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专业技能范例6篇

继电保护专业技能

继电保护专业技能范文1

【关键词】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管理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你故障或者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保护的是各种故障短路、电压大大降低、系统震荡等和不正常运行状态过负荷、频率降低、低电压等,因为这些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卫士”,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钢铁长城。其中,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保障电网和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的技术手段。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而又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的话,将会使电力系统失去稳定并造成电网瓦解。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事故反映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不正确操作所引起的事故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必须加强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力求做到尽可能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误操作、误整定、误接线等原因造成的电力系统的不安全运行问题。

1 继电保护管理水平的内容

1.1 基础管理

(1) 全面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以人为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必不可少。我们需要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技术感的继电保护团队。加强实用技术的培训,并能经常派出继电保护人员参加有关自动装置的研讨班。针对特定的保护装置请厂家进行专题讲课。另外采用师徒制度并不定期开展技术活动以激发专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术的热情。对继电保护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尽量让新同志动手,然后由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同志指点把关。通过经常的实际工作锻炼,提高继电保护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并提高继电保护的整体技术水平。

(2) 实现现代化管理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技术资料保管和取阅都很困难,为了推动和促进继电保护专业图档向电子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引进一套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化管理是有必要的。结合现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对投入运行的设备及二次回路进行认真检查核对。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运行和整定方案,严格执行整定值配合的交界面是下级电网服从上级电网,并且在上级电网给出整定限额后,下级电网要严格执行。另外为提高继电保护整定值的准确性和整定值的规范管理,要开发一套继电保护定值单的管理软件,更好地对实现现代化规范管理。

(3) 继电保护的审阅制度

为了能够达到运行设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技术人员已经校检过的继电保护装置记录进行复查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该过程主要检查试验记录整理是否及时、试验项目有无漏缺项、试验数据以及结果是否准确等。

继电保护管理属于全过程管理,而且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时继电保护工作的核心。基础管理的规范化是保障继电保护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

1.2技术管理

(1) 装置设备的反措

确保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控制保险的配置合理化,防止因直流控制保险选配不当而造成的保护装置据动或造成上一级直流控制保险熔断,致使更多的保护装置失去直流控制电源。对保护盘上一些重要的出口跳闸继电器,或一块屏上有不同单元的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者,在屏前屏后要有明显标记,防止因误碰而造成保护以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误动作。当主网运行方式较大变化时,要对该方式下的定值进行校检以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逐步将严重老化和运行性能差的保护装置更换为原理先进、制造工艺优良性能可靠的微机保护装置,实现向全微机化迈进。

(2) 规范继电保护工作

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区内故障可靠动作的同时也要保证在区外故障可靠不动。确保装置故障时不拒动的同时,及时发现导致装置误动的隐患。对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工作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更好的指导工作。

继电保护作为电网安全的屏障,搞好其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搞好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加强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所以提升继电保护的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2 继电保护管理的提升

2.1 营造环境提升专业水准

建立功能齐全、培教合一的安全教育室采用国内先进的保护装置和试验设备,扩建继电保护实战培训室,其规模等同于两个互相联络的220千伏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可同时开展多人、多项目作业培训,可模拟变电站和用户定值对调,具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二次作业培训能力,达到了三全两强一突破功能。即:保护型号全、电压等级全、整体功能全;现场再现强、实战能力强;首次突破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区外故障模拟难题同时,及时宣传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使标杆创建活动与其他生产经营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享创建成果。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文化资源,结合“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建设具有电力企业文化特色的工作环境,持续提升员工的文化品味和专业技术能力、专业工作水平,将培养员工成才作为对员工最大的关爱,进一步优化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激励员工成长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实现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双赢。

2.2 完善的管理体系

通过查找薄弱环节,邀请继电保护专家集中诊断,集思广益,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共梳理修编规章制度。构建涵盖继电保护专业前期设计、调试验收、运行维护、设备退役、反措管理和风险预控等“全过程”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不因人和事的突发变化而产生混乱异常,继电保护专业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日益健全完善公司安全生产评估体系、监督保证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在省公司、乃至南方电网公司达到先进水平。

