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范例6篇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85

小儿高热惊厥是在婴幼儿最为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患儿既往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史或热性惊厥史, 发病时患儿表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或阵挛性发作, 一次发热出现一次惊厥后, 如不及时进行治疗, 患儿常会持续发作或在发作一次后又出现多次发作, 轻者导致患儿出现呼衰, 重者可直接导致其发生死亡[1-4]。如在抢救时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1] 。为了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本文特选取60例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年龄最小0.5岁, 年龄最大5.0岁, 平均年龄(3.13±0.62)岁;对照组患儿年龄最小0.4岁, 最大4.0岁, 平均年龄(3.02±0.50)岁。两组患儿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①突然出现的不明原因体温升高或体温持续维持在39℃以上;②患儿有不自主骨骼肌收缩表现;③患儿意识丧失, 双眼上翻, 出现2 min以内的呼吸暂停;④患儿的发热原因证实不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同时符合①④并伴有以上任何一种症状即可确诊[2] 。

1. 3 护理措施 在实施相同的急救治疗的基础上, 对照组患菏凳9婊だ恚 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采取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 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3. 1 高热护理 患儿体温偏高时, 遵医嘱对其实施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当患儿体温高达39.0℃时, 降温措施主要应对头部进行, 当体温高达39.5℃时, 应对其全身实施降温措施。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使用湿毛巾、冰袋等冰敷腋下等部位, 冰敷停止的标志为体温降至38.0℃以下。还可使用32~34℃的温水或25%~30%的乙醇对患儿进行擦浴。该降温方法可反复进行, 且安全性较高[3] 。

1. 3. 2 惊厥发作护理 患儿惊厥发作时, 首要的问题是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使患儿平卧, 解开衣领, 头偏向一侧, 清除口腔分泌物, 将压舌板缠好纱布置于患儿上下牙之间, 防止其咬破舌头;为保证呼吸通畅, 可为患儿实施高流量吸氧, 待患儿呼吸恢复正常后再调节至低流量, 如患儿呼吸困难较为严重, 应通过简易呼吸器对其进行辅助通气。惊厥发作时, 密切观察患儿的瞳孔及意识变化情况, 如患儿表现为瞳孔大小不等或意识障碍, 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预防患儿发生脑疝[4] 。

1. 3. 3 心理护理 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 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 可联合家长通过抚触等方式使患儿感到舒适,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流, 鼓励患儿。提升其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为其讲解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 缓解其恐惧焦虑的情绪, 提高其对于医疗护理的配合度。

1. 3. 4 健康教育 因大多数患儿家长对惊厥的了解程度较低, 导致其在患儿疾病治愈出院后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疾病复发, 健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加强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教会其在患儿疾病急性发作时的正确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以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降低复发几率[5] 。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惊厥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惊厥复发率比较 经过不同的治疗护理, 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不同的治疗护理,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6, 7]:①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善;②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之间含量失衡;③儿童未生成完全的神经髓鞘。儿童在发生了高热惊厥时, 神经受到迅速高热刺激, 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 如患儿发生持续惊厥, 常因为呼吸困难导致大脑发生缺氧, 出现不可逆性损伤[8-13]。综合护理干预就是对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心理、行为等进行干预, 消除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的错误认知, 保证患儿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6, 14-16]。本次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经过不同的治疗护理, 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4.36±2.20)min、体温恢复时间(31.33±2.50)min及复发率6.67%、并发症发生率10.0%均优于对照组(6.87±2.10)min、(43.89±4.30)min、26.67%、33.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实施正确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有助于改善其不良症状, 帮助其尽早恢复正常, 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翟明媚, 邱爽, 周红艳.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0):134-135.

[2] 冯汉兰, 温永珍, 陈小红.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14):1572-1574.

[3] 张学军.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12):3454-3456.

[4] 陈峰.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研究, 2015(12):1519-1520.

[5] 冼鸿欢.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21):48-49.

[6] 王龙芹. 循证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头⒌脑し雷饔. 医药前沿, 2016, 6(29):315-317.

[7] 张凤伟, 郭秋菊, 陈小萌, 等.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0):29-30.

[8] 洪鹰.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 2015(37):155-156.

