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的特征范例6篇

智媒时代的特征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技术迭代;媒介融合;教室进化;3.0教室

教育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了适应和支持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规划并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与条件[1]。近年来,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成为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关于“未来课堂”“智慧教室”和“智慧学习空间”的研究和实践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从教育技术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教学媒体形态的改变,还是技术装备理念的革新,都可以明显感到教室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

一、技术迭代与教室演变

(一)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

从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来看,黑板是一项重要的发明。时至今日,黑板作为传统教室的基本装备已经经受住了几个世纪的考验。黑板能重复使用,粉笔成本低廉,且能基本满足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向学生群体传播教育信息的需要。黑板在传统教室中建立起稳固的地位,即便一些现代气息很浓的教室,通常也给黑板一席之地。事实上,黑板不仅是教室里一种不可或缺的装置,黑板也让传统课堂的结构得以定型,“粉笔+黑板”的教学信息展示系统,已经成为传统教室的隐喻性特征。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回溯早期的教室,可将黑板隐喻下的传统教室命名为“1.0教室”。

(二)多媒体技术与“2.0教室”

从20世纪初开始,视听媒体技术促使了电教教室的形成。电教教室中安装了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模拟电子设备,教师能够通过视听双重渠道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后来随着计算机逐步走进教室,数字设备扩充并取代了大部分的模拟设备,以计算机和投影组合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室应运而生。在多媒体教室中,除了投影仪、大屏幕、计算机等硬件外,幻灯片制作和演示软件也必不可少。常见的幻灯片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简称PPT)、Keynote等,其中PPT的使用者最多。与“粉笔+黑板”的“1.0教室”相比,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和大屏幕以及种类众多的教育应用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整合技术资源和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看,这是教室功能的一次巨大提升。从教育技术的角度审视教室的代际演进,可将以“电脑+投影”为显性媒体特征的多媒体教室命名为“2.0教室”。

(三)媒介融合与“3.0教室”

伴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传播科技突飞猛进,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21世纪媒介发展的重大实践和前沿课题。随着媒介融合深度推进,一些新技术和新媒介不断涌入教室,教室的改造和重构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为了体现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电教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区别,研究者提出诸多称谓来指代这种新事物,如“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教室”“主动学习空间”“协作学习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空间”“未来课堂”“未来教室”“智慧教室”“下一代学习空间”等[2]。以上对新型教室的多种称谓,一方面显示出人们对新型教室的期盼和学者的学术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新型教室的复杂性与多元化。以上称谓,有的过于复杂,有的偏重新型教室的某一个特征。虽然“未来课堂”和“未来教室”都是言简意赅且充满想象力的概念,但其体现出的教室代际特征并不明确。此外,“智慧教室”也是一个不错的概念,但智慧教室具有互动性、方便性、感知性、安全性、清晰性、开放性、生态性以及先进性等特征[3],目前的教室还达不到这些要求。鉴于此,笔者提出“3.0教室”的概念,这既体现出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兼容与传承,也彰显了新型教室的范式转换。“3.0教室”既回避了“未来课堂”“未来教室”的宽泛性和“智慧教室”的特指性,又像“Web2.0”和“Web3.0”的概念一样易懂、易记、易传播。从目前情况看,“粉笔+黑板”的“1.0教室”已经落伍,“电脑+投影”的“2.0教室”亟待革新;伴随着教育技术的范式转换,媒介融合时代的“3.0教室”呼之欲出。

二、“3.0教室”的媒介技术特征

随着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的深入,新型教室的特征逐渐显现。有学者从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型和生态性等六个方面剖析了未来教室的特性[4]。有学者从教学空间向学习空间演变的角度归纳了未来学习空间的关键特征:灵活的空间布局、多屏、形态多元、支持数字化学习[5]。笔者认为,在互联网和新型传播科技支撑下的“3.0教室”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一)多屏幕

从教室中的媒介形态来看,“3.0教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种屏幕并存。所谓多屏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室中有多个信息呈现系统。传统教室中,几乎是黑板主导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教室中,通常以多媒体投影呈现为主,黑板书写起辅助作用;而“3.0教室”一般有三种以上的信息呈现系统。近年来,一些教室除了有黑板、白板、投影幕外,还有电子白板、电视屏等信息呈现系统。某些经过特别设计的教室,还有触控屏、电视墙等装置,师生的平板和手机还能与主显示系统联通。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扩大信息接收规模而将同一内容呈现在几个同样的屏幕上,这种屏幕配置并非“3.0教室”多屏幕的核心要义。“3.0教室”的多屏幕,一方面指信息显示系统不再单一,但更加强调多个信息显示系统之间要合理匹配和相得益彰。

(二)开放性

传统教室用几面墙体把师生围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再用讲台和课桌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范围进行规范。这种设计和布局为班级教学的正常开展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但也成为传统教室的重要缺陷———封闭性。与传统教室的封闭性相比,“3.0教室”的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和校园网已经穿透了教室的墙壁,教室和外部世界在技术上已经连在一起;第二,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带进了教室,“教师+教材+课件”的传统资源格局已被打破,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第三,“3.0教室”可为技术发展和学生自带设备进入教室预留空间和接口。如果说多屏幕是“3.0教室”凸显的形态特征,那么,开放性则是“3.0教室”典型的时代特征。

(三)智能化

有学者指出,技术中介的智慧教育是现今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6]。有学者从技术层面、环境层面、资源和服务层面论述了教室的智慧性[7],有学者从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情境感知等维度提出了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8]和“iSMART”系统模型[9]。笔者认为,从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师生的美好愿望出发,智慧教室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从教室改造和装备现状来看,我们离“智慧的”教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0教室”重在智能化而非智慧性。“3.0教室”的智能化,重在降低媒介技术的使用门槛,减少师生使用设备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技术操作负担,使师生更多地关注教与学本身。“3.0教室”的智能化以复杂的后台技术和友好的封装界面为保障,对于师生来说,复杂的高技术只是一个“黑箱”,师生通过简单的、人性化的操作即可实现对教室内各种媒介的控制。

三、“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

有学者认为,教室面临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转变[5]。为有效教学和有意义学习提供技术支撑是教育技术的重要指向。从教育技术装备的角度看,“2.0教室”比“1.0教室”更现代,“3.0教室”比“2.0教室”更先进、更智能。最关键的是,“3.0教室”的技术装备理念与“1.0教室”“2.0教室”有着重大的区别。

