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例6篇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1

摘 要 活力蓬勃的齐鲁石化企业文化,是历代齐鲁人齐心协力、辛勤耕耘、和乐共享的成果,以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为主线,因地制宜,汲取借鉴齐、鲁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智慧,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努力适应当代文化发展特点与要求。齐鲁石化企业文化,有山水之乐,有底蕴之厚,有创新之实。

关键词 齐鲁石化 企业文化 特点

互联网加的大发展时代,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实力,汇聚浩然众力,共圆“双百”之梦,乐享劳动成果,畅想美好未来。

“为美好生活加油”,与伙伴合作共赢,给社会各方造福,中国石化自然也在此良性互动中发展,集团公司2015年跻身《财富》世界五百强榜眼。从高层到基层,从工作到生活,无不备受鼓舞,精气神倍增,因为每个石化人最满足、最欣慰的职业责任和幸福动机就是人民满意、世界一流。

身为其一员的齐鲁石化人,每当看到SINOPEC的独特标识,红帽子、红星星的加油站,易捷高效的服务,不论岗位、工种多不同,都会感到无比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倍加珍视工作,全力以赴,圆梦职业圆梦人生,圆梦更文明、更美好的明天。

这就是文化的形象,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价值。

广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总和;狭义特指其精神财富及相关知识,如哲学、科教,文学艺术,风俗时尚等。相应的,企业文化概念也有广、狭义之分。

文化,凝聚人心,涵养精神,浸润道德。不良文化令人倍感凛冽冷峻;优秀文化则可催发生机勃勃万紫千红之春。因此各界越来越致力于培育优秀文化。活力蓬勃的齐鲁石化企业文化是历代齐鲁人齐心协力辛勤耕耘、和乐共享之果。

一、齐鲁企业文化,有山水之乐

位于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齐鲁企业文化继承石油石化“三老四严”、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和作风,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形成了“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精神、“严细实”、“信得过”、“创免检”等文化,促进了持续发展。

现在,公司正按集团部署,顺应新科技、产业和能源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质量、效益,丰富发展具经济新常态特点和企业个性的文化。以中国特色红色文化为主线,因地制宜,汲取借鉴齐、鲁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适应当代文化发展特点与要求。致力于既崇礼守成,又因俗简礼;稳如泰山,又海纳百川;固本重序,又术业专攻;仁爱亲和,又尊贤尚功;传经承典,又百家争鸣;习礼尚乐,又务实豪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齐鲁沃土地灵人杰的一方山水为得天独厚的齐鲁企业文化增添了更多山水之德之乐。

二、齐鲁企业文化,有底蕴之厚

既有优秀传统又极具现代管理理念的人才文化令企业蔚然大观。

学风蔚然。

齐、鲁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齐、鲁文化以其特质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重学的优秀文化传统,让齐鲁大地群星璀璨,齐庄、桓公、齐威、宣王,姜太公、周公、管仲、晏婴,孔子、孟子、墨子、荀子、邹衍,司马穰苴、孙武、孙膑,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浩大诸子百家,千秋思想万古长青,代代流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公司鼓励员工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干什么,学什么”;各类学习与培训外,人人立足本职,“干中学,学中干”。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者层出不穷。

正气蔚然。秉承中国石化集团以员工为宝贵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文化理念,深化干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全方位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各类人才创造力,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事业、待遇、感情留才的人文关怀,让人人积极思考:为企业、为社会、更为了自己“能干啥、在干啥、干成啥”,上下齐心全心全意干事业,工作生活更有尊严、更幸福。

人才蔚然。“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礼记・学记》),因为“九层高台,起于垒土”(《荀子・劝学》)。公司将基层文化融入具体规章制度,渗透各个管理环节;基层组织建设、岗位责任制、基本功训练,技能更坚实;丰富多彩培训方式和内容,系统操作与应急处理力不断提高,归属感荣誉感倍增。员工见贤思齐,勇于担当,改革创新,廉洁从业,严细勤实,蔚成风气;技能大师干有效益,专门人才术业专攻,管理阶层协调有方,努力实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员工与企业稳步发展。

三、齐鲁企业文化,有创新之实

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主体创新更有效,文化创新更壮阔,弘扬创新更自觉。昔日墨子、鲁班等著述科技造福子孙,世界最早关于石油的记载也出自此地著作《甘石星经》。

建设、发展好中国石化是历代中国石化、齐鲁石化人之梦,是当今每个石化人的光荣和责任,也是弘扬齐鲁文化重学术科技的传统。

2016年6月17日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大会齐鲁分公司等12家企业被命名为集团公司首批创新型企业。

家用产品,成品油,油,液化石油气,“油”受好评;商用产品,化工品,油,石油焦,催化剂,沥青,天然气,“油”闪金品质;衣食住行用,“油”让生活更美好。

“团结勤奋争创一流”,一流的跨文化管理展现一流员工精神风貌;面向未来的文化视野,正在腾飞齐鲁―--向着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网络资料《齐文化和鲁文化》.

