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例6篇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1

关键词: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

前言

体育是我国各类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文化生活的手段。它与智育、德育、美育、劳技教育有内在联系,对学生智力、品德、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0。但是有些群体在的升学压力下忽视了体育功能,认为体育影响了学生智力开发,或者把体育锻炼等同于体力劳动,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认识/"0。本文从以下 1 个方面阐述了体育在培养新型人才过程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体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青少年的体质愈强愈有利于他们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因为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特别是大脑的机能潜力,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所以,适当的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相融合不仅促进身体的良好发育,也使文化教育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另外,良好的体育手段的运用,还可以促进某些特殊智力品质的发展,如观察力、判断力、随机应变能力等。另一方面,智力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因为掌握系统的体育知识是以健全的智力发育为基础的,所以,智力的开发与体育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的,相伴而生的。随着现代学校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认识活动量的加大和强度的增大,对学生身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的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曾有城乡男女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的耐力素质普遍下降,大学生下降幅度最大,大学生体质状况差表现在耐力和柔韧性素质差,肺活量处于停滞或下降趋势,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以上结果并不是偶然的。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中只重视应试科目,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而不“视”,重智轻体越来越突出。而大学体育,只重视技术和技能教学,轻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导致了身体状况与学业不相适应的局面。

因此,忽视学校体育功能是有害的。

2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体育本身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例如,体育的团体比赛体现了团队精神,是衡量德育因素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到正规的体育目的的教育,小到日常的集体活动,都对德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体育目的的教育,可培养学生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通过体育锻炼也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刻苦锻炼、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通过集体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品德,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遵守体育规则、发扬体育风格的优良思想作风。人的“身”、“心” 是相互联系的,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通过有效的体育活动再现人的心灵世界,反过来,人的思想意识可以调整人才对体育的追求,从而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动作技能、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运动可以了解客观世界的规律,自觉加深对体育科学概念的理解,并通过充分而有效的体育活动,使人的知、情、意、行得到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是实现德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充分利用。竞争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合作可以增进友谊、团结互助,使大家为集体利益和荣誉而凝聚在一起。总之,体育不但是体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德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转贴于 3体育对美育的促进作用

体育本身就包含有美育的因素,这在体育美学上称之为体育美。体育美即美的本质特点与体育诸因素的融合美。这种融合美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身体美,它是以骨骼、肌肉、姿态、形象等外在的因素来衡量的,是一种直观的、具体的、容易评价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常伴随着服装、发型、装饰物等市场因素来影响人,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反复学习和模拟较易实现的一种美;二是精神美,它是以体育目标追求的理想美、自觉履行体育规则的道德美、顽强拼搏的意志美等内在因素来衡量的,是一种含蓄的、抽象的、容易掩饰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常以心理上的感受或思想上感悟打动人、鼓舞人,给人以美的陶冶;三是技艺美,它是以精湛的体育技艺 /花样滑冰、各种体操等0 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美的鉴赏能力,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的,是经过艰苦的体能训练、漫长的技巧揣摩和独特的的美的创造共同形成的。这些内容表现为体育的要求,其实质是融合着美育、渗透着美育的综合培养目标。因此,发展体育运动,增强的不仅是体质,更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健康美。