(一)从“教学支持”到“学习支持”

无论是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还是装备多媒体的“2.0教室”,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都是为教师呈现教学信息提供支持和服务,而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则考虑得很少,有时甚至被忽略。从视听教育到程序教学、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学习环境设计,教育技术不断演进并发生多轮范式转换。近年来,教育技术从“教学支持”范式向“学习支持”范式转换的趋势十分明显[10]。黑板、粉笔、挂图和教学仪器等装备,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1.0教室”在教育技术装备理念上属于典型的“教学支持”范式。有了多媒体的助力,“2.0教室”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装备理念本质上还是支持教师的讲解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与“1.0教室”和“2.0教室”明显不同,“3.0教室”的在技术装备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虽然“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也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合适的技术支撑,但其核心诉求是更好地促进学习、支持学习、服务学习。

(二)从“重视呈现”到“促进互动”

“1.0教室”的黑板和粉笔都是为了视觉呈现,“2.0教室”的媒体更加丰富,但也都是为了更好的视觉呈现效果和丰富听觉体验。可以说,“1.0教室”和“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都主要是为教学信息的有效呈现提供技术保障。如果说“1.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强调的是“人灌”,那么,“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则引发了“人机混灌”,它们都是基于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建构主义、关联主义为“3.0教室”的技术装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念指引,情境构建、提升体验、促进互动,应成为“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如果说多屏幕、开放性和智能化是“3.0教室”的外显性特征,那么,多元互动就是“3.0教室”的内涵特征。“3.0教室”的多屏幕和开放性提供了多层次的互动空间,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现场互动,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图文交互,还可以加入到形式各异的共同体进行互动[11]。“3.0教室”中的互动可在人、技术、环境、思维等四个维度之间发生,包括人际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人与技术(设备)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12]。

(三)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传播行为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微博、微信、微视等即时社交软件已全面介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方式。自媒体,凭借其自由、即时的传播特点,强势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概念,消除了传播过程中的主客体差异,使智能手机用户具有了传播平台的管理者和创造者的双重身份。

大学生作为智能移动终端的一大使用群体,他们经常用手机来获取最新资讯、实现人际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消磨休闲时光。毫不夸张地说,年轻人已离不开移动网络,他们的传播已经进入了“微时代”。

一、“微时代”带来大传播

从媒介角度来讲,“微时代”里人们依靠的传播工具是每个人手中持有的智能终端和即时通讯工具。区别于大众传媒,“微时代”的传播体现出诸多不同。首先,微时代的媒介是微小的、分散的、无组织的,这与有组织的、基于专业化传媒工具的大众传媒有明显的差异。其次,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者是一个组织,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这个复杂的机构运作①,多是官方的发声机构,其传播客体是不知名、不确定的人群;而“微时代”的传播主体是每个手持智能终端和即时通讯工具的个体,传播对象可能是特定的某个人、某个群体,也可能是某个传播平台的所有用户。

另一个明显的不同体现在信息的流通上――大众传媒在信息流通上具有单向性,受众无法当面提问、要求解释,整个传播过程缺乏及时而广泛的反馈。而“微媒介”消除了传播过程中的主客体差异,人们在被动接收讯息的同时也在主动地发出讯息,是自媒体人与生俱来的。

在传播内容上,“微时代”的传播多是只言片语、短小精悍的――140字涵盖大千万象的微博、一张图分享瞬间生活的朋友圈、一段几秒钟的视频记录所见所闻的微视……诸如此类的讯息具有碎片化、链接化的特点,便于转发和分享,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易被覆盖,与当下的快节奏生活充分契合。而传统媒体动辄长篇大论、鸿篇巨制,往往“官腔”较重,传播内容不够亲民、接地气,自然也不会引起受众太大的传播兴趣。

从受众角度而言,相对于无特定传播对象的大众传媒,微传播的受众具有明显的圈层特征,这与其高度的社交性有关。“微时代”的社交多是自发的,或基于共同的兴趣,或基于已有的熟人关系,圈层内的人群会出于本能地排斥外部对象渗透入本圈层内,造成传播圈层相对封闭。但另一方面,受众接收的多是病毒式扩散的消息,很容易交叉传播――由于各种群组如QQ群、微信群、“朋友圈”的存在,“微时代”的传播圈层内部又十分活跃。

由于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的独特性,一个个位卑言轻的个体用微小分散的媒介造就了一个传播的“微时代”,形成了并不微小的传播效应。小圈层的传播里,每个个体也许人微言轻,单个的不同的意见仅代表着不同的民心民意。但当众人的表达积聚成一个大的舆论圈层时,“沉默的螺旋”就会在群体内产生,成为大家共同一致的意见,进而形成现实的舆论影响力,影响事情的走向,甚至可以进一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小微人群的典型代表:大学生圈层

笔者进行的一项面对大学在校本科生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09%的大学生会在忘记携带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感到焦虑,这证明大学生对智能移动终端的依赖已经形成;而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用途集中于网络社交、获取新闻资讯、进行即时聊天等方面,其中网络社交与即时聊天最为普及,均达到80%以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于以手机为媒介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而移动终端的每一次用户流动也都与大学生的群体传播需求及特征密切联系。大学生圈层可谓是“微时代”小微人群的典型代表。

一方面,作为传播者,大学生们早已习惯于通过虚拟空间进行传播交流。他们往往并没有很强的面对面的社交能力,但却非常乐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表达和宣泄。因此,“微时代”各种社交软件的火爆――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根源于年轻人对网络交流的强烈需求。

另一方面,独子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对待自己的圈子总是抱以审慎的态度。他们的传播行为具有明显的圈层特征,往往会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又极其活跃的传播小圈层。他们通常希望与年龄、兴趣、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差异不大的对象发生交际,圈层内拥有认知度较高的符号语言,在这里,专属于这个年代的符号有着共同的意义空间和共同的话题。为保持本圈层的纯洁性,大部分大学生会出于本能地排斥外部对象渗透入本圈层内。大学生圈层内部思想活跃,对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度比较高,反应敏感及时,有着强烈的个人宣泄和表达的欲望。他们的思想在微平台上形成一股很有锐气的社会思潮,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舆论、思想观念的转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由于知识获取的不完全和价值观的不成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情绪化的,若把握不好,很容易在传播中一知半解时便掺入个人意见进行扩散,盲从、轻信、推波助澜,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走向极端、偏执和狂热。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圈层内部便很容易利用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形成情感宣泄和意见表达的洪流,促使舆论偏向,甚至使社会走向一个混乱的状态。

