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工作方案范例6篇

标识工作方案

标识工作方案范文1

关键词: 高校档案管理 标准化 规范化

随着现代化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各项管理已走向现代化,档案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高校档案管理作为档案事业与为教学服务工作的一部分,更应加快现代化进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多年来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归档标准,导致档案整理过程比较混乱。《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给高校档案管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一个适合高校档案工作特点的科学分类标准问题,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提出了科学、规范、标准的操作方式。国家教委办公厅编著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自推行以来,对高校档案工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它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使档案工作步入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将档案事业引入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轨道,促进了高校档案的科学管理。

一、实行高校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目的和意义

以实施《高校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高等学校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的主要目的是:

(一)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也越来越为档案界所认识和重视,档案门类由单一发展到多门类,数量越来越多,档案干部队伍素质越来越高,工作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总之,无论在速度规模方面,还是在档案工作内涵、质量、效益、方法、管理的科学程度等方面都上了新台阶。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概念、原则、技术方法、工程、程序、操作模式、档号编制标识等方面基本上还是各行其是,各搞一套。

(二)为了适用科学管理和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指出:“标准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专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搞速度。”

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组织由分散到综合,结构由单一向多重,由封闭向开放,功能由保管向利用转变,检索由收购向计算机过渡,要实现现代办公自动化,就必须有相应的基础。没有标准、规范化的实施,就不能实现现代化和自动化,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

(三)为了便于对档案部门进行监督,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过去,高校档案工作在培训、指导、检查监督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大都按照国家地方或者其他行业的要求去做,要么比较原则,要么主要从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所拟定,不完全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实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使之有一个客观的可供使用和操作性较强的统一标准规范,从而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前提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档案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证,我校根据学校的现状和需要,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档案管理人员守则》、《档案保密制度》、《借阅档案守则》、《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室安全制度》,此外还编制了档案分类方案和保管期限表,使学校的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档案的质量。

在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要有目标、有程序、有措施,资料要完整,档案要落实,档案工作现代化就必须建立在先进技术、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档案的形成必须由收集、整理、归档、登记、移交、传递等一系列环节组成。如果检索工具各搞一套,符号、代码混乱,标引著录方法格式不一,内容平行重复,使用计算机联网是无法实现的,那么计算机也好,缩微设备也好,其优越性就难以发挥出来,所以,现代化必须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现代化程度越高,越要标准化、规范化,反过来又会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一)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提高高校档案工作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科学管理包括档案机构的高效化、管理工作计划性、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技术现代化,而这些都是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的。为使学校档案工作在共同语言、衡量准则、比较的基础、评估依据等方面有一个统一的要求,避免无规可循,克服各行其是的弊端,国家教委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高校在档案实体分类和业务建设诸环节不规范、不标准、各行其是的局面。《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一书把高校档案划分成党群、行政、教学、科研、财会、基建、设备、产品、外事、出版十大门类,拟定了永久、长期和短期等,解决了很长时间没有一个适合高校工作特点的科学分类标准和业务建设规范的问题,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特点的科学分类标准和业务建设规范,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加强了整体业务建设的深化。

(二)标准化和规范化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面对二十一世纪档案工作的未来,为适当档案岗位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拓宽知识面。传统的档案管理对档案人员素质的要求是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工作技能为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档案管理人员还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我校专职档案员有综合档案两名、人事档案一名、学术档案一名、财会档案一名、基建档案一名等,另外,我校每个系、处、室还有二十几名兼职档案员。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在改善档案管理条件和工作的同时,我们更应强化业务,提高能力。为此,应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要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网络知识,同时还应掌握相应的建设知识及信息存储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对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比传统档案管理高得多,因此,目前,就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有管理知识,也有科学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都必须努力培养自身具有更深层次、更改的综合素质,这也是信息时代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赋予档案人员的历史使命。

标识工作方案范文2

摘 要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工作最终要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及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技能方式和良好习惯,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它都无从谈起,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的督导检查。健全的体育工作档案是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有力保障环节之一,也是检查了解评判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情况所必须的历史记录凭证。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工作 档案管理

一、学校档案管理与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

(一)学校档案

学校各项工作自身应固有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记载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对学校查考的重要历史凭证依据,是学校发展的宝贵参考资料。

