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护理措施范例6篇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 中医护理理念;儿科临床护理;运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26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04-02

中医护理理念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临床辨证、现代管理、营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进行保健与疾病防治的护理技能,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之中,中医护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儿科与其他的科室相比而言,有着一定的特点,小儿机体处在不断发育的过程之中,在生理、形体与病理方面均有着独特之处,且患儿年龄越小,这种特点也就越加的显著,因此,中医护理理念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也具备一定的独特之处。

1 中医护理辩证施护观念

中医护理是我国医学领域为保护人类健康、防止疾病形成的一门专门性的学科,也是研究预防疾病以及中医预防保健的中医护理技术的学科。

中医护理精华是中医整体衡动观的集中体现,其主要依据为中医的“病因、八纲、经络、气血、脏腑”,以“和阴阳、顺四时、均劳逸、慎起居、节饮食、勤锻炼、调情志”为辩证施护原则,并以疾病个性与共性为出发点,因时、因地、因人的开展护理,以达到护病求本、扶正驱邪、标本缓急的目的。

中医护理理念强调辩证,即将望闻问切等资料、体征与症状收集,通过综合的分析理清疾病的性质、原因、部位以及邪正关系,并根据以上治疗确定好具体的护理方式,辩证理念是中医护理的精华,也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原则,是异病同护、同病异护的原则,即使为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护理措施。因此,中医护理理念重视人、病、证的三位一体,强调疾病与人体的共性和个性,并根据这些共性与个性制定出法、理、护一致的护理措施。

从中医理念而言,人与自然、人体自身均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开展护理工作时不仅需要关注患者局部的病变,还需要将其他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进行有机联系。从这一层面而言,中医护理观念与现代护理观念中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人类的健康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1]。

基于以上的观点,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之中,护理人员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及时的掌握好患儿病情的变化情况,再根据辩证护理的原则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措施。

以小儿发热为例,此类疾病是小儿群体中的常见疾病,很多家长不熟悉病因,往往比较紧张,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实际上,对于小儿发热,除了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之外,从中医的角度出发,还有一些简单的应对措施,如酒精擦拭、冰袋降温、温水浴、饮食疗法、通便疗法等多种护理措施,当然,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必须要对症治疗,切忌病急乱投医,如果处理措施不当,反而会导致患儿疾病加重[2],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必须要采取辩证护理的原则进行治疗与护理,对于不同病症的处理措施如下。

表需热证:此类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有汗、尤怕风、稍怕冷、或欲呕、或有喘,此类发热主要由外表受风引致,皮肤内外调和不均,因此,对于此类原因引起的发热,宜选择固表调和法进行辩证治疗。

表实热证:此类症状主要表现为怕冷、发热、无汗,周身不适,主要由外表受寒凉导致热量难以正常散去积聚在皮肤位置所引致,因此,对于此类原因引起的发热,宜选择解表散寒法进行辩证治疗。

里实热证:此类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大便不通,精神无异常或尤为充沛,或伴随腹胀、腹痛与手足潮热出汗,主要由于大便不通导致的内热。对于此类原因引起的发热,宜选择通便泄热之法进行治疗。

里热证:此类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且热度较高,全身大汗,伴随口渴、口干或者乏力,主要由于无形之热过度散发,皮肤难以收敛,大量散热,加之内在阳气被消耗而导致,对于此类原因引起的发热,以选择冰袋降温法进行治疗。

以小儿腹泻为例,该种疾病也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会引起患儿营养不良、生长障碍甚至死亡的情况,对于此类患儿,可以采取以下的中医护理措施:

腹部穴位按摩:用拇指、中指、食指或无名指指腹按摩患儿丹田、中脘、肚角、脐部、天枢等穴位,每次选择2、3个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5min,80-200下,肚角以3-5下为宜,丹田则以50-100次为宜。按摩时用力要适当、手法要轻柔,以患儿舒适为佳,一般1次/d即可。

中药灌肠:在灌肠前对患儿即家属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取得患儿信任,灌肠时关好门窗,注意患儿的腹部保暖,灌肠完成后,开窗通风。

将以上两种护理措施相结合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芦金萍等将120例腹泻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按摩加中药灌肠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方式,护理结果,见表1。

可见,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按摩加中药灌肠方式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种方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使用的。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49―02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种由于在造血组织内白细胞无限制地恶性增生,并侵犯和弥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急性恶性疾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快、病程短、预后差的特点。因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以及浸润四大症状。治疗除做骨髓移植可能完全治愈外,主要靠化疗来达到病情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白血病已不再是通常认为的绝症,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及科学的护理给了白血病患者生存的希望。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8例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教育外,首先让患者懂得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缓解或治愈的主要措施 因此,治疗前耐心向其讲解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解决措施,治疗中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杨晓敏[1]通过给予舒适护理,如安静的环境,热情的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有良好的心情,充分调动病人的抗病能力,化疗前针对个体情况,全面评估并掌握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与医生沟通合作,制订化疗方案,讲解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目的、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家属的支持,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化疗。