[9] 张永梅.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大家健康旬刊, 2014, 23(17):71-72.

[10] 孟娜.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1):225.

[11] 李方方, 赵变歌, 李秋丽.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研究. 当代医学, 2013(6):108-109.

[12] 彭玉彬.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14):166-168.

[13] 田建梅, 陈凤艳.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14(32):112-114.

[14] 朱丽萍, 周子花, 吴爱华.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4):561.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发烧;护理

急性呼吸道感染作为小儿常发疾病、多见病是引发5岁以内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包括鼻窦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病原体侵犯鼻、咽部、鼻咽等而产生,病急,且冬春季节尤甚,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发热、流鼻涕、鼻塞等,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危及儿童生命,因此,必须进行及时治疗,并进行科学护理。我院对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进行周全护理,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64例,且所有患儿均符合呼吸道感染并发烧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2例,女性32例,年龄在0.5-10岁,平均年龄为4岁。病毒感染引发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共56例,占87.5%,少数由混合感染或细菌引起,此外营养不良、贫血、外界环境、护理不当也可引发本病。治疗时间5-35d,平均12d。

1.2治疗方法采用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对因治疗:用中药治疗因病毒感染而形成的本病的患儿,如饮用板蓝根,给予抗生素治疗因细菌感染而形成本病的患儿。对症治疗:根据患儿症状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对发热患儿进行物理降温、注射退热剂等。经以上治疗后,配合科学、周全的护理措施,观察、记录患儿症状变化、临床疗效。

1.3护理方法

1.3.1基础护理①环境护理:经常给病房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为患儿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将温度控制在20-24℃,保证病室内整洁。②饮食护理:指导患儿经常饮水,防止因发烧造成脱水现象,进而加重病情;关注患儿营养,根据患儿情况,指导饮食。宜食用容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水果;少食或禁食刺激性、辛辣食物;经常更换食物类型,以引发患儿食欲;必要时,进行静脉注射营养液,以补充患儿营养和水分。③督促患儿按时休息,多休息,并集中完成各种治疗护理,以保证患儿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力。

1.3.2病情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避免并发症发生。检查患儿口腔黏膜与皮肤:清洁口腔,临床可用3%苏打水擦洗,每天两次;儿童皮肤较嫩,容易受到感染,受病毒感染后会出现红肿、溃烂等症状,因此必须进行皮肤护理,及时更换患儿衣服、床单,提示患儿用温水清洗身体等。加强患儿发热症状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注意患儿咳嗽、鼻塞及神经系统症状,若发现精神萎靡、呼吸异常等症状,及时报告临床医生,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3.3健康教育护理①护士要向家长展开健康教育,向家长介绍呼吸道感染并发烧表现症状、治疗措施、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促使家长全面了解护理以及医疗事项,并指导家长学习简单的护理方法,如保持室内环境、进行消毒、让患儿进行适量运动、根据天气变化对患儿更换衣服,多晒太阳等。②与患儿或患儿家长展开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恐惧心理,并辅助家长做好患儿情绪稳定工作,促使患儿与其家长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1.3.4体温护理患儿呼吸道感染促使体温急剧上升,若不进行及时护理,则导致高热患儿出现惊厥、脑部损害等,因此必须对高热患儿进行及时护理,并以有效的护理方式降低患儿体温。当患儿体温在38.5℃以上时,可采用以下护理方法:①调节室内温度,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较低温度有助于患儿散热,并可促使产热与散热达到平衡。夏季可采用空调调节室温,冬季可减少覆盖被褥。②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用冰袋冷敷,采用物理方法降低患儿体温。③采用药物降温,注射退烧剂,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高热不退者,按照医嘱,使用冬眠合剂进行降温。

1.4判定标准显效:呼吸道感染并发烧症状消失。有效:呼吸道感染并发烧症状明显好转。无效:呼吸道感染并发烧症状无好转,或病情加重。

2结果

经过治疗与护理,与我院治疗的64例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显效42例(65.6%),有效19例(29.7%),无效3例(4.7%),总有效率为95.3%,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3讨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冬春季节更甚,其发病急,在呼吸道感染后会出现发热、鼻塞、呼吸困难、咽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并给予护理,则会引发神经系统、脑部疾病,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在治疗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我院对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在进行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科学、周全的护理措施。加强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向患儿家属讲解该病状相关知识和简单的护理措施;进行病室内环境护理,保证病室环境整洁、温暖舒适;进行全过程密切病情护理;根据患儿病状、发热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与体温护理等。通过周全护理,我院选取的64例患儿中,61例患儿获得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5.3%。这说明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痛苦,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应推广应用此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庾小明.物理降温结合耳背刺络放血治疗外感高热患儿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07):49-50.