4 体育对劳动技能教育的促进作用 体育能提高青少年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能力,促进劳动技能教育的发展。因为生产活动需要劳动者具有动作的协调性、体能的耐性和一定的生产技能。这些必要条件都能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培养和训练。同时,有些体育竞技上技术和技巧应用到生产劳动中时能够提高劳动效率。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体育不等同于体力劳动,单纯地以体力劳动来代替体育活动的观点和做法是不科学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正在大幅度改变,生产劳动中的体力因素正在逐渐减小,取而代之的是融入了高科技的现代生活,但仍然需要培养劳动技能,而体育训练是直接、有效和简便的培养方式。总之,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能够为实施好劳动技能教育打下基础。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全面发展又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提倡的教育方针。所以,学校体育应受到充分重视。在体育理论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竞争、现代化科技人才的挑战都与体育事业息息相关。其次,应当注重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能力的培养,抛弃单纯的技术教学,把运动技术融入健身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掌握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以便更好地接受综合人才体能的考验。最后,应当注重学生整体体育修养的培植,抛弃单纯的“育体”,要从“育体”向“育人”方向转变,让学生在追求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同时,学会思考如何做人,即形成体育人格。这样,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内化,身心潜能得以更好发展,人格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1毛振明 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2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为什么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怎样实施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基储原则、内容、途径、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具体深入地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探讨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倡导的“合作教育学”、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这三个阶段的历程。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72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偏重强调使整个人类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一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科学。其实质是强调未来21世纪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从事心理教育的专门组织,如日本中学里设“生活指导部”,台湾、香港的中小学普遍设立“辅导处”,制订有关心理教育的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人们对健康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或缺损,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卫生教育而发展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内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在调整中小学培养目标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如日本强调学生现阶段应具有“宽广胸怀、健康体魄、丰富创造力”,具有“自律精神与公共精神”。1988年《美国的潜力---人》研究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应培养人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高度适应性;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法国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的埃利亚德博士认为:“21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

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如1989年1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合作召开了“亚太地区小学生情感教育研究会”,会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质:理解情理、体谅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能自控、自信、自爱。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智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结果。因此,智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都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认知结构水平。而认知结构则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3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为什么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怎样实施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基储原则、内容、途径、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具体深入地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探讨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倡导的“合作教育学”、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这三个阶段的历程。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72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偏重强调使整个人类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一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科学。其实质是强调未来21世纪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从事心理教育的专门组织,如日本中学里设“生活指导部”,台湾、香港的中小学普遍设立“辅导处”,制订有关心理教育的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人们对健康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或缺损,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卫生教育而发展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内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在调整中小学培养目标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如日本强调学生现阶段应具有“宽广胸怀、健康体魄、丰富创造力”,具有“自律精神与公共精神”。1988年《美国的潜力---人》研究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应培养人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高度适应性;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法国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的埃利亚德博士认为:“21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

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如1989年1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合作召开了“亚太地区小学生情感教育研究会”,会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质:理解情理、体谅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能自控、自信、自爱。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 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智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 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结果。因此,智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都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认知结构水平。而认知结构则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3.心理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

学生的审美活动伴随着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审美个性和审美能力。劳动教育是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的培养。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一定心理水平基础上,通过心理的内化和外化活动来进行,并且整个教育过程始终渗透着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激发情趣、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以及塑造个性。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可以为美育和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美育和劳动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心理教育的目的性,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4.心理教育与体育

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胳肌肉运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情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卫生综合保剑心理素质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活动中特别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体育对心理教育的作用也已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放松紧张心理,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通过运动中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速度知觉的训练提高观察力;通过技巧动作的训练培养注意力;通过长跑运动培养意志的坚韧性;通过球类运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及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等等。

总之,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能动性,开发心理潜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当前中小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心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名学龄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占20%多(而有生理问题的仅占1.3%)。即使被称为学之骄子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中属心理不健康或不够健康者占25%。近些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中因承受不了学习、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或因人际关系不和谐、孤独、忧郁而导致失眠症、偏头痛症、人格异常甚至自杀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据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人数占休学、退学人数的64.4%。

众所周知,“后进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难题。许多研究认为:绝大部分“后进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社交、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明显较低,对社会和环境适应不良,社会技能和学习技能落后。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薄弱,性格偏执等,这些心理问题抑制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导致学习困难和情绪消极。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但就教育因素而言,不能不说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智育活动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并以牺牲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中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德育、审美、劳动教育,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

