厂商在与消费资本化有关的实践方面,如点击率折换成股份、商品打折等方面,之所以深入不下去,从理论上说,是因为没有解决消费价值的标准化问题。应光荣先生从自身商业实践中找到了将具体消费与抽象消费区分开的方法。这相当于从生产方面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区分开,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这样才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进行消费与消费之间抛开具体差异的广泛对价。此外,还需要设计出类似货币的、表现消费价值的一般等价中介。我们知道,货币资本的增值首先是建立在抽象劳动价值及其中介基础上的,消费要实现资本化,离开了价值的抽象化和中介化,是不可能的。应光荣先生考虑到了这两个方面,说明他的消费思想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第三,消费资本化,要以利息理论和货币价格理论为基础。我注意到,应光荣先生纯粹是从商业实践中摸索出消费资本化的一整套理论体系的,包括消费生息的原理和实践,特别是靠自然思考很难获得的关于消费货币价格的概念。根据这个概念,消费中介的流通速度,可以动态地根据宏观总供求形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历史上解决需求不足的方法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西斯蒙第不让生产和财富集中,通过保留小生产者消除消费不足;马尔萨斯鼓励只消费不生产的非生产性消费者靠地租以及赋税来维持,从而给社会提供巨大的有效消费;凯恩斯强调投资乘数作用,投资增长意味着把追加的工人吸收到生产中来,用追加的投入来保障有效需求;布阿吉尔贝尔则认为,只要改革不公平不合理的赋税制度,取消对农产品价格和输出的限制,消费不足问题就会立即得到解决。这些方法的共同局限性在于,都只把消费作为简单再生产的力量来加以利用,而坐视消费与生产在扩大再生产领域的不平等。

关于这种消费资本化的详细理论阐释,是一个专门的课题研究任务,这里不再进一步展开。

消费资本化,是中国获得世界认同的核心力量之一

将消费资本化放在更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下观察,可以看到另一层不平常的意义。假设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中国实现了工业化意义上的现代化,我们可以给世界贡献什么以获得世界的认同呢?现在的主流想法是,靠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使中国成为强国。这个想法不错,符合中华民族的本位利益,必须坚持。但问题在于,在这个已经生产过剩的世界上,以更高的生产效率,耗费更多的资源,生产更大量的产品,在充分显示中国力量的同时,它带来的反制因素也会越来越突出。所以我们还要有和平战略与之平衡。

回顾人类工业化的整个历史,就会发现未来的世界秩序不是生产的线性发展那么简单。今天的全球化是工业化秩序的全球惯性扩展过程,但随着生产过剩像瘟疫一样四处蔓延,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业时代正在过去,以人为本、以消费为本的信息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在这个即将到来的美丽新世界中,谁拥有消费力,谁就是和平的稳定力量,谁就是市场的支配力量,谁拥有消费这个不亚于生产资本的“资本”,谁就可以在平衡工业化市场的生产过剩中,发挥更主要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于平衡。当全球生产过剩、阴阳失衡之时,作为消费平衡力的中国,对世界更富于建设性。对世界经济来说,中国经济的吸引力在于市场,而不在于另一个制造中心。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大学生 绿色消费观

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关于环境问题所引发的全球性灾难的警告已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低碳革命”、“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旅游”、“低碳人生”、“碳足迹”、“碳中和”等一系列时尚的新概念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并为人们所熟知。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且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的重要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绿色消费观也显得愈发突出,然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个动力系统中,大学生消费群体所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因而,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重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低碳经济内涵和时代要义

所谓“低碳”是指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低温室气体排放。“低碳”一词早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就已经被提到,在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也全面阐述了全球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背景下的全球气候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开采、燃烧能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再从当前的经济社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方式来看,低碳将是未来经济生活的主流,低碳经济是在人口的剧增,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核心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政府在2009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应对气候变化决议,明确提出: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期任务,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这一决议表明了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革命,同时也表明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标志着发展低碳经济、树立科学发展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了我们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二、低碳经济之于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理性分析