(二)学校档案管理

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的学校档案资料详细真实客观的记载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可以清楚地反映学校历史发展的足迹,是认识把握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凭证。完备的学校档案资料可在对学校工作检查了解评估中以真实原始凭证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有的重要作用。

(三)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

依据体育工作的特殊性以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把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有价值的体育活动及工作情况以不同的记载形式存留保管,学校体育工作档案是记录学校体育各方面具体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凭证,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借鉴。

二、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与目标任务

(一)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内容

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框架及《学院体育工作条例》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大致划分如下几方面进行档案的接收集等管理工作,在每个层面基础上可在细划分。

1.学校体育工作领导组织机构管理及上级有关体育工作文件档案;

2.学校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档案;

3.学校体育教学条件档案;

4.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档案;

5.学校体育相关教学文件档案;

6.学校体育群体活动情况档案;

7.学校体育课余体育训练情况档案;

8.学校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档案;

9.学校体育教科研、学术交流、竞赛等情况档案;

10.其它相关情况档案。

(二)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目标

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人才,这也就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体育档案管理工作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具体重要环节,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目标就是以不同的记载形式把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一切有价值的体育工作及活动进行原始记录保存和管理建立建全完整严谨的体育工作档案,否则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落实就没有说服力。

2.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任务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与体育工作档案管理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宏观总目标下的微观任务具体落实的环节。任务完成过程大致有以下3个环节构成:任务的确立—完成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中众多不同任务下人们付出劳动使所确立任务得以完成这一过程中以不同记载方式存留下的有价值的印迹凭证即为档案,如体育教师的教学文件可视为文字印迹,体育竞赛成绩及获奖证书奖牌等可视为实物印迹等……,总之可以记录凭证体育目标实现的具体劳动过程中有价值的印迹即为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任务。体育管理工作层面多项目杂的特点也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任务的多层面项目杂的特性。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就是由这些多层面项目杂的任务完成来保障的,最终达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体质不断增强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学校中相关部们及主管领导对体育工作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有偏差,轻视体育档案的管理工作,对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下的力度重视的程度远远大于对体育工作档案的管理,从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职责范围及硬件建设上都和体育工作档案管理实际相差有一定距离,严重挫伤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规则制度不够健全规范

一些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规则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具体体育部室没有专门相关的管理人员来作体育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且不能熟知有关我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及档案管理相关知识又不熟悉体育工作,如此一来体育工作档案的收集管理就会出现遗漏不规范混杂无序,从而使体育工作档案服务的功能大打折扣,

(三)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不是随意一个人就可承担的,就如教师上岗必须有资格证,医生行医须有行医执照,现实中兼职做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人员不在少数,但缺乏档案管理知识,体育教学及管理方面经验和理论素养,对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严肃性、重要性、创新性认识淡薄,在这种层面上进行体育工作档案管理就有可能会使体育工作及活动中有价值的体育工作档案不能及时收集归档管理,使一些有价值体育工作档案缺失造成永久缺憾。

四、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以上所述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其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但最首要的应是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肤浅所致,依本人实际工作中的感触深感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大致总结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标识工作方案范文3

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医院的档案记载了医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它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项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档案工作从制度建设、软硬件建设、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应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以达到与医院的发展同步。

1 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1.1组织管理方面(1)部分医院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医院档案室一般隶属办公室,有的医院办公室、政工科、党办综合为一个科室,档案人员身兼数职,既要做文书处理工作、人事工资、办公室的日常事务、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还要应对一些应急性工作,常常没有精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心有余力不足现象。(2)忽视了对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没有将档案人员的培训纳入继续教育计划,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业务知识、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没有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工作议事日程、单位发展规划和目标考核中,归档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在重要科学研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等工作鉴定验收时,不能保证档案人员参加,造成归档材料不齐全、不完整。

1.2设施设备从基本建设方面看,档案库房面积小,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办公室、阅览室和档案室没有分开,档案安全保管、档案库房、档案装具等条件及档案数据库、网络安全等硬件建设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和要求。

