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工作计划范例6篇

老龄工作计划

老龄工作计划范文1

一、强化舆论宣传,推进老龄工作健康发展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制作板报、条幅、座谈、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老龄化形势、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老年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优化老龄工作环境。

2、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南关区十大孝亲敬老家庭”活动,主动协调新闻媒体对涌现出来的敬老好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3、积极总结推广老龄委成员单位、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老龄工作的典型经验,推进老龄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二、以民生工作为主线,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抓好特困老人助养工作。按照市老龄办助养金“1比1”匹配政策,按时为特困老人发放助养金,努力扩大助养面。

2、进一步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按时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规范管理,统一制定《高龄老人季度走访工作手册》,防止高龄老人补贴漏报、瞒报等现象发生。做好百岁老人的春节慰问工作。

3、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办证。对于家在区政府附近的老年人,可以不到社区直接到老龄委办理老年证;对于身体不便,不能办理老年证的老人,街道社区老龄工作者亲自到家里现场办公,热情服务,任劳任怨。

4、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助民政部门抓好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参与谋划,积极扶持,重点抓好养老服务员公益岗位、空巢老人日常服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1、以开展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村组织和老年文体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好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积极参加市老龄办举办的“快乐夕阳红”老年旅游,“千名老人看长春”等大型活动。积极参加省老龄办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3、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办好老年大学,对区老年大学要在办学方向及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确实把老年大学办成有社会影响力,深受老年人欢迎的一所学校。

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围绕当前老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探讨和研究。

1、开展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方式的调查,全面了解农村老人养老、医疗、文化生活、老年维权等方面的情况,剖析影响农村老龄工作开展的瓶颈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2、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调查,深入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推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在巩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五、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老龄工作计划范文2

一、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我办围绕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作风扎实,廉洁勤政的老龄工作队伍,做到多管

齐下,科学管理,干部作风得到了很好的转变。

二、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全体干部加强学习,写出心得和剖析材料,下乡调查访贫问苦,写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我委的《建议建立永兴老年公寓》的调研报告荣获全县三等奖。

三、结合全年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为全县老年人办理湖南省老年优待证5500本,及时足额地为全县百岁老人发放长寿生活补助费,并及时为新增百岁老人申办各种手续结合工作任务及时准确耐心细致地为老年人办理好优待证,百岁老人全年的长寿补助金已提前足额发放到位,对特别困难的百岁老人,我们派人送到他们手上。1—11月份组织了4次老年人门球赛、老年人书法赛,3—5月份利用两个月时间配合县人大对《老年法》进行督查和检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维护老年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夯实了基础,5—7月份我办联合伊丽莎婚纱集团为全县60岁月以上老人免费照相达7万多人,始无前例,受到全县农村老年人高度赞扬。

四、配合全县中心工作方面我办是积极支持和参入。我办现有工作人员6人,抽调出3名工作人员,分别参加油麻乡的建整扶贫、全县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督导、全县的煤矿关闭整合等工作。

五、我办的特色工作主要有:1、配合县人大对全县的协老单位执行《老年法》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检查,2、为全县60岁月以上老人免费照相等工作。我们主要措施:领导重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全体参入、奖罚分明。

六、县老龄办工作安排

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基层老龄工作,抓重点、重落实、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1)认真落实和全面实现老龄事业“十一五”计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老龄工作就是做老年人的工作,其工作职责和任务就是为老年人办实事、谋利益。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思工作思路,谋划工作格局,开展各项工作作出各种决策,把始终坚持以“为老年人服务”作为我们的工作重心。

(2)积极推进新时期基层老龄工作的开展。我们将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加大老龄工作力度,努力解决老龄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老龄工作经验。

(3)深入基层,搞好贫困老人的调研工作,更进一步完善服务工作。把老年人的需求通过一定的程序让领导重视,让社会关心,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及时做好百岁老人的申报工作和长寿生活补助费的发放,及时为老年人办理《老年人优待证》。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老龄工作计划范文3

一、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我办围绕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作风扎实,廉洁勤政的老龄工作队伍,做到多管齐下,科学管理,干部作风得到了很好的转变。

二、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全体干部加强学习,写出心得和剖析材料,下乡调查访贫问苦,写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我委的《建议建立永兴老年公寓》的调研报告荣获全县三等奖。