[2] 网络资料《中国石化信息港》.

[3] 网络资料《论语・雍也》.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2

一、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两方面的基本需求,首先是生活生存资料的需求,这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其次是精神欲望的需求,这主要是指文化方面的。其中,生活资料的需求是第一位的,生活资料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以后,就会产生精神文化的需求。而精神文化的需求的适当满足,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物质资料的生产。因此,旅游的产生,首先是人类物质生活出现富裕的结果,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人类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

现代旅游学认为,旅游可以分为若干的种类,比如山水旅游、探险旅游、民俗旅游,等等。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旅游都在竞相披上“文化”的外衣,比如草原文化旅游、酒文化旅游,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得到证明的不是旅游产业本身对于文化这一外衣的需求,而是人类社会的对于通过旅游的方式吸纳精神文化食粮的发展趋势。如果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的话,那么,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无疑就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劲旅。

山东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从沂源猿人说起,东夷文化、齐文化、鲁文化,一直到现代的海尔企业文化,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既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

从旅游资源学角度来看,不管是自然资源也好,还是人文资源也好,只有在经过了充分的加工以后才能适应旅游产业的需要,才能称为旅游资源,泰山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旅游资源,首先是因为泰山上面具有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实际上就是先人们对于泰山有意识甚或无意识的人文加工。白蛇传的故事本来只不过是一个精彩的民间传说,属于无形的人文资源,但是,人们在西湖上建起了断桥,建起了雷峰塔,在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体中间,装进了这个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于是,这个无形的人文资源就变成了一个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

简而言之,从人类自身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基本需求角度来看,文化的需求将是一个最基本又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因此,如何解决精神空虚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旅游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办法,旅游可以多方面的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精神需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将是有利于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满足人类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齐鲁文化旅游平台的基本条件

构建新型的齐鲁文化旅游支柱,我们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条件:

第一,从地理位置上看,鲁文化旅游的中心在曲阜市,泰山文化旅游的中心在泰安市,齐文化旅游的中心在临淄区,南北纵列,三点一线,淄博东南部山区位居鲁中山区的北部,北接临淄,南连莱芜而与泰安相通,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齐鲁交界之处。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地区具备支撑泰安到临淄之间的弧垂线的基本条件。

第二,从交通条件来看,贯穿这一地区的核心道路是沿淄河岸边形成的。从整体上看,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的交通条件。

第三,从资源的存量上看,在这一地区范围内,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旅游景区,自南向北主要有:沂源溶洞风景区、樵岭前溶洞风景区、鲁山风景区、原山国家森林风景区、焦裕禄纪念馆、开元溶洞、泉河头风景区、马鞍山风景区、太河水库风景区等。具有重要开发价值而尚未进行开发的旅游资源自南向北主要有:沂源猿人遗址、长峪道遗址、齐长城遗址、齐兵营遗址、孟子山、土峪村大教堂等。已经形成的旅游景区,基本上是以吸引本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为基本目标的,尚未开发的资源,比如齐长城遗址、齐兵营遗址、孟子山、土峪村大教堂,等等,伴随着齐文化旅游的整体开发,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具有抢占国内市场、吸引国际游客、形成知名品牌的实力。

第四,从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来看,淄博东南部山区地处鲁中山区北部,这一地区正在淄河上游,山体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山涧河流穿行其间,山林茂密,水流淙淙,狼嗥、兔跳,山鸡高歌,野鸟清唱。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这里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开发,至今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自然环境。从生态环境来看,有利于满足现代人崇尚自然的需要。

总体上看,淄博东南部山区境内丰富的文化存量、较好的交通环境和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满足构建一个齐鲁文化旅游平台的基本需要。

三、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齐鲁文化旅游平台的基本构想

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齐鲁文化旅游平台,基本的支撑点考虑有三个方面:

第一,盘点现有旅游景点,打通淄河沿线的临淄齐国故都、淄川马鞍山和齐长城以及齐兵营、博山开元溶洞和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樵岭前溶洞、沂源猿人遗址的南北旅游专线。

第二,依托孟子山,开发利用稷下学宫这一著名品牌,建设高品位的齐鲁文化会展中心。

第三,利用淄河沿岸的长峪道,以齐鲁文化为基本内容,在淄川区境内建立中国先秦影视制作基地。

总体上说,构建淄博东南部山区文化旅游平台,我们认为前景十分广阔,这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窥测。

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首先,这一地区本身的文化底蕴足以建设一个独立的品牌;其次,这一地区的开发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预见到的是能够形成一个突兀的经济发展圈;其三,从旅游的角度看,在曲阜、泰安和临淄之间,依托古代文化,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平台,既是对于山东省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对于齐鲁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广大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地区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传统的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为主体的。改革开放以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山区农业经济的投入与收益相差比例太大,农民出现了两部大分流,一部分走出山门外出创业,一部分开办了地方工业。这两个分流,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首先造成了这一地区广大农村的有户无人现象,随之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对于这一地区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一种依托文化资源的区域扶贫方式。通过这一项目的开发建设,带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必定会极大地促进这一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一方面传统的山区农业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对于山区的生态环境又会带来了很大的破坏,与此同时,沉睡了数千年的高品味文化资源却得不到利用。从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地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利用文化优势发展地区经济,而且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最大限度地避免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3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在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扣科学发展大局,立足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必然要求。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对于切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于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先锋意识、把握先锋内涵、实践先锋要求、树立先锋形象,为民造福、为党增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服务本地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全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市、县(市、区)党委要把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做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科学发展持续上水平,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二、准确把握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为党争光、为民造福为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争做齐鲁先锋为载体,以创建齐鲁先锋基层党组织、争当齐鲁先锋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坚持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出发,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其他经常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齐鲁先锋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组织落实本单位科学发展规划、思路和措施,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重大问题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有较强的党员意识,队伍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三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四是工作业绩好。紧紧围绕中心和大局谋划、推进本单位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作标兵,各项工作成绩突出。五是群众反映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和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齐鲁先锋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模范履行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认真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努力提高做好工作的本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一流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做群众的贴心人。四是带头遵纪守法。模范执行党组织的各项决议,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五是带头弘扬正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坚持以上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本地本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条件。

三、分领域、分行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

各级党组织要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参加、有利于活动取得实效的原则,区别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不同群体党员的岗位特点,科学确定特色鲜明、具体实在、务实管用的主题和载体,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争做齐鲁先锋的具体要求,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争做“带富先锋”。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民主议政日”等工作法,通过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党员示范 户等形式,激励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

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争做“和谐先锋”。认真落实“三有一化”要求,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党建网格化,探索建立“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多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组织开展党员示范楼院、党员志愿服务、党员分片包户联系居民等活动,推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争做“创业先锋”。深入开展“创四强、争四优、固堡垒、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把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创建党员创新团队等,激励党员成为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

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争做“服务先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和“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为载体,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引导党员做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表率,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

高等学校党组织和党员争做“科教兴鲁先锋”。着眼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设立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党员示范岗,争创教书育人、科研攻关党员先锋团队,激励党员做育人楷模、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科研、文化、卫生、体育、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等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争做“敬业先锋”。要围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通过创建课题公关党员先锋队、争当德艺双馨党员艺术家,开展“白衣天使在微笑、党员在行动”、“红烛精神”等主题实践活动,提升服务本领,争创一流业绩。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争做“兴业先锋”。围绕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和各项业务工作,以“服务社会比奉献、科学发展求实效、促进和谐争先锋”为载体,通过开展党建示范点、党员服务先锋岗等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引导和监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党组织和党员要争做“维稳先锋”。把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贯穿创先争优活动始终,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4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开展活动,兴起创先争优的热潮。20__年“七一”前,省委结合基层党建“三级联创”活动表彰,对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中涌现出的齐鲁先锋基层党组织和齐鲁先锋共产党员,以及抓创先争优活动成绩显著的先进县(市、区)党委进行表彰。第二阶段,从20__年7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党的十开展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的十献礼。20__年“七一”前后,省委还将专项表彰齐鲁先锋基层党组织、齐鲁先锋共产党员,以及抓创先争优活动成绩显著的先进县(市、区)党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的主要方式:

(一)动员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在组建机构、深入调研、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层层召开会议作出安排部署。