2 化疗护理

2.1掌握给药剂量时间及方法 化疗需要在一定时限内准确给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正确掌握静脉注射的时间和剂量。

2.2 血管护理 先远端后近端,选择弹性好、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组织损伤大,在静脉注射时会刺激局部血管出现静脉炎,或渗漏至皮下组织引起皮肤红肿疼痛、起泡及组织坏死。因此, 对化疗的患者要有计划选择血管,注意静脉的保护。输注时疑有或发生外渗,立即停止注入,不要拔针,由原部位抽取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局部注入碳酸氢钠,拔掉注射针,局部冷敷后再用硫酸镁湿敷。

3 对症护理

3.1 发热的护理 白血病化疗后,机体抵抗力下降, 极易因感染而发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嘱咐其卧床休息,补充热量和水分,减少损耗; 轻中度发热不做特殊处理,如有高热病人可予以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实行降温,禁用乙醇擦浴,保持皮肤衣服被褥床单清洁干燥,防止受凉。

3.2 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许多化疗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纳差等反应,化疗期间饮食要清淡,少量多餐,必要时,遵医嘱在治疗前给予止吐药物,可减轻恶心呕吐反应。

3.3 贫血的护理 (1)评估贫血程度。(2)重度贫血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机体耗氧量

轻中度贫血或贫血进展速度缓慢病人可下床活动,避免劳累及骤起骤立。(3)给予高蛋白,糖类,脂肪及足够的热量。

3.4 出血的护理 化疗后由于血小板减少,常有出血症状,因此,要注意观察有无新鲜出血点、鼻出血等。注意有无剧烈头痛、呕吐伴视模糊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尽量避免肌内注射,若不可避免,一定要用干棉球压迫针眼3~5min,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或有出血症状,应遵医嘱输血小板。

3.5口腔护理 程度评估和制定护理方案,保持口腔清洁,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防止口腔黏膜外伤,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能促进溃疡早期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2]。

3.6骨髓抑制的护理 多数化疗药具有抑制骨髓作用,应加强预防出血和感染的护理,并根据病情给予及时对症营养支持治疗。

4 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采取黄杰等[3]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如患者第一次化疗出院后家庭随访、电话随访,每月1次门诊复诊访谈,每月1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对随机抽取的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让家属与患者参与整个治疗过程,自觉的采取防护措施,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等,从而改善病患的身心健康。白血病的护理需通过严格执行化疗计划,严密的病情观察,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毒性反应,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进一步的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晓敏,50 例白血病病人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全科护理[J]。2009,7(4) :1035-1036.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范文3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急救与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儿科常见病,临床研究显示有3-4%的儿童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发生惊厥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对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较差,弱刺激即可导致大脑的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惊厥[1]。一旦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医生应及时给予准确的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采取急救处理,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我院选取收治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均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体温升高、口吐白沫、四肢肌群呈强直性以及呼吸节律不整等症状。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0.7)岁,惊厥时间为0-5min,平均为(2.4±0.7)min,发病原因:46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致高热惊厥,34例肠道感染致高热惊厥。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急救措施

惊厥发病比较急骤,进行抢救时需要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解开患儿的衣领,保持患儿平卧,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中的分泌物,在患儿牙齿中放入压舌板,以免发生唇舌咬破和窒息。若患儿的脸色发绀明显,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治疗。使用温水或35%-45%乙醇擦浴进行降温,或者采用冷生理盐水灌肠或者冰敷降温,应放置冰袋在患儿的颈旁、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进行降温。治疗时首选安定针以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给予0.3-0.5mg/kg地西泮静脉注射治疗,或者采用肌内注射10-15mg/kg苯巴比妥,若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治疗,并给予对症治疗。