[2]饶春梅,杨清花.2种物理降温方法应用于新生儿发热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报,2011(23):53-54.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患儿发病后临床上主要以发热为主,部分患儿伴有出疹性疾病、中耳炎等,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小儿高热惊厥在儿童时期发病率高达3%~4%,对于这种疾病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将会诱发其他疾病,如:癫痫、致残等,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因此,临床上研究小儿高热惊厥时的急救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急救方法及其护理效果研究。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78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室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抢救高热惊厥患儿55例,年龄11个月~6岁,均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笔者结合抢救病例浅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体会。

1.2方法

1.2.1急救措施 患儿入院后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治疗,具体如下:①改善呼吸,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要立即将患儿衣物解开,避免衣物对患者呼吸道压迫。患者入院后要尽量减少移位治疗,应让患儿绝对卧床休息。根据患儿情况做好吸痰等急救措施,对于口腔紧闭患儿要放置牙垫,避免咬伤舌头;②控制惊厥,为了缓解患者病情要加强患儿按摩,对止惊厥穴位进行反复按压,必要时可以对患儿进行药物控制,根据患儿情况静脉滴注4mg地西泮(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675),根据患儿病情30min可再用药1次。

1.2.2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入院后多数患儿心理比较紧张、害怕,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为哭闹,拒绝治疗等。此时,要加强患儿心理护理,稳定患儿家属情绪,向他们宣传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儿及其患儿家属能更好的配合治疗;②及时观察病情,患儿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儿生命特征,如:心率、体温等,告知患儿家属用药方法,让患儿能够按时、按量用药;③基础护理,患儿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患儿基础护理,对患儿口腔等加强护理,告知患儿住院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等。此外,疗过程中要指导患儿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患儿自身免疫,降低患儿治疗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2]。

1.3统计学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方差)表示,P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家属HAMA 评分为(18.65±2.45)分,低于对照组(36.44±4.72)分(P

3 体会

患儿进行急救时应该遵循以下几步,具体如下:①改善呼吸,患儿入院后要帮助患儿纠正呼吸功能。加大患儿氧摄入量,避免患儿出现缺氧等,造成其他组织损伤;②控制惊厥,患儿入院后要加强患儿止惊厥穴位按摩,对于病情严重患儿可以联合药物等进行联合控制惊厥;③建立静脉通道,患儿入院后,根据患儿治疗情况对患儿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患儿能够得到及时的药物治疗。

同时还应该加强患儿及其家属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教育,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儿消除消极心理,使得患儿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配合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避免患儿拒绝治疗延误最佳治疗时间;②药物健康教育,患儿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患儿药物相关知识宣传,告知患儿每天的用药方法,用药剂量,纠正患儿的不规范的使用方法,提高患儿的遵医行为;③饮食健康教育,加强患儿饮食教育,让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提高患儿治疗配合满意度。

综上所述,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初期应该加强患儿急救,并且在急救过程中应该从患儿心理、生理、医疗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护理,对促进患儿痊愈,提高患儿满意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中西结合护理;护理干预