(二)公开承诺。基层党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党员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公开承诺的内容,要与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相衔接,进一步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三)领导点评。上级党组织负责人适时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实事求是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四)群众评议。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情况,适时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五)评选表彰。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情况进行考核,适时进行评选表彰。评选表彰要注重工作实绩和社会公认度,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

五、切实加强对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落实领导责任。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的组织领导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确定。各级党委(党组)负责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共同负责、相关部门参与指导的工作机制。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牵头成立省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全省活动的宏观指导和协调督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借鉴学习实践活动党委领导、系统指导的工作方法,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省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委、省委社会组织工委要加强对本系统活动的指导,省直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也要加强对相关行业活动的指导。市委要抓好活动的总体 设计和宏观指导。县(市、区)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本地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责任,县(市、区)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健全“抓书记、书记抓”的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具体负责本地本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实施。注重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作用。要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要按照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结对联创,形成农村、机关、企业、社区、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整体提高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建信息网和手机报等平台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方法步骤,宣传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注重用身边典型教育引导身边人,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在省主要新闻媒体开设“积极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营造良好氛围。研究设计“齐鲁先锋”标识,着力打造“齐鲁先锋”品牌。

(三)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把落实规定动作与做好自选动作有机结合,鼓励支持基层单位根据各自实际,在活动主题、实践载体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改进活动手段,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4

新特的地理环境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使得公共艺术在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面对着诸多优势和需求,如何选择以乌鲁木齐城市建设为背景的公共艺术题材进行创新从而构建特殊区域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1.以城市公园分布的公共艺术

公共空间的最大特点是公共性,在公共空间艺术活动场所公众可以与之交流提出建议。红山公园作为乌鲁木齐城市公共艺术的标志性场所,通过公共艺术的语言在积极表达城市的渊远历史和文化价值,给予公众无限的遐想和深思。

地处红山脚下的河滩快速两旁的公共艺术雕塑“长桥饮马”是乌鲁木齐城市标志形象之一,其承载着城市的精神财富,非常具有地域性特色。该作品通过两匹“饮马”作为设计主题来彰显地域特色,同时通过运用公共艺术手法来传递地域性特色,让公众直接参与和感受了公共艺术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与公众产生精神上的交互,从而表达公共艺术的领域和载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的环境中的展示体现了公众对生活持有的态度以及对自由沟通的向往。公众通过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活动行为方式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公共空间中的规范,从而体现出每位公众的以及对社会职责的限定。简单说,城市的特色身份需要运用公共艺术来体现,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影响起着起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在城市特色化建设方面就目前而言更需要的是具备地域性特色的设计感以及带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艺术作品,从而使得这些公共艺术作品能与整个大气候相融合。

2.以商业空间分布的公共艺术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商品经济的竞争也变得日趋强烈,为了让消费者认同其产品,越来越多的商家们开始通过优质的商业空间环境来展示销售。就我国目前的商业空间发展模式而言,大多运用现代装饰的手法来表现商业空间的高贵与奢华,从而区分商业空间与其余空间的差异。但是其内部空间的表现方式都大体相同,使得目前商业空间环境的发展没有企业特色与文化创意,从而不能让其宣传和销售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将公共艺术中的设计手法巧妙的融入商业空间可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优越的商业环境。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应用高新技术、注重新的商业空间环境理念以及人文地域体现和公共审美需要定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商业空间。

乌鲁木齐的商业空间发展一直紧随时代的潮流,其规模和档次都不亚于内地大中型城市,就目前乌鲁木齐的商业空间环境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就目前乌鲁木齐整体商业环境而言,位于友好路的美美购物一直以来都在打造高品质的商业步行街,在此街上每月都会展示出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为商业街增加客流量的同时也为美美购物提供更多的商机。

3.以居住环境分布的公共艺术

居住环境是现代城市中广大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且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容。公共居住环境的建造是当代公共艺术事业的首要任务。

公共艺术设计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因此与人的交互和沟通是公共艺术设计与发展最根本动力。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当今社会广大人民只是迫切的对物质生活追求从而经常会忽略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们更多地注重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技术含量和效率。往往忽略了公共艺术设计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我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构建,所以难免会出现建筑背弃自然的景象,让带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元素不能凸显其面容。就乌鲁木齐市的小区居住环境而言,其更多的是打造居住环境的现代感,从设计本身并没有关注到小区居民对居住环境所需要的情感需求。