绿色消费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绿色消费观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以低碳为消费基础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生态消费理念,是人类在资源匮乏、环境危机、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下兴起的一种兼顾代内与代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消费理念。未来绿色消费可能会深入到个人的生活、工作休闲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的国民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更新自己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我们要从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方式入手培育全民的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无疑成为了对低碳经济发展引擎和拉动作用的重要环节。

1.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1)个人主义的消费倾向

90后的大学生个性张扬,社会责任意识缺失。有些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不顾及他人的利益,过分的最求个性化、时尚化,根本不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在消费上表现出唯恐落后于潮流的态势,肆意妄为的放纵自己,存在不理性消费冲动和消费行为。

(2)消费主义的消费倾向

当代的大学生追求高物质消费,存在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占有的消费理念,节俭意识极其淡薄,甚至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的目标。有很大一部分群体的学生重视当前享乐从而轻视了精神价值,导致在大学校园奢侈品消费、透支消费、炫富消费、过度社交娱乐消费等消费形式的产生,与绿色消费背道而驰。

(3)功利主义的消费倾向

当前的大学生应把节俭视为品德养成的基础,但是却有学生在人情消费和学习消费等方面的消费上表现出了不择手段、自私自利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和功利倾向。高度的物质文明和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给学生带来时尚生活的同时,也功利主义思想带到了学生群体中。

2.树立绿色消费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需求的重要拉动群体,及时了解他们消费行为的特点并帮助其树立绿色消费观,对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建设低碳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全面构建低碳社会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在社会生活中起示范作用,树立绿色消费观。杜绝盲目消费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用实际行动促进低碳经济、低碳文化、低碳生活的发展。

(2)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消费质量

绿色消费观可以使大学生感知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绿色消费,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三、低碳经济主导下的大学生消费观重建的路径选择

1.理论路径

构建完整的绿色教育体系,将绿色消费观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显而易见也是当代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主阵地,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要加强大学生的绿色消费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营造绿色消费观的氛围,使绿色消费观深入人心。

大学生群体相对于社会群体来讲,其绿色消费观念的整体水平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理论意义,帮助大学生提高消费道德水平、形成正确的消费方式,是大学生遵循绿色消费观的前提保障。因此首先要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战略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中,以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在加强国情和民情教育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消费观。其次要在高校的课堂开设绿色消费课程,加强绿色消费教育,将绿色的消费观基础理论教育融入到课堂教育并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我们宣传低碳理论、传授低碳知识的有效路径之一。最后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舆论工作也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利用校园主阵地的网站、宣传栏、报刊杂志等媒介,为大学生营造出强大的舆论氛围,形成人人讲低碳、人人讲绿色消费的校园舆论常态。

2.实践路径

自觉践行低碳标准,把加强消费道德教育纳入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当中。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地方,而大学的校园是培养绿色消费观的主要环境,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校的绿色消费教育的科学程度,将决定着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的科学合理的绿色消费观。

绿色消费作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要让其真正成为个人的需求满足和经济发展动力,一方面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科学的策划和精心的组织,让广大学生成为新思想、新观念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并参加到低碳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低碳经济的概念以乘倍数增长的速度在学生群体中广泛推广,从而形成合理的、绿色的消费观。另一方面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体系,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活动专题,依托学生团体开展消费观辩论和研讨、消费知识竞赛等活动,这样不仅仅让受教育者停留在知理层面,还能够在更深层次的导行过程中表现,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3.生态路径

创新视阈建设低碳校园,营造低碳环境,让绿色消费成为生态文明构建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高校应将低碳发展和低碳管理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的各个方面,让受教育者培养低碳意识,获得低碳技能。在高校绿色消费是倡导改变传统的高碳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大学生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提倡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到倡导空调适度开放;从提倡少用一个塑料袋到倡导多带一个帆布包;从提倡网上办公到倡导减少纸张利用;从主动收集垃圾到积极进行垃圾分类;从反对自私的享乐观到拒绝挥霍铺张。通过环境教育平台,加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知识教育,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了解到绿色消费观既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观,也是一种文明化消费,因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潘家华.澄清对低碳经济的几种误解[N].北京日报,2010-01-04(18).

