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范例6篇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范文1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

[摘 要] 采用隐喻研究法和访谈法,探讨学前教育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结果发现他们普遍对专业理论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也存在矛盾心态;体现出较为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意识较低;初步具有了对专业理论性质特点的认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专业理论学习的探究过程,提升他们对专业理论本身性质的理解,培养他们合理的专业理论转化意识。

[

关键词 ] 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隐喻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比较强调诸如音乐、舞蹈、绘画等专业艺术技能的训练,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相对薄弱。近两三年,随着学前教育事业大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在量与质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如何重新理解和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的性质与价值,并在相关课程建设中予以实现,继而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直接关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内涵和规格定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研究方法:一是隐喻研究法。通过让调查对象回答“如果让你打个比喻‘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像……’,你会打什么样的比喻?为什么?”来获取他们对专业理论的隐喻性认识。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在教育领域,隐喻也大量存在着,如“教师是园丁”“课程即跑道”“灌输式教学”等。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隐喻研究法在教育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如对小学和学前阶段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隐喻研究、对师范生自身学习经历的隐喻研究等。恰如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富勒(Israel Scheffler)所指出的,一个教育隐喻所包含的涵义往往是多层面的,不同的读者可能会理解出不同的涵义,因此在本研究中为了确定调查对象所作隐喻背后所表达的意义,研究者要求他们在写出隐喻后,再简单说明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隐喻。二是访谈法。采用非结构性深度访谈,围绕“你认为大学课堂中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有什么价值?”“在实习中你觉得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发挥了什么作用?”“你认为专业理论课如何上才更有效果?”等问题展开。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上海市和浙江省3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四和大三下学期的本科生。他们完成了大部分的专业理论课程,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和感受较为深刻。研究者随机抽取了210名研究对象,请他们写下对本专业理论的隐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非结构性访谈,最后共收到有效隐喻作品205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本研究所收集到的隐喻,若从语言层面看,有些显得不够规范,本体和喻体之间契合得不是很好,但从专业层面看,这些隐喻却充分反映了调查对象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所有隐喻进行归纳和分类,结果见表1。

分析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的认识表现出视角比较多元的突出特点,创作隐喻的角度涉及到了专业理论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价值、对专业实践的指引性和规范性价值、专业理论的价值实现方式、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专业理论的教与学、专业理论本身的性质等多个角度。这都反映了调查对象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以及他们对专业理论理解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专业理论的价值普遍持积极乐观态度,但缺乏深刻的体验,容易出现矛盾纠结心态

虽有3.1%的调查对象对专业理论的价值抱有怀疑态度,认为似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像塑料花,没有实用价值;像美丽蝴蝶,但却抓不到等,但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调查对象还是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把专业理论或比作“基石”“地基”,认识到了专业理论在专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价值;或比作“主食”“白开水”“大梁”,强调专业理论是专业发展的主要营养源,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主体架构。

但与上述认识颇为矛盾的是,不少学生在回答另一道调查题目“如果用‘0’表示完全没有价值,用‘100’表示完全有价值,那么在你的心目中,专业理论的价值应该用从‘0’到‘100’之间的哪个数字表示?”时,有40人(占19.5%)给出了60分以下的分值,而他们所作的隐喻却是“专业理论像一盏灯,在实践中给我们前进的方向和依据”“专业理论似白米饭,是一餐的主食”之类的积极表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呢?通过访谈发现,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由于授课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调专业理论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们形成了“专业理论是重要的”这一集体无意识和单纯乐观,但在大四上学期的实习过程中,他们发现专业理论很难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习活动中,因此他们对专业理论价值的认可从单纯乐观转向了消极怀疑,恰如访谈中有同学所说:“专业理论像气球,在大学课堂里吹得很大,但一触及到幼儿园教育实践,就爆了,只剩下几块气球皮。”因此,相应的赋值就比较低。这反映了他们的矛盾心态,即在理性上认可专业理论价值,但实习中对专业理论不熟练的运用效果又使他们对专业理论价值产生了怀疑。

(二)具有较为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但对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认识不够

分析调查对象所作隐喻,可充分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这一坐标系来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如20%的调查对象注意到了专业理论对专业实践的指引价值和支持价值,把专业理论比作“指明灯”“灯塔”“指南针”等,认为专业理论可为实践指明方向;或者将其比作“支架”“车”“船”“护发素”等,认为专业理论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其更顺利有效。还有7.3%的调查对象甚至认为专业理论对专业实践具有规范和反思价值,有助于对专业实践进行分类梳理和思考,有助于开阔视野,促进反思,这类的隐喻如“专业理论是梳子,可梳理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思路”;“专业理论是抽屉,可把教育实践现象分门别类装进去”;“专业理论像镜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调整教学实践”。15.5%的调查对象关注到了专业理论的价值实现方式,也依然是从实践的角度给出隐喻的,如“专业理论像火柴棒,只有以实践为砂皮,才能燃烧”;“专业理论像绿茶,只有放在实践这杯水里才有味道”;“专业理论像船,只有以实践为桨,才能远航”等。这种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反映出即将走向幼儿园教育工作岗位的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和期待,有助于提升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专业理论的自觉性。

但另一方面,在这种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背后,调查对象并没有意识到专业理论向专业实践转化有一个过程,因此研究者没有发现这方面的相关隐喻。学前教育理论并不是一套实践操作规则,它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并不是线性的、直接的,而是存在着一个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复杂过程。如果对这一点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理解,而仅仅强调专业理论对实践的效用和价值,那么当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出现曲折,看不到即时效果时,“理论无用论”就会很容易出现。