所谓的重视智育,也只不过是重视升学考试学科的知识传授,强化那些直接影响考试分数的能力因素,比如抽象逻辑的思维力、比较机械的记忆力和“纸上谈兵式”的解题能力,对形象性、直觉的智力因素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比较薄弱。这种教育脱离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各种矛盾冲击着学生还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引起他们的心理困惑、冲突和挫折,在无力克服的情况下,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一 旦被压垮,便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4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当今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提出了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积极进取和开拓精神,二是具有适应社会急剧发展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三是具有与人交往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素质教育是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提出的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标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它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的身心潜能进行开发的教育,是生理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社会文化素质的培养相结合的整体教育,它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它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促使他们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要和全面发展而又具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打下基础。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立足于21世纪人才观的全面教育,不是以眼前的升学或就业为目标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不是单一传授知识,只注重个别优等生、尖子生的英才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既艰苦又愉快的教育,不是压制学生学习兴趣、枯燥、单调、强迫学生学习的教育;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欲望的教育,不是墨守成规的教育。通过素质教育,能充分发展学生自身潜在的、先天的因素,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身体素质上做到;健全、健康、强壮、灵活;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上,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科学文化素质上,使学生及时获得现代科技的新信息、新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还可使学生在自学、操作、实验、人际交往、综合分析、社会适应、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顺利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见,要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多层次、多规格的跨世纪人才,必须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及内容

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建立在素质的结构、育人的方向和现实条件这个三维度上,因此,可把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交往素质这七种素质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的理想抱负等。这是调节个人的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和社会关系所必需,是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会做人的根本,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有计划的目的地进行政治立场,理想、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结合物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意识,充分看到物理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密切联系,根据《物理教学大纲》要求,要努力做到: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焙养学生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2.文化科学素质教育

文化科学素质包括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智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等。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所必需,是他们将来获取谋生手段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就是以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具有创造精神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要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发展智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和能力;要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导”与“学”相结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要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使“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表述、操作等来实现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使之具有较高的智力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学习新知识的基本素质。

3.身体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浓厚的体育活动爱好、正常的发育、良好的体能及健康的体质等。这是适应和改造环境的需要,是人的其他各项素质发展的生理基础。身体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体魄,掌握提高身体素质的科学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要特别强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文体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物理教学与身体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4.审美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美创造能力等。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是少年儿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审美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具有高尚美的情操。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视美育可有可无的偏见,要纠正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的做法,要把美育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5

【关键词】 学校;体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体育教学是我国各类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文化生活的手段。它与智育、德育、美育、劳技教育有内在联系,对学生智力、品德、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青少年的体质愈强愈有利于他们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因为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特别是大脑的机能潜力,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所以,适当的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相融合不仅促进身体的良好发育,也使文化教育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另外,良好的体育手段的运用,还可以促进某些特殊智力品质的发展,如观察力、判断力、随机应变能力等。另一方面,智力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因为掌握系统的体育知识是以健全的智力发育为基础的,所以,智力的开发与体育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的,相伴而生的。

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体育本身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通过体育目的的教育,可培养学生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通过体育锻炼也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刻苦锻炼、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通过集体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品德,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遵守体育规则、发扬体育风格的优良思想作风。总之,体育不但是体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德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体育对美育的促进作用:

体育本身就包含有美育的因素,这在体育美学上称之为体育美。体育美即美的本质特点与体育诸因素的融合美。这种融合美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身体美,它是以骨骼、肌肉、姿态、形象等外在的因素来衡量的,是一种直观的、具体的、容易评价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常伴随着服装、发型、装饰物等市场因素来影响人,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反复学习和模拟较易实现的一种美;二是精神美,它是以体育目标追求的理想美、自觉履行体育规则的道德美、顽强拼搏的意志美等内在因素来衡量的,是一种含蓄的、抽象的、容易掩饰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常以心理上的感受或思想上感悟打动人、鼓舞人,给人以美的陶冶;三是技艺美,它是以精湛的体育技艺,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背景的,是经过艰苦的体能训练、漫长的技巧揣摩和独特的的美的创造共同形成的。这些内容表现为体育的要求,其实质是融合着美育、渗透着美育的综合培养目标。因此,发展体育运动,增强的不仅是体质,更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健康美。

体育对劳动技能教育的促进作用:

体育能提高青少年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能力,促进劳动技能教育的发展。因为生产活动需要劳动者具有动作的协调性、体能的耐性和一定的生产技能。这些必要条件都能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培养和训练。同时,有些体育竞技上技术和技巧应用到生产劳动中时能够提高劳动效率。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体育不等同于体力劳动,单纯地以体力劳动来代替体育活动的观点和做法是不科学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正在大幅度改变,生产劳动中的体力因素正在逐渐减小,取而代之的是融入了高科技的现代生活,但仍然需要培养劳动技能,而体育训练是直接、有效和简便的培养方式。总之,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能够为实施好劳动技能教育打下基础。

对于不爱上体育课的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爱是开启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教师与学生只有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当然关爱学生决不是对其放纵,要做到宽严适度、爱严统一,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运用生动趣味的教学语言构造活跃的学习气氛:

运用生动活泼、幽默、启发式的教学语言是调动学生学习气氛的很好的方式。好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更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活泼开放的学习环境。一句幽默的语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上;一句恰当的反问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一句恰如气氛的比喻能让学生迅速明白动作的要领和要完成的标准;一句及时的表杨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会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爱,获取挑战自我的勇气。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材安排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同一教材可以采用多种教法。例如迎面接力跑可用三种教法,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分别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化、系统化。根据学生对某些动作的惧怕心理,采用一些与正式练习特点相接近的诱导性练习、辅练习、转移性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而对动作完成得较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肯定。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给予不同的练习时间,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范文6

一、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视,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注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获得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基本的重要素质,它包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类通过劳动获得生存创造文明,推动社会发展。所以劳动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人类功技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对学生进行劳动和技能的教育、教会学生干许多事,培养勤劳节俭的精神,使他们爱劳动、会劳动,提高他们的生存动手能力,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活动,也是终身是益的活动。可是劳技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劳技教育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桔合,不仅是提高社会主义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唯一方法。”在1958年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相结合”并确定为党的教育方针。总书记也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措施。”这些思想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劳技教育不仅能提高人的劳动技能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多年的劳技教育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

首先,劳技教育能以劳树德培养优良的品德。实践证明,人们许多优良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正规的劳技教育,系列的动手操作规范的技术要求,艰苦的工艺制作和种植养殖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责任性、坚韧性、纪律性等优良的性格。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及树立质量效率意识。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道德标准。上述这些情感都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素质。

第二,劳技教育能以劳增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实践出真知劳技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实践可以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也能了解国情认识社会。还能丰富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现代脑科也已经揭示、左右脑功能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差异,左脑思维逻辑性强,右脑思维形象性强。只有左右脑同时开发,才能使人的智力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劳技教育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左右手同时操作有效调节脑功能,有利于左右脑的开发充分挖掘大脑潜力,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第三,劳技教育能以劳动创新,实践证明人类的许多技术发明是源生产劳动的实践。劳技教育丰富多彩的作品制作,会涉及作品的材料、造型、工艺设计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技术创新的欲望。学生这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劳技教育能以劳健体,提高审美情趣。

劳技教育操作实践为主使用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需要用力。可以增加人体运动,强筋壮骨。增强体力,同时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体验到,美的作品源于辛勤的劳动,只有心灵手巧才能创造美。因此在劳技教育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形成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审美情趣。

三、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一项突出的任务

素质教育的思想表明:缺乏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不能认为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但现实理论是学校办学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上都存在轻视劳技教育的情况。劳技教育的气氛不浓,劳技课不到位的情况确实存在,因此学生劳动技能素质比较薄弱不能令人满意,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在中小学生中有普遍性。现在学生一是缺乏劳动的习惯和理想,青少年学生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四体不勤、不在少数,理想当工人、农民的实在太少,二是学生中确实存在高分低能和动手能力比较差的情况,我国能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数理化竟赛,并得了奖、但无人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技能大赛。 这些情况表明轻视技术鄙视劳动的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存在。所以劳技教育的任务非常突出地提了出来,如果我们年轻的学生劳技素质越来越薄弱的话那么我们民族智慧的传统就会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