按照重点突破项目要求,融合“居安思危、履职思成、创意思进”的理念精髓,迅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深刻认识长治电网与特高压电网紧密相连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分析继电保护专业的现状,明确创建全省标杆的目标任务,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成立创建活动领导组和办公室,设立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基地建设、环境整治、企业文化和工作督导创建工作机构,召开动员会广泛发动,制定里程碑计划,召开专门会议,协调、通报、督查和分析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措施和方法,保证目标的一致和行动的协同。

继电保护专业技能范文2

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飞向太空的神州系列飞船到一个简单的用电设备,都离不开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说,只要是有电的地方就有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在过去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制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到了指导作用。

自20世纪50年代末,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开始研究。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的500kV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运行于葛洲坝500 kV线路上,结束了500k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

从20世纪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继电保护技术的专利布图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保护技术的发展,专利申请量也逐步上升,2001年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说明新一代继电保护技术迅速发展,市场不断成熟扩大,各相关企业也在积极申请专利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利益,为企业的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由于处于新老一代继电保护技术的更替期,老一代继电保护技术在工程生产中的应用占据了大部分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而新一代继电保护技术也迅速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较强,专利申请人大部分选择了创新高度较高,保护年限更长的发明专利申请。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国内专利申请,国外专利申请更多地集中在发明专利申请中,他们对核心技术形成垄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专利壁垒,国内申请也多集中在几个大型的继电保护企业。实际上,从市场情况分析也可看出,国外企业对高端市场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国内厂家基本集中在利润较低、技术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市场。

从图5中可以看出,继电保护专利申请大部分集中在以下几个分类号中:H02H3/00(对正常电工作情况的不希望有的变化直接响应的自动断开紧急保护电路装置)、H02H5/00(对正常非电工作情况的不希望有的变化直接响应的自动断开紧急保护电路装置)、H02H7/00(对出现正常电工作条件下不希望有的变化时能完成自动切换的,专用于特种电机或电设备的或专用于电缆或线路系统分段保护的紧急保护电路装置)、H02H9/00(用于限制过电流或过电压而不切断电路的紧急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并实现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1、计算机化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他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有相当于一台PC机的功能。在计算机保护发展初期,曾设想过用一台小型计算机作成继电保护装置。由于当时小型机体积大、成本高、可靠性差,这个设想是不现实的。现在,同微机保护装置大小相似的工控机的功能、速度、存储容量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小型机,因此,用成套工控机作成继电保护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将是微机保护的发展方向之一。

2、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使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深刻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到目前为止,除了差动保护和纵联保护外,所有继电保护装置都只能反应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继电保护的作用也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数据通信手段。国外早已提出过系统保护的概念,这在当时主要指安全自动装置。因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显然,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联结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能的。

对于一般的非系统保护,实现保护装置的计算机联网也有很大的好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得到的系统故障信息愈多,则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愈准确。虽然对自适应保护原理的研究已经过很长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真正实现保护对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自适应,必须获得更多的系统运行和故障信息,只有实现保护的计算机网络化,才能做到这一点。

3、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因此,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4、智能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的研究也已开始。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映射的方法,很多难以列出方程式或难以求解的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则可迎刃而解。例如,在输电线两侧系统电势角度摆开情况下发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就是一非线性问题,距离保护很难正确作出故障位置的判别,从而造成误动或拒动;如果用神经网络方法,经过大量故障样本的训练,只要样本集中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则在发生任何故障时都可正确判别。其他如遗传算法、进化规划等也都有其独特的求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将这些人工智能方法适当结合可使求解速度更快。

结论和建议

继电保护专业技能范文3

关键词:《继电保护》;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62—02



继电保护是在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电保护》课程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供用电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继电保护是一门理论性与实际结合很强的课程,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继电保护课程只注重理论教学,不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并且,绝大多数院校的继电保护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与实际相脱节,我校所讲授的都是继电保护的原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共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探索继电保护课程改革研究。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现状及背景

《继电保护》是我院的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现有的继电保护教材中,分析的都是电磁型、磁电型或集成电路型结构的继电器,而现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结构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微机型保护装置应用的相当广泛。我院只开设了继电保护课程,没有开设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这两门课程,学生学习继电保护课程相当费劲;再有,目前的继电保护教材主要讲解的是继电保护的理论知识,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案例、电气设备短路电流的计算实例都未讲解,不利于学生理论学习与以后实际工作的认识统一。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更要具备扎实的操作基本功和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学创新意识。