1.3基础业务建设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不高,在医院近期和远期规划中,一般对医院发展目标、内外环境建设、医疗设备、技术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划,而对档案管理、档案设备投入等考虑较少或完全未纳入规划中,造成档案管理水平不能与医疗业务同步发展。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较差,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手工操作方式所占比例较大,档案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与实际要求有差距,医院档案室虽然配有计算机,有的也安装了档案管理软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代化管理手段没有得以充分利用,档案管理水平滞后,影响了档案业务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1.4开发利用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是领导干部,对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深刻的认识,片面地将档案利用局限于查时间、查事件、查制度、查规定,仅限于来查什么就找什么,档案利用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信息资源开发处于零阶段。对室藏内容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档案的利用价值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浪费。

2 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对策

2.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员档案意识加大对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全员了解档案法律法规的内容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档案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档案信息,积极为医院建设献计献策,提供决策依据,使全院职工了解档案是医院建设发展不可缺的宝贵信息资源。是医院积累的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能帮助提高医护水平,促进医院医疗、护理、科研工作,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可为医院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医院领导意识到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档案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利用会议、展览、电视、网络等宣传形式对有说服力的档案利用典型事例对档案信息所起的作用及其意义进行宣传报道,增强全院职工的档案意识。

2.2利用考核契机,破解档案工作难题要充分利用档案年度考核机会,争取单位领导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档案库房、设施软硬件、人员配备的实质性、基础性的问题,同时,要扎实做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工作。努力争取好成绩,让领导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水平是医院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能进一步提高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加大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投资力度。破解档案工作在组织管理、基础业务建设、设施设备建设等方面的难题,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2.3强化奖惩机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根据档案工作的不同分工,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将档案工作目标任务列入相关科室、相关人员的工作目标年度考核中。综合档案室作为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工作目标任务主要负责当年度《档案法》及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检查、指导各职能科室年度档案工作情况,做好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和年度档案归档等工作:对重视档案工作、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完成好的科室予以奖励,反之予以通报批评,从而调动科室和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4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医院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应是具备较强的文化素质、档案专业知识和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档案工作人员除熟悉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以及档案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档案工作程序和管理技巧,掌握医院医疗业务、基础建设、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档案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加强学习,具备电子信息的收集、存贮、分类、控制和利用技能,具备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筛选的技能。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扩展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成为一名称职的档案工作者。

2.5加强硬件设施的配置,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这一高科技的产品已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用计算机储存、检索、查阅医院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已成为现实,档案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实施。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查找时间,提高查准率,能更加方便利用者的查找和阅读,为利用者节省宝贵的时间,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研究完善档案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标识工作方案范文4

社会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档案的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全面应用信息智能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把馆藏、室藏档案信息揭示、开发出来,并实现档案信息的接收、整理、存储、利用等业务环节的信息化,成为事关新世纪档案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

1.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传统思想和畏难情绪严重,不懂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又不愿去学,不愿去接触。另一方面,对档案信息化的了解不深不透,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时代要求,尤其是对其在社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把档案信息化建设摆到应有的高度。业务工作是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没有扎实、规范、标准的基础工作,不认认真真地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信息化工作则无从谈起,也无异于空中楼阁。

1.2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状况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计算机及其有关设备型号各异,设备档次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统一的硬件环境;档案信息规范化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并且由于缺乏技术组织上的支持和系统管理、网络技术的支撑,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标准,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1.3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基础

近年来,档案界人才队伍建设由于受到原有基础、总体环境、财政状况和工作条件等限制,与其它行业相比,信息化人才紧缺,人才形势十分严峻,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素养不够。目前档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远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尽管档案工作者或多或少地经过了档案信息化方面的培训,档案信息化意识已大大加强,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在技术基础和操作技能方面十分欠缺。所以他们学习创新意识不够,获取和运用复杂信息能力差,仍然习惯于传统手工收集、检索,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真正地全面展开。(2)信息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信息化建设需要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参与,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档案从业者中具有信息技术背景人员的比例还不到5%。因为没能拥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很多单位在开展与技术有关的信息化工作时,只能采用外包策略,在方案论证和工程设计过程中被边缘化,对工程的进度和效果缺乏必要的技术监控,其结果是受制于人,影响到信息化整体效果。

2.对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增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强我们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等不靠,通过我们的努力,切实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各方面的工作抓实、抓紧、抓好。同时,要加强对档案人员的档案管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信息等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更新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我省档案工作者的信息化整体水平。要转变观念,在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的同时,借助社会力量,从社会上聘请技术人才。

