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范例6篇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范文1

[关键词] 一体化救治;无线移动数据通信;3G

[中图分类号] R605.97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5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期望得到更高的医疗急救服务,同时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支持也是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正值新昆明建设方兴未艾之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救治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新城区医疗基础相对薄弱,医疗力量不足,医疗急救流程有待改进。本研究旨在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的运用,建立高效、可行、低投入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有效、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为新昆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1国外急救的发展史和现状

创伤急救起源于战争年代,最早在公元18世纪拿破仑时代就开创了战场救护的先例。当时是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地带做进一步救治,并建立了战地救护站,为现代创伤救治奠定了基础。随着运输、通讯、医疗装备的不断改善,以及救治人员素质和技术的提高,创伤的致死率已逐步得以下降。因此建立一支快捷的战伤急救队伍,开展合理及时的战场救护,能有效地提高创伤急救效能。

在和平年代,随着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大增加,加上其他因素导致的伤亡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的主要死因。美国科学院在1966年发表了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疾病”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人们对创伤的认识,有效地推动现代创伤急救系统的发展。此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建立创伤急救系统,开展各自的创伤紧急救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伤急救网络,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从而大大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成功率。

1.1美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美国1979年正式将急救医学列为一门学科,并配备了直升机用于院前急救,随后又建立了设备齐全的ICU(加强监护病房)和CCU(冠心病监护病房),形成特殊医疗体系。目前,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又建立了全美统一的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各相关单位建立统一的创伤急救信息登记、报告管理系统,包括伤员致伤原因、损伤严重程度、现场救治情况、院内救治过程以及康复情况等,并定期进行各类数据分析和总结,以指导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改进,合理调整创伤急救中心的布局,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进一步完善创伤急救网络系统,提高创伤救治的效率。

1.2德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德国最早在1884年提出雇主必须提供强制意外保险,从而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来预防意外创伤的发生。随之出现了认证专科创伤的外科医生,并成立了专门的认证部门来评估创伤后的严重性、后遗症及其分级。目前在德国,每1000例道路交通事故中约有40人死亡。因此德国社会创伤外科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型,通过收集分析德国红十字会、汉诺威医学院等机构的各种数据,来评审从发生创伤到出院时间段内的最低限度治疗费用,同时推算出不同阶段(救援、急诊室、外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正常护理等)的治疗情况,从而得出在不同急救时间下可采用救援方式以及急诊室内的诊断和治疗程序等一系列的举措。

1.3法国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法国的院前急救水平比较高,且这种急救方法往往要涉及到一个监管系统。这个系统最初由配备一个单一号码(15或112)的电话交换机、紧急医疗援助服务(SAMU)和指挥中心组成,主要是通过电话方式给监管的医师提供资料信息决定需要哪些资源,而监管医师可以采取两个形式进行急救:派一个急救小组或一个医疗小组。这些救护小组来自于“可移动应急和复苏单元”(SMUR),即基于医院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一个民间组织。SMUR 主要由护士、医师、复苏救护车、值勤室以及电信系统等组成。其急救流程是:通过急救电话启动院前急救,并了解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应急方案,包括急救路线、运输工具、送往目的地以及急救措施;院内救治和康复治疗等。

1.4日本创伤急救网络现状

1964年日本消防防卫厅修订部分法律,规定转移急救伤员是消防队的一项责任。1965年,日本原生省和福利事业单位颁布了一项法律,划定了急救定点医院。但由于没有确切的标准和政府财政支持,从而导致各医院之间推卸责任。因而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政府制定了一个5年规划,即建立一个国家或公共应急医疗中心,并划分为三类等级:初级紧急护理设施、二级应急医院、三级急救医院或中心。目前在日趋递增的交通意外刺激下,各种突发事件的创伤患者按三种类型应急医疗中心模式进行救治,但在院前急救上还比较落后。

2国内急救网络现状和急救特点

2.1国内急救网络现状

我国急救医学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卫生部1980年10月颁布《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文件;1984年6月颁布《关于医院急诊室(科)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综合医院要建设急诊科。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于1987年5月在杭州成立。至此,我国急诊医学正式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向前迈进。1995年卫生部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第39号令,这对提高我国灾害事故医疗救援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家卫生部和世界银行帮助下,我国在浙江金华、江西九江、陕西宝鸡推行“区域卫生发展计划”,将发展急救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全国急诊(救)科和ICU的崛起,急诊医疗体系逐渐形成。但我国急救中心模式繁多,患者的救治和常规急救患者一样,由急救中心承担。从1982年卫生部颁布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以来,医疗高层管理者也一直在探索急救模式的运作问题,由于受各地区人口、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和救治水平参差不齐。