二、继电保护课程体系的整合

《继电保护》课程重点分析了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发电机保护等。我校是专科院校,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理论水平以够用为主。而现在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和多样,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多学习理论知识是没有必要的,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做中学,学中做。在目标定位上,充分考虑学生能先就业再择业的需要,坚持“宽基础、强技能”的原则。既掌握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职业岗位范围可以转岗。因此,在我们的课程体系改革中,改变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向“多元型”方向发展。《继电保护》课程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讲授电力系统暂态和稳态分析的部分知识;讲授各种保护的基本原理、保护装置和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微机型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在教材编写时要阐明模拟型保护的基本原理,微机型继电保护技术是全新的内容,思维方法与模拟型保护相比完全不一样,应重点讲解如何推倒出算法的数学模型和微机实现原理。

(二)突出课程的职业性,以职业能力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使学生所学知识、技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双证书”融通,即毕业证书和高级技能等级证书。

(三)围绕岗位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项目,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开发校本课程。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如表1为五个项目。

三、《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案例教学法

由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很快,在讲授课程相关知识是可以联系电力系统的实际案例,例如某某地区电厂发生断路器跳闸事故,原因是某相电接地导致的等等实际案例。使学生在校期间能了解相关领域的现状。通过典型事故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是有特定含义的,它不是通常说的“教学任务”,而是指“需要通过某种活动完成的某些事”。课堂讨论、自学答疑教学形式采用任务驱动法。例如让学生设计某条线路的三段式保护。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内容、任务要求、工作计划,设想在教学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学生对项目的承受能力,时刻准备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问题。

(四)六步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法,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际工作需按照六个工作步骤来进行。例如设计6~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这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分别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资讯阶段,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首先了解项目要求;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如: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制定工作计划;决策阶段:教师考察学生做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学生可听取教师的建议,对计划做出修改;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计划完成本项目工作过程,完成项目实施工作;检查阶段,学生进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评估阶段,学生对完成项目任务中的表现做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由教师做出教师评估。

(五)模拟故障法

在实训室上课时,可以通过人为设置故障,测量故障时的电压和电流来分析故障特点,如何迅速、有选择的切出故障。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利用常规的电流、电压保护的原理及实现的方法简单、直观的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熟悉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结构及其用途。在初步掌握电流、电压保护的基本原理后,再安排学习微机保护的基础知识的内容,由易至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等对保护装置元件进行直观教学,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帮组学生记忆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加强课堂微机保护演示;采用在实训室边进行理论教学边进行实验的教学方法。

《继电保护》课程以以岗位能力为出发点,突出职业素质的培养,教、学、做结合,教学方法多样化。课程内容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所需的应知应会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为学生获得“双证书”,提高就业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基本理论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暂态和稳态分析应知的理论为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陈延枫.高职高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

继电保护专业技能范文4

涉网二次设备技术监督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

非常欢迎XX电力调度中心组织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通信、无功电压方面的专家来我单位检查和指导工作,我们将虚心接受各位专家的批评和建议,为我们下一的技术监督工作指明方向,更好的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服务。首先由我代表XX风电公司向各位专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并对风电场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一、公司基本情况:

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风力发电建设与运营。目前已建成两座风力发电场,其中XX风电场于2007年3月8日并网发电,装机容量49.5MW,安装66台750KW机组,红寺堡风电场于2008年4月22日并网发电,装机容量49.5MW,安装33台1500KW机组。

风电场各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均以一条110KV出线接入电网,升压站按无人值守设计,配置综合自动化系统,风电站接受电网2级调度管理。

XX风电场生技部下设四个运检班组,现有运检职工29名。由于人员配置少,目前采用运检合一的工作模式,运检工负责现场所有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按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在风电场输变电设备专业方面,班组内均有分工安排。

二、技术监督工作汇报:

根据XXX关于2009年度技术监督工作安排,XXX在2009年的工作中全面加以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对技术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发挥技术监督对电力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确保风电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自风电场投运以来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  继电保护:

1、保护装置概述:

XX风电场10kV升压站配置了国电南自PS6000综合自动化系统及SP600系列成套的继电保护装置,110KV出线配置国电南瑞RCS-94光差保护,共有17套继电保护装置;红寺堡风电场10kV升压站配置了国电南瑞NS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及NSR600系列成套的继电保护装置,110KV出线配置北京四方CSC-163A光差保护,共有17套继电保护装置。

2、继电保护定检维护情况:

XX公司两个风电场自2007年至2009年期间按继电保护定检计划,完成了变电站所有继电保护装置的第一次保护定检,定检合格率100%,装置合格率100%。

3、运行情况:

XX公司两个风电场升压站自投运以来全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正常,未发生保护装置故障及缺陷,设备可靠率100%。其中110kV线路保护动作次数为0次,主变保护动作次数为0次,10kV线路保护动作次数为5次、正确率100%,故障录波器滤波次数5次,完好率100%。

(二)  调度自动化:

XX公司两个风电场变电站自动化装置分别配置了国电南自PS6000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国电南瑞NS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按照调度数据网的技术要求接入。系统配置的网络设备是一台路由器、两台三层交换机和两台纵向加密隔离装置,并配置了调度四线通讯网将变电站实时信息和非实时信息上传至2级调度。

运行情况: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变电站二次安全防护技术要求规定,制定了风电场的管理规定。两个风电场自投运以来运行情况正常,均按要求向中调和地调提供数据,其中XX风电场11月份发生一次至XX地调的运动调度数据四线板卡故障,由于备件为到未能及时恢复。

(三)  无功电压:

XX公司两个风电场10kV升压站分别配置了两套集中式并联电容装置,和1台50MVA有载调压主变,作为风电场调整电压和无功的主要手段。

运行情况:XX公司风电场自投运以来严格按照电网公司下发的关于风电场并网技术要求,认真调整风电场的功率因数和无功电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及时投切电容器等无功调压设备,并及时做好记录,确保电压和功率因数合格率100%。

(四)  通信:

1、通信装置概述

风电场变电站均配置一套光端机转换设备,其中光端机有一路专供专用保护通道和一路接入调度数据网。通讯子框配置两套PCM设备,分别接入中调和地调,现场配置三部电力系统专用调度电话。通讯电源经变电站220V直流蓄电池经电压转换模块提供48V双路电源。

2、运行情况

风电场变电站通信设备自投运以来基本运行正常,其中长山头风电场发生了3次PCM通讯板卡故障,2次已处理正常,1次由于备件未到无法处理,风电场光纤设备运行率和光纤电路运行率100%。

三、存在问题:

1、网络通讯专业:现场加密网关PSTUNNEL-2000实时信号投运后,远动信号通讯不正常。至地调的远动四线板故障,地调无法接受非实时信号。

2、公司技术监督网络成员存在其他专业合并情况,专业培训亟待加强,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计量监督、继电保护监督还需联系相关部门协助工作,需进一步完善技术监督网络和继电保护管理监督网。

4、运检人员在完成风电场日常变电站临时、故障、小修检测任务的方面,工作经验欠缺,还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5、风力发电场设备的检验、试验、性能、运行、检修等方面的技术监督还需不断摸索和完善。

6、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无功电压和通信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还需改进和完善。

四、下一步的技术监督工作计划以及整改措施:

(一)完善技术监督体系,进一步规范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针对风力发电技术监督的新形势,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技术监督外延,健全技术监督体系,保证技术监督网络有效运转。加强高电压和继电保护技术监督人员的配备和培训,组织对《防止25项电力重大反事故措施》进行宣贯和学习,加深对反措的理解。

(二)加强风电场的技术监督工作

利用“春秋”检和线路停电期间,将按照年度电气绝缘监督计划、继电保护监督计划,完成风电场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预试和保护校验工作。结合风电场变电站“春秋”检及风机检修期间,做好风力发电场设备的检验、试验、性能、运行、检修等方面的技术监督。

(三)做好风电工程技术监督工作

在新的扩建工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设备的选型、监造、安装、调试、验收等方面的全过程监督,确保新投设备有一个良好的初始状态。各专业要按照全方位、全过程技术监督的要求,提前介入,熟悉设备,制定好设备验收作业指导书,严格标准,严格要求,把好设备投运验收关,确保新投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加强电能质量和节能监督工作

风力发电机组的随机性、反调峰性、负荷波动性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了解掌握现状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并不断完善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在对长山头风电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节能降耗潜力分析,提出节能措施,实施后根据效果情况进行总结,进一步降低厂用电率。

(五)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业务素质

技术监督队伍的专业培训,是技术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专业人员的素质与工作质量密切相关。随着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的应用,对技术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需要进行持续教育和培训。