(三)初步具有对专业理论性质的正确认识,把专业理论看成是具有相对适用性的解释性框架

除了上述从专业理论的实践效用角度作出各种隐喻外,有5.7%的调查对象从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本身性质的角度作出了隐喻。这一比例虽不高,但却难能可贵。这类隐喻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理论内在结构性质的理解,如“专业理论像一块大拼板,由许多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它们相互联系。没有拼好之前,往往不知道这一块应放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拼好之后,才知道这一块的相对位置和所起作用”;二是对专业理论性质的认知和理解,如“专业理论像绳子,可捆扎、总结实践,但运用不好的话,也可能会约束、束缚实践”“专业理论似雨伞,可遮雨,但也可能会挡住一片天空”“专业理论似衣服,可遮体避寒,但也有穿着太多而被衣服所累的情况”“专业理论似冬天棉被,可御寒,但盖多了,也可能会压得慌”。这些隐喻表明调查对象已不再把理论看成是权威性的教条或普适性的真理,而是具有相对适用性的解释框架。对先进理论的恰当运用可指导教育实践,但不适当运用或者拘泥于理论、以理论去套实践的话,则有可能为理论所累,约束教育实践。

(四)对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比较明确,但对专业技能的概念理解较为狭隘

这方面的隐喻包括“专业理论像主食,专业技能像配菜,缺少了专业理论,就像缺少了主食,再绚的技能也会营养不良”“专业理论是母乳,技能只是配方奶”“专业理论是武土的剑,技能技巧是枪,它也许更具攻击性,但剑才是武士的真正灵魂”“专业理论是房屋大梁,技能技巧在幼儿园中实际运用得很多,但如没有专业理论支撑,就会像没有房梁的房子,不牢固”等。从这些隐喻中,可看出调查对象对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的定位比较明确,专业理论被放在了优先位置,它制约着专业技能教育价值的实现。但另一方面,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专业技能的理解有一定偏颇,他们更多地把专业技能理解为唱歌、舞蹈、钢琴等艺术技能,因此在相关隐喻中,往往会把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理解为相对立的两极。但其实专业技能不应仅仅被理解为艺术技能,还有更为重要的教育技能,比如观察与指导儿童的技能、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等,这些教育技能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与专业理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说是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细化和操作化,但调查对象并没有提到这种认识。

四、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建设的思考

相对于专科层次而言,从目前现状来看,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出了“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的态势”,这看似重视了本科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但由于忽视了“教育理论的实践品格”,反而使得专业理论的教学失去了实践的根基,学生无法充分地体验到专业理论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的转化过程,也不利于他们形成合理的专业理论观。另一方面,对于专业理论课程与教学本身来说,往往教师的讲授过多,学生的探究不够,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一)应确立教学即探究的理念,增强专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高校专业理论课教学往往给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本研究访谈中就有不少调查对象提到了专业理论学习过程的感受,有6.5%的调查对象作了消极评价,觉得专业理论太高深,似大树、像巨人,让人够不到、摸不着,学习过程像啃一块咬不动的骨头、像听催眠曲,而持积极评价的调查对象也将专业理论的学习比喻成喝咖啡、吃苦瓜,需要慢慢品味,是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可见专业理论学习的辛苦。要改变这一局面,我们认为首先应在教学方法层面上确立教学即探究的理念,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者,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增加其积极学习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应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更要增强专业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深切领会到本专业基本的理论思维方式和思考视角。这样才有可能使专业理论的教与学既走出单调乏味的泥潭,又摆脱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轻松、好玩的误区,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那种“理性探险”的充实感和意义感。

(二)应确立“无理论”意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专业理论本身的性质

所谓“元理论”意识,主要是对理论本身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诸如某一专业理论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它有什么价值,能带给我们什么;从文化的角度看,它是否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从国外引入后能否在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有效运用;它在让我们理解实践的一个面向时,是否遮蔽了其他面向等基本问题。这种“元理论”意识可以帮助学生跳出“把理论视为‘理所当然’的、不言自明的、无庸置疑的真理,并且是指导实践的惟一法则”的认识误区,进而形成合理的“这些理论仅仅是思考与行动的一种可能性”的理论观。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专业理论课的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把具体的专业理论观点讲解给学生听,更要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理论本身的性质乃至建构形成过程有较为深入的探究和理解。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打通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增强自身的理论自觉性,增进对专业理论的价值及其局限性的认识。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基础课程;非工作过程;认知规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61-03

一、工作过程为导向与文科类基础课程改革的困境

所谓的工作过程就是指“为了完成某一件工作任务同时能够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主流观点。但是在课程改革初期,我们遗憾地发现:无论是与理工科类课程相比,还是与文科类核心技能课程相比,这些基础课程普遍重知识的讲授和理论的传播,轻应用技能和动手操作。长期以来,这些专科基础课程只是缩小版本科基础课,除了知识范围有所不同,其余都严格秉承传统。因此注重基础知识和理念素养培养的这些基础课程,并不能适应姜大源教授的“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及任务和流程等为导向的课程重新开发思路。既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工作过程”为任务和导向的方法,也不能停滞不前继续保留原有的课程模式,否则课程建设将很难适应整个法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在高职教育中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一时间文科类基础课程的改革在整个高职课程改革大好前景之下遭遇到瓶颈,陷入了困境。