[2]郭晨.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构建[D].浙江工业大学,2011(5):41-42.

[3]韩春.浅论低碳经济下大学生消费观的重塑[J].茂名学院学报,2010,20(2):14-15.

[4]熊小青,郭伟.论低碳经济下大学生消费观的重塑 [J].科教导刊,2011,4(11):128-129.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4

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

王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长期以来,在传统社会学话语中,生产被赋予了重要地位,而消费往往被看做是一个从属的角色,以往的社会学家并不怎么考虑消费。然而,伴随西方国家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以消费为主轴的逻辑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消费的探讨逐渐引起了众多社会学家的兴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一些著名学者尝试对“消费”领域进行探索,这种努力最终促进了

化了对当代中国农村的认识,开辟了农村研究中的动态的、可操作的研究视角,也回答了开篇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由于中国乡村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广阔,有些作品在历史与现实逻辑的统一上存在些缺陷,这也说明当前农村研究中的任务与目标依然艰巨,需要学人在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继续探索。评注释

〔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群言出版社,1999。

〔2〕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贺雪峰:《行动单位与农民行动逻辑的特征》,《中州学刊》2006年5期。

〔4〕贺雪峰:《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谭同学:《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结构――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8期。

〔7〕吕德文:《“差序格局”的拓展性理解》,《江海学刊》,2007年4期。

作者单位:郑州市社会科学文化所消费社会学的大力发展。其中有探讨消费社会与象征价值的鲍德里亚〔1〕,思考社会区隔与阶层品味的布迪厄〔2〕,关注消费供给方式与社会分化的桑德斯〔3〕以及探讨消费伦理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坎贝尔〔4〕,其实这里的名单还能列出很长。可是,这些西方消费社会学理论能够充分解释中国的现实情况吗?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王宁先生的新著《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下文简称《消费者社会》),或许它对你理解中国近60年来的消费变迁会有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者一开始就提出本书为什么会去关注消费现象?正如该书序言中所讲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制度安排与思想观念,都同消费问题有关。可以说,离开了消费问题,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反思就不够全面和完整。从消费问题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可以发现许多在表面上不相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5〕可以说,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借助社会学视角从消费领域来重新审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而以往的著作更多探讨的是与生产领域相关的话题,比如劳动政策的变化、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等。因此,《消费者社会》对消费现象的关注不仅可以让我们对以往历史有新的理解,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一个与西方学界关于消费研究不同的理论框架。

对于消费领域的探索,与经济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研究视角不同,社会学强调从整体性角度来把握不同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勾勒出一个可以解释消费现象的分析性框架。《消费者社会》正是从这个角度对新中国60年以来消费政策变迁进行理论分析。它以消费政策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关注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消费政策、劳动激励与国家合法性资源之间的逻辑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演变的。大致来说,这种逻辑在三个时期有不同的展演,分别是市场改革开放之前,市场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末以及90年代末至今三个大阶段。《消费者社会》借助消费政策、劳动激励与合法性资源这三个关键词建构出一个对不同时期消费政策变迁进行分析的概念框架,那就是劳动激励与消费政策之间关系变化的背后其实与国家合法性资源在不同时期的此消彼长有着密切联系。

市场改革前,国家在消费政策方面执行的是抑制私人消费、倡导集体消费的消费政策,劳动政策方面采取的是神圣化激励方式,新中国由于解放效应拥有充分的政权合法性,而集体消费制度的推行为政权合法性提供了新的源泉,国家在这些制度方面的安排主要是想通过抑制私人消费从而为当时的工业化建设提供原始资金。伴随后来一系列社会运动的开展和经济发展的停滞,政权合法性受到质疑,国家后来在这段时间对消费政策的改革(提高私人消费比例)以及在劳动激励方式的转型(采取世俗化激励方式),对于提高当时政权合法性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后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私人消费比例的逐渐提高,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遵循合理性逻辑开始对集体消费品采取商品化改革,希望借此为政府卸掉沉重的财政包袱,然而这种市场化改革不仅削弱了政权合法性,同时也损害了经济发展的合理性,那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商品化改革使得老百姓更不愿意拿出钱进行消费,扩大国内需求至今仍是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显然,如何提高集体消费的比重显然成为当前政府提高政权合法性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以上这些论述的亮点在于作者不是只呈现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出了哪些消费政策,而是力图把这些消费政策内容的变化同其他制度变迁结合在一起思考,从而构建出一个关于消费政策变迁的分析性框架。这样的做法帮助我们跳出消费领域来看待政策变化背后的制度逻辑。