在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地医疗急救机构积极行动,参与急救;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以“激情救治”为主,缺乏高效、合理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未能充分发挥医疗急救力量的作用,急救信息的及时采集、整合、分析、共享成为了急救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

2.2目前国内急救医疗的特点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部分社会矛盾的突出,目前国内的医疗急救对象主要集中在各种创伤和突发的急性心脑疾病方面[4];此类疾病的突出特点均是在短期内由于严重的原发病导致休克的迅速发生,造成各器官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而心、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差;在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提出,大脑皮层对缺氧的耐受性仅6~7min,超过此时间限度即可造成大脑功能的不可逆损伤,在此之后,虽可通过现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维持心肺功能,但意识回复极为困难,由此不仅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很多家庭可因此而返贫;据此判断,不能达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效果很难说是成功的救治[5]。而目前国内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往往有所延误、甚至脱节,错过了急救治疗中宝贵的“黄金时间”,不能充分体现急救中的重点:即争分夺秒。从目前的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来看,在“120”接到求助电话后到患者现场,首先通过病史采集,以初步了解病情并做出相应急救处理,由于救护车医疗条件的限制,随后即开始转诊过程,到达接诊医院后,需与接诊医务人员交接病情,接诊医生尚需进一步采集详细病史、完善相关检查,此后才能做出相关处理;对于需要进行器官支持和心肺复苏后的病人,此过程每多一秒钟则救治希望就小一分。研究表明,在北京市区救护车平均行驶时间为11.55分,平均救治距离为5.82公里。院前急救反应能力不够理想,反应时间过长,抢救距离过大,难以满足市民医疗急救需要。昆明的急救网络建设远远不能与北京相比,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急救网络系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已成为目前急救工作的当务之急,而移动数据通信的迅猛发展为此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急救中的应用

通过对国外医疗急救网络的了解和对国内急救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这样的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效、有利、安全的急救医疗服务,但是以前由于流程不畅和信息通信手段等的限制,很难达到院前、院内治疗的无缝连接,延缓了救治过程。只有通过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深度介入,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1技术可行性

随着中国3G牌照的发放,2009年中国的综合移动通信业务正式步入3G时代。中国联通的WCDMA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3G技术,不但能提供基本的语音、视频等服务,还能够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数据通信服务。完全能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对移动数据通信极高的要求,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的数据通信技术支持。同时,由于联通的WCDMA标准已经在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投入实际运用多年,有大量的成熟可靠的平台、终端、软件以及经验、模式等可直接利用或参考。可根据医院急诊的实际需求,以最快的速度,较小的投入,水到渠成地促成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

3.2技术实现

中国联通3G移动通信技术基于WCDMA标准,它具有技术成熟、网络覆盖全面,终端丰富完善、功能强大等优势。医疗数据通过WCDMA网络传输具有可靠性高、保密性和安全性强、传输速度快的优点,可以实时完成救护车、120调度中心、急救接诊医院之间的多向无线高速数据信息传输。

利用中国联通成熟的WCDMA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在院前急救的救护车中配备移动终端,与现有急救车设备结合,在急救医生采集病史同时即将急救病人的血压、脉搏、心跳等主要医疗数据及病历文档、图像等各种类型的相关文件实时发送至接诊医院中心平台,接诊医生可在病人到达之前即可比较全面的了解基本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同步完成必要的人员和医疗器械、药品的调度等准备工作,提前安排下一步抢救措施。并可同时对救护人员进行远程救护指导,为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

3.3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在我国3G业务正式运营前,通过卫星通信或自建无线通信专网等技术手段,也可基本满足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在通信技术层面的需要,但实现起来技术上比较复杂,设备相当昂贵,对使用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很高。从网络建设、终端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在绝大部分地区和医院都几乎不具操作性。