三、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当敏感的大学生传播群体遇上微时代病毒式的传播模式,许多问题便呼之欲出。在“微时代”的传播中,大学生的媒介行为较之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体现出的受众媒介素养也体现着新的特征。对此,各方应本着“宜疏不宜堵”的原则,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

目前,我国鲜有高校设立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多基于个人感性的觉悟通过日常的媒介接触经验获得。因此,作为青年人集聚地的高校应当担起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专业引导任务,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部分内容。为保证教育效果,高校应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采用丰富的教学模式,避免单一与形式化。

针对“微时代”的传播特征,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许多学生对基本的传播学原理缺乏了解和学习,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不能进行理智的价值甄别和真伪判断,只是被动地接收和机械地扩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通过对传播学、新闻学基本原理的讲授,结合社交媒体特征,引导学生透析信息生产、传播流程,树立媒介批判意识,用审慎的思维去分析和接收新媒体的信息。媒介教育的目标应是使大学生群体基本具备鉴赏传媒信息的真伪、解读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了解传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的能力,做独立思考的受众,并学会合理地运用“微时代”的移动媒体终端进行参与式交往,进而完善自我、服务社会。

其次,大学里的诸多协会和社团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社团尤其是校园媒体的作用,主动构建媒介平台,将学生纳入特定的校域传播圈层,对大学生的媒介行为进行协会化、组织化的引导。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这一原理在“微传播”中同样适用。高校的社团组织和校园媒体拥有一定的学生群众基础,应主动利用“微时代”的传播手段和信息平台,扩大受众面,通过有意识的“议程设置”对海量信息首先做出筛选,再进行推送,并对热点话题做出先导性的引导。这样便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接收的信息质量,引导信息在手机传播平台上向正确的方向流动,并影响流行于大学生中间的主流舆论导向。

在校园微平台上,辅导员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也应主动介入,在思政工作中引入新媒体观念,融入到微传媒的传播环节中。从群体传播的特征出发,我们应注意到“意见领袖”对群体成员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所具有的引导作用。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紧密,不少辅导员也运用QQ、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对学生开展工作。但辅导员们往往仅从德育的角度进行信息的上传下达,在工作中缺少媒介意识和媒介理论的支撑。辅导员首先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操作水平,有意识地利用微平台传播正能量、引导舆论导向,一旦有谣言出现,及时在网络上辟谣,以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学校中也不乏有影响力的名师,若能动员这些良师益友在微平台上与普通大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的正确引导。当然,我们主张“领袖”们在引导的过程中不仅诉诸理性,还要诉诸情感,因为大学生往往易情绪化,过于生硬的教化方式通常不被他们接受。

“微时代”的传播工具都具有组织性,如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号等,在技术上都可实现后台的数据统计和用户行为监控。有能力的高校亦可建立起舆情监控的机构,通过校域媒体平台的网络后台,对本校大学生的媒介行为进行数据化的统计,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多维度的视角,透析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日常心理、行为状态。一旦有谣言、偏激言论、恐慌情绪、负能量的传播峰值出现,校方便可立即采取有效、及时的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3

从1998年至2008年的十年间,网络媒体的“两会”报道在“两会”传播生态中独树一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媒介传播优势――“全媒体海量集存”和“多向性受众交互”。在这两个优势的互融互补、共同作用下,“信息流”和“意见流”②选择着最优化的传播模式,将全国和地方“两会”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呈现在公众面前。

一、“信息流”传播模式:网络媒体跻身两会报道

“信息流”传播效果最优化,一直是网络媒体“两会”报道的主体追求。

一方面,网络媒体充分发挥“全媒体海量集存”的传播优势,在WEB1.0的概念中寻求“报刊文摘”式转载效应的最优化。1998年3月,联合早报网率先以纯粹的新闻集成列表式专题报道全国“两会”动态,开启了网络媒体“两会”报道的先河;2000年人民日报网络版、中新网、中央电视台网络版等,纷纷推出具备一定编辑思路的新闻分栏版面式专题;此后不论新华网、东方网等重点新闻网站,还是新浪、腾讯等商业门户网站都加入报道“两会”的网络大军。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也不断谋求自身地位提升,在转载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向“直接记录者”(“两会”驻会记者、现场直播者)的身份转换,以获取具有原创意义的第一手“两会”报道“信息流”。

网络媒体以及时转载、重组整合、专题集成、原创自采“两会”资讯为基本手段,以图文、视频直播开闭幕式、记者招待会等“两会”重要议程为基本特色,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电子杂志等载体,在特定网络空间、移动终端上进行预置把关的点到多“信息流”传播,其本质是传统媒体大众传播形态在网络介质上的优势展现。在2008年上海和全国“两会”报道中,仅东方网就分别刊发相关图文、视音频稿件762篇和1838篇,累计55场图文、视频直播。

经过十年的发展,网络媒体在报道“两会”的各类型媒体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作为媒体新兵,在度过了从无到有的高速膨胀性发展之后,网络媒体“两会”报道“信息流”传播效应和能级的提升,也遇到了瓶颈和尴尬。

首先,网络媒体“两会”报道的“信息流”传播模式已趋于常态化,发展势头放缓。倚仗媒介特性,网络媒体在介入“两会”报道初期,创造了一个个令受众耳目一新的“第一次”,而这些只具有形式新鲜感而缺乏内容竞争力的模式,很快成为常态并得到普及。在得不到形式上的首创效应之后,网络媒体“信息流”传播如何转向内容上的创新挖掘,已成为各家网站暗自较劲的主战场。

其次,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两会”“信息流”浩如烟海,已远远超出一般受众的接受需求。以东方网为例,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每天提供给受众的“两会”资讯近150篇,直播近3场。面对繁杂“信息流”汇聚起的“透明两会”,除了承受过度的信息以外,受众还需要什么?网络媒体又能给予什么?