如果说上面的叙述是作者在重构中国消费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那么对于不同时期人们消费行为的讨论则成为本书的第二个特色。关于制度与行动关系的探讨历来是社会学传统中争论不休的话题。对此,《消费者社会》从关注人们的消费行为到思考消费政策变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尝试性回答,那就是宏观制度转型与微观主体结构转变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因此,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人们在以前是如何勤俭节约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你也会察觉到消费主义观念在当前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大行其道。在过去你如果穿戴稍微过分就会被别人“污名化”,说你是小资情调;在现在如果你不跟紧潮流的话也会被“污名化”,别人会说你这人真“老土”。在不同时期,人们的消费行为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假如把这些只说成是经济发展导致的结果显然流于表面,问题的关键是宏观制度在背后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来形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王宁先生曾用“消费行为的制度嵌入性”〔6〕来指称这类现象,即消费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安排组合在一起来共同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这样的说法无疑强调了宏观制度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但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或推进制度的变迁。比如在我国消费制度变迁的几个重要转折点,正是人们以前消费行为所导致的社会后果累积起来,才使得国家不得不对当时的消费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结果反而是促使了消费制度的变迁。就拿这本书来看,在市场改革之前,正是长期抑制人们的私人消费,这才使得政权合法性受到负面影响。这样的讨论跳出了以往所强调的一边倒――要么制度优先要么行动优先,而是力图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来看待消费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

无论是对消费政策变迁逻辑的探讨,还是对不同时期人们主体结构转变的思考,我们可能会发现国家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而这同样也成为本书重点关注的内容。与西方学者强调市场资本机制、社会攀比机制不同,《消费者社会》在对消费政策变迁思考的时候把国家放在了一个关键性位置。在我国消费政策变迁过程中,忽略了国家力量就等于没有认识到消费政策变迁的主要因素。市场改革前,国家作为普通民众意义供给的唯一提供者,借助神圣化激励方式来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又采取户籍、单位制等政策来降低居民的私人消费比例从而为当时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生产的资金积累,而且还通过提高人们的集体消费比例增强了民众对政权的拥护。市场改革后,意义供给来源的多元化虽然使国家在这方面的力量式微,但它作为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从来就没完全消失过,只是此时的国家力量以更加隐秘的方式来影响人们,例如国家实施的一些政策会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谈到这里,我想到了两位西方社会学家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探索:一位是韦伯与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关注的是新教伦理是如何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选择性亲和”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7〕;另一位是坎贝尔与他的《浪漫伦理与消费主义精神》,从消费领域来探讨浪漫伦理是如何影响人们当时的消费观念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4〕,这两本书堪称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姊妹篇。《新教伦理》指出了在塑造人们精神气质的同时,无意识地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浪漫伦理》从消费角度考察了浪漫伦理如何影响了当时人们的消费观念,进而通过消费促进了生产。与他们的论述不同,虽然在市场改革之前,中国并没有像西方社会基督教一样的宗教制度,但国家却掌握着提供神圣生活意义的渠道,这塑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观念,同时这也成为当时神圣化激励得以可行的制度保障。伴随后来意义供给多元化和世俗意义逐渐占据上风,世俗化激励成为影响人们劳动、消费的主要因素。如果说韦伯和坎贝尔是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来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论题的话,那么我国6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为人们认识中国现实提供了全貌。市场改革前是由国家主义来影响人们的精神观念,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建设和建设初步的工业体系;市场改革后则是由消费主义来为人们提供生活意义的来源,通过消费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社会学理论观点的认识经过了学习、吸收到创新三个阶段,由此衍生的话题是社会学如何才能实现本土化。关于这个讨论,我想需要从本体论层面〔8〕和方法论层面〔9〕来共同考量。前者指如何认识中国的现实情况,如何寻找、分析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后者则是如何借鉴西方学界规范的研究方法来从事研究,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这种说法对于建设转型中国的消费社会学同样有益。对中国转型社会的思考,我们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现有的消费社会学理论(当然也并不是盲目排外)。说具体些,国家在当代中国社会扮演的角色可能会比西方要重要得多,消费领域也不例外。如果单纯从金融学或市场营销角度来考察消费者行为,那么这只是在考虑如何推出新的金融工具或刺激居民消费,但居民的私人消费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则与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有密切联系。换句话说,国家在其他领域的职责将影响人们的消费,进而刺激国内需求。例如近年来政府在住房领域内的改革使得不少人不得不压缩其他方面的消费,而将有限的收入投入住房消费领域。从短期来看,由房地产拉动的其他行业发展是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从长期来观察,国民消费比例的失衡将极大制约国内消费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来讲,这里的国家在市场改革尤其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更是产生了明显分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功能分化和利益诉求方面都有差异〔10〕,这些差异同样也会影响居民消费行为。