二、走出困境:非工作流程导向的创新,以法律现象的认知规律为流程,创造课程设计新理念

带着课程改革中的困惑,课程组成员多人多次听取了姜大源教授的特色讲座,认真分析研究其所提倡的“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改革思路与基础课程理念培养目标的不同点和关联点,积极探索基础课程改革的新途径、寻求新思路。几经努力,终于找到了突破点。我们发现,虽然法学的基础知识中没有工作流程和任务,但认识这些法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从简单的社会现象和行为的认识到复杂的法律现象和法律行为的认识过程),也体现出行动的先后顺序性。我们暂且将这种对知识“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称之为“非工作”流程。每一个知识的认知作为一项任务,刚好与“以工作过程为任务导向”的设计思路相吻合。同理文科类基础课程都担负着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任务,将这种传播任务转换成学生认知专业基础知识的过程,将对专业基础现象的认识过程当成一种工作任务,将获得职业素养当成工作成果,完全符合姜大源教授“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概念,也与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相统一。因此在基础课程体系中,将“工作过程为导向”进一步转化为“认知过程为导向”,是对“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路的创新,它解决了认知知识类基础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对非操作性工作过程的延伸解释。

三、《法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课程组重新梳理了《法学基础》的改革设计思路,将“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进行转化和提升,同时也吸取了法律类其他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改革的方法,提炼出了以“认知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为导向的基础课程改革思路。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挑选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行排列组合,同时以“认知某一现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创新和摸索出了一套法律类专业基础课程从纯理论知识教学到注重能力技能传授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

1.完成特色教材的编写。在教学知识点的选取上,《法学基础》以法理学与宪法学为蓝本进行选择,开创了高职法律类专业法学基础课程的先河。以此为基础,我们组织了多年从事高职法律课程教学的教师和行业资深专家共同编写了《法学基础与宪法》教材,已于2009年6月正式出版。在这本教材中,我们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高职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紧密结合近年来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法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对法学基础理论和宪法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整合,并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人的活动、国家形态和法律关系四个基本要素,尽量按照其内在逻辑联系和客观现实关系来重新构建学习内容单元和设计教学进程,着力培养学生基本法律素养。目前该教材在法律类高职高专学生中的适用面十分广泛。

2.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从学科型教学向行动型教学转变。在《法学基础》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选择了12个不同的知识点为不同的学习情境,并以此为载体设计学习单元,已经完全摒弃了法学学科传统复杂的纯理论知识体系,基本实现了知识点从学科型向行动型的转变。从课程大纲看,这12个学习情境的编排顺序,均以学生对现象的认知规律为导向,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从社会到法律,从一般法律认识到专业法律思维养成的规律设置课程的整体内容体系,可以说完全符合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趋势。同时这12个学习情境的设立,也与不同的认知法律的行动领域相适应,符合培养学生法律基本素养技能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法律基础》课程以学习情境为载体的设计,开拓了文科类专业基础课程“认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新思路,完全适应并创新了高职课程改革以行动领域和认知规律为导向的改革思路。虽然说从细节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但从整体而言,其行动领域和认知规律为导向的前瞻性还是非常突出。

3.摒弃纯理论的单一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传统的法学基础课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技能的培养,高职法学基础课程的讲授必须彻底摒除这一陋病。因此我们在这门法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制订了实训方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实地考察,增加感性认识,通过观摩实务部门的工作,学习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行理解、消化,扩大知识面,学习理清思路,掌握法律人的逻辑推演、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在课堂上开设专题讨论课和模拟实训课,要求学生设身处地的扮演角色,进入情景,通过有参照物的法律实践掌握知识与理论。

四、对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通过这几年在法学基础课程建设的实践摸索,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如今的思路清晰,课程建设组在对高职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方面有了一些切身的感受,以供分享。

1.定位要准确。无论哪个专业,都离不开专业基础课程,这是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基石。但同时也必须要看到,高职教学与本科教学目标的不同,专业基础课程在高职各个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也必然不同于本科专业。如果开拓和转变思维,将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建设中进行重新的定位,是在进行课程建设之前必须要理清的思路。首先必须摒弃专业基础课程的纯理论课程地位,树立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基本分析能力等培养功能的认识。因此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基础”不能少,但必须从“基础知识”向“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定位进行转变。

2.目标要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必须要明确,要有的放矢,这是在“定位准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实际的明确,就是必须要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所属专业的改革发展及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都离不开专业的建设目标,每一个专业对其整个专业框架下的课程设置均具有其现实的目标性,所以每一个课程的建设必然不能离开专业的建设总目标。以《法学基础》为例,在法律系三个专业中,其均为专业基础课,但三个专业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对法律事务专业而言,法学基础课程要实现其分析法律关系等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对司法警务和法律文秘专业而言,则更侧重于认识法律现象等基础能力的培养。因此同为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要针对和结合不同专业的建设目标,明确本课程的建设目标。

3.内容要适当。作为高职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避免深奥,而应当选择浅显易懂。那么在高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是动手的能力,以此为出发点,简单、浅显的基础知识够用即可,而基本技能操作的知识点则需要提前进入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为将来学生继续学习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4.方法要灵活这是指将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付诸实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即使是实践教学方法,也要根据教学对象、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灵活的处理。以《法学基础》为例,同为专题讨论分析法,不同的老师就创造出了不同的实施方法,如学生参与式教学法、话题讨论法、案例模拟法等等,都是针对不同学生采取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此,不拘一格的灵活教学手段是将所有的上述课程改革思路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产生实际效果的良方。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大源.案例与范例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范文3