2.2设立专业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专门机构

档案工作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档案信息化工作对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各级档案机构都非常重视档案信息化工作并成立了各类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如各地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或档案信息化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等,这些机构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地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但笔者认为,仅靠这种非常设性的领导机构是无法适应档案信息化的长远发展要求的。档案信息化应该成为整个档案业务工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与业务指导、编研、档案法制等业务领域一样有相应的常设机构来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2.3加强档案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包括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和技术性标准规范。其中,管理性标准规范是对电子文件档案信息进行管理的一套规划,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规与标准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合法化确认标准等;业务性标准规范是对档案文件信息化处理的规范,其范围包含电子文档的标准及管理规范;技术性标准规范是指电子文档数据存储、压缩、数据交换、数据加密、水印技术和系统软硬件设施技术标准规范等。档案信息化必须建立在上述有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才能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和谐发展。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大制定标准规范的力度,有关部门应加快研究,尽快出台这方面的标准规范。各档案馆室也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对收集、整理、编目、检索、温湿度控制、防霉防虫以及安全保管等基础性工作,都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术语进行规范整理。

标识工作方案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现代化

1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定义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指以系统论等现代管理科学为指导,使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与设备,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档案管理的传统方式进行改革,加快实现其系统化、定量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例如:利用计算机将档案进行输入、输出、修改、插入、打印、统计、检索、查询、删除等;利用缩微照相技术和对纸质载体的重要档案进行缩微复制等。档案管理现代化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信息量大、应用能力强、速度快等特点,能及时、大量地提供档案信息,提高了效率。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

2 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

2.1 档案标准化程度低

进行现代化档案管理,档案工作标准化是必要条件之一,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档案管理标准化工作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国家标准局组织拟定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文件,使我国标准化逐步形成一个体系。由于档案自身的复杂性,我国档案管理体系亦比较复杂,分散管理是其突出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管理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档案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给档案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造成隐患。标准化程度低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进程,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令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只能停留在辅助管理的位置上无法继续向前发展。

2.2 缺乏高级管理专业人员

现代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分为档案管理辅助人员、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和高级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三个等级层次。高级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现代管理技术,精通档案业务,能科学地制定政策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划,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在学术理论研究上有很高的造诣。目前档案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档案管理人员群体中学历层次偏低,缺乏掌握现代化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特别是既懂档案管理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又懂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导致新技术、新方法难以在档案管理中使用和推广,无法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群体结构不合理配置,档案管理人员个体素质偏低,档案群体结构失衡不仅已成为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档案管理投入不足

经费不足是影响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而经费投入取决于领导对现代化档案管理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程度。由于档案意识普遍较低,导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力购买现代化的设备,尤其是基层单位,存在着档案室建设简陋,基础条件差,安全措施没落实,大部分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档案室自动化建设、数字化建设更成为奢求,投入不足已经成为档案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3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对策

3.1 加强标准化建设

档案管理标准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严密的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的。信息时代,档案信息的共享与网络的沟通更依赖于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规范,如各种档案数据的交换、档案信息的传递、档案资料的共享等,都需要通过制定和建立各类档案管理标准,形成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档案管理现代化各项工作的有效实现,遵循标准,推进标准。在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中常常遇到过分强调本单位特殊性,管理方式不可更改的情况。这种实质上无视标准化、拒绝采用标准的做法极其有害。有些标准的制定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但涉及数据格式,还将涉及运行环境等诸多因素,本身就包含不止一项的复杂课题,更应统一领导,集中力量,锲而不舍,不断推进。

3.2 实现管理现代化

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管理理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档案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这种管理现代化的意识,就会大大影响档案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现代化进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科学实践观,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前沿的管理方法,切实改变轻利用、等客上门、封闭保守等观念,实现主动式服务、开放式服务。引进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档案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迈进。

3.3 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档案方面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信息技术和写作等综合方面的知识。要始终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大力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从选拔优秀档案管理人才为起点,把具有复合知识型人才充实到档案现代化管理中。还要加强继续教育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实施全方位的培训,优化档案现代化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培育现代化管理急需的技术操作、维修及科学管理人才。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还应具备做好现有工作所需的智力、知识结构及现代化管理能力。逐步开展多层次、复合型、一专多能、一专多才的教育培训,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步伐,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3.4 强化管理意识,加大投入力度

首先要关心和支持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配置设备,培养人才,把档案现代化管理纳入单位的工作计划,作为单位工作中要达标的内容对其进行考核。其次,各级领导,尤其是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了解档案工作现状,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指导档案部门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最后,档案工作经费做到年初有预算安排,特别是对档案的档案维护、档案保护和抢救、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所需费用要予以重点保障,要有专项预算。

参考文献

[1]李喜梅.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J].中州煤炭,2007(5).

