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教师论文范例6篇

四有教师论文

四有教师论文范文1

关键词:四阶段教学方法;引导课文教学方法;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33-02

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四阶段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培训教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由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所决定的。四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演”,学生“练”以及教师“评”的教学过程,是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试误说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应用,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典型应用。

引导课文教学方法是职业培训中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在现代培训中的发展和完善。它要求学生借助由教师制定的引导课文(包括任务描述、引导问题、工作计划和评估表等)完成工作任务。其教学过程与步骤以“完整行动”理论为基础。引导课文教学方法体现了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自身的图式不断地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即知识建构。

四阶段教学方法、引导课文教学方法是两种基于不同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它们的应用需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教学方法可以互补,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简单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

在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信息传递一般在教学起始阶段进行,信息由教师直接给出,学生的行动范围受到教师的限制。在引导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合作工作能力是教学行动的基本出发点,教师的行动主要在准备和收尾阶段,而不是教学过程中。引导课文教学法与四阶段教学法相比较有其独特的长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性。表1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授方法进行了比较。

教学实施策略

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更为重要。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教学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实效显著,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绝不仅仅是教师通过书本形式的教材将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而是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性活动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教学交往中不是被动地复制或承受外界影响,而是有选择地接受教师的影响,积极主动地选择、形成与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我国,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引导课文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合作形式为主,由师生双方共同决定、完成,创设了和谐、民主、合作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四阶段教学法的学习过程与人类认知学习的规律极为相近,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正确做法掌握学习内容,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学习基本是独立完成,限制了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尽管学生也可在各阶段之间进行讨论,但讨论的内容一般仅限于操作步骤和技能,对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有限。引导课文法和四阶段教学法在学习方式上的区别,如表2所示。

教师角色

四阶段教学法的四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基本处于主导地位,引导课文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如表3所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而是具有一般社会特性和社会品质的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制度上的“支配”与“从属”,而是一种富有情感体验的精神协作。这可以建立和发展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接受和理解,从而产生和谐、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要求教师做到:(1)相信学生具备理性决策, 甚至自我否定的能力,相信学生能胜任学习任务。(2)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尝试自己的想法,只要不是根本性的错误,教师不予以阻止。准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3)提倡大家共同负责,而不是一人对所有的事情都要负责。(4)鼓励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和控制学习过程,而不是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来确定。引导课文教学方法不同于四阶段教学法,将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主导地位转变为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特殊角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评价

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加德纳认为,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八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八种智力的发展不具有同步性,优势智力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对不同的生命个体也会有不平衡的发展,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与成功与否。

多元智力理论主张的教育评价应该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课文教学方法的评价由两部分组成:小组工作过程检查(见图1)。学习成果检查—小组工作结果(见图2)。采用的原则:(1)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生、小组、教师)。(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小组备忘录、监督备忘录、谈话等)。(3)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四阶段教学法主要采用教师评议,在最后阶段进行。

应用范围

按照赵志群从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对教学方法进行的分类,四阶段教学法是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与技能教学方法,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包括引导课文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与迁移教学法等。四阶段教学法适用于学生技能操作训练的初期,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快速掌握,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教师引入培养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如同所有综合能力培养方法一样具有如下特性:(1)实施的时间不易控制;(2)对教师的跨专业和综合能力要求高;(3)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量大。

通过对四阶段教学法和引导课文教学法的比较,可以加深对两种教学法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合理选择教学法,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德合作江西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综合项目组.行动导向教学实务[Z].2006:75-76.

[2]王坦.谈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3]赵志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J].职教论坛,2009(9下).