小于5岁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该病的潜伏期为2~10 d,普通患病患儿会出现发热、口痛和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溃疡和疱疹,在身体各个部位可能出现斑丘疹,主要分布在手足部位,慢慢的转变成疱疹,在疱疹内有少量的液体[1-2]。重症患儿能在较短时间内病情快速发展,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症状,有些患儿在1 w瓤赡艹鱿帜阅ぱ缀湍匝住⒎嗡肿和循环障碍等疾病,甚至有患儿会病情危重,出现死亡等。研究发现[3-4],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中西结合护理干预,治疗的效果能显著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儿科于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成甲组(n=50)与乙组(n=52)。甲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21±1.40)岁;平均病程为(1.20±0.49)d。乙组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龄(3.19±1.43)岁;平均病程为(1.23±0.48)d。甲组和乙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基础数据资料比较基本没有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喜炎平注射液配比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进行静脉滴注,滴注1次/d,连续静脉滴注5 d。针对患儿手足等部位的疱疹予以康复新液,可以通利血脉和养阴生肌,促进表皮黏膜的修复。对于有发热症状的患儿需进行物理降温处理。针对那些有腹泻和呕吐和食欲不振的患儿需采取静脉补液的方法进行营养补充,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与此同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乙组患儿进行常规西医护理,如西医治疗、疾病介绍、心理干预和出院指导等。甲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辨证护理,在患儿病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实施。①消毒隔离措施:确保诊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确保每天光照时间>2 h。患儿的物品要专人专用,消毒,防止再次发生细菌感染。医护人员随时要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出现。每天上午要用艾草熏蒸房间,用蒲公英和板蓝根等熬水后进行喷洒消毒。②心理护理干预:患儿手足等部位会出现疼痛和瘙痒症状,患儿因身体不适和年龄较小的缘故会出现焦虑和哭闹的情况,家长容易失去耐心,所以护理人员需耐心的与家长沟通,疏导家长的焦躁情绪。中医学认为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忧思悲恐惊对应,可以播放一些比较欢快和柔和的音乐来让家长和患儿情绪得到放松,有镇定安神的效果。③疱疹护理:疱疹出现会让患儿有疼痛感,可使用解毒清热药物康复新液进行涂抹,或者以西瓜霜进行局部喷洒。为了避免碰触疱疹引起疼痛,为患儿穿宽大舒适的棉质衣物,将指甲剪短来防止抓挠。每日进行被褥换洗和晾晒。可采用中药外洗加内服进行治疗,如以金银花、荷叶和连翘煎成汤药进行外洗内服。④饮食护理:患儿口腔黏膜多会出现疱疹,疼痛导致其进食困难,所以食物不宜过烫,要以清淡、流质食物为主,忌食生冷和辛辣以及较为油腻的食物。因患儿情绪抑郁导致气郁日久化热,出现腹胀和纳呆、便秘等症状,需山楂冰糖水来开胃促消化,每天服用3次并辅以腹部按摩,顺时和逆时针各按60次使其脏腑气通。⑤病情监护: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有无心率过快和高热症状,如果发现患儿有任何的异常情况需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采取措施,阻止病情的发展。

1.3疗效评价 显效:患儿经护理干预后3 d内病情好转,体温下降恢复正常,能正常进食流质食物,疱疹消退;有效:护理干预1 w内体温恢复正常,疱疹已消退,且能正常饮食;无效:护理干预1 w后病情未见好转或出现死亡[5-7]。

1.4统计学分析 将甲组和乙组的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采用?字2检验法对护理干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单位取率(%),单位取(x±s),(P

2结果

2.1甲组和乙组患儿干预疗效比较 甲组患儿的疗效明显高于乙组患儿,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足口病给患儿带来了心灵和身体上的创伤,儿童在患病后往往会出现厌食、口腔疼痛和低热、以及手、足和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普通患儿在患病1 w后可自动痊愈,部分患儿会出现重症症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和肺水肿、脑膜炎等,甚至有患儿在治愈后留下后遗症,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发现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要立即送医确诊后进行对症治疗,除了必要的隔离措施和用药治疗外,还需要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来帮助患儿尽快康复。但临床上普通的西医护理的效果不明显,对疾病预防治疗的帮助有限。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疾病的康复创造较多的有利条件。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多为时邪入侵,导致脾土湿困和郁而化热,归属于肺脾湿热之候,可借用中药材进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能彻底的根除病因,比起西医单纯的皮肤护理效果更加明显。本文中,甲组患儿在西医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采用中草药消毒、中药材熬汤进行外用内服和中医按摩等中医护理措施,其患儿治疗的效果大大的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乙组的手足口病患儿。说明,针对小儿手足口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缩短患儿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其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卢新梅.小儿手足口病中西结合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0(31):171-172.