1.3 临床护理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取得其信任,缓解其焦虑烦躁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注意对患儿皮肤的护理,温度上升时由于全身皮肤紫绀,四肢冰冷,因此需要注意保暖。温度下降时通常患儿会大量出汗,因此需要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着凉。注意保持病房内安静,以免导致患儿烦躁。及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饮食护理时需要为患儿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以补充机体的能力消耗,提高机体免疫力。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有效: 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体温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体温。无效: 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体温仍处于高热状态。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32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较长时间的惊厥或者不正常的处理均可加重患儿脑损伤,引发脑缺氧和脑水肿等症状,时间越长所造成的缺氧性脑损伤越重,甚至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安全[3]。因此一旦患儿惊厥发作,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实施抢救,确保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给予吸氧,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降温,给予有效的治疗。同时给予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保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以保证后续治疗的有效。密切监护患儿的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患儿发生惊厥的实践和症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叮嘱患儿家属给患儿提供高热量和高营养的食物,合理搭配食物,以引起患儿的食欲,使其尽快补充能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治疗过程中多鼓励和安慰患儿,多与家长沟通,取得其信任,缓解其内心的焦躁情绪,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要向患儿家长宣传有关高热惊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便于家长及早确定患儿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4]。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显示,经过急救与护理后,给予全方位护理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与文献报道[5]情况相符,由此可见,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病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春.小儿高热惊厥 168 例急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95( 6) : 89-90.

[2] 邢晓晴.小儿高热惊厥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74(3):78-79.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范文4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60例与对照组1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术方法和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和干预。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1.47%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使用综合护理干预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射频热凝术三叉神经痛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56-02

三叉神经是人体面部神经中最粗大的混合神经之一,对咀嚼肌的运动、鼻腔、口腔、脸部的感觉具有支配的作用,同时可以将头部感觉信息传至大脑,在人体中是一条较为重要的神经。三叉神经痛经常发生在神经区中多个或者是一个分支区,伴有阵发性、闪电性、突发性的强烈疼痛感,在神经内科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在临床的治疗中多是使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在手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所以,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20例,均给予手术治疗。本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4例,女性患者136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9岁。将320例患者随机分实验组160例与对照组1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征、职业、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手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CT室内对患者进行麻醉,使患者取平卧位,进行常规射频手术治疗。手术后进行常规抗生素治疗,防止感染现象的发生,一般3~5天,进行常规护理。

1.2.2实验组:在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手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CT室内对患者进行麻醉,使患者取平卧位,用射频热凝术进行治疗,使用射频电极刺入患者三叉神经半月节和后根部,对射频仪的输出功率大小进行调节,使用75°持续射频三次,使用43°持续射频三次,穿刺针退出后对伤口进行10min以上的按压处理。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

1.2.2.1手术前护理措施:①防止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由于病痛导致患者不能过多的进行讲话,严重者会无法进食或者是漱口,会使口腔的卫生情况下降,容易出现感染的现象。所以要对患者在每日早晚和饭后坚持使用多贝尔氏液和生理盐水漱口,使口腔环境得到改善,保持口腔的清洁程度,防止并发症和感染的出现;②饮食控制。患者在手术前要尽量进食,使自身机体的免疫力得到提高,可以食用半流质或者是全流质的食物,确保体质和营养的加强,禁止食用带刺、带骨、辛辣等食物,防止对口腔起到刺激影响,使疼痛感增加;③心理护理。由于病痛会导致患者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会出现自闭、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

1.2.2.2手术后护理措施: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进行严格的观察。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半月节内的蛋白质会出现轻微的变性情况,导致疼痛无法进行传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措施;②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应进行定期的疾病知识教育和讲解,有助于患者树立良好的信心防止疾病的发生,告知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要大声说话、过猛咀嚼食物、注意卫生等,饮食避免发物及辛辣等,在恢复期间忌烟忌酒,注意休息,季节转换时注意患部的保暖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

1.3护理疗效评定。

3讨论

三叉神经痛在临床疾病中是较为常见的顽固性疼痛疾病一种,射频热凝术是近年来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手段,具有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创伤较小、费用较低等特点[2]。同时,在患者进行治疗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全程提供优质、精心、综合的护理,从生理、饮食、心理等方面对患者的预后和病情进行改善,使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增加对病情的了解程度,积极的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研究后发现,对患者使用综合护理措施后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其中疼痛感消失的患者94例,占58.82%,大部分疼痛感消失的患者50例,占31.18%,有疼痛感的患者16例,占10%,临床中的总有效率为90%,并且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由此可见,使用综合护理干预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可以使手术效果得到提高,对患者的预后和病情起到改善的作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老年男性;尿潴留;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25-0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病人逐渐增多,并发急性尿潴留发生率也相对应地增加。护理老年男性尿潴留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应急性病症,我科自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35例,入院后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我科收治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35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92岁,平均68.3岁.合并高血压、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者12例,痔疮切除术后2例。