四有教师论文范文2

关键词:作文教学;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95-01

传统作文教学的评改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方面是教师在批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艰辛的劳动;另一方面,学生大多只看看评语和分数,而学生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却难以提高。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 如今新的课程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不但在课堂教学上是如此,就是在写作及其评改活动中,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以上原因,本人从2004年起就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采取“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评改作文的方式,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经过近几年的尝试,现已略见成效,下面就此评改模式叙述如下,请诸位同仁斧正。

一、“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模式的措施

“两导”指写前指导和改前指导;“四改”指自改,四人学习小组互改,班子作文评改小组复改和教师重点批改;“两评”指作文评改小组成员讲评和教师重点讲评;“一讨论”指在学生讲评和教师重点讲评的基所谓两导础上师生共同开展的讨论。

二、施行“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的准备工作。

1、摸清学生的写作水平

影响“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作文评改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个体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作文评改教学之前必须做好这两方面的调查与调整,以帮助学生在自由组合小组时提供必要的参照,形成科学组合,确保合作评改的效果。

2、建立合作评改小组

做好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调查与测试以后,根据掌握的材料,以写作水平相近为原则,四人一组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推选一名组长,全面负责设计本组的评改活动。合作小组在活动时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也便于开展合作型活动。

3、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批改、评价标准

作文的批改、评价标准,均以优秀作文(如高考作文中的一类文)为参照。严格按照现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小组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进行客观的批改和评价。

三、“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评改模式的具体步骤

1、明确目标,指导方法

教师要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具体的课堂目标。每一堂作文评改课,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侧重点确定相应的具体内容。教师在实施合作型作文评改时,要根据教学目标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评改方法的点拨,使学生在评改中能切中要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评改质量。

2、分组讨论,适时点拨

小组讨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5分钟。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认真品读,并作简要评价,再精读其他同学的作品。在集体评析时,每位作者必须先发表对自己文章的看法,这类似于鉴赏文学作品时,对作家的思想及时代背景的介绍,然后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这种评改既促进了学生对自己文章的深入反思,同时也提高了对他人作品的鉴赏能力,即批评与自我批评。

3、班级交流,品评佳作

在小组活动大体完成预定任务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大范围地交流,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的赏析。这样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同学们的智慧结晶。方式可采用组长汇报、组内推荐代表或教师指定等等。其发言人要向全班报告本组讨论的情况,既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班级交流,品评佳作,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行多次撞击,各种独特的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思想都会迸发出来,从而点燃更多的思维火花。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缺陷,对于在作文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可能处理不到位,需要教师在总结时结合学生的汇报发言,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探讨,使交流得以升华。

4、抓好总结,注重检测

“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合作,其最大优点在于“三最”,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以及最大限度地聚集学生的智慧结晶。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扎实地参与合作并在合作中受益,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这最后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四、“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作文评改法的价值及意义

1、缩短了作文批改周期,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

以往一次大作文收上来,两个班的作文,教师最快也要两个星期才能反馈下去,这样学生早已没有了新鲜感,甚至忘得一干二净了,至于修改的兴趣更无从谈起了。而上述作文批改模式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及时反馈,缩短周期。如果学生作文的长处不能及时的肯定,作文中的问题依然存在,那么作文水平是难以提高的。而采用“两导四改两评一讨论”的评改模式,一周内就能够把作文反馈给学生,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依然存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有教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社会性软件;博客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54―04

一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迫在眉睫,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途径和模式由于存在周期长、效率低、单一化、成本高、难以持久等弱点,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基于博客和博客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作为博客作者或圈主的教师个人在教育理论、教学思想、信息素养、研究能力、知识结构、精力投入和经费支持等方面的限制,普通博客和博客圈往往显得势单力薄、难成气候,难以突破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长期处于初级应用阶段,急需走出高原期。另一方面,我们的青少年教育也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不力等原因显得力量单薄和效果欠佳。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青少年四结合教育博客圈(以下简称“四结合教育博客圈”),这类新型博客圈以学科教师(或班主任)为主导(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吸收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学生家长、有关专家和社会人士参与,力图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方面的教育力量,为上述教师专业发展瓶颈问题和青少年教育力量单薄和效果欠佳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 什么是青少年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