[2]马红云.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40-41.

[3]王红,孙丽华.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89-1790.

[4]陈小红,周凤梅.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循证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6):111-113

[5]宋凤美.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125-129.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5

精品源自物理科

一般认为小儿高热惊厥与感染、高热、遗传等因素具有关联性。小儿年龄因素为特有条件,感染及高热为惊厥发生条件。因为小儿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调节功能还较弱,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一旦发生d,JL高热惊厥如不迅速进行处理,将可能造成窒息、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给患儿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本文针对高热惊厥危险的因素,在临床护理中采取了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一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其中男孩24例,女孩18例。发病年龄为6个月一7岁。其中6个月一1岁31例,1岁一3岁8例,3岁一6岁2例,6岁以上1例。所有患儿全部符合高热惊厥的相关诊断标准。小儿惊厥发生时的体温在38℃以下4例,38℃一39~C12例,39℃一40~C26例。经过精心护理,所有患儿全部治愈康复出院。

2观察护理

2.1急救护理

①首先应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立即对患儿口腔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清除,避免出现分泌物堵塞呼吸道现象,维持患儿充分通气,避免出现低氧及高碳酸血症。

②对患儿给予氧气吸入,改善患儿组织缺氧情况。可采取鼻导管吸氧及面罩吸氧。一旦患儿出现窒息情况,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解决患儿组织缺氧问题。③采用必要的止痉措施。患儿出现长时间惊厥,可能引发缺氧性脑病,应尽快控制病情发作。可待用针刺止痉和药物止痉两种方法,确保在最短时间实现减轻或停止惊厥。④尽快降低患儿体温,高热是造成痉挛加重的重要因素,并可导致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为此需要立即对患儿进行退热降温。患儿头部应以物理降温为主,提高患儿缺氧的耐受性,对于患儿的体温控制应在38%以下,如果物理降温无效,则应立即进行药物降温,同时要随时对患儿体温变化进行观察,预防患儿出现虚脱情况。

2.2一般护理

①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每小时都应对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并认真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患儿体温出现异常要立即向医生进行报告,并配合医生进行对症医治。

②确保患儿的营养补充。在惊厥发作时,不能进食。高热对患儿的能量消耗很大,患儿清醒后应给予及时的营养补充。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更充分补水

2.3健康教育

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一般预后良好,但也存在少量的发展为癫痫的情况。其发生率和小儿时期高热惊厥复发次数具有一定关联。复发次数越多会导致癫痫的发生率升高。进一步增强健康教育,全面普及有关小儿高热惊厥知识,并合理的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品能够有效减少复发。因为小儿高热惊厥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较短,患儿家长又普遍对该疾病的知识缺乏了解,如果健康教育落实不好,将无法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所以对患儿家属进行认真宣教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指导患儿家长在家中备好一些常用的急救药品和物品,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发热情况,要马上进行体温测量,如果患儿体温在超过38.5℃应适当给予退热药品,如果患儿出现抽搐情况,首先要避免不必要的慌张,马上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和“合谷”穴,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预防出现反流误吸情况;同时要用指头将纱布或者手帕将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患儿咬伤舌部。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患儿体质锻炼,增强体质,并根据季节变化情况,随时增减衣服,预防出现感冒。

3讨论

发热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 高热惊厥;婴幼儿;护理;急救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9.161

高热惊厥又称之为“热性惊厥”, 俗称“抽风”, 是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发生异常的急危重疾病之一, 多发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且男孩发病多于女孩, 一般分为复杂性高热惊厥和单纯性高热惊厥[1]。年龄引起的病症以感染、高热为主。对高热惊厥的婴幼儿采取有效地治疗和护理是控制该病及提高婴幼儿儿生活质量的关键[2]。一旦发生婴幼儿高热惊厥, 应及时治疗和护理, 以防止发生后遗症。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9月~2012年9月年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病例资料,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9月~2012年9月年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病例资料, 其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7个月~6岁, 平均年龄2.23岁。首次发生惊厥(原发性高热惊厥)患儿24例(80.0%);既往有高热惊厥发病史且次数>2次(继发性高热惊厥)患儿6例(20.0%), 患儿持续抽搐时间为50 s~7 min。体温>40℃2例, 38.5~40℃18例,