1.2尿潴留原因: 有肿瘤、结石、前列腺肥大、疼痛、神经障碍或精神上的刺激、排泄环境的改变、憋尿时间过长、药物的副功能等。以机械性梗阻多见,共32例,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29例,前列腺肿瘤3例,尿道损伤1例,动力性梗阻2例,均为痔疮术后。应观察其最后排尿的时间,是否下腹部胀满,是否经常有尿液流出、水摄入量的增减等。除治疗其病因外,鼓励患者当病情稍微缓解即应下功夫使其做到自然排尿,如帮助去厕所。用听流水声或下腹部热敷等方法解决不了时,应遵医嘱给予导尿

1.3诊断标准:患者年龄55岁以上,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甚至呈点滴状,腹部胀痛.检查时可在腹部触及胀大的膀胱,有触痛,无腹膜刺激症.患者表情痛苦,饮食、睡眠欠佳.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老年病人发生尿潴留,大多存在羞涩、恐惧心理,就诊时间迟。本组病例35例患者都是在发病2d后就诊,痛苦难忍;加之入院后不了解检查治疗过程,对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瘘术心存恐惧,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由此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给予患者解释安慰,可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

2.2 诱导排尿:因机械性梗阻致尿潴留的患者,首先采取腹部热敷、按摩措施,按摩时术者以手掌在患者腹部由浅入深、自上而下按压,用力均匀,避免过大过猛,以免造成膀胱破裂.痔疮术后患者首先采取局部热敷,用温水冲洗会等护理措施. 对尿潴留病人的护理如下:

⑴温水冲洗外阴或温水坐浴,或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刺激膀胱肌肉收缩。⑵帮助病人轻轻按摩下腹部,护理者手掌按其下腹部,轻轻向左右推揉膨胀的膀胱10-20次,促进腹肌松驰,然后以一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另一手以全掌按压关元、中极穴位,以促进排尿,当尿液排出时不可松手,应等尿液排完再缓缓松手.此法对年老体弱及高血压患者应谨慎。⑶将室内水龙头稍稍开启形成滴水声,以诱发排尿反应。⑷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者,在病情许可下,可以帮助病人坐起排尿,或下床排尿。

2.3 药物治疗: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性尿潴留患者,可选择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10mg和非那雄胺5mg口服,每日一次,两者合用促进逼尿肌收缩和膀胱括约肌松弛,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促进排尿[1]。

2.4 导尿 :采取上述护理措施无效者,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选用粗细适中的硅胶导尿管,操作时动作缓慢、轻柔,初次不超过1000ml,以免腹压骤降引起虚脱和血尿.

2.5膀胱造瘘术护理 护士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使病人认识到腹壁造瘘是暂时的,待尿道排尿后会拔出造瘘管,尿液仍然从尿道排出,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 结果

35例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在根据病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心理负担减轻,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增加,除1例排尿困难外,其余都顺利引出了尿液,无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老年男性尿潴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患者常常急诊入院,迫切要求排出尿液解除痛苦.要据病因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2],但在基层医院,急症处理这类患者无论是留置导尿或是膀胱造瘘术,都能及时解除患者尿潴留引起的痛苦, ,常常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治疗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发热病人护理措施范文6

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济源 45900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的相关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5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该院51例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患者进行细致护理,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引发其他病状,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高热惊厥小儿患者应采取正确的手段及时进行抢救,使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做好患者皮肤及口腔清洁处理,并配之以合理营养饮食,待患者脱离危险后需要对其严密观察病情趋势,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的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病情痊愈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 http://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b)- 0131-02

小儿高热惊厥主要发生于儿童时段,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1],因此当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状况要及时采取正确手段进行诊治,确保儿童安全,若不及时诊治,极易留下后遗症或因反复惊厥而造成脑部受损等状况,从而影响儿童正常的智力发育[2]。据调查了解所得,高热惊厥现象其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3个月到5岁,高热在12h内发生,可达到39~40℃以上,由于小儿高热惊厥这一病况与儿童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得到了诸多家长及医护人员的重视。为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体会及健康教育的相关措施,分析该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5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护理资料,并提出了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的合理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14例,发病年龄1岁及1岁以下的有20例,1~3岁有27例,3~6岁有4例。根据小儿高热惊厥针对标准该院51例小儿患者均属于此状况。

2 护理

2.1 护理治疗

2.1.1 抗惊厥 当儿童出现小儿高热惊厥现象首先要对其进行抗惊厥治疗,原因在于过度惊厥会导致儿童大脑损坏,进行抗惊厥治疗首选药物为巴比妥钠5~8mg/kg肌注,若惊厥状态一直持续,应首选安定原液1~0.3mg/kg缓慢注入小儿体内,要求该原液每分钟不得超过1mg,若出现不良状况,应在20min后重复注射,与此同时要时刻关注小儿的呼吸状况。