一般认为,博客圈是有着相同经历或者相同兴趣爱好的博客们自发建立的网上人际关系圈,圈内博客用户(圈友)基于共同的话题、爱好或者志向搭建起一个交流互动、展示自我的平台。博客圈具有聚合、分享和交流等三大功能。所谓“聚合”就是把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聚集在一起;所谓“分享”就是聚集起来的博友可以相互分享博文以及思想;所谓“交流”就是博友之间能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开展评论,展开交流。博客圈可以建成学习共同体,称为博客圈学习共同体。

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是从青少年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利用社会性软件的思想、技术和方法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和青少年本人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打造适合青少年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博客家园,使之成为青少年、教师、家长、专家以及所有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社会人士共同的精神家园。它集合了教师博客、学生博客、专家博客、家长博客和有关社会人士的博客,形成综合性的学习共同体,促使学生、家长、教师和专家共同成长。在具体的实践中,就是以学科教师(文化教育)或班主任(德育)为主导(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专家或教育技术专家为技术指导,以学科教学专家为教学顾问,广泛吸收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参与的方式包括发表具有教育意义的博客文章、留言和评论,加入圈子、关注和支持圈子发展(例如担任圈子管理员),回答圈子成员提出的问题、解决圈子成员遇到的难题,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等等。

三 四结合教育博客圈的理论基础

1 青少年教育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我国青少年教育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单靠学生本人、家长、学校(教师)和社会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长期作用,才能达成。

2 社会性软件、博客圈、学习共同体

社会性软件又称为社群性软件,是指任何支持群体交流的软件,其核心思想其实是一种聚合产生的效应,即聚合效应。四结合教育博客圈的聚合效应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博客圈,其聚合效应更显著、聚合力更全面(来自学生本人、家长、学校、教师和社会)、更持久,与之相适应,其辐射效应亦是如此。

张建伟在《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一文中提出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1]。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其实质就是虚拟的网络学习组织,它必须依托一个稳定并且功能比较完善的网络支撑平台,才能共享资源、交换信息、分享体验,最终达成组织目标。博客圈由于具有“技术门槛低、免费使用、免系统维护、在线更新快、功能日益强大”等优势成为最经济、最合用的平台之一。

社会认知理论是学习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多数人的学习都发生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对他人的观察,人们获得知识、规则、技能、策略、信念和态度。个体还从环境中的榜样那里了解到某个行为的功能和适宜程度,以及了解到榜样行为结果产生期待,他就会出现榜样相同的行为。[2]在四结合博客圈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教师、专家、家长之间通过讨论和研究,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圈子中除了专家、教师能够经常性地发挥榜样作用外,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也可以在依托个人特长成为圈子其他成员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的“场”的概念,用于人类的个体行为和群体性为研究,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概念。所谓“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和对其构成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合力[3]。而研究群体动力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各种因素,因为群体活动的动向同样决定于内部力场和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事实上,个体成员在心理力场中存在积极因素,也存在消极因素。四结合教育博客圈是一个综合性群体,它由五个子群体组成:学生群、教师群、家长群、专家群和社会人士群。因此,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必须建立一种机制使圈子成员尽可能地把个人积极进取的一面带到圈子中去,以发挥群体互动场的积极效应。

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可以建设成为一个结构良好的知识积累与管理平台,经过圈主和管理员精心筛选和重新组织的精华知识(精华博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分类存储并显示给知识社区(博客圈)成员。博客圈的知识集聚功能和管理功能可以免除成员在圈中搜索信息的烦恼,为成员提供高效、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

3 集成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建构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必须以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其重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整合Web2.0技术、通过建立科学而高效的博客圈管理与运行机制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种途径即“专家引领,同侪互助,课题研究,学习共同体,反思、交流,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完美地集成在一起,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博客圈强大的整体效应、聚合效应和辐射效应,展示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 四结合教育博客圈的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四结合教育博客圈是一个复杂的学习共同体,要想高效率的运转,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1 博客圈管理机制