《消费者社会》一书探讨的消费政策变迁论题本身就包含着国家力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市场改革前后以及分税制改革前后都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市场改革之前的国家把居民消费全部纳入控制之后,实行“票证社会”〔11〕的话,那么市场改革之后的国家则是通过政策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例如,当前人们热议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就面临着国家应该在这场改革大潮中有什么作为,两级政府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是不是需要在财权与事权两个方面确定新的责任,这些讨论说到底都没有脱离对国家的重视,而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分也是关注中国很多社会现象的重要理论视角。这里之所以说社会保障制度重要,是因为它构建了普通民众的社会安全网络。用《消费者社会》一书的话来谈,当国家在保障人们的集体消费之后,人们在没有后顾之忧之后才愿意把钱从银行拿出来进行消费,这些年来政府一直在谈的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才真的是落到了实处。

中国转型社会有自身独特的情况,比如国家在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人们认识中国现实的重要考虑因素,这个社会结构为我国学者建构、检验各种理论观点提供了有利条件。《消费者社会》是一位长期从事消费社会学教学研究的学者对我国消费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王宁先生在全面检讨西方社会学理论观点的同时,面向当代中国社会展开深入调研,书中所提出的理论将会与西方消费社会学的一些观点形成对话,在丰富消费社会学学科的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人们对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理解。评注释

〔1〕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 Routledge, 1984.

〔3〕Peter, Saunders, Social Theory and the Urban Question (2nded.), London: Routledge, 1986.

〔4〕Colin, Campbell, 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7.

〔5〕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王宁:《消费行为的制度嵌入性――消费社会学的一个研究纲领》,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7〕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

〔8〕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王宁:《社会学的本土化:问题与出路》,载《社会》2006年6期。

〔10〕张闫龙:《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对20世纪80年代A省财政体制改革中政府间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3期。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奢侈消费;成因;对策

一、奢侈消费的内涵及当代大学生奢侈消费现状

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1]进入当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然被奢侈品充斥和填满,奢侈消费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奢侈消费代表人们消费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商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高档化妆品、珠宝首饰、豪华汽车等吃、穿、住、行都高于档次高的产品。另外,奢侈消费所代表的是步入奢侈消费阶层的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是一种经济价值符号,可替代性很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实力来选择自己想要消费的产品。因此,奢侈品消费的可选择空间很大,选择的自主性也极强。当代大学生作为一股新兴的消费力量,经济实力不强,但一方面容易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得一部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大学生高额消费和提前消费,另一方面受当代消费主义的影响,将消费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这毫无疑问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不利的。