2.1.2 药物退热 对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高热治疗,应肌注复方氨基比林、酒精擦浴、小儿口服百服宁或者将安乃滴至鼻中,用10%水合氯醛0.5~0.6mI./kg加生理盐水30~50mL的药物比例对小儿进行灌肠治疗,至于小儿高烧持续不退状况应按照亚冬眠病状进行治疗。

2.1.3 吸氧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常出现缺氧状况,对于这一状况,要进行及时吸氧操作,氧流量应控制在0.5~1.0L/min,经由鼻导管吸入。

2.1.4 防止脑水肿 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状况应及时诊治,小儿频繁惊厥或者惊厥时间过长,并伴随具有意识性障碍及呕吐现象,应选择地塞米松2~5mg/次静注,与此同时辅之以20%甘露醇0.5~1.0 g/kg静滴。

2.2 护理体会

2.2.1 保证呼吸道通畅 当儿童出现小儿高热惊厥状况时,医护人员快速解开小儿衣扣、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利用医疗工具吸出儿童咽分泌物,同时托起小儿上颌,此做法为了避免小儿患者因舌后坠而导致停止呼吸。其次应用纱布放于上下齿之间,防止小儿因疾病咬伤自己。

2.2.2 高热降温护理 长时间高烧对小儿脑部具有一定的损坏,应遵循医护人员嘱咐采取物理降温的手段,具体操作为用温水子头部湿敷,并用35%~45%酒精擦拭,该做法是应用酒精蒸发散热的功能性。

2.2.3 及时用药 当确诊患者为小儿高热惊厥状况时应及时予以药物治疗,治疗之前首先要建立静脉通路,运用抗维生素、纠正酸中毒等药物,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快速治疗,使小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对于病状严重者应使用首选药物进行病情控制,若持续抽搐惊厥,应在6h后重复使用药物。

2.2.4 止惊 按压或者针刺合谷穴及人中穴,通过刺激穴位的方式达到止惊的目的,当然在该操作中要辅之以药物,首选药物注射量控制在0.1~0.3mg/kg,利用肌注或静推的方式缓慢注射,以免影响小儿呼吸状况。

2.2.5 口腔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口腔护理是其重要内容,加强口腔护理,需要医护人员保持患者床单的平整、干净及干燥性,同时要保证小儿患者衣裤的整洁性。小儿高烧时期口腔黏膜极易干燥、受损,从而引发口腔炎。为了避免这一状况,医护人员应利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小儿口腔内部。

2.2.6 加强防护 小儿患者出现高热惊厥病状时,常常会发生抽搐,为了保证小儿抽搐不坠床,应全面完善医疗设施,加强床档。除此之外,要保证病房安静,禁止大声喧哗,以此来减少对小儿患者的刺激,使小儿患者积极投入治疗,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2.2.7 病情观察 医护人员应对小儿高热惊厥病症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期查阅。其中应记录小儿高热惊厥的在一定时间内的发病次数,随时观察小儿患者呼吸、体温、脉搏、意识、瞳孔及面色,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得知脑水肿早期症状。

2.2.8 饮食指导 小儿高热惊厥病状,需要药物及饮食的综合调节,在饮食上医护人员因给予小儿患者正确引导,为之提供高热量、高蛋白、菜色应较为清淡,比如鸡蛋、燕麦、及藕粉等食材,其次要鼓励小儿患者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帮助小儿患者退烧。

2.2.9 健康教育 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小儿成长状况,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够降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向家长介绍防治常识,正确引导家长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防护措施、用药常识及疾病知识等因素。

3 结果

该院运用上述护理治疗手段,51例小儿高热惊厥病状患者均痊愈出院,该院为了确保小儿患者的安全,对51例所有小儿患者实行电话跟踪,痊愈1年时间内48例小儿完全痊愈,2例在此期间发生1次高热惊厥,2例发生3次惊厥。由此可见及时进行护理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小儿高热惊厥病状的再发生。

4 讨论

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合理的药物与饮食治疗,两者在小儿患者高热惊厥症状诊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是否能够痊愈[3]。根据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明确小儿病因后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治疗,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小儿患者得以快速痊愈,不影响其智力成长。此外,在临床护理中要把握合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措施准确无误,不然很容易造成小儿高热惊厥的再次复发,降低小儿智力。引导家长对儿童做好疾病防护工作,从根本上防止小儿高热惊厥病状的发生。

[ http://

参考文献]

[1] 全姬淑,刘燕,于佳.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3,1(20):121-122.

[2] 张灵先,刘芳华,付庆华.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志,2012,9(2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