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各运营商都将在国内构建起覆盖全面的可靠的移动数据网络。其中,中国联通的WCDMA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标准,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建立中,能提供覆盖完善的可靠的数据通信网络,同时还有数量最多最成熟的通信终端及丰富的附属外设,能够在成熟的平台上以低廉的价格构建起一体化救治通信网络。此外,3G的数据通信费用也十分低廉,对使用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是比较低的。能以极小的社会经济投入实现较高的使用回报。

通过3G移动通信技术促进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建立,将极大地提高急救的效率和成功率,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恢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秒抢救时间的争取,即多一分康复的希望,甚至是对生命的挽救。对整个社会来说,将节约大量的后续医疗资源的投入,意味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4展望

在3G高速移动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再整合车载GPS定位系统、无线远程视频、呼叫中心等手段后更可充分发挥全市医疗力量,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分步投入,实现了调度网络化,将中心调度室、接诊医院、救护车、急救现场等各个关键环节有效地组建成一个高效的动态网络,保持信息敏捷、畅通的传递,为急救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提供了可靠流畅的信息保障系统。急救中心与现场医疗进行数据、图象传递及实时监控和指导。中心与现场医务人员分享信息,共同分析处理病人,从而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统一高效的急救指挥调度系统。

4结论

无线移动数据通信在急救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起步较晚,这主要是因为受到通信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等技术条件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但随着我国3G牌照的正式发放,为急救车、医院及急救中心间进行稳定高速的大数据量的信息交流和传输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手段。而城市急救车无线远程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明确。可以预见未来一两年内,基于联通WCDMA的3G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将会极大的推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的迅速实施和快速发展。将填补急救医疗通信指挥调度中缺乏医疗急救高速移动数据信息通信的空白,弥补当前急救系统在完成呼叫受理以后,急救医院、救护车、患者等各个关键点脱节的缺陷,推动现代医疗急救系统向移动信息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传苗,黎爱军. 创伤急救网络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 中华急诊医学,2008,17(9):1007-1008.

[2] 陈开红,关金宝,陶丽丽. 对北京院前急救网络运行的思考[J].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53.

[3] 吕旺盛,刘婷婕,张克明,等. 联动机制在意外伤害事故中临床急救效果的评估[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80-382.

[4] 李得溪,张俊晶,谭福勇. 我国院前急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9):353-354.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范文2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 院前医疗急救 调度指挥系统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176-01

120是以院前医疗急救为己任的,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120指挥中心是担负着突发病症、事故的处理,因而其反应速度与正确程度便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分分秒秒都关系着病人的生死。为了提高院前急救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提高急救处理率,实现急救准确化、快速化以及医疗急救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我们导入使用了一套120调度指挥系统,它依托了先进的计算机电话集成(CTI)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GPS)、无线通信(GSM)技术,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院前急救调度指挥的产物。

1、昆山市120调度指挥系统概况

昆山市急救中心所使用的通信调度指挥系统涉及的技术有计算机技术、数字录音、全球卫星定位(GPS)、无线通讯(GSM)、局域和广域网络组网、音频视频传输等,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集成系统。

如图1: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CTI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GPS服务器以及录音录像服务器。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度统一协调工作。

图2所示,中心调度室受理120呼救电话后,调度系统自动产生调度表格,记录呼救相关信息,如电话号码、地点、病情,同时自动生成最小半径有效派车单。待命人员接到通知单,立即出车。整个过程急救人员皆可通过GPS和无线网络与中心保持沟通联络,以便快速到达现场,安全地将病人转运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此工作流程保证了院前急救过程中调度中心、救护车、接诊医院急诊室三者间信息传输,真正做到院前、院内无缝隙对接,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2、信息化120调度指挥系统的优势和作用

2.1 实现了标准化的急救反应模式

网络信息化的120调度指挥系统,能够同时完成多个120求救电话的接入工作。求救电话呼入时,系统自动启动录音,记录电话号码、受理台号,当调度员输入相关信息后,由系统自动生成“最小急救半径、最短急救时间”的派车单。据系统统计数据显示,调度员已可做到在6秒内接听电话,询问呼救者情况并在1分钟内完成调派任务,救护车在收到命令1分钟内出车,驶向现场。

另外,对患者的病情、调度、急救过程和时间都将语音和数据形式存入数据库中,方便查询和回放,为处理纠纷、加强监管奠定了基础,为院前急救专业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范文3