以新浪博客圈为例,圈子中角色划分为圈主、管理员、资深圈友和普通圈友共四种。一位用户只能有一种角色,不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圈主是圈子的持有人,圈子创建人默认为圈主。圈主可以管理圈子资料、圈子设置、圈子文章、圈子成员等相关事务,也可以添加、删除管理员以协助自己的管理。圈主可以邀请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担任博客圈主编、外联部长、美术编辑、博文推荐编辑、博客推荐编辑、论坛斑竹等等一系列职位。管理员是被圈主赋予一定管理权限的特殊圈子成员,可以管理圈子文章(例如给文章分类加精或删除)、圈子成员(例如批准新成员加入或删除不合格成员)等相关事务。但管理员之间不能相互管理,管理员不可管理圈主。资深圈友是圈友身份的体现,是圈子中的资深成员,没有圈子的管理权限。普通圈友没有任何特殊身份和管理权限。

2 博客圈运行机制

好的运行机制可以保证博客圈高效率地运行。笔者的经验是:

第一,圈主要有号召力和亲和力。圈主应该品德优、学识高、技术精、尽可能多关注和帮助圈友、有奉献精神。圈主的博客要有丰富的内容,并且有思想深度。

第二,圈主要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采用激励机制,最好能够寻求经费支撑。合作伙伴包括自己的科研团队、教学团队、项目组成员,或通过网络结识并且经过较长时间考察、考验的同行或博友。

第三,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值班制度和安排表

(1) 圈主应先期进行统领性的博客管理。例如确立并发表圈子宗旨、圈子性质(类别)、圈子宣言、接受或删除圈友的标准、圈子接收博文类别、圈子精华文章类别、博文推荐加精和删除的标准,建立圈子论坛等。圈主应使所有管理员明确各类文章加精和删除的标准、接受或删除圈友的标准,并且达成共识。

(2) 管理员严格按照值班表的时间安排登录博客圈进行管理。

(3) 凡加精博文管理员应在原作者博客相应文章下以文章评论的形式留言告知。建议格式如下:××圈××栏目加精!期待您为本圈奉献更多精彩博文!

(4) 圈主原则上应该列入值班安排。值班时除了完成管理员的工作外,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圈子存在的问题,例如个别管理员出现的某些偏差。尽可能多地关注和帮助圈友,了解圈子的现状,把握圈子的未来。

3 博客圈互动机制

互动是博客圈的精髓。文章推荐加精、圈子论坛、纸条、博客留言、文章评论、互加好友、访问者列表、提升圈友地位都是实现圈子互动的重要手段。当然,还可以利用QQ群、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非圈子互动手段辅助。

4 博客圈激励机制

对于有贡献或表现积极的圈子成员,圈主和管理员应该及时给予合适的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包括提升博客排名和圈子地位,文章推荐加精,评为当月之星,点名表扬,发表鼓励性留言或评论,加入圈友建立的博客圈、以实际行动支持圈友的圈子发展,等等。

5 合作机制

“合作共赢”是博客圈管理、运行的第一原则。圈主、管理员、圈子成员能够聚合在一起,共同的目标和兴趣爱好是前提和基础,“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合作的模式包括:项目组合作模式(即博客圈的开发与建设系项目组成部分和工作内容之一,纳入项目经费预算,实行项目管理),教研室合作模式,教学团队(课程组)合作模式,师生合作模式,以及混合模式。考虑到四结合教育博客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殊博客圈,我们在实践中采取的是“项目组合作+教学团队合作+师生合作”的混合模式。