三、结合全年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2009年为全县老年人办理湖南省老年优待证5500本,及时足额地为全县百岁老人发放长寿生活补助费,并及时为新增百岁老人申办各种手续结合工作任务及时准确耐心细致地为老年人办理好优待证,百岁老人全年的长寿补助金已提前足额发放到位,对特别困难的百岁老人,我们派人送到他们手上。1—11月份组织了4次老年人门球赛、老年人书法赛,3—5月份利用两个月时间配合县人大对《老年法》进行督查和检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维护老年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夯实了基础,5—7月份我办联合伊丽莎婚纱集团为全县60岁月以上老人免费照相达7万多人,始无前例,受到全县农村老年人高度赞扬。

四、配合全县中心工作方面我办是积极支持和参入。我办现有工作人员6人,抽调出3名工作人员,分别参加油麻乡的建整扶贫、全县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督导、全县的煤矿关闭整合等工作。 六、2012年县老龄办工作安排

2012年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基层老龄工作,抓重点、重落实、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1)认真落实和全面实现老龄事业“十一五”计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老龄工作就是做老年人的工作,其工作职责和任务就是为老年人办实事、谋利益。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思工作思路,谋划工作格局,开展各项工作作出各种决策,把始终坚持以“为老年人服务”作为我们的工作重心。

(2)积极推进新时期基层老龄工作的开展。我们将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加大老龄工作力度,努力解决老龄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老龄工作经验。

(3)深入基层,搞好贫困老人的调研工作,更进一步完善服务工作。把老年人的需求通过一定的程序让领导重视,让社会关心,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及时做好百岁老人的申报工作和长寿生活补助费的发放,及时为老年人办理《老年人优待证》。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正当合法权益。

(4)切实为老年人多办实事,提高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数量。

老龄工作计划范文4

一、抓好一年四个节庆。

第一季度:以“迎新春”为主题,于20XX年1月中旬举办全体会员迎春茶话会。各团队可准备节目登台表演,力求热闹温馨。项目负责人:黄泉铭、程道利、曾庆珍、吴宗宪

第二季度:以“庆五一”为主题,于4~5月份组织一次会员周边游,力求旅游线路适合老年人特点,并注重文化内涵。项目负责人:程道利、林国铎

第三季度:以“迎国庆”为主题,于9月底在小区内组织一次会员趣味游园活动,力求办得丰富多彩。项目负责人:程道利、林国铎

第四季度:以“庆重阳”为主题,于农历九月九前后举办大型联欢活动。坚持为金婚老人及90岁以上老寿星祝寿,评比表彰一批敬老模范及先进团队,安排文体比赛并在会上颁奖,组织文艺会演及全体会员聚餐,让老人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项目负责人:黄泉铭、程道利、曾庆珍、吴宗宪

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1、调整充实团队领导,培养骨干,壮大队伍,提高水平,组织好与融侨文化俱乐部平稳对接;

2、整合两个合唱团,通过专业指导和训练,争取上一个新台阶,为组建融侨合唱团输送人才;

3、将原书画摄影小组更名为书画摄影创作室,暂时安排在社区老年协会办公室活动,定于今年十月举办第三届社区书画摄影展;

4、将原象棋队与队合并,保留象棋队;

5、组建老年羽毛球队;

6、科学安排活动场所;

7、配合社区办好邻里节。

项目负责人:黄泉铭、曾庆珍、张兆纯、钱天华、黄茅茅

三、组织特色旅游活动。

近几年,协会在组织会员开展旅游活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对参与者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和促进身心健康受益匪浅;同时,我们也听到一些反映,主要集中在旅游线路和景点的选择上有不同意见。尽管不同的人群对旅游的要求众口难调,但我们还是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力求在线路选择、时间安排、旅途安全和价格适宜诸方面让大多数老年朋友更满意/。今后协会将在艺术活动厅设一个旅游信息专栏,供大家选择。推荐旅游线路以公告为主,自愿自费参加,请大家关注。项目负责人:程道利、林国铎

四、开展老年保健服务。

老龄工作计划范文5

2、切实落实惠老政策:继续推进百岁老人长寿补贴,认真做好“为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全面落实省市精神,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努力健全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做好90岁以上独居困难老人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护理服务打好基础;完善老年人优待证办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方便老人。

3、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做好创建老龄工作模范街和模范社区(村)的申报和检查验收工作,不断夯实老龄工作基础,不断提升全区老龄工作整体水平;以“敬老月”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敬老爱老助老的模范典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4、发挥基层老年协会作用。抓好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老龄工作网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加强基层(即社区、村)老年协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省、市级典型,把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成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重要工作平台,将为老服务落实到社区(村),为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创造良好条件。