二、当代大学生奢侈消费行为成因

1、个体主体性的丧失

消费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消费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消费经常被看作的一个经济问题。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而越来越多“非理性”消费现象的普遍出现使很多学者认识到消费是一种文化现象,美国人类学者麦克可瑞肯(G・McCracken)直接认为,“消费者使用被赋予了文化意义的消费商品能够表示不同类别的文化、培养一定的生活价值理念、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建构自我概念,并见证和标记社会变迁”。[3]消费实质上是文化的,消费物品已经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对人有意义。消费文化本身是一种正当的方式,但随着人们热衷于符号消费,逐渐的与商品使用价值脱离,就演变成了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宣称人生成功的标签和幸福的符号是消费更多的物质资料和拥有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因此鼓励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毫无顾忌和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此时,消费已经不再是针对每个个体自己实际的需要了,受社会风气和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变成了受消费主义支配的整个群体。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新兴的消费群体,消费理念还不够成熟,容易受消费主义的支配,不能分辨媒体广告所创造出的消费意象,无节制的追求享受,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目标,以为消费自由就意味着人身的自由和解放,于是消费主义就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对大学生进行着控制。

2、炫耀心理的作用

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第一次提出“炫耀性消费”的概念以来,炫耀就成为人们追求奢侈消费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机。大学生崇尚奢侈消费的最初目的仍然具有炫耀的意思,购买奢侈品,依然是大学生想要显示自己的出身背景、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它是一种途径、手段,能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品位。同时,炫耀心理往往是奢侈消费的导火线,给大众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所引起的攀比和嫉妒心理又会引起新一轮的奢侈消费。使得大学生在消费时不顾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和需要,盲目进行奢侈消费。

3、行为的可控性缺失

高校互联网基本已经实现全面覆盖,新兴的网购方式兴起并逐步被人接受,90后大学生通常都拥有手机、电脑和便捷式平板电脑,只要想消费商品,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购物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现在无论是淘宝、天猫还是京东等一些热门的网购平台,只要输入关键信息就会搜到海量信息。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广告商用尽心思的在各种各样的网页上插入广告,使得网络也越来越趋于商业化,广告不仅是使大学生从节俭走向奢侈的导火线,更是给奢侈消费以合理的存在理由。当代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行为不免会受到各种商品和广告的诱惑,特别是现在的网购模式。而正是这样的网购方式,使得大学生逐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考虑自己实际的购买能力,从而变成奢侈消费的附庸。

三、大学生奢侈消费行为的应对措施

1、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

消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题,也同样是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健康适度的消费能够更好的满足大学生在精神文化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消费上要做到适度,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一方面,尽管消费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活动,但却不是所有活动,我们需要平衡消费时间和其他生活时间,以学习时间作为首要,而后开展消费活动。另一方面,要做到经济适度,奢侈品是一种“非生活必须品”,在自己不具备相应消费能力时可以选择放弃的一种消费对象。自觉抵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应该自觉的克服自己的消费欲望,做到符合学生身份的消费。

2、倡导文明的消费行为

文明消费要求当代大学生在自己生活费一定的情况下合理的利用自己现有财力,为自己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不能为了个人贪欲或攀比,进行盲目消费或超前消费,杜绝长期向他人借钱或^度消费信用卡。另外文明消费还应该注意消费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都应该向高雅消费、健康消费看齐。当然,在消费过程中还应该遵守基本社会功德,尊重他人的消费习惯、爱好,诚实守信、谦和有礼。

3、弘扬积极的消费文化

大学生大部分学习生活的地方仍然是在高校,针对奢侈消费这一现象,学校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性的、强制性的教育。良好的校风学风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实行严格的学习考核制度。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学术活动,活跃校园学术氛围,积极的校园氛围要求尊重人才、尊重科学,不单单是以个人奢侈品的标签来判断大学生的地位和成就,将同学之间比吃穿行的不良风气转移到对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上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陈坤宏.消费文化理论[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文6