20xx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我科护士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肩负着出诊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我科基本完成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全科人员基本上都能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对待工作积极,认真。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没有上级护师的指导下,成功开展了颈静脉穿刺技术,使抢救危重病人赢得了最佳时机。危重病人的抢救已能做到明确分工,紧密合作,每周五坚持让医护人员主持业务知识学习,和开展有关于急诊技术操作演练。20xx年已经过去,我科一年工作基本情况如下所述:

一、全科营造团结和谐的气氛

在20xx年度,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和谐相处、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抢救能力

急诊科护士以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为重点,认真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严防差错、医患纠纷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按照医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定期对急救队员进行业务学习及急救技术的培训,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钻研业务,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从而使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电动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操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急救队员的急救能力,严格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做到防医疗差错、防医疗事故于未然,杜绝医疗行为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我们坚决服从医院领导的调度,做到随时出诊、迅速出车、准备及时到达急救现场。始终做到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抢救设备处于应急备用功能状态,经常定期保养,保证抢救设备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抢救过程中保持零故障。成功开展了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充分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三、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做好急诊工作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

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格院内交叉感染。

四、20xx年度工作反思

我们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意识到在急诊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小结如下:

1、急诊科医护人员应急急救经验不足,急救技能有待提到,要注意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熟练掌握,还需要加强专科培训、以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2、急诊急救工作中缺乏灵活性,要时刻注意和患者、家属进行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发病原因,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今后需加强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

3、要熟练掌握急诊危重症的监护和抢救流程,如急腹症、昏迷、休克、中毒等,对昏迷患者,第一时间开放气道、吸氧,在实施紧急救护的同时,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注意血糖、瞳孔及对光反射、是否颈项强直等,有的放矢,避免手忙脚乱。

4、掌握常用急诊抢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严格执行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制度,注意患者过敏史、血糖、心肺功能等,注意用药安全。

5、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具备整体观和全局观,在急诊患者病情尚未稳定前,一定要加强巡视和沟通,尽量把患者安排在自己实力范围内,以便及时观察和急救。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范文4

[关键词] 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模式;急救培训;通讯系统;人才培养;福利待遇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2(b)-139-02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明显降低突发伤病员的病死率。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的紧急抢救,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患者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急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它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组织管理、医疗水平及公共福利综和能力的体现。

如今,随着社会需求与医学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阶段,突发公共事件、灾难事件的频频发生,让政府及社会各界愈来愈多地重视急诊医学。使得急诊医学也正以飞跃的速度在发展、在变化、在创新。而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的起始环节却往往不被社会各群体所重视,它的发展远远不及院内急诊与重症ICU的发展,它现存的体系是否完善,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1 全民急救知识的普及

让愈来愈多的人懂得何时该急救,该如何救。在我们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就应该有急救课程。“ 救生术”是让人生存的本领,从娃娃抓起是必然的。在各种形形的行业中,某些行业是必须得到“急救资格证书”的人才可以从事的,例如:消防员、警察、士兵、司机、飞行员等等。而这种证书的资格认证要有严谨、规范、合法的程序所支持,使该由政府职能机构依法控制。特别还要重视其时效性。

2 统一规划、提高社会地位

2.1 统一院前急救模式

根据现在我国院前急救模式的多样化,卫生部应统一规划,制定一个能够满足本国国情和对外开放需要,能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应急能力和城市文明水平安全、快捷、高效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它隶属于独立的机构最为合理,这样它既有院前急救的指挥调度权,又有人、财、物等支援的调配权,按照地理区域,以派车半径、人口居住密度为原则,设立分站与站点,与有关医院紧密配合,形成院前有急救中心负责,院内有医院负责的急救网络。这样既保证了调度的指挥力,又避免了不顾病情定点转送的不合理性。但这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要根据国情、国家财力、国民素质综合考虑。只有经过长期推理论证,不断地改革创新,随着国家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才会向社会公益性发展,成为完全由政府出资,不向社会收费的特服模式发展。

仅仅由政府的重视来提高社会地位是不能服众的,只有高品质的服务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弘扬形象、提升地位。那么这种院前服务体系该如何确保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患者或伤者所在地并进行有效抢救。