因此,“信息流”的报道模式必须突破,“意见流”便是一个突破口。

二、“意见流”传播模式:网络媒体自身突破的关键

如果说,“信息流”的广泛传播为打造“两会”透明度创造了广阔的舞台,那么“意见流”的多样传播则为提升“两会”参与度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六七年前,“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以及法律制定的过程群众知之甚少,与代表委员的沟通主要靠写信。2000年,媒体的主要互动手段是热线电话,而热线电话接受意见的范围多局限于对“两会”报道的看法和建议,人们无法和代表委员直接沟通交流。③“意见流”的传播瓶颈,成为横亘在受众和“两会”会场间一道又高又厚的“围墙”。

根据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定义,其本质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互动平台,即公共话语空间。对应哈贝马斯假定的理想言说情境原则,在网络平台营造的“公共领域”中,实现“两会”报道“意见流”传播的要素为:主体(两会代表委员、有互动参与欲望的网民)、载体(特定网络传播手段)、环境(设立可供言说的互动性网络栏目)、客体(有价值的意见和观点)、效果(对话充分自由、不受外力影响)。④

网络媒体“意见流”传播的主体,既是传者也是受者,对于网站而言都属于用户范畴。以用户产生内容作为“两会”报道的内容主体,不仅使网站不必再受限于传统媒体内容,而且大大降低网站原创成本,形成自身的内容差异化特色。另一方面,用户产生内容也为吸引用户参与、捆绑用户关注、满足用户对“两会”知晓需求以外的参与需求,提供了重要手段。

“两会”期间,适度而有效的网络“意见流”传播,与受众的政治生活参与性需求及政府的政治空间透明化要求相契合,对于表达民意、集纳民智、理清关系、化解矛盾,具有实际的价值,也成为支撑网络媒体在“两会”报道中持续高歌猛进的主要动力。回眸网络媒体十年“两会”报道历程,伴随着“信息流”的传播,“意见流”的有效传播模式,也在不断摸索和尝试中逐渐壮大。

2000年,人民日报网络版“两会”专题中推出“网民评说”和网上调查,开创了公众在线点评“两会”的先河。

2001年,新华网与263在线推出“两会焦点访谈”,邀请嘉宾与网民讨论“两会”热点,开创了在线讨论“两会”议题的先河。新浪网与CCTV《经济半小时》联合调查“两会”最热话题,征集网友提案,开创了“两会”在线民调、在线民意征集的先河。

2002年,东方网与上海电视台推出“网议人代会”和“政协委员市民网上访谈”,邀请代表委员与网民直接交流,开创了代表委员与公众在线对话的先河。东方网又与《新闻晚报》推出“百姓议案”,将市民建言与媒体跟踪报道相结合,开创了公众在线建言参政与媒体介入挂钩的先河。

2003年,新华网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征集网友提问;温总理在2005年记者招待会上对此公开回应。活动开创了公众在线对话政府官员的先河,并逐渐形成“我给省委书记提问题”、“我给部委提问题”等系列。

2006年,全国人大代表程贻举在搜狐网上率先开出首个实名“两会”博客,开创了代表委员实名网上建站,集纳民意民智的先河。一个月后,人民网、央视国际、新浪网、浙江在线等均开设了“两会”博客专区。人民网的“两会”博客设有“代表委员博客”、“记者博客”和“博客写两会”3个专栏。

2007年,东方网对上海及全国“两会”中人大代表分组审议等内部议程,进行图文网络直播,开创了在线公开“两会”代表委员意见交流的先河。

2008年,新华网和中国移动推出“两会”飞信在线访谈和“亿万手机读者向总理提问,为总理分忧”活动,将公众对话代表委员和政府官员的范围从网络拓展到手机终端。

2008年,人民网推出“两会有我”虚拟互动体验栏目,让网民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卡通角色参与两会话题讨论,向总理提问,给政府支招,对部委工作建言,为代表委员献策。同时,网民还可以通过手机上传自己照片与大会堂背景自动合成留念图片。

经过十年发展,网络媒体“两会报道”中“意见流”传播模式,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和生机勃勃的持续活力,并逐渐成为网络媒体“两会”报道的核心竞争力和主体模式。

三、“意见流”传播模式的三种基本类型

2008年“两会”期间,以新华网、人民网、东方网、新浪网等为代表的160多家网络媒体,在“信息流”传播基础上,纷纷策划了呈现不同方向的“意见流”传播模式,提供了比以往更为通畅的传播通道和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呈现出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本模式。

模式一:“意见流”单向传播:图文直播

代表委员拥有的“意见流”素来广受关注。在以往专访的基础上,东方网于去年和今年尝试对上海“两会”代表分组审议,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团组审议等实况,进行图文直播,使众多代表委员的个体“意见流”和各个体“意见流”的对话过程,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平台,原汁原味地向受众进行单向集聚传播。具体操作上,直播没有采用即时编辑难度较大的流媒体形式,而采取了易于选摘的图文辑录形式,确保在直播中增设了“把关人”环节,体现了现阶段的操作政策性。

网络媒体“两会”直播报道,这一以原生态、零时差见长的报道手段,经历了从直播仪式程序(开闭幕式)直播新闻(总理新闻会)直播会内讨论(分组审议讨论)的“三级跳”发展。在从“信息流”向“意见流”的过渡中,层层深入的网络直播,无论对于新闻领域、政治领域,都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此外,网络直播凭借着运营门槛低、内容载体丰富、传播领域广阔、集存浏览便捷等媒介优势,逐步崭露头角,成为“两会”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必选项”。

模式二:“意见流”双向传播:访谈、博客

在具有较高公共关注度的“两会”期间,网络媒体为受众营造出相对集中而高调的民间舆论场。这个以交互为主导,以“机会均等、平等参与、自由讨论”为理想状态的公共领域,典型模式为:代表委员访谈和“两会”博客。

“代表委员访谈”表现为“受众提问+代表委员回答+受众即时留言评价”。这一互动、即时、开放的传播模式,能在限定时间内、一定主题范围内,形成代表委员与网民“意见流”的直接双向传播,被媒体喻为“打通了两会会场围墙的对话”。这一过程弱化或隐去了媒体作为“意见流”转述者的身份存在,确保“意见流”相对无障碍、原生态地传播。2008年全国“两会”