关键词:让・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物品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57-02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开头部分中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着的物品之丰盛现象所进行的描写,充分体现了鲍德里亚力图“从物的消费进人到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他和马克思一样,都是从生产中的物品着手由此开始了对消费领域的研究。他不仅看到了物和商品对人的驾驭和异化,更看到了人们对物品的消费中实际上蕴藏着更深层的是一种“符号”消费。于是,他从物的消费进入到了符号消费的领域,从而建立起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也正因为如此,奠定了他在西方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并引起了西方思想家的极高重视。仔细研究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以及他在研究这一理论时的出发点和具体环境,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这一理论正是结合了由索绪尔到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以及其导师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后来甚至还融合了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思想。

一、符号消费的理论根源以及社会背景

二战以后,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西方社会的基本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大生产时代渐渐地进入到了一个消费时代,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层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西方学术界的理论家们提出全新的理论来研究社会条件和日常生活的一系列变化,从而揭示现代西方社会结构与变迁所产生的诸多现象,特别是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不仅使劳动和生产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更影响了大众的日常消费领域,促使理论家们去研究消费、时尚、传媒等社会现象,鲍德里亚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出的符号消费思想另辟蹊径,不同于当时众多研究消费的思想家。他的理论开始于其著作《物体系》中对物的研究,他认为当代西方社会成为“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从本身上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变成了符号,从而使一般意义上的消费演变为符号消费。

“符号”一词最早出现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他是这样写的,“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我们管它叫符号学。它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因为这门科学还不存在,我们说不出它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它有存在的权利,它的地位是预先确定了的。”索绪尔之所以做出这样解释,是为了说明语言系统中的随意性。而后来巴特通过对这一思想进行研究认为,除了人类语言之外还存在着某种广泛性的符号系统,因而符号学要深入到跨语言领域。由此揭示出了一切符号制度的共同规律,揭示出人类社会无处不在的、形形的符号体系。在他的大众文化批判中,更关注资本主义社会运行中物的存在问题,特别是某些在目前社会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的文明产物―符号文化,例如娱乐、艺术、广告等。他进一步把符号学中的语言学理论扩大到整个符号领域,开创出一种真正的社会符号研究。按照这一理论,我们透过被异化消费虚化后的物的背后,看到是一个“物一符号”,这种被提炼出来的符号在现实世界中不断被创造出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显然,我们可以从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中看到巴特这一符号学思想的影子。

鲍德里亚的导师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他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列将鲍德里亚的研究视野引入社会学领域,使其目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且转向研究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在新的条件产生下的变化。新资本主义时期的到来,资本主义的对工人的操纵已经从生产领域逐步转移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由此,列斐伏尔认为社会的研究对象已经从机器大生产领域进入到日常生活,因而哲学的侧重点也必须转向日常生活批判。他用马克思的独特视角和批判理论,寻求着对日常生活的批判的分析,他对日常生活是这样认为的:“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剩余物,即它是被所有那些独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结构性活动挑选出来用于分析之后所剩下来的‘鸡零狗碎’,因此也就必须对它进行总体性地把握。而那些出于专业化与技术化考虑的各种高级活动之间也因此留下了一个‘技术真空’,需要日常生活来填补。显然,这里他所关注的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纯粹的日常生活,而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整个西方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列斐伏尔作为鲍的直接导师,他的这一理论对鲍德里亚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鲍德里亚的研究视野进入了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领域。