2.2 畅通的信息系统、便捷的交通工具

目前计算机网络系统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其中在急救医学中也有深入的探索。GPS卫星定位系统是必备的。通过该系统,调度员能迅速定位呼救者所在地址,在下指令时能清楚明确表达现场位置及特征,如急救人员有不明之术可参考电脑显示的图标,提高地址准确性;同样,在计算机屏幕上也能准确显示急救车位置,方便调度员更合理的派车。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远程病例讨论,远程医疗的兴起,在现场医护人员就可把患者的情况反馈到专科专家,在现场得以合理的指导,有效的救治,可避免单一作业,经验不足考虑不充分,错误诊断的情况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技术水平,可在车上就做到专科会诊。

按照卫生部规定城市人数5~8万人配置一辆救护车的规定,我国仅有一部分大城市得以达到,就大多数还未达到,这就严重制约了院前急救的发展。另外,由于事故发生的不可预知性地域的广泛性、复杂性,均可导致急救车难以到达现场,这就对运输交通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如急救车、急救摩托车、急救直升机、急救快艇等,势在必行。

2.3 提高院前急救人员专业素质,引进先进医疗设备

由于急救医生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广,情况复杂,所处的工作困境和感受都是院内其他科室医生无法理解的。而对医患之间以及在现场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各种情况,要求急救人员不仅是技术上高水平,而且有驾驭整体局面的领导才能,特别是在技术上要专业、正规、快速、有效的全科医生,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各种矛盾。然而在急救车上的时间太短暂,用药效果及病情变化,院内的进一步辅助检查,均不能得到足够充分的了解,更别提研讨了,也就大大制约了院前急救人员技术的提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完善回访反馈系统,通过远程控制,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转归,做到真正意义医疗资源共享,院内院外急救合理配合,不断提高急救技能。而急救人员科学培训,是能独立进行出诊任务所必需的,笔者认为急诊内科培训1年,急诊外科培训1年,重症ICU培训 1年是合理的。

当然,一次圆满任务的完成也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院前急救的特殊性、流动性限制很多设备上车,但即使那些能上车的仪器,也很少有厂家考虑行驶中设备电源的充足性、准确性、敏感性、便携性、实用性等问题,所以找一个抗干扰性强、灵敏度高、使用便携的仪器很难。所以也希望医疗器械厂家多考虑一些急救车上设备的制作。

3 年龄的问题,合理再分配

个人看法,从事急救事业的最佳年龄是女性28~45岁,男性28~50岁。超出这个年龄无论是体能还是反应能力均大打折扣,这不仅降低了急救水平,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性。这是整个急救队伍,医生、驾驶员、担架员面临的同样问题。所以,合理再分配,资源的提前配置,是院前急救面临的新难点,是国家卫生部该深思的问题。

4 提高福利待遇,防止人员流失

同医院内医生相比,所处环境复杂,危险性大,业务发展局限性大,灰色收入为零,大大降低应届毕业生及已取得医师资质证人员进入急救事业的吸引性。严重的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同样也使已进入人员的热情大减。就本单位而言,1996~2010年正式进入的应届毕业生(专、本科)共31人,现自动离职12人,占38.7%,3人未取得医师执照,占9.7%,可见人才的流失严重的阻滞了院前急救的前进。令人震惊的数字希望能得到广大领导的重视。

综上所述,虽然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完善与改进,但我们仍以院前急救人员为傲,甘愿贡献自身的每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沈洪.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

[2]张永利,李巍.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35.

[3]王得坤.现代院前急救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06,(9):45-46.

[4]孙红,魏巍.建立院前急救服务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3):32-33.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范文5

【关键词】

院外急救;救护知识;培训普及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9337)

作者单位:434020荆州,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产、交通、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也在迅速增长。疾病、创伤、中毒、溺水、电击、窒息等都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在医学上4~6 min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1],怎样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是在第一现场的每个人的重要使命。农民是院外急救的弱势群体,增强农民院外急救知识与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010年10月我校急救护理教师调查了荆州市市郊农民对院外急救常识的知晓情况,并对当地农民进行了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荆州市市郊农民100名,性别不限。

1.2 调查方法

我们自行设计农民救护常识知晓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农村随机走访调查共100名农民。由急救护理教师带领学生发放调查表,要求农民对10个项目进行演示或回答,学生单独填写问卷,每个项目正确计1分,综合评分总分为10分,当时收回。发出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培训内容与方法