农业院校知识产权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由于农业院校的学生将来可能从事与农业有关的管理和研究工作,所以他们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产权法的知识,尤其是专利法的知识,比如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是否达到申请专利的标准;是申请发明专利,还是申请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抑或是作为商业秘密予以保护;怎样利用他人的在先专利和基本专利进行专利的申请。或者转基因动植物的培育所涉及的知识产权法律相关的知识,并非仅仅是科技人员纯技术上的事情,还涉及到社会、法律、经济其他方面。如转基因植物造成的优劣利弊的争论,即其所产生的优势并非如支持者所说的令人惊叹,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不像反对者认为的令人恐慌,在这种情形下,应当采取有限度的支持专利权的态度:一者从专利范围对其限制,将可授予专利的客体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并且设定相关权利人免责的事由,以确保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防范对环境造成的风险,在授予专利权后,转基因植物将可能造成实际的危害,因此在授予专利时除了应当考虑社会和经济的因素,还应当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涉农类的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法律相关课程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复合型法律人才,他们毕业后通过司法考试,比纯粹法律知识人才有着更为宽广的前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形之下,许多以往的法律规范无法涵盖社会层出不穷的情形,与公益有关的事项如生物科技、环保、全球暖化等议题,这些在广义司法范畴下的法律活动都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化日益勃发。不仅仅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法律人才面临不足,甚至在学校培养法律系学生时也可能因以往的教育方式(一种仅以训练法律专业人才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使得学生在一毕业的时候就面临无法跟上社会脚步的困境。当然由于本身专业训练的因素,这些学生受单一法律专业训练,使得他们的视野受到限制,这些法律系毕业生们只从其以往所学习的“法律专业”角度思考问题,削弱其对于社会现状的考察与反思能力。而“复合法律人才”的出现从交叉的学科知识出发,构建技术和法律的桥梁,使得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更加具有网状的拓扑形态,更加有效和科学。专利人作为新兴的职业具有很好的前景。他们主要从事方向包括:第一,为申请专利提供咨询;第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申请专利以及办理审批程序中的各种手续以及批准后的事务;第三,专利申请的复审、专利权的撤销或者无效宣告中的各项事务,或为上述程序提供咨询;第四,办理专利技术转让的有关事宜,或为其提供咨询。但是专利人的考试资格需要具有理工农医背景,而作为从本科就学习法律的学生来说,大多不具备考试资格。与律师不同的是,一般情况来说,专利人只能处理专利事务,而不能处理其他法律事务。而律师只能处理“除专利之外”的法律事务,而处理不了专利事务,因为大部分的律师都不具备理工科技术背景,看不懂专利的技术信息,并且也没有经过处理专利事务的特殊培训。

知识产权法的教学方法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说过“法律教育不是仅仅传授抽象法律或者法律要件的形式逻辑,应该是实现生活法律正义的能力”。所以对于知识产权法教学来说,也是以抽象概念解决处理具体法律争议和法律问题。案例教学法是仿照苏格拉底相互交谈方式,诱发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由案例书作为课程教材,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由学生归纳结论。案例教学的益处是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学生主动收集资料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发展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解决思路。所以鼓励独立思考是案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另外案例教学由重视知识变为注重能力的培养,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资料汗牛充栋,如何分析和利用资料,从资料中形成自己的独立的判断和独特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教学法重视双向交流,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不同,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中的观点和认识可以进行赞同或者批判,在赞同和批判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进步。比如在转基因植物是否授予专利时让同学论争:一方支持可专利性的意见:第一,不确定风险不是拒绝专利化的理由。转基因生物所造成的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较医药品、化学品等来说也没有显示出更为严重的可能性,基于薄弱而且不确定的风险的理由去压抑新兴科技的发展,缺乏充分的理由和正当性。第二,应当用优势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基因植物显然带给人类社会庞大的利益,专利法规的本质在于促进技术发展达到改善社会的目的,将转基因植物专利化能将其优势利益完整发挥,促进社会进步。有人认为开放植物专利将造成外国人大量申请专利,反而挤压国内研究发展速度,然而这样的担忧并没有可靠的实证依据。否定专利性的意见:第一,转基因植物不符合专利目的。大多欧洲国家对于转基因植物的不确定性风险完全被掌握控制之前,不会轻易以其对社会经济优势利益为理由,认定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具有正当性。这些转基因植物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的因素,虽然其中一部分来自于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报导,但可以确定的是有2个重要的因素造成这样的不确定性,以致成为我们不该给予转基因植物专利的理由。一是技术发展变化的速度过于迅速以致于社会反应不及,二是转基因植物的风险与利益并非成比例,不管人们是否支持转基因植物,它们仍然会对社会中每个人造成相当的风险,而显然只有少数专利持有者和销售者会得到巨额的商业利益。第二,避免公共财产悲剧的产生。所有创作和研究要求要有一个团体,即一个集体所有基础概念和理论的平台可以供研究人免费运用并创造发明,其他人可自由利用在这团体里的先进技术进行新发明与研究;如果一个专利范围涵盖此领域中的技术,这种独占和垄断将会使得在此技术领域内的研究被抑制。如果有一种公共资源是每个人都能自由使用,通常使用者不会想到自己做的事可能会伤害到别人,结果每个人都忽略了公共利益。有个叫波札那的国家,他们有1/3的人民都感染了艾滋病。但他们没法让艾滋病药及时全民普及。这并不是因为制作那种药物真的很贵,而是因为智慧财产权实施后,大药厂便得以限制授权;当只能从国外进口的救命药物价格高昂,而各大药厂也趁机剥削之际,存活的关键只在穷或富。综上所述,一个法律对新的发明技术是好还是坏,只要看其增加的成本是否少于其可增加获得利益的机会。