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是以社会群体为基调的公共环境场所,它与历史、人文和生态是分不开的,是人类不断优化和改善公共环境的过程也是人类对公共空间的美好向往。新疆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对乌鲁木齐城市公共艺术的四种分布模式进行考究,从而有效的完善城市公共艺术在新疆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让新疆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有效的促进城市公共艺术产业在新疆的发展。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5

一山东是古代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作为齐鲁文化的发源地,山东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十分突出,有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样同时又特色鲜明的文化,是各专业、各学科艺术创作的肥沃土壤。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山东有馆藏文物70多万件,其中,聊城光岳楼、山陕会馆,阳谷的狮子楼、景阳冈,临清的舍利宝塔、鳌头矶,日照的尧王城,胶州的琅琊台等享誉国内外。有大量珍贵文献资源如《论语》、《孟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等,还留存有大量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如三孔、三孟、王羲之故居、蒲松龄故居、李清照故居、稼秆祠等。另外,山东还存有众多著名的汉墓、汉碑刻和汉画像石。曲阜、济南、青岛、聊城、邹城、临淄六个城市被确定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民间文化资源方面,山东民间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性。栖霞牟氏庄园、惠民魏氏庄园、胶东海带草房、阳谷“迷魂阵”村落,别具一格;鲁菜、沂蒙煎饼、德州扒鸡,风味独特;潍坊风筝,绚丽多彩。杨家埠年画、平度年画、东昌府年画,各具特色;高密剪纸、滨州剪纸,巧夺天功;聂家庄泥塑、济南“兔子王”、郯城木玩具、穆李村面塑、聊城工艺葫芦,栩栩如生;鄄城织锦、潍坊刺绣,博兴、沂蒙柳编,莱州、昌邑、郯城草编,朴拙美观;胶州秧歌、商河鼓子秧歌、海阳大秧歌,鄄城什集龙灯、昌邑西小章竹马,粗犷豪放。还有博山五音戏、鲁南五大调、临清时调、鲁西北弦歌、微山湖端鼓腔、嘉祥唢呐,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这些土生土长的民间手工艺和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富有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但大多面临生存危机甚至濒临失传,亟需有人去研究、保护和继承。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更应肩负起这一使命,同时这些民间艺术样态也可为他们进行自己的艺术创新提供有益地借鉴和帮助。

二在自然人文资源方面,山东自然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山文化资源和水文化资源两大子系统,在山文化资源方面有泰山的多元文化(含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民俗文化)、崂山的道教文化以及蒙山文化、峄山文化、千佛山文化、云门山文化。在水文化资源方面,主要是运河文化、黄河文化和海洋文化。《齐鲁文化》课程对山东的这些文化资源和其历史渊源进行系统地讲解和阐释,运用PPT课件辅之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图示,并根据课程进度插入影像资料多角度欣赏,如山东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齐鲁青未了》、大型电视专题片《齐鲁民俗》等。而与齐鲁文化相关的讲座和展览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的认识和了解。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下,政治、经济的全球化使有些学者提出了“文化全球化”,即全球文化趋同的隐忧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冲击。由于传播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村”的预言成为现实,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把大量的文化产品输入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热销全球、美剧《越狱》在中国几乎是同步的网上下载和收视等,麦当劳和肯德基成为妇孺皆知的洋快餐。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西方文化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青年一代渗透和影响日益巨大,所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这一时期更显意义重大。“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人们逐渐开始认同这一说法,也就是说有个性、有特色的东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只有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性,这个世界才是多姿多彩的,诚如大哲学家罗素所言“参差多样是幸福之源”。而对于本土文化或地域文化来说,是同样的道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分支和主体的齐鲁文化以其丰富、多彩与多元状态给了它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差异性生存的理由。那么以文化为创作土壤的艺术工作者对于各种文化载体和表现形态、表现内容的熟悉与掌握是必需的,这也是作为未来艺术工作者的学生们需要尽早接触与全面了解的。