五 我们的实践

本文提出的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其原型是“网络作文乐园”博客圈,该圈以教师博客《作文奇葩》为核心,于2007年1月创建(q.blog.省略/hcyzw),截止到2008年3月,已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圈子成员。由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博客圈自创建以来一直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的建构和实践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好核心博客。《作文奇葩》(blog.省略/hcy666)于2006年9月注册、开通。博主黄春燕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兼班主任)、南宁市优秀教师、南宁市我最喜爱的教师。博主之前曾依托“家校通”和专题网站开展网络作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分析,她决定将网络作文实验转移到博客平台。她首先取得了高校信息技术专家和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的支持,确立了高起点的博客目标与定位,并且很快熟悉了博客设计与制作技术。之后博主勤于笔耕,发表了大量讲述其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博客文章,包括博主简介、博客简介、博主教育教学手记、博主信息化教育之路、博主学校资讯、网海拾贝精品屋。为了有效地指导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博主创建了多个“文章专辑”:名师园地、学生作文荣誉室、造句学习园、篇章学步桥、经典范文库、语文小常识系列、写作小窍门系列、趣味识字系列。

第二阶段:建好小学生作文博客。博主首先与本校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导本班信息技术基础和条件比较好的小学生率先建立起自己的作文博客,并且利用《作文奇葩》指导他们运用个人博客进行写作。然后,利用已建立作文博客并且取得成效的学生骨干带动更多的小学生建立作文博客。

第三阶段:建立学生博客群,发动家长参与博客建设。

第四阶段:建立“网络作文乐园”博客圈。邀请高校信息技术专家担任技术指导,邀请国内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担任作文顾问,吸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小学生和家长参加。从2007年4月22日起,创建《网络作文月刊精粹》电子刊物,从学生每月的博客习作中精选出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典范收集,分人物篇、叙事篇、景物篇、情感篇、想象篇、心得篇和应用文篇,逢月底出版,让喜欢和关注网络作文的小伙伴、老师、家长和专家们阅读欣赏,对刊中推出的经典范文给予中肯点评。

第五阶段:建立健全博客圈管理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影响。七位经验丰富的管理员轮流值班,每天及时阅读、点评、指导和推荐孩子们的新佳作,同时分类汇集圈内老师、专家、家长的精华文章。

除了利用博客进行网络作文教学,身兼班主任的博主从2006―2007上学期起大胆地把博客引进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利用博客的个人性和公共性设立德育论坛,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博客上的德育主题学习资料,并在博客论坛里开展讨论,发表见解,加深对德育主题内涵的理解,之后写学习心得或者相关的专题作文,让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学素养一同提高。设立的《品德与社会》课德育论坛有友谊专题论坛、诚信论坛和科学与迷信专题论坛,学生写的《品德与社会》课德育主题作文有友谊专题和诚信专题的系列作文。

我们的实践表明,基于四结合教育博客圈的网络作文课、信息技术课和《品德与社会》课不仅受到了实验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博主近年来担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班级有11人次获部级奖,2人次获省级奖,9人次获市级奖,12名同学的16篇习作发表在《小博士报》、《今日小学生》、《今日小作家》、《学苑新报》等报刊上。学生莫嘉杰先后获得南宁市三好标兵、广西百名好儿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宋庆龄基金会奖。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以博主为例,近2年来,博主除了建立博客和博客圈以外,还承担了省级重点教改课题子课题和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各1项,两次获得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课题研究标兵和优秀论坛一等奖,撰写的文章发表3篇\获全国、自治区和市级一、二等奖8篇,2006年12月入选南宁“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培养对象。

六 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建构与实践的意义

步入21世纪的教育面临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小学教师将不断面临新技术“结构性嵌入”教学已有结构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基础教育改革仍是教师的改革,其关键之一,就是熟悉并掌握不断涌现的新教学工具,并以之搭建全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新环境下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建构与实践的意义在于:

一是以技术缝合四种教育的裂隙,探索创造一种全方位的“大教育环境”;

二是在实践中提高教师驾驭WEB2.0技术的专业能力,并探索出基于四结合教育博客圈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网络德育模式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三是带动基础教育改革在若干“点”上取得一些突破,进而带动辐射较大范围的改革。

四是创新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以作文博客的设计与制作为任务驱动,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信息素养和技能,例如上网搜索素材,对素材进行编辑处理,建立博客,设计博客主页,发表博客文章,用博客进行知识积累和知识管理,建立和加入博客圈,利用博客留言、评论和博客圈与老师、同学、家长和网友形成网络互动,在博客中应用网页源代码等。

七 结语

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四结合教育博客圈能够依托学科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和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有效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方面的力量,不失为提升青少年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惟存教育[EB/OL].