本文作者:李晓光工作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教师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缄默知识;访谈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师知识已经成为了教师教育领域内一个比较热门的词汇,笔者主要结合此次访谈以及自己的对教师专业知识的理解,从五个部分来进行展开研究教师专业知识。

一、 教师专业知识分类

教师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也正是这三个部分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研究中开始较早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迄今为止,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有不同的认识。

在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中,较具有影响的当首推舒尔曼建构的教师专业知识的分析框架。舒尔曼持有教师要强调理解和推理、转化和反省这一教学理念,他认为教师必须知道如何把他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表征形式才能使得教学取得成功。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学科内容知识;(2)一般教学法知识,特指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有关教室组织和管理的原则和策略;(3)课程知识,特指掌握适用于教师作为“职业工具”的材料和程序;(4)学科教学法知识,指学科内容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混合物;(5)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6)有关教育脉络的知识,包括班级或小组的运转、学区的管理与财政、社区与文化的特征等;(7)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

舒尔曼认为在上述知识范畴中,学科教学法知识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确定了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知识群,体现了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科的整合,是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师的不同的一个知识领域。

有关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和分类还有很多,笔者就具有几个有代表的研究制成表格,归纳如下:

研究者教师的专业知识分类

艾尔伯兹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环境的知识以及自身的知识①

伯利纳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法知识;一般内容知识②

斯滕伯格内容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具体的,非具体的);实践的知识(外显的,缄默的)③

舒尔曼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知识;其他课程知识④

格罗斯曼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情境知识;自我的知识⑤

考尔德黑德学科知识;行业知识;个人实践知识;个案知识;理论性知识;隐喻和映像⑥

申继亮、辛涛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实践性知识⑦

傅道春原理知识(学科原理、一般教学法知识);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策略知识(将原理运用到案例的策略)⑧

谢维和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和技术⑨

林崇德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⑩

甄德山教育理论知识;所教专业科学知识;普通文化知识B11

默里广泛的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知识B12

下面我们从笔者做的访谈中其中的一个片段为例来简单说出笔者自己的想法:

您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合格的或者优秀的?

老教师:“我认为首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吧,必须懂要教学生什么和怎么教,其次我觉得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吧。还有就是告诉学生怎么学的更好,去怎么提分数吧”

入职前新教师:“我认为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对学生没有伤害的老师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其次是教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吧,或者说是教法吧比较重要。”

从上述访谈的片段是中,笔者总结到新老师与老教师的联系就是都比较重视学科的专业知识,必须做到你想要教给学生一碗知识,自己就必须有一桶的知识,甚至教师自身必须是一条河。区别就在于老教师比新教师有更深远的看法,必须有一些实践性的知识做动力,新教师更注重和学生的关系,还停留在一般的显性的知识层面。

无论怎么样这都包括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实践性知识和非显现知识即缄默知识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这两方面的知识来做一个阐释。

二、 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和理论性知识相对立的,而有关实践性知识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或认识。在国外的研究中,代表人物是杜威、舍恩和波兰尼,杜威的“做中学”、舍恩的“行动中的反思”和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等。但最早对实践性知识进行研究的是艾尔贝兹,艾尔贝兹通过对中学教师莎拉的研究总结了实践性知识是:“突出了教师情境的行动和决策取向的属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知识理解为对情境反应的一个函数”,并把它界定为教师以其个人价值、信念统整他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依照实践情境为导向的知识。[1]另外的国外研究者康纳利和克兰迪克认为实践性知识更多的是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他们认为,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存在于教师以前的个人经验中,存在于这个教师的现在的头脑、身心以及未来他的计划和行动中,他们认为对任何一个教师来说,实践性知识是有助于教师个体重构过去与未来以至于现在的生活中的。在笔者访谈过程中,笔者进行追踪访问,当问到您怎么理解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时候,新教师和老教师都认为就是教师个体在生活中的得到的知识然后运用到教学上的,他们的回答就比较符合康纳利和克兰迪克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观点。

国内的对这方面有研究的有林崇德等人和陈向明等。林崇德等人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更具体的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2]另一代表人物陈向明则侧重从作用这一角度将实践性知识定义为一种认识或者信念,她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3]笔者认为艾尔贝兹和陈向明比较强调信念在教师实践性知识中占得比例,而康纳利和克兰迪克与林崇德等人比较强调教师的个人经验。笔者更偏向后者笔者以一个在教育行业没有多少经验的教师来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是教师个人在生活实际中得到的知识,而这个知识是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但是对我们教育教学有帮助的知识,就可以称之为实践性知识了。

三、 缄默知识

下面是访谈时的一个问题及其回答:

您认为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您的哪些知识对您最重要?

老教师:“我感觉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最重要,还有就是语法的知识对我比较重要,只有具备这些基础知识,我才可以给学生解释他们的疑惑。”

新教师:“我觉得应试技巧吧,咱们现在还是没有彻底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我觉得一些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对我的授课比较重要,但是有时候给学生讲英语题,我自己选对了答案,却不知道怎么给学生解释,所以我感觉英语中语感挺重要的。”

从上述访谈中笔者总结到了另外一个特别重要但是新教师可能还不太重视的教师专业知识,那就是教师的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其实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是近几十年才兴起和重视的。缄默知识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来的,1958年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 [4] 缄默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立的。缄默知识是无法言传或者不清楚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如波兰尼在对学习技能性活动进行分析时指出,初学骑车的人即使被告知保持平衡的规则,反靠这些规则他是无法学会骑车,因为这些规则无法代替实践性知识,而实践性知识只通过身体化活动的参与才能被个人所默会的掌握。[5]就像最早研究教师专业知识的舒尔曼的分类中,仔细观察其中大部分的知识属于都属于缄默知识,有学者把缄默知识分成六种类型即: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认知、教师人际沟通知识、教师的情境性知识、教师的批判、自我反思知识以及教师的策略性知识。笔者也认为教师的缄默知识在某些情境下比显性知识更重要,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听讲座、阅读文档杂志等学到,缄默知识则在教师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明白,所以把教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也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缄默知识特别的重要,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可以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从笔者做的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到,缄默知识会随教龄和教师的经验的积累而增长的,同时也是通过教师的课后反思渐渐形成的。