二、学生的文化素养现状

一“健康的艺术教育不只是一种技法的教育,而是一种更全面的文化素养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在下一个世纪对整个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现实的情形却是全国各艺术院校学生虽然术业有专攻,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和整个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的变化,艺术类学生较以往文化素养下降,整体上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即“实用主义盛行,人文知识匮乏;道德观念模糊,理想信念模糊;适应能力欠缺,团队意识不足;审美情趣低俗,创作水平有限”]。他们对那些与非专业课程特别是与实用价值相距较远的人文学科,如文、史、哲课程和美学等课程的学习明显动力不足,不够重视,很多是混学分而已。再加上原本不太扎实的文化基础,由此带来的是知识面较窄,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感到虽然上手快,但后劲不足,难以胜任艺术创作不断创新的需要。在任一艺术创作过程中人文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艺术类学生人文内涵的缺失最终必会影响其艺术作品的酝酿、构思和表达,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当面对不同文化和需求层次对创作的不同要求时,由于文化素养不够,底蕴不足,往往难以使作品具有应有的深度、广度和新意,不能有效地运用艺术语言来体现现世的精神需求和人文精神。而一件真正可以传之后世的艺术作品必然反映了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某一种理念和精神,必然基于深厚的社会人文基础。它只有通过适当的表达形式,体现出深刻的内涵和深远的境界,方能获得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而这些都需要巧妙的构思和对传统文化与历史以及当下的把握。目前,很多艺术类学生的作品缺少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多半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和重现。

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范文6

在浩大的中国当代作家群体阵营中,作为在小说界有着较高声誉的张炜就是深受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影响的作家,他不仅富有非常浓厚的“正统”向度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内质,兼之特殊的地理环境、个人阅历、生命体验及其生存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共和作用,他所受到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便更大,这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张炜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不仅表现出情有独钟的喜爱,而且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致力于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及其所富含的精神意义、审美价值进行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精神探索。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正在脱离传统的某些倾向,他深感“传统文化之核”在当下社会的严重偏离,或是被现实功利主义、唯科学主义等进行无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情解构,以致消弭、遗失;也曾满怀忧虑地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分析、批判以及痛彻心扉的呼吁。与此同时,张炜小说创作中民间文化的存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精神价值判断和审美观照。从文化的内涵上说,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别,但三者之间亦存在着某些重合与关联,而且民间文化中最核心、最稳固的部分应该是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中,以“仁”、“义”思想为内核的儒家文化,基于儒家文化之上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道家文化;开放浪漫、哀乐无极的荆楚文化,等等,这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宏浩绚烂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不是以零零碎碎的形式散落在民间,而是从上到下在不断冲击、改造民间的同时,被世人作为世俗价值吸纳、接受,进而成为民间思想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部分。“与八十年代文化精神相比,更深入张炜之心、并更坚固地据有他的文化立场和情感的,是传统的民间文化。”?①对小说家张炜来说,它们像一些纵横交错、繁复相织的精神脉络,既渗透在其具体的小说创作,又延伸于他的整个文学世界的建构之中。

儒家文化促成了张炜小说伦理思想的内在结构

作为一个植根于齐鲁大地的作家,张炜的小说创作始终高扬着人文精神和道德理想主义的旗帜,这首先来自于儒家文化对他的积极而直接、持续、深沉的影响。儒家文化(即通常意义的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和完善道德人格;仁者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恻隐之心,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儒家精神要求人不仅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甚至不惜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而且要求人能够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儒家文化的这种“仁”、“义”精神穿越古今,激荡天地。对于从小就受到齐鲁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小说创作又扎根于齐鲁大地的张炜,当然会自觉不自觉地欣赏齐鲁文化,更无不对之有着极为深刻的领解与透析,并自觉地将之纳入到自己小说世界的建构中,从而赋予自己的小说以浓厚的儒家文化意味和深刻的传统文化精神特质。这从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便可见一斑。张炜在其小说中塑造了许多闪烁着儒家人格理想的“理想人物”,比如《古船》中的隋迎之、隋抱朴,《柏慧》中的导师,《家族》中的宁周义、曲予,《外省书》中的史珂、鲈鱼,《能不忆蜀葵》中的桤明等一系列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尽管在性格上存在着某些软弱,也未免过于保守,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表现出了鲜明的立场,不仅有所坚守,而且特别隐忍,有的甚至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即便是其小说中对某些“小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如《一潭清水》中的老六哥、《秋天的愤怒》中的老得等,作者也极力赞颂他们的美好品格和人文德性。在作家看来,这些人物虽然憨厚淳朴,但爱憎分明、勇敢忠义,具有民间人物特有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内质。所谓“礼失求诸野”,张炜在民间大地上寻找这种正在失落的理想人格,自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蕴示和审美理想追求。