5、促进我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以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为契机,继续推进我区老年文体阵地活动。督促各街道按照市委《意见》要求,抓好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完善和提高工作。

6、加大基层老校建设,按照“四纳入”和“八有”的要求,每个街道兴办1所基层示范老年学校,2-3所规范社区老年分校,努力做到“一街一品牌、一校一特色”;

老龄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延迟退休;精算调整因子;提前退休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是对我国当前“少子老龄化”挑战的强力回应。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初下降至更替水平(2.1)以后,我国总和生育率(TFR)持续下滑,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05。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2019年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12.6%。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这些不仅威胁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而且会对整体宏观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上述挑战,近年来我国不断进行政策调整,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而且“十四五”规划建议再次强调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两项举措都是为了增加劳动力供给,“全面两孩”政策有助于增加未来的劳动供给,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则是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资源。然而,“全面两孩”政策增加新出生人口的效果不及预期,2016年至今出生人口数反而逐年减少,2019年出生人口数仅为1465万;延迟退休年龄从具体政策出台到产生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政策效果尚不可知。除了这些举措,能否通过对现有制度的改革达到增加劳动力供给的目的呢?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临类似的“少子老龄化”挑战,许多OECD成员国着眼于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来激励老年人增加劳动力供给,许多改革措施提高了老年人的实际平均退休年龄和劳动参与率、降低了提前退休人员比例,这些国家的制度改革能够为我国提供参考。本文将采取文献综述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宏观角度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结果结合起来,考察荷兰、奥地利、德国养老保险制度不同改革举措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后基于案例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一、理论基础:养老保险制度影响

老年人劳动供给的作用机理已有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通过三方面因素影响老年人的劳动供给行为,分别是正常退休年龄和提前退休年龄的设置、养老金财富、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其中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对老年人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影响最为直接、影响效力更强。

(一)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

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可视为影响老年人劳动供给行为的直接变量,是达到退休年龄以后再多工作一年其养老金财富的变化值占继续工作期间劳动收入的一定比例。相比t-1岁退休,t岁退休的养老金财富更多意味着延迟一年退休获得了隐性补贴,反之相当于对多工作一年的工资所得征收了隐性税。理论上,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越高,老年人提前退休的可能性越大,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通常与实际平均退休年龄负相关(Duval,2004)。

(二)养老金财富

养老金财富指的是参保者未来养老金待遇的折现值减去全部缴费的折现值,而养老金财富增长率是t岁退休与t-1岁退休的养老金财富差额除以t-1岁退休时的养老金财富。通常认为,如果预期养老金财富增长率为正,人们会选择继续工作、增加劳动供给。养老金财富受到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而养老金财富本身又直接影响到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

(三)退休年龄的设置

退休年龄的设置通过影响养老金财富水平和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对老年人的劳动力供给行为产生影响,是养老保险制度影响老年人劳动力供给行为的间接变量。改革可以通过调整提前退休年龄或正常退休年龄来影响老年人的劳动供给行为,规定的最低养老金领取年龄越高,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越低,老年人越有可能增加劳动供给(Duval,2004)。

二、实证经验:荷兰、奥地利和德国的改革及其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率下降、实际退休年龄降低、提前退休增多带来的挑战,许多OECD国家在制度改革时着眼于改进相关参数的激励作用以推动人们增加劳动供给,包括提高退休年龄、引入待遇精算调整因子、改革提前退休计划等举措,以此达到降低提前退休人员比例、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和实际退休年龄的效果(Schils,2008)。接下来将分别阐述荷兰、奥地利和德国的制度改革及其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具体为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实际退休年龄、提前退休人员比例等指标的影响。