[2] 申克著,韦小满 译.学习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76.

[3] 徐辉.教师教育研究与评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四有教师论文范文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主宰的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世纪。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和造就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力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全面实施创新教育。近年来,我积极探索“导读――讨论――精讲――测评”四环教学法,并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下功夫,以期进一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

二、思想政治课“四环”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四环”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结构图:

依据“四环”教学法的基本结构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其基本操作过程如下:

1.导读――学生依据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课文。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让学生学会自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对简单的问题、事例一读就懂,无需教师讲解;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可通过学生讨论或教师讲解来解决。为此,教师要精心指导或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初步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构建课文的知识结构体系。那么,如何导读呢?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事先拟好本堂课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学案,提前印发给学生。在学案中,我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导读方法,如情景问题导读法、纲要导读法和目标导读法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在课堂上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依据学案的提示进行自主阅读课文。通过通读、细读和精读,学生自主解决学案中的大部分问题,并初步看清教材整体,明确学习目标,理解教材内容,联系社会热点,划出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和内容要点。同时,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留待小组讨论或听取教师讲解。

2.讨论――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相互研讨、相互质疑、相互启发。

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引导前后桌4位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自己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教师依据教学重点选取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相互讨论。如在学习“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是否矛盾?”时,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于是学生们开动脑筋,踊跃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尝到了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学生们在合作中互动,在互动中创造,在创造中收获。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进行的课堂讨论教学,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贯彻素质教育精神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似是而非的问题,我积极鼓励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自己原有的认识得到纠正或巩固;对容易混淆的问题,鼓励学生广开言路,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讨论期间,我既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又作巡回指导、调控好整个讨论过程,还参与学生讨论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我根据各讨论组学生推荐的学习小组长所反馈的讨论情况对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及时加以整理,认真归纳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所表达的各种合理的意见,同时对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给予适当的鼓励性评价,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精讲――教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释疑解难,对课文重难点进行归纳提升,并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适当拓展。(整个环节约10分钟)

首先,我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进行分析讲解,举例说明,如对“自私是不是人的本性”的课堂讨论,我指出学生存在的错误观点及其在理论上和思想方法上的原因,从而解决学生思想认识和理论认识上的疙瘩,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对课文重难点进行归纳、点拨,适当拓宽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课文知识的逻辑结构,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学生认知特点和社会现实情况,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测评――教师指导学生当堂训练,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能力。(整个环节约10分钟)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思想行为实际精心设计和编选习题或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以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课前已由教师编入学案的训练和检测的内容,主要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以及课文重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问题。当堂训练和检测的方法以学生口头回答教师课前拟好的学案中的问题为主,以书面训练为辅。

我对学生口头回答的情况及时作出评价,对有创新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不足的进行指导和改进。教师的评价要多鼓励,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直到问题全部解决。对书面训练情况可让学生自评或由小组互评。通过检测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对教学不足之处进行矫正以及对个别学生进行有效辅导。

以上“四环”环环相扣,紧密相联,构成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但它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因而在教学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思想政治课“四环”教学法的特点和效果

1.“四环”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现代教育观。

在“四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学案,控制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通过“四环”教学活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通过精讲,控制着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测评,调控着学生学习的节奏和练习的数量与质量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依据学案进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完成教师在学案中设置的相关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听取教师的精讲分析,进行达标训练,学习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训练有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训练这一主线贯穿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对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格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四环”教学法突出了自主性和启发性的原则。