通过调查走访,根据当地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及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我们反复讨论,确定救护手册的编写内容,《家庭救护常识》的内容包括:①120的呼救。②脉搏的测量。③胸外心脏按压。④止血。⑤异物卡喉的救护。⑥淹溺的救护。⑦醉酒的救护。⑧煤气中毒的救护。⑨发烧的救护。⑩鼻出血的救护。

按照我们确定的编写内容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家庭救护常识》。首先将《家庭救护常识》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培训使用。根据农民的认知规律,其培训的方法如下:我们向农民对常见疾病的初步判断、常见救护技术的操作及预防护理等方面做全面系统地讲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急救个案,生动形象的向农民讲述人工呼吸、徒手心肺复苏术、创伤急救技术等急救知识,同时通过对多功能复苏模拟人进行现场家庭急救操作演练,并与农民以边操作边讲解边指导的互动方式,鼓励居民进行现场实操,以发现居民技能掌握不准之处,及时给予纠正。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根据不同训练内容,设置相应情景,提出问题,要求初步了解相关急救流程;第二,老师借助图文并茂多媒体的课件[3],先讲授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再分步示教,同时要求农民跟着老师一步步训练;第三,老师根据农民的操作和感受,作出点评,并进一步规范其操作方法;农民自行继续练习,以获得更多的体验,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从而掌握相应的急救方法。

在周休或节假日,我们带领经过培训的学生到农村发放我们编写的通俗易懂的《家庭救护常识》,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到农村办墙报,宣传救护知识,以便农民掌握救护常识的重要性和对救护常识的知晓。

1.4 统计学方法 对培训前后农民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情况进行前后知晓率比较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一般情况

100名农民中,年龄30~7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6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4名。

2.2 救护知识水平

2.2.1 农民院外救护常识调查结果,见表1。

2.2.3 农民院外救护知识水平影响因素,见表2。

3 讨论

3.1 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 表1结果显示,培训后,院外救护常识知晓的人员增多,甚至达到了基本掌握的程度, 因此,通过普及院外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农民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自救互救意识,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意外事故现场能立即进行自救和互救,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第一时间,在紧急情况下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使急救技术社会化,提高急救成功率,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3.2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有利于院外救护常识的普及与宣传 表2结果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因文化基础知识好,接受能力强,所以在救护常识的普及过程中,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效果显著;而60岁以上的农民因年龄偏大,文化基础知识差,反应慢,接受能力差,在普及过程中,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效果不显著,因此,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很有必要[4]。

3.3 院外救护常识的普及与宣传是社会的需要 高校教师应具有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是每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急救护理教师具备普及院外救护常识的普及与宣传的条件和资格,服务急救行业,是社会的需要,责无旁贷。为更好的服务社会,急救护理教师要随时了解国际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最新标准和信息[5]。

3.4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赴农村进行院外救护知识普及与宣传,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更进一步掌握了院外救护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临床,适应社会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急救水平的提高,为今后我国的急救社公化增添了更多的生力军,为全面提高公众急救水平,进一步推进了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6]。

参 考 文 献

[1] 敖薪.急救护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2] 诸葛海鸿,周伟,苗素芹.对患者家属普及院前急救常识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09,16(12A):26-28.

[3] 蒲晓煜,席淑华.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护理研究,2010,24(4):960-961.

[4] 王力侠,屠明君,杨东松,等.对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知晓现况的研究.中国厂矿医学,2007,20(3):306-307.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范文6

关键词 车载医疗;医疗急救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5-0065-02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凑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及生命安全。这些改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医疗卫生部门的要求。从近年来患者住院前的急救医疗服务来分析,医生护士护理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而且车载的硬件医疗设备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也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方面患者的病情及生病体征参数甚至是现场的治疗程度都不能快速的传达到医院。这些问题将会导致医院不能高效率地做好对患者进行急救的一些准备工作,使得急救工作降低效率,增加了病人的危险程度。另一方面,在现场的急救过程中有太多的未知因素,并且急救过程是一个移动运输的过程,即使是短距离的移动运输,也不能提高急救现场的效率,也难得到医院内部专家医生的急救支持。医疗信息数据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给急救系统的协调工作造成了影响。以救护车辆为运作载体的传统急救模式主要是通过口头传达来完成的,不能满足病患的需求。提高急救车载系统和医院内部信息数据实时传递和共享是现在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尤其对偏远或农村的患者治疗以及对灾区的医疗救护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内容。