期间,仅人民网就组织了150余场代表委员访谈,其中邀请的嘉宾不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省委书记、省长等“高层人士”。

相比访谈,“两会”博客作为“意见流”的个体常设传播平台,包含建言、见闻、观点、随感等更为丰富的内容,具备文字、图片、视音频等更为多样的表述载体。2006年率先实名开博的人大代表程贻举在其博客上说,“在这次全国两会上,我的所思所言,都将通过这个博客告诉大家。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这个博客告诉我。”⑤“两会”博客兼具个人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属性,为公众提供了进行有效政治传播和积极政治参与的全新方法和便捷渠道⑥。

如果说“两会”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庄严舞台”,那么“两会”博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茶楼酒肆”。这是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会议”⑦。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会”博客已超越了以往传统媒体上常见的“代表委员两会专栏”,从个体“意见流”单向传播升级为个体与受众“意见流”的双向传播。

模式三:“意见流”叠加多向传播:民意调查、民智征集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大网站的网上民意调查层出不穷,各具特色。在丰富但不严谨的调查问卷、庞大但不准确的调查参与人数背后,以量化数字比例为表述形式的公众“意见流”传播,日益成为宏观层面体现受众对“两会”涉及话题的直接关注,以及国计民生话题延伸关注的重要平台,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一条衡量和影响“两会”民意及舆论场的标准线。

此外,以话题征集、建言征集、对话征集为主的“两会”网上民智征集,在实现受众“意见流”传播的同时,也不断将“反映民意、集纳民智”的效果放大。而这一过程中不少都呈现出跨媒体合作的特征。

话题征集。在征集的基础上,引入媒体报道,提升话题的意见关注度,形成“点题采访”模式,多见于网报联动、网台互动。以新京报网开通的“两会点对点”栏目为例,读者可上网选择记者及代表委员,留下自己的话题。然后记者会挑选话题采访相关代表委员,这些互动在新京报网和《新京报》上刊发。

建言征集。在征集的基础上,引入媒体关注和政府受理,促使建言从单纯民意文本转化为公共决策行为。东方网与《新闻晚报》合作多年的“百姓议案”,已形成从网上建言征集―媒体选择报道―政府职能受理―媒体跟踪回访的一条龙流程,并与东方网在线民生投诉类栏目“东方直通车”相结合,把“两会”建言常态化、实效化。

对话征集。在基于政府信息日趋公开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2008年,新华网等十几家网站与中国移动推出的“向总理提问,为总理分忧”活动,首次将征集主体从网民扩展到手机用户,将征集客体从提问质询扩展到出谋划策。

经过几年铺垫,2008年通过互联网调查民意、汇集民智已经成为各网络媒体的集体行为。

网络媒体提供平台,供百姓“意见流”或封闭式(民意调查)或开放式(民智征集)传播,而传播既以代表委员为受众,又以其他公众为受众,形成叠加多向的“意见流”传播。放大网民的话语权,是网络媒体的“发家之宝”,也是发展之道,这一点在“两会”报道中被日趋重视。■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东方新闻网站办公室副主任)

注释:

①周葆华:《上海市民“两会”信息的认知、渠道与评价――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电话调查分析报告》,《新闻记者》2007年第4期

②彭兰:《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上)》,《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1期

③陈国权:《手机与互联网:新媒体为百姓带来参政议政新方式》,新华网2007年3月5日

④孟锦、王逸涛:《网络“意见表述”模式与公共话语空间建构》,《新闻记者》2005年第5期

⑤孙宇挺:《两会观察:代表开博客上访增通道?》,中国新闻网2006年3月4日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微信;新兴媒介;传播特征;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LS)03―0095―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3.015

信息技术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以来飞速发展,其应用在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前信息技术进入了第五个技术发展周期一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周期L1 J。移动互联网正在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应用之广泛。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为特点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产业跨越发展的新的内生动力。马克思曾指出,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而且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国家提倡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服务业领域加快应用,成为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升级改造新的突破口,实现产业战略转型、结构优化的强大动力,深化服务模式的重要手段。微信等新兴媒介的应用对教育信息传播、市场信息推广、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是传统行业通向新兴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一 微信内涵解析

微信,是一种传播方式。微信是一个应用程序、一个APP、一种通讯工具、一种新媒介,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微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播工具,更是一种融合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类型的全媒体传播方式,蕴含着文化传播、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应用,是创新技术不断迎合人类交往方式的传播革命。

微信是依托智能手机的通信方式,能快速发送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数字格式的信息,是从有线通信到移动通信的又一类新媒体应用形式。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可以实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通讯软件。微信是一款简单的即时通讯工具,是一个生活方式。微信是一款具有通信、社交和平台化功能的移动软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8月23日针对企业、媒体、政府机构等组织推出的一项信息服务,是微信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消息的精准推送、品牌传播、产品营销、教育信息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本文认为微信是以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为载体,以多媒体信息为传播内容,进行异步或同步传播带给使用者以全新体验方式的一种即时通讯类信息传播工具。

二 微信发展历程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微信是一种即时聊天工具的最新应用形式。自2010年10月由深圳腾讯公司张小龙所带领的团队开始策划,于2011年1月21日了微信1.0的测试版,微信正式诞生。经过4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信息分享工具变为多媒体信息即时交流沟通全能型传播媒介。微信的发展是技术革新与社会需求不断融合创新发展的结果。

从2011年1月21日至今,微信经历了4年的飞速发展,微信与QQ号码、移动手机号码具有关联性,借助即时通信工具QQ庞大的用户群发力,用户数飞速突破6亿。微信的发展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个奇迹,正在试图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三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微信发展

微信,是一种交往方式。微信的传播特征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微信功能增加和微信应用深入而发展。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微信传播主要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为主,兼有专业组织对网民的大众传播性质。微信信息具备私密性、精准性等特征。传播范围主要在有限的圈子内,也就是在微友间进行信息传播,只能对关注的微友进行传播。微信体现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具有初步的全媒体性质。手机媒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传播特征,语音通信阶段:移动性、便携性、私密性、强迫性;语音与短信通信阶段:廉价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的结合、即时性和异步性的结合;多媒体通信阶段:交互性、多样性、统一性或复杂性、分众性、融合性、广泛性等特征。微信传播准实名性、个人私密性、大众传播能力薄弱、强人际关系为主要社交关系、受众范围较窄。微信平台给人类传播活动带来了一次创新的交往革命,任何表述都不可能概括它的全部传播特征,认识和了解微信传播媒介的特点及其自身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微信传播实践活动、提高传播效果,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1 微信传播具有精准高效传播多媒体信息的特征