导读、讨论、精讲、测评这四环教学活动,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不再是在台上“滔滔不绝”,而是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台下的学生也不再是“昏昏欲睡”,而是积极主动地求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学到了课文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教师拟定学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讨论;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和提出问题,学生则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些都体现了师启而生发的启发性原则。

3.“四环”教学法具有效率高和负担轻的优点,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

“四环”教学法有学案导读、讨论指导、教师精讲、检测重点,使整个教学活动有序地进行。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相互研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的指导和监控,使学生的盲目性和怠惰性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师生的双边活动紧张、高效,并做到堂堂清、课课清,不会形成知识的负积累,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四环”教学法把教法与学法、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导读、讨论、精讲、测评这四环教学活动,体现了依据课文、突出主体、体现主导、贯彻启发、重视训练、联系实际、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形成品格等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也体现了自主学习、阅读讨论、积极思维、巩固提高等学习过程,实现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机统一,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有教师论文范文5

一、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已有63年的办学历史。音乐学院自1988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办学方向,秉承“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四川师范大学校训,以“扎根民族沃土,弘扬优秀文化”为办学特色,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致力于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音乐院校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学科研型学院。音乐学院现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指挥、音乐学、声乐、器乐(含钢琴、管弦、民乐、手风琴)、电脑音乐制作等专业及专业方向,拥有音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4个专业方向)和副教授评审权,是四川省艺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除了大力改善硬件设施(现有185间琴房、3座音乐厅、30间教室、1间资料室、200平方米录音棚、3间电脑音乐工作室)以外,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非常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体现。此次论坛及院庆活动的举办,目的在于开拓创新,深入探讨高等音乐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思路等重要课题。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现已启动“4651教学质量工程”(4个科研团队、6门精品课程、5个百件作品、1个博士点),这一举措的实施,旨在保证教学理念的落实,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以论坛为契机,以《江姐》为动力,以专家讲学为突破口

(一)专家讲学,提升活动品位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杨峻教授,艺术学院声乐系孟玲教授以及《人民音乐》原副主编于庆新编审的应邀而来,大大提高了本次活动的学术含量和品位,4位专家分别举行了学术讲座和现场授课。

赵季平教授首先谈到了影视剧主题歌的创作,指出优秀作品创作的3个基本标准:一是独特的个性,二是独特的创意,三是独特的色彩。赵教授以《青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乔家大院》等多部电影电视作品的主题曲为例,阐述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就音乐创作的体会,赵教授谈到:要注重作曲4大件的学习,夯实基本功;要深入民间学习,多留心生活细节;以勤奋作为载体,丰富自己的创作经历。

孟教授从3个方面阐述了声乐学习的要求:一是要重视基础,包括语言、咬字、形体等各个方面的基础:二是要重视各个地方的习俗,演唱时要注重歌曲的画面感;三是要兼容并收,博采众家之长。

杨峻教授对同学们弹奏的韦柏的《无穷动》、莫扎特的《奏鸣曲》,门德尔松的《随想回旋曲》等等,都给予了耐心辅导。杨教授从准确把握和理解作品的特点和内涵,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风格,演奏技巧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讲授。

于庆新结合具体作品介绍了近年音乐创作的动态。他指出,近年的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追求民族特色和注重可听性等发展态势。学校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学好创作基本功,打好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基础。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谈了关于论文写作的问题。

(二)省内专家云集,共商四川高校音乐教育大计

11月19日举行的“中国・四川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论坛”是音乐学院20周年院庆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得到了全省同类院校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来自全省各音乐学院以及各院校音乐专业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论坛会。与会专家学者从实际出发,结合各自教育教学经验和当前先进的办学理念,就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等议题各抒己见,从办学机制、运行模式、培养方案、科研创新以及招生就业等各个方面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献言献策,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和具体实施方案。

本次论坛可谓是四川省高校音乐教育论坛的启动仪式,以后每年由不同院校主持举办一次论坛,以推动四川省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红色经典歌剧《江姐》的“再版”