继电保护专业技能范文5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出现问题,容易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还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电力系统瘫痪,出现大面积的停电,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由此可见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对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简单的描述,综合分析了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因素,并进一步对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人们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 运行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地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但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造成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随着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所以,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必须尽快得到有效地解决。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概述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电路和电力基础元件,一般被安装在变电站或者断路器上,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运行的状况和发生故障的类型控制断路器进行工作,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受进一步影响。例如,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一旦某一环节的电路或者基础元件出现故障,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造成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就能及时发挥作用,将故障信息反馈给控制器,通过跳闸的方式保护电力系统不受到故障的进一步影响,降低风险。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法持续稳定地运行。所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势在必行。

2 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因素

2.1 继电保护装置硬件影响

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与其自身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部分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在生产的过程中偷工减料,或者是使用廉价的生产材料,对产品的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导致制造出质量不合格的继电保护装置,产品性能低下,降低了其运行的可靠性。

2.2 电流互感器的影响

电流互感器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元件,对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当电流互感器出现饱和的情况时,会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反应迟钝,甚至出现失灵的现象,降低了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引起电力系统故障,出现大面积停电。当电流互感器出现误差,直接影响着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的保护质量,进一步降低了运行的可靠性。

2.3 外部环境影响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较为精密的仪器,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粉尘和各种有害气体,会破坏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元件,而且有害馓寤够岣蚀继电保护装置的电路板,引起氧化反应,给装置的性能造成影响。同时,持续的高温也会加快继电保护装置的老化,降低其运行的可靠性。

2.4 人为操作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对安装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严格按照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要求进行正确的线路连接以及相关操作,会给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也十分重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后期检查和维护也影响着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例如,在检查出继电保护装置的电容储存有所减少,就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电容装置进行更换,如果工作人员对电容装置的型号选择不当,就会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影响。

3 对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建议

3.1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严格把关

继电保护装置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所以在正式运行前对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要进行严格地把关。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适当的试运行,进行全面系统的质检工作,并请相关专业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验收,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一系列的试运行、质检以及专业验收以后,填写完整的验收单据,并交由相关部门批准,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以及断电功能的实验,确认其安全性和正常运行的可靠性,并对验收以及实验过程中拆动的元件和接线等恢复原位,保持待运行状态。同时,在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出厂设置进行更改时,要仔细核对需要更改的数据和相关事项,将更改的内容与时间登记在册,以便后期检查与维护使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一切正常,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再投入正常使用。

3.2 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智能化技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发明,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在电力系统中,智能化技术早已有所应用。例如,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模糊逻辑和遗传算法等先进技术。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智能化技术和理念日趋成熟,也使得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取得明显的优势,不仅明显地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而且还能够通过控制继电保护装置连续运行的时间,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对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不利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从根本上排除或降低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其运行可靠性,更好地发挥保护电力系统的功能。

3.3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应该将工作重心转向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为主,完善供电可靠性的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继电保护装置相关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达标,专业技能水平不足,是造成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培养员工形成良好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处理能力和效率,并使工作人员养成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并进行相关工作记录的好习惯,降低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3.4 加强继电保护装置技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电力系统也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发展与完善,所以,继电保护装置也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全面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和工作效率,以便适应发展日益迅速的电力系统。首先,要根据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特性,通过创新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增强对电力系统的保护力度;其次,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丰富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如增加故障检测、自动恢复供电等功能,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利用率;同时,要不断改进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采用体积小、性能强、功耗低以及具有环保性的材料,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用性;最后,要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4 结束语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y中扮演着安全卫士的角色,提高其运行的可靠性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电力系统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正确认识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充分了解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不利因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切实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使其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曾克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探讨[J].电网技术,2014,14:83-85.

[2]劳海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2:312.

[3]尚鹏,刘锦英,赵莹莹,高金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22:87.

[4]陈增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探讨和研究[J].硅谷,2014,22:46+97.

[5]姬楠,高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207.

[6]崔玉华.电力继电保护运行及可靠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7:119.

[7]韩天行,梁志成,胥岱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试验及评估的研究[J].江苏电器,2014,02:49-54.

[8]孙毅.有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实践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149.