微信的关注或被关注都是现实生活中某种关系的直接或间接映射。也就使得信息的服务具有特定性,微信具有分组和地域控制功能,可以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从传播特性来看,微信传播不同于微博的传播,微博传播更像一个电子公告牌,只要路过的人都可以看到,而微信必须通过某种许可才能获取信息,信息传播更加精准,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信息传播的主体相互有所了解,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有用信息推送给用户。

微信以语音、视频、图片、动画、音乐等信息为传播内容,进行同步或者异步传播,传播效率较高。由于手机媒体具备了同步和异步传播特征,微信传播同样具备此特征。同步和异步的结合丰富了社交方式与手段,微信作为全新的社交平台,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符合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的需要,是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之间及时传播的重要手段。

2 微信传播集传播者与受传者为一体,强化了作为具有双重性质的主体人的角色

传播者和受传者作为传统传播过程中两个主体性要素对于传播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传统传播中,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起点,是传播活动的控制者,受传者是传播过程的终点,是传播活动的被动接受者。信息传播技术的引入使得新兴媒介传播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边界概念变得极为模糊,在一次特定的传播过程中,有传播者和受传者之分,从整个微信传播体系中来看,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呈现出互为你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交织状态,信息传播技术的使用强化了作为主体的传播和接收信息客体的双重性质。

3 微信传播涉及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呈现出内容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特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丰富,微信用户数量飞速发展。微信传播的内容涉及交流沟通类、信息获取类、商务交易类、学习阅读类、手机娱乐类等。微信发送信息的形式,包括语音聊天、文字聊天、朋友圈、群聊天、摇一摇、搜索附近的人、免费游戏、订阅公众号、扫一扫购买商品、微信支付、付费游戏、付费聊天表情等内容和功能。对社会生活服务的渗透进一步扩大,传播内容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接受时间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如与支付、购物、教育、餐饮、理财、打车等广泛结合,成为线上线下互动的重要平台。未来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还将迎合更多的手机网民需求。微信信息传播通过技术实现了对信息公开程度的有效控制,如屏蔽、设备私密等。微信所开创的“既公开又封闭”的信息方式,让用户的信息有了介于私密和公开之间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释放方式。微信用户可以在海量的微信信息和应用中自由选择。

4 微信传播采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主要依托于智能手机

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逐渐开始商用以来,至今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的互联网应用时代。Web1.0时代的应用主要依靠HTML语言呈现信息,是初级阶段的网络应用。Web2.0是一种创新的服务模式,应用于各个行业,通过各类应用渗透到互联网用户,以Blog、RSS、Wiki等技术和理论为基础。Web3.0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思想上的创新。Web3.0的技术特点是综合性的,语义网是实现Web3.0的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在Web3.0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应用呈现出了较多的发展态势。在众多互联网应用当中,微信发展之快,用户数呈几何级数增长,微信传播采用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技术,主要依托于智能手机终端。微信传播是创新的先进信息传播技术与人们不断增加的交往需求融合的必然结果。

5 微信传播应用广泛,是一个强大的媒介融合传播体系

微信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融合的新的产品形式,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同样也是社会需求引领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微信已经广泛应用于新闻、高校教育、品牌传播、产品营销、物流、酒店服务、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当前微信用户数量增长速度远超国内外其他同类软件的发展速度,是全球最具潜力和影响力的移动社交平台。随着技术的发展,微信对传统移动通信市场及互联网业务的侵蚀越来越强。微信还将继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成为最具创新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共中央以最高权力机关来规范和发展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最高级别指导意见,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新旧媒介融合的重视。微信是将信息传播、广告产品营销、电子商务、数字出版、金融服务、线上线下互动等许多行业和功能整合起来的平台级立体化应用系统,微信的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应用系统,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后将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媒介传播体系与应用系统。

四 微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微信作为一种典型的即时通信工具,在过去的半年当中,使用过微信的用户比例为65%,仅次于QQ软件。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媒介也在不断进化,原有的传播工具不断提高其性能和效率,新的传播工具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新兴媒介正在向更快、更广、更便捷、更综合、更有效的方向发展。理解新旧媒介间的融合趋势,进一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创新传播过程与应用形式,使之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更加科学有效的传播工具。微信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在粉丝经济时代,用户就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腾讯将微信平台作为互联网业务的核心业务之一,正在快速走商业化之路。O2O模式、类APP等商业应用模式应用于移动互联网领域。微信是一种传播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场交往革命,是现代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微信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把握微信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传媒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微信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微信将促进人类交往新模式的产生

交往革命之所以能够推动生产的急速发展与文明的传播,在于现代交往手段具有更大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特殊功能。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频繁的商品社会,交往手段使整个世界流动起来。微信平台具备这样的功能,集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于一体。微信由2011年8月的1500万用户,发展到现在超过6亿的用户群体,一跃成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互联网应用项目。微信发展的强劲迅猛一方面得益于其自身技术的固有优势,另一方面迎合了人际交往之需要,促进社会大众间交流沟通方式朝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微信通过智能手机与无线网络互联,线上与线下互动,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及沟通形式于一身。微信革新了现有传播工具,整合了先进传播技术,体现出独特的传播特点,形成不同于以往的交往效果,促使网络社交成为目前社会人际交往中不可小觑的主流形式,极大地推动了传播的速度及广度。

2 微信将引发新变革,促进新融合,产生新应用

微信凭借其丰富而多样的信息资源和独特的功能优势受到广大用户群体的推崇和喜爱,整个社会掀起一股“微浪潮”。媒体融合不仅迫在眉睫,而且需要从“物理反应”转化为“化学反应”,获取质的飞跃。微信平台通过与传统媒介、传统互联网应用等进行融合,还将产生更多的应用和信息服务形式。微博、微信、微视、微秀、微话等“微内容”传播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微传播时代必然引发新媒体的变革,新媒体的发展与进步促使传统媒体必须做出改革与转型,传统媒体纷纷借力微信提升改进策略,这些都将有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间的深度融合以及产生多种新的应用形式,构成媒介生态的新环境。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通过公众号关注进行内容推送服务,以及二维码扫描功能的实现均使传统媒体及其他媒介借力行船,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