(一)荷兰提前退休计划由非精算公平向精算公平改革:消除高隐性税率

荷兰的法定养老金领取年龄是65岁,允许在65岁之前提前退休。20世纪70年代,荷兰开始采取“VUT计划”作为提前退休计划,该计划是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提前退休待遇相当于退休前最后工资总额的80%。“VUT计划”不对待遇进行精算调整,参与者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较高,有激励提前退休效应。90年代,政府开始对“VUT计划”进行改革,逐渐被精算公平的基金积累制“PP(pre-pension)计划”取代:“PP计划”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安排,养老金待遇替代率至少比“VUT计划”下降低了10个百分点,提前退休的养老金财富更少,但由于进行精算调整,延迟退休者的待遇更高(Euwalsetal.,2010)。提前退休计划的精算调整改革消除了继续工作的高隐性税率,影响不同年龄退休时的养老金财富,进而影响劳动供给行为。比如改革之前,雇员倾向于在59岁提前退休,因为推迟1年退休反而使享受80%高替代率养老待遇的时间减少1年;改革以后,59岁退休时养老待遇替代率是45%或48%(取决于其出生年份)、60岁退休时替代率为55%或59%,提前退休激励消失了,人们更有可能延迟退休。荷兰提前退休计划开始实施和改革的时点与55-64岁劳动参与率趋势的转折节点吻合:1971年55-64岁的劳动参与率为46.0%,70年代和80年代大幅下降,1986年降至27.2%的最低水平;90年代以来,55-64岁劳动参与率不断提高,2005年提高到46.9%,而且90年代以后的增幅大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降幅。这说明55-64岁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提前退休计划实施和改革的影响,将非精算公平的“VUT计划”改革为精算公平的“PP计划”提高了55-64岁雇员的劳动参与率。

(二)奥地利提高提前退休年龄:减少提前退休者的养老金财富

奥地利的养老金制度规定,只要缴费年限满35年,男性60岁、女性55岁(即提前退休年龄)就可以申领提前退休养老金。在正常退休年龄(男性65岁、女性60岁)之前申领退休待遇只能享受减额养老金,超过正常退休年龄申领养老金则有所增加,每提前或延迟一年,养老金系数降低或提高约2个百分点。2000年,政府逐步将提前退休年龄提高1.5年,还加大了对提前领取退休待遇的惩罚力度,即每提前一年退休,养老金系数降低3个百分点。2003年,再次将提前退休年龄提高3.5年(女性60岁、男性65岁),而正常退休年龄并未调整,因此逐渐消除了早于正常退休年龄领取退休待遇的可能性。2000年和2003年两次改革的目标是激励增加劳动供给,实际确实对增加老年人劳动供给产生了积极效果。整体而言,提前退休年龄每提高1年,受80影响男性雇员的就业率提高9.75个百分点,女性就业率提高1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2000-2010年,57-64岁男性就业率从19.8%提高到38.8%;52-59岁女性就业率从39.5%提高到64.9%。60-61岁男性、55-58.2岁女性就业率在2000年以前基本不变,2000年以来大幅提高:2000-2010年,60-61岁男性就业率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55-58.2岁女性就业率提高了约30个百分点,超出提前退休年龄后仍继续就业的雇员增多了(StaubliandZweimuller,2013)。

(三)德国引入待遇精算调整因子:降低隐性税率

德国养老金制度在1992年改革之前,没有对待遇进行精算调整,但因待遇与工作年限挂钩,实际上每提前1年退休,待遇减少约2.5%。1992年,德国引入了待遇精算调整因子,65岁之前每提前1年退休,养老金待遇降低3.6%(即每月降低0.3%);65岁以后每延迟1年退休,每月待遇增加0.5%,到2004年完成改革(BerkelandSupan,2004)。未对待遇作精算调整时,延迟退休会损失养老金财富,制度具有激励提前退休效应。1992年改革削弱了这种效应(削弱而非完全消除这种提前退休激励效应的原因在于,1992年改革设置的精算调整因子并不是“完全”精算公平的),改革以前继续工作的隐性税率超过50%,2004年隐性税率降到20%左右(SupanandJurges,2006),能够发挥提高实际退休年龄、减少提前退休者的影响。相比改革之前,1992年改革后,男性实际退休年龄从平均61.2岁提高至63岁,女性从61.7岁提高到62.4岁。改革之前,男性(女性)60岁以前和65岁以前退休的人员占比分别是17.2%(10.8%)和81.9%(66.9%);1992年改革后,男性(女性)60岁以前和65岁以前退休的人员占比分别下降到4.7%(6.3%)和51.7%(54.8%)。据测算,如果精算调整因子由3.6%提高至6%(更接近完全精算公平),男性实际平均退休年龄将从63岁提高到64.9岁,女性从62.4岁提高到63.2岁,低于65岁的男性退休者将从51.7%减少为20%,女性则从54.8%减少为42.9%(BerkelandSupan,2004)。引入待遇精算调整因子的积极效果明显,调整因子的精算公平性越高,养老保险制度激励老年人自愿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力供给的效应越好。测算结果还显示,将德国的正常退休年龄提高1年只能使男性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从63岁提高到63.3岁,女性从62.4岁提高到62.6岁(BerkelandSupan,2004),提高正常退休年龄的效果小于引入精算调整因子。

三、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