从另一个角度看,张炜小说中的山川风物、生活场景、人物故事,其多情重义、温柔敦厚的仁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齐鲁文化的特质。齐鲁文化的核心是沉稳厚重,是带有济世思想的儒家文化。然而长期以来,儒家文化曾受到无数诘难,对此,张炜的文化立场是非常坚定的肯定其价值,并辩证地去看待儒家文化。“儒学本身不具有虚伪性,操作儒学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虚伪。”他认为,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是充满文化辩证法思想的。张炜反对纯粹化的物质主义和单质意义的技术主义,认为它们不利于世界的持续发展,更会对人们的思想情感、文化意向、精神本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人们一旦丢掉了儒学文化,也就丢掉了“诗意”,浮浅和极端化、片面化的认识伤害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威胁了人类的明天。?②正是这种极力倡导、宣扬儒家文化精华的行为,让张炜的小说创作更具有“纯文学”的特征,而这也正是我国优秀的主流文学传统的本质。

道家文化幻化为张炜小说创作的精神品格

儒家理想是把仁爱精神由己及人、由己及宇宙万物,主张把人的

转贴于论文联盟

精神提升到超越人与我、物与我的“天人合一”之境。但是儒家的“天”与“人”的关系,“其主调仍然是宗法伦理,所以天人谐调终要归结为人际谐调。道家则有所不同,它既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作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道家文化主张自然、无为,返璞归真,倡导个性自由,歌颂生命自我的超脱飞越,成为世俗人生的一种选择模态和精神存在方式,因而道家文化与民间伦常是血肉相连的。

民间是相对于上层庙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堂的下层指向,对知识分子而言是另一个精神家园,当游离于政治中心或者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可以将其作为退守之地。事实上,古代文人崇尚自然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寻求某种精神寄托;对于当代的知识分子而言,由于远离了政治权力,亦趋边缘化,济世思想得不到实现,不得不沉到更为深层的民间“起自民间,通往的终点仍然是民间”。张炜有自己的入世情怀,甚至一度高扬着道德理想主义的大旗。但是传统价值体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社会的侵扰,知识分子的思想价值观念变得较为尴尬、举步维艰。知识分子如何安身立命?民间便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张炜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寄寓了个人的民间理想,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固守葡萄园,踯躅于脚下的大地,要在纸上建筑一个精神的自由王国。于是我们看到,张炜固执地在文学创作中书写孤独的“自己”告别喧嚣,逃离现实,融入野地,更在现实中建立起了一座封闭的现代书院,并试图用微薄之力来挽救正在跌落的人文精神。即使是小说中那些仗剑行走天涯的人物,他们的传奇经历和放荡不羁、逍遥自在、超然物外的胸襟情怀、精神气性,也体现着作者苦苦追寻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想。更不消说那些苟活于大地上的生生不息的人们,他们安分守己,甘于穷苦,淡泊名利,完全是自由自为的生命状态。作者说,我想我受过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我对大地的情感是自然的,因为我生活在大地上,我依赖它犹如生母。”“没有对一片土地痛苦真切的感知和参悟,没有作为一个大地之子的幻想和浪漫,就永远不会产生那种文学。”?④因此,张炜是以一个大地之子来看待自己与自然世界的各种关系及其关联的,这又与道家的思想一脉相承。

在《古船》中,一些人物的命名竟然来自老子的《道德经》,比如“迎之”、“不召”、“抱朴”、“见素”,甚至是“其生”;而“含章”出自《周易》,《周易》虽被列为儒家经典,但也属于道家的经典文献,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我们不妨“断章取义”,从名字上判断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实际上两者是基本吻合的。其实在张炜心底有自己的一片葡萄园,他说:“登州海角……类似的葡萄园当然是很多的,但完全相似的一片也没有。它只能是作者心中的田园。”?⑤张炜做不到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做不到像大文豪托尔斯泰一样在庄园里躬耕劳作,出世的情怀萦绕在侧,又无法在现实面前彻底实现,只好根据自己有限的生活体验和细致的观察付诸于笔下的文学虚构和想象。晴耕雨读并不容易,抵御外界的纷扰和世俗的诱惑,且战且退,张炜“得道”却没能“成仙”。

荆楚文化生发为张炜小说精神意蕴的超然品质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根基在于老子、庄子的思想,老子和庄子大概可以划归楚文化圈,接着楚国又出现了一位影响后世的人物屈原。屈原思想的核心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寻求真理九死未悔、有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与主张无为的道家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但是,两者在宣扬自然和浪漫主义格调上却如出一辙。浪漫主义是屈楚文化的思想精髓。浪漫主义也是张炜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特征。纵观他的所有小说作品,无不充溢着一种超然之气和精神浪漫,小说中的生活或许是沉闷的,但是人们的心底却是自由的、张扬的,在精神上是不可压抑的。因此我们看到,张炜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神奇的想象,非常注重抒发个人的内心感受和生存体验,或是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呓语倾诉,或是借小说中的人物宣泄自己的情感。