3 微信将提供更加精准性、定制化的信息服务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作为即时通信工具的微信,起初主要用于替代短信及电话功能的聊天及信息浏览,关注朋友生活动态,进而维系基于现实感情及现实交往的朋友圈关系。微信点对点传播的属性使它具备了精准传播的特征。用户通过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享受高效的信息服务。这种庞大的人际网络圈的形成为商家及媒介广告和信息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商业发展空间。由此,相关增值业务如公众号与扫一扫的关注与订阅使得微信的商业化用途得以彰显,进而为各类更为精准的增值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各商品信息、媒介组织、行业资讯、个人关注等均可通过二维码扫描实现信息大范围传播与推送。同时,微信发展借鉴其他社交工具的功能特点,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个性化使用。如游戏、关注、相册、收藏以及微秀、微视的开发等立足满足多样化的用户体验及用户需求。

4 微信将促进阅读方式的变革

随着社会化网络软件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高速推广与应用,使社会化媒体从PC端的浏览方式开始迅速蔓延到智能手持移动设备,手机阅读将成为人类阅读方式的重要转变。随着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成为人们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重要形式。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微信、电子书为代表的移动阅读为手机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今,只要拥有移动终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场景下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进入阅读状态。基于移动终端的阅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形式,微信是进入移动阅读最方便的入口。

5 微信将成为一个全球化巨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是全行业全社会性质的,一波一波的网络应用扑面而来,移动互联网的创新者与创业者不断将互联网的应用引向深入,极度推崇“互联网+”的概念。这个“+”的概念就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微信与媒体、娱乐、教育、金融、游戏、零售等行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融合。马化腾指出“互联网+”是一种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微信正是一个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加的入口,为传统行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微信通过对QQ用户、手机用户等绑定用户群,迅速大规模扩展用户。在用户就是上帝的年代,自然而然就吸引了大批客商入驻微信平台,为微信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可以预见,未来微课还将进一步创新技术,融合各类应用,微信必将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巨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5

一、交互媒体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新媒体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陈玲教书在《新媒体体术史纲》中指出:“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新媒体艺术。”书中的媒介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词汇,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的。它包含了各种技术和各种新的材料,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门以综合性和跨学科为主要特征的全新学科。因此。新媒体艺术具有不确定性,是利用相对于传统艺术交心的媒介,与时代科技相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概念和艺术形式。

(二)交互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交互媒体是新媒体的一部分,新媒体主要包括交互媒体和非交互媒体。一般信息理论中,交互媒体的定义是能够建立用户双向沟通的媒体,是指用户能够主动并积极参与的一种媒体形式,被定义为一种协同媒体。交互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开放、共享、兼容的特征,其设计是针对交互式的数字媒体产品、软件、服务而进行设计的活动,交互媒体对传媒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现代网络系统中,交互媒体具有虚拟性,能够借助声音、音乐、光线等,打造出数字化的虚拟时空,同时要能借助电子影响、机械互动装置等,通过“虚拟展厅”的形式,呈现出虚拟的空间和环境。其次,在现代网络系统中,超链接和搜索引擎的出现,扩大了受众浏览的自由度,使大众不再受制定的反馈信息和浏览路线的限制,使交互媒体具有了不受限性的特征。同时,由于交互媒体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体来说,受众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具有双向互动的功能,具有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这与传统信息使用的模式不同。

二、数字媒体科学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关系

科技和艺术的发展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科学是为了揭示自然和客观规律,运用逻辑进行推理,属于理智型活动。而艺术是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活动,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认知的同时评价生活和表现情感。两者虽有不同,但艺术和科技两者都是在揭示人类进步的真理,不能相互取代。互为矛盾体的艺术和科技可以共同带来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的前进。

在新媒体中,数字媒体技术是为了使信息图、文、声并茂,能够输入、输出、传输、存储和处理多种文字、声音和多种图像信息,更加具有可视性。数字媒体技术具可以将人的理性思维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艺术形式,可以作为数字技术的表现手段。在表现形式、内容、传播形式上二者融为一体,都依赖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以艺术学、设计学、视觉艺术、数字媒体文化以及传播、数字媒体的技术系统相互交叉的学科,数字媒体是它的表现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传播形式主要借助数字媒体进行的,如:互联网、手机等交互媒体。其内容主要是数字媒体形式下的美术作品和设计产品。

三、交互媒体应用下的科技与艺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传统媒体设计中,艺术的表现只是为了单纯的装饰。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人们想赋予艺术更新的高度,开始批判这种矫揉造作的艺术。其次,虽然交互媒体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用交互媒体设计的科学技术来支撑,但是,它会把受众带入一个混乱的状态中,不能光依赖于技术的本身。另外,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体中的交互媒体设计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如:软件界面设计、手机界面设计以及艺术馆、博物馆等触摸屏界面设计等等。

(一)交互手机媒体

早期,交互手机媒体是一种便捷的语言通信工具,而目前,交互手机媒体已经成了一种新型的媒体样式,如:apple把网络、购物、电影等集成一体。2009年,我国正式上市了3G技术,更加方便了多种媒体形式,如:图像处理、视频流、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2013年我国进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中。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手机层出不穷,手机已经成了一种消费符号。从传播学角度上来说,交互手机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受众角色地位变得模糊,但是却具有及时、定向、分众、互动的特征。同时,也使传统的大众传播者变得模糊。手机屏幕和分辨率可以与计算机和电视屏幕不相上下。但是,交互手机媒体的吸引力最终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够把购物和旅游更加完美的结合,如何激起消费者内心的情感体验,需要用户某种精神上得给予,如何能够把娱乐和移动更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用户愿意为这类服务买单,是交互手机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根据计算机的程序处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实景技术、多通道交互,通过眼、数字摄像头、红外线感应等多种采集工具,借助机械数控装置打造出沉浸环境,将手中的语言、表情、动作或其他肢体语言等,实现与受众的对话。虚拟现实技术是以生产一个具体逼真的三位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综合了多个领域的新成果,如: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模拟的现实环境。为了构成三位信息的人工环境,它以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各种传感器,使用户投入此环境中,即可与之交互作用,是可实现和不可实现的物理和功能上的事物和环境,即虚拟环境。虚拟现实艺术常用于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艺术场馆等,是一种新兴的沉浸式交互设计。为了使受众沉浸于虚拟计算机交互环境中,达到情感交流的用户体验活动,它通过计算机捕捉人的多种感觉和动作通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手段,借助接触式,通过智能化艺术作品,实现即时交互。