在小有规模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现在流行的远程医疗系统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车载无线无线医疗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也逐渐实现。车载无线医疗系统主要是为了让传统急救方式的缺点得到优化和解决,同时可以解决现场急救与医院内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使急救运输过程中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不再成为虚设。

2 车载医疗系统的整体设计

2.1 整体框架

本文以院前救助为切入点,设计了一个功能完备的车载医疗救助系统,医院、120急救中心、急救车三者协助配合,高效地完成院前急救任务。而且在整个系统中医院、120急救中心、急救车各部分都是可以扩展增加的,整个系统可广泛用于大、中、小城市而不受限制。急救车中的医疗设备通过并行总线来接入车载移动服务器终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通过Web Service接口技术连接到120急救中心和医院,正因为模块化的设计和在技术上的松散性,使该系统忽略了各主体中设备的差异,有利于数据的共享,有利于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中应用。

2.2 系统组成

车载医疗救护系统主要包括三大主体医院、120急救中心和急救车,整个系统框架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呼叫应答系统、医院的医疗监控系统、车载导航系统、车载医疗系统、网关、视频诊疗系统。这6个系统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为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支持,提高了救助效率及安全性。

2.3 工作原理

整个救护系统要在医院、120急救中心和急救车中建立呼叫应答系统,它们之间通过Web Service技术进行通信。医院的呼叫应答系统向120急救中心注册自己的Web Service接口地址,同时接收急救中心转发过来的急救车的连接请求,建立连接后通过接口传输急救车内医疗数据。120急救中心的呼叫应答系统接收各医院的Web Service请求并记录接口地址,进行管理并提供给急救车查询,在接收到急救车的请求后,查找合适的医院并向其转发急救车的接口使急救车与医院及时建立通信,同时120急救中心通过急救车内的导航定位系统来跟踪车辆。急救车内的呼叫应答系统向120急救中心发送查询请求,然后从那里获取合适医院的Web Service地址,通过地址与医院建立连接,向医院发送车内医疗监测数据。通过车内的远程视频会诊系统来实现医生的院前实时诊断,获得医院的医疗建议。

2.4 系统特点

1)提高了急救的效率。患者在急救车的运送过程中已经与要送至的医院进行了病情数据的交流,通过视频诊疗系统初步判断了病情的发展情况,医院医生能够提前做好医疗器械和药物的准备,制定初步的治疗方案。与传统的救护系统相比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救助效率,提高病危患者的生存率。

2)打破了沟通障碍。急救车上的音视频诊疗系统和各种医疗监测设备能够及时让医生了解病情,避免了传统救助中仅靠通话描述不能够准确传达病情的沟通障碍,使医院在应对重大突况时更井然有序。

3)掌握车辆位置。120急救中心和医院都能通过急救车上的导航定位系统来实时掌握车辆所在位置、车速及还需要多久到达等信息,从而做好准备。

4)解决急救人员专业素质短板。医院内的专业医师能够及时了解病情,通过视频来准确判断,并给予一些准确的急救建议,这样能够补足院前急救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的短板。

5)提高指挥调度能力。由于120急救中心管理有医院的接口地址,可通过急救车所在位置和初步病情及医院的急救资源使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医院进行运送,从而能够更准确的指挥协调。

6)便于系统扩展。应用Web Service接口技术有利于异构系统间的通信,方便了系统的扩展。

7)提高通信效率。Web Service接口技术提供点对点间的快速传输,降低了系统的整体通信负载;120急救站统一管理Web Service接口地址,提高了查找的效率。

3 结论

车载医疗救护系统涉及到硬件、软件及网络等多方面技术,在硬件上要有车载的各种医疗设备、监测传感器、监控摄像头、通信设备等,在软件上有数据采集编码、医疗信息软件、Web Service接口管理软件等,在网络上有Web Service接口协议、运营商4G网络接口等。由于跨学科,所以当前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还需要涉及的学科研究人员一起积极探索和研究。不过随着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医疗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未来的院前医疗急救水平必然更好,更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郑进.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介绍[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1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