张炜对屈原有着一种特别的好感,甚至是向往和崇敬之情,这

转贴于论文联盟

也是古代文人爱慕、追求高洁人格普遍具有的一种情结。张炜始终保持着与古人精神上的沟通感应,而与两千年前的屈原更为靠近,因为两者具有很多先天的相似性。或者张炜在后来受到屈子的影响很大,不自觉地与自己的精神“导师”惺惺相惜,学习仿效。屈原在《楚辞》离骚篇中开首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对于自己的高贵血统非常自信,而张炜在小说中也常常在追索自己的家族历史,叩问自己的身份,追记过去家族的荣耀以及所受到的历史苦难,这在《家族》一书中得到了体现。屈原是一个喜欢美好事物的人,《楚辞》中的他身穿奇伟的服饰,浑身缀满鲜花,披挂着香草,饰物闪烁,散发出兰馨的香气;他不仅在身上装饰奇异的花草,还以它们自比,映衬自己高洁的性格和完美的人性,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理想主义。张炜对此由衷叹赏,更将其视为伟大人格操守的必然修为,还列举出了爱兰的孔子,爱菊的陶渊明,梅妻鹤子的林逋……虽然张炜的手脚上沾满了泥土,因为他热爱这片土地,但他也喜爱美好的自然事物,花草树木,山水,动物,作者都以平等的姿态去看待芸芸众生,去关怀身边的巨细。1998年秋天以来,张炜常常去一座山中的老屋,在那里耕地翻书,这次看的只有屈原,“我被淘洗被冲刷,接受着真正的神启与惊愕”,“然而我在午夜的寒冷或温煦中,在经受生命之水的洗涤中,却能自信地感知他的声音”。?⑥作者写道,“我沉浸陶醉的时刻,大山之外正泛着‘全球一体化’的喧声。这喧声几可淹没我们的白天和夜晚。但我融入的一片时光属于另一个天地,人类历史上至为绚烂的一章就写在这里。如果连她也被‘一体’化掉,那么末世之哀又将疼过几千年前。”?⑦真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由此,张炜写下了《楚辞笔记》。他用审美的眼光去把握《楚辞》与屈原,应和着两千年前屈子的行吟,一唱三叹。屈子的不朽辉光映耀着张炜,张炜也在解说着屈子。

阴阳家、方士文化和“聊斋文化”等?

丰富着张炜小说创作思想的血脉

其实早在先秦,楚文化与齐鲁文化在不同时期就有过此消彼长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即使在各地方文化特点消失、全国统一文化形成之后,楚文化在齐鲁文化里还留有很多深刻的遗迹。齐、楚两地在艰苦创业、追新逐异、兼收并蓄、尚武爱国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点,一直到今天,这种文化渊源仍不可能完全消解。灿烂多样的古代哲学文化在当代民间仍有余续,甚至成为人们骨子里不可更易的东西,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乃至性格气质。

同样的,张炜还受到齐国邹衍、淳于髡、徐福等阴阳家和方士文化,以及“聊斋文化”的影响,这让其小说创作涂上了“怪诞”色彩。怪诞一词是相对于当时的历史情境来说的,由于邹衍等人其特长是“深观阴阳消息”,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从时间、空间的流转变化中去把握世界,思维方式与儒道不同。早期的神仙观念,以及《聊斋志异》的鬼仙神怪,让张炜的创作也越来越蒙上了魔幻色彩。尽管张炜对蒲松龄的志异小说评价不太高,但在创作实践中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影响。考察一下明清以来在齐鲁大地上生活过的小说家,他们都离不开传统文化、齐鲁文化,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化的熏陶浸淫和影响,齐风鲁韵,成了他们不可抛却的共同的历史文化思想源泉。张炜曾经说,其小说创作借鉴过《聊斋》的“山野精神”、“民间精神”,比如《九月寓言》和《刺猬歌》。但对作者来说,或许这不是刻意的杜撰,因为在民间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形态。人们立身天地,崇拜自然,笃信天命,敬畏鬼神,相信万物是有灵性的,信奉生命轮回,因果报应,因此与其说是张炜在故弄玄虚,不如说这是对民间大地做出的最真实的反映,是民间大地的慷慨的精神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