四、 实践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联系

笔者经过对自己所做访谈记录的总结以及总结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实践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一些共同点。

(一)实践性知识和缄默知识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和动力。前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类别再不同也都或多或少包含了实践性知识和缄默知识,都认为教师在进行个人的专业发展的时候这两种知识都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虽说这些可能我们有时候看不到,但是却都可以转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二)实践性知识和缄默知识都是教师专业知识特性的体现。教师专业特性有四点,分别是: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这两种知识就是在一定情境下作用与个体身上,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一个学生英语成绩好或许原因就是喜欢这个英语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将自己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同时将个人实践性知识运用到教学中。

(三)实践性知识和缄默知识都是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比如实践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理论性知识,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信念、价值移植到学生的身上,发展成一些正能量的理论;缄默知识可以转化成显性知识,缄默知识显性化的途径可以是多多反思,将自己反思总结应用到课堂中,真正成为提高教育教学看得见的知识。

五、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途径

(一)重视教师的反思,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反思的产生的作用不可小觑,教师可以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过程、反思个人经验、反思教学理论、反思听课记录等等,当然反思的时候必须方法正确,反思不是简单的做笔记,写日记,关键是反思后产生变化,产生行动上的变化。反思可以将教师经验中的一些隐性知识转为显性知识然后接着反思就可促进显性知识,最后促进自己的知识的专业发展。

(二)尽可能的走出自己的“世界”,多考察、多听课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需要,这里指的交流主要指本校教师与外校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如果条件允许出国考察也是一个不错的提升教师知识专业发展的机会。通过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国与国的交流,能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外面优秀的教师的一些知识经验,这些教学知识与经验蕴涵着学校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果,还包括讲课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是教师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综合体。因此,通过这种交流可以促进各个教师团体的发展,达到知识共享的效果,反过来对教师本人也有好的提升作用。

(三)随时准备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做到心中有“爱”

优秀的教师心中要有爱,爱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工作的动力,也是教育智慧的根源。爱学生然后爱知识,优秀的教师要想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就必须践行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的开展。作为英语教师,不管是即将入职还是已经成为老教师的,都应该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情境和关于学生的知识,一个教师没有掌握好与自己教学有关的所有知识,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这也证明了一个教师为什么不仅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懂得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的东西。

小结:

教师专业知识分类各不相同,但是都共同强调了实践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们作为后继者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潜心钻研,丰富教师专业知识这一理论的发展,为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

①邹斌,陈向明.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5,6

②⑥⑧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③④⑤⑦B11B12教育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⑨⑩熊宜勤,宋风宁.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特征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

参考文献:

[1]ElbazF.TeacherThinking:AStudyofPracticalknowledge.London:Croom Helm.

[2]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8.

[3]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结核病;大学生;专业

结核病是一种大众耳熟能详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不同因素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结核病发病以发展中国家居多,约占95%,而我国就占其中的16%。近年来,结核病发病呈增长趋势,我国的公共卫生受到严重的影响。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不同专业大学生对结核病的了解情况以及理解是否正确。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前期准备。笔者就大学生对结核病的理解情况综述如下[1]。

1、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莆田学院350名大一在校生,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和非临床专业的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对莆田学院350位大一在校生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其中有效回收问卷为327份,其中临床专业210份,非临床专业117份。

1.2.2 分析方法:采用SPSS 18统计学软件对调查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2]。

2、 结果

2.1 在327名莆田学院大一学生中,知道结核病为一种传染病的占9266%,不知道结核病为一种传染病的仅占734%。其中临床专业学生中有9714%的学生知道结核病为传染病,286%学生不知道;非临床专业的学生知道结核病为传染病的为8462%,不知道的占1538%。计算得卡方值为17339,查表,P值

2.2 在327名被调查者中,认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好转后不可停药的占84.1%,认为能停药的占15.29%,二者的差异仍显著。其中临床专业的学生中96.19%的学生认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症状好转后不能停药,3.81%的学生认为可停药;在非临床专业的学生中认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症状好转后不可停药的占75.21%,认为可停药的占24.79%。计算得卡方值为32.948,查表,P值

3、 讨论

3.1在327名莆田学院大一学生中,知道结核病为一种传染病的占92.66%,不知道结核病为一种传染病的仅占7.34%。可知绝大多数的大一学生对结核病有较好的认识。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具备一定的储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对结核病有较好的认识。同时,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对结核病的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临床专业的学生对结核的认识稍高于非临床专业的学生[3]。临床专业的学生能系统的学习结核病,深入了解结核病,包括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因此临床专业学生对于结核病的流行病学方面的知识较为了解。

3.2在327名莆田学院大一学生中,认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症状好转后不可停药的占84.1%,认为能停药的占15.29%,二者的差异仍显著,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结核病有较正确的了解,知道其正确的停药条件和时间。同时,不同专业大学生对结核病的了解程度不一致,且有一定的差距。临床专业的学生在系统地学习结核病的同时还可在医院接触到这类病人,能够学习到如何治疗结核病及其具体的用药、停药条件,因此临床专业学生较非临床专业学生更能正确了解结核病,专业知识对大学生正确了解结核病起到一定的作用。