法国“情境主义者”德波所创建的社会批判概念“景观”也同样深深吸引着鲍德里亚,他的“景观理论”将传媒技术融入社会批判研究,将现代社会中的“商品”与传媒制造的“景观”相结合,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以生产为核心的商品社会后,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以意向与幻觉为统治的“景观社会”。这个社会的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异常丰富从而使消费、休闲、娱乐、影像等日益占据社会生活的中心,传媒的出现将人类带入影像与符码的时代,为一切人和事物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景观社会里,每一个个人都被虚假的需求满足着,而同时,真正的需求却被蒙蔽了。因此,看似工人们平等地享受着着消费,享受着完美的社会服务和提高的工薪。其实,他们只是被消费的假象所迷惑着。德波把现代社会所呈现出来的这样一种幻想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刻画和分析,尤其是他对广告媒介以及幻想的深刻批判更是入木三分。但是,无论如何,他的这一理论始终没有涉及到“符号”一词,也就是说,他虽然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所谓“景观”已经有了深刻认识和剖析,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一“景观”更深层次地发展,或者说,他没有用一个更深刻具体的“名称”来对它进行一个定义。然而,他以景观社会批判为切入点,对鲍德里亚进入到对符号社会、对以符号为中心的异化消费的批判产生了深刻的启蒙意义。

二、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构成

“今天,很少有物会在没有反映其背景的情况下单独被提供出来。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因而发生了变化:他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由此开始了他对符号消费的探讨。鲍德里亚认为,当前人们消费的主要对象在于形式,表面上看是物,而本质上其实是它所代表的符号意义。物要想被消费,必须变成符号,当物变成了符号,人们才会去消费,符号就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某种意义联系起来,人们在社会的压力下不得不通过消费物品来实现所谓的意义。这些物以“体系”的形式出现,人们对物品的占有或交换也就成为了使用价值的占有或交换,从而成为对符号的占有和交换。在这里,对物的消费就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主要基础。鲍德里亚认为,消费品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分类体系,也就是符号认同原则(首先必须被人们所接受)。不同的符号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影响并制约着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对符号――物的占有和消费,实质上是在消费着符号所具有的意义,同时通过对这些具有特定意义符号的认同或不认同,形成“自我”从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上述现象下,广告这一特殊媒介的出现就加速了符号在消费世界中的社会认同度,鲍德里亚认为“广告也许是我们时代最出色的大众媒介”。诱惑性的语言、美轮美奂的画面,以及夸大性的效果和越来越多的产品代言人的参与,他们所展现出的令人眼馋的消费体验,使商品成为爱情、亲情、友情、身份以及地位,都成为了这个社会所容纳一切的替代品。这一切的东西都是广告所带给人们的结果,在光怪陆离的广告蛊惑下,消费者通过对广告中的符号系统以及它所包含的编码的解读,自动依附于广告的游戏规则。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成为消费的奴隶,更成为了媒介的奴隶。这样,大众传媒把每一个信息都变成了媒介符号、变成了可供消费的物品传给了众人,与此同时,它自身即成了符号的生产者。

众所周知,传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把消费看成是一种关于物品满足需求的理论,人们根据自己的阶级和收入来决定是否使用物品,这种决定任何人都阻挡不了,人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样看来,人们实际上到达了平等,即“需求满足”。但鲍认为,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我们并不是在购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而是符号体系传递给我们应该购买什么。可以说,需要本身被符号体系所决定了。

三、符号消费理论的现实意义

鲍的符号消费理论为研究日常生活的消费开辟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他将符号学引入物和消费的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展开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物和主体都居于次要地位,由符号统治着一切,揭开了消费社会的神秘面纱。在目前这个物欲横流,处处都以金钱为目的的现代社会里这一理论显得尤为重要。物质丰盛、大众文化和上帝式服务蒙蔽着人们的双眼,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物质的丰裕与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同时更为严重的是主体价值观的没落,这重重的矛盾都被符号消费隐秘地遮蔽了,消费者几乎是踏上了对物品无休止地占有这条不归路。对这一切的揭露都是符号消费的伟大成就,但同时它也存在着巨大的缺陷,鲍德里亚发现了符号消费带给我们的一切后果,却没有给我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从而去解决这些问题,他只是一味地绝望和幻想,在《布拉格的大学生》中,他这样说“一切超越异化的理想的解决方法都被无情击碎。异化是无法超越的:它就是与魔鬼交易的结构本身。它是商品社会的结构本身”。他绝望地认为,最后的解决方法不是解放而只能是毁灭和终结,从而使他的消费理论最终走向了虚无主义。

参考文献:

[1]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J].哲学研究,2002(11).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