1. 2 治疗方法

1. 2. 1 急救 ①采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患儿双腹股沟、双腋、额头等部位, 根据具体高热程度更换冷敷物, 以避免或减轻高热对大脑产生的不良影响。②因药物给药方便、起效快, 因此可采用药物治疗惊厥, 使患儿在短时间内停止惊厥, 应注意使用毒性较小的药物。③预防脑水肿发生, 高热惊厥的产生, 常会伴有耗氧量大、呼吸不畅的现象, 会造成脑部组织水肿、体内组织缺氧等严重后果。必须给患儿及时提供吸氧, 并对吸氧浓度进行适当调节, 严密观察患儿在吸氧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④给予适当的脱水剂、利尿剂等药物,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急救治疗。⑤其他治疗, 如婴幼儿惊厥时间持续较长, 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 所以需补充适量的碱性溶液;治疗过程中, 应积极的寻找病因, 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3]。

1. 2. 2 护理方法 ①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急救护理环境。②让患儿平卧于床, 头部倾斜, 在患儿上下磨牙之间置入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 该方法能有效防止舌后坠窒息的现象发生。应随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确保患儿呼吸道顺畅, 及时清除其口腔中分泌物。③应及时对患儿行静脉注射, 为确保急救给药的顺利进行, 应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临床上推荐使用静脉留置针, 可防止患儿在输液的过程中因抽搐致使针头滑落。④对患儿的呼吸、面色、脉搏、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地观察, 以便及时进行急救护理。如突发异常情况, 应由主治医师进行及时处理。⑤由于高热惊厥使患儿能量消耗较大, 需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 并鼓励患儿食用适当的水果和蔬菜;对于哺乳期的患儿每天需增加喂养母乳的次数。⑥详细观察患儿发生高热惊厥的次数, 同时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脉搏、体温、意识等的变化, 以便准确的发现患儿发生脑水肿的早期症状。⑦护理人员需向患儿及其家属给予语言支持, 指导患儿家属对急救护理进行积极配合、讲解疾病知识等, 进而达到更佳的急救、护理效果, 促进患儿接受治疗。⑧护理人员对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2 结果

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经退热、止痉等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后, 高热惊厥的发作得到有效控制, 且均痊愈出院;治疗中均未发生并发症, 也无死亡病例发生, 患儿住院治疗时间为4~8 d。治疗出院后, 患儿高热惊厥复发8例, 再次治疗后痊愈。

3 讨论

高热惊厥又称之为“热性惊厥”, 俗称“抽风”, 是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发生异常的急危重疾病之一。临床研究表明, 对高热惊厥患儿采取适当的护理以及有效的退热、止惊等急救措施, 能够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显著提高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急救效果, 最终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4]。在行急救护理措施时, 患儿发生抽搐, 避免出现误吸或呛咳等现象, 应禁水、禁食。待患儿清醒后, 给予半流食或流质饮食, 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忌刺激辛辣食物。为防止患儿无进食胃口, 可鼓励患儿多饮水, 增强身体抵抗力, 尽量多摄取营养物质。必要时, 还可准备游戏、书籍等提高患儿的积极性。另外, 为达到较为有效的控制惊厥的目的, 还可对患儿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急救, 如使用针刺方法, 刺入患儿涌泉穴、人中穴、百会穴、合谷穴等穴位。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及其家属讲解、介绍健康教育知识、疾病预防方法等, 为有效降低高热惊厥复发率, 就必须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对高热惊厥婴幼儿进行正确、科学的救护措施, 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采取有效措施缓解高热, 并迅速、及时地干预控制惊厥, 能够有效减少高热惊厥的复发, 对护理和治疗高热惊厥婴幼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婴幼儿的生活质量, 采取同样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静, 郑帼, 郭虎, 等.热性惊厥临床和脑电图特征与日后癫痫发生关系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7(11):972-975.

[2] 时玉华, 张西莲, 亓娟.小儿高热惊厥62例急救与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 2010, 16(11): 54-55.

[3] 余翔.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8(16):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