在11月19日的庆典大会上,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历时数月、精心打造的红色经典歌剧《江姐》首次与观众见面,本剧由音乐学院导演毛庭齐老师担任总导演,韩万斋教授担任乐队指挥,学院教师担任主要演员,60人的伴奏乐队由器乐系学生和部分教师担任,是我国首次以高校学院为主体,独立排演的同一题材歌剧。在拥有四川地区最先进的灯光音响系统和最专业的配套设施的音乐学院大剧场中,《江姐》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演技将《江姐》一剧重新搬上了舞台。他们精彩的演出赢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姐》一剧的排演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红色经典歌剧的上演,必将在高校师生员工中掀起“看红色经典,学英雄人物,扬社会新风”的热潮,对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教师作品音乐会,展示教育教学成果

11月19日晚,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作品音乐会在音乐学院小音乐厅举行。音乐学院师生通过独唱、合唱、器乐表演等多种形式,将教师原创作品一一展示:李德隆老师的《河姆渡印象》运用传统与现代作曲技法结合的手法,新颖别致;张坚老师的合唱《蜀山素描》再现了四川高腔山歌和板车号子的艺术魅力;韩万斋老师的《弦乐四重奏》典雅质朴;曹洪涛老师的《神奇》富有时代气息……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集中代表了音乐学院教师勇于开拓、勤于创作的优良作风,展示了音乐学院的教育教学成果和教师、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到场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四有教师论文范文6

【关键词】PDA终端;中学“智慧课堂”;课堂模式建构

《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我校承担的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子课题研究项目。而“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又是这一子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和实践的落脚点。通过对现有各种高效课堂(如生命课堂、未来课堂)建构策略的梳理,我们发现凡是成熟的课堂建构模式,都具备以下七个要素:理论基础、建模理念、模式目标、模式结构、实施策略、实施条件、评价设计。七个要素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备的课堂建构体系。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在进行“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研究与实践时,也主要围绕这七个要素展开,本文拟对其前四个要素进行简要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超越知识教育,走向智慧课堂――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早在2008年,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教授就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二、互联互动,启迪智慧――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建模理念

首先,智慧课堂中的互联互动,要借助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电子书包”以及云平台等建设“智慧教室”。“智慧教室”主要包括教学部分和服务部分。其次,智慧课堂要以“教学应该启迪智慧”为根本出发点。课堂上要充满疑问,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引导争辩,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汇;凸现探究,智慧往往生成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走向生活,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再者,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最后,智慧课堂应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应重视动态生成,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生的智慧成长。

三、系统完备,操作高效――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模式目标、模式结构

在对“基于PDA终端的中学‘智慧课堂’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和建模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该模式的建构目标要包括以下要件:

(1)智慧教室――智慧课堂平台建设。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投影仪、触控式白板、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个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组成的教师端能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组成的学生端实现互动、广播、控制,辅助以嵌入式录播设备实现录播、监控、巡课等功能。

(2)智慧教师――智慧课堂的基础。培养智慧教师,需要有以“爱和责任”为核心,以“主动学习、发现自己、智慧工作”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为目的,以“教师读书工程”为主要手段的,立体化的教师培训工程。要认识到:文化素养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专业知R是教师成长的核心,教育智慧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生活实践是教师风格形成的保障,人文素养是保持教育活力的重要支撑。

(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学、学习的有效机制。在“智慧教室”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新型的信息化产物,在此背景下,我们主要探索了“三三四四一”自主学习模式及其应用(即“三课型”、“三模块”、“课前四环节”、“课上四环节”、“课后一环节”)。

(4)智慧教育文化――课改推向深入的文化保障。学校文化层面,要科学定位办学目标,提炼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符合智慧教育理念的校训,着力建设学校厚重广博的文化内涵。

教师文化层面,要提倡教师成为“情趣高雅、言语文雅、行为儒雅”的富有智慧的人;结合“共识”和“分享”两个基本元素,以“共识”为核心建设教师的观念文化,以“分享”为核心建设教师的合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