3.3以上数据均客观的反映大学生对结核病有较好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应对其提高警惕。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均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来了解结核病,而以上表格数据体现出仍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结核病认识不全,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防结核病的发生[4]。

3.4、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随着3月24号第2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举行,政府加大对结核病的防治力度。我国仍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多药肺结核危害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应重视结核病的发展。目前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其理解不正确。通过谈话了解这部分学生大多数为非临床专业学生,本身对结核病的认识仅停留在传染病这方面,非专业的原因促使这部分被调查者不主动去了解结核病,这将降低自身对结核病的预防。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不同方面,本项目就大学生对结核病的了解进行调查,其结果将有利于结核病的进一步研究,如结核病的发病因素、结核病的实验室研究等。同时,应加强结核病的宣传教育,普及结核病的基本知识。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对结核病将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也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业的进展[5]。(作者单位:莆田学院临床学院)

指导老师:林志萍

参考文献:

[1] 高官聚,吴树才. 耐药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及控制展望[J]. 河北医药,2009,31(10):1246-1248.

[2] 杨杨,毛辉青,程海萍. 西宁市居民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9,30(3):150-153.

[3] 崔宜庆. 中国结核病形势与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9,16(3):955-958.

转专业对法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 外企 专业外语人才 高校外语专业 转型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拉开改革开放序幕以来,良好的经营环境和丰厚的利润回报,使得大批欧美、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涌入中国大地。而当时,这些企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上的障碍。他们迫切需要会外语的人帮助他们解决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生活上的不便等问题。因此,他们招聘外语人才的条件也特别直接:口语好、善沟通。这种客观上的需求,成为中国语热第一个高潮的重要因素。就是从那时候起,外语成为热门专业,不论是高考选择专业、大学毕业去向、高效的社会培训、社会上的夜校等,焦点都在外语上。尔后逐渐演变成:只要会外语就能到外企上班,就能拿到高工资,这种情况几乎是20世纪最后20年的中国外语人才就业市场的真实写照。

20年过去了,进入到21世纪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有三个倾向:一是在就业市场上,外语专业逐渐从10大热门专业中淡出;二是从全国来看,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三是各高校及社会上的业余外语培训班都不太景气。这三个倾向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外语人才就业走弱的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运用问卷调查和走访的方法,对北京、天津、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外企的经营者做了专项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招聘外语人才的标准、条件”。笔者从外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的变化这个角度,了解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本简要分析,与诸君分享。

一、外企自身的变化

调查发现,经过将近20年的沉淀,许多在华外企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普通的外国员工,其中国化的程度已经很高了。吃中餐、穿汉衣、住中国人盖的房子,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汉语说得都很地道……这一切预示着什么问题呢?那就是说,这些外企的外国员工在生活上可以“完全自理”了。这与当初的情形达不相同了,当初他们没有翻译陪同是寸步难行,现在根本就和中国人一样了。笔者根据调查做了今昔对比表:

表1外企员工对翻译的依赖度今昔对比表

昔 今 备注

日常生活(购物、旅游等) 自己+翻译 自己

日常工作 开会 自己+翻译 自己+翻译

现场指导 自己+翻译 自己+部分翻译 部分中国员工懂外语,可直接用外语沟通

去政府部门办公事 自己+翻译 自己+翻译 外事纪律的要求等

出差 自己+翻译 自己

从表上看,过去外企的外国员工没有翻译确实是寸步难行,可见如今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他们日常生活已经不再需要专门的翻译陪同了。很多外企的老板介绍,自己对所在城市的购物、娱乐、交友等场所都十分了解,根本不用带翻译。这一变化非同小可,这就意味着外企不再招聘生活性的外语翻译了,那么这部分市场就自然萎缩了。这对于学习外语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个不乐观的趋势。

不仅如此,随着高校公共外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外企所招收的技术型中国员工的外语水平也在不断提,许多员工可以直接与外国员工交流,并不需要翻译参与其中了。也就是说,外企自身本土化及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客观上大大减少了对专职性翻译的需求。

二、外企外语人才观的演变

上面谈到了外企外国员工自身的适应性变化以及技术型中国员工外语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导致了对专业外语人才需求的变化,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那么,外企的外语人才观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笔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首钢电装、厚木袜业、大丰工业、三井富士汽车等多家外企,与外企老板们的交流结果表明,外企的外语专业人才观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口语好、善沟通是个基本素质。这在过去几乎是对外语专业毕业生或外语人才要求的全部。

其次,应聘的外语毕业生应该懂管理或技术、商贸等专业知识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说,这是附加的新条件。但如果不具备,就可能被淘汰。

为了看得更清晰,我们可以把这种变化列成下面的表:

表2 外企外语人才基本指标的今昔对比

昔 今 备注

1 口语好 口语好

2 善沟通 善沟通

3 无具体要求 懂技术 企业性质不同,要求也不同,但对外语以外的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是个普遍的趋势。

4 无具体要求 懂管理

5 无具体要求 懂商贸

简单地说,如今外企的外语人才观是“外语+技术”、“外语+管理”、“外语+商贸”、 “外语+……”。不符合要求的,当然就不是“人才”了。实际上,这是真正意义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观。

同时,在调查中,外企老板们也表示,现如今这种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实在太少了,因此,经常是招进来再进行二次培训,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又耽误了工作,很不划算,但也没有办法。

不难看出,外企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外语专业毕业生都感到就业压力非常大。许多毕业生认为,现在外企招人的条件太苛刻了,刚毕业怎么可能会那么多东西呢?