(三)网络媒体

智媒时代的特征范文6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趋势:移动、智能、自媒体

自2009年我国3G技术大规模推广商用以来,在传播领域出现了新的趋势和变化。这种新的变化的核心特征就是移动宽带网络应用的兴起和海量移动个人自媒体群体的形成。这种新传播环境的形成将对品牌传播的模式和趋势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对于这种趋势可以做如下判断:

一是移动宽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环境的变化为品牌传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3G网络、智能终端、丰富的软件应用等构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元素,而具有移动性和宽带化传播特征的互联网传播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也就是说移动宽带互联网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创新空间。

二是移动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宽带传播时代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的海量移动自媒体的出现。Facebook、Twitter、Youtube、新浪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传播新平台的形成为海量自媒体的出现创造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海量移动自媒体的出现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品牌传播的环境和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被放置于一个更为复杂、更为敏感、更为快速、更为个性化的传播环境之中。

三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传播架构、创新的传播需求、互联网产业的波动等要素更为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移动互联网传播领域的新的景观。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互联网显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人类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发展、精神交往和信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基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常态化,传统的传播架构发生重要改变,互联网的创新性应用创造了大量新的传播需求。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自然也会受到互联网自身发展变化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产业领域的创新空间和投资机会所产生的吸引力,在众多参与者蜂拥而至的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该领域的发展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这种波动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明显。但是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这种波动的存在是互联网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体现,同时也会受到市场机制中相关各种元素的制约,因此,笔者认为互联网产业的波动虽然说明该领域存在一定的泡沫,但是这种波动对于整个社会经济以及传媒产业的发展而言一般很难形成毁灭性的打击。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环境:互动、弹性、人性化

在传播世界,对于传播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对于品牌的塑造有着不同的手段。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传播所面临的是更具互动性、弹性和人性化的传播环境。品牌传播从一对多传播关系的大众传播时代逐渐进入一对多和一对一混合传播关系的融合传播时代。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环境变化:

其一,在传统媒体的传统领地,固守和转型同时并存。对于品牌传播而言,虽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不可忽视,但是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仍应受到重视。虽然一再有观点认为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在走向没落,但是实质上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庞大系统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损害。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通过传统媒体的承接、确认和放大已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传统媒体传播系统的存在及呼应,新媒体传播将很难独立于传统传播系统之外并产生如此之大的社会影响。

另外,所谓的传统媒体也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中寻求的新的转型和新的突破。笔者认为,所谓的传统媒体其实是“被”传统者,是由于传播技术的变化使之被动地成为传统者。在这种环境之下,传统媒体容易被迫着走进自我封闭和自我转型相互较力的发展瓶颈。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往昔传播影响力的衰落伴将随着对于未来新世界的茫然,对于自身发展无力的无奈将伴随着应对新变化的仓促,因此传统媒体的确需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已经到来的变革和即将出现的变革作出准备和应对,而在实质上创新的传播空间并未对于传统媒体关闭大门。

其二,在新媒体的创新空间,增量与存量市场的争夺同时存在。以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为核心的互联网新媒体,正在不断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传播需求的空间是增量空间。但是在传播市场领域,这种拓展不可避免会对传统媒体的存量市场造成影响。因此,在传播领域,增量空间和存量空间的争夺,也不再有非常清晰的分界线。在传播市场的竞争过程中,传统媒体进入增量空间,新媒体进入存量空间,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身份的交替变化,使得新旧媒体的运营主体的分野也日趋模糊。

其三,在融合环境下,品牌传播的需求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当前,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传播领域发展的大趋势,而以移动传播为新的特征的传播新格局也正在逐渐形成。在这种重要的转型进程中,传播需求和传播环境都在发生新的变化。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发展趋势,具有不同需求的用户都对这种发展趋势予以重视,并纷纷进行调整自身的传播战略。但是在传播战略调整的过程中,有些用户的传播战略却发生了偏差,从而偏离了自己既定的品牌传播战略。简单来说,如果一个用户的品牌传播战略适合在传统媒体环境中进行实施,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完全转移到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之上。如果有的用户的品牌传播战略更适合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抱着传统媒体传播的思路不放。当然对于需要二者进行兼顾的品牌传播而言,则需要把握好传统传播方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之间的平衡,以避免因其所选择媒体传播方式的不当而偏离自身理应遵循的品牌传播战略和传播路径。简而言之,在传播世界,追踪最新的传播时尚并不重要,最为重要是传播者能否进行精准、有效的品牌传播。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诚信、智慧、战略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的时候,人们的确感受到在传播世界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这个时代里,固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则正在大行其道。在移动互联网之后会出现什么新的传播阶段?目前,对此还没有非常明确和令人信服的描述。但不管怎样,人们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已经获得了更多的传播自由、更大的传播创新空间。与此同时,我们所面对的传播世界也变得更为复杂多元。不过,在日益复杂的传播世界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依旧需要关注诚信、智慧和战略等关键要素。诚信是品牌传播的基石,智慧是品牌传播的灵魂,战略是品牌传播的导引。如果脱离了诚信的基础和传播的智慧,纯粹从技术层面进行品牌战略的执行则将是缘木求鱼。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如下的一些重要关系也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是传播角色的传统和创新之关系。在传播领域,传统和创新的关系值得人们深入思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传统都是固化的创新,任何创新是新生的传统。因此不管是在当下的传播领域扮演传统者的角色,还是创新者的角色,都是动态性的、过渡性的,而非一种永恒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之下,珍视传统、持续创新应该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原则之一。

二是传播方式的固定和移动之关系。固定传播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传播的一种常态,而当前移动传播环境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常态。但是移动传播环境并非脱离固定传播环境而孤立存在,就像固定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之间可以进行无缝连接一样,固定传播环境和移动传播环境都是构成人类完整传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越来越多的品牌传播也将在固定和移动的融合传播环境之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