[2]刘淑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与对策[J].甘肃广播大学学报,2002(12).

标识工作方案范文6

关键词:人事档案 信息化管理

人事档案数据信息化管理是人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一项主要凭证,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事业单位而言,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极大地促进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据的不断更新,能够有效改进事业单位工作格局,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加强人事档案的审核整理及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广大干部、职工前途命运和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对组织、对干部、职工高度负责的集中体现。

档案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制定,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的档案信息化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在对各部门进行合理的设备配置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各种信息源,加速查询信息数据的建设和文档一体化的归档处理。以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管理模式,推动档案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档案管理只有实现信息化,跟上社会发展潮流,才能使档案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对庞大繁杂的档案信息,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必须加快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这是社会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档案信息化就没有档案工作的未来。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应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将档案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促进档案工作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才能最终将彻底改变传统档案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工作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先进行列,并为档案管理提供可靠的保证。

通过信息平台开展工作,是实现档案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及时查询,准确检索档案信息,便档案管理不再费时费力,将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更好地从事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如何搞好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档案事业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事档案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后,事业单位聘用和非在职在编人员流动性较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在实现档案实体管理逐步转向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长期以来,由于各单位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不同,档案质量不高,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难以实现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和档案自身的复杂性,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做的远远不够,形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瓶颈。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化主要包括:档案信息采集标准化、档案信息存贮标准化、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档案信息网络标准化、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标准化等五个方而的内容。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档案意识现状与对策,首先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档案意识现状分析出发,包括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及整体素质还不高、档案工作人员归档意识不强以及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个方面.然后就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档案意识从提高档案利用,强化服务创新意识、依法建档,健全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制度及保密机制、提高认识,从根本上重视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今后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档案意识的实践工作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只注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环节,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认为把档案管好就算尽到了责任,而忽视了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对档案管理者来说,无论是收集整理,还是鉴别、保管,都是为了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于单位工作,为单位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就目前而言,档案服务开发意识差,利用范围有限,方式单一,未能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开发力度不够,工作处于一种被动服务的状态,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偏低,功能不断弱化。

三、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在信息化时代,强化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科技化意识、计算机管理档案意识,在加快档案由手工管理向计算机数字化管理的转变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摆正档案工作和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关系,真正把档案工作作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档案人员宗旨、观念和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使工作人员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主人翁精神,增强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使他们热爱档案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敢于创新,打破不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条条框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事业单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要使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上。利用计算机建立相应的文档管理网络系统,对文件进行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但可以快速、有效地处理大量的档案资料,而且可以进行快速、有效地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另外,要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工作,投入一定的资金,逐步配置信息化基本设备,并加强档案人员的计算机管理知识培训,争取早日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只有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本单位和社会,既方便利用者又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上的一些安全隐患也可能使档案信息化成为最不安全的档案保管方式.故必须要加强高校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第一要保护上网的信息的安全,从进121、传输、使用三个方面采取安全保密措施,增强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事件的发生。第二对已有的防护措施,如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系统、网络安全检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进行综合运用。第三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安全防护技术。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和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要按照总体要求,遵循“科学、实用、适用”的原则确定长期工作目标和近期工作目标,长期目标要通盘考虑、提纲擎领。保持高质量和统一性。近期目标注重实用可行,精益求精,落实目标,及时改进。

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它集服务性与保密性于一体,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人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但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机构调整、内部科室重组,人员竞聘上岗,原有专职或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变动,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归档要求、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因一岗兼多职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个别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和责任性认识还不够,存在随意应付了事思想,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单位应该定期把档案管理人员送出去培训业务知识.让他们及时的掌握新的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熟悉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尤其是对材料的鉴别、分类,更是要了如指掌。

四、结语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对档案需求的满足程度取决于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则要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二者处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不断矛盾过程中,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档案工作为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在新时代的召唤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要更具创造性,推进档案工作跨越式发展,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档案工作维护好、保管好、服务好主要职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2]李洪波.努力傲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黑龙江档案,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