作者简介

刘清平,女,湖北省恩施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继电保护技术与自动化技术

邹清源,男,湖北省恩施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

王美英,女,山东省郓城县人。现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

继电保护专业技能范文6

【关键词】继电保护;新技术;发展

1 继电保护发展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制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仅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60年代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60年代到80年期间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并广泛采用的时代,葛洲坝500 kV线路上应用的国产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从而结束了500 k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在此期间,从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90年代初,以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与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高频保护为代表,基于集成电路的微机保护普遍运用于基层设备,为之后继电保护的飞速发展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在此之后的20年中,陆续推出了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产品,更新换代超出了之前所有时代。从原先8位 CPU多用途处理器到如今32位DSP专用信息处理器;从原先由于计算能力不足,只能应用于工频处理并存在10ms的计算盲区,到如今能应用复杂的保护原理以及可靠的保护性能;从原先采用输电线为通道的高频通道容易出现保护误动,数据传输容量低,仅仅只能作为故障判据,到现在使用光纤通道,大大提高可靠性而且能反应故障信息。不得不说这是一次井喷式的发展。

2 继电保护的现状

当今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迅猛,普遍实现计算机化,正逐步向网络化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建造以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智能化变电站试点。

2.1 继电保护硬件方面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微机保护硬件技术得以不断提高。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硬件不到5年时间就发展到多CPU结构,后又发展到总线不出模块的高性能大模块结构。现今在解决微机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之后,电力系统微机保护以其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和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优势,迅速的替代了以往的集成电路保护,并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行业。

2.2 保护通讯、数据交互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深深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继电器保护技术于依托网络,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使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能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某些保护装置实现计算机联网,也能提高保护的可靠性。以天津大学针对三峡水电站500 kV超高压多回路母线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母线保护的原理为例,由若干个(与被保护母线的回路数相同)母线保护单元,分散装设在各回路保护屏上,各保护单元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每个保护单元只输入本回路的电流量,将其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给其它所有回路的保护单元,各保护单元根据本回路的电流量和从计算机网络上获得的其它所有回路的电流量,进行母线差动保护的计算,如果计算结果证明是母线内部故障则只跳开本回路断路器,将故障的母线隔离。在母线区外故障时,各保护单元都计算为外部故障均不动作。这种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分布式母线保护原理,比传统的集中式母线保护原理有较高的可靠性。因为如果一个保护单元受到干扰或计算错误而误动时,只能错误地跳开本回路,不会造成使母线整个被切除的恶性事故,对于像三峡电站具有超高压母线的系统枢纽非常重要。由上述可知,微机保护装置网络化可大大提高保护性能和可靠性。

2.3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继电保护实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保护装置实际上可实为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个终端。因此,若能保证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以往,为了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需要,室外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如变压器、线路等的二次电压、电流都必须用控制电缆引到主控室。所敷设的大量控制电缆不但要大量投资,而且使二次回路非常复杂。但是如果将上述的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计算机装置,就地安装在室外变电站的被保护设备旁,将被保护设备的电压、电流量在此装置内转换成数字量后,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到主控室,则可免除大量的控制电缆。如果用光纤作为网络的传输介质,还可免除电磁干扰,必将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得到应用。如采用光电流互感器(OTA)和光电压互感器(OTV)的情况下,OTA和OTV的光信号输入到一体化装置中并转换成电信号后,一方面用于保护的计算判断;另一方面作为测量量,通过网络送到主控室。从主控室通过网络可将对被保护设备的操作控制命令送到此一体化装置,由此一体化装置执行断路器的操作。目前,国内以220kV西泾变为代表,采用IEC61850标准,利用光纤实现二次装置互联互通;大规模采用OTA互感器,以及OTV互感器,提供双A/D采样数据; 全站各电压等级均采用保护测控合一装置;变电站各间隔保护测控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在线监测IED等设备均下放布置于配电装置现场。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极大的简化了二次接线,提高装置互操作性;采样数据更加稳定,不易受到传输过程中站内的电磁干扰;节省了很多屏柜位置,简化二次设备。国网公司在全国各电压等级都开展了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工程,各种新技术都投入了工程实际应用,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根据国家电网规划,预计到2015年,新建110(66)k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约5100座,完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约1000座。我国已经成功的向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做出探索和尝试。

3 国内继电保护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国内已经成功做出了向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的探索和尝试,但是也伴随着诸多新问题的出现。