三、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弱点

通过上面的介绍,或许我们能够解释为什么就业市场上外语专业表现不佳的原因了吧。而且,很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人才市场上并非不需要外语人才,相反是有大量的需求,只是要求发生了变化而已。外企外语人才观的变化所带来的就业市场上的变化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在探讨对策之前,首先就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弱点。只有认清了缺陷和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弱点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一名高校外语教师,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我国的高校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亲身的经历及多年的研究都说明,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师素质、教学教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缺陷。

1.从课程设置上看,存在着单一、笼统的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

以英语专业为例,教育部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课程,基本上都是语言相关的课程。虽几经修改,在“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中也增加了一些商贸、法律等时代性较强的课程,但是总的来说,主要还是停留在语言教学的层面上,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能力。这种过于强调语言能力的单一课程设置模式给学生带来太大的负担,致使他们几乎没有闲暇和力量去扩大视野、拓展其他的能力。

(2)非外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过于笼统

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为了体现时代特色,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也在“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一项中,设置了诸如国际法入门、传播学概论、国际商业概论、经济学概论、国际金融概论、涉外企业管理概论等非英语专业课程。但是,这些“概论”课程过于笼统,学生只是大致了解商务、法律的入门知识,没有深入到实际操作层面的学习当中去,这种类型的课程能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吗?

从课程设置的整体上,语言能力单一性的倾向很明显,没有真正从学生的专业性实际操作能力角度出发考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专业不对口或实际操作能力低肯定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恐怕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2.从教师的素质上看,存在着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老化的问题

(1)知识结构单一

从整体上看,目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广大外语教师,基本上都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其知识构成也基本上都是外国语言的相关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2)专业知识老化

受出版业不发达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教材更新速度很慢,许多新的知识、新信息不能及时地反映在教科书、参考书中,因此教师本身的知识老化。这就造成教授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实用性差,这在客观上给学生带来了实际工作中的困难。

3.从教学方法上看,“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主流

“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善于思考,缺乏创造力。外语课堂应该提倡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去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真正做到研究性的学习。

另外,许多大学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基本上成了“黑板的替代物”,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教学效果不佳。

以上从课程设置、教师素养、教法三个方面归纳了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落后这三个大问题。而正是这三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最终导致他们没有饭吃。

四、高校外语专业的应对措施――转型

对外企关于外语人才观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使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教育教学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本来很有前途的就业领域失去了优势,这是让人痛心的事情。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外语专业的就业率在不断降低,甚至淡出了就业热门专业的行列,外语专业的毕业生的处境也十分尴尬。怎样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扭转目前的尴尬局面呢?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大力实施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外语专业的整体“转型”。

1.课程设置的转型

针对目前外语主演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的、笼统的缺点,建议在不增加课时量的前提下作两方面的调整:

第一,把语言基础课压缩在大学一、二年级。随着中学外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其外语基础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针对这种情况,在大学一、二年级,重点是深化外语基础知识和提高语言操作能力的训练。

第二,在大学三、四年级,采取分类设课,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为主、校方协调为辅的“双向则专业”的办法,对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并对每一类学生进行专业性训练。诸如国际贸易专业方向的学生,就要在外语环境下,学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贸易实务等知识,同时接受国际贸易模拟方面的训练等。

通过这两个步骤的专业训练,学生不但具备了很强的语言能力,而且掌握了相关专业的知识并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正成为“复合型外语人才”。

2.教师的转型

针对外语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老化的问题,笔者建议教师从自身的发展角度出发,转变观念、尽快实现转型。

在网络技术发达,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努力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另一方面,外语教师特别是年轻的外语教师,应该尽早考虑“转向”的问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除教授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师外,其他人都应该选择一项外语之外的实用性强的专业科目,比如商贸、会计、律师、机械、电子、谈判、科研翻译等之中的某一科目,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只有这样,上了课之后,学生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也才能在将来的市场上找到满意的工作。

3.教学方法的转型

教学方法落后并不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探讨式”的方法,多启发学生思考,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思考的习惯,其创造力也就随之而来了;三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增加课堂授课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从“三个转型”来看,“教师的转型” 和“教学方法的转型”都是为实现“课程设置的转型”服务的。因此必需首先做好后两个转型的准备工作。

五、高校外语专业转型的可持续性

要想顺利实现外语专业的转型并能维持长久,还应该做好下面几步工作:

第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摸清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

市场虽说是瞬息万变,但总有一个稳定期,尤其是人才市场的稳定期相对是较长的。只有深入的市场中去,扎实地搞调研,才能真正了解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也才真正有据可依。这一点对于地方性高校尤为重要。

第二,收集到人才市场的信息后,按照市场目前的情况,经专家充分论证,做出科学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预测。

第三,根据所做出的预测,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外语人才培养规划,并认真贯彻执行。

第四,让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的基础上,从个人的性格、兴趣、人生规划及环境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专业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经过长期的扎实工作,我们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一定是符合外企或涉外用人单位要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被动局面自然就会改变,他们也不会为吃饭问题担忧了。

六、结束语

21世纪是个创新的时代,又是个充满挑战和危机的时代。虽说我们对外企的外语人才观的调查规模不大,但却引发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思考。笔者认为,高等院校的外语专业教育机构一方面要认真对待外语专业人才市场所发生的这种变化,另一方面要转变专业外语人才的旧观念,更新认识,锐意改革,创建新型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新一代专业外语人才。相反,如果忽视市场需求的变化,继续延续旧的教育教学模式,恐怕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2]《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3]《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Z].,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