3.1 硬件设备性能还有待提高

随着继电保护数字化发展,大量开关量信号及各种采样信息通过一体化装置整合转换为数字量,依托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因此合并单元以及各种网络设备的性能尤为重要。它关系着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目前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在软件技术上:合并单元虽然实现了采样数字化,但与保护、测控装置仍采用点对点通信方式,网络共享并未实现;在硬件技术上:智能电网部在2012年5月对合并单元性能检测中,南瑞科技等8家国内制造厂家提供的19种不同型号设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暂态性能测试及气候环境测试,所有设备均未通过。如表1所示在暂态测试中:电流、电压的突变会造成不同程度采样的失真,不满足5TPE的精度要求。

(2)在气候环境测试中,尽管在厂家标称的- 40°C至70°C的温度范围内设备运行正常,但考虑到目前已建成的变电站中实际运行情况,正常工作时就已经接近70°C 上限,在提高至85°C标准后,有不少厂家的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采样失真,甚至无法工作。

(3)时间性能存在问题。时间性能包括对时性能、守时性能、失步再同步等。在失步再同步过程中,由于不同厂家采用处理方式的不同,在不同厂家设备同时运行时,出现了采样不同步现象。

表1合并单元的暂态电流峰值瞬时误差

3.2 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完善和补充

智能站中,取消了二次电缆的模式,若采取了网络采样与网络跳闸的模式,原本的安全措施比如退“硬压板”,已经不再实现效应。在电力行业中,最新09版电力安全规程中新增了直流输电以及特高压输电等新内容,但面对未来的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新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出现以及智能站带来的安全问题,需做相关补充。相对于安全规范,国家电网已经制定了一些技术规范,例如: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2011-58号《国家电网公司 2011 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Q/GDW_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等。不过目前对二次合并单元采样,采用的暂态性能标准中还包含了对于一次互感器的暂态误差,需要相应的完善。随着,智能化的越来越成熟,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完善和补充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3.3 检修模式的探讨

3.3.1 保护专业人员面临专业整合

智能化的二次系统,已经很难区分继保、自动化以及通信专业了。智能化变电站中保护测控装置合二为一,保测一体装置的GOOSE跳闸属于保护专业,而保测一体装置具备的测控功能,与后台通信的MMS接口又更多地倾向于自动化专业。同时信息传输网络化使得保护设备和自动化设备都共用同一个网络,间隔层GOOSE网络交换机和过程层的智能终端是测控装置和保护共同的传输网络和执行机构。智能化变电站中使用光纤作为数据连接通道,大量交换机以及智能终端的应用使得变电站不再仅仅作为一个网络终端。在日常维护以及检修中,保护、自动化专业和通信专业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检修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继电保护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自动化及通信专业的知识;检修人员应跨越专业之间的隔阂,采用大二次的专业模式,加强对各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在工作中,了解智能化变电站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

3.3.2 设备检修的新方式

由于二次电缆的取消,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使运行设备与检修设备之间的联系更加难以区分,这直接导致安全措施的难度加大。传统变电站一次和二次之间电缆通过“点对点”连接,除了运行人员的基本安措外,检修人员还能通过拆除外部二次回路的节点,确保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的隔离。但智能站通过光纤联系,回路并不是“点对点”的节点连接,光纤中检修设备数据的中断要视情况而定,一根光纤可能还有其他运行中设备数据传输,直接拔出很可能影响到其他运行设备。如果对运行设备和检修设备的分界面了解不够充分,很可能会导致由于开工条件不满足,造成需要扩大停电设备甚至导致其他运行设备的非正常退出。

同样由于智能站二次回路是光纤介质,检修工作也与以往的检修工作不同。现常规变电设备的检修都是基于电气原理,而智能站传输的是数字报文。原有的检修手段已经失效,进而由光路检查和报文分析手段替代。这种检修理念的改变,不是短时间就能掌握的。就目前而言,显而易见,检修工具器材将会被大量电子器材所代替,原先的基于电气原理的设备无法运用在新设备检修中;日常维护中,对光纤回路的维护和设备运行环境的改善更为重要,因此光纤回路光功率测试,并对损坏的光纤通道进行更换,保证一定裕度的备用芯,二次设备运行的温度、湿度以及网络系统性能的监视,将成为检修工作的侧重点;报文分析作为基本的检修手段,就要求一个合格的二次检修人员能够通过报文,知道装置之间的通讯机制,发现设备故障点以及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